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二尊教?
唐朝善导大师是中国净土宗的宗祖,他集记 (撰着)《观经四帖疏》,分为四卷,详解《佛说观无量寿经》。他在开卷前的「劝众发愿归三宝偈」清楚明确地指出:「今乘二尊教,广开净土门」。就凭这句话,我们可知善导大师是开宗的祖师 (宗祖),《观经四帖疏》是一部研修净土法门者必读的开宗典籍。
又在《观经四帖疏》的〈跋──後记〉中,善导大师自白曰:「某今欲出此《观经》要义,楷定古今。若称三世诸佛、释迦佛、阿弥陀佛等大悲愿意者,愿於梦中得见如上所愿一切境界诸相。於佛像前结愿已。」果然,他「自此以後,每夜梦中,常有一僧而来,指授玄义科文。既了,更不复见。」因此,此书已被受尊崇如经,称为「楷定疏」、「证定疏」,印光大师更说善导大师是弥陀化身,此书是「佛说」──阿弥陀佛所说的!我们又可知《观经四帖疏》对研修净土法门者是何等重要,是净土宗教义和行持的指南。
只可惜此宝典在唐末之後,因武宗灭佛及多次法难,已在中国失传千余年。诸师虽知有其书而无缘览阅。直至清末时,此疏才从日本回流,重现中国,并得以再度弘扬。但因多年没有此疏作为正明法统,中国净土宗的发展与他宗混杂一起,没法突围而出,故其本来面目亦不能复现。
话说回来,为什麽善导大师广开净土宗,要乘二尊教?大家都知道一世界一佛,释迦世尊是娑婆世界的教主,所以,原则上,一切佛教宗派开宗,当依止於释尊的教化,理应别无他教?除了释迦世尊外,为什麽善导大师还要开示另一位世尊的教化,为净土宗立宗呢?究竟这位世尊是谁?他的教化与释尊有何不同?弄清这些问题,有助全面地了解净土法门的根本义理和行持。若研修净土法门者能深明这位宗祖立宗之根本大义,必可释去疑情,信心坚固,必生净土!
二尊二教的定义
何谓「二尊教」?二尊者,即释迦世尊,他是娑婆化土的教主;另一位是弥陀世尊,他是安乐国 (极乐世界的别名) 的大能人。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玄义分〉云:「然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善导大师为「要门」和「弘愿」所下的定义,十分重要,字字珠玑,诸君宜细意琢磨及谨记之。
善导大师将释尊的一生教化归入二门,即定善门和散善门。定善是息虑以凝心,是戒、定、慧「三学」之一,是禅定工夫;散善是废恶以修善,是世、戒、行「三福」的统称,两者合而为「福慧双修」!明显地,释迦世尊的教化是自力教。若净土行者以自力修福修慧,回向发愿,求生净土,善导大师称之为「净土之要门」。为何名「要」?因其至紧要的地方在於「回斯二行,求愿往生」。
净土法门对回向的意义
回,即回向也。一般来说,回向是「奉献」,将自己所修来的功德或福德奉献出来,转赠别人。大乘菩萨皆发无上心,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故此行菩萨道者必将所得的功德,普皆回向给法界众生,不留为私己所用。然而净土法门的回向--回斯二行,求愿往生,又有什麽意思呢?若将两句话合起来,就是「回向发愿心」,即《观经》所提及的「发三心」之一。回向发愿心,就是将自己所修的功德普皆回向给法界众生後,同时改为以「求愿往生」弥陀净土之心,转向进入净土法门!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以「二河白道」喻,解释净土法门的「回向发愿心」,云:「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又藉弥陀悲心招唤,今信顺二尊之意,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舍命以後,得生彼国,与佛相见,庆喜何极也。又,一切行者,行住坐卧,三业所修,无问昼夜时节,常作此解,常作此想,故名回向发愿心。」
回向发愿者,回舍娑婆,向求极乐,回转自力,归向他力 (弥陀的救度),如喻中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於水火之难。」水火者,喻贪瞋;白道者,喻愿生之心。信顺二尊,一遣一唤,岂能不一心正念直去!若我等凡夫能无余无间地常作此想,必能乘佛愿力,得生彼国。
释迦世尊所开的净土法门
「要门」的特点不在於念佛--专称佛名,而在於以自力修诸功德──定善(修慧)和散善(修福),所以,行者至紧要「回向」和「发愿」,即可在临终时蒙佛接引,得生净土,如阿弥陀佛的第十九愿所承诺。「要门」可说是自力,或自他两力的净土法门。
或许有人另作他想:自力修福慧,求功德,积德本,作资粮,回向弥陀,回向净土,求生净土,所谓「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并不是回向给法界众生。不过,大家不妨想一想:弥陀净土是弥陀的清净大愿业力所成,十劫以前已经圆满具足,依正庄严,一切皆是弥陀变化所作。极乐世界既是弥陀的圆满报土,我等凡夫怎能拿自己的有漏不实功德,去庄严弥陀无漏清净报土?阿弥陀佛平等地回施给十方念佛众生的光明名号、真实功德,亦没有要求我等凡夫以有漏不实功德作条件交换,所以我们不用自以为是,强行回向,庄严净土。何况,末法恶世罪恶凡夫的障惑深重,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更无出离之缘,岂谈得上功德!
弥陀世尊所开的净土法门
前文交代了释迦佛末法之遗迹--开净土宗之「要门」,下文将带出弥陀佛的别意--净土宗之「弘愿门」。
弥陀的教化有别於释尊,因为他己发了和成就了四十八大愿及极乐净土。善导大师引《无量寿经》云:「法藏比丘在世饶王佛所行菩萨道时,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所谓弘愿者,即第十八愿,是根本之愿--本愿。
若然阿弥陀佛没有成就第十八愿,众生亦没有被救度,得生净土,净土法门亦无由而生!阿弥陀佛成就了第十八愿後,即以酬因之身,主动地、平等地、无条件地救度十方众生,接引他们到其国土,故善导大师云:「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如上段所言,极乐世界既是弥陀的圆满报土,唯佛能知、能见、能入。我等凡夫若不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又怎能得生呢?
弥陀的教化在於本愿,十方众生只要信受弥陀的救度,顺彼佛愿,上尽一形,下至一声,专称念弥陀佛名--即「南无阿弥陀佛」,以此「本愿称名」的念佛方法,必得往生。因此,第十八愿又名「念佛必生愿」。
二尊二教的比较
明显地,弥陀世尊的教化是他力教。此教有别於释迦世尊的「要门」──以自力修福慧,求功德,积德本,作资粮,回向弥陀,回向净土等等。「弘愿门」的特点在於顺佛本愿--第十八愿,信愿念佛,专称名号,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是全仗他力的净土法门。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开了释迦世尊所教的要门和弥陀世尊所教的弘愿门後,随即说:「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彼唤此遣。岂容不去也。」一遣一唤,配合得天衣无缝!
其後,他分析《观经》的宗旨时,云:「今此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体。」何以一经会有两宗?前者正是释尊教 (净土宗的要门--观佛),後者是弥陀教 (净土宗的弘愿门--念佛),再一次证明善导大师以二尊二教开宗,细判净土宗要、弘二门,有助和会他宗诸师对净土宗的异解、异见、异行,意义重大。
一心回愿往生净土,如要门的定义--回斯二行,求愿往生。就释尊的教化而言,行者只要「一心愿生」,即蒙佛接引,可得往生,如第十九愿所说。但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末段总结净土法门的二尊二教时,明确地指出:「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可知,善导大师暗示一个重要讯息--废要门,立弘愿门。虽然两者都是净土法门,但两者孰轻孰重,在取舍之间,仍在乎个别研习净土法门者之心也!
2013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