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跟各位分享一则虚构的故事: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参加会议,一进会议室发现已经座无虚席,没有地方落座,於是他灵机一动,喊了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这一喊,天堂里的石油大亨们纷纷向地狱跑去,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那位後来的了。这时,这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过去,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於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
这个故事在说明什麽呢?在说明「羊群效应」。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旁边可能有狼和不远处更好的草。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法国科学家亨利.法布林曾经做过一个松毛虫实验。他把许多松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使其首尾相接成一圈,在花盆的不远处,又撒了一些松毛虫喜欢吃的松叶,松毛虫开始一条跟一条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这一走就是七天七夜,饥饿劳累的松毛虫尽数死去。而可悲的是,只要其中任何一只稍微改变路线就能吃到嘴边的松叶。动物如此,人类也不见得更高明。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影响从众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持某种意见的人数多少,而不是这个意见本身。人多本身就有说服力。
任何存在的东西总有其合理性,羊群效应并不见得就一无是处。这是自然界生存法则中的一种,在缺乏资讯和无法确定的状况下,看别人怎麽做确实是风险比较低的。羊群效应可以产生示范学习作用和聚集协同作用,这对於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成长是很有帮助的。例如狮子肚子饿了要猎食草食动物时,会挑落单又弱小的对象,当狮子追到一头猎物时,危机就解除了,因为狮子没有冷冻库。而且如果弱势动物事先有警觉猎食者正在靠近,会团结围绕在一起,猎食者要攻击就更不容易,例如野牛群遇到狮子,会将幼小的野牛围起来,屁股向内,有牛角的头向外,狮子看到这种仗势,牠就放弃了。所以弱势动物为了不让自己落单,会尽可能地靠近族群。这或许能解释为什麽弱势动物都是群居的比较多的原因,包括人类。
在生活上处处可见羊群效应。有一个人白天在街上跑,结果大家也跟着跑,除了第一个人,大家都不知道奔跑的理由。股市大跌或是大涨,经济大恐慌等,背後都是从众心理的羊群效应在催波助澜。羊群效应告诉我们:对他人的资讯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凡事要有自己的判断,出奇能制胜,但跟随者也有後发优势,常法无定法!能独立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勇於付诸行动,当领头羊,或是後来居上,就能获得巨大的成功,这个道理充分呈现在成功的大企业家、投资赢家以及虔诚的宗教徒身上。
人类难以独立生存,必须存活在团体中,小至家庭、工作单位,大致族群、国家、世界。但也常常因为团体的迷思而阻碍了往前的动力。什麽是团体的迷思呢?团体的迷思是指团体在决策过程中,由於成员倾向让自己的观点与团体一致,因而令整个团体缺乏不同的思考角度,不能进行客观分析。一些值得争议的观点、有创意的想法或客观的意见不会有人提出、或者是遭到忽视及隔离。团体迷思可能导致团体作出不合理、甚至是很坏的决定。部份成员即使并不赞同团体的最终决定,但在团体迷思的影响下,也会顺从团体。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个性或是想法去跟着世俗走,因为我们每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情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对於那些不太了解,没把握的事情,往往「随大流」,有几个人可以亲身经验到有来生呢?秉持信仰的虔诚宗教徒毕竟是少数。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活在「努力今生」的情境当中,这就是「大流」。毕竟今生的五欲满足确实可以带给人快乐,虽然它只是短暂又无常的。持某种意见的人数多少,是影响从众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很少有人能够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压力是另一个决定因素。在一个团体内,谁做出与众不同的行为,往往招致「背叛」的嫌疑,会被孤立,甚至受到惩罚,因而团体内成员的行为往往高度一致。所以,能相信解脱生死、念佛往生成佛的出世间佛法,是很不容易的。这要有不随波逐流的智慧、勇气与决心。
上一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共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又说:「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宗教不但不与科学相违,而且每一次的科学新发现都能够验证她的观点,这就是佛教。」又说:「空间、时间和物质,是人类认识的错觉。」又说:「我不是一名宗教徒,但如果我是的话,我愿成为一名佛教徒。」讲求事实根据而又最杰出的科学家都这麽说,那我们又该如何选择呢?在历史上出现很多精进修行证果得神通的阿罗汉、以及念佛预知阿弥陀佛什麽时候来迎接、念佛感应的事蹟,都可以来证明佛法的真实。在世间我们是不需要特立独行、标新立异的,但在关键重要的部分,我们要有所坚持,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智慧、勇气,那我们就会跟一般人一样,再去轮回长时长劫受苦。
亲人已经失去人身,已来不及依佛法修行,就靠眷属为他修福德,但地藏经说:「亡者七分只得一分,其它六分眷属自得。」如果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念佛超度就没有这个问题,因为六字名号是阿弥陀佛为了救度众生所修成的万德洪名,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无上功德,既然是无上功德,就算七分之一也还是无上功德,就看我们念佛是不是专心一意,至诚恳切了。什麽是专心一意呢?就是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其它地专念佛号,什麽是至诚恳切呢?就是我也愿意接受阿弥陀佛的救度,而现在亲人正面临堕入三恶道的危险,急切的祈望阿弥陀佛现在就去救他。现在我们就专心一意、至诚恳切的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
(2012年0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