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淨土宗志工研習會勉言
──2015年1月21日於弘願念佛會為志工開示
各位法師,各位志工們: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今天是志工研習課程最後一堂課,這一次的研習會,時間很長,內容也很豐富,除了有關志工本身任務的內容之外,也安排了本門法義內容,而且是佔了相當大的一部分,如果大家每一堂都有來上課的話,對法門教理的深入,必然有很大的幫助。
學佛修行,不論是依止聖道門或淨土門,一旦學佛都要發心,發心就是發成佛的心,成佛的心就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發菩提心就是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而且是以「下化眾生」為終極目標。也就是說,「上求佛道」的目的就是為了更有能力的「下化眾生」。我們雖然還沒有成佛,但是必須先發這個心,就好像要先種下種子,將來才能夠開花結果;如沒有先下種子的話,一切免談。我們學佛就是要成佛,如果沒有發這個菩提心,就不是真正的學佛。《華嚴經》就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可見發菩提心是多麼的重要。
志工是真行菩薩行
「志工」就是所謂的菩薩行,今天大家發心來擔任志工,可說是真正的「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因為已不是坐而言,而是起而行。只要有需要,志工們都是擔任開路先鋒,站在最前線,而且是所謂的「犧牲奉獻」,犧牲自己的時間,奉獻自己的財力、體力、能力,而「不求任何回饋,不為名不為利」。我們很多志工都是這樣地出錢出力,不求任何回饋;同時為了不負使命,都始終「盡心盡力,任勞任怨,無怨無悔」。因為一件事情的開展,大家難免有不同的看法,最後不管有達成沒達成,圓滿不圓滿,很難百分之百的受到肯定,所以過程中不僅要任勞,最後還要任怨。能夠任勞任怨,而且無怨無悔,這樣功德才能夠圓滿。
佛門講「四攝六度」,也就是在自利利人的當中,要實行四攝、實踐六度。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四攝」是最方便的一個方法,是度化眾生所必備的。擔任志工,甚至傳播佛法,引導他人來學佛,首先要力行「布施」。布施包括金錢上的,或者布施心靈上的福慧,或是布施自己的體力時間,讓他有好感,不排拒。能先這樣與眾生結善緣,接下來為對方解說佛法時,對方才願意相信。因此不管四攝也好,六度也好,布施都是擺在第一位的。
以志工們來說,最具體、最典型的布施,就是「愛語」。因為志工與人接觸的機會非常多,所以講話要儘量講「愛語」,所謂「和顏愛語,下心含笑」。講出去的話,要讓對方感覺體貼、恩慈,也就是所講的是對方所需要的,讓對方感動的,甚至一句話讓他永懷難忘的,這就是「愛語」;而不是講「惡口」,讓對方苦惱、煩惱、對立、刺傷或畏懼,所以「布施」「愛語」很重要。其次,如果我們所做的「利行」,如果對方感受不到,或不是對方所需要的話,他就不會接近我們,而要有利人的行為,甚至要「同事」,也就是跟他站在同一線上,扮演同樣的身分,這樣才容易跟他接觸,有了接觸的緣,就能夠引導對方。所以菩薩度眾,不離四攝這種方便,就像《觀音讚》中所描述的:「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
又如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可是為了要救度深陷五濁污穢泥巴當中的眾生,阿彌陀佛不惜他的金玉之身,跳下來五濁惡世與我們同流但不合污的救度我們,因為佛是不受污染的。
擔任志工也是一種「福慧雙修」的修行,因為奉獻時間,奉獻體力,為對方做事,可以增長福德;為對方做事毫無期求,不求回報,也不求錢財名利,甚至被誤會,事後被批評也不以為意,這就是修慧,所以志工是一種「利己利人」的行持。
以大乘佛法來講,所謂天地同根,萬物一體,天地是平等的,沒有人我分別的,所以沒有「我」在當志工,沒有「對象」讓我服務,也沒有「服務」的內容,沒有這三者的對待,本身都是空性的,這就是所謂的「三輪體空」。好像做父母的,再怎麼樣為自己的小孩犧牲奉獻,都沒有那種我在做志工或犧牲奉獻的那種感覺,直覺從心裏產生一種──這就是我的任務,是理所當然的,是天生自然的一種天性。菩薩的心就是這樣的心,把對方看成自己,沒有親疏或者對立,是怨親平等、自他一體的。要扮好志工的角色,就必須體會志工的菩薩精神,這樣就會任勞任怨,無怨無悔,不會自苦自惱,這一點很重要。
志工應持的心態
剛開始擔任志工,就是「邊做邊學」,一邊做一邊學習,一邊學習一邊做,把擔任志工當作是一種享受,在實踐當中娛樂。志工服務的對象是「平等」的,自己的內心是「純淨」的,因為大家不為名也不為利,純然無我的在奉獻,所以心是純淨的;遇到需要我們服務的,一概不分別,所以說是平等的。志工在服務對方時,應有一種機緣難得,「感恩對方」的觀念,因為他讓我們有這個機會可以修福慧,讓我們實踐菩薩道,完成菩薩行。不管在這當中遇到的是順境還是逆境,最後是否不負所託的順利圓滿任務,都要感恩對方。即使最後結果並不圓滿,也要以平靜的心淡定地來看待。因為凡事都是一種歷練與成長。
因此,擔任志工再怎樣的服務奉獻,都要抱著平常心,不要過於激動,也不要過於傷感,也就是要抱著一種淡然、平常、平靜的態度,這樣才能夠行穩致遠。
志工服務的對象、內容,隨著團體的性質而有異,大部分來說,是以慈善為多。我們這個團體的志工所服務的內容比較不一樣,因為我們所服務的內容,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是助念與聯合奠祭,是要面對亡者,要到太平間、殯儀館,對一般人來說反而是不敢接近的,但我們反而是跑在最前面,唯恐落於人後;再者,我們團體是念佛會,除了招呼關懷念佛會的蓮友,負責念佛堂內的環境佈置與整潔,以及服務用餐之外,其他服務的內容就比較少了。
志工的精神都是在於犧牲自己,服務別人,但是真的能夠服務別人,使別人獲得究竟、圓滿的利益的,與其他不同性質的志工來比較的話,我們的任務是比較能夠給予對方圓滿、究竟的利益的。怎麼說呢?因為我們是佛教團體,而且信仰的法門是在講彌陀的救度,講專念彌陀的佛號,也都是引導別人往這個目標前進,只要對方遵循、接受我們為他的服務,那他就能夠離開生死輪迴,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就究竟脫離了貧窮、困苦、疾病、災難。一旦往生極樂世界之後不但永遠不須要他人再來當他的志工,轉而他也能夠當他人的志工,而這個志工是可以使對方獲得究竟、圓滿的利益的。
大家都知道觀世音菩薩是救苦救難,那眾生真正的苦難是什麼?是生死輪迴。這一輩子沒飯吃給他飯吃,沒衣服穿給他衣服穿,需要什麼給他什麼,縱使這樣,也只是一輩子能夠離苦得樂而已,這樣是可以解決一時之苦,但並不究竟,因為等在後面的是生生世世的生死輪迴。大家的服務,都是當阿彌陀佛的手腳,當阿彌陀佛的分身,給對方帶來彌陀救度的利益,引導對方出離輪迴,帶領對方往生極樂,這一種才是徹底的救貧、救急、救困、救災、救難。
阿彌陀佛在發了四十八大願之後,又再度發了三個誓願,說:
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
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等覺。
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
無量劫以來,乃至無量劫盡未來際之後,阿彌陀佛都是永恒地在「普濟諸貧苦」,這裏所說的「貧」不是貧於吃、貧於穿、貧於沒有錢,而是貧於不能成佛,苦於六道輪迴不能解脫。我們引導他念佛,引導他往生極樂世界,這個是究竟地普濟諸貧苦。因此,我們的志工就要有「自信教人信」的發心與承擔,善導大師說:
自信教人信,難中轉更難,大悲傳普化,真成報佛恩。
自信教人信的含義
這個自信教人信有兩個層次:
第一,自信才能教人信。
第二,自信必定教人信。
「第一,自信才能教人信」,必須自己真的信受了彌陀的救度,才能夠去教人信受彌陀的救度。自己尚未生信的人是不可能教人信的,好像對方需要我們布施錢,可是我們口袋空空,則不僅無法布施給他,反而跟他一樣需要別人的布施。因此,必須自己先有信心的法財,從內心去體會、肯定、相信、接受阿彌陀佛主動、積極、平等、無差別的救度。要相信、接受彌陀給我們六字名號的功德法財,必須先確實認清自己是個貧苦之人,需要彌陀六字萬德洪名的布施。所以「法」的深信之前必須要有「機」(罪惡感)深信。因此,這裏談的「自信」的「信」就是「信機信法」,自己有機法兩種深信之後,才能夠把這個法門的內容自然的展現出去,所以說自信才能教人信。
有的人可能會認為,我也不是弘法者,也不是出家師父,這個教人信的任務應該不在自己身上。其實,我們都是同一個團體,不管是台上佈教的師父,或者是台下服務的志工,都不離開共同的目標,也就是導引對方來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因此志工們當然也要自信教人信。基督教有一句話說「信與不信,不能同負一軛」,同樣的,一個團體的成員也要有相同的理念,那我們相同的理念、信念,就是「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期望將來能夠「廣度十方眾生」。這個信受彌陀救度的「信」,就是擺在第一位,自信之後才能夠教人信。
「第二,自信必定教人信」,一個真的信受彌陀救度的人,但卻沒有心教人信,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反而自信了之後,阿彌陀佛就可以放心了,不用阿彌陀佛再來推動,對方自然就會發心主動去教人信。為什麼?譬如有一群人,這一群人是我們的父母、兒女、兄弟、六親眷屬,逃離了災難要前往安全的地方,可是經過了一天、二天……七天,還沒有到達目的地,此時糧盡水竭,如果再沒有水喝沒有東西吃,一群人都要飢渴而死了。因此大家分頭去找喝的、吃的,但是這樣的荒郊野外,怎麼找呢?終於有一個人他好不容易找到了水源,也找到了食物,他自己水喝夠了,食物也吃飽了,那個時候他會認為自己已經飽足獲救,就不管其他人了嗎?不可能。在這吃喝當中,他一定會廝聲力竭的呼喚,說這裏有水、有食物,要大家趕快過來,甚至主動地拿過去,因為他們不是外人,他們都是自己摯愛的骨肉至親。
同樣的道理,我們這個法門自信必定教人信,為什麼?想到一切眾生生生世世以來都曾是自己的父母、兒女、兄弟、六親眷屬,都是家人,不是外人,更不是敵人。我們在這貧苦的六道輪迴裏面,頭出頭沒,而現在已經獲得了彌陀的救度,擁有了成佛的功德法財,怎麼可能會自己擁有而不告訴他人呢?所以自信才能教人信,自信必定教人信。所以志工們首先要體會善導大師這一首偈的內涵,這樣擔任志工不但有靈活的動力,而且會歡喜,悠遊在其中。
人生的目的
人生是有大事要去解決的,人生是有目的要去達成的,生活是有意義要去實踐的,生活是有價值要去獲取的。
人生的大事是什麼? 每個人各有理想、志願,因此所認為的大事也各不一樣。小時候老師都會定一個作文題目「我的志願」,有的人希望可以當總統、院長、部長,或者當科學家、文學家、哲學家,或者創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找合意的對象,買車、買房。這些往往是多數人認為的人生目標,或是人生最重要的事。但這些都將成為過眼雲煙,都不是大事。真正古今相同,內外一致的大事就是生死輪迴,古人有生死輪迴,今人也有生死輪迴,我們本身有生死輪迴,所有的眾生也都有生死輪迴。生而為人,或者有恩愛的父母、夫妻、兒女、兄弟生活在一起,但這些都是短暫的,沒辦法永恒相處;反而,永恒、不變的是六道的生死輪迴。一切有情,除非超凡入聖,否則都有生死輪迴這一件大事,任何事與這相比就都成為毫不起眼的小事了,所以任何與這個牴觸的事,都應放下。我們之所以學佛、出家、修行,目的就是為此,這也就是人生的目的。
人身難得可貴
要解決輪迴的大事,必須靠佛法;要能聽聞佛法,必須要生在人道。現在,我們已經生在人道,假若不能得聞佛法,等同沒有生在人道,與雞、鴨、狗、馬相差不多,同樣的吃、喝、拉、撒,由餐桌到廁所,由臥室到職場,在這幾個地方來回,最後斷氣,又輪迴去了。這樣的生而為人,空來一趟,就沒有得到為人的價值,所謂「如入寶山,空手而回」。所以生而為人非常可貴,是沒辦法形容的可貴。
有的人感嘆人生很苦,業障很重,那是因為他還沒有理解到人身的可貴。人生的本質就是苦,可是想到能夠假藉人身來脫離六道之生死輪迴,那這樣的苦的人生值不值得?當然值得。這樣還會認為人生很苦、業障很深重嗎?不會的,反而會感恩人生。如果了解這一點,這個人就會不以苦為苦,會覺得自己是很有福報的人,不是業障深重的人;同時也會凡事感恩,感父母的恩,感天地的恩,感環境的恩,感四周人的恩,感親人的恩,感冤家的恩,凡事都會感恩,不會抱怨。
學習淨土法門最重感恩,得到難得的人身,聽到難聞的佛法,遇到百千萬劫難遭遇的彌陀救度,你還會覺得人生很苦,業障深重,還會抱怨這個抱怨那個,豈不是等同沒有遇到?所以如果有人有憂鬱症,甚至會想自殺,反向推之,就是還不懂得這個法門,不懂得得生人道的可貴。
這個地球的人類,一百年之內都會死。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生從業障而來,死往輪迴而去。沒有惑,就沒有業;沒有業,就沒有輪迴之苦。惑業起因於無明,無明是什麼?無明不可說。無明無所來無所去,就像夢中的夢,雖然我們可以理解說明,但論證悟的話,我們根本不可能。除非到極樂世界,自然就能證得。
人間淨土的迷思
有的人質疑,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到了中國歸納成八大宗派,教理都很深奧,要深入經藏才能智慧如海,怎麼可能只像阿公、阿婆一樣,成天只撥念珠念佛而已呢?難道這就是學佛的目的、出家的目的、修行的目的嗎?甚至認為成佛是一件要發長遠心累生累劫行菩薩道的,怎麼能說這輩子就信佛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呢?
還有,現代有人提倡的「人間淨土」,認為心淨則國土淨,不必往生到十萬億佛土之外的極樂淨土,應該來勸化眾生清淨內心,這樣當下就是淨土了,何必捨近求遠呢?這種說法其實是很膚淺的,是對佛教義理以及修行的困難度沒有深入理解,才會有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
我們這個世界是五濁惡世,時代是末法時代,在正法佛陀的時代,有佛住世,菩薩弟子、羅漢弟子那麼多,佛陀都不敢說要建立「人間淨土」,何況是現在?什麼是「淨」?必須斷除煩惱才能稱為「淨」,不然根本談不上,即使五戒十善圓滿了,還是五濁惡世中人,還是六道輪迴內的眾生,還是貪、瞋、癡未斷的罪惡生死凡夫,在佛陀的眼中還是可憐愍者,必須接受彌陀的救度才能解脫輪迴,徹底離苦得樂。所以,大家為淨土法門服務、為阿彌陀佛服務,必須要清楚認識這一點,要有這樣的肯定。
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在《大集經》中佛陀就下了一個結綸,說:「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這一段文是取意文。佛法流傳人間分三個時期,所謂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到了末法的時候,雖然有修行人,但是沒有證果的。所謂教行證,正法時代有教理,有修行者,有證果者;到了像法時代有教理的傳播,也有修行者,那證果者就如鳳毛麟角了;到了末法時代,只有教理的弘傳,但老實修行者就已很少了,何況證果者,可說是沒有的,所以說「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既不能得到所修的,就不是真正在修行。「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只有依靠念佛,因為念佛不談今生的證悟,念佛本身也說不上是修行,因為只要有嘴巴就可以念佛,只要有心,就可以想佛,就以當下的根機來念佛。
凡夫的心是煩惱的,沒關係,就以這樣的心來想佛;凡夫的口是污穢的,沒關係就以這樣的口來念佛。我們所念的佛,所想的佛,所依靠的佛,不受我們污穢的口所障礙,不受我們煩惱的心所障礙,不受我們凡夫業障的障礙,也不受天魔外道冤親債主的障礙。專稱彌陀佛名,每一個人都做得到,因為它很單純、很簡單、很容易,因此能夠普遍化,人人都做得到,所以說「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我念佛得度生死,他念佛得度生死,大家念佛得度生死。不論出家在家,不論男女老少,不論士農工商,不論高矮胖瘦美醜,智愚賢不肖,都不論,乃至動物念佛,聽佛號的聲音,也能夠往生極樂世界。
因此,以真諦而言,淨土法門就是專一念佛,在俗諦方面,則所有該做善行都應該盡力去做,同樣還要敦倫盡分,閑邪存誠,奉公守法,為世良民。
遇佛本願力,眾生皆得度
本來,阿彌陀佛十劫之前成佛的時候,十方眾生也都應該可以往生成佛了;也就是說,阿彌陀佛不成佛便罷,阿彌陀佛成佛,十方一切眾生也都同時要成佛。為什麼?因為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當中的根本願──第十八願的對象就是十方眾生,第十八願說「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阿彌陀佛現已成正覺了,十方眾生由於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是極其容易的,所以十方眾生應該那個時候都可以往生成佛的。既然這樣,那為什麼我們還在這裏輪迴呢?不只我們,很多很多的眾生都還在輪迴呢?因為世界無邊,眾生無邊,而且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就像《阿彌陀經》所講的:
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
意思就是說,因為阿彌陀佛成佛這件事,眾生知道的時間各自不同,在阿彌陀佛成佛那個時候知道的人,那個時候就往生成佛去了;以後才知道的,以後才會往生極樂世界;乃至我們現在才知道的,我們現在、今生今世就會往生極樂世界。《無量壽經》就說: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天親菩薩在《往生論》裏面就解釋說:
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遇無空過者」,我們現在遇到了,就能獲得利益,這輩子不會再空過,這樣才能夠快速滿足功德大寶海。「速」就是指這輩子,這一輩子就能不斷煩惱得涅槃分了,下一輩子就往生到極樂世界,領受成佛的果實,這就是「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所以淨土法門是誰遇到誰就可解脫,什麼時候遇到什麼時候解脫,總之,淨土法門是自己解脫的法門,也是能夠讓別人當生解脫的法門。
勸信同念佛,即是行大悲
佛教講大慈大悲,亦即給予眾生拔苦與樂。八萬四千法門當中,真正能夠給予眾生拔苦與樂,真正能夠稱得上大悲的,就是淨土法門。《大悲經》就說:
若能輾轉相勸行念佛者,此等悉名「行大悲人」。
也就是說,自己念佛就是自行大悲,勸人家念佛,就是化他大悲。自行大悲,自己念佛,自己就能離苦得樂;他化大悲,勸他人念佛,他人也能離苦得樂(離開六道生死輪迴之苦,往生彌陀淨土,得成佛涅槃之樂),這豈不就已達成了佛教大慈大悲的目的嗎。
以一般的教理來說,如果不是佛或大菩薩,怎麼可能行大悲呢?但是我們只要輾轉相勸同行念佛,我們這樣貪、瞋、癡、我執深重,根器低劣卑賤的凡夫也等同佛一樣,在做佛的事情了。
所以我們這個法門是不修而修,不行而行。也就是說不行而有大行,不修而有大功德;不行反而是真正的如實修行,所以說「如實修行相應」。
因為這一句佛號是萬德洪名,這句佛號的本身就是佛中之王的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他存在的目的,就是在呼喚我們讓他救度,拜託我們讓他救度,我們只要接受他的救度,阿彌陀佛就歡喜感恩得不得了。好像自己的孤兒流浪在外,幾年來苦苦地求他回來他都無動於衷,現在他接受我們的呼喚要回來了,我們的心情怎麼樣,自然是歡喜感恩。
所以信仰淨土法門,要從阿彌陀佛的悲心來切入,也由此才能理解,為什麼念佛本身毫不起眼,但功德卻很大。可以說勸他人念佛等同佛在此世間講經說法,勸化眾生一樣。印光大師說:
成就一眾生往生西方, 即是成就一眾生作佛。 此等功德,何可思議!
一個人往生西方,就是一個人成佛了,他將來就能夠廣度眾生;如果沒有往生極樂世界,他將來不曉得要再殺多少眾生,吃多少的肉,做多少的罪業,受多少的六道輪迴。兩相比較之下,功德怎麼能夠想像得來呢?所以說「此等功德,何可思議」。
念佛即是大福德
我在《無條件的救度》書後有說一段話說:
雖是凡夫:
若信受彌陀救度,即是大福報、大智慧;
若專稱彌陀佛名,即是大善根、大功德;
若弘揚淨土法門,即是大慈悲、大願力。
今天大家發心擔任志工,也就等於發心當彌陀的手腳,當彌陀的分身,是為眾生服務,給眾生帶來彌陀的救度,帶來永恒的安慰與光明。
「信受彌陀救度就是大福報、大智慧」,沒有福報是遇不到的,沒有福報連得人身都不可能,何況聞難聞佛法,遇難遇的淨土法門,信難信的彌陀救度呢?如果沒有智慧怎麼可能信佛所說,尤其信淨土法門這個難說、難信之法呢?大家難遇而遇到,難信而信得來了,豈不是大家都是大福報大智慧的人。
佛教所講的愚癡、智慧,不是從世間學問的有無,智商的高低來衡量的,一個人相信有善惡報應,有生死輪迴,這個人就是有智慧的人;一個人能夠遇到彌陀的救度,這個人就是有福報的人,在這方面大家不可自輕。有人會認為念佛毫不起眼,要學天臺或者華嚴,三論、唯識,那些教理才深奧,才能顯示有才學。殊不知,念佛已經橫超了這一些,直接進入釋迦的本懷,彌陀的本懷,諸佛的本懷,是直接進入佛心,沒有大福報是遇不到的,沒有大智慧是信不來的。
「專稱彌陀佛名就是大善根、大功德」,《阿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缺少「善根、福德」這兩個因緣那就不能往生。接下來釋迦牟尼佛就自問自答的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這樣就是大善根,就是大福德,因為這句名號本身就具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甚深秘密、微妙殊勝的功德在裏面。
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講的「若一日,若七日」,是指長在一輩子的念佛,短在臨終才遇到的十聲一聲一念的念佛;「一心不亂」,「一心」就是無二心,無二就是專,專就是專心,專心信受這個法門,不是三心兩意;「不亂」就是不雜亂,不雜也是專,專一的稱念這一句名號,不雜修雜行。善導大師解釋這一段經文就說: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又說: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
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又說: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近百年下至七日一日,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一心不亂」就是「專復專」,要往生極樂世界,只有一條直徑,不要走叉路,不要繞彎道,就是專一的稱念彌陀佛名,因此善導大師把「一心不亂」解釋為「專復專」,也解釋為「一心專念彌陀名號」。由善導大師這幾段法語的闡述,使得淨土法門,專稱彌陀佛名即是大善根大功德,這樣的內容展現無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模糊,不籠統,不模稜兩可。
宗風──俗諦的重要
最後要勉勵志工們,既然擔任宗教團體的志工,他人對我們的要求與眼光都會高於一般人,三業行為如果如理如法,這樣大家做彌陀的手腳,自信勸人信就能事半功倍,否則不但事倍功半,也會有反效果。因此,大家在言語舉止上要自我要求,要自律自制,行所當行,言所當言,就是宗風所講的「凡事守大體,有分寸」。尤其志工們往往都站在最前線,因此要「以身作則」,注意自己的舉止動念,所謂「言教則訟,身教則從」「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總之,志工們的言語行為要掌握得體。
我們凡夫都必須要接受教育,受什麼樣的教育,就能成為什麼樣的人。比如學佛的人當然要受佛法的教育,尤其信受彌陀救度的念佛人、志工們更要接受淨土教理的教育。此次研習會,有特別要志工們背「宗風.俗諦」「修心八頌」「志工背誦法語」,大家能背的儘量背,能夠熏習多少,就熏習多少。
這一些法語大多是佛陀真善美的語言,每一字每一句,都在散發著真理的光輝,也有一些古聖先賢的嘉言格語,都非常的好,尤其「志工背誦法語」,都與志工的發心相關。當然,法語的目的不在背,目的是深入其義,使我們的心隨法語而昇華,然後融入骨髓化為個性,雖然沒有辦法百分之百做到,但是能做多少是多少。
我們今天晚上就到這裏,祝各位志工們「自信教人信,真成報佛恩」。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