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阿彌陀佛!
由於父親是四川人,而且小時候家中伙食大部分是父親掌勺,因此末學從小口味就重,喜辣喜鹹,用菜下飯,囫圇下肚,頗覺暢快。自己成家後,變成主廚,也是延續自己的習慣,做菜的時候,喜歡多放鹽,放辣椒。現在由於孩子的緣故,放棄了辣椒。可菜還是偏鹹。昨日燒豆腐,首先煸炒的時候,就放下鹽,因為知道這樣更易入味——入鹹味。忽然想起在國外的時候,也有豆腐,可通常他們都是直接食用的,也就是說不經過烹飪,不加任何作料,或加少許調料,就這麼淡淡的吃的。末學也曾經嘗過,雖然不合口味,但卻能感覺到豆腐自己的滋味。其他菜也都是如此,個中滋味各有不同,需要耐心品味。可是大多數時候,末學卻沒有這個耐心,只貪圖各種調料對味蕾的刺激,早已忘卻各種食材的原汁原味。
習慣了刺激性滋味的我們,念佛也是這樣。念著念著,常常就不甘心,就這麼念下去嗎?就這麼平淡?不需要加一點什麼嗎?就開始四處尋找作料——
「用什麼樣的心情來念佛?感恩心?慚愧心?精進心?」
「怎麼樣念佛?namo-a-mi-tuo-fo, 還是na-mo-a-mi-tuo-fo,還是namo-ami-tuo-fo,或者是namo-a-mi-tuofo,……
「大聲念,小聲念還是金剛念,哪一種念法功德更大,更可靠?」……
想起著名的黃打鐵,沒有那麼多為什麼,沒有那麼多怎麼樣,沒有那麼多思忖揣度,就那麼一句佛號一句佛號的念下去了,就那麼自自在在的念下去了,就那麼自自在在的往生了。
佛號本身的原汁原味就是無上美味,不需要任何作料來錦上添花。世尊深知這一點,但他也知道我們分別計較的本事非常大,所以說法四十九年;歷代高僧大德同樣不敢小覷我們層出不窮的分別心,苦口婆心,代代相傳,講經說法應機答問。
南無阿彌陀佛! 其實本來很簡單,我們只用老實享用佛號的無上美味就可以大滿足,大自在。可我們偏偏不甘寂寞,想要加一點什麼作料會更好吃?加鹽比較鹹,加糖比較甜,加辣椒比較辣,加醋比較酸,加味精比較鮮……於是佛號的原汁原味就掩藏在這些調味料裏面了,我們如果不夠細心,不夠敏感,是很難在其中再體會到原味的;我們能體會到的只是我們嘗慣了的酸甜苦辣鹹,硬是生生錯過了佛號的原汁原味。
南無阿彌陀佛!就這樣來,老老實實的享用佛號的原汁原味,佛號的不可思議美味。(地藏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