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界凡夫是如何看待自己与别人?《庄子.秋水》: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
学佛人要以法为镜,对照「起心动念、言语行为」,并以「因果业报」来评估自我(身心)行为的後果;这麽(依教奉行)去反观、省察,才一点一滴看到真实的面目与心态,这下可严重了,怎麽办?
幸而,佛法是负责而慈悲的,在照出每个人的原形之後,也提供了救度之道—最特别而殊胜的,就是净土法门,阿弥陀佛以无极限的慈悲,无条件的救度,让我们这样的愚痴做恶之人,只要信受、称名、愿生,就能活着得安心、命终生极乐,快速成佛,广度众生。这样的机法二信是真实而有效的,彻悟禅师<净土诗>:「日落西山暮鼓催,娑婆苦趣实堪悲;世出世间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本质上,我们是怎样的人?《无量寿经》:
心口各异,言念无实。……心常念恶,口常言恶,身常行恶,曾无一善。
世人薄俗,共诤不急之事。於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济。……屏营愁苦,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有安时。……寿终身死,当独远去,有所趣向,善恶之道,莫能知者。
《罗云忍辱经》卷1:
佛之明法,与俗相背,俗之所珍,道之所贱。清浊异流,明愚异趣,忠侫相仇,邪常嫉正。故嗜欲之人,不好我无慾之行也;……七宝之燿,凡俗所贵,然其招忧,以致灾患。
机是我,可厌;爱不重,不生娑婆;无常→苦;众生看佛如众生
法是佛,可欣;念不一,不生净土;无我→空;佛看众生皆是佛
厌—机(我心、虚妄、秽苦):(正)五蕴有漏身,(依)娑婆:无明覆世间,爱结缚众生
欣—法(佛号、真实、净乐):(正)法报无为身,(依)极乐:光明照十方,法味润国人
有了「机/法」对照的略解之後,就舍弃自我不切实际的妄想与挣扎,纯一天然的信受弥陀救度,闻佛教诫,称佛名号,听任阿弥陀佛的光照摄取,往生净土成佛也。
《普门品》云:「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之所以不空过,乃以观世音菩萨为「灭除一切苦痛与忧愁」的主体,而非闻见忆念之凡夫。若解为「闻其名号,见其应身,而能恭敬礼拜,一心称念者,必不落空;观世音菩萨以神力加被,灭除了三界诸有的苦难。」成了使役式的念求,似乎众生有求,佛菩萨才应,以我为主,忽视了佛菩萨的主动性与遍知性。虽然,从众生而言,佛菩萨也必然如是立即回应:
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这是圣凡之间的机感因缘。智者师《观音义疏》:
若能如是通达四种闻义,即闻慧;心无所依,无住无着,即是思慧;一心称名,即修慧。……称名有二,一事二理;若用心存念,念念相续,余心不间,故名一心。或可如请观音中,系念数息,十息不乱,名一念。或可无量息,不杂异想,心想虽长,亦名一心。一心归凭,更无二意,故名事一心也。……南无者,归命之辞,皆是事一心称名也。理一心者,达此心,自、他、共无、因不可得,无心无念,空慧相应,此乃无一亦无心,知声相空,呼响不实,能称所称,皆不可得,是名无称,是为理一心称名也。……应有多种,三教之应,应不一时,圆教观音,一时圆应众机,厄急应速,一时闻即称是机速,称即应是应速。皆得解脱者,即是蒙应利益也。皆者,非但显於多机众益,亦是显於圆遍之应也。或时为机速,应速,平等利益速。
问:十法界众生无量,机既无量,云何一时令得解脱;答:譬如父母,念子心重,多智多才,具大势力,众子在难,即能俱拔之,菩萨亦如是,无缘慈悲重,权实二智深,圣财无量,神通力大,十界虽多,应有余裕。《安乐行》云,「忍辱大力,智慧宝藏,以大慈悲,如法化世。」即此意也。又如毒龙罪报,尚能以一眼遍视一切,视之皆死。何况菩萨,种智圆明耶。又如磁石,亦类明镜,又是入王三昧力,一时十番,利益一切。
然而,佛菩萨总是在众生想不到或不知不求之前,就提早替我们预防与部署了,有一天,当我们业报现前而蒙佛救护之际,才见证了我们的愚恶难转及佛菩萨的慈悲加护。《往生论注》:
众生以憍慢故,诽谤正法,……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说法音声,如上种种口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口业。
以「彼安乐净土,为正觉阿弥陀善力住持,云何可得思议耶!」故已造摄取,未造抑止—未闻如来正法之前,无明习气所致,多造恶业,是为可怜悯者(不知者无罪),必救;既闻弥陀法门之後,明信佛智之故,欣向净土,则不再放纵也,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