通俗講演

  1. 「信心一決定,當晚便往生」的啟示(下)
  2. 「信心一決定,當晚便往生」的啟示(上)
  3. 阿彌陀經是在說什麼?
  4. 2024龍年新春講話
  5. 皈依開示(2023年11月11日新營)
  6. 慶祝彌陀聖誕暨淨嵩法師往生二十周年紀念講話
  7. 2023中元開示
  8. 剃度開示 ──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2023年8月30日)
  9. 皈依.五戒.剃度開示(2023年7月18日)
  10.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三)
  11.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下)
  12. 談淨土宗志工的發心與行持(上)
  13. 2022中元開示
  14. 「光明遍照」六特色(下)
  15. 「光明遍照」六特色(上)
  16. 為淨土宗志工幹部講話
  17. 清明節慎終追遠與念佛(2022年清明節開示)
  18. 念佛超度之勝益
  19. 「光明遍照」文的特色
  20.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二)
  21. 阿彌陀佛依名號來救度眾生(一)
  22.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必得超絕去
  23.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五)
  24.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四)
  25.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三)
  26. 2021中元念佛超薦法會開示
  27.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二)
  28. 2020彌陀誕法會開示──念佛人六不四平(一)
  29. 2019年彌陀誕開示
  30. 2020中元法會開示
  31. 志工四喻
  32. 人生是苦
  33. 生命無常三根本
  34. 兩種深信、觸光柔軟、感恩歡喜
  35. 剃度開示(2019年7月7日)
  36. 中元節開示(2019)
  37. 剃度開示(2019年5月12日)
  38. 豬年話豬
  39. 剃度開示(2018年7月31日)
  40. 淨土宗──往生淨土成佛宗
  41. 受戒與持戒
  42. 趨向淨土的關鍵密碼
  43. 剃度開示(2018年3月24日)
  44. 二種成佛法
  45. 橫超的淨土法門
  46. 往生與預知時至
  47. 剃度及皈依開示(2017年9月19日)
  48. 往生極樂的條件(下.問答)
  49. 剃度開示(2017年8月18日)
  50. 往生極樂的條件(中)
  51. 往生極樂的條件(上)
  52. 深信因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念佛成佛
  53. 四十八願分類歸結
  54. 彌陀願心的根源
  55. 淨土宗的結論──宗旨四句偈
  56. 大慈悲五要點
  57. 慈心法門
  58. 念佛不妄語
  59. 真正的佛法是建立在脫離輪迴之上
  60. 淨土宗的根源
  61. 真正的孝行──託父母於阿彌陀佛
  62. 為何吃素?
  63. 略談佛教的意義與淨土宗之殊勝
  64. 「自省己過,善覆他罪,樂修慈心」
  65. 愛與佛命
  66. 不請之友
  67. 歲末聚餐對僧眾的談話
  68. 學佛的目的
  69. 說愛(二)
  70. 說愛(一)
  71. 念佛名號 學佛愛心
  72. 心平氣和 無住生心
  73. 念佛超度 三塗眾生
  74. 澳門淨土宗學會 讚頌辭
  75. 「以誠感人」的意涵
  76. 第一屆淨土宗志工研習會勉言
  77. 慧淨法師除夕團拜電話致辭
  78. 在心、在緣、在決定
  79. 佛教點燈的意義
  80. 念佛的方法與要領
  81. 念佛成佛的原理
  82. 佛在何處?
  83. 志工服務精神的內涵
  84. 淨土行人應具備的根本知見
  85. 慈悲的救度
  86. 念佛生蓮
  87. 三塗眾生 念佛往生
  88. 信受彌陀救度
  89. 為新戒比丘開示
  90. 歸依勸囑
  91. 念佛的音調與心態
  92. 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
  93. 「澳門彌陀共修會落成法語」略講
  94. 厭穢欣淨 切願往生
  95. 初機念佛群疑問答
  96. 簡介淨土宗專純念佛的道風及心態
  97. 淨土法門 理事互含
  98. 初學淨土法門應有的認識
  99. 念佛人的「本尊」
  100. 一天的生活,從念佛開始
  101. 念佛即圓滿悲智功德
  102. 〈人有實德,天有奇報〉一文的啟發
  103. 明信因果,念佛求生
  104. 如何真正圓滿人生的目的
  105. 萬行不憑憑念佛(二)
  106. 萬行不憑憑念佛(一)
  107. 信佛救度念佛名 命終直入涅槃城
  108. 彌陀名號 不可思議
  109. 守愚念佛 彌陀住頂
  110. 阿彌陀佛的救度
  111. 一切眾生 皆有佛性
  112. 念佛方能消宿業
  113. 念佛成佛 即是佛教
  114. 阿彌陀佛 是何等佛
  115. 以佛為念 以淨為歸
  116. 念佛眾生 攝取不捨
  117. 乘本願船 登涅槃岸
  118. 淨土法門 萬法歸宗
  119. 世間虛假 唯佛獨真
  120. 一心念佛 無疑無雜

法義開示

  1.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三)
  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二)
  3.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一)
  4.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十)
  5.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九)
  6.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八)
  7.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七)
  8.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六)
  9.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五)
  10.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四)
  11.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三)
  12.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二)
  13.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一)
  14. 《觀無量壽經》概說(十)
  15. 彌陀淨土的特色-超
  16. 《觀無量壽經》概說(九)
  17. 《觀無量壽經》概說(八)
  18. 《觀無量壽經》概說(七)
  19. 《觀無量壽經》概說(六)
  20. 《觀無量壽經》概說(五)
  21. 善導淨土教理的核心
  22. 淨土宗帶三法數
  23. 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24. 善導淨土教理特色
  25.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五)
  26.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四)
  27.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三)
  28.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二)
  29.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一)
  30. 《觀無量壽經》概說(四)
  31. 《觀無量壽經》概說(三)
  32. 《觀無量壽經》概說(二)
  33. 《觀無量壽經》概說(一)
  3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七)
  3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六)
  3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五)
  3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四)
  3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三)
  3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二)
  4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一)
  41.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十)
  42.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九)
  43.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八)
  44.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七)
  45.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六)
  46.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五)
  47.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四)
  48.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三)
  49.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二)
  50. 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一)
  51. 「三誓偈」略解
  52. 念佛的利益
  53. 剃度典禮開示
  54. 「彌陀三約定」
  55. 為新戒弟子開示
  56. 淨土宗「四不」
  57. 《無量壽經》大意(九)
  58. 《無量壽經》大意(八)
  59. 《無量壽經》大意(七)
  60. 《無量壽經》大意(六)
  61. 《無量壽經》大意(五)
  62. 《無量壽經》大意(四)
  63. 《無量壽經》大意(三)
  64. 《無量壽經》大意(二)
  65. 《無量壽經》大意(一)
  66. 《無量壽經》概說(續)
  67. 《無量壽經》概說
  68. 淨土宗特色略說
  69. 淨土宗宗旨略說
  70. 略說淨土宗教判
  71. 佛化婚禮開示
  72. 自信教人信 擔當向前行
  73. 成佛何時、極樂何處、往生何位?
  74. 出家的價值與意義
  75. 略說彌陀名號之義
  76. 為什麼淨土法門是易行道?
  77. 淨土宗是彌陀慈悲救度的法門
  78. 娑婆眾生 無不是業
  79. 龍樹菩薩往生安樂國
  80. 華光出佛
  81. 彌陀光明 最尊第一
  82. 法是道場的靈魂
  83. 不問罪福 念佛皆生
  84. 彌陀誕辰念彌陀 (二)
  85. 彌陀誕辰念彌陀(一)
  86. 「名號的功德」與「念佛的利益」
  87. 「《大經》三要文」的重要性
  88. 極樂安身實是精
  89. 大悲傳普化 真成報佛恩
  90. 相勸行念佛 悉名行大悲
  91. 《地藏經》「念佛度亡」之文略講
  92. 口稱成因由法德
  93. 念佛與佛,機法一體
  94. 淨土法門的大根大本
  95. 何謂「一心不亂」?
  96. 略談念佛方式與莊嚴道場
  97. 極樂無為涅槃界
  98. 如何真正紀念「彌陀聖誕」
  99. 弘願寺「護法聯誼會」開示
  100. 為迴龍寺常住僧眾開示
  101. 淨宗宗旨與敦倫盡分
  102. 淨土宗「宗旨」與「特色」略講
  103.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問答)
  104. 兼具勝易特色的純正淨土宗(開示)
  105. 淨土宗的幾個名詞略釋
  106. 成佛如林的法門
  107. 善導大師-《觀經疏》大願業力與《大經》三誓偈
  108. 善導大師-略說善導大師「讚佛偈」之深廣內涵
  109.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五)
  110.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四)
  111.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三)
  112.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二)
  113.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一)
  114.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四)
  115.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三)
  116.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二)
  117.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緣佛願力速成佛(一)
  118.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四)
  119.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三)
  120.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二)
  121.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不虛作住持功德(一)
  122. 《易行品》概說
  123.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二)
  124. 龍樹菩薩《易行品》- 稱名、易行疾至、不退轉(一)
  125.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三)
  126.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二)
  127. 龍樹菩薩《易行品》-易行品本願釋略解(一)

宗風

  1. 宗風學習(七)
  2. 宗風學習(六)
  3. 宗風學習一~五

臨終開示

  1. 臨終的殷切勸導叮囑
  2. 娑婆旅程盡,辭別歸蓮鄉
  3. 信順彌陀救度

訪問篇

  1. 輔仁大學宗教系所師生參訪慧淨法師記
  2. 傳承的路_與越南團法師談話

問答

  1. 為善導寺幹部蓮友開示(問答)
  2. 他力與因果,有矛盾嗎
  3. 他力的念佛就是隨緣的念佛?
  4. 如何從自覺愚惡契入彌陀的救度
  5. 於福州答蓮友問
  6. 於弘願寺答僧眾問

第十八願善導釋

  1.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十)
  2.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九)
  3.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八)
  4.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七)
  5.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六)
  6.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五)
  7.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四)
  8.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三)
  9.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二)
  10.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一)
  11. 第十八願善導釋(十)
  12. 第十八願善導釋(九)
  13. 第十八願善導釋(八)
  14. 第十八願善導釋(七)
  15. 第十八願善導釋(六)
  16. 第十八願善導釋(五)
  17. 第十八願善導釋(四)
  18. 第十八願善導釋(三)
  19. 第十八願善導釋(二)
  20. 第十八願善導釋(一)

淨土法門的核心

  1.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十)
  2.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九)
  3.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八)
  4.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七)
  5.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六)
  6.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五)
  7.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四)
  8.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三)
  9.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二)
  10.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一)
  11. 淨土法門的核心(十)
  12. 淨土法門的核心(九)
  13. 淨土法門的核心(八)
  14. 淨土法門的核心(七)
  15. 淨土法門的核心(六)
  16. 淨土法門的核心(五)
  17. 淨土法門的核心(四)
  18. 淨土法門的核心(三)
  19. 淨土法門的核心(二)
  20. 淨土法門的核心(一)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四、憶與念
  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三、念者今心也,黏著不能忘
  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二、閉關念佛的苦惱者
  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前言 ── 一、念佛先要認識佛
  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現往東方的佛
  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令眾成佛的佛
  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使凡入報的佛
  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報身報土的佛
  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諸佛證誠的佛
  1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臨終來迎的佛
  1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親近增上的佛
  1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身心無礙的佛
  1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息三塗的佛
  1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無礙的佛
  1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唯攝念佛的佛
  1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遍照的佛
  1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光明名號的佛
  1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名體一如的佛
  1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依正不二的佛
  2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機法一體的佛
  2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不生不取的佛
  2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為作大安的佛
  2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十)阿彌陀佛,是一尊召喚眾生的佛
  2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不擯眾生的佛
  2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八)阿彌陀佛,是一尊代眾受苦的佛
  2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七)阿彌陀佛,是一尊以身為質的佛
  2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六)阿彌陀佛,是一尊急救溺水的佛
  2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五)阿彌陀佛,是一尊平等救度的佛
  2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主動救度的佛
  3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三)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地獄的佛
  3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二)阿彌陀佛,是一尊救世法王的佛
  3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一)阿彌陀佛,是一尊救度眾生的佛
  3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十)阿彌陀佛,是一尊為大施主的佛
  3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九)阿彌陀佛,是一尊惠利群生的佛
  3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八)
  3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七)
  3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六)
  3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五)
  3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四)
  4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三)
  4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二)
  4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一)
  4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
  44.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九)
  45.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八)
  46.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七)
  47.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六)
  48.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五)
  49.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四)
  50.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三)
  51.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二)
  52.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一)
  53. 阿彌陀佛四十八題 目錄
淨土宗
慧淨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慧淨法師 > 法談開示
top

法談開示

說愛(一)

       ──2015年12月23、27日於淨土宗弘願念佛會開示
       【附:講義】     

 

 

       各位法師慈悲,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世界大大小小的宗教很多,其中最大的宗教有三種:佛教、耶教(包含基督教與天主教)、回教(伊斯蘭教)。

 

       我們是佛教,「佛教」的定義是什麼呢?可以從三個角度來解釋:

 

       第一,佛教,「佛」是指釋迦牟尼佛,「教」是指釋迦牟尼佛一生之中所說的教理,教法。

 

       第二,「佛」是「覺」的意思,是宇宙人生的「真理」。所以佛教就是覺悟之教,真理之教。

 

       第三,佛教就是成佛之教。學問、哲學都不是宗教的最終目的,宗教的最終的目的是要成為宗教者──也就是證悟宗教所說的內涵。我們念佛就是為了成佛,而成佛要念佛,所謂「念佛成佛是佛教」。

 

       前面講,「佛」是宇宙人生的真理,「覺」是覺悟,可是覺悟也好,真理也好,對我們來講都是模糊的概念。到底覺悟是什麼內涵?什麼境界?宇宙人生的真理又是什麼樣的內容?什麼樣的境界?這些都需要進一步瞭解的。

 

       接下來,就以今天的講義主題:「說愛」,來為大家解釋。

 

何謂真理?以通俗之一個字為詮,何字?即是「愛」。
人類本性,愛恨兼有。
發揚愛者,愛上加愛,和樂相處,和樂相處,天下太平。
發揚恨者,恨上加恨,鬥爭不已,鬥爭不已,天下大亂。
生而為人,誰不願天下太平?又有誰願天下大亂?
故所有善道,無不崇愛;只有惡道,才製造恨。

 

       「何謂真理?以通俗之一個字為詮,何字?即是愛」:「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覺或真理,都必須要透過善知識的解說,我們才能了解。現在適逢歲末年終,很多團體都會選一個漢字,以這一個漢字來代表這一年國家政治或經濟社會的狀況,那如果我們也以一個字,通俗的,容易理解的來詮釋佛、詮釋覺、詮釋真理的話,應該是以哪一個字呢?──應該以「愛」字。

 

       「佛」是印度話,叫Buddha,釋譯成中文就是覺悟的「覺」,它的內涵就是空性與慈悲。空性、慈悲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也就是每一個眾生的本來面目。

 

       空性的慈悲唯有證悟才能真實了解,所謂「唯證方知」「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解釋、理解只是頭腦中的一個概念,但總要透過解釋、理解,有了概念之後才能依照這個概念去實踐,這也就是所謂「知行合一」,又叫做「目足雙運」。「知」就是智慧,「行」就是修行,智慧如同眼睛,修行如同雙腳的走路,沒有眼睛不能看清前途,盲目前進恐怕就會落坑墮塹。

 

       以「愛」來詮釋真理,當然必須詮釋這個「愛」的範疇。

 

       「人類本性,愛恨兼有」:就人類的本性來講,愛恨皆有,也就說,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佛性充滿了慈悲,可是佛性被我們的貪、瞋、癡、煩惱、業障、分別執著蓋住而難以顯現。從佛性來講有愛,從貪瞋癡來講又有瞋恨,所以人類本性愛恨兼有。

 

       「發揚愛者,愛上加愛,和樂相處,和樂相處,天下太平」:既然有愛有恨,那我們要發揚愛,還是要發揚恨呢?當然要發揚愛。有了愛,加上提倡、發揚、鼓勵、互相薰習,就能愛上加愛。有愛,就沒有暴力;沒有暴力,就會給人們、社會帶來了安全;有了安全才談得上和諧、和樂。所以能夠提倡愛,愛上加愛,這個社會就是和樂的社會;能夠和樂相處,天下就會太平。

 

       「發揚恨者,恨上加恨,鬥爭不已;鬥爭不已,天下大亂」:如果提倡恨,發揚恨,大家以恨對待,豈不是恨上加恨,彼此對立、鬥爭?對立鬥爭就會恐怖、不安、痛苦,就不能快樂,如此則鬥爭不已,天下大亂。

 

       「生而為人,誰不願天下太平?又有誰願天下大亂」:我們生而為人,有父母、有兒女、有家庭,有六親眷屬,如果能夠太平,那麼家人安全,家庭和樂,我們的內心也會很安慰。所以生而為人,人人都希望天下太平,太平之世,太平之人,一輩子永遠都過著安樂的日子。凡是人,凡是有生之物,都希望安全,都希望安樂,因此都希望太平,不希望天下大亂。

       「故所有善道,無不崇愛」:所有慈愛的團體,尤其是宗教,都尊崇愛,推崇愛,重視愛,以愛為根本,以愛為出發點。有了愛的根本,自然展現在我們的三業,言語、舉止都會是平和地、愉悅地、謙遜地,不會暴力、對立、批評、責備,甚至打罵殺害對方。

       「只有惡道,才製造恨」:所有善道無不談愛,只有惡道才製造恨。不良的團體,唯恐天下不亂,所以製造恨,當然它並不是真的邪惡,是因為知見偏差,觀念極端,所以以恨來報恨,以牙來還牙,這樣就永遠不能太平。佛陀說以恨不能止恨,唯有以愛以德才能止恨。唯有以愛心、以寬恕、以德行才能徹底的、永遠的化解冤結。

 

       愛有三種,廣狹深淺有別:一、慈悲之愛。二、博愛。三、仁愛。

       愛分析起來有三種,合乎三種宗教,其中有廣狹深淺之別。

 

       第一種慈悲之愛,這是指佛教。
       第二種博愛,是指耶教, 也就是基督教、天主教。
       第三種仁愛,是指儒家的學說。

 

 

一、慈悲,佛教之愛。

       為什麼「慈悲」用「愛」來詮釋呢?愛能夠代表慈悲嗎?慈悲是真理嗎?是佛所覺悟的內涵嗎?是的。

 

       《觀經》:「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無緣同體慈悲。

 

       《觀無量壽經》這一段經文,可說把佛的心,佛所覺悟的內涵,把宇宙人生的真理徹底的開示出來。

 

       「佛心」,佛的心也就是佛的內容,佛所覺悟的內容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大慈悲」就是佛心,不只慈悲,而且是大慈悲。佛心既是大慈悲,可知,大慈悲就是真理。

 

       什麼是大慈悲呢?下面說「以無緣慈攝諸眾生」。大慈悲就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如果不是無緣慈攝諸眾生,就不是大慈悲。無緣慈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意思。佛教講「慈」,這一個字往往是含蓋「悲」在裡面,所以大慈也含蓋著大悲,說大悲的時候同樣也含蓋著大慈。「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兩句也是互相包含的,講「無緣大慈」的時候,也含蓋著「同體大悲」,如果沒有「同體大悲」就不是「無緣大慈」,講「同體大悲」的時候也含蓋著「無緣大慈」,如果不含蓋「無緣大慈」那也就不是「同體大悲」。

 

       「無緣」就是不講對象,不講條件,不講原因,不講親、疏關係,超越血緣,超越關係,超越一切,所以叫做「無緣」。簡而言之「無緣」就是平等的、沒有任何條件的,不講任何因緣的,這叫做「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所謂「同體」就是把一切眾生看成自己,所謂「自他同體,人我一如,冤親平等」,這個就是「同體大悲」。這無緣的大慈,同體的大悲,是佛所證悟到的內容,所發覺到的真理。那所謂「愛」──愛護他人,愛護一切眾生,平等地,愛人如己地,清淨無求地,這個愛也跟慈悲的內容一樣。因為愛如果有所求,就是有條件的交換,就不是無緣,就不能平等,就不是真愛;有所求就表示彼此對立,就不是同一體的。

 

《金剛經》: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是法平等」,意思就是說這個內容是平等的,也就是慈悲是平等的;慈悲的本身與慈悲的對象,沒有高下階級的差別,這樣就離開了對立、分別的相對。有相對,必然有好壞、高下、優劣、親疏、彼此,佛法是絕對的法門,是一真法界,是不二法門。有了二就不是佛法,因為有了二就不平等,就有了親疏、善惡、高下、彼此的對待差別了。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無上正等正覺的意思。前面有講到,「佛」就是「覺」,覺分為三種:一種是「自覺」,再一種是「覺他」,另一種是「覺行圓滿」。自覺是羅漢的證悟,覺他是菩薩實踐的過程,覺行圓滿是佛的境界,這一種覺行圓滿是超越羅漢、菩薩,所以說是「無上正等正覺」。唯有平等之法,無有高下彼此能所對待的法,才是無上正等正覺的法。

 

       所以接下來《金剛經》又說:「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說,雖然知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覺、是真理,但要圓滿,必須要實踐。所以「愛」如果只藏在心中,講在口中,那是不夠的,必須要實踐在行動上。怎麼樣實踐行動上呢?《金剛經》這裡說:「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修一切善法的同時,內心是無我的、無人的、無眾生、無壽者的,這個就是離開了能所、彼此、冤親、善惡這一些相對差別的觀念,這樣,心就是住於清淨的、空性的境界。為什麼?因為無所求,不講對象,不講條件,不講目的,沒有條件的交換。

 

       《金剛經》又說:「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講到心一定有念頭,尤其凡夫妄想雜念更多,充滿了貪、瞋、癡欲望,哪能不生心呢?而慈悲所生的心是無所住的心,《金剛經》說「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也就是六根雖然對六塵,但是不執著六塵,不分別六塵的好壞、良窳而產生執著的愛,或者是恨。既然這樣,所生起來的心都是清淨的,而且對象是慈悲所有眾生的,不然怎麼會無所住而生心呢?當然一旦生心,一旦起心動念,都是為了愛眾生,利益眾生,救度眾生。所以這裡講的愛就是慈悲,所講的慈悲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因此,我們用「愛」這個字來詮釋佛心,詮釋宇宙的真理,必須要與世間所說的愛劃分清楚,才不會混淆。世間的愛是污染的、無常的、痛苦的、罪惡的。

 

《涅槃經》說:
愛有二種:一者餓鬼愛,二者法愛。
真解脫者離餓鬼愛,憐愍眾生故有法愛,如是法愛即真解脫。

 

       《涅槃經》解釋,愛有兩種含義。

 

一、「餓鬼愛」。餓鬼就是貪求不知足,或者是本身貧乏,卻得不到滿足。餓鬼執著身外之物,永遠不能滿足,因此墮落三惡道,而成為餓鬼。

 

二、「法愛」。什麼是法愛呢?這裡說,離餓鬼愛就能夠得到真正的解脫。這種愛的內涵是憐愍眾生的,不為自己感官或自我的滿足,是完全站在眾生的立場,憐愍眾生,這一種愛就是「法愛」,這一種愛能夠使自己獲得真正的解脫,得到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餓鬼愛(貪慾)
       世俗之愛是無常而痛苦的。

       「餓鬼愛」就是世俗的愛,就是沒有理解佛教慈悲內涵的愛。世俗的愛本身是無常而又痛苦的。

 

《大經》說:
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

 

       人生在世都是追求五欲,為五欲而生,為五欲而死,以這五欲為世間的榮華富貴。但這些由五欲而構成的「榮華富貴」是不可能常保的,為什麼?因為這愛欲榮華,不是自己的東西,不是自己的家當,如果是自己的家當,是屬於自己的東西,它永遠不會離開的,既然會離開,表示不是自己的,表示是一時因緣和合的,所以它有一天會離開的;如果執著世間的愛欲榮華,那結果就是痛苦。因為執著的東西離開了,自己好不容易一輩子辛勤勞苦所追求來的,最後一時成空,永遠不在,豈不是帶來了不快樂。

 

       現在很多人強調幸福感,分析幸福指數。其實幸福的來源在心,不是在感官。內心的寧靜、平靜、平和,才是真正的幸福。所謂波濤過後,大海歸於平靜;風雨過後,大地歸於平靜;憂喜過後,人心歸於平靜。所以平靜是大地,平靜是根本,我們如果能夠時刻保持平靜的心,不管有物質沒物質,內心都是平靜的,在平靜的內心之中,會有愉悅的感受的,因為平靜跟愉悅是一體的,是相同的內容,這就是「法喜」。在念佛當中,體會到寂靜的內心,會生法喜,在靜坐當中,進入了寂靜,自然也會生安祥法喜。

 

《大經》又說:
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
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



《長阿含經》說:
恩愛無常,會合有離。
三界之中,獨來獨去。

 

       人在世間有父母,有夫妻,有兒女,有眷屬,有朋友,有人際交往,有社會相處,但這只是一時的,是暫時跟我們相親相近;所有的物質,也是一時性的借我們使用,我們不可以執著,貪愛不捨,要以智慧來看待,因為最終會彼此離開的,在三界六道輪迴之中,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各自獨生獨死,獨來獨去,彼此不能相代。自己生病了,再怎樣孝順的兒女也替代不了;要去世了,再怎樣親近的人也一樣替代不了。所以這種執著世間一切的愛,到最後就是痛苦的,因為世間之愛是無常的。

 

       俗話說: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限臨頭各自飛。

 

       大限也好,大難也好,終有一天各自紛飛,永不相處,即使下輩子相遇了,也未必相識。

 

       古德說: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

 

       「愛不重不生娑婆」,意思就是說,因為眾生貪愛深重,所以就生在娑婆,長久不盡的流轉。執著的愛,世間的欲愛,即使僅有一點點沒有斷除,就離不開三界,必須業盡情空,才能斷除輪迴。所以並不是愛重才生娑婆,是只要有執著的愛,不管重與不重,都會生在娑婆。

 

       「念不一不生極樂」,這是就聖道門的教理來解釋。意思是說念佛要念到功夫上一心不亂,才能夠生極樂。不過以淨土門來講,並不是這樣,只要我們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必有彌陀攝取不捨,現生保護,臨終接引。所以不管一不一,都必往生極樂世界。

 

       《圓覺經》說:
       三界輪迴淫為本,六道往返愛為基。

 

       愛欲也好,淫欲也好,都是三界六道生死輪迴的根本。有了這個根,要它不生枝葉不開花結果,那是不可能的。因緣始終會來到,所以世間污染的愛,如果不斷除的話,那就永在三界六道輪迴,因為它是三界六道輪迴的根。不斷其根,只是從枝末上去修剪,那不是究竟的方法。也就是說,即使持五戒修十善,甚至禪定功高,但是貪、瞋、癡沒有斷除,那永遠還是離不開三界六道。

 

       當然,從淨土法門來講,斷除煩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念佛。因為以我們的根機,要斷除煩惱不可能,但念佛卻是每一個人都做得到的。好像我們得了很嚴重的病,病入膏肓,但沒關係,只要有對症之藥,就能得救,所以藥是否對症是很重要的大事。彌陀六字洪名,就是對治生死輪迴的藥,脫離三界六道輪迴的藥。

 

       《楞嚴經》說:
       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
       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

 

       「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這是從殺生上來講的。所謂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殺人就要還對方的命,欠債就要還對方的錢,這一輩子不還,下輩子,下下輩子,總有一輩子非還不可,而且到時候所還的是本金又加上利息,所以說:「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以這個殺生的因緣,偷盜的因緣,由於必須結清所有債務,才能離開三界六道的輪迴,如有一絲一毫未結清,就還需一直輪迴下去,不管百劫千劫千萬劫,乃至大小僧祇恆沙劫,所謂「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還,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所以,一個修行人就是要「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要假藉這輩子的人身,把所有的業債統統還清,好使自己在這一輩子究竟解脫,一世圓滿,如果要等到下輩子那就希望渺茫。因為輪迴沒有脫出,難免墮落三惡道,所謂「一失人身,萬劫難復」,非常的危險。

 

       因此,修行人都要辛勤地、慇重地、虔誠地懺悔自己的業障──可是,要懺悔清淨自己的業障是不可能的,一方面因為我們沒有真心懺悔,一方面即使真心懺悔了,以後還會再造,並不是從今以後就不二過了,因為凡夫的習性就是懺了又犯,犯了又懺,所以永遠不能徹底,永遠都在累積。那怎麼辦呢?唯有念佛,即使業障不能懺盡,煩惱無力斷除,因為有佛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拔苦與樂的救度,必定使我們脫離三界六道輪迴。

 

       「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這是就世人的欲愛來說。人都有愛慾,即使修行人也還有愛慾,甚至從出生一歲開始修行,修行到一百二十歲,愛慾也沒有降伏,沒有減淡。所以善導大師要我們自覺自己是一個罪惡生死凡夫,無有出離之緣,從曠劫以來修行到今世,還沒有出離之緣,從今世又開始修行盡未來際,也沒有出離之緣,為什麼?因為無力斷除愛慾所以,唯有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若能如此,則難斷的愛慾,難斷的輪迴,就能夠斷除而脫離三界六道的輪迴,獲得了身心永恆清淨的安樂自在。

 

       「纏縛」就是聯結在一起,聯結在一起的結果就是愛恨交加。因為愛是無常的,是痛苦的,現在說山盟海誓,有可能轉瞬間就成為不共戴天的仇人。世間的愛是跟恨同體的,愛不到,愛不能滿足,就不平不滿,就怨恨了,甚至會潑對方硫酸,會滅對方的人口,這些恨惡劣行都是由愛慾所引生的。如果沒有愛慾,怎麼會有恨去傷害或殺害對方呢?

 

       世俗之愛跟恨同在,佛陀在《增支部》經說:「愛可生愛,亦可生憎。」

 

       佛陀說明世間的愛,是污染的愛。這個愛或者愛上加愛,也就是污染又加上污染。

 

       「亦可生憎」,污染的愛欲,如果不能滿足就起憎恨心。因此我們要擴大世間凡夫的愛,成為佛所講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愛。

 

       因為,人生在世都有心,有心者沒有不愛者,有心就有愛,首先從對家庭的愛,推廣到附近鄰居的愛,乃至擴展到所有眾生的愛,這樣的話就進入「法愛」。這裡所說的「法愛」就是憐愍眾生,不只是對某一對象的愛,或僅是全人類的愛,而是所有一切有生之類的眾生都給予悲愍、同情、不忍的愛。因為不忍,所以同情,不敢對他不好,唯恐對方不安,在這樣的心情下,就會想拔除他的痛苦不安,希望給予帶來快樂。

 

       所以,「餓鬼愛」也包含著屬於「地獄的愛、畜生的愛」。這一種「愛」,無非出自於我執,也就是自私,它的根底是來自於貪、瞋、癡,所以這樣的愛本身是污染的,罪惡的,最後就會導致痛苦的,甚至無盡的輪迴。

 

       那「法愛」呢?「法愛」是佛、菩薩的愛,超越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的愛,乃至人天的愛,這種愛是廣大的、清淨的、純善的、安樂的、解脫的,這一種愛也可以說是佛性之愛,是真理之愛。可以說,佛性的內容就是「法愛」,宇宙人生的真理也是這一種愛。這個「法愛」也是每一個人──乃至所有的眾生,包括有形看得到的動物,或無形看不到的墮落三惡道的地獄、餓鬼、畜生的本性、本質,這就是法愛。

 

       人生無常,諸法無我,可是「法愛」是永恆的,不會變質的,所謂「放諸四海而皆準,俟之百代而不惑」,超越時間,超越空間。我們學佛要了解佛的心,佛的境界,它的內容就是「法愛」,我們應當向著「法愛」這個目標來前進,因為它是我們的本來人,永不離開我們,常在我們面前,也常在我們心中,跟我們在一起,所謂「道在邇」。

 

       「邇」是很近的意思,但很近還不足於形容道跟我們的關係,其實我們本身就是道,我們本身就是真理,我們本身就是「法愛」。「佛」就是「覺」,「覺」就是覺悟、證悟,證悟了什麼?證悟了本來人,本來人是什麼?就是法愛,無私的愛,平等的愛,清淨的愛。一般講博愛,但一般的博愛,它的範圍只限於人,所謂愛人如己,愛你的鄰人,愛你的敵人,這一種愛固然偉大,但還不是真正究竟的愛,真正究竟的愛它是遍及到所有眾生,看得到的眾生與看不得到的眾生。

 

       當然這心量很廣大,雖然「道在邇」,可是我們遠離道已經很遠、很久,但可以循序漸進,由近的推廣至遠的,由自己推廣到別人。

 

(二)法愛(慈悲)

       何謂慈悲?首先,我們應該認識到,自己有著「追求快樂、遠離痛苦」的本能;其次,不僅我們自己如此,身邊的人也如此。不僅人類如此,一切生靈也如此。離苦得樂是每個生命的本能,也是其權利。

 

       佛教講慈悲,學佛就是學佛的慈悲。慈悲是什麼意思呢?

 

       第一點,應知:人都有「追求快樂、遠離痛苦」的本能。每個人都希望快樂,希望幸福,沒有一個人是希望痛苦、不安的。追求快樂、遠離痛苦是人的自然本能,這種離苦得樂的心是本來的功能,是不用後天再教導培養的。

 

       第二點,應知:不僅我自己想追求快樂遠離痛苦,我們身邊的人也是如此。我們身邊的家人、鄰居、社會大眾,都有追求快樂遠離痛苦的本能,這是所有人的本能與需求,無關國家、種族或宗教信仰。只要是人,都具有這一種想離苦想得樂的本能。

 

       第三點,應知:不僅人類如此,所有的動物也是如此。比如螞蟻的身軀雖小,但一樣有靈性,一樣貪生怕死。一切動物都一樣,都想追求快樂,想遠離痛苦。

 

       第四點,應知:所有的生靈,有生命之物都有追求快樂,遠離痛苦的本能。我們眼睛所看到的所有動物,甚至看不到的冥界眾生,也就是地獄、餓鬼、畜生,乃至天界的天人──也就是說,除了佛以外的九法界眾生,都在追求究竟的安樂,盼望脫離輪迴的痛苦,所謂「分斷生死」之苦;乃至於想脫離「變易生死」的不愉快盼望。

 

       所以,「慈悲」要從認識「追求快樂,遠離痛苦」去深入、擴展,這種本能是一切有生命之物最基本的權利,這種權利是不容許被剝奪的。

 

       在了解到其他生命和我們自己一樣,都有著離苦得樂的動機和權利的基礎上,我們對所有的眾生產生一種真正的關懷,並且勇於承擔起給予他們幸福、拔除他們痛苦的責任,這種關懷和愛便是慈悲。

 

       這就是慈悲的內容與定義。

 

《大智度論》二十七:
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

 

       《大智度論》是八宗共祖的龍樹菩薩的有名著作。龍樹菩薩說,所謂「大慈」就是給一切眾生帶來安樂,讓他獲得現前的安樂,也給他永恒安樂之因。「大悲」就是拔一切眾生的痛苦與不安,使一切輪迴的眾生離開當下輪迴之苦,並獲得離開六道輪迴之因。

 

       這是佛教。其施愛對象,遍及六道眾生,一律平等,天神餓鬼,完全無別。

 

       對佛菩薩而言,施愛的對象,不僅所有人類平等無分別,還包含天界的天神與三惡道中的地獄、畜生餓鬼,佛菩薩不僅有那樣的心,而且也有那樣的能力;但對我們凡夫來講,那樣的境界我們是做不到的。我們凡夫因為還沒有斷除貪愛,沒有斷除貪愛自然具備追求著五欲(財、色、名、食、睡)的本能,這種為了眾生的離苦而犧牲自己的願心、耐力都還不夠。不過我們既然學佛,雖然做不到,還是要學、要了解。

 

       接下來引用幾段說明慈悲的經文。

 

       《觀經》: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佛心者大慈悲是」,簡明扼要的說明佛的心與宇宙人生的真理。佛心就是大慈悲,大慈悲就是大慈大悲,也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所以下面就說「以無緣慈攝諸眾生」。無緣的慈悲是不講條件地、不講關係地、平等地、無差別地「攝諸眾生」。「攝」就是平生的時候愛護他、呵護他、保護他,不忍他受災、受難、受苦,臨終的時候就接引他往生極樂世界,不使他再度墮落輪迴。「諸眾生」就是六道輪迴的眾生。

 

       《大經》:
       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荷負群生為之重擔。
       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於諸眾生視若自己。

 

       就阿彌陀佛來講,阿彌陀佛是我們的不請之友──沒有經過我們的邀請、祈求、拜託,他主動、歡喜地來作我們的朋友,乃至親友,經典上說「如慈母護子」。

 

       慈愛的母親對她的嬰兒的愛護是主動的、歡喜的,再怎樣的為這個嬰兒付出都是心甘情願、無怨無悔,甚至甘之如飴的。慈母來到嬰兒的面前,是主動不須祈請的;阿彌陀佛對我們也是這樣,愛護每一個眾生,不管是住在哪一個國度,是哪一種種族,信哪一種宗教,是善人、惡人,是人間、三惡道,或是天上眾神,阿彌陀佛都主動積極的來作他的至親好友。

 

       為什麼要來當他的至親好友呢?為了「荷負群生,為之重擔」,把一切眾生的罪擔,一肩獨挑。眾生曠劫以來的罪業重擔,阿彌陀佛為我們一肩承擔;眾生曠劫以來所有的罪,阿彌陀佛全部為我們償還,這是「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的目的,目的在於「荷護群生為之重擔」。

 

       所以,淨土宗的念佛人首先要了解,雖然現在我們虔誠念佛,其實十劫之前,曠劫以來,阿彌陀佛就已經在念我們了,而且是來到我們面前,要承擔我們的重擔。我們眾生的重擔只有一個,就是無邊的罪業,這個罪我們擔不起,由於擔不起,償還不起,所以長劫以來一直在六道輪迴,直到現在還沒能償還得了。阿彌陀佛來,就是為了承擔我們的重擔,這就是佛心。

 

       「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以純孝的孝子愛敬父母來比喻佛對眾生的慈悲。純孝的孝子對父母是不會忘記,不會捨棄,而且會很尊重恭敬的來照顧,這是比喻佛不捨棄眾生,不忘記眾生,常在眾生的面前,同時以孝子之愛敬父母的深心來愛敬所有眾生。而且,孝子不等待父母開口,預先體會父母的心意,而主動為父母極盡孝養效勞之責。

 

       「於諸眾生視若自己」:以上所說還不足以形容彌陀的深切心情,所以進一步又說「於諸眾生視若自己」,阿彌陀佛將所有的人,所有的動物,所有六道輪迴的眾生,看成是他自己的身體,意思是將我們十方眾生看成是他自己的手,自己的腳,自己的身體之一。這樣,十方眾生等於是和阿彌陀佛一體,沒有對待的關係,阿彌陀佛救度十方眾生,等於是阿彌陀佛自己救度自己,自己救度自己,那是理所當然的;自己給自己快樂,為自己離苦,都是很天性自然,沒有勉強,也都不講條件的。

 

       《莊嚴經》
       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快樂。
       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

 

       「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快樂」:這是阿彌陀佛對我們眾生的呼喚,阿彌陀佛對我們眾生的呼喚是十劫以來一直呼喚到現在,是從極樂世界,十萬億國土的極樂世界呼喚到娑婆世界。而且十方諸佛也秉承著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無盡的悲願,也在十方世界呼喚十方眾生,要十方眾生都想念南無阿彌陀佛,要十方眾生都回歸極樂世界,回歸自性的故鄉。

 

       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時,應知阿彌陀佛也在念我們,而且十劫以來,沒有經過我們的祈請,就已主動地來呼喚我們,懷念我們,要我們「速生我剎受快樂」。

 

       這六字洪名是什麼意思呢?「南無」就是歸命,「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光,無量壽。「歸」就是歸回,歸回自己的地方;「歸」也是歸入,進入自己的地方,得到徹底的休息與安樂,這就是「歸」。「命」就是我們的生命,不是貪、瞋、癡輪迴的生命,而是法身慧命。我們的法身慧命必須歸回,歸入無量光、無量壽的生命,這樣的「歸」才是真正的「歸」。地面上所有的水流,最後都流到大海,以大海為歸;眾生輪迴的生命,歸入無量光壽的生命,歸到永恒、安樂、不輪迴的生命──這就是南無阿彌陀佛。

 

       「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連阿鼻地獄最為極惡的眾生,阿彌陀佛都包容他、接納他、不嫌棄他、不捨棄他,同樣平等的愛護他、救度他,這給我們絕對的安心。因為我們再怎樣愚癡,再怎樣造惡,都不至於造下阿鼻地獄的重業。不過,雖然我們惡不至於阿鼻地獄的眾生,可是阿鼻地獄眾生的罪性我們有沒有?有。善導大師說,九品眾生是因為「遇緣不同,致令九品差別」。也就是說,眾生有的在上品,有的在中品,有的在下品,這並不是說上品的眾生特別的優秀,下品眾生特別的惡劣,眾生之所以有不同的品別,是因為每個人遇緣而有差別。因為遇到那樣的環境,所以導致那樣的結果,若就本性上來講都是一樣,沒有差別的。像上品的眾生,因為他所遇的環境是上品的環境,所以他就成為上品的眾生;如果上品的眾生,他出生或者所遇到的環境是下品的那種惡劣環境,那他就是下品的眾生了。

 

       所以從本質上來講,上品、中品、下品,善人、惡人,彼此間的本質都是一樣的。上生天界的眾生與墮阿鼻地獄的眾生,他們的善惡是天差地別的,但是本質卻沒有差別,是一樣的;因緣到了,天界的眾生也會墮落地獄,地獄的眾生也會上生天界。所以佛陀說「從天生地獄,從地獄生天」。

 

       佛沒有差別觀念,他對一切眾生都是一視同仁,一體看待,是平等、無差別的,因為不論是天界或地獄的眾生,都是輪迴的眾生,都是如善導大師所講的「罪惡生死凡夫」。只要還沒有斷除煩惱,離開三界,沒有一個不是凡夫,沒有一個不是罪惡生死凡夫。

 

       一切唯心造,我們學佛的慈悲也是從心開始,那要抱持著怎麼樣的心呢?首先要有正面思維的心,也就是說,不管任何人的言語舉止,我們盡量往好的一面去想,這樣就不會彼此對立,就不會產生矛盾,這樣就會和諧,乃至安樂。

 

       網路上有一則故事,標題是「化抱怨為祝福──別小看自己的一思一念」,內容是敘述美國有一對夫妻,他們有一個兒子,可是這個兒子從小就不聽話,個性頑強,常跟父母頂嘴,忤逆父母,給父母帶來很多煩惱,也使得家庭不和樂,最後這個孩子竟然離家出走了,三、四年來都沒有音訊,連一通電話也沒有,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不知去向,這可說家庭的悲劇啊!

 

       三、四年來,父母既掛念又痛苦。有一天,這位父親就去找一位心理醫師,這位父親對著醫師述說著兒子從小到大的種種不好。這位心理醫師聽完了並沒有直接回答,反而問說:「你這樣的詛咒兒子已經多久了?」

 

       這位父親一聽不禁驚訝,也很疑惑,心想:我只是敘說我兒子的一些缺點,你怎麼說我是在詛咒兒子呢?兒子是我的親生骨肉,巴望他的幸福美好都來不及了,怎麼說是在詛咒他呢?

 

       其實,這位醫師的話是有含意的,是這一位父親當下體會不到。

 

       這位醫師就解釋了,所謂「詛咒」的意思是說別人的不是,說別人的壞話,一開始你就滔滔不絕的敘說你兒子這裡不好,那裡不對,這樣其實就是在詛咒自己的兒子啊!

 

       這個父親一聽就非常的震驚,想到如果這樣是詛咒的話,那兒子從出生到現在豈不常被我詛咒了!所以他就老實地跟心理醫師說:「是的,從他一出生到現在,我從來都沒有說過一句讚美的話,可說我是詛咒他一輩子了。」

 

       醫師就說:「這樣詛咒的結果是怎麼樣?是家庭氣氛很糟,父子之間常衝突,沒有父子之情,是吧?」這個父親當下承認。

 

       既然找出了病因了,就要對症下藥。

 

       這位心理醫師就開給這位父親三個藥方,而且要他以兩個月的時間服用看看。

 

       第一個藥方,只要你想到兒子,就要想他的好,不要想他的不好。

       第二個藥方,只要你講到兒子,就要講他的好,不要講他的不好。

       第三個藥方,要常為兒子禱告,求上天祝福他。

 

       這位父親回家之後就把醫師的話告訴太太,夫妻二人也很肯定這位心理醫師所提的意見,也很願意這樣去做。從那天開始,夫妻就開始為兒子禱告,同時也想兒子正面的事情,講到兒子也都講兒子的優點,不講他的缺點。

 

       這樣的效果真的很快,幾乎是立竿見影……

 

       大約過了十天左右,這位父親在房間看書,電話響了,他拿起了電話,電話的那頭,竟然是已經離開家門三、四年,毫無音訊的兒子。

 

       兒子說:「爸爸,我真的不確定為什麼會打電話給你,我只是想告訴你,過去一個星期以來,我就突然想到你跟媽媽,還有我們的家人,所以我就巴不得打電話給你,問問你們好不好……」

 

       當下這位父親心中是多麼高興與安慰。父親也很高興的跟兒子說:「我真的也很高興你打電話來。」父子兩人就在電話中聊了幾分鐘。之後,這位父親就抓住機會說:「我不曉得你答應不答應,這個星期六要不要一起吃個午餐?」兒子也很高興的答應了。

 

       周末午餐時間,這一對父子見面了。這個兒子穿著很破舊的衣服,留著一頭又亂又長的頭髮,如果以過去來講,這個父親肯定會嚴厲的斥責兒子,但此時父親是以接納的態度來迎接這個孩子,而且在心裡祝福他。他問了兒子一些問題之後,就聽兒子回答,兒子說到一些對的地方他也給予肯定讚美。

 

       午餐約會快結束的時候。兒子就望著父親說:「爸爸,我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不過,我很享受跟你在一起的這段期間。」父親也說:「兒子,我也很享受跟你在一起呀!」兒子就進一步說:「爸爸,今天晚上我想在家裡過夜好嗎?就今天晚上而已,我想看看媽媽和家人,還有我那張舊舊的床舖。」父親說:「當然可以啊!這是你的家,本來你就是要回來的啊!而且我們是一家人,多高興我們在一起啊!」

 

       那一整天,這個父親心裡驚訝到,當他停止了詛咒他的兒子,情況就有了極大的改變,不只是一百八十度,可以說是三百六十度的大改變。

 

       那天晚上,這個兒子躺在自己床上的時候,爸爸到了他的房間坐下來跟兒子說:「孩子,過去多年來我對你很不好,你願意原諒爸爸嗎?」兒子就說:「爸爸!我當然原諒你啊!」然後就抱著爸爸。他們的關係從此就開始和好了。

 

       然而,這和好的關係真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是從這對父母開始為兒子祝福的時候開始的。

 

       當我們祝福他人而不再詛咒他人時,上天也會看重我們的祝福,從因果律的軌則來講,這也會祝福到我們,這是自然的因果律。我們起一個念頭,講一句話,散發出去,最後還是會再回到我們身上。宇宙是一體的,我們的起心動念、言語行為,最後所收的果實不是別人,是我們自己。我們種的是什麼,最後所收成的就是什麼,如果我們灑下詛咒的種子,所收成的就是詛咒的結果;如果灑下祝福的種子,所收成的就是祝福的果實。

 

       所以,不要看輕我們每一個微小的念頭。

 

       當我們祝福某一個人,或為某人祈禱的時候,常常會有一些疑問,心中想,這會不會只是一個念頭而已,這樣有用嗎?又當我們不喜歡某一個人,但又不好當面說,可是在心中對他詛咒,對他不滿,甚至對他憤恨,雖然對方或許不知道,那我們也會自我安慰說,哎呀!這只不過是想想而已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對方也不曉得,這是真的嗎?不是的。

 

       每一個人平常的念頭,都是一個個宇宙的能量體,這能量體它有不同的形狀跟顏色,還有不同的振動力。顏色的明暗程度,直接受到我們念頭的影響,而且念頭愈是強烈,感情愈是充沛,這個能量也就愈強。

 

       我們的念頭針對誰,我們念頭的能量體就會飛向誰,就會掛靠在那個人的心中,就會跟他同體共震,要麼很快與它內在相似的品質共鳴,要麼等待機緣成熟時再促發,這就是一般所講的「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我們的念頭掛在他的身上,就是跟他共震,好的念頭,就會產生好的共鳴;壞念頭,就會跟他起衝突,有一天見面就會彼此對立,會彼此不喜歡,沒有好感。

 

       一念三千法界,微微的一個念頭,沒有聲音,沒有形狀,但已遍滿整個宇宙,在宇宙當中形成了一個能量體,有形體而且有顏色。所謂「愛在那裡,人就會在那裡──因為心會在那裡」。我們凡夫因為有肉體,心跟肉體是分開的,因此即使心到那裡,可是肉體並沒有到那裡。但如果離開這個肉體,所謂「意生身」的話,那我們心在那裡,身體也就跟著在那裡,是超越時間跟空間的。佛菩薩已經獲證了三身,能量遍滿虛空,不像我們凡夫是輪迴的業報身,所以佛的心在那裡,他的身,他的能量──也就是他的神通、願力、功能就在那裡。像阿彌陀佛是無量光,無量壽,所以他的心無時不在,無處不在。《觀經》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佛想我們,所以到我們這裡來,我們如果敞開心胸,想佛,念佛,佛就進我們心中,跟我們成為一體。

 

       所以我們送出去的是什麼,影響的不僅僅是別人,重要的是我們自己。就如孟子說的:「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不管對方知道或不知道,我們心中愛念他,敬重他,有一天見面,他對我們就特別的有好感,感覺投緣,感覺親切。

 

       我們人的眼睛所看到的各種形色、影像,以科學家來講是一種光譜的直射或反射,然後映到我們眼膜,再經過我們的「眼識」去識別它,因此不是因為我們有眼睛,就能夠看見所有的東西,我們眼睛所看的是光譜,而且是某部分、某種的光譜而已。事實上有很多的光譜是我們的「肉眼」所看不到的,譬如說光度強到可以穿透牆壁的「X光」,我們肉眼看得到嗎?看不到,可是「底片」卻看得到,底片能夠感受它的光,能夠把它印出來,像我們到醫院照X光,X光能夠透視我們的五臟六腑。

 

       還有,阿彌陀佛的「無量光」照徹法界,任何空間無所障礙,可是我們卻也看不到。我們人也有「身光」,雖然我們看不到,但鬼神卻看得到,而且人的光是隨著心地的善惡而有所不同,心地善良的人就發出清明的祥光,鬼神看到就尊敬護佑,所以心地善良的人就能夠逢凶化吉;心地惡毒的人所發出的是晦暗的霉光,鬼神一看就厭惡憤怒,所以俗話說「壞事做多必遇鬼」,就是這一種道理。

 

       有一句話說:「心存善念,善雖未為,吉神已隨之;心存惡念,惡雖未為,凶神已隨之。」又說:「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起一個好的念頭,吉神看到了就來讚歎護佑;起一個不好的念頭,凶神看到了,就厭惡降禍給他,這是說明起心動念的重要性與實在性。

 

       所以,我們凡事要存著正面的心,常常思維佛的慈悲,思維宗風的內容,逐漸地理解、薰習、培養,自然就能增長愛心。

 

       總之,心存慈悲,像宗風所講的「學佛大悲心,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然後就能夠「和言愛語,下心含笑,慈念眾生,加厚於人」,就能夠「對他人恩慈體貼,對自己謙卑柔和」,就能夠「凡事讓美歸功,乃至分怨共過」。當然這些都不是一蹴可及的,需要逐漸逐漸去思維、薰習、實踐,然後由近而遠的來擴展。

 

       由於時間的關係,今天就講到這裡。祝願大家信佛念佛,得生極樂。

 

       南無阿彌陀佛!

 

 

 



【講義】

 

       說 愛

       何謂真理?以通俗之一個字為詮,何字?即是「愛」。
       人類本性,愛恨兼有。
       發揚愛者,愛上加愛,和樂相處,和樂相處,天下太平。
       發揚恨者,恨上加恨,鬥爭不已,鬥爭不已,天下大亂。
       生而為人,誰不願天下太平?又有誰願天下大亂?
       故所有善道,無不崇愛;只有惡道,才製造恨。
       愛有三種,廣狹深淺有別:一、慈悲之愛。二、博愛。三、仁愛。

 

 

一、慈悲,佛教之愛。

       《涅槃經》說:「愛有二種:一者餓鬼愛,二者法愛。真解脫者離餓鬼愛,憐愍眾生故有法愛,如是法愛即真解脫。

 

(一)餓鬼愛(貪慾)

       意為貪戀執著於一切事物。基督教向來被視為愛的宗教,佛教中則以「慈悲」為中心, 而不直言「愛」字。

 

       世俗之愛是無常、痛苦而怖畏的。

 

       《大經》說:「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

 

       《長阿含經》說:「恩愛無常,會合有離。」

 

       俗話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古德說:「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

 

       《圓覺經》說:「三界輪迴淫為本,六道往返愛為基。」

 

       《楞嚴經》說:「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汝愛我心, 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

 

       南傳《法句經》二一二偈中有言:「從愛生憂患,從愛生怖畏;離愛無憂患,何處有怖畏?」

 

       從「愛」轉變為「親愛、欲樂、愛慾、渴愛」等四種。

 

       世俗之愛與恨同在。佛在《增支部》說:「愛可生愛,亦可生憎;憎能生愛,亦能生憎。」故佛教言愛言憎,恰若手心、手背,為一體之兩面。愛之愈深,則憎怨之可能愈大。

 

 

(二)法愛(慈悲)

       《大智度論》二七:「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

 

       《金剛經》:「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觀經》:「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大經》:「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荷負群生為之重擔。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於諸眾生視若自己。」

 

       《莊嚴經》:「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快樂。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

 

       《維摩經取意》:「眾生苦惱我苦惱,眾生安樂我安樂。」

 

       《華嚴經》:「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

 

       《梵網經》:「菩薩於惡人所起慈悲,更甚於善人。」

 

       《雜譬喻經》:「積大善願,慈悲眾生,求頭與頭,求眼與眼,一切所求,盡能周給。」

 

       我為救度一切眾生,發菩提心。
       我願保護一切眾生,終不棄捨。
       我當於彼諸惡道中,代諸眾生受種種苦,令其解脫。
       我當普為一切眾生備受眾苦,令其得出無量生死。
       我寧獨受如是眾苦,不令眾生墮於地獄。
       以身為質,救贖一切惡道眾生,令得解脫。《華嚴經》
       親愛的:你將永遠被珍愛。你不必有任何恐懼。你不會做錯任何事。(亞歷山大《天堂的證據》)

 

       《梵網經》:「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若自揚己德,隱他人好事,令他人受辱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慈悲之極致為「無緣大慈」,即毫無條件、毫無意識下,予任何人安樂幸福,此亦稱大愛,此愛無有污染。

 

 

二、博愛,耶教之愛。

       《舊約‧利末記》第十九章:「不可報仇,也不可埋怨本國子民,卻要愛人如己。」

 

       《新約‧馬可福音》第十二章:「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其次就是說:要愛人如己。」

 

       《約翰一書》第四章:「沒有愛心的,就不認識神。因為神就是愛。」

 

       《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馬太福音》第五章:「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什麼賞賜呢?就是稅吏不也是這樣行嗎?你們若單請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麼長處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這樣行嗎?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

 

       耶穌不高呼冤枉、也不想報仇,還說要饒恕他的敵人。

 

       愛你的鄰人,愛你的敵人。原諒他七十個七次。

 

       這是耶教。其施愛對象,只及人類,不及其他眾生。但對人類,人人平等,不分親疏。

 

 

三、仁愛,儒家之愛。

       論語.學而篇》:「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

 

       《論語.學而篇》:「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大學》:「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后嫁者也。」

 

       《禮記》:「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孟子.公孫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孟子.告子篇》:「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孟子.公孫丑上》:「無惻隱之心,非人也。」

 

       《孟子.離婁篇下》:「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孟子.盡心篇》:「仁者無不愛也,急親賢之為務。……堯舜之仁,不遍愛人,急親賢也。」

 

       這是孔孟之道,施愛對象遍及人類。但因親疏不同,而有深淺差等。

 

       孔孟二聖的仁愛主張,綱領雖同,範圍則異。孟子在《盡心篇》中有說:「君子之於物也,愛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孔子在《中庸》和《論語》中則只說:「愛人」「汎愛眾」「愛其所親」,而不及物。且在《論語.鄉黨篇》中記載:「廐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可知孔聖愛的思想,純為人本主義,到孟子時,才擴充到物。

 

 

結語

       儒家的愛以血緣遠近為依據,形成了親疏有別的愛。而宗教界的愛不同,宗教界的愛是基於共同信仰的神聖之愛,是超越了血緣與親緣關係的普世之愛,是對陌生人給予幫助的無私之愛。

 

       佛陀慈悲,普濟眾生;耶教博愛,遍愛世人。雖前廣後狹,但都毫無差等。只有孔孟的仁愛,對親孝,對兄悌,對眾愛。亦即近者孝悌,遠者泛愛。因對象不同,而有深淺之別。

 

       以上所述,都是愛人之道。將三者粗略一比,就可知道:慈悲契合真理,是最偉大最究竟最圓滿之愛,然境界太高,範圍太廣,非凡夫所能企及;博愛範圍亦非淺狹,故非一蹴可及。只有仁愛,最近人之常情。實施起來,容易言行一致。果能以「如保赤子」之心,由親親而仁民愛物,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自能馴致社會和諧,人民安樂。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