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師徒關係的重要
二、尊師重道的故事
三、師徒關係的選擇
四、不具弟子相的損失
五、如何做弟子
(一)師事弟子
(二)弟子事師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題目是「如何做弟子」,師父也有過這方面的開示和簡單的講義,我今天就從以下幾個方面給大家匯報,我對如何做弟子的一些看法和理解。
一、師徒關係的重要
師徒關係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老師可以說是伴隨著我們一生的,現在小孩從兩三歲就可以上幼兒園了,然後到小學、中學、大學,甚至畢業之後,「活到老,學到老」,老師在我們人生中一直存在。所以,我們只要在學習,就會有老師;哪怕不學習,在生活中,總有不如人的地方,總有要吸取的地方,也會有老師。不管是主動的,或者被動的,師徒的關係始終影響著我們的一生,這是無法迴避的。所以師徒關係的處理,對於我們來說也是比較重要的。
師父是 「授業解惑」的,傳授我們知識,解除我們的困惑,為我們的人生指明方向。一個人如果這一生沒有師父,感覺是怪可憐的;我們有師父,我們是幸福的。有句話說「沒有媽的孩子像根草」,沒有師父的孩子,也像根草,因為他沒有依靠。師父像一棵大樹,讓我們有所依靠。
有一位居士,在皈依之前遇到一位身穿白袍,有神通的奇人,那位奇人講出了他的很多情況,講的都很對。他聽後就很害怕,覺得跟這樣的人在一起生活,一言一行都被知道,很恐懼,但是又很難擺脫他。因為當時他們有一個很大的項目,各種各樣的利益糾葛在一起,那個奇人肯定是為了利益來的。他就問師父怎麼辦,師父說:「不要緊,我到你那兒去一趟就可以了。」他當時聽了,感到很驚訝:「師父,你有神通啊?來一趟就可以了?」師父笑而不答。
沒過多久,師父就到那位居士家住了一段時間。在這期間,師父也沒有見到那個人。師父走了之後,那個人再也不來找那位居士了,只發了一條短信,「人生路漫漫,吾將上下而求索。」那位居士就感到很奇怪,問師父:「這是怎麼回事?」師父就跟他說:「因為你以前沒有師承,像一個沒有主的人。好比一輛車沒有駕駛員,當然誰都想來開;但現在你拜了師父,當然這是一種師承,不僅是拜了我為師。這一種傳承,可以追溯到善導大師、曇鸞大師,一直到阿彌陀佛那個地方,你的根很深。他一看你是有主的,迷惑不了你,障礙不了你;他知道你是有來歷的,所以自然而然就走了。」
二、尊師重道的故事
我們在這個世間如果能遇到一個明師,一個良師,可以作為我們終身的依靠,那是非常幸運和值得恭喜的。世間人很注重師徒關係,中國的傳統如此,而佛門更是注重師徒關係。
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是尊師重道的體現。宋代的時候,楊時去拜見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程顥程頤兩兄弟,楊時先去拜程顥為師,跟程顥學習時非常虔敬,不久後,程顥病逝。楊時就和他的朋友去找程頤,到了程頤的門口時,看到程頤在睡覺,為了不打擾他睡覺,他們就很恭敬、很虔敬地站在門外等待,後來下起了雪。過了很長時間,程頤醒來時發現楊時他們已經在門外站了很長時間,門外的雪積起了一尺多深。這就是古德給我們留下來的尊師重道的一個榜樣。
孔子的學生子貢,對孔子也是非常恭敬。有一次,魯國大夫孫武叔對他說:「你的學識比你師父高。」子貢聽了就很生氣地說:「其實不是這樣子的。我的師父就像一座高牆深院,圍牆有數十丈高,寶殿蓋在裡面,裝飾得富麗堂皇,但是因為你太矮看不見,就認為我師父沒有什麼。我的牆很低,只有肩高,一眼就可望盡,就認為我好像有什麼東西,其實不是這樣的。我的師父像太陽和月亮一樣,明亮的光輝照耀世間,只是你沒有發現而已。」孔子去世的時候,子貢非常悲傷,為孔子守墓六年。
世間人對師父是這樣地恭敬,有一句話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在佛門裡也是這樣子的,而且佛門裡對師父的尊敬,比世間的這種關係更緊密一些。比如斷臂求法,雪山半偈的故事,都是尊敬師父的例子。
釋迦牟尼佛成佛前,曾在雪山修道,名為雪山大士。佛教的護法神帝釋天見狀,親自前往試探修行者的心志是否堅定。帝釋變成一位羅剎,向雪山大士宣說過去佛所說的半句偈子:「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但沒有說出下半偈。雪山大士為了求半句偈子,就對羅剎說:「你如果能為我說完這首偈子,我願意終身作你的弟子!」羅剎鬼說:「不行,我現在已經很飢餓了,要你的命來換這半句偈子。」雪山大士說:「你只要說完半偈,我願意用此身供養。」後來羅剎就說出了後半偈:「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雪山大士聽聞下半偈後,即將墜落捨身,此時羅剎才現出帝釋身,將雪山大士救下。
從這個故事也能看出,佛門中對法的渴求,對師父的敬重。
在《善導大師全集》裡面,善導大師也有教我們怎麼做弟子,「佛遣捨者即捨,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處即去,是名隨順佛教,是名隨順佛意,是名隨順佛願,是名真佛弟子。」對佛說的話,對師父說的話,要信順不疑,說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
《無量壽經》是由阿難向佛請問而說法的。請佛說法首先是有所表法,是很恭敬的,阿難尊者看到釋迦牟尼佛光顏巍巍,他「偏袒右肩,長跪合掌,而白佛言」,他對師父的恭敬是溢於言表的。法藏菩薩在因地修行的時候,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願深廣,即為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法藏比丘聽完後,「既攝受已,復詣世自在王如來所,稽首禮足,繞佛三匝,合掌而住」。這種尊敬都是我們需要學習的。但是目前佛門裡的師徒關係,越來越不如以前那麼純正,那麼緊密了,有時候僅僅是打一個照面,剃了頭後就走了,這種情況都存在。
師父跟上人之間是心心相印的。我們在深圳的時候,師父說,「都來不及給上人頂禮」,雖然沒有給上人頂禮,但在師父心裡面,上人的位置是高高在上的。上人和師父的心是相通的,在廈門的時候,上人給師父打電話:「你在哪裡啊?」師父說:「我在廈門。」上人說:「如果我站在金門這邊,你站在那邊,我們能夠互相看得見吧。」還有一次在支提山時,師父說:「這麼長時間了,我也沒給上人通話,回去的時候給上人打個電話。」剛剛講完,我的手機就響了,是上人打電話來了,上人說:「你們在外面吧?」接完電話師父說:「上人有神通似的,我想給他打電話,他正好打過來。而且他知道我們在外面。」這就是心心相印吧。而且上人跟師父即便很多年不見面,也不覺得生疏,見面之後也不會顯得太親熱,都是很平淡,很平常。如果不細心觀察,認為他們也就如此,其實他們內在的真情是非常能感動人的。
三、師徒關係的選擇
《華嚴經》裡說到以九種心親近善知識,哪九種心呢?如大地心、如金剛心、如鐵圍山心、如僕使心、如除穢人心、如乘心、如犬心、如金剛心、如大地心、如舟船心、如孝子心。以這九種心來對待我們的善知識,來對待我們的師父。弘願寺網站上登了一篇《以九種心親近善知識》,寫得蠻好的,大家可以回去把這篇文章找出來看一看。
師父對我們很重要,影響我們整個人生,我們要如何來分辨、選擇明師呢?這也是很重要的。不能隨便拜一個,就以這九種心來待。智隨法師寫了一篇文章——《如何分辨選擇明師》,寫得很好,非常到位,裡面講了,「依善知識而依祖師,依祖師而依三經。對於我們這個法門來說,依止善導大師就是依止弘揚善導大師思想的如慧淨上人和淨宗法師等善知識。」這篇文章大家可以找來看。
在密宗裡,選師父或者選徒弟都是很嚴格的,彼此往往會住在一起三年之久,互相考察。弟子看這個師父是不是可以終身依靠,師父也會觀看弟子,一旦選擇好了,終身就定下來,他們非常講師承。
其實,我們未必有智慧來選擇,我們沒有法眼,很多時候就是靠我們的福報和緣分,碰到什麼樣的就是什麼樣的。而信受我們這個法門就不一樣,緣分就特別好,從某種角度來說,我們的師父不是我們自己選的,是由法而來的,是阿彌陀佛為我們安排的。因為我們是為了求解脫,我們人生的趣向是解脫,有了這種趣向之後,自然而然就會有這樣的師父。阿彌陀佛為我們安排的師父,肯定是最好的,是可以讓我們終身歸命的師父。所以大家要珍惜,有了好師父,如果我們不珍惜,不具備弟子相,也會帶來種種的損失。
四、不具弟子相的損失
哪些是不具備弟子相?比如高慢,覺得好像師父講的我也知道;懷疑,對師父不夠信任,對師父講的話,他會搖搖擺擺;勢利,他來拜師的目的不單純,很勢利,「這個師父能不能夠帶給我什麼利益,通過拜師我能達到什麼目的」,思想不單純,利用師父的名望和聲名,最後也有背離師父的,這都是不具備弟子相。這樣就會給自己帶來諸多的損失,損失會非常大,但有時候我們可能感覺不到。我列了以下一些損失,這是我個人的一些感受。
第一,學業受損。
師父是一個授業解惑的人,是給我們傳授知識的,傳授法的,甚至是關係到我們的法身慧命和道業的。師父給我們講的時候,如果我們有高慢的心,很顯然對師父所講的法義,就很難吸收。比如現在我們的淨土班,宗道法師、淨開法師給我們上課的時候,如果我們不具備弟子相,不具備學生身份的定位,我們對他們上課內容的吸收會大打折扣,而且也會影響講課的老師。所謂「教學相長」,如果講課的老師,感覺聽課人像海綿吸水一樣吸收他所講的內容,他會越講越有勁,會把自己所有的東西,像瀉瓶之教;如果把自己的東西倒出來之後,沒有人接受,他就自然會收回去,就會影響老師教授的效果。這就是學業受損。
第二,道業受損。
這是很顯然的,我們作為出家人,是來成就道業的。師父是法的載體,如果對師父所說的話有所懷疑,或者說不全信受,對我們道業的成就,對我們念佛,都會有影響。對師父不信任,拜完師後就走了也有,走了之後,然後改變法門的也有,當然這是一個過程,他們最後都還是會歸到阿彌陀佛這句名號來,但是這個過程,我覺得能不走盡量不走,老老實實地念這聲佛,我們的道業能夠堅固下來。
第三,事業受損。
我們在寺院道場的運行管理中要做很多的事情,人我是非,諸多不順,都是因為不聽師父的話,不具備弟子相。就像一個家庭兄弟之間不和,家庭裡面很多事情就處理不好,因為老父親講話他們不聽,老父親說財產要平均分,他非要不平均分,非要爭來爭去。師父說:「寺院的管理要民主管理,大眾管理。」但他不民主管理,他一個人說了算,這很顯然是沒有聽師父的話,當然會有煩惱。師父說:「彌陀之家,愛心為本。」如果在過程當中,沒有意會師父的話,以個人的權威來管理道場,就會引起很多紛爭、不平。師父說:「我們對常住要感恩,要體會常住的難處,常住做事非常不容易。」如果也不聽,總覺得常住這也不合理,那也不合理,住在這地方,這也不順,那也不順,都是常住不好,這都是不具備弟子相,沒有把師父的話聽進去。心無所依,心沒有主宰,就是飄忽的。
第四,人格受損。
一個不尊重師父,不尊師重道的人,在我看來,人格是有所欠缺的,至少是不完備的。信用也會受損,你會相信一個對自己不忠誠,對自己師父不忠誠,背離自己師父的人嗎?可能他的信任度要大打折扣。
第五,幸福受損。
我們人生的幸福,有時候與師父是息息相關的。我記得這樣一句話:人生有幾樣悲哀的事情,其中有一件——少無良師。這是人生一大悲哀的事情,在年少的時候沒有福報,遇不到好的師父,好的老師。不過在座的每一位,福報還是不錯的,因為念了這聲佛,阿彌陀佛給我們派來了師父。有了這種因緣,我們要珍惜。
其實不具備弟子相的損失非常非常多,我在這裡只是簡單說一些。
五、如何做弟子
我們要怎樣做一個弟子呢?怎樣才能從師父那裡得到很多利益?這裡有師父列的幾條。這是師父很早的時候就寫的,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師事弟子」;第二部分是「弟子事師」。
(一)師事弟子
第一,如父母愛子,哺之,養之,盼其長大。師父就是這樣來對我們的。父母愛子那種愛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哺之,養之,盼其長大,如果孩子摔跤受傷了,父母心裡的疼比孩子的疼,還要更甚很多倍,這是一種天性。我記得宗易師很小的時候,很活潑,有一次摔倒了,嘴巴磕出血了,其實只是很小的傷,當時我就非常緊張,第一個反應就是趕快去醫院,其實根本沒有必要去醫院。這種心態就是一點點傷也會覺得他受到很大的損傷,心裡面很心疼。但這還不足以表達父母是如何愛孩子的。父母對孩子的愛是這個世間最真摯、最純真、最無私的一種愛。師父對我們就像看孩子一樣,盼著我們長大,在我們的成長當中,師父始終是靜悄悄地,不急不躁地看著我們,等著我們慢慢成長。在注視的過程當中,有一種期盼的心理,哪怕一點點微小的進步,師父都會看在眼裡的,就像做為父母的都會把孩子的點滴看在眼裡一樣,會為我們高興,為我們分擔,為我們療傷。
第二,如農夫種稼,助之,耘之,望其收成。就好像農夫種莊稼一樣。農夫耕耘土地,會把土地耕耘得非常細,做成一畦一畦的,然後播種、施肥、澆水,非常用心。種完莊稼之後,農夫會坐在田頭休息,看著耕耘過的土地,心中在盼著莊稼生長,盼望著收成。老農種莊稼盼收成的心理,五味雜陳,怕風不調,雨不順,又怕蟲害,怕各種各樣的災害。如果有蟲害就要打農藥,遇到乾旱就要挑水,始終是在精心地呵護這些莊稼。師父呵護我們就是如此。
第三,子女病老,父母傷心,莊稼無收,農夫絕望;子女成立,父母歡喜,莊稼豐收,農夫欣慰。我們作為孩子、弟子的,我們的病惱不但是身體的病惱,還有心裡各種各樣的煩惱,這都是病,師父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師父還專門寫了關於疾病的文章,這不是為自己寫的,是為弟子寫的,是為所有眾生寫的。師父不但關心我們的生命,更在關心我們的法身慧命。「莊稼無收,農夫絕望」,師父在去深圳之前,給我們講過,莊稼由青變黃,或者由黃變青,每一個變化都看在心裡。也希望大家用心體會師父的良苦用心。
(二)弟子事師
第一,猶如父母。我們事師父像自己的父母一樣,師父事我們像自己的子女。世間的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色身,但是我們的法身慧命,是來自於師父的,是來自於法的,所以不但要事師父如父母,甚至要甚於父母。中國的傳統,養兒防老,這種父母對孩子的愛,也是有所求的,而且有時候會要求孩子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比如他自己達不到的,他會要求孩子去做到;自己的理想沒有得到實現的,他就會要求自己的孩子來實現;自己人生的價值,或者在社會上方方面面沒有到達的,他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孩子來改變。所以世間的這種情,這種愛,往往是不夠純粹的,是不清淨的,是雜染的。但是師父對我們的這種愛是一種慈悲,是一種來自於法的愛,是一種法情,是清淨的,沒有任何雜染的。師父對我們沒有任何要求,師父為我們的付出就是這樣子,因為我們是師父的弟子,我們有這種緣分,師父給我們都是法上的滋養。世間父母的纏繞,家庭的束縛,有時候會給我們帶來各種各樣的煩惱,而我們跟師父的這種法情是趨向於解脫的,趨向於菩提解脫的道路,所以不但要事師如父母,而且要超越父母。
第二,敬順不違。我們對待師父,就要敬順不違,要恭敬師父,隨順師父,不要違背師父的意志,言聽計從,師父說什麼就是什麼,師父說一,決定不會說二。做到敬順不違,不太容易,需要有大智慧,或者大勇氣,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做到敬順不違,一定是要有絕對足夠的信心。
宗道法師也寫了一篇《弟子如何事師》的文章,我覺得寫得很好,我讀給大家聽一下:
弟子如何事師?我讀到《論語》一段文,心中很有觸動:「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意思是,孔子說:我對顏回說話終日,卻從來沒見顏回有一句違逆的話,都是欣然點頭應許。外人看來好像一個完全沒有主見、愚笨的傻子,但是我在私下聽到顏回與別人的言論,他對我的教誨都有準確而深刻的闡發,顏回不愚笨啊!
什麼人能夠做到對師父的話,始終不違如愚呢?對師父有百分百信心的人,以師心為己心的人,無我的人,謙卑的人,這樣的弟子,是被師父完全慈化的人,如同鐵釘,受磁所化,也同時有了磁性,進而也能夠磁(慈)化別人。
己心與師心有分歧之時,敢於否定自己,絕對從師之教,是需要多大的智慧和勇氣啊!大部分人都難以做到,所以看見如此的弟子,反而以為愚笨。宗喀巴大師說:不是這個世界上沒有善知識,是你不具備弟子相。
師父曾經寫過下面一段話,願與大家共勉:
為師如下棋,哪怕棋力只高半招,也能步步皆高,很少被低等棋手看出破綻;也如登樓觀景,即使高半層樓,也非樓下人所見境界,故當信師,放下自我。
宗道法師這篇文章寫得挺好的,我們對師父說的話就要有這種敬順不違的心,這對我們有利益的,如「蠅附驥尾而致千里」,我們是一隻小蒼蠅,附著在千里馬的尾巴上面,就能一日千里。千里馬在跑,你不附在上面,就達不到一日千里這種效果。好像站在巨人肩膀上一樣,我們對師父敬順不違其實就是把師父的東西變成我們的東西,我們就是站在師父的肩膀上,站在偉人的肩膀上,我們的境界,我們眼光就會不一樣了,會看得更遠。
第三,不見師過。不要去見師父的過失,這一點也不太容易做到。見師過的人也很多,見師過的損失特別大,最能損傷我們的信心。怎樣不見師過呢?要事師如佛。因為師父是我們法身慧命的解脫,我們能與佛對接上,都是因為有師父。師父就像阿彌陀佛所差遣的欽差大臣,過去皇帝派遣一個欽差大臣帶著聖旨到哪裡,聖旨一打開就像皇帝親臨一樣,大臣無論多高的官位,見到聖旨都要跪拜。不能見師父之過,因為師父是法的載體,師父同法是一體的,是沒有分開的,如果你把師父同法分開了,法是法,師是師,那就錯誤了。恭敬佛法僧三寶,這三寶的利益是從哪裡來?還是要從恭敬師父來,師父是佛派來的,是佛的親使,他能夠代表佛;師父是法的載體,我們從師父那個地方得到法的利益,所以師父和法是一體的;師父是僧寶,他本人顯現的是僧寶的形象,所以佛法僧三寶的利益我們都可以從恭敬師父,尊師重道來得到,這樣就能得到三寶的加持、佛力的加持、法的加持。師父也是我們現實生活當中僧寶精神具體的一種體現,所以對師父要信順不違。《華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反過來,如果我們見了師父過失,前面講的種種利益我們都得不到,我們的善根就會自然壞爛。如果不尊重師父,對師父的話產生懷疑,信仰我們沒得來,善根就得不到養護,慢慢就爛掉了。
第四,不懷私心。怎樣不懷私心呢?對師父不要有獨佔的心和嫉妒的心。什麼叫獨佔心呢?「唯願眷顧我一人,不喜同門蒙師愛。」師父對我一個人好就行了。有時候很多是非都是因為在師父那裡爭寵,或者認為師父對這個徒弟好,對那個弟子不好,這種獨佔的心和嫉妒的心,顯現我們的心量是非常狹隘、狹窄的。不要用這種心,因為師父是大家的師父,是所有人的師父,是天下蒼生的師父,不能把他歸為己有。
第五,善承師志,以師志為志,以師心為心。我們對待師父如父母,甚於父母,敬順不違,不見師過,不懷私心。這一切一切最後的好處都落實在我們自己的身上,都對我們是有利益的,這樣我們要善承師志,才能很好繼承師父的志向,以師父的智慧、志向作為我們的志向,師父的心作為我們的心。作為弟子要想在這個世界有所成就,有所超越的話,只有在善承師志的基礎之上,才能夠做得到所謂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冰出於水而寒於水」。
我想到了宗圓師說的一句話,我覺得說得特別好,「師父是水,我們是波,波想掙脫水的束縛,卻發現水是他的全部。」把師父和徒弟之間這種關係比較清晰地表述出來了,他也表達了師父是我們的全部的這種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