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列全偈,再随文解释。
偈文题目:「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偈文︰
道俗时众等,各发无上心,生死甚难厌,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志,横超断四流,愿入弥陀界,归依合掌礼。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法性真如海,报化等诸佛。
一一菩萨身,眷属等无量,庄严及变化,十地三贤海。
时劫满未满,智行圆未圆,正使尽未尽,习气亡未亡。
功用无功用,证智未证智,妙觉及等觉,正受金刚心。
相应一念後,果德涅盘者,我等咸归命,三佛菩提尊。
无碍神通力,冥加愿摄受,我等咸归命,三乘等贤圣。
学佛大悲心,长时无退者,请愿遥加备,念念见诸佛。
我等愚痴身,旷劫来流转,今逢释迦佛,末法之遗迹。
弥陀本誓愿,极乐之要门,定散等回向,速证无生身。
我依菩萨藏,顿教一乘海,说偈归三宝,与佛心相应。
十方恒沙佛,六通照知我,今乘二尊教,广开净土门。
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
一、释〈偈文、题目〉:「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此九字,显示第十八愿之玄义,乃是《四帖疏》扼要之文。
「大众」者,即第十八愿愿文中「十方众生」;
「发愿」者,即愿文「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也;
「发愿归」者,即是六字名号中「南无」也。善导大师说:「『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三宝」者,克实而论,即是六字名号中「阿弥陀佛」也,亦即愿文中「乃至十念之妙行也」;善导大师释名号中此四字曰「即是其行」。
何者?古德说:「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可知「阿弥陀」三字具足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三宝功德,故知「阿弥陀佛」本身,即是一尊具足十方三世一切三宝功德的佛。且此「佛」字,一般义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而「阿弥陀佛」更是一尊与念佛人机法一体,生佛不二、一体不分的佛,所以善导大师解释此四字曰:「即是其行。」即愿文「乃至十念」之义;显示因为持名,乘佛愿力、佛德即成己德之义也。
由上说明,可见偈文「归三宝」,即是善导大师所说:「一向专念弥陀名号,念念不舍,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为何《四帖疏》一开头﹐善导大师就「先劝十方众生归命阿弥陀佛﹐持念六字洪名﹐往生极乐世界」呢?
因为这正是《观经》宗旨,而且现今末法时期,以及将来法灭尽时,唯有弥陀弘愿,六字名号,能平等救度一切苦众生也;此事至大至要,急须举劝,所以大师悲心「先劝」也。
二、解释偈文
道俗时众等。
当时以及未来世,所有出家、在家等众。
各发无上心,生死甚难厌,佛法复难欣。
此三句显示「信众生根机陋劣﹐自力圣道门难修难成」。
「各发无上心」者,此指圣道门,各以自力发成佛度众生之「菩提心」也。
众生宿世或今生﹐随各自善缘﹐依各自心品﹐发成佛度生之心﹐故曰「各发无上心」;此发心相状各各不同﹐千差万别﹐然而众生之心﹐总不离「贪瞋邪伪」,不堪入道﹐故难发难成。
经云:「曾於三恒河沙佛所发菩提心,因自力不堪修行,故至今依然流转六道。」即此之谓。
「生死甚难厌」者,三界六道生死轮回,由於众生迷深障重,颠倒知见,以苦为乐,贪爱相续,不知厌离,更无力修断见思惑而了脱分段生死也。
「佛法复难欣」者,轮回生死之苦,现前正逼迫着,很容易感受,众生已难察觉而厌离之,何况佛法这麽高广深妙,不是凡夫所行境界,众生更是难以发起精进勇猛修学之心,所以说「佛法复难欣」;这是因为众生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以来,真智慧已被无明所锢蔽之故。
《大智度论》曰:「菩萨发大心,鱼子庵树花,三事因时多,成果时甚少。」比喻圣道门自力发心学菩萨道者极多,而得成就者极少也。
此偈示众生信知,自身愚痴陋劣,凭自力难以厌离生死轮回,更难修成佛法得解脱也。
共发金刚志,横超断四流,愿入弥陀界,归依合掌礼。
此偈对上偈之自力行,劝归命弥陀弘愿之救度也。
「共发」者,十方众生若舍自力修行,而归信弥陀救度,则万机一同,皆蒙弥陀弘愿平等无条件摄受,所以说「共发」;如《往生论注》说「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法界皆兄弟」也。
上偈各自发心,随机各别,所以说「各发」;此偈同蒙弥陀弘愿摄受,所以说「共发」,显示其发心本质,完全不同:因地发心既然高下迥异,果地成就必然胜劣全别,此必然之理也。
「金刚志」者,众生若归入「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弥陀弘愿,由於弥陀从因地发心到果觉圆满,始终内外彻底真实,因此其弘愿救度力,无任何事物所能破坏或障碍,所以善导大师说「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故曰「金刚志」也。
「横超断四流」者,说明弘愿念佛的大利益,如《大经》说:「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横截五恶道,恶道自然闭。」即此义也。
「横超」者,念佛乘弥陀愿力,顿离九界业网(尤其三界众缚),不历时劫,顿除诸惑,顿净诸罪障也。
「四流」者,三界见思惑也,即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此四惑,能令众生漂流生死海,故名「四流」。
「愿入弥陀界,归依合掌礼」者,合上两句,标信法也。
既自力发心,难厌难欣,难修难证,则唯有深信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所以说「愿入弥陀界」。
「归依合掌礼」者,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也,也就是「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归依」是归命,也是发愿回向之义,亦即是「南无」;当下机法一体、生佛不二,即是「一心不乱」。
「合掌礼」者,顺彼佛愿,一心称名,专复专,即是「一向专念」也。
以上两偈,以《疏》解《疏》者,善导大师在「发起序‧欣净缘」中开示:
「此明夫人(韦提希)真心彻到,厌苦娑婆,欣乐无为,永归常乐。」此段疏文,明夫人自力菩提心相,以之释成偈文「各发无上心」一句也。
「但无为之境,不可轻尔即阶」疏文,即释「佛法复难欣」一句。
「苦恼娑婆,无由辄然得离」,即释「生死甚难厌」一句。
「自非发金刚之志,永绝生死之元」,即释「共发金刚志,横超断四流」两句。
「若不亲从慈尊,何能免斯长叹」,即释成「愿入弥陀界,归依合掌礼」二句也。
两文合观,其义益明。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
此段起至「三贤海」,示归入「弥陀界」,正是三宝体。
「世尊」者,十方三世一切众生所尊,即是阿弥陀佛也。
言释迦佛亦可,由彼教化,吾等才能得弥陀救度也。
「我一心」者,大师率我等凡愚一齐信顺弥陀救度之弘愿也。
「归命尽十方」者,「归命」是全身心之归投,无我的归入对方,与对方成一体不二。「尽十方」者,所有十方三世一切三宝也,亦即上偈所言「弥陀界」。此偈以下显示弥陀界即是十方三世一切三宝也。
《楞伽经》卷六曰:「众生菩萨中,所有法报佛、化身及变化,皆从无量寿,极乐界中出。」说明了这一事实。
法性真如海,报化等诸佛。
以下列出所归命之三宝体,全含摄於「弥陀界」。
此两句显示佛体及法体;佛体者,本宗之「南无阿弥陀佛」也;法体者,即此六字名号,正是「除苦恼」之妙法体,所谓「名即法」也。
「法性真如海」者,佛有三身,此句是阿弥陀佛的法身佛。
「报化等诸佛」者,是阿弥陀佛度生显现的一切报身佛及一切应化佛身。两句合为弥陀界的「三身佛」宝,是我们众生归命的对象。
一一菩萨身,眷属等无量,庄严及变化,十地三贤海。
此偈显示所归命三宝体之僧宝体也。
「一一菩萨身」者,此明上首菩萨数。十方虚空无边,三宝无尽,故菩萨其数无量,今咸归命,故说一一。
「眷属等无量」者,上偈所举上首菩萨所带眷属,如文殊一万菩萨,普贤无数眷属等。
「庄严及变化」者,上举正报,今举依报。菩萨正报依报之无量庄严,以及殊妙无尽的变化,也是所归之境。
庄严,指净土地下地上,即宝幢宫阁等是。变化,指虚空庄严,即变化宝宫华网等。又,常住显现,名为庄严;随时变化,名为变化。
「十地三贤海」者,总举十地三贤之阶位,十地三贤之行位深广,喻之如海。
时劫满未满,智行圆未圆,
正使尽未尽,习气亡未亡,
功用无功用,证智未证智。
此六句,对辨佛与僧之位相。
「时劫满未满」者,辨修行之时间满未满。《起信论》言:「一切菩萨皆经三阿僧只劫故。」第一僧只,初住至初地;第二僧只,二地至七地;第三僧只,八地至十地。故十地等觉是因位满,若是果位满,唯是妙觉佛位。
「智行圆未圆」者,是指六度圆满未圆满。般若证理,名为「智」,五度事功助显,名为「行」。初住起修六度,等觉因地初圆,妙觉则果地全满也。
「正使尽未尽,习气亡未亡」者,此约断惑,辨佛僧位次。
「正使」是见思、尘沙、无明三惑;正使断尽,尚有残留气分未净,名为「习气」。
例如二乘人能断三界见思惑正使,而犹留有习气;《智论》云:舍利弗尚有瞋恚余习,难陀尚有婬慾余习,毕陵伽婆蹉尚有傲慢余习等等。
二乘能断通惑(见思)正使,菩萨能断三惑正习;而三惑正习究竟灭尽无余,唯在佛地也。
「功用无功用,证智未证智」者,七地以前菩萨有功用(须作意才能随机利生),八地以上入无功用地(无心自然随机利生)。
「证智」指内证中道实相;初地起亲见实相,名「证智」,初地以下三贤位名「未证智」,若究竟证智,唯佛一人也。
妙觉及等觉,正受金刚心,相应一念後,果德涅盘者。
「妙觉及等觉」者,此一行文,总结佛宝与僧宝;其中「妙觉」结佛宝,「等觉」以下结僧宝。
「正受金刚心」者,等觉之正受金刚喻定也。此定体坚用利,能破最後一品极微细之生相无明,而成妙觉佛。然而此定即是「弥陀三昧」,亦即是入弥陀弘愿,乘弥陀愿力而「持名念念不舍,正定之业」也;《经》云:「一切诸佛皆以弥陀三昧而成正觉。」即此之谓也。
「相应一念後」者,以自力修证而言,行者生生不退,经三大阿僧只劫,六度万行功德圆满,定慧相即,即始觉合於本觉,将入究竟觉之一刹那,须得诸佛加持入弥陀三昧,「正受金刚心」,得金刚定喻,「相应一念後」破最後一品生相无明而成佛。
然而此事,若以净土宗行人而言,在「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之一念起,由於弥陀愿力摄持,则念念皆「正受金刚心,相应一念後」,念念皆与弥陀一体不离,念念皆在弥陀三昧中也!
「果德涅盘者」者,「果德」是佛果功德,「涅盘」是灭度;承上一大段,可知一切佛法从弥陀界开出,也无不还归弥陀界、弥陀本誓海!
「果德」之佛果功德,即是「涅盘」灭度功德,「灭」者,弥陀之无量光德,灭尽一切众生之无明业障;「度」者,弥陀之无量寿德,解脱一切众生无穷生死轮回也。
此「果德涅盘」胜果妙德,通途修行须三大阿僧只,而净土念佛者,则蒙佛愿力摄取不舍,所以「念念相应念念佛」;莲池大师说「越僧只於一念,齐诸圣於片言」,即是指出此一事实也!
善导大师於《法事赞》中曰:「极乐无为涅盘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实是佛法中最精要之开示也。
前偈文劝入弥陀涅盘界,曰「愿入弥陀界,归依合掌礼」;今文叹其当果曰「果德涅盘者」,文义首尾相应也。
下文中「我等咸归命」至「念念见诸佛。」,是请加持「现生益」;「我等愚痴身」至「速证无生身。」,是请加持摄受「当生益」也。
我等咸归命,三佛菩提尊。无碍神通力,冥加愿摄受。
「我等咸归命」者,善导大师率一切道俗归命弥陀界。
「三佛菩提尊」者,「三佛」总指法、报、化三身诸佛;「菩提尊」别指光中极尊、佛中之王的阿弥陀佛,因为一切佛都以「弥陀三昧」入正定聚而成佛。
《楞伽经》曰:「众生菩萨中,所有法报佛、化身及变化,皆从无量寿,极乐界中出。」可为明证。
上来先从本开末,即从无量光寿之「弥陀界」开出,广列法界无尽三宝;今则摄末归本,正对弥陀本佛,祈请光明摄取利益,即预标本经流通分,咐嘱众生曰「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之《观经》旨归也。
「无碍神通力」者,弥陀悲愿,与众生一体无碍,度生自在;能摄取众生,生信愿,起持名大行,今生及来世,皆得大利无上功德也。
「冥加愿摄受」者,「冥加」与「显加」不同,显加对障轻之机现身说法,令当面见闻,净除业障,得大利益;「冥加」对障重之机,冥密加持,令其自然净除业障,得真实利益。
而圣力对众生,都是从冥加到显加也。
例如弥陀先以「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之身光,长久地默默地薰发一切众生之善根,从少到多;调熟之後,即以心光「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一向专念,而蒙佛接引往生成佛。
今以众生障重,所以说「冥加」也。
以上求弥陀「冥加」,以下请三乘贤圣「遥加」也。
我等咸归命,三乘等贤圣,学佛大悲心,长时无退者,请愿遥加备,念念见诸佛。
此文举出所归命之僧宝,祈愿彼等加持我们念佛人念念见弥陀(指心眼见)。
「我等咸归命」者,义同上偈。
「三乘等贤圣」者,「三乘」是声闻、缘觉、菩萨。一往虽归一切三乘,其本意,「学佛大悲心」故,正取菩萨,摄三乘归一乘故。
下两句明示「三乘等贤圣」之实德也。
「学佛大悲心」者,慈悲有三:小乘小慈悲,菩萨中慈悲,唯佛大慈大悲。菩萨意在成佛,故学佛大悲心,小乘回小向大,也不离学佛大悲心。
「长时无退者」,菩萨发心长远,经三只百劫而成佛。
「请愿遥加备」者,「加备」与「加被」同义。前偈请弥陀加被,不言「请愿」,且曰「冥加」;今偈请僧加被,且言「请愿」,并言「遥加」者,由於僧加被,较之於佛加被稍疏,所以说「请愿遥加」,而佛之加被是一体最亲,所谓「众生念佛佛还念,专心想佛佛知人」,彼此三业不相舍离,生佛不二、机法一体。所以不必「请愿」,自然冥合冥一,摄取不舍,所以说「冥加」。
「念念见诸佛」者,正示「心见」,并非「眼见」也。
「眼见」者,须法身大士请佛加持,方得面见佛身,请示法要;或是修观者,得佛加持,而得观见佛色身。此属难行,不契众机。
「心见」者,信知本愿所成就之佛身,其心光对一向专念之念佛人摄取不舍,因而自然念念不舍,即是「念念见诸佛」,即是机法一体之「心见」。
《文殊般若经》云:「若得闻时,信解受持,当知此人,即是见佛。」这就是「心见」。
《法事赞》云:「一切回心向安乐,即见真金功德身;净土圣众诸庄严,笼笼常在行人前」,这是「心见」。
《四帖疏》解释 「回向发愿心」曰「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此「愿力之道」即是六字洪名;众生於贪瞋烦恼中,能生念佛愿生心,即是「乘彼愿力」,即是「心眼见佛」,必得往生也。
可见触境逢缘,常能信机信法,恒信知弥陀心光摄取不舍,因此,称名念念不舍,即是念念见弥陀,即是「心见」,必得往生。
又,弥陀誓愿正取「心见」,不取眼见者,乃因「心见」正是持名「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金刚深信也。又:
(一)四十八愿中数数言「闻我名字」,未有一誓言「见我身土」,而诸佛偏劝「闻名信受之心见」,并未曾证劝「面见目睹之观法」。
(二)《观经》「见佛往生」之教,正为末法障重之凡夫,观佛眼见极难,与机相违;而持名心见甚易,机法相应。然佛大悲大智者,正取易行功高之「闻名心见」也。
(三) 《观经》劝「持名心见」,而废「眼见观行」;善导大师独达佛密意,故以「观行」为助行方便,而独标「持名」为正定之业,顺弥陀愿意。因此在本《疏》开端归命偈中,即标举「念念见诸佛」之「持名心见」之旨,而废舍「修观眼见」之助业方便也!
前面大段偈文,劝大众归命「弥陀界」,亦即归命「十法界十方三宝」,请加被我们念佛人一向专念弥陀佛名,「念念见诸佛」。
下两偈劝众生「机法二种深信」,皈命弥陀救度之弘愿,证得无生身也。
我等愚痴身,矌劫来流转。
两句示「信机」,即善导大师在《四帖疏﹒散善义》中曰︰「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矌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言「愚痴身」,不言「心」者,凡夫心实是愚恶,但若归命弥陀弘愿,即转成佛智心。《第八像观》曰︰「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凡夫愚恶心,蒙弥陀弘愿摄受,当下转成佛智心也。
今逢释迦佛,末法之遗迹。弥陀本誓愿,极乐之要门。
此偈标出「信法」,即善导大师开示的「法深信」︰「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今逢」者,宿世未逢,或逢而未信弥陀救度弘愿,今乃得逢而信受,有极大庆喜之意。
「释迦佛,末法之遗迹」者,释迦佛依循弥陀本誓之名号救度,化导末法及法灭时障重愚迷之群生也。释迦佛虽然已入灭,然而以大慈悲心,特留弥陀弘愿救度之净土念佛法门,以普度末法及法灭时之群萌,念佛往生,得究竟之安乐也。
「弥陀本誓愿,极乐之要门」者,标出释迦佛末法之遗迹,即是以「弥陀本誓愿」之第十八愿为根本,以「极乐之要门」第十九愿为方便也。
第十八愿「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纯归弥陀救度,定得往生;第十九愿以自力修行定散二善,积功回向,求生极乐;以参杂自力执情,故往生不定。
若探二尊本怀,依善导之释,乃是先以要门为方便权法,渐导众生心向极乐,即蒙弥陀光明调摄,增长其宿善,不久调熟之後,即令其一向专念弥陀名号得生极乐也。
问︰逢弥陀本誓愿,实可喜叹,然而释迦广开之要门,乃是方便法,为何大师於此亦赞叹呢?
答︰二尊大悲,设方便之要门,渐调众生根机,令信入弘愿。即使是当下能真入弘愿,若论其宿缘,皆必藉要门之薰习而得入也。
经云︰「若无方便,则不得真实」,即此义也。
定散等回向,速证无生身。
回向有二:
一、夹善回向,亦名回善,即是回向自己所修定善、散善之功德,以祈求弥陀临终来迎,往生净土。这是圣道门,自力难行道。
二、直接回向,亦名回心,即是不管有善无善,直接回转执着自己有漏善根之心,完全归向弥陀他力救度,此後专称弥陀佛名,不再执着自己有漏之定散二善,也不以作为回向,这是净土门,他力易行道。
极乐之要门,以自力修定散二善,求生极乐之人,弥陀以大慈悲力,调熟其善根,彼终悟知往生之功德,全是弥陀弘愿救度力所回向给自己,全非愚恶己身所能累积,此时即「回」自力修积之执情,归「向」弥陀之弘愿救度,即能「一向专念弥陀佛名」,而蒙弥陀本誓愿力摄取不舍,即入正定聚,即已往生决定,而「速证无生身」也。
「定散等回向」者,一切自力修定散万善愿生极乐者,当其闻信弥陀誓愿救度而专持名号时,同蒙弥陀愿力摄受,称为「等回向」;此处之「回向」乃是「回心」之义,是回转自力执情,归入全凭弥陀救度之义,而不是以自力定散万善行业,回向极乐求往生也。
昙鸾大师曰︰「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法界皆兄弟」,即是「等回向」之义。
须知自力定散,其因千差,果则万别,绝不同「等」,今皆归入佛愿,因同果同,故曰「等回向」。
「速证无生身」,「速证」者,弘愿他力念佛人,临终刹那直入弥陀报土,当下证得「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亦即「佛果大涅盘」,称为「无生身」,故说「速证」。如《法事赞》说︰「临终圣众持花现(平生与弥陀有亲缘、近缘而一体不离,临终有弥陀增上缘,面见弥陀金身来迎),身心踊跃坐金莲,坐时即得无生忍」即此义也。若是自力定散回向之行人,暂在胎宫,岂能「速证」?
「无生身」者,即「真实智慧无为法身」,即是「佛果大涅盘」。《法事赞》曰︰「净土无生亦无别,究竟解脱金刚身」是也。
此两句,亦显示他力弘愿念佛,正是下偈与弥陀一体之「顿教一乘海」,是最微妙、最不可思议之佛法也。
我依菩萨藏,顿教一乘海,说偈归三宝,与佛心相应。
此偈,大师总结标题「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之义。
「归三宝」者,如前述,即是归命十方三世一切三宝力,即是归命「弥陀本誓愿,六字弘名之救度」也。
「我依菩萨藏」者,天台四教中,超越小乘「藏」教,而摄「通、别、圆」大乘三教,且超越之。因为归命弥陀誓愿海,而一向专念者,蒙弥陀心光摄取不舍,与阿弥陀佛一体不离,当下成就无量光寿功德海,乃最不可思议之佛法也。
「顿教一乘海」者,超越华严宗五教中自力之「顿、圆」教,而是蒙弥陀弘愿救度,当下顿入弥陀报土,与阿弥陀佛同一光寿无量无边功德海也。
「一乘海」句中,「海」者,比喻阿弥陀佛功德浩瀚广大无边;「一乘」者,「唯阿弥陀佛乘」,也是「一切诸佛之所乘」,因为一切诸佛以弥陀三昧得成正觉,也就是阿弥陀佛平等救度一切之「弘誓愿海」也。
问︰罪恶生死凡夫,既入弥陀「顿教一乘海」,蒙弥陀弘愿救度,是否即可「万行无碍」,而不违「一向专念」?
答︰此事分「佛边」与「罪恶生死凡夫边」。
於弥陀边,其本誓愿平等救度一切,当然万法万机普摄无遗,毫无分别。
然於吾等罪恶生死凡夫边,虽信入弥陀救度而「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若即开许「万行即是念佛」而不分,只怕「自力万善之执情强盛,还滞於杂善,而违於一向专念之宗旨也;此则远违阿弥陀佛为我们选择「一向专念」之深意,也背离释迦佛谆谆教导「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之慈悲,又辜负十方佛同声证诚专念之苦心,而将失去往生成佛之大利无上功德!
因此才有「废立」之深重大义,我们应信受奉行而不疑也。
「说偈归三宝」者,此「三宝」之体即是阿弥陀佛,如前已辨。此一句大师劝归阿弥陀佛之弘愿救度也。
「与佛心相应」者,「佛心」指诸佛之大慈悲心,也就是弥陀之本誓愿、释迦之悲化,以及十方佛之同心证劝,而总源於弥陀之本誓愿心也。
此一句,特指「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则「与佛心相应」,必得往生成佛也。
大师《往生礼赞》劝赞「专念」云︰「与佛(弥陀)本愿得相应故,不违(释迦)佛教故,随顺(十方)佛(证诚)语故」,就是此偈之意。
下一偈四句中,前两句请诸佛证明大师内德「与佛心相应」;後两句请诸佛加被大师传弥陀之悲化,「广开净土门」圆满也。
十方恒沙佛,六通照知我,今乘二尊教,广开净土门。
「十方恒沙佛」者,依《大经》云︰「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也。
「六通照知我」者,十方佛以无碍大神通,照见了知善导大师的内德与传弥陀悲化,皆如阿弥陀佛之本誓愿也。大师请诸佛证明自己之内德,也请加被自己的传弥陀悲化圆满也。
「诸佛六通照知」者,以佛眼彻见弟子的归命礼敬之身业,以佛耳彻听弟子说偈劝归弥陀界之口业;以佛他心通彻知弟子一心之意业;以佛宿命通彻见弟子累劫流转而蒙弥陀弘愿摄受救度之事实;以佛神足通加持弟子之二利愿行圆满;以佛漏尽通净除弟子与一切众生之三障烦恼,令入弥陀本誓愿海,皆与弥陀一体成就无量光寿也。
「今乘二尊教」者,「今」之一字,示善导前之诸师虽弘本经,皆差失佛旨,今唯善导独明佛正意也。「乘」者,信顺弥陀弘愿救度也。
「二尊教」,二尊教法有「二尊二教」与「二尊一教」两重意涵,阐明「要弘二门判」的意趣所在(今乘二尊教,广开净土门)。
第一重「二尊二教」,是将《观经》分为释迦教之要门与弥陀教之弘愿,释迦通过要门诱引调熟定散之机,弥陀则通过弘愿显示其归趣救度,这是属於二尊二教的范围。
第二重「二尊一教」,则比二尊二教更进一步,显示释迦、弥陀都以弘愿念佛作为宣说《观经》的目的。
如《观经》最後之〈流通分〉说:「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善导大师解释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释尊上来虽说定散之要门,但今不付嘱定散之要门,反而只付嘱阿难弘愿之念佛,只劝导我等要持无量寿佛之名号,而不是观想阿弥陀佛之佛像与三福九品之要门,此即是二尊一教之明证。
如〈散善义〉说︰「仰蒙释迦遗指向西方,又藉弥陀悲心招唤;今信顺二尊之意,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白道),舍命以後,得生彼国,与佛相见,庆喜何极也。」此亦是二尊一教之意。
要之,「要弘二门判」是善导直接根据《观经》之意涵而做出的解释,既是《观经》的大意,也是净土教之根本教判。若将此要弘两门对待来看,则释迦是以要门(定散)调熟我等之根机进入弘愿门,而弥陀则是以弘愿(念佛)救度我等(二尊二教);但释尊也正是因为调熟我等之根机进入弘愿门,才废舍要门独劝弘愿(二尊一教)。所以《观经》到了流通分,我们已明了二尊摄化善巧之不可思议,欢喜之情不能自已。
「广开净土门」者,今善导独明二尊之正义,楷定古今,先乘释迦教,广开要门,尽摄定散二善众机调化之,待其缘熟,即令乘弥陀弘愿教,皆入弥陀报土也。
可见「净土门」虽权分要、弘二门,而其源本,唯弥陀弘愿救度一门也;因此大师在解释「弘愿门」说︰「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即在说明此一事实也。
以下最末一偈,即是回向偈,是大师转传弥陀弘愿功德海,普化一切众生,皆得念佛往生成佛也。
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
「愿以此功德」者,此「愿」即是弥陀之愿,「此功德」即是指弥陀兆载永劫所积聚之功德。弥陀「愿以此功德」,平等回施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不论三贤十圣或五逆十恶,都平等无别地发愿生心,往生安乐国以共成佛道也。
此是善导大师转传弥陀之弘愿功德海,即是善导大师学佛大悲心,自信教人信,真成报佛恩也。
「平等施一切」者,阿弥陀佛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平等无条件惠施予十方一切圣凡善恶诸众生也。
「同发菩提心」者,此菩提心是「无上菩提心」,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上正等正觉心)的简称,「菩提」二字是古印度梵语,汉文之意为「觉」,即是成佛之意。发菩提心,就是发成佛之心,也就是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说:「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故发菩提心为成佛与度生之因,是大乘佛法的精髓。
菩提心有二,圣道门菩提心与净土门菩提心。
圣道门菩提心,即是於娑婆世界,发四弘誓愿,修六度万行,生生不退,历经三大阿僧只劫,福慧圆满而成佛。此亦名自力菩提心,属难行道,众生不堪。
净土门菩提心,即是「愿生心」,也就是「愿生弥陀净土」之心,此心是往生弥陀净土之因,有此心必定往生弥陀净土,一旦往生弥陀净土,必定断烦恼证佛果,而「广度十方众生」。此亦名他力菩提心,属易行道,众生所堪。
「菩提心」就是成佛的心,而往生就能成佛,所以,愿往生净土的心,就是净土法门的菩提心。净土法门不必另外再去发菩提心,闻信弥陀救度、回心转意愿往生,这种心就是我们的菩提心。
善导大师普愿一切众生,共同发起「愿生弥陀净土」之心,因为往生必成佛,成佛必广度十方众生,而圆满菩提心与菩萨道也。
「往生安乐国」者,安乐国是极乐世界的异称,亦即是弥陀净土。「愿生弥陀净土」,则必定往生弥陀净土,必定速成佛道,必定如弥陀光寿无量、平等无条件的「广度十方众生」。是故善导大师转传弥陀慈悲平等救度的功德於一切圣凡善恶诸众生,普愿一切众生,皆「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则必蒙弥陀光明摄取不舍,「往生安乐国」以圆满菩提心与菩萨道也。
三、结论
善导大师「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全偈,有以下几个重点︰
(一)全偈,意在劝大众归命阿弥陀佛第十八愿—–弥陀以六字名号平等无条件救度一切众生,称名必生之本誓愿。
(二)弥陀救度之誓愿力,成就了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三宝,因此一切三宝皆归於「弥陀界」,所以「归三宝」即是归命「弥陀界」也就是「归命弥陀救度之弘愿念佛」也。
(三)唯有弥陀本誓愿六字洪名,才能救度末法及法灭时广大的罪苦众生,所以大师急劝「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四)第一偈「道俗时众等〜佛法复难欣」,显示自力之圣道门难修难成。
第二偈「共发金刚志〜归依合掌礼」,劝大众归命「弥陀界」,也就是第十八愿,弥陀弘愿名号救度。
(五)以下四偈半「世尊我一心〜果德涅盘者」,说明「弥陀界」之功德成就,含括十方三世一切佛海,及三贤十圣海,皆是大师领大众归命的对象。
(六)下一偈「我等咸归命〜冥加愿摄受」,说明所归命之弥陀界,主要是归命佛中之王,光中极尊的弘愿主阿弥陀佛,祈请以本愿救度威神力,摄受吾等苦众生。
(七)下一偈半「我等咸归命〜念念见诸佛」,显示广及学佛大悲心长时无退之三乘圣众,皆是所归所请加被之对象。
(八)下一偈「我等愚痴身〜末法之遗迹」,劝机法二种深信,宜应舍自力,而归他力救度。
(九)下一偈「弥陀本誓愿〜速证无生身」,显示净土宗包括弥陀弘愿及释迦要门。弘愿是真实是本体,要门是权法,是导入弘愿之方便,也是进入弘愿专念之後,自然随缘之相用也。
(十)「我依菩萨藏〜与佛心相应」一偈,显示善导独契佛心,指出弥陀弘愿,乃是释迦一代教法中,超越一切之特别法门,信行「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即是与弥陀弘愿相应,同时与一切诸佛大慈悲心相应。
(十一)「十方恒沙佛〜广开净土门」一偈,大师请十方一切佛证明,自身蒙弥陀弘愿摄受,已入弥陀大悲愿海中;而且今发如同弥陀之悲愿心,「乘二尊教」广开「要门(权)、弘愿门(实)」之净土门,以摄化一切众生。
(十二)最後一偈「愿以此功德〜往生安乐国」者,此是回向偈,大师转传弥陀平等回施一切众生之功德,愿一切众生同发愿生心,同生安乐国,同成佛道,同以悲心,广度十方众生也。
全偈之字字句句皆是善导大师乘弥陀弘愿,从阿弥陀佛本誓愿海中流出,此本誓愿海无量不可思议功德,阿弥陀佛本已回施予一切众生,今善导大师藉说偈度生之机,又契弥陀回向之无尽大悲,作十方众生必定往生之增上缘也!
以上是末学净灿学习本偈之些许心得,敬呈於此,恳请诸位大德,不吝指正,不胜感激!
南无阿弥陀佛
2021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