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證.祖傳

  1. 《阿彌陀經》以十方眾生為對象
  2. 必得超絕去之義
  3. 《小經》要文三譯對照
  4. 人身難得之喻
  5. 聖淨二門判
  6. 《往生論註》要點
  7. 《小經》要文善導釋
  8. 法然上人釋「第二十願」的屬性
  9. 皈依即是求救護
  10. 彌陀之救度
  11. 此修福因,彼得樂果
  12. 法照大師《五會念佛讚》之偈摘要
  13. 「乃至十念」即是「稱名念佛」 的經證與祖傳
  14. 彌陀「本願」二字之根據(抄要)

淨土宗教理

  1. 機法深信淺說( 五 )
  2. 機法深信淺說( 四 )
  3. 機法深信淺說( 三 )
  4. 機法深信淺說( 二 )
  5. 機法深信淺說( 一 )
  6. 曇鸞大師之彌陀佛身觀
  7. 淨土宗義略說(下)
  8. 淨土宗義略說(上)
  9. 淨宗原理:二願和合
  10. 淨土宗信仰的內涵
  11. 南無阿彌陀佛之簡釋
  12. 「南無阿彌陀佛」略解
  13. 淨土宗是彌陀之迴向
  14. 往生極樂的條件
  15. 彌陀名號
  16. 彌陀淨土之相
  17. 本願稱名,非定非散
  18. 兜率極樂優劣比較
  19. 阿彌陀佛 名體一如
  20. 「憶念」之義
  21. 「念」之義
  22. 彌陀淨土的特性----超
  23. 阿彌陀佛願力的根本特性
  24. 《往生論註》「讚歎門」解釋
  25. 彌陀願心的根源——《無量壽經》「讚佛偈」
  26. 四十八願分類
  27. 念佛四德
  28. 佛教的核心教理與往生淨土
  29. 「見佛」論
  30. 認真去做時
  31. 大慈悲五要點
  32. 淨土起信
  33. 彌陀夢中顯明攝取之義(唯蓮房典故)
  34. 乘佛願力 凡夫入報
  35. 往生要關
  36. 彌陀.本願.淨土
  37. 譬喻
  38. 本願之念佛

規約 

  1. 手機的規範
  2. 善待老人
  3. 淨土宗教團僧眾共住規約
  4. 僧眾外出弘法共勉事項
  5. 杜氏家廟念佛超薦儀軌
  6. 僧誡
  7. 淨土宗念佛會共修須知
  8. 念佛超薦儀軌
淨土宗
慧淨法師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慧淨法師 > 編述
top

編述

法照大師《五會念佛讚》之偈摘要

(一)
彼佛因中立弘誓,聞名念我總迎來;
不簡貧窮將富貴,不簡下智與高才;
不簡多聞持淨戒,不簡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礫變成金。

 

(二)
借問家鄉何處在?極樂池中七寶台;
普勸道場同行者,努力回心歸去來。

 

(三)
借問今生多罪障,如何淨土肯相容?
報導稱名罪消滅,喻若明燈入闇中。

 

(四)
借問凡夫得生否,如何一念闇中明?
報導除疑專念佛,彌陀決定自親迎。

 

(五)
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蓮生;
但使一生常不退,此華還到此間迎。

 

(六)
如來尊號甚分明,十方世界普流行;
但有稱名皆得往,觀音勢至自來迎。

 

(七)
莫辭念佛度朝朝,彌陀本願許相招;
臨命終時生安樂,聞法悟解得逍遙。

 

(八)
彌陀本願特超殊,慈悲方便引凡愚;
一切眾生皆度脫,稱名即得罪消除。

 

(九)
彌陀攝化無厭足,悲心常遶世間行;
但有傾誠能念佛,毫光直照目前明。

 

(十)
彌陀光明廣無邊,普照群生度有緣;
但有傾心能念佛,當來決定離人天。

 

(十一)
凡夫若得到西方,曠劫塵沙罪消亡;
具六神通得自在,永除老病離無常。

 

(十二)
眾生隨佛到西方,微塵故業自消亡;
如來願力親加被,聞法悟道證真常。

 

(十三)
西方極樂七寶池,八功德水不思議;
底有星沙岸香樹,蓮華湧出化生兒。

 

(十四)
西方淨土更無過,閻浮極苦罪人多;
欲得今生出三界,唯須至意念彌陀。

 

(十五)
西方淨土離囂塵,眾生到即斷貪瞋;
總是善人菩薩眾,亦無惡趣更怨親。

 

(十六)
西方淨土實堪停,若欲求生發至誠;
彌陀令遣稱名字,唯須專心盡一形。

 

(十七)
西方進道勝娑婆,緣無五欲及邪魔;
成佛不勞諸善業,華台端坐念彌陀。

 

(十八)
五濁修行多退轉,不如念佛往西方;
到彼自然成正覺,還來苦海作津梁。

 

(十九)
朝朝暮暮念彌陀,為在閻浮降眾魔;
暫到西方親見佛,還來度脫此娑婆。

 

(二十)
急須念佛莫悠悠,欲超苦海要船舟;
稱名決定生安樂,永絕閻浮生死流。

 

(二十一)
閻浮濁惡不堪停,處處唯聞眾苦聲;
不如專念彌陀號,今生直到寶蓮城。

 

(二十二)
萬行之中為急要,迅速無過淨土門;
不但本師金口說,十方諸佛共傳證。

 

(二十三)
菩薩妙行雖無量,當知念佛最為先;
乘此因緣生淨土,須臾即至世尊前。

 

(二十四)
十惡五逆至愚人,永劫沉淪在六塵;
一念稱得彌陀號,至彼還同法性身。

 

(二十五)
但知念佛莫生疑,不解之輩是愚癡;
只為超昇令速疾,此地凡夫信者稀。

 

(二十六)
彌陀寶界不思議,唯嘆娑婆去者稀;
阿鼻地獄人多往,一墮何年更出時。

 

(二十七)
曠劫已來流浪久,隨緣六道受輪迴;
不遇往生善知識,誰能相勸得回歸。

    

 念佛之時得見佛讚

念佛一聲一化佛,皆從口出生紅蓮;
念佛千聲千化佛,跏趺正坐在吾前。
一日常稱一萬佛,計佛高低出梵天;
願我臨終值諸佛,迎將淨土證三賢。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