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继续研讨上一节课的问题:念佛人如何不成为退机?
古德总共总结了四点造成退机的因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第一点,也是我们上一节课所谈到的,被异学、异见之人障碍所退。这也是经常发生的,所以我们要提高警惕、防范意识。我们继续往下说。
第二点、造成退机的因缘就是自造罪退。
这也是善导大师在二河白道喻当中所说到的,我们众生的贪心、嗔心是非常强烈的,贪、嗔二毒很深,自己再遇到一些因缘的情况下,就容易造恶业,自己一造罪,就容易信力退失。这个地方主要是指我们自身的感受,其实佛的白道,虽然夹在水火中间,但名号的功德力,是绝不会因为你怎麽样就破坏掉的。
信心是不能破坏掉的,但如果有些人,造罪造多了,甚至邪知邪见,认为阿弥陀佛无条件的救度,可以放任造罪,最後可能就会被邪网所缠缚,没有正知正见。像八正道第一点就是正知见。如果怀有这样的邪见,可能最後成为退根之机,就漏於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
所以真正体悟阿弥陀佛无条件救度的人,他的信心是建立在机法二种深信。一定会像善导大师在《般舟赞》当中所说的:「大须惭愧。」、「常怀惭愧,仰谢佛恩。」所以一个真正建立机法二种深信的真念佛人,他一定是怀着惭愧、感恩、忏悔的心。
像法然上人在《和语灯录》当中就说过:「虽然弥陀的本愿,罪恶再深重的众生也要救度;但是真正领受到弥陀誓愿不思议的人,即使一只蚊子的脚,也不会去折断。」我们大家,不是因为受戒有持戒的能力而不去杀生,而是被弥陀的慈悲所感化而自然的将此大悲传递出去。就像上人所说的那样:「弥陀如何爱我,我便如何爱人。」、「弥陀救度使人善良。」
如果有人说:「阿弥陀佛无条件的救度,那我造点罪也没有妨碍,我造完罪再念佛也一样得救。」持这样知见的人是大邪见。所以古德有一个譬喻,就说明这样的道理。古德说:「有解药却故意去服毒的人,是愚痴的。如果你误解阿弥陀佛本愿救度,而造恶无碍,那就不是真正的念佛人,这样的人很愚痴。」
如果这样的邪心太重,而没有得以去除的话,就可能会被邪见带跑偏。那自己怎麽防止呢?就是你自身要建立机法二种深信,这样才能生起「大须惭愧」、「常怀惭愧,仰谢佛恩」的心。一个真正仰谢佛恩的人,一定是惭愧的。
第二、就是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善导大师就告诉我们要敬而远之,要远离。善导大师在《观经疏》当中就说了:「好恶之人,敬而远之。」所以这是第二点退机因缘,就是自造罪退。
第三点、就是观成退。
这也是出自善导大师《观念法门》当中所讲到的。善导大师说:「众生,其有得是念佛三昧者、观佛诸相好者、得诸佛现前三昧者,……若起邪命及贡高法,当知此人,是增上慢,破灭佛法。……虽复念佛,失甘露味生下贱家。」其实这段疏文,是善导大师取意《观佛三昧海经》观佛密行品当中的一段经文。
这段经文大意是说:「佛告诉阿难尊者,就是说未来的众生,如果有能够得念佛三昧,能够得观佛三昧,这样的人要密身口意,不要起邪命,生起贡高我慢的心。如果生起这样的心,这是一种增上慢,是破灭佛法的现象,让众生起不善之心,会乱和合僧,显示异相来惑乱众生。这样的人是恶魔、是恶人,虽然念佛,但已经失去甘露法味,最後就有可能,被这样的骄慢引入恶道。」
所以《观念法门》就提到,如果有这样一类人,这类人就机来说,可能确实是比较上根的,他能够观,可是他因为能够观,却起了邪命和增上慢,到处乱说,拿自己的境界炫耀自己。所以但凡炫耀境界、好神通的人,不管他是谁,立即远离。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明确就说过,不许可弟子们用神通吸引徒众。而且我们净土宗历代祖师,他们都是佛菩萨应化,都是显示要守愚念佛,提倡守愚念佛。
在《楞严经》上佛也多次提醒,末法时期,凡是卖弄神通的人,其所言说,多为魔说。佛在《观佛三昧海经》也说,这类人就犹如狂象,踏坏莲花池、踏坏一切清净法义,自害害人,堕魔眷属。但是反观现在,反而有一些,可能有一点外道通;或者有一点小本事的人,身边跟着一帮人去依止学习,这类人也是特别可怜可悲的。因为他一旦被推到那个位置,被打造成圣人,他也很难拉下脸面。所以往往这一类人,他还不能自觉,一错错到底。
像悟达国师,他就一念傲慢心、一念增上慢,膝盖上就长了个「人面疮」。悟达国师,道行很深,道德、学问、修持都很好,你想想看,皇帝都拜他做老师、称他为国师。有一天,皇帝送他一个沉香宝座,他接受了皇帝送的这个沉香宝座,他就生了傲慢心了,觉得自己确实很了不起,皇帝对他这麽恭敬,你看这个念头一起,护法神就走掉了。
本来真正修道的人,是有护法日夜保护的、诸佛护念的,可是一念骄慢心,护法走了;冤亲债主趁虚而入,找上门来了,所以膝盖上长了个「人面疮」。这个疮像人脸一样,但是因为以前他还是小和尚的时候,救过一个病苦的出家人,其实是阿罗汉变化的。因为这个阿罗汉估计知道,他以後有这样一次劫难,就是骄慢心造成的劫,所以跟他结缘,这样後面好救他。
所以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念佛人要安於平淡。所以很多祖师大德,他们都是佛菩萨应化,一般都不会去显示神通。针对这类人,佛就告诉我们要「密藏身口意」。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去显摆,所以佛在经中就说了:「不舍智慧是名愚痴。」当然你能够观成的人,他必定是能够息虑凝心的人,这类人即使观成了,也要密藏。不过这一点好像跟我们凡夫众生没有太大关系,因为我们是不能作正观见佛的,但怕的就是不自量力的人,明明是个凡夫他还要去作观,你又正观不了,他可能就会作邪观。
像十三观当中讲正观、邪观,如果你作邪观那就麻烦了。你邪观,你感召的境界,能是什麽好境界呢?所以就容易着魔。所以佛在经典当中就说过:「宁起我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如芥子许。」你不是这样的机,你去观是很危险的。我们不是正观的机,都是凡夫,那就老实口称念佛就好了。
所以善导大师说我们:「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我们众生的烦恼业障很重,而所观的境界是非常微细的,比如观佛毛孔,佛有多高?那都超出我们的认知的,我们的心都很粗犷,识扬神飞,就是说我们烦恼纷飞,怎麽去观呢?所以就劝我们,只需要专称,口称这句名号,不作观想。
依照《文殊般若经》所说的,只需要系心一佛,不观相貌,专称名字就可以了。因为大圣、佛都知道我们,悲悯我们,知道我们观非常的难以成就,所以直接就劝我们口称名号、专称名字。因为称名非常的容易呀,只需要相续称名,必得往生。所以这是第三种,观成退。主要就劝我们要老实,上人说「六不四平」,平常、平淡、平实、平凡。
第四点、就是舍命退。
在《临终要决》当中就说了:「余多见世人。於平常时念佛礼拜。发愿往生。及到病患临终。但只怕死。都不见言此事。」很多人,他平生,他身体好好的,念佛、礼佛,都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愿生心满满的样子;但是到了病苦快临终的时候,他又放不下,怕死了。
像《净土圣贤录》当中,有一位唐代的比丘叫惟岸和尚。他在往生前,就把大家召集起来就说了:「我要往生了,看看你们还有谁能够跟我一块走。」当时很多人都吓傻了,没有一个人说话。有一个小沙弥,非常踊跃:「我愿意跟师父走。」老和尚说:「你想走,你要跟你父母告个假呀。」这小沙弥就回到家里跟他父母说:「我要跟老和尚到极乐世界去了。」他父母还不相信,就开玩笑说:「好好,那你去吧去吧。」他就蹦蹦跳跳回来了,回来之後就说:「我爸爸妈妈同意了。」
这个老和尚就先安顿好他,在佛面前盘腿坐下就开始念佛,这个小沙弥念念念,还真的就走了。走了之後,惟岸和尚还抚摸他的背就说了:「唉呀,你还比我先走,我还得处理你的後事了。」处理了他的後事之後,惟岸和尚在大家的念佛声当中,还写了一首偈诵,主要是写赞叹三圣来迎接的状况。写了这偈诵之後,把笔一搁,念佛声中就走了。所以你看这麽多弟子,就一个小沙弥愿意往生、真愿意走。我们想想,如果上人突然有一天告诉我们:「我要往生了,你们谁愿意走?」我看那个时候有多少人真心走。
那善导大师呢,他也怕我们有这样的退失,所以处处就劝诫我们:让我们要好好用心,以毕命为期,誓不中止。誓不中止!
大致就这四种退失。其中我主要说的就是第一种,被别解别行、异见异解、障碍而退。
在上一节课,我留了一个问题,就说了:「难道我们过去世没有修习过此法吗?」很多人念佛很感动!《平等觉经》说,是因为他过去世曾经闻过这个法门,今得重闻,所以才会有这样的信心、欢喜感动这样的情绪。所以也证明我们过去世,可能遇到过念佛法门。
净土宗开宗祖师,弥陀再来的善导大师也说过:「专专指授归西路,为他破坏还如故,旷劫以来常如此,非是今生始自悟。」我们难道今生才遇到念佛法门吗?不是。过去世可能也遇到了,那遇到了怎麽没往生?我们要好好反省了。因为被别解别行、异见异解的人破坏了,那些人告诉我们念佛不能往生,我们信他们了,总是这样,所以我们总是,常没常流转。
所以善导大师一开始就劝我们念佛人:要共发金刚志,建立金刚信心、金刚志愿。什麽叫「金刚」?金刚就是不坏之意,就是我们的信心志愿,不被他人破坏掉,信心不退、信忍不退。如果他人破坏我们念佛的信心,即使是佛,亦当远离。这不是我说的,这是祖师说的。
首先善导大师说的,善导大师说:「即使是罗汉、菩萨、报佛、化佛满天飞舞,各个辉光吐舌,告诉你西方净土,不得往生,本人亦绝不信受,唯增长成就我往生之信心。」所以我们想一想,开宗祖师说的话,佛菩萨亲自说:你念佛不能往生,你都不能信。你都要坚信,念佛必定往生,我们要有这样的金刚信心,我们要深信。
千万不能像祖师说的:暂信暂不信,若存若亡,这些都是忌讳的。彻悟大师也说了,当我们在修行念佛法门的时候,倘若达摩大师,达摩大师是西天禅宗的第二十八代祖师,来到中国,拿着衣钵来中国找传人,成为中国禅宗的第一代祖师。传给慧可,这一脉以後就是一花开五叶,禅宗在中国非常兴盛。
达摩大师对我们中国佛教界的恩德,也是十分广大的。可是彻悟大师却说:即使达摩大师忽然现在我们念佛人面前,对念佛人说,我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圆顿之禅,你只要把念佛法门放下,我就把这个见性成佛的禅传授给你。这个有点诱惑力、也有点挑战性,这个时候怎麽办呢?如果平时你深信切愿没有解决,这个时候你赶紧就磕头,磕头了,好好好,我赶快放下,你赶快传给我见性成佛的禅吧。如果是这样,你就是决定信心之相不具备。
彻悟大师怎麽说呀?我们要怎麽样呢?你这个时候要向祖师表示恭敬!你可以向祖师顶礼!但你要怎麽说呢?说我已经首先接受了释迦牟尼佛传授的念佛法门,曾经发愿尽形寿受持不改变,你老人家虽然有甚深微妙的禅道,但是我不敢违背自己原来的誓愿,不放下自己的念佛法门,不受动摇。这还是达摩大师,紧接着彻悟大师又进一步说:纵然、或者是释迦牟尼佛,忽然现在我们的面前,因为这个念佛法门、往生的法门,也是释迦牟尼佛说的,那我们对释迦牟尼本师,是崇拜得五体投地的。
彻悟大师说:如果释迦牟尼佛现前,他说我原先所说的念佛法门,只是当时的一个方便之说,现在我有更殊胜的法门,超过念佛往生净土的法门,你现在暂且把这个念佛往生的净土法门放下,我跟你说更殊胜的法门。这个时候怎麽办呢?这都是考验哦!这个时候对一个深信念佛的人来说,也只是向释迦牟尼佛顶礼!向他老人家恭敬陈白,说,我已经秉授了你老人家教给我的净土法门,曾经发愿,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存在这个世间上,我就不会改变往生净土的信仰,你释迦牟尼佛虽然有更殊胜的法门,但我却不敢违背我原来的誓愿。这个时候你能够这样陈白,你就是金刚信心。
虽然是佛陀祖师现在面前,让我们舍弃念佛一法也都不改变,不改宗易志,连佛祖现前你都不改变;那些其他的善知识,甚至其他外道魔王,虚妄的邪说,就更不可能动摇我们、迷惑我们,让我们放弃念佛法门了。你如果有这样的信心,可以说你的信心是很深的,具有坚固信心之相,坚固如金刚,这样就是重信。
我以前对《彻悟禅师语录》当中这一段开示,是非常喜欢的。你看看,佛祖现前,我们都不改变自己所信,更何况你讲一点其他的。被这些世间人所迷惑、所动摇,我想现在有些念佛人之所以被动摇,就是因为信心没有坚固。
接下来,彻悟大师又说了,对於一个净业行人来说,坚固他往生之愿,也要受到种种的考验,这种考验主要是来自顺逆苦乐两种。如果有一种考验,有赤热的铁轮,一块圆形的铁,把它烧成赤热火红,然後旋转在自己的头顶上,这是非常苦的。为什麽呢?我们头顶的神经元最多、最敏感,感受疼痛最直接,有一个赤热的铁轮在那旋转,就很苦。
这个时候就面临一个选择,如果你放弃往生之愿就不受这个苦,那你是要坚持你的往生之愿,还是改变呢?如果你能坚持往生之愿,你就永远受这个苦,那在这种情况下,你怎麽办?就是在这样的痛苦当中,不以这样的剧苦退失自己往生净土之愿,这是第一种,用苦来把我们吓回去。
还有一种,用软性的微妙五欲让我们陷进去。这里彻悟大师就提出,轮王圣妙五欲现前,转轮圣王的位置,是一切凡夫众生所渴望、所追求的,这些东西现前,这种快乐如果跟我们做个交换呢?转轮圣王他一出世有七宝随行,五欲快乐是最殊胜的。那你作为念佛求往生的人,如果你把这个往生的愿放下,就给你转轮圣王的位置坐,干不干呢?你不要交换,你不要被他所迷惑。转轮圣王虽然很享福、很富贵、很有威德,但是他还没有解决轮回问题。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相比,他差的太远了,我们往生更殊胜。所以不以转轮圣王的快乐,来退失我们往生净土之愿。
所以用这两种受苦的逆境,用这个赤热的铁轮旋转,旋转在头顶上所受的苦,这是苦的极点;享乐的顺境,转轮圣王的享乐也是极点、最高。这两方面,苦乐顺境,都不能使我们改变往生净土之愿,更何况在世间生活当中一点小小的顺逆境界,怎麽能引转我们往生净土的愿呢?所以当上面那样的顺逆境界现前,都能不受这个引转、动摇,那就是金刚信心。
这是彻悟大师所讲的:达摩大师现前、释迦牟尼佛现前,我们不改变我们的往生信心;热铁轮旋转头顶、转轮圣王的五欲之乐,也不改变我们往生的信愿。
在《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当中也说了,信净土法门,就好像永明延寿大师在四料简所讲的那样,教诸其他的法门,当中有大小、难易、得失,都是不同的。虽然有其他的法师、善知识称赞其他的法门,也不为所动;乃至诸佛现前劝慰,令修余法,哪怕就是诸佛现前,劝导我们、抚慰我们让我们去修其他的法门,改宗易志,也不退转,这样才是真正所谓的信。
所以印光大师说,求生西方一法,佛也说不出第二个法门了;同时也告诉我们,连佛来破坏我们信心,我们都不能信佛,那更何况世间的人。
所以凡是破坏我们念佛信心的人,要远离。善导大师说他们是贼人。凡是别解别行、恶见人等、妄说见解、迭相惑乱,破坏我们念佛信心,就是我们往生路上,最大的贼人。那我们这一世,千万不可以被他们破坏念佛往生的信心。
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法然上人,他曾经被流放到四国的时候,有一位沙弥叫随莲房,他是与上人一起同行的,上人就为他开示念佛往生之道,从此皈依上人,走上一心念佛的道路。可是法然上人往生之後,在建保二年的时候,有一位修行的人就对他说:「光靠念佛是不能往生的,如果不理解经典的话,不具足三心的话,就不能往生。」随莲房就回覆道:「已故上人说念佛要以无样为样,只要一心念佛,临终佛一定来接引往生极乐,上人也并没有告诉我三心之事。」这位修行者就说了:「那是法然上人的方便之说,上人的本意,是怕把经文之类的东西说给你听,你对此产生疑惑。」
其实在法然上人的三百八十多个弟子当中,随莲房是最愚痴的,他不明白这件事,所以随莲房听他这麽一说,内心就产生了疑惑。以前信心具足,现在疑心重重的,他每天就想,每天被这个疑惑,弄得烦烦恼恼。
有一天晚上,随莲房就梦到自己从法圣寺西门进入,只见池中盛开着各式各样的莲花,并看到法然上人出现在盛开的莲花当中对他说:「你最近耿耿於怀的事,千万不要烦恼。」因为上人知道,他最近对念佛产生疑情了,估计整天在想,想上人为何没有告诉我三心之事呀,那弟子有异想,估计上人在极乐世界也感通了,就入梦。
这个时候上人就问随莲房:「假如有人指着莲花池的莲花对你说,哎,某某人,这个不是莲花;这是梅花,这个是樱花,你相信他讲的话吗?」随莲房就回答说「:池中里面长的就是莲花呀,我不会因为人家讲是梅花,就不相信是莲花了,我还相信这个是莲花。」上人就对他说了:「念佛也是这样子,我法然所讲的,你但念佛,必得往生无疑。如果相信这个来念佛的话,那就等於是指着莲花说,是莲花。你就相信是莲花,这个是没有改变的。这样深信无疑,就好像我们眼睛见到莲花就是莲花一样。我们不会因为人家讲的话,就改变我们对它的认识,那麽如果能信我法然所讲的,汝但念佛,决定往生无疑。」
就像我们眼睛看到莲花,就认识是莲花一样,没有任何的乌云,深信而念佛。如果遇到邪见的人,对宗义错误理解的人,他说念佛不能往生,往生不定,他就好像说,莲花不是莲花,是梅花,是樱花。结果很多人就相信,是呀,专门念佛怎麽能往生一定呢?那等於说指了一朵莲花说它是梅花。他就说,对呀,这怎麽是莲花?这就是梅花呀。所以法然上人就告诉你,念佛是往生决定无疑的事。你相信了,就像把莲花当成莲花一样。你要深信,不必讨论各种经典,只需要念佛。所以说完之後,随莲房就从梦中清醒过来,从此疑虑完全消失,专心念佛,最终圆满往生的宿怀。
法然上人,就按照经文当中所提出的一个譬喻,叫「莲花非樱梅譬喻」。你看法然上人就出现在随莲房的梦中,他把念佛比喻成莲花,把邪见—–就说你必须要通达经教,落实三心的这个杂念—–比喻成樱、梅,就告诫他不要怀疑念佛往生。
其实佛讲一切经教,无非就让我们顺承佛的救度。讲三心,三心就是信受弥陀救度的信心;讲三心,是因为我们众生心曲不直,如蛇行一样弯弯曲曲、不直,所以讲三心,就把我们心给它调直。正念直来,让我们保持这个一向专称的志愿,直直的过来,所以有这个必要。因为我们众生的心,不顺法性。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当中说,障菩提门有三种,顺菩提门也有三种。所谓的顺菩提门,就是顺佛教、顺佛语、顺佛心。与之相反、相违背的、相背离的,就是违逆佛教、佛语、佛心,就是障菩提门。主要就是以见浊的这个我见、邪见,来障碍菩提。所以三种障菩提门「我心贪着自身、无安众生心、恭敬供养为自身」。你会发现,这三种障菩提门,有一个共同的特徵:我是老大,自身是第一。即使恭敬供养看来很好,可惜是供养自身而非佛。因为我们众生都是我第一,心执着自己的想法、认知,所以是逆菩提门。
所以讲三心,就是把我们的心,从我这边调到佛那里,就是回转我见的心、弯曲不直的心,成为顺佛之心、顺佛正直的心、顺佛救度的心,所以讲顺菩提门。菩提门就是菩提心,三种顺菩提门其实就是三种菩提心,也就是我们说的三心,这表达方式不一样。
顺菩提门就让我们随顺佛教、随顺佛意、随顺佛愿、随顺佛的教导,去一向专称,就是至诚心、真实心。你能够真实接受佛的教导,佛让我们一向专称,你就一向专称,你不就是真实接受佛的教导嘛,这就是至诚心、真实心。随顺佛的本意,就是深心,深信佛的本意。随顺佛的心愿,就是回向发愿心。佛的心愿,是让我们都干什麽呀?往生极乐世界—–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我们随顺佛的愿望、佛的心愿,愿意往生极乐世界,这不就是回向发愿心嘛。
所以讲三心,就让我们顺佛救度的心,其实就是听佛的话。「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南无就是三心。南无其实就是什麽呀?就让你听话,南无就是听话,听谁的话?听佛的话。
善导大师在《观经疏》就说了:「若佛所有言说,即是正教、正义、正行、正解、正业、正智。」都有一个「正」,表示佛所说的是绝对的、没错误的。正教,就是佛所说的教法;正义,就是佛所说的义理;正行,就是佛完成的修行;正解,就是佛的见解;正业,就是佛的力用;正智,是佛的智慧。只有佛才能称为「正」,那我们大家都是「邪」,邪定聚。
所以善导大师在《观经疏》紧接着就说了:「唯可深信佛语,专注奉行。」唯佛所讲的是正,即使菩萨所说的,与佛不相应,我们也不能信受。所以我们随顺佛的教导,本意心愿去专称念佛,一心愿生。这就是什麽呀?这就是「就佛立信」,以佛所说的来立信。佛讲,一向专称,一心愿生,必得往生。我们就听佛所说的,这叫「就佛立信」。
佛所说的以名号,只要专称名号,就必得往生,那我们信念佛必生,就用名号来摄受我们的信心,名号当中自然就有信心,自然就有三心。三心以名号为体,所以你懂还是不懂;懂教理,不懂教理;了解三心,不了解三心;你只要一向专称,愿意往生,你自然就具足三心,你就必得往生。
好,这个问题就是如何不退失念佛的信心?如何不成为退机?就讲到这里。这两讲非常重要,希望大家好好理解。要一心愿生、一向专称、一生不退。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