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宝箧经》云:
「若摄缘从本,即是心外无法;若分二谛明义,净土无妨心外法也。」摄缘从本,是就真谛而言,一切法从心想生,故心外无法。然就二谛而言,二谛圆融,净土不妨心外有法。
所以,心内求法与心外求法各有其不同的立足点:
心内求法是指圣道门行者依经典所示,自修自证,自净其意,心能转境,心净而後土净。此乃上根所能为。
心外求法是指无力自修自证,心随境转的博地凡夫,世尊特开净土易行之门,使无力自净其意的中下之机,以凡夫散乱妄心,称佛名号,乘佛愿力,即得往生。
《华严经》云: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又云: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又云: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十法界既是唯心所造,故佛法界亦是唯心所造,地狱法界亦是唯心所造,既然心能生万法,心能造法界,为何我们的心不能造佛法界,受「常、乐、我、净」之乐,却沦落在三界六道饱受老病死苦的折磨呢?因为我们是业力生死凡夫。
《地藏经》云: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如鱼游网,将是长流,脱入暂出,又复遭网。
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随业流转,业力做主,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
《安乐集》云:
一切众生,都不自量: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未曾措心;若论小乘,修入见谛、见道,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论道俗,未有其份;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希;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駃雨。
自审根机,高下立判,才能接受「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机深信的现实。
或有人言,心净即是,心外无法,遂有所谓「心净国土净」或「唯心净土」之说,但法性净土,乃无生之生,唯上士堪入,中下之辈,未能破相,无门可入。故知,心内求法,凡夫无份。
然弥陀为让中下之机,心外求法,遂将极乐世界法性土,成为有相状涅盘土,以及他的无相实相涅盘功德,具体为《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所谓『寄实相於有相,纳万德於六字』,俾中下之辈能攀缘执持有相名号,於着相而求的同时,即得解脱。
执持名号是心外求法,称名的当下,「不论净秽,不论善恶,不论信疑,总之不可论心之是非,凡夫之心,善恶共迷,不可作为出离之要道,唯称南无阿弥陀佛即得往生也。」
阿弥陀佛是法界第一大魔术师,他把自己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的身体,以及广大无边际,究竟如虚空的极乐世界,和他的无量光明、无量功德、无量慈悲、无量智慧、无量……全部塞进六字名号《南无阿弥陀佛》中,故知,极乐世界不在心内,也不在心外;阿弥陀佛不在心内,也不在心外,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都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中,离开《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就啥都没了,既无极乐世界,也无阿弥陀佛了。
当称名时,心外求法的凡夫,与弥陀成为一体,阿弥陀佛的实相涅盘功德,成为凡夫的功德,所谓「全摄佛德成自德」;净土法门的往生不依九界自力之心,唯依弥陀名号愿力往生。
综上可知,心内求法者,是指圣道门行者从因地起修,以自力来分破无明,分证法身,达到心净国土净的境界。
心外求法者,是指净土门行者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直接领受来自佛果地圆满功德的回施,往生极乐世界後,因为国土净而心自净,自然「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直入报土,直登涅盘,直取佛果,而且是三根普被,人人可修,人人可证,人人可得。
是故偈言:
土净方知心体空
土净令人道果圆
2019/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