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劝父母
问:我孩子从小被诊断有自闭症;我们不懂这个病,也没因此让他受特殊教育;或许,他可以有更好的前途,却被父母及学校所耽误了!
【庆案】:儿女与父母就是有缘,亲或不亲很难说,或善或恶也未定,借了父母的身体(四大)来入胎、孕育、出生、成人,却也有自己的业报与习气,要做自己,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人生。父母可以养育他,陪伴他,却不能占有他、干涉他;尽心尽力了,就不必永远把他背在身上、扛在心上。父母也是凡夫,智慧、福德能力都有限,很多事不懂、做错了或耽误了,也是必然的,却不是故意的,儿女也有义务共同承受,不能只责怪对方(怨恨),或过度的自责(罪恶感);事後或日後,略作补偿而互相体谅,最重要。想想,一个家庭里住着几位烦恼深重的凡夫,彼此之间经常性的摩擦、怪罪、伤害,都是难免,「众生本来如此」,有些是亲情可弥补或冲淡的,有些是人性所矜持而不舍的,做人父母的要先认清并放下,後半生才好过,也等於解开孩子的羁绊,彼此都松口气;若即若离的关系,若有若无的亲情,自他较无负担,而细水长流。我们名义上虽身为父母,也未必比儿女聪明、懂事,甚至过了半辈子,还是不晓得如何教养孩子,而他们却在我们的糊里糊涂下长大了,真是谢天谢地,谁敢说眼前这个人是我们呕心沥血的成品?慢工细活的杰作?其实,他莫名其妙的长成这样子,我们也不明就里的承认这结果,或许只能说,一切都是业力在运作,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念佛人则进一步相信这全是南无阿弥陀佛的安排,因此,如某禅师所说「倾宇宙之力,活在念佛一瞬」,「以念佛之心面对眼前之境」。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孩子啊,凡夫的爸妈尽力了,却做得不圆满,只能念佛将您托付给阿弥陀佛。我们这一生也是百孔千疮,乏善可陈,也只能仰靠阿弥陀佛的摄受,往生极乐,到哪山里家亲眷属永团圆,彼此相见无遗憾了。
阿弥陀佛是慈悲「为怀」,用光明包覆众生,有如怀中的婴儿,无微不至,又若无其事的,呵护一切念佛众生,就这样,牙牙学语(称名)的孩子,在弥陀慈爱的注视下,日渐长大,成为念佛人。自信教人信,是以人格感化、人生关怀为方法,潜移默化,水到渠成。若急功近利做业绩,终日在人耳边聒噪,传教,就难免给人压力,引人反感,类似所谓的「宗教霸凌」。南无阿弥陀佛
二、劝子女
问:父亲生前常念佛,且曾担任义工,可说是虔敬的「妙好人」;为何连续出了两次车祸?是业障深重,忘了念佛?或寿限已到而不能强求?
【庆案】:一般人有这些疑问,也是正常的,但对於真心信受弥陀救度而念佛的人,多半不会有这样的疑惑,因为他相信佛光随时摄护他、保佑他,能为他做最好的安排,甚至超乎他个人所能想像、理解、希望的,不论表面上遭遇了甚麽看似不完美的状况,对他本人而言,应当是可以承受且结局圆满的。我们外人虽然不晓得他的身心状况,但也不须为他担忧、怀疑,或不平,因为「信佛念佛」是他生前的选择,必然经过他的深思熟虑与亲身实践、且长期体验而终於坦然信受,成为生命的重心与生活的常态;至於他本人可能与阿弥陀佛有某种的交心与感应,而不断的强化其信仰与信心,这是我们所不能知晓,乃至他亲口说了我们也未必信,因此,我们应站在他的立场、尊重他的选择、随喜他的信仰、祝福他的往生,从正面去看待这件事,才是做子女的孝心;而不是以我们自己的迷惑与怀疑,或负面情绪来猜测亲人的信仰与善报,甚至因此干扰了亲人的往生,辜负了弥陀的慈悲。这绝对不是我们做子女的本意,只因欠缺这方面的信仰与经验,难免以世俗的想法及善意的担心,来面对我们做不了主的生死大事。但其实不必如此多虑,只要我们确知亲人生前并无大过失,且真信、切愿而经常念佛,那麽,依常理及佛法,必有相应的圆满结局,甚至是超乎我们想像的善报,也就是往生极乐而成佛,因为这是佛经所说,弥陀承诺的,无可怀疑。
因果的道理是可以信解的,但业报的事相极其深细复杂,不是我们所能窥探、掌握;唯一可确定的是,「信佛念佛」对於个人消业障、增福慧、得往生,并彻底改善今生及未来的命运,绝对是正面、积极、更好的,不可能有任何反效果,这是古往今来数不尽的实例所证明的;也因此,您的父亲及同修莲友们都欣然信受,乐在实践,并发心当志工翻译净土宗书籍,协助传播「信佛念佛得大利益」的讯息,让更多的人听闻、启信而行动、受益,我们身为子女的,或许该为父亲的选择、奉行及念佛安心、往生极乐而感到高兴、随喜,并祝福;更进而随顺父亲生前的信仰,以他所喜乐的方式,陪他一起念佛、祈愿并回向,这就更能顺他的意、满他的愿,也圆成子女的孝心。如此正向的情感与行为,必然获得正向的回应与结果,对大家都更好。与其因为个人的不知不信而衍生猜疑或质难,沉湎於负面情绪中却无所作为,徒令父亲牵挂;不如勇敢正直的随喜父亲生前睿智的抉择,赞叹父亲始终坚定的行持,为子女立下好榜样,让我们也追随父亲的脚步,傚法父亲的身教而同声念佛,从其中体会父亲的心境与感受,或许更能贴近父亲的心与愿,也算是「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的达孝了。
或许父亲生前曾因自己念佛受益,而希望亲眷也了解其信仰而一起念佛蒙福,这是他对子女最後、最迫切、最极致的关爱与建议,将子女托付於他所信所赖的阿弥陀佛,代替他继续照顾世间的亲人,并等待日後的净土团聚。因此,为人子女的也回应父亲的念想,圆满父亲的遗愿。个人生前的遭遇及往生的状况,只有弥陀与父亲一体共晓,外人难知难测,虽然如此,宁可采取正向的心态,相信并祝福父亲,因信佛念佛而现前受益并安然往生;子女能这样托付父亲於弥陀,而得安心,父亲也更能了无牵挂的舍娑婆之业报而欣然生净土,这样岂不是双赢皆好,一切圆满?!心理学也告诉我们,真信能受益,猜疑全无益。
经论与古德常说:世间最大的孝,是送父母往生极乐,永离六道轮回之苦,并且继述亲长之志,自信教人信,这是世间与出世之一切功德无可比拟的。因此,愿您能放心安心的体会父亲这一生「信佛念佛,任佛安排」的至诚之信,以及如是恳切的祈愿:普愿有情皆念佛,临终往生极乐邦,家亲眷属永团聚,光寿如同大愿王。南无阿弥陀佛
三、劝初学
问1:若想往生极乐,是否须忆佛、拜佛、练定力,较有把握?
【庆案】:净土法门很单纯,就是「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广度十方众生」,重点在相信接受、发愿往生,然後诚心的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句接一句,随时随处想到就念,或每天排固定的时间念,十声、百声、千声……都可以,就这样念成习惯,甚至成了生活的重心,就有基础的稳定。每次念佛之後,念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刚开始念佛,要喜欢、喜悦,念多念少看情况,不给自己压力,才能持久成习。此外,就继续正常的生活,用功念书,找工作,谈恋爱,结婚生子,与家人和乐………。初步的重点在安定、相续的「念佛」,不须另外以「忆佛、拜佛」的方式练定力——这是为了「参话头,求开悟」,而无关乎往生极乐。
问2:现在与一位朋友约定,每天早、晚各念1000声「阿弥陀佛」,同生极乐;若要「上品上生」,是否应先断「我见」,甚至「开悟」?
【庆案】:1,最好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语意较完整;2,与好友一起念佛,相约往生,很好;既可互相提醒,必要时也可彼此「助念」;3,念佛越简化、越单纯,就越专一、持久,先别管「O品O生」的高低,也无须刻意「断我见」,不要被这些想法(名相)搞复杂、或唱高调,以免「陈义过高」、「心力分散」,把自己逼太严而紧张,或做不到而气馁……,就先以你现在的程度及本来的样子,在日常的行住坐卧中,平淡安详的念佛,不多想、不贪求的一句一句念下去,念久了,习惯了,或许渐有滋味与定性,身心自然转变,成为纯情稳重的念佛人。
至於「品位」与「开悟」,是未来(往生後)的事,目前不必预想、挂虑,重点在念佛的「现世」安乐及「命终」往生。愿您们先安分老实的念下去,不要多思杂想,瞻前顾後,耽误了正(定)业(念佛)。南无阿弥陀佛
结语:了解!若能经常沈浸在佛号中,心里也很清静、欢喜,能享受这种平静的感觉。
四、劝学者
问:读《印光大师法要》,甚得我心。但对於净土法门,从未接触,只是傻傻的念佛;行住坐卧,把握当下念佛,这是我所喜欢的,家人也支援我,夫妻和睦;因为工作的压力,眼前这样简易的方式最合适。但我是读书人,除念佛之外,还喜於读佛经,了解经义……。
【庆案】:依我的经验,每天念佛,发愿往生,是最安稳易行,且不出错的方法。您就在家里陪家人,傻傻地念佛——我现在也是如此,没甚麽其他多说的。念佛之外,要读经就读,薰习心识即可,不强作解人。就这样,继续念,勿多虑,也可对治读书人的某些习气。《白居易 念佛偈》:「余年七十一,不复事吟哦,看经费眼力,作福畏奔波。何以度心眼,一声阿弥陀,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纵饶忙似箭,不废阿弥陀,………达人应笑我,多却阿弥陀。达也作麽生,不达又如何?普劝法界众,同念阿弥陀。」这也是我现在的心情,单纯的念佛,此外,说甚麽或乃多余的。
再问:念「阿弥陀佛」要一心,可我是看电视也念佛,开车,走路,睡觉……也念佛;没特定时间、地点的念佛,能往生极乐吗?
【庆案】:「一心」可解为对「本愿称名,凡夫入报」的信受与专注,而不兼修、不杂取其他法门;但未必要做到妄念不起的「定」功。随时.随地.随心.随境,开口就念,或默念,先不要预设各种限制~~一段期间,熟悉、习惯之後,再看情况调整。我只管念佛,其余的就交给阿弥陀佛。
知识分子(学术研究者)对宗教的理解,可以读书为主,如「净土宗o史」及相关的史籍、论文以细读,概观掌握了「(中国)净土宗」在全体佛法及佛教史的定位;以此通观之视野,再深入净土「历代祖师」的着作,从中了解净土「教理、行门」的开展及演变,乃至於最後的归结与定型,在历史中如何被不同层次的信众所接受、奉行,有什麽可验证的事蹟与感应,足以启人信愿;乃至於不同宗派对净土教门的批评与融合……。教史、教义,行持、事证,完整的通读下来,有了完整的思想架构,才不致於坐井观天,所见者小;而轻忽了净土法门之「事虽简易,理极圆顿,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为如来一代时教之特别法门,三世诸佛之总持要道」的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以上乃知识分子於净土「解门」所须之广闻、深思、明辨,以此既可安顿自心,并能为人解惑;当然,更重要的是「行门」之至诚信受,持续念佛,并发愿往生,成佛度众。初入净土门,或思辨力较强的学人,不必故作「老实」、「守愚」,而压抑心中於教於行的各种疑问;可以边学解、边念佛,同时并行,「理明则信深」,信深则「愿切而行专」。个人的相关疑惑,从古以来,净土经论及祖师的着作中,多有解答,乃至於设问代答,几以含括了凡夫念佛的一切疑虑,只须多用心思,於上述书中寻读、思惟,必得适切的解答;日後甚至可发挥学者专长而通达於教理,为净土门多一些教研成果,也是「自信教人信」的方式。南无阿弥陀佛
结语——念佛不碍於情理
以「开放、学习、探索的心情去观察及了解」,这是很好的人格状态,较富有「同理心」,对「人事物」保持几分「欣赏,随喜」,乃至「赞叹」的热情,较能与人沟通,连结,再进一步,就可能是「布施,爱语,同事,利行」的四摄法。念佛人虽然厌秽欣净,全身心向往净土,但仍活在世间的一天,或许要对一切有恩於我的人事物,多些追踪与体贴,让他们也分享阿弥陀佛的慈爱,温暖,与摄取不舍。如现代禅所说,「不要因为学佛了,就忘了做人的本分」。我们凡夫就是在娑婆世俗中念佛,而我们之所以能安稳的念佛,也要感谢世间一切人事物的成全啊!若不吝啬的话,可以多匀出几分心力去关怀身边的人事物,让自/他都感到滋润,融通。南无阿弥陀佛
有人说:烦恼、苦,来自於无明、习性、欲贪。这些不是说要断就能断的。而修行是自己的事,跟死後外力接引的「阿弥陀佛」没有一点关系的。
【庆案】:世间恶缘太多,进一步,退九步,要想生生世世在世间修行,除非是大菩萨,否则是极难如愿的。其实,有许多活佛、大菩萨在世间示现,也都示现求生佛国净土,目的就是在给我们做榜样,也要我们别再自不量力了。
也有人说:若没有佛,人岂知修行?没有佛的指导,众生如何趋向成佛之道?净土法门是往生到阿弥陀佛的学校,让阿弥陀佛亲自教导我们修行,直到成佛,怎可说与阿弥陀佛没关系?
【庆案】:讲的好,就因为活着时做不到或来不及「熄灭无明、习性,斩断欲贪」,所以放下「我能靠自己修行而今生断烦恼,得解脱」的慢心,转而「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以此信愿而称名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在一个清静安稳的环境下,薰习佛智与佛德,自然法尔的净化身心而成佛。这是俗说的「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或「国土净则心净」;而这一切施设,从始至终都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所惠赐,念佛人只是回应佛的呼唤,而成佛愿力,称名往生。因此,这个法门的确有些不同而难信,如《阿弥陀经》云:「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印光大师说:「若不明此义,以仗自力通途法门之义,疑仗佛力特别法门之益,而不肯信受,则其失大矣。」
又有人说:念佛是用心念,才能相续,以念佛的力量去净化八识中的业力种子,与阿弥陀佛相应,往生净土。用嘴称名不是念佛的真义。你能做到心口一如?很多人嘴上念佛,心中打妄想。
【庆案】:以「信愿」为心,而称名以口,如此心口皆到,契理契机,摄众最广,有何不妥?若论实际行持,口称较易持续,心念很难相继,这是经验之说,您或可同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