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金言录》[1]〈宗旨安心章〉之文,让人对「信心、安心」之义更明白,摘录如下,与众分享并述感想:
安心者,即三心也,三心者即「名号」也。所以善导大师释「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云「称我名号」。
「至诚心」者:舍离自力我执之心,归依弥陀真实之体也。
「深心」者:舍烦恼具足秽身,而归弥陀清净本愿为体。
「至诚、深心」二心者,厌舍众生身心二妄,归入弥陀名号一实之相也。
「回向心」者:自力我执所修诸善,及与他力名号所具诸善,因果合会之当体也。
上来所判三种安心,即施即废,而唯独一南无阿弥陀佛也。
名号真实故也,唯是弥陀则谓真实之义,全非我心所起真实之心也。以凡情而所识量法,总无实故。
善恶二道,机品种类,皆颠倒不实,虚妄假法也。他力名号者,即摄善恶二机真实法也。
六识分别妄心,故非净土生因;唯称名号位,即是往生也。
自力诸善不离憍慢,故释「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亦释「三业起行多憍慢」焉。归依无我无人之名号,则无可憍之我,亦无可慢之人。
名号非青黄赤白色,非长短方圆形,非有非无,总非凡夫可思量之法也。是以三世诸佛称赞「不可思议功德」。唯任声称念,则离无穷生死。
念佛行者,舍智慧、舍愚痴、舍善恶境界、舍贵贱高下道理,即令怕入地狱心、愿生极乐心,亦得舍弃。
但任口称,必得往生。是故往生不依心,依名号往生也。
这些法语包含了两个重点:
1.机法之信(我心虚假,唯佛真实):厌欣
2.归命之安(随顺佛说,任凭救度):回愿[2]
两点互相含摄,彼此增上,是净土宗仰凭弥陀本愿力的大安心、大满足:「二种深信是净土宗安心之极要」,「既信弥陀,就不要再烦恼;深知安乐在我心,弥陀与我同在。」喻云「弥陀是生命的灵粮」,若信受弥陀的大能与救恩,永无饥渴、恐惧与沦堕之忧,而有充实、平安、及得救之喜。这是弥陀大悲心的恩赐,也是凡夫信愿行的受用。
若就善导大师〈往生礼赞〉之「安心→起行→作业」[3],先得安心,依序渐进而有起行、作业,归止於极乐,安住而不动,则不再六道轮回。安心就是三心,摄归於意业之信心、口业之称名,心口相应,内外一如,必能乘佛愿力,往生净土。乃至於三心归一(信)心,更以行立信,以行满愿而只管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即总括机法之信与归命之安也。
我心虚假,唯佛真实
脑神经科学显示:大脑占用了人体的大量资源(能量),因此,人们习惯以「重复」的活动来节省脑力,让大脑处於「放空而舒适」的模式;虽然,意料之外的状况,能打破这种惯性模式,吸引人的注意力,而似有新鲜感与创作力;然而,守旧与创新都是「意识」的幻觉、「妄心」的造作,无常而虚假,不可执着,更不应依赖;大乘佛法教人参禅悟道,另觅不生不灭的常住「真心」,依此而精进修行,乃能断惑证真,转识成智,福慧圆满而成佛。
然而,对於末法愚恶的众生,依自力断惑证真,极难;乘他力念佛往生,甚易[4],因为,起惑造业的「妄心」难断,涅盘本具的「真心」难证;等而下之,「真、妄」不分,「有、无」不明,落在「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之迷糊中过生活,虽有心修行,也只在善、恶上打转,好的是行善止恶而升天,坏的就欺善做恶而下堕,总不离三界六道的轮回,浑不知「自净其意」为何?因此,对於已於娑婆苦海发厌离心,而不知往何处去,不懂该怎麽做的人,就须寻找善知识,请教此心的真妄、及修学的难易,选择其中契合所处时代及个人根机的法门,专志一心的深入,或可有成就。
对真心与妄心的分别及其关系,佛教各宗派有大同小异的诠释,慧净法师概括而简化云:「真心本有,妄心本无」,真心是一真法界、真如实相、第一义空;妄心是爱欲荣华,贪瞋痴慢,烦恼杂念;真心永存,不变不失,妄心无常,易变易失;唯有安於孤独,甘於寂寞,更接近真如本性,这也是「厌秽欣净」。若不安於孤寂,而攀缘外境求慰藉,就远离了本真佛性,而落入意识之妄心。[5]《净土指归集.身心虚伪》云:
大众从无始来,常认为我身者,是地水火风假合之身,旋聚旋散,属无常法,非我身也。大众从无始来,常认为我心者,是缘虑客尘,虚妄之心,乍起乍灭,属无常法,非我心也。
我有真身,圆满空寂者是也;我有真心,广大灵知者是也。空寂灵知,神用自在,性含万德,体绝百非,如净月轮,圆满无缺,惑云所覆,不自觉知。
妄惑既除,真心本净,十方诸佛,一切众生,与我此心,三无差别,此即菩提心体也。舍此不认,而认臭身妄念,随死随生,与禽畜杂类,比肩受苦,为丈夫者,岂不羞哉。
若以净土宗的判教来看,或可分说如下:
妄心:意识—(娑婆)自力之幻觉
真心:佛性—(净土)他力之实际
凡夫的「真心」被妄想所遮覆,今生或闻其名(实相心、如来藏、佛性、真如),而不知其理,亦不证其实;惟佛圆满证得此心,并开显於其报身及净土之庄严;又为了度(娑婆)众之方便,将此真心之清净内涵与无漏功德,含摄於六字名号中,赐与有缘人;因此,凡夫唯於往生见佛之後,因佛力住持,乃能顿悟、亲证其本来自性清净涅盘(真)心;或於娑婆称念佛名,少分相应於本具之真心与弥陀之净土。清.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云:
妄心无住处,体相竟如何。闪闪风中烛,摇摇水上波。一家门户别,六个弟兄多;扰扰各驰竞,纷纷总不和。……何当悟常住,诸妄尽消磨。
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但执妄心居在内,不知真性体全收。弥陀诸佛镜中影,极乐娑婆水上沤。取舍厌欣无挂碍,自家屋里任优游。
正念觉来犹有觉,妄心空处未忘空。边邪那个非中正,偏曲何人不至公。摄受三根归净土,直教万派尽朝宗。
我心 (情绪,见解,感觉,体验—–我见,我执) 虚假,唯佛 (事实,圣言,名号,教理—–无我,唯信) 真实—–这是念佛人的正见与共识。既然世间皆假,弥陀独真,乘佛本愿力的念佛,就是藉假修真,进而舍假入真。如前引一遍上人《语录》,多有这类真假的对比:「如来万德,众生妄念」「凡夫之心无决定,决定者名号」「能缘之心,虚妄而非真实,所缘名号,但是真实也」,因此,本愿念佛就是「放下身心,归入名号」「舍离我心,一向称名」,离我心(自力)之虚妄,归名号(佛力)之真实,通於忏悔、见佛、往生:「真实之忏悔者,名号他力」「不可於称名之外求见佛」「离自妄心,故云他力往生」,能如此信解,则我心「安住」於名号而得归宿,虚妄消融於真实而不流转。慧净法师云:
体验或感受是一机一缘,非普机普缘;体验感受是一时一境,非恒久普遍。……凡夫皆妄,动念即乖,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是真。
我们的肉体……思想……亲情也不是真的。这个天地森罗万象没有一样是真的!……唯有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是真的。
欢喜与踊跃、惭愧与感恩、千言与万语,一切不留,皆转化为「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之念念称名。
既知我心之虚妄,则常收摄意识之投射与攀缘,安住於名号的完整与寂静,让一切事物自然呈现而不再无端的分别,散乱的追逐;如此或能以清明之眼、宁静之心以念佛,渐於佛心[6]与净土有欣向,而自然念出名号,被本愿摄取而成一体,乃至有「不再是我,乃是弥陀」在里面活着的信仰。念佛人就是甘於平淡,安於平凡,一句佛号老实、重复的念到底──净念相继的念佛,让无上功德的佛号,日夜薰习你的心,净化你的业,与弥陀本愿相应而得安乐,就较不致於被无常的心所扰乱而感到无聊、厌倦,因而离家(称名之心)出走,向外求变化、求热闹。
慧净法师《第十八愿讲话》535页<我们又是怎样的人呢?> 云:
静下心来(以法镜)反观自照,就会自觉是三毒炽盛、五欲浓厚的众生。对我们喜欢的人、事、物,可以说日夜贪得无厌;对我们不喜欢的人、事、物,可以说瞋恨不息。……弥陀无限的慈悲爱心,彻底包容体谅我们,毫不计较、毫无条件的救度我们。
又,《慧净法师书信集》:
佛法如镜,对镜见容,闻法知心。背向法镜,以为自己贤善,因而高己慢人;面向法镜,便知其恶无底,深感无地自容。然而我心之恶虽无底,弥陀之力亦无边;信机信法,机法一体,惭愧、欢喜、感恩,「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矣![7]
以佛教经论及祖师法语来对照自己的心行(身口意),是最善巧、最踏实、最正确的「自省」,这些至教圣言的开示,若读之很相应且欢喜,您可能是有善根有福德的人;若读之有相应但惭愧,您也许是有良心有自觉的人;若读之不相应而烦恼,您大概是如槁木如死灰的人……。以上只是约略推想而已,未必正确而有据,重点是,每个人,尤其念佛人,应经常的「静下心来反观自照」,是否如实的发现我们是「三毒炽盛、五欲浓厚」,自私自利、贡高我慢…….?具足种种劣根性与坏习气,从出生到老死,都顺从本能、自以为是的害己又伤人? 是啊~是啊~ 日记里写满了各种自觉或不自觉、想改却改不了的恶念恶行,有时抱歉、有时悔恨、有时恐惧,心中总是挂着大片的或一丝的不安……,然而,人类的抗压性能从表面淡化(模糊)这些阴影,「始而惭,久而安」,蒙混的过日子。 後来,某种因缘而学佛了,却被佛经与善知识提醒:「佛法不只是哲学、理论,而是实践……是有血有泪的」,要以法为镜,对照「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行为」,并以「因果业报」来评估自己(身心)行为的後果;当您这麽(依教奉行)认真的去反观、省察,才一点一滴地看到自己真实的面目与心态,这下可严重了,怎麽办?
幸而,佛法是负责而慈悲的,在照出每个人(众生)的原形之後,也提供了救度之道—其中最特别而殊胜的,就是净土三经开示的净土法门,阿弥陀佛以无限的慈悲,彻底的包容,无条件的救度,让我们这样的愚痴做恶之人,只要信受、称名、愿生,活着得安心、命终生极乐,快速成佛,广度众生。这样的机法两种深信是真实而有效的,我们还有甚麽更好的选择? 彻悟禅师<净土诗>:「日落西山暮鼓催,娑婆苦趣实堪悲;世出世间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随顺佛说,任凭救度
净土宗的「安心」有总有别,以「厌欣心、菩提心」为总,「至诚心、深心、回愿心」三心[8]为别,三心又以「机法」之深信为主:
厌—机(我心、虚妄、秽苦):下品下生(望佛愿意,唯劝称名)[9]—–南无
机是我,可厌;爱不重,不生娑婆;无常→苦;众生看佛如众生
欣—法(佛号、真实、净乐):真身观(佛光普照,唯摄念佛)[10]—–阿弥陀佛
法是佛,可欣;念不一,不生净土;无我→空;佛看众生皆是佛[11]
厌—(正)五蕴有漏身,(依)娑婆:无明覆世间,爱结缚众生
欣—(正)法报无为身,(依)极乐:光明照十方,法味润国人
前文所引「放舍身心,任声称名[12]」,也是(厌欣)机法之表述。善导大师《四帖疏》云:「舍厌娑婆,贪欣极乐。既能厌秽欣净,若为安心注想,得生清净处也。」《般舟赞》云「六道同然,无有安心之地;此闻佛说净土无生,愿舍秽身,证彼无为之乐。」先是心理上厌舍娑婆之苦、欣取极乐之乐,进而发起「菩提心」及「三心」,更由安心而「起行」,专称佛名而「作业」四修,命终必生净土。此中「安心」的关键在(总)厌欣心与(别)三心,而总别二安心又可归於机法二信之「深心」,并总结於信知「本愿不虚,称名必生」而一向专念。所谓的安心,就是以此心安住於一信(本愿)一行(称名),信行一体而为持名之「一心」,法然上人云:
下智愚钝之族、田夫野客之辈……信「称弥陀名号者,必得往生」,自然具足三心。……若已成一向专修者,不别论三心四修也。……唯相续念佛,直至临终往生也。
慧净法师《第十八愿善导释》云:净土宗「安心」的本体,就是「三心」,就是「机法二种深信」,就是「信心决定」;而信之体就是〈四十八字愿成释〉的结论:「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对此无一念之疑,这就是安心。
前引善导大师所说,娑婆六道,不是安心之地;极乐净土,才是注想之方。这是从环境的比对而於心中厌舍、欣取,让此心得决定,有所归宿,於是旧业永不再犯,善心永不退失,以清净心而念佛,必得乘佛愿力往生净土。这厌秽欣净的总安心,也就是机法二信的别安心,《往生礼赞》:
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机);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法)。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
这是净土宗有别於圣道门的特色,其中有深意,念佛人应就此立定脚跟,於祖师所教「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至诚无疑,不顾水火二河,正直踏上白道,一心无回往彼岸。这可说是净土宗独特的安心之道,也是世间凡夫极致的安心之地,舍此别求,徒然自苦。为什麽?但自信己意[13],不随顺佛力。
从汉字之结构看,「安」:有堂有室为深屋宀,处子曰女;有双向之意:女居屋中,得庇护而自在;屋内有女主家务而宜居。就心理状态而言,人之所以不安,常由於不随顺、多所求,自信己意、患得患失;其具体内容是什麽?也不很清楚;总觉得什麽不确定、不甘愿,而焦虑、苦闷;此心惯於自作主张、强作主宰,遇任何事,则思前想後、翻来覆去,永不得安宁。纵然已懂得念佛了,似乎不认为这样就妥当,无事了;於是边疑边念、且走且瞧,还有一丝偷心与观望。这或许是多数念佛人的状况。
慧净法师<第十八愿善导释(十八)>云:我们的心要安置於极乐世界而不动摇,誓毕此生不退转。「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真善美的结晶,弥陀「悲愿」凝成(至善的)六字洪名,开为极乐世界→十方诸佛,劝导众生回归极乐。「专一念佛」,以弥陀为归命的对象,以极乐为安身的归宿。既知阿弥陀佛为我建设了依止的净土,我心就安定了。净土宗「安心」的本体是「三心」,就是「深心」「机法二种深信」;信之体就是「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对此无疑,就是安心。
也有些久学安愚的莲友,可单纯到「於不安,不作不安想」而只管念佛,把无常的心交给阿弥陀佛,代为安排;对他们来说,只有随顺於阿弥陀佛的敕命、善知识的教导,而一心念佛,往生净土,才能「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天上地下、眼高嘴低,是神的归庙、是鬼的归坟,聪明人藉教悟宗、愚痴汉念佛往生。各依本性而得其所,各尽人事而听佛命,则能安。婴儿在母亲的怀抱中,很安心;念佛人在弥陀的摄受中,大安心。出家则以法师身念佛弘法,在家则以居士身念佛护法;一样是「自信教人信」,因缘有异,心念相同。
《大经》说「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或许让人受宠若惊,但事实如此,习惯成自然,念佛人就是贵气,独子—如婴儿之无知、无力[14],只能信赖父母,被喂养、被照顾、被宠爱、被安排而无疑无愧。念佛人在弥陀慈眼下、怀抱中,偶尔耍赖、撒娇,弥陀也只是一种平怀的盯着、抱着,充满了无条件的怜惜、疼爱,让众生在安全吉祥的环境中快速长大!然後,自信教人信,自己被爱(救)而满足,也教人被爱而欢喜,这就是以身作证、经验分享,以同理心启他人信,推己及人,让弥陀之爱经由我之身语而传出去,一传十、十传百……光明遍照,极乐同归。
念佛人若能力所及,环境许可,对於仍未信入者,能劝就劝,或者不讲,但不彼此争论。对同门亲而近之,永远的接纳(爱心对待);对他宗敬而远之,暂时的隔离(耐心等待)。
圣道门是於此土转凡(识)成圣(智),用功修行,靠自力与喜好而做;净土门是於彼国超凡(秽)入圣(净),信心念佛,乘佛力与引导而行;两种法门,有教理行持的不同,对念佛人而言,能有这条命、这口气在,乃因佛的悲悯摄持,若能尽形寿、献身命的信受勤奉行,也是领受佛的恩赐,没什麽可夸口的。《净土指归》云:
未成佛者,久沉欲海,具足烦恼,杳无出期。已成佛者,久证菩提,具足威神,能为物护。是故诸佛劝令念佛,即是以我未成之佛,求他已成之佛,而为救护耳。是故众生若不念佛,圣凡永隔,父子乖离,长处轮回,去佛远矣。
《净土宗的特色—–述义》云:
我们称名是靠弥陀愿力。所以,这样的「信」就不是自己想像的「信」或自己体验的「信」。……永恒不变的是依靠这句名号,只要以每个人目前的根机去称名念佛就可以了。我们的「信」,要回归到这样的信,信这样的内容,所以说「信者信此,行者行此」。
要深信:弥陀随时都在垂听我,不只听我嘴上念的,也听我心上想的,乃至梦中显现而我所不知的,因为,佛明了我过去、现在的业,也预知我未来的报,比我更了解我—–凡夫我的智慧如此浅薄、心愿如此渺小,乃至只有无知与无奈—–凡我所遵循、怀疑或违逆的一切心行,祂都慈悯的接受,也明白我为什麽如此,然後。为我量身规划、平白恩赐了最好、最有利的生涯,让我有时迷惑不解,有时喜出望外,但不论佛回馈的与我祈求的是有落差,或相符合,都不至於减损佛的恩慈体贴,也不应当动摇我的信任投靠,因为,佛意不可测(非凡夫所能想像),但必然是最正确、最适当,且恒久、超前,以及终极圆满的,若非如此,却对众生有误解或吝於布施,就不成其正觉;因此,我们大可放心、开心的归投此命於阿弥陀佛,且信此、行此的任凭名号之摄受救度。
整体而言,懂得念佛往生的人是幸福的,没什麽该计较的,若有任何懊丧或挂虑,或许是对世事因缘仍有固执的情见。对於年华的老去,应觉得某种愉悦──不必继续辛苦的为前途、为生活、为自他的期望而劳累,而可以更清闲、更无所求的体会人生的本质,并信心安心的念佛。
表面上简单的事,每蕴含了深刻的内涵或广大的慈悲,是无数前人遍历山水、久经日月之後,提炼浓缩的一张相片。所谓繁华落尽见真淳,回头还是这个汉!有时候,「幸福」不在於贪婪的追求新事物,而是勒马回步以检视旧家当,温故而知新。每个人今生所需的,都在自己身上,从不欠缺;而往圣前贤以其全部经验所总结的一两句话,也够我们反覆的咀嚼、实践、验证一辈子!中国人「念佛」已成习惯,甚至是文化与信仰的传统,虽然很多人是口念心不应,或不知所云;也许有一天善根成熟、宿业发起,明白「念佛」的真义,并从此获得未曾有的信心与安心;因此,可先帮他人建立「想到就念」的习惯,让这件事融入生活,并相信它有潜移默化的效应,但不要求「速成速效」。
能力所及的「给人安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利益」,尽做人本分、结有情善缘,也是学弥陀的悲愿,启众生的信心,让自他同在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薰习、光明摄取中,彼我不分,生佛一体。法然上人:「既心发一向念阿弥陀佛,则早与佛心成一体也。故云一心不乱」。
宇宙中唯有「念佛成佛」是真实之利,《无量寿经》云:「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也唯此是众生的终极归依及最高成就;在此之前的一切生活与修行,都是方便。世间之所以有诸佛出兴、有佛法开示,有僧众专修,乃至阿弥陀佛广发四十八大愿、建设西方极乐净土,摄受一切众生来归,也只为了这个唯一真实而无上重要的目的:念佛成佛。《无量寿经》:「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於世,光阐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因此,「以净为归,以佛为念」,真实之利,就是阿弥陀佛第十八愿—–念佛往生。
证空上人<白木之念佛>:
不顾此心,信称念必生,而常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者,即是本愿之念佛也,此名「白木之念佛」。念佛之行,不论机之净秽,不论罪之轻重,贵贱智愚,但称念者皆得往生之行;……应舍自力根性,而向他力门。
似此平等无条件之惠施的法门,对习惯於自我防卫、互相猜疑,乃至功利至上,互相伤害的凡夫心,是很难了解、接受的;也因为极其违反(世俗)常识,只能暂停(逻辑)思考而信受奉行,《罗云忍辱经》:「佛之明法,与俗相背:俗之所珍,道之所贱;清浊异流,明愚异趣。」似乎是一种奇妙的悖论,故云「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只有佛法通达之大智慧人,或宿福深厚之大善根人,乃能闻说而信,依教而行,是难得极难得之人中芬陀利华。慧净法师云:「纯正净土法门乃超情离见之不可思议法门,是佛与佛的境界,於凡夫但能无条件地信受,丝毫不可拟议。」「弥陀名号的境界是佛跟佛的境界,……只能无条件的信受;若等了解才接受,是不可能的,这不是我们所了解的境界。」
若能知机信法而随顺,则可借力使力,乃至於毫不作心与用力,只是放轻松,顺风驶帆,半推半就;或自动缴械,不挣扎、没意见,全凭佛力推着走、拉着去,让名号之光明摄取,直入净土。
注释:
[1]《一遍上人语录》<上卷>和赞、偈、文、制诫、道具秘释、消息、偈颂及和歌;<下卷>门人闻自上人的法语集录。日本.宝历十三年(1763)首度付梓,印板毁於祝融;明和七年(1770)再版,大正五年(1916)三月,收入《大日本佛教全书》第六十六册。又,慧净法师编译《念佛金言录》,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2]慧净法师<《易行品》精髓>:「归命」即是众生之「安心」,「念我称名」即是众生之起行。若如是「安心」而「起行」(念我称名自归)者,现生「即入必定」,往生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观经疏>: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3]善导大师《往生礼赞偈》<实践求愿往生净土之要项-安心、起行、作业>
[4] 印光大师<复何槐生居士书>:「末世众生,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者,甚难甚难。」
[5] <厌秽欣净 切愿往生>──慧净法师2008年6月8日於台北念佛会为澳门莲友开示(三)
[6]慧净法师<莫因良医而好病,应体佛心而念佛>:要体会佛心而念佛。?佛是怎麽样的心呢?《观无量寿经》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佛心就是大慈大悲,以平等而无条件的慈悲,来救度一切所有的善恶凡夫。《观佛三昧经》也说:「诸佛心者,大慈悲是,慈悲所缘,缘苦众生;若见众生,受苦恼时,如箭入心,欲拔其苦。」
[7]《旧唐书?魏徵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节录)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说,他每天早上洗脸时,回想昨天的不当言行,就对着镜子里自责,「岂有此理!」「你这个蠢货!」晚上睡觉前,也回忆今天有甚麽不当的言行,脱口而出「对不起,请原谅我」。他说:每个人若能理性的、利他的作判断,就能有正确的行动。但这很难,我们更多是自我中心的。「反省」,就是为了净化我们利己的心。
[8]《观经》之「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三心,即《大经》之「至心、信乐、欲生」,《小经》之「一心不乱」。
[9]《观经疏》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10]《观经疏》光摄三缘:亲缘、近缘、增上缘
[11]於诸众生,视若自己;慈眼视众生,平等如一子;
[12]《念佛金言录》三心者:放舍身心而念佛。……他力称名者,不可思议之一行也;超世本愿者,凡夫出离之直道也。应忘己信乐,任声称名也。
[13] 蕅益大师<示律堂大众>:我慢习气,不可求道;自信己意,不可问道。
[14]《老子》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