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将释尊的一代时教,归纳为定、散二善,云:「定即息虑以凝心 , 散即废恶以修善」,前者是《观经》前十三种定观,後者是後三辈观。然而,不是人人堪受释尊的定、散二善之教化。善导大师指出,有四类众生不堪受善法,云:
「谤法与无信,八难及非人,此等不受也。斯乃朽林顽石,不可有生润之期。此等众生,必无受化之义。」佛法大海,唯信能入。若众生闻佛法而诽谤,是为「谤法」;「无信」者是不相信,又不诽谤,闻如不闻,没有佛法善根,称为「一阐提」。
「八难」是八种有障难的人,不能遇佛闻法,包括愚恶的地狱,饿鬼,畜生的三恶道众生;佛言:我说此人未得解脱也。第四种是「北俱卢洲」的人道众生,享乐无苦,死後生天,无佛法缘。第五种是长寿天,或无想天的天道众生,在定中不会起心动念闻法。
第六种是「根缺」,盲聋瘖哑,乏受化的因缘。第七种是「佛前、佛後」,即「佛在世时我沉沦, 佛灭度後我出生」者,不能闻法。第八种是世智辩聪者,具所知障,不信受佛法。至於「非人」,就是说虽然是人,可是没有人格,禽兽不如,「人皮畜生」是也。
善导大师喻这四类众生为朽木、顽石,即没有萌芽的生机,法水亦无从浸润,不堪受释尊定、散二善之教化,但他们可以得度吗?有的,释尊在《无量寿经》言:「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善导大师在《法事赞》言:「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甚麽是「回心」呢?「回向发愿心」是也。「至诚心」、「深心」与「回向发愿心」,合称「三心」。《观经》云:「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
可知「三心」是往生净土的关键。任何众生,特别是不堪受法的四类众生,但能回心,亦得往生。「至诚心」是真实心,即真心相信阿弥陀佛愿力救度是真实的,要舍自心而归向佛心,唯信佛语,唯顺佛愿,唯依佛教;讲到往生正因,唯称南无阿弥陀佛!
「深心」是真实信心:「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及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前者是「机深信」—–深信自己是无缘出离;後者是「法深信」—– 无疑无虑,深信弥陀愿力能救度我。
「回向发愿心」,即是将「所作一切善根,悉皆回愿往生」,即「回所修业,向所去处」,若依经论来说,以上「谤法与无信,八难及非人 」等四类众生,就未回心而言,若能回愿往生,即能被弥陀名号本愿力救度,所谓「五逆十恶,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善导大师在《般舟赞》又言:「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可知「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六字洪名就如一把利剑;佛剑一挥,无罪不消、无障不除,如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言:「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
六道凡夫,不断烦恼,得涅盘分,焉可思议
未断烦恼的六道凡夫,之所以能够回向发愿,往生净土,原因是称念佛名。从阿弥陀佛那边来看,就是弥陀名号的功德力所致。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释极乐净土「庄严清净功德成就」云:「 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三界系业毕竟不牵。则是不断烦恼得涅盘分,焉可思议! 」
昙鸾大师指出,有五种不可思议:众生多少、业力、龙力、禅定力、佛法力,「然五不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可知不管众生有多少,业力有多重,以佛力为强缘,即增上缘,令本来谤法阐提、五逆十恶的人,回心念佛,罪障皆除;弥陀果觉名号救度,超胜绝妙,有别其他自力因地修行的法门。
昙鸾大师又言:「此中佛土不可思议,有二种力:一者业力,谓法藏菩萨出世善根大愿业力所成;二者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力所摄。」其中,在极乐国土,「佛能使声闻复生无上道心,真不可思议之至也」。为甚麽弥陀名号功德力能使声闻复生无上菩提道心,是真的不可思议之至极呢?
弥陀名号功德力能使声闻复生无上菩提道心,是真的不可思议之至极
原来,声闻是自了汉,把自己的外在身体化成灰烬,把内在心智彻底寂灭,所谓「灰身灭智,证入实际」。所以,自利声闻的身心安住在寂然无所住的状态,曾被释迦牟尼佛呵斥为「焦芽败种」。烧焦了的根芽、败了的种子,照计不可能生起佛道根芽,更不应复萌而重生无上菩提道心呢?
但「若人一生安乐净土,後时意愿生三界教化众生,舍净土命,随愿得生」,如阿弥陀佛第十五、第二十二愿言。他们乘愿再来,普度众生;当他们得生三界,不复更三恶道 (如第二愿言),同时,「虽生三界杂生水火中,无上菩提种子毕竟不朽。何以故?以经正觉阿弥陀善住持故」!
死灰岂能复燃,弃死岂能复生,焦芽败种的声闻既无厌苦缘,又无欣净缘,愿生净土之心无由生起,如今竟能发无上道心,愿生三界,度生成佛,岂不是比谤法阐提的凡夫,舍苦出生死而愿生净土,度生成佛,更不可思议吗?
(转载自「佛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