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像

  1. 我的第一尊佛像
  2. 千年佛光寺 萬古淨土門
  3. 動容發欣笑:敦煌殘本「阿彌陀佛說法圖」
  4. 雲岡千年影:第三窟西方三聖像
  5. 妙相傳法音:敦煌321窟淨土變相圖
  6. 前往淨土的最後機會:《被帽地藏菩薩十王圖與淨土圖》(摘錄)
  7. 善根所成妙臺座:一座彩繪蓮臺
  8. 《阿彌陀經》流通本異同思考
  9. 敦煌壁畫中的《無量壽經變》
  10. 眾生安樂我安樂:說說佛涅槃圖
  11. 動容發欣笑:彌勒菩薩半跏思惟像
  12. 意味深廣的佛返人間圖
  13. 反彈琵琶說救度:「觀經變相」賞析
  14. 落日見彌陀:古龜茲壁畫殘影
  15. 一句彌陀作大舟:朝鮮「般若龍船圖」
  16. 翻山越嶺,只為我來「山越阿彌陀圖」
  17. 盛世遺珍:唐代漆金夾紵阿彌陀佛像
  18. 絕唱《願生偈》古壁耀慈光
  19. 淨土瑰寶:最早的西方三聖像
  20. 悲欣交集見彌陀
  21. 一幅傳世巨作,一片故鄉風月
  22. 千年墨蹟祖德重光──曇鸞大師親筆寫經
  23. 一頁殘經的傷痛與美麗
  24. 同生安樂:龍門西方淨土變相龕
  25. 遊戲見天真:齊白石筆下的「阿彌陀佛」
  26. 印度砂岩浮雕之佛陀回鄉說法圖
  27. 選擇念佛——記西千佛洞觀經變
  28. 二河白道圖(京都 光明寺)
  29. 欲盡孝養,應託父母於阿彌陀佛──韋均造西方三聖像
  30. 麥積山石窟第五窟──西方淨土變
  31. 給人歡喜的阿彌陀佛金銅群塑
  32. 阿彌陀佛與八大菩薩圖
  33. 大足石刻中的淨土宗藝術
  34. 一時作佛──張茂仁造白石阿彌陀佛像(隋)
  35. 兩千年前的阿彌陀佛立像銘文臺座
  36. 器宇如王——唐太宗所造彬縣阿彌陀佛大像
  37. 五臺山佛光寺「阿彌陀佛說法圖」
  38. 阿彌陀佛來迎圖中的地藏菩薩
  39. 稱名必來迎——阿彌陀佛及聖眾來迎圖
  40. 阿彌陀佛及二十五菩薩來迎圖
  41. 茨城願入寺本尊阿彌陀佛像
  42. 引路菩薩圖
  43. 巍巍獨坐度眾生——記日本高德院阿彌陀佛坐像
  44. 阿彌陀佛接引圖——南宋明州絹本設色佛畫
  45. 阿彌陀佛的微笑——西魏彩繪泥塑:麥積山石窟第44窟
  46. 大勢至菩薩像
  47. 韓國甘山寺阿彌陀佛立像和萬日結社念佛
  48. 西夏國阿彌陀佛接引圖
  49. 五劫思惟阿彌陀如來像
  50. 莫高窟觀經變相圖
  51. 回顧的阿彌陀佛
  52. 2020,彌陀依舊愛你、愛你!
  53. 淨土,在名號等你
淨土宗
淨土藝術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淨土藝術 > 淨土宗藝術
top

淨土宗藝術

阿彌陀佛接引圖——南宋明州絹本設色佛畫

  這是一幅在絹本上繪製的彩色阿彌陀佛像。畫面尺寸:135.9 × 58.4cm,裝裱尺寸:243.2×80.6cm。收藏於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在這幅畫的左下角有一個難以辨認的銘文,表明它出自南宋時期的明州地區,明州即今天的寧波。

  圖中阿彌陀佛法相慈悲安詳,體態豐腴,面相圓潤,雙耳垂肩,雙目清淨明瑩;頂有肉髻,背有圓光。身著紅色袒胸佛衣,左手當胸結印,右手下垂施與願印;足踏雙蓮,雙足一前一後,呈行走姿勢。

  整幅畫呈現一種動態之美,將阿彌陀佛殷重懇切、迫不及待救度眾生的悲心躍然於上,彷彿阿彌陀佛活生生地來到了我們的面前,慈眼注視著我們,悲心呼喚著我們,善言安慰著我們,寶手垂接著我們,將所有功德送給我們,只為了我們早點回到「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極樂本鄉。

  北宋以後,淨土信仰不僅深深地紮根於民間,成為流播最廣的佛教修持法門,而且滲入諸宗,變為天臺宗、禪宗、律宗、華嚴宗人兼弘的教說。無論是宣導止觀雙修的,還是主張性相圓融的,或是儒佛合流的,在談到死後的歸宿時,莫不以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為最大的心願。由此而引出了許許多多的淨土文,如禮讚偈、懺願禮、發願文、自信錄、往生傳、念佛疏、正念訣、安養賦、《觀經》頌、淨土詠、三昧詩,以及其他各種經註、論疏、序跋、記傳、碑銘、詩詞、偈頌、雜文等;體裁之廣泛,內容之富瞻,令人目不暇接,從而構成了獨特的淨土文化。

  而到了南宋時期,承接北宋淨土發展大勢,弘揚淨土的大德代不乏人,天臺宗知禮傳人四明宗曉編集了兩部著名的淨土類文獻的總集——《樂邦文類》和《樂邦遺稿》;戒珠撰寫有往生傳記類書——《淨土往生傳》,志磐的佛教歷代祖師傳記類書——《佛祖統記》,對後世影響亦極大。另有王日休的《龍舒淨土文》,其文淺顯,且善用權巧譬喻,詳實而懇切,流通極為廣泛,極具勸化之力,史所罕見。

  這幅畫便出自南宋時期。在佛教濃厚的淨土氣氛下,加之當時南宋與日本的經貿文化交流十分密切,寧波為對外交流的重要港口,日本人對中國佛教及其佛像、佛畫十分偏愛,需求甚多,於是大量民間畫師雲集寧波,出現了林庭珪、周季常等佛像畫家,也因此有了這幅精美絕倫的「阿彌陀佛接引圖」。

 

分享到
中華淨土宗協會
淨土宗文教基金會

110049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50巷22弄41號
電話:02-8789-4818
傳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捐 款 護 持

信用卡定期定額護持

本會推薦使用
前往

信用卡單筆護持

單次隨喜護持
前往

四大超商繳費護持

多元化的護持
前往

其他方式隨喜護持

匯款護持方式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