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蓮友「報土化土」之問(一)
師父您好,我有如下問題請教:
1、慧淨師父在淨土宗答疑(一)中說過,若不是專稱佛名往生的人是到化土,那麼這個到化土的說法有沒有經證或祖釋?《觀經四帖疏》中似乎沒有化土的說法。又《無量壽經》中所說的邊地是不是化土?化土與天臺的四土有何關係?天臺的常寂光土是不是報土?
2、化土的往生者花開見佛時是在化土還是在報土?是不是即刻到達報土見報佛?
3、關於報土化土再補充一點,如《觀經》中九品往生,皆是諸行迴向往生,按慧淨師父所說,其往生之處應為化土。如上品上生人,來迎者為阿彌陀佛、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善導大師釋為「又觀經中上輩三人臨命終時皆言阿彌陀佛及與化佛來迎此人。然報身兼化共來授手。故名為與。以此文證故知是報。」報佛與化佛同來迎接此人,以證明極樂國土是報佛報土,故此人所往生的地方為報土。此說與慧淨師父所說有異。若釋為因有化佛來迎所以往生化土似也可以解釋得過去,但何故報佛又來迎呢?既報佛來迎何故又不是往生報土呢?按善導大師意,往生之處正是報土。
下面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俱言佛與諸菩薩來迎此人,既未說化佛,應是報佛無疑。如此報佛來迎理應往生報土,何故師父說為往生化土呢?
下面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俱言化佛來迎,應為往生化土。關鍵問題是如《觀經疏》中說:「如《大乘同性經》說。西方安樂阿彌陀佛是報佛報土。」極樂國土按善導大師所判應為報佛報土,何故又有一個化土出現呢?九品往生者花開見佛均得清虛之身,無為之體,同佛受用,應是報土才對啊。
這三個問題請師父開示一下。
南無阿彌陀佛
弟子 Hued
2007.3.7
Hued,您好!
極樂淨土,唯報非化。善導大師正是在疏釋《觀經》時,建立極樂是報之義,則很顯然《觀經》所述極樂是報。如此則九品往生皆入報土。然有「不經蓮胎,直入報土」,與「先入蓮胎,花開入報」之別。即以直入報土者為往生報土,而以蓮胎之內境界稱為「化土」,不過是借用通常「化土」之名詞而已,並非報土外之化土,因蓮花實在報土之中。
故知:九品蓮內=胎生=宮胎=宮花=邊地=邊界=疑城=化土。
疑惑佛智,蓮胞五百歲,如處母胎,稱胎生。
疑心所礙,困限蓮內,如困在城,說疑城。
蓮胎之內,聞法為難,如邊地。
蓮胎之內,與佛界隔,稱邊界。
蓮胎廣大,內受諸樂,猶如宮殿,稱宮胎。
外現蓮花,內如宮殿,稱宮華。
暫所止故,非究竟故,稱化土。
名雖不同,處所一類。
《善全》一五九頁:修因正念,不得雜疑。雖得往生,含華未出,或生邊界,或墮宮胎;或因大悲菩薩入開華三昧,疑障乃除,宮華開發,身相顯然,法侶攜將游於佛會。
天臺四土,與極樂之報,不具可比性,超所判故。常寂光土亦非《觀經》報土,以寂光唯是佛境,不通因人;極樂則佛與弟子同一受用。《要解》亦云:「十方佛土,無此名相。」「教網所不能收,剎網所不能例」。
本願稱名之人,直入報土,不處蓮胎,明信佛智故。
雜行雜修之人,胎生蓮內,隨分九品,疑惑佛智故。
問:《大經》胎生五百歲不見三寶,《觀經》九品花開時節不同,何以胎生等同九品蓮內?
答:《大經》言略,統五百歲,明一類故;《觀經》細論,別分長短,顯差降故。又,所謂五百,言其數多,非實數也。經中常舉五百為喻,如「五百侍女」、「五百商人」、「五百長者子」等。
問:若言念佛直入報土者,《觀經》下品三人皆以念佛,而處蓮胎。
答:《觀經》說相特別,為引定散歸入弘願。下品念佛,義兼二向。向定散邊,說為定散;向本願邊,說為本願。當品三人,既在品內,且順定散一邊義,說花開多劫,猶屬方便。流通付囑,唯在持名,不落輩品,即是順佛本願義,方顯真實。如引橋,向路一邊說為路尾,向橋一邊又是橋頭,巧得其功也。
再答「報土化土」之問(二)
師父您好:
化土之義已明白了。再問《觀經》中上品上生人,亦是諸行迴向往生,按理應是生化土,然而經中明言生已即見佛聞法,得無生法忍。是沒有經過胎宮的過程,亦即是生報土。雖然化土亦在報土中,但是畢竟略有差別。請師父開示一下。
南無阿彌陀佛。
弟子 Hued 跪白
2007.3.9
Hued,您好!
問:若言雜行必入九品蓮胎者,上品上生花開見佛,更無花合之障。
答:九品行業不同,然以三心為至要。三心以深心為體,深心即是深信,由機法深信,契入一向專念正定之業。若以三心融入弘願念佛,則非雜行,直入報土;明信佛智故,一向專念故。若執當品行業,未入弘願,則落雜行,雖得往生,含花未出。
上上品,出三心文,而明花開見佛,正顯念佛入報土之義。餘八品,不出三心文,花開時節不等,即明雜行花含之義。
問:三心亙通九品,可言九品皆直入報土。何故上上無花合,餘品入蓮胎?
答:實然。如《論註》言:「同一念佛,無別道故。」「本則三三之品,今無一二之殊。」但以三心文在上上,為顯直入報土得益唯在念佛,故於上上說花開見佛,不歷胎宮。餘品不然,且順各品行業,說花開時劫不等;即明雜行之人有蓮胎之厄。
總之,九品人若執自修行業,往生蓮胎之內,而分輩品;若以三心融入念佛,則皆蓮花化生,不入輩品。
九品文,意有三重:
一、表層。有差別——行業不等——機——九品。
二、裏層。無差別——三心全同——法——念佛。
三、意趣。導有差別入無差別,導方便入真實,導諸行入念佛。
所導者九品人,能導者三心因,導歸者念佛法。
十一門料簡言:「五者,正明簡機,堪與不堪。」《玄義分》言:「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明知九品為眾生機。行業雖有差降,皆深信自身無出離之緣,必乘佛願力。
邪見驕慢眾生,若無三心,即不能望見彼佛本願,以有三心而能望見彼佛本願,入一向專稱。世尊隨機顯益,意密難知,自征自答三心者,即在此乎。言:「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然則三心者,導定散善惡九品行人歸入念佛之要關也。釋言「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彌陀名號得生。」亦因三心廣亙九品,通攝定善故。若非如此,定散與弘願,終成隔別不融。
「言弘願者,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明知九品善惡之機,唯以念佛往生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