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
淨土文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土文庫 > 宗道法師文章
top

宗道法師文章

法義

  1. 修行有五種障礙的我們,佛為何不捨棄?
  2. 隔行如隔山
  3. 《淨土三經》概說(下)
  4. 《淨土三經》概說(中)
  5. 《淨土三經》概說(上)
  6. 關於「機法二種深信」的一個譬喻
  7. 勿以世法論佛法
  8. 說信願

文章

  1. 慧淨法師2025年蛇年春聯解讀
  2. 念佛人四給七凡
  3. 網路時代隨感
  4. 一個圖形引發的思考:人生的圓心是念佛
  5. 蛇入竹筒自然直
  6. 若心果真為眾生
  7. 木桌與世界
  8. 凡事為對方設想
  9. 怎樣才能庇佑子孫?最好的方法就是念佛!
  10. 人類「崇拜心理」之我見
  11. 達則兼善不渝,窮則自得無悶
  12. 痛的短語
  13. 得到=想得到更多
  14. 念佛行者應如何思維
  15. 人生最珍貴的相遇:遇見阿彌陀佛
  16. 一幅圖讓你看清人生的真相
  17. 念佛人如何敦倫盡分
  18. 這個世界的真實名字叫「娑婆」
  19. 世間,乃無量時間與無量空間聯貫而成的一個幻體
  20. 受教與發心
  21. 淨土宗是所有末法人最後的希望
  22. 孤悲之路,幸有佛陪
  23. 我們能夠依止善導大師教法,是十分幸運的
  24. 念佛愈多,愈能體會到這顆念佛心的多彩與光明
  25. 我,選擇活在南無阿彌陀佛裡
  26. 相信因果是佛弟子之根本
  27. 漫漫西歸路,是佛背著我負重前行
  28. 知見混亂的年代,誰才是你的善知識?
  29. 宇宙第一犟——萬牛莫挽的念佛人
  30. 你有多大膽,才敢懷疑佛的話!
  31. 心中種下牛頭檀,香氣普熏三千界
  32. 彌陀興旺 而我衰亡
  33. 「知止」而成佛
  34. 佛教中的「大丈夫」是什麼意思?
  35. 把青春獻給佛教
  36. 且以微心入淨土
  37. 勸人念佛勿說教
  38. 法照大師現身教道士念佛
  39. 念佛往生,直了成佛!
  40. 六條秘訣
  41. 一則古老故事告訴你:人有至誠,必有奇蹟
  42. 心無掛礙 則無恐怖
  43. 所有快樂抵不過一根針刺
  44. 法性之都——西方極樂世界
  45. 享受被人遺忘的時光
  46. 一定不要「一定」
  47. 從安樂窩到安樂國
  48. 佛的陪伴,是我們對母親最長情的告白
  49. 學習應主動
  50. 給人希望
  51. 極樂世界 天天過年
  52. 等乾
  53. 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54. 習靜與獨處
  55. 極樂世界不能談戀愛,還稱得上「極樂」嗎?
  56. 度盡劫波兄弟在,蓮池一笑泯恩仇
  57. 如果有一台能拍攝心念的高像素相機
  58. 穩穩的幸福
  59. 不懷虛假,不行諂曲
  60. 學佛應理性
  61. 漫談念佛攝心
  62. 忙,但不要丟了悠閒的心
  63. 念佛自然五福臨門
  64. 漏福之心洞
  65. 阿彌陀佛與我們到底啥關係
  66. 苦惱來襲,請服「二常二因」藥
  67. 臘八節裡憶佛恩
  68. 我對謙卑的體會
  69. 三種師
  70. 待人有道 不疑而已
  71. 談讀書
  72. 弟子如何事師?
  73. 顛倒因果
  74. 聞一蓮友與淨宗法師的對話有感
  75. 賞畫有感
  76. 勇敢的皈依
  77. 也說逃避
  78. 新年對聯解讀
  79. 聖道轉歸淨土的奇緣
  80. 妄念一則
  81. 小動作 大成就
  82. 養老院見聞記
  83. 念佛人的交友觀
  84. 念佛與做人
  85. 說話的藝術
  86. 快樂的四重境界
  87. 為何唯說念佛
  88. 彌陀眼中妙好人
  89. 佛經句句不欺人
  90. 文人學佛之慎
  91. 住持大柄在德與惠
  92. 輪迴路上念佛好
  93. 元旦祝福話彌陀
  94. 極樂好
  95. 宣城地下湧出了彌陀大潮
  96. 我的學佛經歷

問答

  1. 凡夫如何破食色我執?
  2. 念佛了,用怎樣的心走後面的路?
  3. 念佛與改命(中英對照)
  4. 一文遍覆因疫而困者
  5. 謙卑是自信心中折射出來的光芒
  6. 如果念佛不能達成世俗願望當如何思惟?
  7. 極樂是報引證
  8. 網絡問答(三)
  9. 網絡問答(二)
  10. 網絡問答(一)

法師簡介

  1. 宗道法師簡介

談讀書

目錄

   

一、書的來源 
二、書的分類 
三、讀書雜感

 1、建立坐標系 
 2、讀書的層次 
 3、經典並無多 
 4、需信而好古 
 5、溫故而知新 
 6、讀書貴得一 
 7、讀書「三種心」 
 8、知行需並進 
 9、摒棄作學問心 
10、為己不為人 
11、靜是一本書

 

       原來這節課的題目,我寫的是「怎樣讀書」。後來想想,自己哪有資格講這樣的題目,自己也沒讀過多少書,也自覺不算是會讀書的人;所以改成了現在這個題目,只談談自己讀書的一些體會就好了,和大家交流分享。師父的微博和短文也有很多談到讀書的,大家都可作為參考。今天重點講講其他方面的問題。

 

       我曾經打過一個比喻:一個人就算很會做飯,如果無米無菜,無油無鹽,或者做飯的材料不足,依舊是做不出飯來的,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們寫作需要材料,也就是常說的肚子裏要有墨水。而這些材料的吸收,除了靠人師外,大部分是靠自己讀書。不僅是寫作,講法也一樣,甚至平時說話做事,展現出來的氣質風格,其實都與我們肚子裏墨水有關。所以,讀書是很重要的。

 

       讀書可以改變人氣質,可以讓人由物質性昇華到精神性。古云:「腹有詩書氣自華。」內心有詩書,展現出來的氣質就不一樣,會脫俗。有句話說:「三日不讀書,不敢照鏡子。」這句話其實是很有道理的,因為好書中有營養,可滋養我們脆弱無力、病態的心,讓心變得強大、美麗。《黃帝內經》中說:「面為心之華。」這是說,中醫在看病時,心的病在臉上就能看出來。

 

       其實不止是身體、生理上的,我們的精神上更是如此。心如根莖枝,面是花,根莖的營養狀態決定了花的榮衰。人有什麼樣的心就有什麼樣的面相,心變了,面就變了。為什麼不敢照鏡子呢?因為不讀書,內在的心靈是枯萎的,面相當然不好看。當然,前提是讀好書。

 

古往今來,我發現歷史上大凡成大事的人,都有好讀書的習慣:
孫中山說:「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讀書,我一天不讀書,便不能生活。」
拿破崙說:「讀書就是力量。」
王安石說:「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
星雲大師說:「一個學校的生命就在圖書館,一個人的生命就在閱讀。」

 

       我有一次看見索達吉堪布的書房照片,嚇了一跳——很大一間屋子,四壁從地面到天花板全是書。堪布對漢地文化的瞭解和運用非常深廣和靈活,他寫的書數量之多和品質之高都是有目共睹的。這應該與其好讀書有很密切的關係,他也常說自己非常喜歡讀書。

 

       淨宗師父也很愛讀書。師父曾說:「年輕的時候,應該使勁學東西,像餓壞了的孩子,到處找食物吃。」師父除了講法、接待外,我看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讀書——本門的,本門之外的,讀各種各樣的書。記得有一次去北京,師父帶了很厚的一本《宗教簡史》。原來,這本書師父正好看到一半,不忍心丟下,就帶在路上看,在回來的路上終於把很厚的一本看完了。還有一次,在南寧書店,師父站在書櫃前看一本書,一看就是很久。師父看書,能把各類的書都能吸收為自己的東西,為己所用。

 

       所謂「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師父讀書多,所以文章、口才一流,總有源源不斷的靈感。且師父對製作書也很講究,一本書的排版、字型大小大小、封面設計等等不亞於專業水準。早期弘法時,很多書都是師父親自經手設計的,這些在弘法方面都很有助益的。

 

       我也曾經對人說過一句話:「此生不能做偉大的人,也一定要和偉大的人在一起;如果不能和偉大的人在一起,也一定要讀偉大的人的書。」

 

       以我的經驗感受來說,我覺得一個人愛讀書,是因為物質的世界遠遠不能滿足他精神上的追求,而書恰好可以滿足他這樣的追求。高爾基說:「讀了一本書就像生活打開了一扇窗。」

 

       借助書,眼睛可以延展,瞭解肉眼看不到的世界;耳朵可延展,聽到耳朵聽不到的聲音;甚至可以穿越時空,回到古代,與古人的心交流;也可以雲遊四海,與不同的人交流,充分享受物質世界沒有的自由;乃至學佛求道,更離不開讀書,佛法中的「聞思修」,聞是第一步,而聞主要來自於文字,然後才是正思維、正修行。雖然說文字本身不是道,不是真理,但道與文字淵源卻很深,所謂「文以載道」——大道通常以文字作為載體。經典、祖典的傳承不都是靠書嗎?書如指月之手,雖然指月的手不是月亮,但你能就此抹煞指月之手的價值嗎?

 

       讀書也像新陳代謝,吐故納新。我們的肉體需要新陳代謝,要呼要吸,要吃要排;精神也如此。一個人思想如果沒有新陳代謝,就會如一溝死水,死水會腐臭,流水才不腐。跟別人講佛法時,如果聽到對方說愛讀書,愛學習,我就會很歡喜,因為這樣的人心是開放的、包容的,即便當下還不能接受佛法或者淨土法門,至少他願意去瞭解,這樣人就有希望。

 

一、書的來源

       去書店、圖書館,林林總總的書很多,這些書是怎麼來的呢?

 

       有一句話說:「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意思是:一本書不能把他內心所有的話表達出來,他說的話也無法把心中的意思完全表達出來。

 

       逆之可推知,不盡之意說之而成言,不盡之言筆之則成書,所以書最終因意而出,也即人的思想。就是把人的思想變成語言,然後變成文字,甚至是文章,最後變成了書。

 

       書是人寫的,什麼樣的人寫什麼樣的書,什麼樣的心就成為什麼樣的人,就是以書可以見人。我曾認識一位有特異功能的人,他看一本書,就能看到作者的影像,就是作者的像在他眼前浮現出來。

 

二、書的分類

       我把書分成兩類:

 

       一種是順法性的,指書在主體上、方向上是符合真理的——這裏的真理指佛法的真理,合乎真善美的大原則。這樣的書,讀完給人啟迪,讓人向上,給人正能量,使人清淨。

 

       另一種是背法性的,背離真理,不合乎真善美。這樣的書,讓人煩惱、墮落,是人類無益的噪音,是染污的,給人負能量。

 

       佛經當然是純然順法性的。除此之外,儒家、道家,或者聖人寫的,或者《聖經》之類,這些是純度相對比較高的。其他大部分的書基本都是順背相雜,或背法性的。

 

       大體方向上只要是順法性的書就可以多讀,讀不同種類的書,等於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了解法性真理。背法性的書不要讀,碰都不要碰。

 

       開始讀書時需善知識指導,不然不知對錯、善惡、美醜,很茫然。世間人皆如此,完全隨性而讀,讀壞書如中毒,思想上的毒,會讓人墮落。我自己就曾經中毒不淺,思想進入了死胡同,真的是盲冥抵突,怎麼都走不出;幸好遇到了佛教來解毒。相對來說,學佛的人比較有優勢,以佛法尺子來衡量,往往能一目了然。

 

三、讀書雜感

       1、建立坐標系

       我也見過讀了很多書的人,但覺得大部分人思想很混亂,多讀書不僅沒有幫到他,反而讓他變得呆滯、無靈氣。問題出在哪呢?就是沒有自己的思想坐標系。

 

       我認為讀書首先要建立坐標系。建立了坐標系,面對浩如煙海的書,才能不迷失方向,才能不溺死在書海中。

 

       人生也要建立坐標系,不然如水上浮萍,風中的草,無根,無方向,渾渾噩噩。坐標系中,坐標系原點最重要,原點有了,坐標系也有了。所謂座標原點,也即你作為一個人思想所歸,志向所到。一個人活著,做大大小小的事,說長長短短的話,為了什麼?有人座標原點是為錢,有人為權,有人為情;像我很多同學為了中醫;我們當然是為了佛教,為了淨土宗。

 

       坐標系中,原點最重要,原點有了,坐標系也有了。所謂座標原點也即一個人思想所歸,義理所會的點。比如我們讀書以佛教作為座標原點時,看世間、出世間一切書都會以佛法的眼光來看,哪些書是順法性,還是背法性,就會一目了然;這樣才不會被牽著鼻子走,才能為我所用。比如前些天講《聖經》,我是完全以佛教的眼光來考量它的。

 

       大的坐標系下可以有小的坐標系,比如佛教中你以淨土宗為原點;你看一切宗派的書,便都會以淨土眼光看,就有方向感,不會被拉著到處走。像我看《普門品》,一般人看到的可能只是觀音菩薩的神通自在;但我從淨土的視角看,就自然地會想觀音菩薩所擁有的這些本領,都是我們將來往生極樂世界都能具有的啊!「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城池……」我們不久的將來也會有這樣的本領,當下不禁非常歡喜滿足。這樣讀書就能為你所用,增進法喜,讓書活起來。又像我讀《楞嚴經》,看到五十一種陰魔,若以淨土宗的眼光來看,就會想到聖道是多麼的難修難證啊,步步都是危險,處處都有魔難;而那些關卡,是我們一關也過不了的,我們不靠念佛,不靠阿彌陀佛,還能靠什麼?過去師父看《老子》,師父覺得老子從始至終都是在講念佛,甚至想找機會講講《老子》。

 

       如果在淨土宗裏,以善導大師教法為坐標系,看一切經論都會以此為參照系。有人看《印光大師文鈔》看得一頭霧水,甚至看到大師思想有很多相悖之處,就是因為他沒有一個指南針;如果以善導大師的思想來看,一點都不會亂。像智隨法師整理的《靈岩遺旨》就很清晰,因為他有善導大師淨土思想作為指南針。我前天講到《聖經》中原罪,也是和大師的機深信作為比對。

 

       這樣會有什麼好處呢?所看的各類書中所有東西都會在你個人思想體系內安立,不會混亂。你看的內容與座標原點多遠,在哪個方位,有什麼關係,且不同內容都能由一個中心來統攝,心中很清晰,也不容易忘記。其實我們的記性沒那麼差,所有看過的都會留在我們的八識田中;我們之所以忘記,是因為不能提取出來,感覺上是忘記了。而不能提取,則是由於沒有跟我們原來的思想系統形成聯繫;一旦新舊思想產生聯繫,就不會忘記,都會為你所用,都會活起來,不是死物。

 

       座標原點要深、要牢,越深越牢越不會亂。不然看什麼都被牽著鼻子走,越有深度越能夠與其他內容產生聯繫。只有深才能夠跟其他的產生聯繫,因為在最深處,萬事萬物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像打井,這口井中的水和另一個井中水有區別嗎?沒有,其實在地下都是一個水源。

 

       如果坐標系建立起來,就能漸漸以此座標原點為基礎,建立自己的思想、理論框架,甚至建起一座理論大廈。

 

       當然,座標原點的確立本身有時就靠讀書,此時讀書需要很專,好像打井,需使鑽頭在一個位置不斷地打。然而更重要的是有好的善知識指引,就像打樁子一樣,一個人打一個人扶,自己打是不夠深的,需要人幫忙。

 

       孟子說:「學問之道無他,惟其放心而已。」這個放心就是心放哪的問題,就是確立座標原點的問題。《中庸》也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老子說:「知止不殆。」也是座標原點的確立,一切止於此,定於此,之後一切都很容易了。

 

       2、讀書的層次

       讀書有三個層次:第一是知道;第二是理解;第三是悟入。

 

       「知道」,就是僅知道有這麼回事,有這麼一個觀點,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是用眼睛在看。

 

       「理解」呢?不但知道字面意思,還理解字面背後的意義,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這往往是用頭腦來看。

 

       「悟入」則是用心在看,所謂「舉一隅而三反」,聞一知十,觸類旁通。一旦悟入,你所看的東西,立即成為自己的東西,活用無方。此時不存在忘記不忘記,因為同樣的道理,讓你來表達,也會是同樣的話。一旦悟入,道理是很清晰在你心中的,如同看到有東西陳列在桌上,清清楚楚,然後你就可以給看不到的人說。像師父說法就是如此,他講的道理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擺在心裡面的,就能如數家珍。

 

       當然,以上幾個層次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不是說對相同內容會一直停留在一個階段。有時知道久了,就理解了;而理解深了,就會悟入:三個層次往往交錯進行。

 

       3、經典並無多

       古今有很多書,可謂汗牛充棟;但重要的、根源性的書,其實就是幾本經典,如中國的《論語》《道德經》《周易》,西方的《聖經》等等。

 

       後世書雖多,但不過是這些書的流變而已。就像地上江河雖多,但不過屬於長江、黃河兩大水系,再論其長江、黃河的發源地其實是一個。後世書,再怎麼也是無可超越這幾本書的了;且後世書提到的任何問題,也都早已經圓滿答復了。所以,這些源頭性的書一定要讀。雖然不好懂,但即使懂一點點,也可能勝於看後世書無數本。因為這些書真理性的純度比較高,看了就如同灑下種子,有一天會發芽,會起作用。

 

       同時,因為這些書在歷史上深遠的影響,漸漸就構成了一種文化土壤。後世的書都是在其土壤中生長起來的,哪怕是佛教,佛教最早還處於格義階段時,翻譯佛經基本用《論語》《老子》《莊子》的語言來表達佛教的義理。如曇鸞大師的《往生論注》中「相忘於有餘」,就是從《莊子》的「相忘於江湖」中來的,還有「同一念佛無別道,遠通四海皆兄弟」,這也是從《論語》「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中來的。

 

       佛經也是,雖然多,但重要的也不過是那幾本。那幾本抓住了,佛法的綱要、根本也就清楚了。

 

       4、需信而好古

       《論語》有一句話:「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我於老彭。」這是孔子說自己為學的基本態度。「信」就是相信古人。「好」就是好向古人學習。孔子把自己比作上古的彭租,因為彭祖活了八百歲,古代事情都有經歷,無所不知。「述而不作」就是只傳述古人東西,而不發揮、創作什麼。為什麼述而不作?因為所有問題古人都回答完了,在春秋時代已經如是了,後人只要傳述古人東西即可。佛法也一樣,上人、師父在弘傳善導大師的思想有新的闡發嗎?也沒有。

 

       人類在心性道德層面上是退化的,不是進化的。上世紀的進化論,可說是末法時代最大的顛倒相:物質是進化了,人類機巧心是進化了,煩惱是進化了,人類造業的猛烈程度是進化了;但心靈上的智慧力、幸福感、安全感卻退化了。

 

       信而好古,決定一個人走的方向,非常關鍵。像我自己選擇這個法門,這樣的觀念起了很大的作用。淨土宗創立在隋唐時代創立之時才是最圓滿的,後世宋、明、清不可能超越之。如長江源頭的水很清淨,是可以直接喝的;越到後面,旁系污水越匯越多,到長江口的水還能直接喝嗎?

 

       我個人覺得,信而好古的治學態度和觀念非常重要,幾乎決定了一個人的方向是向正確的,還是向錯誤的。

 

       其實,道德好、心性高之人都有古人之相,被人稱作古人是值得自豪的。古人有個詞說:貌古神愚,這樣的人是有盛德的,師父就曾經說上人是出土的活文物。

 

       5、溫故而知新

       很多人往往把讀過的書一丟,不再想翻,這樣不好。只看新書的心理其實是一種好奇心,不是一種求學心。一本書反反復複讀才是想要從中學到東西。尤其我們讀的這些書,內涵都很豐富,讀一遍根本不可能完全理解。而且好的書越讀越有味道,每次反復讀都有不同的收穫,所謂常讀常新。故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很有智慧,很瞭解我們這些人,早就知道我們讀書有這樣的毛病。

 

       6、讀書貴得一

       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好的書一定會有一個「一」的東西。「一」好比圓心,書的文文句句在圓周上都指向圓心。也好像佛珠:如果散落了就無法用手抓起;用一根線穿著,提起一個線頭,所有佛珠都起來了。讀書要讀出這個「一」的東西,如果是沒有這個「一」的書,大概也不值得一讀。書的「一」也就是書的魂,一本書的靈魂只能有一個,這樣全書才可統一。讀書貴在認識這個唯一的靈魂。

 

       像前兩天有人問我:善導大師著作也有很多勸人持戒、精進修持的句子啊,看似往生也沒那麼容易啊?其實大師著作非常的磅礴,因為他面對的是整個一代佛教,不得不權實交錯;你要看那樣的思想是否可以一以貫之,顯然是不能的。而「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回心皆往」,這樣的思想就能貫徹五部九卷,所以後者才是唯一的靈魂。

 

       這個「一」,有時是邊讀邊找,有時是已經有了這個「一」,再去讀書驗證之。我們現在讀弘願寺這一套書,就基本是這樣的。

 

       7、讀書「三種心」

       我個人有三種讀書心:以歸命心讀,以結緣心讀,以隨性心讀。

 

       歸命讀就是用全副的生命來讀,像善導大師這一脈的書。因為這樣的書是關乎我們慧命的生死大事,要以一種歸命的心來讀,文文句句都當作無上命令來讀。像師父比喻的:囚犯聽皇上下的詔書是砍頭還是赦免,會像聽平時的話那樣聽嗎?歸命讀需要專一、反復地讀,需要看的不僅僅是文字,更是文字背後的東西。

 

       結緣讀是讀和上述內容相關的論注、別宗經典。雖看不懂,先看著,存在腦海中,有時過一段時間就明白了,暫時結下一個緣而已。現在不懂,不代表以後也不懂,在一個特殊的機緣下總會懂的,起碼到極樂世界以後總會懂的。

 

       第三種是隨性讀,隨自己興趣去讀。像我讀書,有時對歷史有興趣,有時對老莊感興趣,有時對《易經》《聖經》感興趣,什麼時候感興趣就看看,開闊下眼界,也不打算看懂——好讀書,不求甚解,只是一種是消遣、放鬆的心來看,沒有強迫的。這樣的閱讀也是需要的,人要經常跟文字接觸,這樣心才能保持靈敏。

 

       8、知行需並進

       朱熹說:如果一個人讀《論語》前和讀之後一樣,那這個人根本沒有讀過《論語》。讀書除了明理,還在於提升學養,學而養性——通過學習來長養心性;不能書是書,人是人,分成兩截,毫不相關。師父說做事是為做人服務的,有時讀書也是為做人服務的。

 

       知和行是什麼關係呢?知能轉化成行,行也能轉化成知。如一些老太婆沒看過什麼書,念佛了,居然能說出暗合經典的話語,她就是通過「行」達到「知」。在心性上,行什麼得什麼,行多少得多少。比如行讚歎法,在這個過程中,內心就會有相應的覺受,對讚歎法心中就會有體會;你念佛就會對念佛有覺受,有體會。通過行得來的知會很親切,很貼合,很深入,很活潑,以之勸人也才有力量。比如自己念佛了,勸人念佛才會有力量;自己不念就去勸人念是沒有力量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說這個意思。

 

       行的過程中會不斷有靈感出來,有時候看書也是印證自己心中的這些想法——本來心中就有這種想法,書上也是這麼說,心裡會很踏實、法喜。

 

       9、摒棄作學問心

       師父寫過好幾篇關於學問的短文,主旨是說:不要有作學問的心,否則心被知識、觀念塞滿,沉滯而不空靈。師父這是針對有學問無信仰或學問大過信仰的人說的話。需要知道,我們所要摒棄的是做學問的心,而不是摒棄學問本身。不論自利還是利他,都是要有基本的學問。不要誤解師父的意思,以為所有書都不用看。如果那樣又沒有學問,又沒有智慧,成什麼人了呢?

 

       學問如果被道心所用,就是利器,很好的利人工具。

 

       10、為己不為人

       孔子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讀書是為自己,不是為別人,學習是為自己,充實自己,提高自己;不是以學識來裝飾自己,不是為了給別人看。自己想學什麼,能學什麼,能學多少,自己心裡有數;不用和別人比較,不要活在別人的眼光之中。

 

       關於這個,我曾經微博裏寫過幾句話,我來念一下:

 

       不要活在別人的眼色裏,甚至不必活在菩薩的眼界裏,只要活在彌陀的眼光中就可以了。不要有證明自己的心。

 

       人,常常想做出點什麼證明給別人看——證明自己有錢,證明自己有才,證明自己有容貌,證明自己有勢力,證明自己有成就……其實,最後只是證明了一件事——自己的的確確是個凡夫。放下證明的心,這就是超凡脫俗的最有力證明!

 

       花兒沒有證明自己,看的人自然稱美麗;甘泉沒有證明自己,飲用的人自然稱解渴;高山沒有證明自己,仰視的人自然稱雄壯。是怎麼樣,就怎麼樣;能如何,就如何;只做自己,不比較,不計較,把想要證明的心拋向東洋大海,忘記大眾的眼光,仰望真理的燈塔,看准自己的腳步。

 

       11、靜是一本書

       六祖大師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一切的書,一切的道理,在我們心性中其實是本來具足的。為什麼我們讀不到呢?心太亂了,妄想、分別、執著。「眾生心水靜,菩提影現中」。

 

       我微博裏寫過:靈感只青睞於安靜的心;忙亂的生活只見淺薄,只見情緒,既不見靈,也不能感。靈感是我們心中的書。

 

       人的心若能從躁動到安靜,從安靜到平靜,從平靜到寂靜,從寂靜到清淨,從清淨到明鏡——所謂明鏡,就是像鏡子一樣能夠照出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心的寶藏就能慢慢打開,無量奇書、異書、聖書就能看得到,所謂「靜見真如性」。寂靜的程度越深,就越會發現一般人發現不了的微妙的道理。

 

       讀這樣的心書,是很享受的:這本書不用眼看,不用耳聽,道理像風一樣,撲面而來,身心都能感覺到;是超越了第六識上的讀書,是本性裏具足的。大概這就是孔子說的「生而知之者上」吧!

 

       心的振幅越小越好,越小越有穿透力,能夠穿透重重迷霧。像風一樣,小到看不見,摸不著,但最有穿透力,速度最快。什麼讓我們心的振幅那麼大呢?五欲、情緒、一切擾亂我們平靜的心的東西。

 

       如果把以上從靜到鏡的過程比作化學反應,念佛就像上述幾種靜轉變的催化劑,會加速這個過程。另外,念佛也如同聽阿彌陀佛念給你聽的書,很多道理不期然而然地明白了。這種時候你倘若明白了一點,其實不是一點,而是一個層面上的東西,觸類旁通;看書卻只能明白這一點。

 

       這個說起來境界很高,但其實是在陳述一個事實,每個人多少都應該有體會,只是或粗或細、或深或淺的問題。

 

       有人可能聽了這堂課有點失望,因為沒有講具體打開某本書,怎麼樣讀。我想,讀書細節、方法不可能統一,各人有各人的方法;但如果以上的思想、態度能夠具足、擺正,細節上也就很容易了。有時細節把握不到,是因為大的格局沒建立好。古人說「大匠示人規矩,不示人以巧」,也是這個道理。

 

2014年1月9日講於 鑑真佛學院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