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性:必然義、不改義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當中,討論「性」的四種意思,最後一層說道:
法藏菩薩於世自在王佛所,悟無生法忍,爾時位名聖種性;於是性中,發四十八大願,修起此土,即曰安樂淨土。是彼因所得,果中說因,故名為「性」。
又言「性」是必然義、不改義。如海性一味,眾流入者,必為一味,海味不隨彼改也。又如人身,性不淨故,種種妙好色香美味入身,皆為不淨。
安樂淨土諸往生者,無不淨色,無不淨心,畢竟皆得清淨平等無為法身,以安樂國土清淨性成就故。
所謂必然不改者,眾流入海必成一味是必然義,海味不隨眾流而改是不改義。必然不改連續一義耳,今此四義總成一個性功德義,有此四性故云「性」功德成就也。
性是「必然義、不改義」。就是「性」這種體性,有它必然的趨勢,就好像水必然要奔流到海一樣。同時這個「性」表達它不改變的意思。就好像水有濕性、火有熱性,它是不改變的。大海的性就是一味,一味就是鹹味。百川江河淡水,到了大海,也必定跟大海同樣的味道。海水的味道,不隨著流入的江河、湖泊種種的水的味道而加以改變,而只是同化流進來的水味。所以這叫不改味,亦即淄澠一味。有時候我們會比喻,佛說法也是一味。這「一味」是什麼味?解脫味。那又比喻,像我們人的身體。我們人身的「性」,是不清淨的。不清淨是由於我們構成的四大的這個體性,地水火風這個體性本不清淨。所以不清淨以後,我們的身體為什麼就很骯臟、很汙穢呢?種種的美味佳餚,吃到身體裏面,三寸喉嚨之下,都變成不清淨,大便、小便什麼的。你每天不刷牙,口裏都發臭。你看從上到下,我們都是不乾淨、汙穢。所以這是人的身體的「性」所決定的。
我們往生就如小水珠歸入彌陀的性海當中,所以《往生論註》說:「所有人天,皆從如來智慧清淨海生。」
又云:「安樂淨土諸往生者,無不淨色,無不淨心,畢竟皆得清淨平等無為法身,以安樂國土清淨性成就故。」
是故能生之人,未得無漏,彼土無漏故,託佛本願,成清淨也。是則有漏色心中,備清淨德。故其身悉皆金色,其心貪嗔不起。既有此德,故言淨。
所以曇鸞大師說往生之後「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的極樂國土,自然「彼國土量,能成眾生心行量」。
那如何歸入彌陀的法性海,因此阿彌陀佛從法性法身生方便法身,從法性真如海中,出此方便為物之身的本願名號,眾生稱佛名號即得由此方便法身出法性法身,入彌陀法性海中。
印光大師說:
諸佛法海,唯念佛最易得入。
真如性海,唯念佛最易親證。
名號是從阿彌陀佛性海願力所出,故其必然具足必然、不改二義。
所以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善導大師關於念佛總是講:
念佛,易得往生!
念佛,定得往生!
念佛,必得往生!
念佛,即得往生!
念佛,皆得往生!
念佛,莫不往生!
念佛,莫不皆往!
二、性:自然義
道元禪師曰:「然開華落葉,此如是性也。」
春天花開,是花的性,秋天樹葉落,是樹葉的性。萬物皆有其「性」(性質),指此「性」而說「法性」。自然物的性,沒有「我意識」和「分別意識」,沒有愛憎、取捨。故道元禪師曰:「開華落葉,此如是性也。」「如是」就是「法性」。開華落葉沒有「我意識」,沒有「愛憎、取捨」,是萬物自然性的全露。故指一切自然物,言「法性」,亦言「法性法身」,亦言「法身」,亦言「法身佛」。斯自然物無愛憎之相,無愛憎的性質,正是善的根源,最極善之相。
就像開花落葉是自然,不會受他人的主觀意識改變,就像你讓落葉不要掉落,樹葉不會聽你的。
我們很多人就擔心念佛能不能往生,總是各種疑惑,這就是我們凡夫不順法性的現象,性是自然的,就是說你只要專稱,往生是自然,不會發生改變的。
一遍上人有一個比喻很好。有些人有這種疑問,內心忽疑忽信一直在糾結,「到底能不能往生啊?」一遍上人就拿了一張紙,用火點著說:「你嘴裡喊不要著、不要著,這張紙聽不聽你的?」不會聽,因為點著之後這張紙自然就燃燒了,而且會一直燃燒下去,不受我們主觀意願的影響。念佛往生也一樣,念佛就像紙被燒著了一樣,
至於你心裡懷疑還是不懷疑,都是你自己的妄想,只要念佛了就一定往生,它是法爾自然的,就像紙被點著就一直燒一樣,如《大經》所言「其國不逆違,自然之所牽。」
所以我們凡夫之所以有萬般苦惱,皆因為我們有「我意識」,有「分別心」作祟,所以不斷地生起愛憎取捨懷疑的心,善導大師說我們識揚神飛。道綽大師在《安樂集》說:「當今凡夫,現名信想輕毛,亦名不定聚,亦名外凡夫」。
輕毛—–像毛髮那麼輕,隨便一點點風一吹,他就會隨風或東或西。所以,「輕毛」就是形容我們一般的凡夫,心力很拙劣、很脆弱,會隨著環境而進進退退,造善或是造惡。
學佛都想要擺脫這個我見之心,可惜太強,很難擺脫,如靈龜曳尾者,凡龜之行,常曳尾以掃其跡,而尾跡猶存。莊子所謂「吾將曳尾於塗中。」
像我們講到下品下生,我們看到這樣一個無惡不作、無作不惡的惡人,我們都是覺得他就應該下地獄,可凡夫的應該是不順法性的,是自我意識對善惡強烈的分別,但阿彌陀佛不一樣,阿彌陀佛「於諸眾生,視若自己,荷負群生,為之重擔」;眾生如此之惡,佛依然救度,所以佛很慈悲,不稱呼他為「惡人」,稱呼他為「愚人」。
《毘盧經疏》云:「行者觀五逆闡提與如來功德,等無有異。觀於一切煩惱惡業與如來功德不生取捨。況瓦礫之與金寶耶。」
所以佛看五逆闡提跟他自己是一樣的,是一體的關係,曇鸞大師說如火燒木,一體不離,彌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此如是法性,無分別故而救度十方眾生乃至五逆十惡;慈悲故而以攝凡為本!
三、性:第一義諦佛因緣法——三緣
阿彌陀佛與眾生是三緣增上:
一明「親緣」:眾生起行,口常稱佛,佛即聞之;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彼此三業,不相舍離,故名「親緣」也。
二明「近緣」:眾生願見佛,佛即應念現在目前,故名「近緣」也。
三明「增上緣」: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諸邪業繫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也。
這三緣即是曇鸞大師所說的:「第一義諦,佛因緣法也。」佛因緣法展開即是三緣,這三緣即是「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亦是「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以此三緣攝取不捨念佛眾生,即是佛因緣法,第一義諦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的自然任運!佛的因緣法即是「性」的自然運作!一切萬法不能壞此攝取不捨念佛眾生的佛因緣法!
第一義諦,非因非果,實無因緣,乃謂自然,自然任運,乃是法爾之運作,如淄澠一味,如水下流。
四、性:一體義(染其法,色心二法還成此法)
《觀經》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彌陀以酬願報身為其法界身,所以念佛眾生即染其法也,必具如來光明智相,天親菩薩釋言:「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曇鸞大師說如火燒木,一體不離。
《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七十四云:「如水和乳,乳為所和,喻眾生心是所緣;水為能和,喻佛心為能緣。以此二和合,如似一味。」
道綽大師在《安樂集》說:「寄花五淨,風日不萎;附水靈河,世旱無竭。」
一遍上人說:
水入杯中,終有乾時;入海不乾,且同一味。
吾等命濁,無常之命,若歸彌陀,無量壽者,
既無生死,壽同無量,不生不滅,三世常住。
所以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跟阿彌陀佛的智慧、光明、一切功能力用感應道交,所以能夠念佛就是如實修行,就跟如實修行相應。即還成此法,福德同佛、與佛無異、齊同無殊。(畫馬成馬,觀水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