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自古以来,鸠摩罗什大师所译之《阿弥陀经》记载有「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之字眼。讵料,此「一心不乱」四个字,後世,竟掀起滔天巨浪,自念佛一行,普遍夹杂宗门参究、天台止观,及其他高深法教後,多将此四字,理解为念佛的工夫,必须证入了禅定一心,往生才有保证。此诚对弥陀本愿功德,有着根本且重大的误解。
将止观工夫,嵌入持名念佛一行,众所周知的名相计有:「工夫成片、梦寐一如、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以下简略说明这些名相的高深难证吧!
工夫成片→制心一念於佛号=心一境性=初禅或未到地定
梦寐一如→睡梦当中,也要能工夫成片。
事一心不乱→念佛工夫,由止入观,破见惑,入预流,证初果。
理一心不乱→念佛工夫,由止入观,破无明,证法身,登初地。
後三者,先不论。
身为念佛人的我们,是否如实知道,所谓的工夫成片,是指念佛,能制心一念,佛号绵密贯串,没有渗入一念杂想。这至少可得「未到地定」或「初禅定」,实证「心一境性」的好工夫啊!
念佛人是否知道,如果淫习伏不住,根本不可能真得初禅定?
简单来说,如果念佛人,还有意淫、手淫、邪淫、正淫之习气,就根本不可能真得初禅定,一生伏不住,就一生都没指望。换言之,只要淫习尚在,行人就根本不可能证得啥禅定一心。
余半生以来,所遇学佛之在家居士,真能得初禅定者,目前未尝得见一人。在家居士们,亦不妨扪心自问,是有多少人,真能伏制住淫习?
如果念佛法门,一定要念到入了禅定一心,也就是要证初禅定,或未到地定,才能成就往生的话,全世界的念佛人,大概不会有太多人可以往生到西方净土了。
法藏比丘花了五劫去思惟,还挂保证,一定要救到您我的「超世大愿」,其标准竟会令众生如此难以办到?这有可能吗?
夹杂自力通途的高深法教,用来偏颇地解释弥陀法门,才是让念佛人不能安心於念佛一道的根源。明信佛智佛愿,才是真正能让念佛人,此生大安心念佛的易行道。
二
因汉地古有「三武一宗」的灭佛,致令号称「万修万人去」之善导大师遗教《观经四帖疏》,自汉地失传千余年。
故自古以来,纯粹净宗的念佛往生教理,弘化於东瀛,却佚失於中土,但他宗别派,却惯将念佛行门,摄入该宗教理弘化。故汉地净土宗教理,每每穿插了不少他派自力通途教法的高深法要。故多有念佛人,总是将《阿弥陀经》那句「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解释为念佛,要念到证得了禅定的一心不乱,往生安乐国才算有谱。
不妨让咱们更精密地来研究一下,怎样的止观工夫和证量,才能称是禅定的一心不乱。而念佛人的咱们,此刻当下,直至临终前,是不是有信心真能证到?
《中阿含经.卷58.210经》云:
初禅有五支,觉、观、喜、乐、一心,是谓初禅有五支。……若善心得一者,是谓定也。……若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得初禅成就游,是谓乐觉,非欲使也。所以者何?此断欲故。
《增壹阿含经.卷23.增上品.8经》云:
我复作是念:我自忆昔日,在父王树下无淫无欲,除去恶不善法,游於初禅;无觉、无观,游於二禅;念清净无有众想,游於三禅;无复苦乐,意念清净,游於四禅。
《大集法门经.卷下》云:
复次,七识住,是佛所说。谓种种身、种种想,即欲界人天,是识所住;种种身一想,谓初禅天,是识所住;一身种种想,谓二禅天,是识所住;一身一想,谓三禅天,是识所住。
《杂阿含经.卷17.杂因诵第三品之五.483经》云:
云何食念?谓五欲因缘生念。云何无食念?
谓比丘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是名无食念。
《长阿含经.卷4.游行经第二後》云:
王即昇法殿,入金楼观,坐银御牀,思惟贪淫欲、恶不善,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得第一禅;除灭觉、观,内信欢悦,捡心专一,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得第二禅;舍喜守护,专念不乱,自知身乐,贤圣所求,护念乐行,得第三禅;舍灭苦、乐,先除忧、喜,不苦不乐,护念清净,得第四禅。
《杂阿含经.卷十七.杂因诵第三品之五.485经》云:
云何欲受?五欲功德因缘生受,是名欲受。
云何离欲受?谓比丘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是名离欲受。
以上经证,均摘录自原始佛法之《阿含经》,乃是释尊当世教导诸声闻证阿罗汉道,其止观法要的原传。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以下的结论:
一、善心得一,即制心中万念,恒於一念者,可谓得定。
二、有觉有观,而善心得一,且离生喜乐者,谓得初禅定。
三、必需离欲,恶不善法,才能证得初禅定。
念佛人,您真能离欲了吗?此生真能离诸欲染吗?
知道倘终此一生,都无法离欲,就一生都不可能证得禅定一心不乱吗?
简单说,现在的您,能确定自己真能伏住:意淫、手淫、正淫、邪淫,使不起现行吗?
您何时才能制住淫习欲染?30岁、40岁、50岁、60岁、70岁、80岁、90岁?还是很有可能,直至临终前,都仍无法伏住淫习淫念?
余半生以来尚未尝得见一人,以淫妄缠身的在家居士,而果真能证初禅定的好工夫者。
法藏比丘,花了五劫去思惟的「四十八大愿」中,到底有哪一个愿文说了:念佛工夫,一定要证入了初禅定,才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