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念佛問答
1問:金州法會心開意解,多年來的苦悶、束縛一掃而光,生死大事之成辦、如此容易,真的是撥雲見日,朗然獨照;不知宿世善根成熟之表面的背後,真實的功德從何而來?
答:念佛法門也講宿善,在《無量壽經》裏講:「若人無善本,不能聞此經;清淨有戒者,乃獲聞正法。」從這個角度講,就是來自於過去的宿善;可是推功歸本,我們這個善根是由阿彌陀佛和十方諸佛所培養出來的,所以本質上功德來源於佛陀的慈悲。
2問:眾生偶聞極樂之名、彌陀之名,一直到死再也沒有第二次聽聞,這樣的眾生也可於今生決定往生嗎?
答:這個不一定。在《往生論註》上,曇鸞祖師是這樣說的,說:極樂世界國土名字可以做佛事,若人但聞極樂之名,剋念願生,便得往生彼清淨之土,這是國土名字做佛事,焉可思議!那麼,這裏有「剋念願生」四個字,那就不是簡單地聽到一句就能往生的,不是的。
同時在善導大師的《觀經疏》裏是這樣解釋的,在〈玄義分〉裏面破斥「別時意趣」的時候說:別時意趣的人是唯願無行——你願生極樂,可是沒有什麼修行,這樣你光發願不能往生。善導大師說這種唯願無行的相狀,怎麼樣叫做唯願無行呢?聽人家說極樂世界快樂不可思議,然後說我也願意去往生。說完之後呢?「道此語已,更不相續」。說完這句話,他在心裏根本就不再有什麼往生不往生,念佛不念佛。那這樣的人稱為唯願無行,他是個空願,因此來說今生不得往生。你剛才所問的應該就是這種狀況。
當然一種機緣他聽到了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聽到了極樂國土的名字,阿彌陀佛的名字是金剛種子,在他的心識當中會種下這麼一個種子,那將來從長遠究竟來講,還是依靠這個名號可以度脫;所以從究竟來講,還是聞名即得往生,只是今生不定。說不定,就是說也可能往生,那是哪一種狀況呢?他聽到了六字名號,聽到了極樂淨土,他雖然暫時忘記了,可是在某種情況下,或是死苦來逼,或是臨終的時候有善友來啟發他,這個時候再發起願生之心,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那也能往生。這是另當別論的。
3問:祖師告訴別人「乃至一念」、「起信即生」,而自己即日誦佛號幾萬聲;現在有人偏取「信則乃至一念」,而較少談及「行則上盡一形」,是否有所偏頗?
答:首先「乃至一念」的經文來自於《無量壽經》。第十八願成就文說:「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轉。」付囑彌勒文說:「乃至一念,為得大利,無上功德。」這個乃至一念和第十八願的願文「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是一個意思;「乃至一念」和「乃至十念」是一樣的意思,不過呢,這裏說一念,那裏說十念,一念是顯示一聲,十念是顯示十聲,所以善導大師解釋阿彌陀佛的本願,往往連貫而說:「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這裏的「乃至一念」不是停留在一念當中,它還有前面兩個字叫「乃至」,所以「一念」是指沒有機會、沒有時間去做第二聲的念佛,這樣的眾生就成「一念」之機。法然上人在《文鈔》中說:我等非一念、十念之機,我等是乃至之機。一念、十念之機是指臨終之人來不及多念的,乃至之機就是指平生念佛的人,他有時間,不限在一聲十聲,而是上盡一形的念佛。所以善導大師的思想是一貫性的,往往並列地說「上盡一形,下至十聲」。在《觀經疏》裏面有這樣一段文說: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或從一聲十聲,多到一日七日一輩子的念佛。大意者:一發心以後,誓畢此生,無有退轉,唯以淨土為期。就是說對淨土宗的修行時間來講,你一旦發心,認定阿彌陀佛的本願:眾生稱念,必得往生,佛願不虛。這個心一旦發起來就一輩子的自然念佛啦,盡此一生不改變。這樣就是我們淨土宗所謂的修行時節。善導大師就說啦「安心、起行、作業」,作業四修就是長時修、恭敬修、無餘修、無間修,根本是在長時修,就是一輩子的念佛,在《觀經疏》裏說「念念不捨」;所以「一念」和「乃至」它是含在一起的,「乃至」就是「上盡一形」,「一念」就是「下至十聲一聲等」。
法然上人對此有精闢的開示:「信取一念往生,行盡一生稱念」。若論信心,是一念也必然往生,信要信這個,並不是說我這一念不足以往生。行是盡一輩子的念佛。因為往往我們人呢,都存在兩個極端。一種是:既然一念就能往生,何必要一輩子的念佛呢?法然上人稱此為「以信廢行」,但取一念往生,我念啦,一念有啦!這是不對的。另一種是:既然念念不捨,要一輩子的念佛,那豈不是一念往生不定嗎?法然上人稱此為「以行廢信」。本願的念佛是信行不離的,一聲一念必然往生,而知道我們這樣的罪惡之機以彌陀無礙的慈悲,一聲一念都必然往生,他自然怎麼可能第二念就不再念佛呢?他必然會相續念佛,所以一聲一念必然往生,而導致的必然結果就是相續念佛,念念不捨,一輩子的念佛。如果有人在兩邊,要麼執著於信一念,要麼執著於行一生的話,那肯定是不瞭解這個法門,也沒有和這個法門相應。
善導、法然兩祖,他們的行持和教化方法,都是以強調和引導大家安心起行,雖知道一聲一念必然往生,而在起行要一輩子的念佛。善導法然兩祖是我們這個法門頂尖級的祖師,他們的地位、證悟、來歷都是其他人不能相提並論的。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觀經疏》稱為楷定古今,整個淨土門由善導大師完整的確立起來。同時兩祖都示現今生親證三昧,往生瑞相都非常卓著。
至於現在有的人偏離了祖師的教法,有這樣的一個傾向:往往比較偏向於取一念的信心,獲得信心的一念,信心決定啦!一種感動、體驗、感覺,認為既然如此就是信心決定了,信心決定了就是往生決定了,既然往生決定了,念佛就是可念可不念。依凡夫的習性特點,那自然就是不念的多了,或者根本就不念了。這樣從根本上講是以信廢行,全部廢掉了。這不是本願之信,完全把稱名之行廢捨了,這不是我們本願正確的宗義。所以,如果學這個法門,要以善導大師和法然上人的思想作為標準,才不會出偏差。
4問:就行立信,就扯到信願行的問題(舉願則信行在其中),既知極樂名,又知念佛可往生,並有厭離心及欣慕心,那麼何必要每天念佛幾萬聲呢?隨緣輕鬆自在地念佛,如高興時念幾句,煩惱時念幾句,沒事時念幾句,做事空閒時念幾句,走路時再唱幾句,這種念佛最終會有不往生的危險嗎?
答:不會。如果說這個人確實像你說的那樣念佛,他真有願往生心那當然肯定往生,毫無疑問。至於說何必天天幾萬聲,這就是問題,問的不太恰當。不是何必不何必,如果講何必也有所必要。如果真心地念佛,那根機各有不等,有的根機或者時間比較閑,比較輕鬆,他本身也是比較精進地、勇猛地,對他而言就不是何必不何必,他會說那你何必去玩呢?何必把這個時間拿去打麻將、看電視呢?何必不把這個時間拿來念佛呢?他會這樣來回答你,這是很自然的事情。有空了沒有別的事了,本來我們念佛的人就是心中嚮往著清淨,嚮往著淨土,不是嚮往著污染。你看世間的事情都是給我們增加煩惱,增加污染,我們之所以念佛要往生淨土,我們的大目標,整個思想的方向就要嚮往著淨土,嚮往著光明,嚮往著清淨,嚮往著真實。可是我們這個無常的世間,難道不是時時刻刻和我們這樣的心是背道而馳嗎?他不是真實是虛假,他不是光明是黑暗,他不是清淨是煩惱。所以一個真心的念佛人,他會說何必把我的思想浪費在世間五欲六塵這樣毫無意義的事情上,我還不如拿來念佛。這個就是觸境逢緣來念佛了。這也是所謂信心紮根在內心,自然發射在外,而念南無阿彌陀佛…………。除非晚上睡覺了不能念了,或者說為了生計奔忙確實要去操勞一些事情,或者作些特別用心的事情,這個就另當別論了。
當然另外一方面有的人根機習性各有不同,他雖然知道這是煩惱,雖然知道煩惱不應當,我應當去念佛,可是一時又不能克制,或許我還要去做這些事情,但是他內心裏面也柔軟,他也慚愧,也迴光返照,你看我今天又這個樣子了。那麼時間長了,慢慢的會逐漸逐漸地改善,這是個總體的趨向。
如果有人說既然是這樣就可以往生,我就不需要來念這麼多的佛,就可以隨隨便便幹一些事,這樣的思想見解和佛法的知見即有偏差,這是非常危險的。在行為上,大家萬人不等,有的出家人就很精進勇猛,善導大師念佛冬天都要念出汗來,法然上人一天都六萬,道綽大師一天也是七萬,這是祖師的根機。祖師一念佛,口中都出一道光明,我們都做不到,善導大師都不抬眼看女人,走路也不跟人家在一起,也不和人講閒話。他難道不知道這些不是往生之因嗎?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一個是祖師有祖師的根機,同時呢在佛法當中只要我們能做到,對我們必然有好處的,可是因為我們的根機做不到,更應感到慚愧,更感到像我這樣的根機只有念佛了。如果有人反過來錯誤地理解,阿彌陀佛這樣慈悲,一聲十聲必然往生,我何必多念佛。五逆重罪都不妨礙往生,那我何必謹慎,不犯小罪。像這些想法,都是知見上的錯誤,他也沒有體會這個法門的尊貴,他首先就沒有體會到自己是一個怎樣的機,就像孩子與父母,如果這孩子知道自己在外面是一個流浪兒,對父母忤逆不孝,應該孝順父母了,所謂浪子回頭。他絕不會說我媽媽慈悲,所以無所謂,仍然像以前那樣流浪,幹一些讓父母不喜歡的事情。或許有些朋友會讓他像過去那樣做,但他既然已經浪子回頭了,他就會知道,這麼做真正是對不起父母,下次不應當再這樣了。在父母的薰陶下,自然而然地心就會向著父母這一邊,而不會向著過去的壞朋友那一邊。我們念佛人大致可以這樣來觀察自己。就是見解上是一致的,而起行上是有差別的。
5問:求福求壽之念佛也是口稱佛號,也有日誦佛號幾萬聲的,一年前我在買計數器的時候,賣的人就告訴我,有人說他的師父讓他每天必須念三萬聲,要不然不好用。從「自然之所牽」的角度而言,也應決定往生,因為這是六字名號的真實功德,為什麼說不一定呢?
答:這個是不一定的。為什麼不一定呢?佛法都是因緣法,總是要與我們的心相應的。像這樣雖然念南無阿彌陀佛,甚至每天三萬,可是他不求往生淨土,他是求福求壽呀,這樣就障礙了彌陀的光明。他自己的心是這樣的,不願意求生淨土就沒有辦法了。不過他一天能念幾萬聲佛號,說明他與阿彌陀佛是非常有緣的,只要他這樣念下去阿彌陀佛名號本身就有這樣的功能、作用和效果,會調化他。或許有一天他會說既然名號能滿足我世間的求福求壽,可是世間是無常的,或者看到自己的親人死亡了,或者自己得重病了,這個時候他自己就會覺悟了,我念這句名號幹什麼?求往生呀!如果平時不這樣念佛的話,他很難有這個覺悟的機會,所以能這樣堅持念佛的人,應該說往生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而且很多人都是這樣的,求福求壽來念佛,來拜佛,進寺院燒香磕頭,慢慢地不就求往生了,來專門念佛了。當然有一點就是《佛祖統記》裏記載一個故事:斯里蘭卡一個島上阿彌陀魚這個故事,島上的漁民都念佛,可是他們念佛也不是為了求往生,是為了打魚,有飯吃。可以說他們沒有因果輪回這樣的觀念,也沒有對後生一事作一個安排,只是為滿足日常生活而經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他本身對後世的安排沒有一個強烈的願望,沒有一個固定執著的見解,所以能夠順著名號這樣的作用。如果你本身念著佛,也知道三世因果,而為了下輩子做大官,你已經把念佛的方向定在下輩子做大官,島上漁民就不一樣了,他們沒有這個觀念,所以念著佛就往生了。
6問:一向專稱彌陀名號,一向的要意?每天念佛都要想一想念佛的目的嗎?
答:一向的含義,確實是很微妙的。一就是唯一,向就是方向,一心向著阿彌陀佛。一向本身也可以說是一個安心,就是這個信心的意思。不雜就是一向,如果落實在念佛當中,比如說我們正在念著南無阿彌陀佛,心中說:唉呀!像我這樣的人,罪過這麼重,還能往生嗎?有這個念頭一起,那就不叫一向了,因為這個念頭一起的時候,就又回到自己這一邊來了,不是向著佛那一邊了。一向向著佛,就是因為阿彌陀佛的慈悲誓願,他的名號眾生稱念必得往生。我們心中就是向著佛這一邊,是佛的誓願,名號為我們安心的。同時也有人講了,我念佛因為我信心已決定了,所以我能夠往生;如果我信心沒有決定的話,念佛也不能往生。像這樣的想法就不是一向了,就是兩向了。一方面向著念佛,另一方面向著你的信心,是用你的信心來決定往生不往生,這個心就落在自己的一邊了,所以一向就是把自己的一邊全部放捨。凡夫的起心動念,一切不論。他的是非、功過,他的淨穢、信疑等等,這一切統統放下。以稱名故,必然往生,這就是一向。
每天都要想一想念佛的目的,不必如此,真正一向的人,反而他一天根本不會想這個問題。這是畫蛇添足,如果每天念佛都要想一想念佛的目的,就是初機念佛的人了。一向念佛的人這個就不會存在腦子裏了。
7問:已經接受本願念佛的人(指初機念佛人)在沒有火車來現的特定情況下,由於人的懶惰、散亂,他會覺得日誦幾萬聲佛號好辛苦,如果硬逼自己也能做,有此必要嗎?
答:這個問題問的很好,也是前面的問題回答涉及到而沒有講完的。我是覺得有這個必要。念佛還是要帶點勉強的,我說是稍帶點勉強,也不是說一下子勉強到自己接受不了的程度。因為我們凡夫的習性往往是處於墮落和下流的,如果我們懈怠於念佛,好像說我已接受本願念佛了,對多數人而言是個觀念,就像你講的,他是一個初級的觀念上的認識,並沒有徹入心髓,徹入心髓的人那就不用說了,他自然就經常念佛了。
對於這樣的人來講,善導大師也講了,五行相續助三心,五行就是五念門,五正行能夠助成我們的信心,助成三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一方面本身對這個教理不是很透徹,信心沒有深入;另一方面對念佛又很懈怠,很放鬆,會產生什麼效果呢?往往是自我安慰,一種欺騙式的自我安慰。啊!因為這樣了,所以我當然也可以往生了。但是心裏邊還是覺得懸懸的,這樣就危險了。如果我們經常念佛,內心自然就很充實。所以說凡夫除了稱名之外,可以說內心毫無著落,毫無把握。有的人卻高談闊論,說這樣的信心,那樣的信心,說得很玄妙,都已離開了這個法門的本質,所以這個法門就是以我們凡夫做得到的,也不要你怎樣深刻地理解,而是說像我這樣的凡夫,自己解脫不了生死,知道淨土是我願往生的目標,念阿彌陀佛名號能救我。就以這樣的根機來念佛,就具足了機法兩種深信,聲聲稱名當中,機法都在裏邊,如果把稱名撇在一邊,因為我信了,因為我如何如何,那就非常危險了!
8問:有人說口稱耳聽可以攝心,可以把散亂的心慢慢收回來,既然是凡夫,必然是散亂心,「五十步和一百步甚至一步半步」又有什麼差別呢?往生靠的是念佛,又不是靠攝心攝得如何進步?
答:對!口稱耳聽能夠攝心,確實有這樣的效果。至於說五十步笑百步何必要攝心呢?都是散亂心,攝也攝不住,何必攝呢?一方面可能是我們自己的根機,因為雖然都是凡夫,凡夫之間也是有差別的;另一方面或許是我們未能實踐過,我們去實踐一下就會知道他的好處。這個可以和前面的問題結合起來看。因為我們落在五欲裏面,本來大家都過著在家的日子,這個社會很複雜,可以說煩惱很重,妄念很多。工作一個星期很累了,到星期天他們會到一個清淨的公園去玩一玩。做老闆很辛苦,賺錢賺得很累了,他會找一個海邊花園別墅買一套,一年當中不時地去住上幾天。人們心中都嚮往著清淨,那我們來念佛,經常多念佛,妄念自然就息止。雖然我們初念佛時不習慣,妄念紛飛,你只要多念,自然而然的妄念就會淡很多,這時候你會覺得身心都比較安定,比較清淨,這時你會覺得念佛真的是很有味道,念的越多你就越想念,你就不會說「哎呀!我念幾聲太累了」不是的。恰恰相反,你會說今天念佛念得太少了很不舒服,這很自然的。一個人從很清淨的環境來到熱鬧的環境就覺得精神上不愉快。初學佛念佛的人對世間熱鬧的電視呀,報紙呀,新聞呀,互相之間的家常呀,煩煩惱惱這些很熟悉,往往這樣的話題談起來,二、三個小時過去都不覺得,恰恰我們的心對這個名號很陌生,念上半個小時就覺得時間很長了,要是念上一、二個小時,他會覺得很累了,這樣的根機更有必要多念佛,要和名號多親近。
9問:為什麼總是在講念佛決定往生,而不是念佛立即往生,總是有決定二個字?
答:決定往生是相對於不定來講的。因為很多人念佛雖然在念,但心裏還會有我到底能不能往生這樣一個疑問。念佛決定往生是相對 於諸行來講的,諸行以修行迴向往生則是不定的。以我們這樣的根機去修諸行往生怎麼能定呢?念佛之所以決定往生,是因為他是正定之業。既然決定往生,它就不是一個時間上的觀念,現在死了就現在往生,到臨終時,就臨終往生。如果講念佛立即往生,當然也可以。可是有的人不善於理解,講立即往生就是一個時間觀念了,可是佛法裏面進入念佛了,就不在時間上去考慮了。如講立即往生,那就有人說我已經往生了,等於說我已經成聖人了,等於往生乘願再來了,容易有這樣的誤解,那我臨終還有一次往生嗎?反而很糊塗。
10問:本願需要臨終助念嗎?
答:兩個角度。一個是阿彌陀佛的本願,阿彌陀佛的本願當然不需要助念,他的本願是說任何眾生稱念我的名號,若不往生,我不成佛。那麼這個苦惱的眾生臨命終時,我則與觀音勢至諸大菩薩現在其前,當然就談不上要我們凡夫助念了。
第二個就是我們本願念佛的行者需不需要助念,當然也不需要助念,本願念佛的行者,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阿彌陀經》講的很清楚。有幾個次第:「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這就是本願念佛的行者了。「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還沒有命終,佛就來了。這個來不是說現在才來,而是顯現在我們面前。平生時是光明攝取我們不捨,現在這樣攝取不捨的光明就顯現出阿彌陀佛的本體和極樂的聖眾、聖境和景象。因為彌陀聖眾現在其前,佛光慈悲加佑的緣故,這個人就心住於正念。所以說:「是人終時,心不顛倒,」這個時候他命終了,這個命終是心不顛倒的。所以我們本願念佛的行者,專念彌陀名號的人,任何人都是心不顛倒往生的。因為在我們命終之前,阿彌陀佛一定是先來到我們這裏的,他是不會違約的。彌陀一來,我們就住於正念,即使人家看你好像昏迷了,好像不清楚了,那個是我們凡夫假體大腦意識等器官的障礙,不是我們的心識昏迷或者顛倒,不是的。都是住於正念當中往生的。
雖然這樣說,可是我們還是提倡助念。我們提倡助念,不是說為自己安心不足來助念。因為念佛的人很多,哪一位怎樣的狀況,我們不清楚。人到了臨終,這是一個升沉的關鍵。這時候我們來念佛,如果他是一個久習念佛的,一生仰憑彌陀本願自然而然他會往生。我們來念佛,也是很歡喜地歡送他。如果他是一個雜行者,或雖念佛,但疑心較重,這時候更需要一個善知識來提醒他、協助他。某某,你一生念佛,功不唐捐,阿彌陀佛誓願一念十念必然往生,何況你一生多念;彌陀誓願造罪之人都能念佛往生,何況你皈依三寶,奉獻三寶,廣行佈施,那你肯定往生。種種善言安慰鼓勵他,讓他知道我決定往生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那他是非常容易往生的,這個效果是非常好的。
11問:以凡夫心計度,凡夫必然是散心念佛的,凡夫的信是不真實的,凡夫的願也是不真實的,凡夫的行也是不真實的。這種說法對嗎?
答:這種說法也對。但要看他所站的角度。關於散心、定心也有所區別,散心裏面也相對有比較清淨一些,比較定一些的。如果說禪定根機的,因為一切根機有定和散,雖然凡夫也有散心的機、定心的機,定心的機就少,達到深入三昧的就更少。定心的達到事一心,理一心不亂那就成聖人了,那才是阿羅漢、登地菩薩。對於凡夫我們自己也能比較出來,比如說有的缺鹽缺米,跟老婆吵嘴,心就散亂;如萬事不缺不憂,天氣很好,情緒很好的來念佛,雖然都是散心,畢竟還是有所差別啊。往上推一點,如果你經常多念佛,雖然沒達到事一心、理一心不亂,那還是有相續念佛的那樣清靜的心理。
至於凡夫的信願行都是不是真實的,這個不能就念佛來講。如果就凡夫的雜行雜修來講,凡夫的信願行是不真實的;如果以念佛來講,因為我們所念的六字名號是真實的,他能夠把一切不真實的轉化為真實的。所以藕益大師也說了這一句名號能圓轉五濁成極樂報土!何況就是轉不真實的凡夫成為真實的菩薩,我們才念南無阿彌陀佛。《往生論註》中說六字名號是真實、清淨、功德寶珠名號。名號象寶珠一樣,我們凡夫的心自然是混濁的、不清淨的,寶珠進了這個水,自然就清淨下來了。我們的信雖然不真,可是信了彌陀就真了。我們的願雖然不真,可是順了彌陀的願就真了。我們的行雖然不真,可是阿彌陀佛即是其行,還能不真嗎?所以南無者即是皈命,阿彌陀佛即是其行。阿彌陀佛即是其行,還能說我們凡夫的行不真嗎?因為這不是凡夫的行,是彌陀的行成為凡夫的行。彌陀既然是真實行,凡夫稱念彌陀名號就是真實之行。如果落在凡夫這一邊,那一切都不真實了。這也是一向專念啊!
12問:有人說念佛的「念」字從心不從口,是否正確?
答:「從心不從口」以我們這個法門來講是有所偏差的。我們這個法門叫做口稱三昧。從心來講,聖道門的修行叫做「依心起行」。是依這個心建立起來的,十法界不出我心之外,悟得真心,然後起行,這樣來解脫,來斷惑證真。我們淨土門行者是不能悟得真心的根機,落在妄心當中,把這樣的妄心全部打死掉了,那麼真心在哪 裡呢?就在六字名號本身。我們凡夫是以六字名號,以佛的誓願以名號而往生淨土。所以這個角度就不一樣了。彌陀的本願恰恰是很簡單的,任何人都能做得到的,口稱六字名號必然來到我的淨土。以這個法門就是口稱南無阿彌陀佛。
善導大師在解釋「乃至十念」的時候,就解釋為下至十聲。一般解釋「想念」、「憶念」、「觀念」、開悟者的「悟念」,一般都在心裏。善導大師恰恰解釋為「下至十聲」。就是出口發聲。為什麼這樣解釋呢?「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把稱念和憶念分得很清楚。依據來自於《觀經》下下品,下下品中往生的眾生是五逆之機,臨終時五逆重罪必然墮入地獄,受苦無窮。此時地獄眾火一時來現,恐怖萬狀,這時有善友來種種安慰他,為說妙法,教他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這個念就是指心念的念。此人被地獄種種恐怖景象,四大分離的痛苦,身心催逼的狀況,無法以心來憶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所以善導大師《觀經疏》說:「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就是說他的心連佛號都不能憶念了,這個善友對他說,「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你心中不能憶念(因為這個時候很慌張,很恐怖怎麼能憶念呢?)「汝若不能念彼佛者」這個念就是指心念,「應稱無量壽佛」,那就從心念轉為口稱了。「如是至心,稱南無阿彌陀佛,其足十念,稱佛名故,於念念中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他轉為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十聲念佛往生淨土。善導大師這裏說的下至十聲,淨土法門著重點就落在口稱南無阿彌陀佛,而不是落在心的這一方面。
當然這樣的口稱是具有信願的。這個信願不是用心來憶念的功夫的念,是信願包含在裏邊的。如果有願往生心,可是要憶念的話,這個起行就比較難。大家知道平時為某些事情煩惱時,妄想紛飛,象開了鍋的水一樣,心中要去憶念是很難的,甚至根本做不到。如果出聲念出來,那就不一樣了,你一聲聲念出來,妄想就慢慢沒有了,大家這樣一比較,就會發現口稱容易,口稱力量大。所以彌陀誓願慈悲至極,是以我們這樣的凡夫根機也能做得到的,口稱佛名就能往生,顯示這名號本身法體具足。
13問:日誦幾萬也很難體會到六字名號的真實功德,因為唯佛與佛乃能究竟。
答:至於說真實體會到六字名號功德,可以說每一聲都能體會到,也可以說一點也體會不到。因為六字名號以凡夫心來體會他,落到凡夫這一邊你肯定是不知道的。為什麼說能知道他的功德呢?即以我這樣的凡夫,沒有什麼智慧,也沒有怎樣深刻地理解,煩惱妄想不斷,對六字名號糊裏糊塗,模糊一片,但是這樣地念南無阿彌陀佛必然往生。他知道這一點,那六字名號的功能和功德就在這裏邊了,「我念佛能往生了」,豈不是聲聲念念都包含著六字名號的真實功德嗎?畢竟六字名號的功德在於:能令一個本來不能往生的凡夫,造罪造業只有墮落這樣一個眾生往生淨土成佛!就是這樣簡單、容易,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這是不可思議的。
14問:初機人腦子裏有一個非常清楚的比喻形象——登上大願船,我上船以後幹什麼,當然是觀光、睡大覺,反正是宿世善根遇到本願,登上願船,生死大事業已成辦。馬上會碰到另一些問題,日誦佛號幾萬聲的問題,一向的問題,就行立信的問題,相續念佛等一系列問題,怎樣協調統一?
答:這只是停留在觀念上,並沒有上大願船,停留在一種感動,感受上面。比如坐船過海去看雙親,上船後我們也會看看海,觀觀光,睡一覺,但在我們心中觀光看海並不是主要的,目的是要通過坐船去看父母,這才是此行的真正目的,他不會說反正船會把我送到彼岸,我可以盡可能在海上多留幾天,好好地看海浪,這不可能吧!因為不是此行的目的,真正上願船的人不是這樣想。
什麼叫做上了願船?就是口稱南無佛必然往生。口稱南無阿彌陀佛……這就是上願船。那種人的想法是因為缺少引導,落在觀念上,初機的人往往有這種誤解。容易犯這樣的毛病,因為我聽到這個法門了,我歡喜了,阿彌陀佛必然救度我了,所以在感動的那個時候我已經上了願船了,他不知道,所謂的願船就是六字名號的本身。上了願船幹什麼?當然是念佛了。法然上人也有乘本願和下本願的比喻。當然有從心和從行。從心是說我這樣凡夫,口稱必往生不懷疑,這樣心是乘上願船。行是所謂,「誠 於內必然發於外」口稱南無阿彌陀佛……不會說我已經上願船,大事已決定了,我幹什麼?就好像一個參禪的人說我已經開悟了,我幹什麼?開悟的人會這樣說嗎?我已大徹大悟,那我幹什麼?阿羅漢也會說,我已成阿羅漢了,我幹什麼?這些問題問的挺好,很有典型性。
15問:念佛唱著念和數著念數量差別很大,這樣有沒有問題?
答:這兩種人念佛都是念佛。以這兩個人來比就不能以數位來比,數位是自己跟自己比,你今天唱五百聲,昨天唱四百聲,今天就比昨天多,不能去和別人比。這個法門記數的目的,法然上人在文鈔裏說;「課數之要,畢竟在令心相續耳。」我們之所以念佛計數,是要讓我們的心相續來念佛。那麼唱也一樣,只要達到這個效果就對了。它固然不是在數字上作文章,你唱佛今天跟昨天比,明天跟今天比,這樣一樣能達到相續呀!只要達到這個目的,往生是一樣的,功德也是不差的。
另外,念佛記數有的人是這樣的:比如我今天定一萬,早上一鼓氣念五千,晚上一鼓氣念五千,好像定的任務完成了,那其他時間幹什麼?就把念佛的事情推到一邊去了。另一個人每天也定一萬聲,但他是把這一萬聲比較均勻地分散在這一天當中,這種安排是符合相續念佛的。法然上人也說到,一萬聲不是讓你一口氣念完後,毫無所忌,該幹什麼就幹什麼不念佛了,不是這樣的。是慢慢相續地念,這是很有道理的。往往有人說:哎呀!師父,我定的這個數沒有時間去完成。多數是因為他有一個觀念,是要抽出一個整塊時間坐在那裏,板板正正地念佛才算數,不是這樣的。我們計數,定數是根據忙閑,比如早晨有半小時,走路有半小時,坐車,上衛生間,整塊或零散的時間都要念出來,都要算在定數當中,如果非要在佛堂裏算,那路上的時間東張西望就浪費掉了,心就跟五欲六塵跑掉了,甚至你上個衛生間也可念四圈、五圈、七圈、八圈,甚至去拿個什麼東西,也是一圈佛號,這樣計下來,一天兩萬聲佛號是很好念的。(種地的比方)如果真有心,可以把時間積散為整,積少成多,你就會發現念佛時間不是很少,這才達到相續念佛。
有的人一天念幾萬聲佛,煩惱還是那麼大,減少的效果不明顯;有的一天念一、二萬聲反而效果明顯。道理在哪裡?就看他會不會用心,那種人就是擠一個時間一鼓勁念,念完後煩惱隨它去飄,當然就差了嘛!而另一種人心裏好像挺覺醒的,一有時間就在念,雖然忙時沒念,但心裏好 像有一根線在串著似的,那就不一樣了。他是觸境逢緣,遇人打個招呼過後腦子裏不留「雁過深潭不留影」真是那個樣子。那種人就不一樣了。我早上念過五千聲,晚上再念五千聲,任務完成了,白天來人講閒話就講半天,人家走後腦子裏還轉半天。你想想看這兩種人怎麼會一樣?所以有人說計數念佛沒時間,那是沒找到方法,也不知道計數目的在哪 裡?還有拿念珠和不拿念珠,當然各人感覺不一樣,不拿珠散念也是念,拿念珠好像有一條線串起來,它能使心中有一個相續感。如不拿念珠,隨便念,隨便撥,好像念的一句句要被風吹跑了一樣。大家可以自己去體會,當然不方便的時候或公共場合另當別論。可以的情況下,還是計數念佛對初機很有效果。
16問:決定往生是念佛數位或時間決定的,還是宿世善根成熟度決定的,還是念佛的精純程度決定的?
答:三種答案都不夠圓滿。決定往生是因為阿彌陀佛誓願不虛決定的。善導大師說:「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是因為阿彌陀佛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所決定的。這是從法這一方面講的。落實在機這一面,你剛才提到數字多少,念佛的精純宿世善根成熟度,多少都有一些關係。宿世善根不成熟,他遇不到這個法門,遇到了也不相信,當然就不行了。宿世善根如果成熟,遇到這個法門就能相信,能信就會念佛,也會念的多。剛才講了,念的多少不是橫向地比,跟人家比,怎麼比呢?我們可自己跟自己比,今天跟昨天比,今年跟去年比,總是慢慢成熟,總數會累計增加,每天念佛也會增加。信的精純一樣的,善根成熟他就能深信不雜,善根不成熟不夠厚他就不能相信,或雖信而不純,不純就是有雜了,這樣來念佛就少了。
專修念佛和一個雜修念佛,自己來比當然專門念佛就多,雜了就少,你必須把時間拿去修別的法門,所以提倡專。再一個我們今天與昨天比,總是要在昨天基礎上再加上今天的念佛數,同時今天也是昨天的相續,短時間之內或許有一個曲線波動,昨天三萬,今天二萬五,但長期會有一個穩定上升,也會越來越多,趨向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