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辈子生活的重心(常态),是教书与写作,大学四年的自我要求是「上台能讲、下台能写」,这两件事(能力)相辅相成;就我的感觉,教书是与学生交流,写作是与古人交心,尽可能的调整心态,让双方平等的对话。在我心中,没有教条式真理,也没有标准化答案,在证据仍不充分,理智未被说服之前,都可以质疑、商量、切磋、批判,因此,我常用「这是我的看法,未必完整(正确),仅供您参考」的口气,与人讨论。退休之後,不须上台了,仍维持每天读书-研究-写作的习惯,少了职业的压力,反而乐在其中,可全心专注於「宗教」相关的议题,为个人的信仰做一个回顾与整理,重新出发,再向前进;过程中的阅读、思维,等於向祖师大德求教、秉白,有时会意、有时不解,心智上都很享受,最大的收获是认知的开展、信仰的增上;至於随手写下的心得与论文,是副产品,若有人看,就结个法缘,否则任其零落。我不是出家的法师,似无弘法的职责;偶以自学所得,与人分享,随缘即可。
教书一辈子,对上台讲课的经验很丰富、心情也很复杂;如今不在其位,就不执着,换一种草民的身分,与人在法义上自由交谈,较无专业感与得失心;就此余生渐趋老化的所知所行,衡之於往生净土而自然具足的智慧与功德,「全非比较」也!只能自得其乐,或任人取用,敝帚无可珍也。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至於我,则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本分乎!」我一生内向,不善於社交,只惯一个人孤独、安静的读书-思考-写作,也确能从中体会「书中自有OOO」「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富足感,友人老来玩3C,惊讶的说:「手机就是全世界,什麽都有!」我在读书中、信仰中也有类似的同感。尤其年老体衰,更无心力经营人际关系,疲累中不免慨叹:「人事纷纭懒应对,人情绑架难避嫌;以法为重心识净,念佛守静少攀缘!」
读、写、念佛的生涯,看似平淡,却不寂寞,有〈登幽州台歌〉的苍茫与悲壮:虽由於娑婆时、空的隔绝,而当下所在的景点,「前不见古人,後不见来者」,但心中确知:之前必有数不尽的古人曾来一览,之後也将有算不完的来者到此一游,今天我站在这里,就串连了古往今来无穷的时空(天地之悠悠)与人物,这是何等的热闹、无尽的风采!「与十方三际一切人同在、同观」的感动,让我不禁又喜又悲的流下泪来。
近来常看中医,唠叨的向医师诉说了身上各种病苦,只得到一句淡定的回覆:「老化。」再追问,只多了一句譬喻答:「一张桌子用了几十年,也会老朽。」那,该怎麽办 ? 终於很专业的说:「吃药调养!有吃就有效,没吃就受苦。」我懂了,老来就多病,有病就吃药,得过且过,不停留於青壮的感受,也不奢想於复原的状态。还是那一句念佛人的自勉:「人生忽如寄,乐邦归去来;娑婆假名我,净土法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