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学界或业界,几乎一致的讲究(要求)创见、新意、进步,这种「优胜劣败,March or Die」的思潮,看似行业存活的必要之道,却也显现了世间人心之无常,不安於故常与静默;每个人几乎都以浮动烦躁的心,渴求於出奇开新;对任何一成不变,或老生常谈的人事与话题,多感到厌倦、麻木,或忽略。坐在屋里,看向窗外,期盼有什麽新鲜或惊奇,可以刷洗日复一日生锈、变钝了的心思与生活。而初发心或新出道(新莺初啼),虽有些稚嫩、笨拙,却总是给人惊艳、讨喜。
但是,众生的业力顽强,习性难改,百劫千生,多在六道中轮回,置身於虚拟世界中,反覆耽迷於沉浸式体验(immersive experience),形塑了各种身口意的框架,束缚、受限於其中,难以自拔。必须菩萨不停的乘愿再来,或祖师再三的苦口提醒,薰习其心识,净化业种子,或许渐有转染向净的因缘。
其实,人生之所以总是「老生常谈」或「老调重弹」,必有其深意。常谈或重谈的内容,多半是对的、好的,真善美圣,利己利人,只是谈(弹)的方式(调子)有点因袭传统、固守旧习,听多了让人耳朵长茧、脑袋当机而已。歌德云:「若真理不重复,则错误必重复。」唐君毅说:「愿我所说是真理,有些话不能不重复。」[1]尤其「道德」「心性」的问题,是永远存在的,随时代变迁,旧题又变种而现形,可谓层出不穷,难以应付。此时就须「警钟」长鸣、「灯光」重照,对你耳提面命,三复斯言。此刻若能听入心,必有新体会,《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好书不厌百回读,好话不嫌千遍说,重要的话说三遍,每次听与说,因注意力的不均衡或不持久,以及当时的环境与心境,乃至於个人的知识、经验之限制,总有偏重或遗漏,因此,常谈(重弹)温故,是必要的提醒与补充,且有更新、改编的效果。
文化上就成了「传统」「经典」「范式」,有助於长期记忆之保存与深化,成了无意识的反应模式与人格型态,既可节省脑力的付出,又能维持安全的运作,乃所谓系统一(System 1):快思(Fast Thinking)[2]:自动自发,迅速运作;1.生俱的本能,如认知环境、辨认物体。2.长时、重复的学习而成的自动反应,概念的关联性、阅读、社交。
旧瓶装新酒,创新再领航,通过回顾,探讨未知:有些话虽似老(书)生常谈,少了点新鲜味儿;却是人生的真体验,颠扑不破的。《儒林外史》第一回:「这一首词,也是个老生常谈。不过说人生富贵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後,味同嚼蜡。」《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你只看他这『积』字,这『必』字,何等有斤两,有把握,只可惜世人都把他作老生常谈读过去了。」
有人说:老调重弹,弹的不是过去的旋律,是现在的你:老调重弹,练的不是「弹什麽」,而是「怎麽弹」。有人从背景铺陈,有人从结尾倒叙,有人刻画角色性格,有人经营情境氛围,所有「再安排」的细节,都是再一次创作。
「因果业报」,乃释尊经教的一贯之理,也由於老生常谈,而显其重要性,是佛教的骨干、根本,深信因果的人,就能老实学佛、精进修行。 莲池大师《云栖净土汇语》云:
徧融师门庭大振,予至京师叩之,膝行再请,师曰:「儞(你)可守本分,不要去贪名逐利,不要去攀援,只要因果分明,一心念佛。」予受教出,同行者大笑,以为这几句话,那个说不出?千里远来,只道有甚高妙处,原来不值半文。予曰:「这个正见他好处,我们渴仰企慕,远来到此,他却不说元说妙,凌驾我们,只老老实实,把自家体认过切近精实的工夫,丁宁开示,故此是他好处,我至今着实遵守,不曾放失。」
古德常云「老实念佛」,这是将一生最深切的经验,苦口婆心为人说,我们不要以为老生常谈而疏忽了。念佛就是终身称念一句名号,守本安分,不换题目,从早到晚,从春到冬,阴晴寒暑,悲欢离合,动静闲忙,喜怒哀乐,吾道一以「贯」之,三句「不离」本行,念念时时日日年年,六字反覆在心口,是味如嚼蜡,或余韵在喉,就看个人的信心与愿力:「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古崑玉峰《净土必求》云:
莲池大师,一生不惜身命,阐扬净土,至临终时,见大众悲哀,苦求开示,不得已,尽力毕命,答一句「老实念佛」。大矣哉,不可思议也。我想此语,非但包括莲祖一生不惜身命,广度众生之说,真可以包括释迦如来,四十九年剖出心肝,普收万类之谈。
阿弥陀佛赐下他的名号,就是要我们信受、渴仰的称念,绝不嫌我们每天每秒反覆的呼叫、叨念,而是由衷的慈爱、摄受,有如孩儿牙牙学叫父母,情人痴痴昵称对方;有个故事,孩子对母亲说:「我才叫了几声妈妈,你就不耐烦;可你每天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个不停,佛不嫌烦吗?」母亲虽爱子女,却难免起瞋生烦;佛是依其救度众生之本愿,主动要求我们称念他的名号,藉由称名而生佛之心亲密相应,如是因果,众生越是称念,弥陀越是欢喜。《观经四帖疏》:
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
《金刚经》: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
净念不相继,杂念如瀑流;佛号不反复,生死又轮回;因为,不念佛,必念「业」,《西方确指》:「不念佛则获罪无量;莫计净与不净,只管念去,可也。」凡夫之心,无明贪爱,若不系念於佛号,就落在六道的业习(惯性),也就是八万四千烦恼。《地藏经》:「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虽有偶发的一、二个善念,来不及成形实践,又被「六情(眼、耳、鼻、舌、身、意)五欲(财、色、名、食、睡)」[3]淹没了。
为什麽?众生对外境的觉知,顺次有五心:率尔→寻求→决定→染净→等流。「率尔」为一念,余四为多念;初、二、三「无记」,四、五「通三性」。细说乃「意识」与「前五识」俱起,同缘外境,而起了别,顺次生起五种心:一、率尔(卒然)心,识对外境,一刹那任运而起,未有善恶。二、寻求心,於外境推寻、求觅而起分别见。三、决定心,审定其善恶。四、染净心,於分别之境起好恶。五、等流心,各随其类而相续,於善法起净想,於恶法起染想,前後同类而相等流注[4]。若不修止观以断其流,则此五心的种子急速续流,一气呵成,触境而生心,贪染执着,又造出许多罪业,沦堕於六道三途之生死流转,永无出离之期。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自作自受」,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字面上也是老生常谈,了无新意;但关乎每个人的今生与来世的苦乐、升沉,是现前可感,未来可推的实际,不可因其老调而轻忽,反而要主动三复斯言、经常自我提撕,如母子相忆、男女相思,如吴信叟每晚睡棺木,令家僮敲棺唱云:「归去来!三界无安不可住,西方净土有莲胎。」或如印光大师「但将一个死字,贴到额头上,挂到眉毛上」,心常念曰:
我某人从无始来,直至今生,所作恶业,无量无边。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宿生何幸,今得人身,又闻佛法。若不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一气不来,定向地狱,镬汤鑪炭,剑树刀山里受苦,不知经几多劫。纵出地狱,复堕饿鬼,腹大如海,咽细如针,长劫饥虚,喉中火然,不闻浆水之名,难得暂时之饱。从饿鬼出,复为畜生,或供人骑乘,或充人庖厨。纵得为人,愚痴无知,以造业为德能,以修善为桎梏,不数十年,又复堕落。经尘点劫,轮回六道。虽欲出离,末由也已。(复邓伯诚居士书二)
念佛要时常作将死,将堕地狱想,则不恳切亦自恳切,不相应亦自相应。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随缘消业第一妙法。(复永嘉某居士书六)
自励:汝将死,快念佛,心不专一,决堕地狱,饿鬼畜生尚难求,勿妄想人天福果。汝将死,快念佛,志若真诚,便预莲池,声闻缘觉犹弗住,定克证等妙圆乘。(印祖文钞续编卷下)
为什麽要这样,因为「能如是念,如上所求,当下成办。……如是利益,一代时教,百千万亿法门之所无者。」
有云:「行住坐卧皆念佛,春夏秋冬恒吉祥」;化念佛为「老生常谈」,字字出口,声声入耳,在日常生活一切情境(见闻觉知、忧喜苦乐,生老病死)中,检视、提炼「念佛」的心行,虽然「声色」往来、「妄念」起灭,而不排斥、不攀缘,不受其干扰、侵夺,只管信心「念佛」,让「意根」逐渐熟习於相续念佛,类似修止的「动中定」,或禅家的「骑声盖色」。喻如「万绿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扁担横挑不顾人,直入千峰万峰去」[5]:或苏轼<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外境内尘)声,何妨吟啸(念佛)且徐行;竹杖芒鞋(本愿称名)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守分念佛)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慾海沉浮名利争,石光电火步此生),归去(人生忽如寄,乐邦归去来)、也无风雨也无晴(无为涅盘界,不灭亦不生)。
也就是「二河白道」喻:
西岸上有人唤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於水火之难。」此人既闻此遣彼唤,即自正当身心,决定寻道直进,不生疑怯退心,……亦不回顾,一心直进,念道而行。须臾即到西岸,永离诸难,善友相见,庆乐无已。
在两岸二尊的「此遣彼唤」下,只管念佛,一心直行,对「群贼恶兽、水火二河」的侵逼,浑然不顾,「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果能如此,则如李白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娑婆可辞),千里江陵一日还(极乐不远)。两岸猿声啼不住(六尘纷扰皆不碍),轻舟已过万重山(一心归命弥陀佛)。」
一般人「念佛」的信心,多由听闻「净土经论」的反复宣说,及「十方诸佛」的同声证诚,可说是老生常谈之极,而诸佛菩萨及历代祖师之所以不厌其烦的再三劝请、再四提醒,就因「但愿众生得离苦,何妨苦口又婆心」,只要能给人希望、给人利益的一切法施、爱语,则不惜以「老生」的身相,对有缘人一谈、再谈、「常谈」,不断的以身教、言教熏习其心,直到有一天,第八识中信佛、念佛的种子,积集、成熟了,就自然而然的「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於日常念佛中,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然後,进而自信教人信,就懂得「老生常谈」对己对人的重要性与必须性,彼时,这就是温故而知新,也能於老调重弹中,转达了诸佛的呼唤,灌注了个人的感恩,可说是老当益壮,历久弥新了。
注释:
[1]《人文精神之重建》自序
[2]《快思慢想》
[3]或名为「五欲六尘」。《白虎通.情性》:「喜、怒、哀、乐、爱、恶,谓六情。」《韩诗外传》卷五:「人有六情:目欲视好色,耳欲听宫商,鼻欲嗅芬香,口欲嗜甘旨,其身体四肢欲安而不作,衣欲被文绣而轻暖。」《金光明经.空品》:「心处六情(六根),如鸟投网。」《百喻经.饮水筩水喻》:「摄汝六情,闭其心意,妄想不生,便得解脱。」 唐.房融<谪南海过始兴广胜寺果上人房>:「方烧三界头,遽洗六情尘。」
[4]流注,或译「相续」:有为法之刹那、刹那,前灭後生,相续不断,如水之流注。喻众生「烦恼妄想」之无间断。或执着于真空常寂的第一义之境,为法性之病。「等无间灭」:自类种子,前後流注,无间相等
[5]明.大错<祝发偈>:「一杖横担日月行,山奔海立问前程;任他霹雳眉前过,谈笑依然不转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