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四十八題──以四十八題略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十四)
十四、阿彌陀佛,是一尊大慈大悲的佛
慈是與樂之意,慈愛眾生,猶如親子,想要給與快樂;
悲是拔苦之意,悲愍眾生,同感其苦,深願拔除其苦。
慈悲分為三種層次:小慈悲、中慈悲、大慈悲。小慈悲就是「眾生緣慈」,中慈悲就是「法緣慈」,大慈悲就是「無緣慈」。
慈與悲的意涵是相互包含的,慈中有悲,悲中有慈。
大慈大悲的「大」不是跟小比較的大,所以不是大小的大,而是超越大小,無限量的大,也是絕對之意。所以「大慈大悲」也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意。
大慈大悲是大乘佛教的核心,目的是救度一切眾生,都離開六道的輪迴之苦,都獲得成佛的涅槃之樂,也就是「拔苦與樂」。
這大乘佛教的核心與目的,都顯現在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大願大力之上。
《觀無量壽經》說: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善導大師《觀經疏》解釋說:
明佛心者慈悲為體,以此平等大慈普攝一切。
《華嚴經》說:
世間所有廣大慈,不及如來一分毫。
所有成佛功德法,悉以迴施諸眾生。
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
《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說:
如來大悲不思議,二乘悲如割皮膚,
菩薩悲如割脂肉,如來大悲徹骨髓。
《地持菩薩經》說:
菩薩於惡人所起慈悲心,深於善人。
《雜譬喻經》說:
積大誓願,慈悲眾生,求頭與頭,求眼與眼,一切所求,盡能周給。
《莊嚴論》說:
菩薩念眾生,愛之徹骨髓,恆時欲利益,猶如一子故。
《十住論》說:
深行大悲者,愍念眾生徹入骨髓,故名為深。
偈言:
如父母有子,始生便盲聾,慈悲心殷重,不捨而養活。
盲聾不見父,父母常見子,眾生雖不見,實在諸佛前。
引用這些經文,主要在於彰顯阿彌陀佛是一尊大慈大悲大願大力的佛,能夠平等無差別的救度任何一切罪苦的眾生。所以淨土法門是講彌陀慈悲的救度,不是講我們罪惡生死凡夫要如何以自力刻苦地修行以求解脫。
「佛心者大慈悲是」,《觀經》清楚、明白地對佛心下了定義:說「佛心」就是大慈大悲,也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目的就是「拔苦與樂」。如果佛教拿掉「慈悲」兩個字,就不是佛教了;如果佛沒有慈悲,或慈悲不夠大,那就不是佛了。可見慈悲對於佛教、對於佛、對於學佛者是多麼重要!
「以無緣慈,攝諸眾生」,「無緣慈」也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意,就是平等無差別,沒有任何條件,不用根據任何感情,也不用根據任何對象或者理論而生起的慈悲,叫作無緣慈。是自然法爾,非因緣法,非假藉其他各種因緣。無緣慈唯獨佛才有。無緣慈的功能力用是什麼呢?是在於「攝諸眾生」。
「無緣慈」,以世俗所能理解的來講,就是無條件的愛心、無條件的救度,我們是什麼樣子,阿彌陀佛就以什麼樣子救度我們。
阿彌陀佛大慈大悲,不勉強眾生做什麼,只有長劫的呼喚、不捨的關懷、無私的給予、絕對的救度。
不管是聖人、凡夫,不講這個條件;是出家、在家,也不講這個條件;是善人、惡人,也不講這個條件;是平生念佛,還是臨終才十念、一念,也不講這個條件;是頭腦清醒,或者是臨終昏迷,也不講這個條件,這個叫做「無緣」。不講條件的慈悲,不講條件的愛心,才是真正的愛心。
父母對兒女的愛也是沒有講條件的,甚至父母對兒女的愛是同體的愛,這種愛當母親的比較能夠體會得出來。
如果自己的兒女病痛在身,做母親的簡直是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巴不得把兒女的病轉移到自己的身上來。所以這樣的媽媽,他沒有心情去泡茶聊天、卡拉ok、到處觀光遊玩、百貨公司shoping,他沒有這個心情,他心心念念的只有他兒女的病,這就是同體大悲。
不過這是譬喻,以凡夫來講談不上同體大悲,凡夫還是有條件的,如果兒女叛逆的話,那父母的愛就變了,因為凡夫都是無明愚癡、煩惱深重、我執堅固的,有愛也有憎,而愛與憎是一體兩面的,所謂「愛憎一體」,順我則愛而歡喜,逆我則憎而瞋恚。但是佛已破了無明,毫無煩惱與我執,因此佛的愛、佛的慈悲,是永遠不會變的,這才是真正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攝」,就是保護、救度的意思。凡是佛,必定具有大慈悲的心懷來保護眾生,救度眾生。所以,大慈悲一方面是就心來講的,就是要有慈悲的心;一方面是就力量來講的,就是要有救度眾生的力量。
「無緣大慈」,就是不講條件。如果講條件,善行高的到高的境界,善行低的到低的境界,這樣就不是真正的慈悲。真正的大慈悲是平等給予、沒有差別、不講條件的。就好像所有的眾生都是阿彌陀佛的獨子,父母留給獨子的,一定是全部的家產,不會講什麼條件,也沒有任何的保留、遺漏與差別。
「同體大悲」,又作同體慈悲。指觀一切眾生與己身同體,自他無別,而生起絕對平等、拔苦與樂之悲心。
又初地以上的菩薩,起大慈悲,愛眾生如同一子,攝眾生於自體,以眾生之苦為己苦,生起哀傷之心。《大般涅槃經》卷十六說:
譬如父母見子遇患,心生苦惱,愍之愁毒,初無捨離;
菩薩摩訶薩住是地中亦復如是,見諸眾生為煩惱病之所纏切,心生愁惱,憂念如子,身諸毛孔,血皆流出。是故此地名為一子。
故初地菩薩也叫「一子地菩薩」,一子地菩薩尚且能夠如此,何況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之悲乃是以眾生苦為己苦的同心同感狀態,固然亦稱同體大悲;然其悲心廣大無盡,故亦稱無蓋大悲,即無有更廣、更大、更上於此悲者。
因此,唯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才是平等普救;唯有平等普救,救度的願力才是真正宏廣,所以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本願力,也稱為「弘誓本願力」。
阿彌陀佛是我們的救主,是我們真正平安、喜樂、希望的來源,在人世間有苦難,在佛懷中有平安。
阿彌陀佛的佛心在哪裡?在眾生身上。所謂「眾生苦惱我苦惱,眾生安樂我安樂」,眾生苦,阿彌陀佛就跟著苦,眾生樂,阿彌陀佛就跟著樂,所以阿彌陀佛跟我們眾生是同心、同感、同受,這叫「同體大悲」。我們越苦,阿彌陀佛越悲愍,越迫切、焦急地要幫我們拔苦與樂。
阿彌陀佛的慈悲,正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拔苦與樂」。也唯有阿彌陀佛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才能真正顯示佛教所講的拔苦與樂之所在。因為如果沒有阿彌陀佛「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的這種主動、積極、平等、沒有差別條件之救度法門的話,怎麼能夠顯示「拔苦與樂」呢?反觀其他任何法門都有條件,如沒有那種根機就學不來、修不成;唯有阿彌陀佛這個法門是無條件的救度法門,是任何根機都能做得到的,這才是真正的大慈大悲、拔苦與樂。
一個法門,如果是聖者才能夠受益,那麼,它不算大,因為還有做不到的凡夫;只有聖者跟凡夫,甚至善人跟惡人都能夠受益,這個大,才是真正的大,不然它的大還有限度、還有個範圍。
然而,阿彌陀佛的救度廣大無邊、徹底無遺、沒有限度。能夠使六道輪迴的眾生都通通往生彌陀淨土。
如上所述,佛教是慈悲的宗教,慈悲之中兼具「無我」特質,簡言之,佛教以無我與慈悲為主要內涵,若缺其一,即非佛教。因為無我與慈悲之故,才能「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地「普度眾生,拔苦與樂」。
然而,佛教大乘、小乘之八萬四千法門,顯教、密教之八大宗派,有哪個法門哪個宗派能夠真正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地普度眾生,拔除一切眾生六道輪迴的分段生死苦與分證法性的變易生死苦,圓滿地達到佛教的目的呢?答案是,除了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的淨土宗之外,其他任何法門都無能為力。何故?因為極樂淨土之往生只要念佛,任何人都能,而且既容易、輕鬆,又快速、高超。如《大集月藏經》卷五十五之意說:
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
佛教的終極目的是拔除眾生生死輪迴之苦,成就眾生獲得涅槃之樂。而在十方諸佛當中,能夠達到這個佛教終極目的的,就只有南無阿彌陀佛一佛。
所謂「月麗中天,影現萬水」,但若不抬頭望明月,或不低頭觀月影,則月與我、我與月,兩不相關。
彌陀愛心徹底,而且無條件;彌陀救度徹底,也是無條件,彌陀願救十方眾生,無有眾生不加救度。彌陀深願十方眾生都往生極樂,不願一人獨留娑婆。但若不信受念佛,則眾生與佛沒有交集,不能感應道交,猶如不按開關,電燈不亮。若能信受彌陀救度而願生、稱名,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則現在已經蒙佛救度了,已經往生決定了,已非生死凡夫,已是極樂聖眾。
故印光大師說:
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
則雖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
未生極樂,即是極樂之嘉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