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無量壽經》是淨土宗三部正依經典之一。不過,自古以來,很多人都對此經的宗旨錯解不明。善導大師因此著《觀經四帖疏》,楷定古今對《觀經》的種種錯解,經過重重剖析,將世尊的本懷彰顯無遺:定散一切諸行,最終都要導歸念佛,念佛才是《觀經》的真正宗旨。下文將舉出《觀經疏》中的拾段核心祖證,教你看懂《觀經》中的「念佛三昧」。
祖證一、玄義分
《觀經疏》:遇因韋提致請,「我今樂欲往生安樂。唯願如來教我思惟,教我正受」。然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在《觀經疏》一開篇的《玄義分·序題門》部分,韋提希夫人希望世尊教她「思惟、正受」,也就是觀想的方法。但善導大師對此句的解釋卻說,彌陀因此而「顯彰別意之弘願」。所以,在《觀經疏》一開篇,善導大師就已經提出了《觀經》的宗旨是要將所有諸行都導歸念佛。不過,此時還說得比較含蓄,並未直接標明「念佛」二字。
祖證二
《觀經疏》:今此《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一心迴願往生淨土為體。
緊接著,善導大師就說《觀經》宗旨是「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將觀佛三昧與念佛三昧並列,首次提出念佛,但仍說得比較含蓄。這為後來大師引方便入真實、導觀想歸入念佛作好了鋪墊。
祖證三、序分義
《觀經》: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來今者,為未來世一切眾生,為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
《觀經疏》:又,言「清淨」者,依下觀門,專心念佛,注想西方,念念罪除,故清淨也。
《觀經》中,韋提希夫人向世尊請問觀想往生的方法,佛回答要「為未來世一切眾生說清淨業」。善導大師隨後解釋說,清淨業即是「依下觀門,專心念佛」,世尊不僅要說定善觀想,也要說散善三福,但所有諸行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導歸念佛。在十六觀開始之前,大師已經為《觀經》確立了主基調。
祖證四、定善門
《觀經》: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觀經疏》:是故諸經中,處處廣讚念佛功能。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又,十方恆沙諸佛證誠不虛也。又,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此例非一也。廣顯念佛三昧竟。
在《觀經》的「真身觀」中,世尊教韋提希夫人觀想阿彌陀佛。可是,經文緊接著卻說「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世尊引觀佛入念佛的本懷呼之欲出。
不過,這句經文藏在複雜的定善十三觀中,一般人很難發現並領悟其深意。所幸善導大師對此段作出了非常經典、楷定古今的解釋,「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整部《觀經》,包括《無量壽經》與《阿彌陀經》,都是在「廣顯念佛三昧」。大師終於首次直截了當地指出:觀想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導歸念佛。
祖證五
《觀經》: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觀者,名觀一切佛身;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觀經疏》:一明因觀得見十方諸佛;二明以見諸佛故,結成念佛三昧;三明但觀一佛,即觀一切佛身也;四明由見佛身故,即見佛心也;五明佛心者,慈悲為體,以此平等大慈,普攝一切也。
「以見諸佛故,名念佛三昧」,此句也出自《觀經》「真身觀」部分,明明是定善觀想的方法,善導大師卻說觀想的結果是「結成念佛三昧」,直接點出了觀想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導歸念佛。此外,觀佛是為了見到佛心,見到佛心便自然能領會到佛的慈悲,「以此平等大慈,普攝一切」的方法,唯有念佛一法。
祖證六
《觀經疏》:上來雖有十一句不同,廣解雜想觀竟。……總讚云:初教日觀除昏暗,想水成冰淨內心。地下金幢相映發,地上莊嚴億萬重。寶雲寶蓋臨空轉,人天音樂互相尋。寶樹垂瓔間雜果,池流德水注華中。寶樓寶閣皆相接,光光相照等無蔭。三華獨迥超眾座,四幢承縵網珠羅。稟識心迷由未曉,住心觀像靜坐彼。一念心開見真佛,身光相好轉彌多。救苦觀音緣法界,無時不變入娑婆。勢至威光能震動,隨緣照攝會彌陀。歸去來,極樂安身實是精。正念西歸華含想,見佛莊嚴說法聲。復有眾生心帶惑,緣真上境恐難成。致使如來開漸觀,華池丈六等金形。變現靈儀雖大小,應物時宜度有情。普勸同生知識等,專心念佛向西傾。」
在定善十三觀後,善導大師作了一首《總讚》,對十三觀的內容進行了精彩的總結。可是,他在最後一句卻話鋒急轉,說「普勸同生知識等,專心念佛向西傾」,表明大師在徹底領悟世尊本懷的前提下,對觀經前十三觀(定善觀)的宗旨作出總結:觀想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導歸念佛。
祖證七、散善門
《觀經》: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觀經疏》:「就上輩觀行善,文前總料簡,即為十一門。……四者辨定三心以為正因。……今此十一門義者,約對九品之文,就一一品中,皆有此十一,即為一百番義也。」
在散善門中,世尊在講到上品上生中時,說到了要發三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而善導大師在《觀經疏》中說,這三心是散善九品往生的正因,不僅上品上生要發三心,九品全部要發三心。
《觀經疏》: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縱令釋迦指勸一切凡夫盡此一身專念專修,捨命以後定生彼國者,即十方諸佛悉皆同讚、同勸、同證。何以故?同體大悲故,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
又,十方佛等,恐畏眾生不信釋迦一佛所說,即共同心、同時,各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是釋迦所說、所讚、所證: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此名就人立信也。
善導大師說,深心就是深信之心。深信有二種:就人立信與就行立信。就人立信就是深信世尊所說的念佛法門真實不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
《觀經疏》:次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種:一者正行,二者雜行。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一心專注思想、觀察、憶念彼國二報莊嚴;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是名為正。又,就此正中,復有二種: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餘諸善,悉名雜行。
什麼是就行立信呢?就是「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因為它順了世尊、彌陀、十方所有諸佛的根本心願,所以是「正定之業」。而包括觀想在內的其餘諸行都屬於助業。助業存在的目的是要導歸正業,諸行的最終目的是要導歸念佛。
所以,即使世尊在散善觀的上輩三品與中輩三品的具體方法中,並未提到念佛,但在散善觀一開始的「三心」部分,就已經將念佛確立為散善觀的宗旨了。散善九品的根機遠不如定善凡夫,無法觀想,所以散善九品要修三福淨業,所修的三福之行也全部要導歸念佛。
祖證八
《觀經》: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讚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遍滿其室;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華,隨化佛後,生寶池中。
《觀經疏》:一明行者正稱名時,彼彌陀即遣化眾應聲來現。三明所聞化讚,但述稱佛之功,「我來迎汝」,不論聞經之事。然望佛願意者,唯勸正念稱名,往生義疾,不同雜散之業。
《觀經》中的下品上生,雖然是名「多造惡法,無有慚愧」的愚人,卻被彌陀稱讚為「善男子」,並說「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善導大師在《觀經疏》中解釋說,下品上生之所以能往生,全因「稱佛之功」,所以「望佛願意者,唯勸正念稱名」。繼前面剖析定善與散善都要導歸念佛的義理後,這裡首次給出了非常具體的事實作為證明。
祖證九
《觀經》: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觀經疏》:正顯念佛三昧功能超絕,實非雜善得為比類。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勝人也。
這一段是整部《觀經》中最精彩的部分。一個根機最惡之人,僅憑臨終念了十聲佛,就能往生極樂世界,足以證明念佛功德遠超其餘諸行。雖然韋提希夫人自請定善,但世尊卻屢屢說她是「心想羸劣」的罪惡生死凡夫;而下品下生之人,根機如此惡劣,卻被世尊給予了最高的讚歎——「人中最勝人」。
所以善導大師在《觀經疏》最後,終於拋掉開始所說的「今此《觀經》,即以觀佛三昧為宗,亦以念佛三昧為宗」的方便說,斬釘截鐵地下了定論:「念佛三昧功能超絕,實非雜善得為比類。」
祖證十、流通分
《觀經疏》:言「觀」者,照也。常以淨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輝,照彼彌陀正依等事。
《觀經》:爾時阿難即從座起,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此法之要,當云何受持?」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觀經疏》: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觀經疏》一開始,善導大師就指出,「觀」就是「以淨信心手,持智慧之輝」。而在《觀經》末尾,阿難問此經之要如何受持,世尊回答說「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這二處前後呼應,相互對照,都有一個「持」字,很容易就能得出答案:「觀」就是「持智慧之輝」,「智慧之輝」即是「無量壽佛名」。所以,「觀」=「持無量壽佛名」=念佛。
所以大師在《觀經疏》最後,對《觀經》宗旨作出了楷定古今的結論:「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定散等所有諸行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導歸念佛。
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