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编辑部
《观经》第七华座观一开始说:「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
释尊在这里说到要为大家解说消除苦恼的方法时,马上就有阿弥陀佛来现,阿弥陀佛消失之後,释尊是接着继续讲华座观法。那麽所说的「除苦恼法」,到底指的是什麽?是指阿弥陀佛现身所表示的弘愿念佛法?或是指华座观法?这是一个疑问。从经的显文看,所指的是华座观法,但是从佛的密意(内心的意旨、意愿)来说,指的是阿弥陀佛所示现的念佛的弘愿法。
先从经文来看,苦恼就是经文所说的「五万亿劫生死之罪」,而消除的方法就是华座观法。所以善导大师在《观经疏.定善义》中注释说「但能住心缘念,罪苦得除」。「住心缘念」是住心於华座一境加以观想的意思;而「罪苦得除」就是除去五万亿劫生死苦恼的罪障。所以从经文的表面看,除苦恼法指的是「华座观」的观法。
但从佛的密意来说,住立空中的佛身,才是「除苦恼法」。因为当释尊说要「分别解说除苦恼法」时,话刚说完,阿弥陀佛就现身了。善导大师《定善义》解释说:「娑婆化主为物故,住想西方;安乐慈尊知情故,则影临东域。斯乃二尊许应无异。」道理就在这里。释尊一答应(许)要解说「除苦恼法」,阿弥陀佛就应声(应)而现。如果深一层思考,就能知道二尊的意旨是一致的,就是要以弘愿念佛救度苦恼群萌。所以说从佛之密意、内心的意愿而说,「除苦恼法」所指的就是南无阿弥陀佛本身。
南无阿弥陀佛本身涵盖佛的力量、佛的愿力、佛的功德力、佛的无碍光明、救度十方念佛众生的力量,有这一种含义。阿弥陀佛不会随随便便显现,他显现一定有目的,一定有内容,那内容就是阿弥陀佛的平等、无差别、无障碍的救度众生。
这里还有一个疑问。「除苦恼法」讲的是「教法」,所以相对的,阿弥陀佛也应该以教法来与之呼应。然而经文中,与「除苦恼法」相呼应的,却是住立空中的「佛身」,这不能不说是身法不应,这是怎麽一回事?
这个疑问看来确实是个问题。但是仔细想想,其实也不冲突。因为住立空中的阿弥陀佛就是「尽十方无碍光如来」,《阿弥陀经》就说「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所以阿弥陀佛遍照十方、无所障碍的光明,就显示出阿弥陀佛是尽十方无碍光如来。
阿弥陀佛这一尊佛,有无碍光,乃至十二光。阿弥陀佛从哪里来?最根本可以说是从第十八愿成就所显现的;第十八愿所成就的是什麽呢?成就一句名号。
当然,第十八愿成就佛身,所谓「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要能够使十方众生往生,才能够成为这样的一尊佛,可是第十八愿成就的内容,是「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就是三心,三心也就是「南无」的意思。「至心信乐」是「信」,「欲生我国」是「愿」,「乃至十念」是「行」,就是「南无」(信、愿)和「阿弥陀佛」(行)。
「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行」,我们往生的功德,以及在极乐世界成佛的功德,都在这四个字里面,要给「南无」的众生。只要众生「南无」了,也就是「信」和「愿」了,当下就拥有阿弥陀佛的功德了。
好像水要用杯来承载,饭要用碗来承载,阿弥陀佛的功德我们要用什麽心来承载呢?要用「信心」来承载。
我们要信弥陀的救度,我们要愿生弥陀的净土,这个就是在「南无」。既然我们有「南无」的杯子,阿弥陀佛功德大宝海的甘露水就在里面了;我们只要把碗端出去,阿弥陀佛让我们成佛的功德佳肴也在碗里面了。
所以,第十八愿成就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要「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也就是摄取信佛念佛的人。
因此,住立在空中的阿弥陀佛本身,岂不就是名号的要法吗?「佛身」既然是名号的「要法」,则可说就是回应释迦牟尼佛所讲的「除苦恼法」的教法所涵盖的相应法,毫无冲突或不通的地方。
同时,佛体与佛名是一体的,阿弥陀佛本身就是名号,名号就是阿弥陀佛本身,是一体不分,而且互相交融在一起的,这就是「名体一如」。阿弥陀佛本身就是无量的功德,因为阿弥陀佛就是无量──无量光、无量寿,涵盖所有无量,如此说来名号不也同样具有无量功德,这是「名体一如」的另一层深意。
再来,第九观的经文也说:
以见佛身故,亦见佛心。
佛心者,大慈悲是,
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也就是说,当韦提希夫人看到阿弥陀佛的时候,也晓得阿弥陀佛的心,因为看到佛身就看到佛心;那佛的心是什麽?佛的心整体就是大慈悲。什麽是大慈悲呢?大慈悲是平等的、不讲条件的、没有选择对象的,平等普遍地要救度任何众生。所以看到佛身,就看到佛心,看到佛心,就知道阿弥陀佛的佛心是以大悲的名号普遍的广度众生,就像第十八愿成就文所讲的: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
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
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所谓「闻名信喜」,听到他的名号而信心欢喜,就「即得往生」,当下获得往生的身分。
所以韦提希夫人看到阿弥陀佛出现的当下,可以说也隐隐约约地听到阿弥陀佛对她说:「韦提希呀!我要救你呀!你就这样来,我保护你,你不要害怕。」阿弥陀佛对韦提希夫人这样讲,同样阿弥陀佛也对我们这样讲,如果我们有听到的话,我们的苦恼就会消除,心就会柔软,就会信心欢喜。阿弥陀佛是无声的说法,所谓无声胜有声。
另外,华座观後面说的「灭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是表示所有罪的本体,与数字无关,所以在《观无量寿经》往往也讲到「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或除无数劫生死之罪,或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如同「五百」,在古印度是形容很多的意思,像韦提希夫人就有五百侍女,难道她真的有五百位侍者吗?不是的,是指一个国家的太夫人侍者很多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