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書的翻譯過程中,譯者深深感受到作者在這本不厚的傳記裡所傾注的巨大心血和熱情:為了盡可能向讀者呈現三位祖師在求道和弘法歷程中的真實風貌,讓讀者通過當時的歷史背景去理解祖師們的心路歷程,用心體悟祖師們慈悲無我的感人事跡,作者旁徵博引,橫貫東西,查閱了大量的包括中國國內難得一見的資料,進行多方考證,全書涉及相關人物近百人,歷史著述達數十部之多,對於任何一個細枝末節,都沒有敷衍潦草一筆帶過。惟其如此,本書雖係一部學術著作,但讀起來絲毫沒有枯燥乏味之感,而且隨著論證的步步深入,我們彷彿從這些鏗鏘的文字中間聽到了祖師們求道途中那堅實的腳步聲,看到了祖師們幾十年如一日慈悲普化的感人身影。
為古人作傳,本就是一件費神又費力的工作,況且是可能影響信眾法身慧命的高僧傳記。然而,作者以虔敬之心,小心翼翼地拂去沉積在古籍裡的層層塵埃,以其嚴謹的治學態度和細緻入微的工作,從無數碎片式記述中梳理出藉以佐證的歷史資料,以盡可能精準的文字為我們還原出了三位祖師的時代風貌。儘管由於歷史記載的斷裂,有些論據還有待繼續發掘補充,但此傳記對研究中國淨土宗尤其是三位祖師無疑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
生於北魏、北齊和隋末的曇鸞、道綽、善導三位高僧,作為在中日兩國都具有深遠影響的淨土祖師而備受敬仰,但由於「三武一宗」的滅佛運動,尤其是唐末的會昌法難,使得原本在中國蓬勃發展的淨土法脈頓失傳承,佛教典籍大量佚失,有關祖師大德的資料也隨之失傳。另一方面,隨著佛教東傳日本,大批日本學僧來華學習佛教與中國文化,大量佛教典籍逐漸流傳至東瀛,使得有關祖師們的珍貴歷史資料未受中國滅佛事件的影響而得以保全,並在今天以傳記的形式回轉中國。吾人何其幸哉!
曇鸞是中國淨土教理論的奠基人。他依據龍樹菩薩《十住毗婆沙論﹒易行品》,將釋迦教下無量法門分判為「難行道」和「易行道」,闡釋法門有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路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念佛淨土法門為易行道,以眾生念佛為因,阿彌陀佛之他力救度為緣,因緣和合即得往生。這一認識,揭示了淨土教法的本質,意味著把教法交到了大眾的手中,任何人都可以信仰,任何人都可以行持,任何人都可以乘佛願力往生西方。曇鸞註解天親菩薩《往生論》的《往生論註》成為中國淨土宗理論的奠基性著作。
承繼曇鸞的道綽,在其代表性著作《安樂集》中,將一代佛教判為「聖道門」和「淨土門」,指出淨土門乃他力救度之法門,縱無明煩惱未斷,但依阿彌陀佛大願業力,持名念佛能夠往生極樂淨土,永超三界生死,得阿惟越致,獲一生補處。認為末法時代,眾生根機陋劣,唯有他力教法才是契合這個時代和現時眾生的唯一津梁。他把所有人的共同根機都解讀為罪惡凡夫,確信最契合罪惡凡夫的教法就是他力淨土教法,體悟到了根機之於教法的重要意義。
彌陀化身善導大師,年少出家,師承道綽大師專修淨土,二十餘歲,便臻深妙,證得念佛三昧。大師教行並進,德高望隆,念佛功深,定中備觀西方聖境,口念一聲佛,便出一道光明。所著《觀經四帖疏》成為淨土宗開宗立教之根本經典,大師也因此成為當之無愧的開宗祖師。他將淨土一門分為「要門」和「弘願」,以《觀經》所說的「定散二善迴向求生」為要門,以《大經》所說的「一向專念彌陀佛名」為弘願,將行人一切修持判定為正雜二行,從正行中特倡稱名為正定業,把持名念佛提到了至高無上的地位,令人捨雜修正,以念佛正行決生淨土。
總之,三位祖師法脈相承、珠聯璧合,他們次第創導的中國淨土教法,闡釋了釋尊出世之本懷,彰顯了彌陀平等救度眾生的慈悲大願,普被上中下根,統攝律教禪宗,可謂九界眾生離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捨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實乃千經萬論,處處指歸。正如善導大師所言:若欲學解,從凡夫地,乃至佛地,一切諸法,無不當學。若欲學行,當擇其契理契機之一法,專精致力,方能速證實益。否則,經劫至劫,尚難出離。所謂契理契機之一法,無過信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只要深信彌陀本願不虛,乘彼願力,定得往生,念佛一法,千穩萬當,萬不漏一。
末法眾生,福薄慧淺,障深業重,契機相應之法難遇難信。鑒此,本書開示的淨土祖師們真實生動的現身說法,於崇敬佛法但尚未找到契機之門的有緣人不啻一炬漫漫長夜裡的明燈,將千年黑暗瞬時消隱,從此愁苦頓消,光明朗照!而那些雖然還在迷亂顛倒中輾轉但已開始思考生命意義的人,若有緣閱讀此書,或許那顆顛沛流離、焦灼不安的心會得到慰藉:原來生死可以把握!真有慈悲如父的阿彌陀佛能使人「一切恐懼,為作大安」!或許會從此把信佛念佛作為畢生的信念,信受彌陀救度,無疑無慮,念佛求生西方淨土!
或許,這正是本書的價值所在!祖師們以身示教攝化群萌的力量所在!慧淨上人和淨宗恩師在無數的佛學典籍中選譯此書的慧眼所在!
因緣的力量不可思議!當今中國,日語翻譯工作者當以百萬計,獨末學得蒙淨宗恩師之信賴和委任,想必是累劫因緣之所牽!於是,不揣學修譾陋,智劣慧淺,決意將此傳記譯出,將祖師們甘露般的教言和傳奇般的精彩人生通過作者飽含深情的文字傳遞給中國讀者,通過祖師們的言傳身教,把阿彌陀佛慈悲救度的光明火種傳遞給更多有緣眾生,共霑法益。本書譯出後,敦請佛航師兄(日語教授)做了全文審校,並呈請淨宗法師和宗道法師惠賜指教(遵淨宗法師意,謹對與主題關聯不大的和讚部分做了適當刪減),同時由學修深厚的黃打鐵師兄就文中引證的古文獻一一進行了核校,西安的佛益師兄(語言學教授)也在百忙之中提出了非常中肯有益的建議,在此並致謝忱。另外,在本書的翻譯過程中,為使本人能夠心無旁騖地集中時間和精力早日完成譯事,拙妻與小女主動承擔了大部分家事瑣情,此傳記能夠在半年多的業餘時間內完工,與她們的支援和付出是分不開的。
最後,儘管譯者在翻譯時力求忠實傳達原文趣旨併力保原作風格,但以綆短汲深,心智狹劣,加之工作在身,時間零散,狀態難得一貫,因此,紕繆和不當之處定所難免,伏乞十方大德諸善知識慈悲寬宥並惠施匡教!
佛意 二○一五.八.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