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所说经,诸家共依,但论师之解说不同,而不尽合於经之本义;於是有种种判教,乃至依所判之小大浅深偏圆,而成立各自宗派。在中国有八宗、十宗之细分,某宗之下又可能有家派之别。若就大体二分法,除了「小/大」乘,已成了普遍的共识之外,更有「显/密」教,及「圣道/净土」门之说,则至今未必为教界全体所认同。
《安乐集》:「譬如二人,俱见父母眷属没在深渊。一人直往,尽力救之,力所不及,相与俱没。一人遥走,趣一舟船,乘来济接,并得出难。菩萨亦尔,若未发心时,生死流转,与众生无别。但已发菩提心时,先愿往生净土,取大悲船,乘无碍辩才,入生死海,济运众生。」
这是净土门(舍万行,但念佛;厌娑婆,求极乐的)心行,面对圣道门「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的质疑之时,最标准的回答;至於能否说服(发长远心、住浊恶世,度尽众生乃成佛)的「丈夫志干」者,则在所不计。
问:净土门人於念佛之余,何须另外读诵大乘(圣道门经论)?尤其唯心、实相、唯识?
答:这类大乘经论一般念佛人虽用不上,甚至与「指方立相、住心取境」自相矛盾,但经论中所说,乃诸佛共同的证境(智),读之虽今时不懂,却可依此瞻仰、赞叹佛之修证成就与慈悲心境,并预想个人往生净土之後的果报与存在。如此对大乘经论的多闻、薰习,可越来越熟悉阿弥陀佛(正报)及极乐世界(依报)的功德庄严,有助於舍离「娑婆」的迷惑与贪爱、向往「净土」的清净与自在。
有人说:人的能量是有阶层的—–
1、微弱级--抱怨、牢骚、纠结、忌妒
2、常人级--利已、无所谓、羡慕、忌妒、仇恨
3、强人级--勇敢、挑战、改变、精气
4、英雄级--主动、创造、成就、正面
5、领导级--赏识、包容、贡献、格局、利他
6、领袖级--大爱、奉献、远见、无私、极度自律
净庆续作:7、念佛级--谦虚、柔软 、随顺、分享、 自信教人信—–念佛人的能量来自於阿弥陀佛的加持,及称念佛名的薰习,因此,不同於上述六种阶层,可说是无样为样,不知所以然,除了念佛被救之外,似乎没甚麽不一样的能力。
净土宗人,既然「自觉愚恶,过於他人;毫无资格,计较他人」,那就选择与己相应的法门,守愚安分的专修「本愿」称名,并遵依本宗祖师的判教,一门深入;此外对於他宗他流的教理,一概保留、尊重,存而不论;勿以一己之所(浅)学、所(偏)爱,而妄评他之所解、所行,较量彼此的是非、高下,乃至陷於「唯我独尊」,或「此是余非」的偏执,这就难免於宗派之诤,徒增无谓的困扰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才显得念佛人的「谦卑与柔软」,也较合乎「机、法二信」的事实。我只管依个人所信所解而老实念佛,至於他人所修何门(实相、观想、诸行、要门……),能否往生,上品中品或下品,生在国中或边地,含苞待放或花开见佛……,这些内容与细节,涉及当事人夙世至今极其复杂的因缘,非我「烦恼障眼」的凡夫所能思、能议,因此,不可就个人对佛法的浅知浅见,而愚妄高慢的代佛发言,乃至代佛决定?
也就是说,谁能往生,何时往生,以何方式往生,往生的品位与花开的时节……,这一切只有阿弥陀佛能尽知、能成全;我辈也都是被启信、被引导、被救度的愚痴人,又何资格「计度、较量」他人与阿弥陀佛的善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