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云:
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为之重担。……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於诸众生,视若自己。
案,此「十六正士」乃即佛教着名的在家菩萨[1],其修行证量已超越世间一切有为有漏之法,恒常安住於「实际无为」的出世(解脱)之道,成就了殊胜的神通,於依正二报之万事万物,能随意变化,自在无碍;以此对一切众生,起「利他」的化益方便。又「不请」的对象有两种:「宿无道根,仰感菩萨」、「无现乐欲,不知求圣」[2],对此二种人,就须主动积极的「强为作友」,替他们挑起「消业除苦」的重担。这是菩萨行者悲心自觉的承担,以众生的「离苦得乐」为其「上求下化」的天职。又,为了能真实利他,须先修行利己,「受持如来甚深法藏」,也就是信受如来大乘甚深经典,为人解说,守护众生本具的佛性(佛种性)[3],不令其断绝。
(一)不请之友
也就是说,大菩萨们效法诸佛的怜愍一切众生,在众生仍「不知.不求」之前,就主动成为「善友」(善知识);以同体大悲,而挑起众生的业力重担。更以慈悲怜愍之心,为众生演说佛法,令彼於世出世间的真理,有透彻的信解,以此堵塞三恶道之门、开启人天善趣之路。更进以出离三界,乃至究竟成佛之妙法,普施一切愚迷众生。
这样真实纯净的心行,愿将一切善根功德回施於众生,度彼到达涅盘岸。如《维摩诘经. 佛国品》云:「众人不请,友(佑)而安之。」僧肇《注》云:
(鸠摩罗)什曰:「物以利交,故请而後动;圣以慈应,故不祈而往,往必与亲,亲必为护。」……(僧)肇曰:「真友不待请,譬慈母之赴婴儿也。」
净影慧远《义记》云:
不待物请,强为非友,化令住正……;解有两义:一所化众生,无机感圣,名为「不请」;菩萨强化,为作因缘,名「友安」之。二所化众生,虽有道机,无其乐欲,不知求圣,名为「不请」;菩萨随机,而为强化,名「友安」之。
吉藏《义疏》云:
但「不请」二:一者、未有善法,诱引令生;二者、过去虽有道机,现在无有欲乐,而方便起发,始则安之以善根,终则宁之以佛道。
罗什大师区分了「物(一般人)」与「圣(佛菩萨)」的人际关系:前者是利害之交,有所请求才(被动)回应,且未必有利於人;後者出於慈悲之心,见人有难(苦),虽不来求,也视若亲人而主动前往救护。
僧肇大师喻如「慈母」之感知婴儿的一切需要,而随即全力以赴的满足之;因为此事随时在心,不待婴儿的哭闹(告知、请求)也。
慧远大师则释为「非请而有力的介入,化导众生安住於正法」,并分两层说明:1.彼无(夙世)机缘以感通佛菩萨,我积极为彼创造「强缘」;2.彼虽有夙缘而无向往,故不能祈求佛菩萨,我则随顺其根机而激发其欲求。
吉藏大师又进而补充云:1.彼虽无善法欲,我善诱、引导彼生起此心;2.宿世虽有善根机缘,今生却无向往,我巧设方便以发起其心,令彼先於善根得安养(滋长),进而於佛法得安定(不退)。
以上四位大师的注疏,深细的说明了大菩萨学佛大悲,主动而平等的启发众生的善根、创造众生的机缘,让我们都能顺其自然而安之若命的感应、领受佛菩萨的利济与度脱[4]。佛菩萨就这样若无其事的「负众生重担」「代众生诸苦」「与众生净乐」「度众生成佛」,如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杜三趣、开善门」,「惠以真实之利」,具现了《无量寿经》中阿弥陀佛为了「救度」众生而示现种种身(朋友、仆人、施主、孝子、自身)的悲心;诸大菩萨亦皆效学阿弥陀佛的愿行(亦即「皆遵普贤大士之德,具诸菩萨无量行愿,安住一切功德之法」),而自致成佛。烦恼凡夫,不知什麽可拥有、希求,但阿弥陀佛主动地做我们的朋友,将成佛的功德,积极、平等、无条件惠赐我们;又如仆人,挑起众生的业力重担;进而视众生如父母的孝顺,乃至视众生如己。因此可说,阿弥陀佛是「不请之友」,净土法门是「不请之法」,是他因我果、佛作我受的救度法门。
(二)代为荷负
「荷负群生,为之重担」,有两种读法:1.荷负「群生所为(造恶业)之」重担;2.「为群生荷负」其(修行之)重担。大菩萨们学佛之大悲心,而为众生荷负了什麽重担?或云,以「四弘誓」荷负群生之(世间)恶业苦报及(世出)修行证果,如《八大人觉经》云:
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 令诸众生,毕竟大乐。[5]
《六十华严.十回向品》:
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一切众生,造作无量诸不善业;因是业故,受无量苦,不见如来,不闻正法,不识净僧;此诸众生,具有无量大恶罪业,应受无量无边楚毒。我当於彼三恶道中,悉代受苦,令得解脱;……菩萨如是受苦毒时,转更精勤,不舍、不避、不惊、不怖、不退、不怯,无有疲厌。何以故?如其所愿,决欲荷负一切众生,令解脱故。
《维摩诘经》<观众生品>:
行忍辱慈,护彼我故,行精进慈,荷负众生故。
又〈菩萨行品〉:
以智慧剑,破烦恼贼,出阴界入,荷负众生,永使解脱。……观於无生,而以生法荷负一切。
如是离苦(轮回)得乐(解脱)的担子,是众生无力承当的[6],诸佛菩萨就主动代为肩挑背负,而举重若轻的成全众生。《胜鬘经》以「大地之承载万物」为喻云:
又如大地[7],持四重担,何等为四?一者大海,二者诸山,三者草木,四者众生。如是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堪能荷负四种重任,……普为众生,作不请之友,大悲安慰,哀愍众生,为世法母。
以大地的平等受持「海,山,草木,众生」四重担,喻菩萨的分别荷负「人天,声闻,缘觉,大乘」四乘正法,能观察、预知(不同根器之)众生所需,而主动、善巧的去扶助、教化之,令彼各得其所而受益。较之於世间之「礼闻来学,不闻往教」(《礼记.曲礼》),被动等待众生来请(求教),以维护「师教」之尊严(重道而尊师),虽重点不同,但佛菩萨的「不忍众生苦,不惜入泥水」,才是真正的大悲心。佛菩萨之「代受」众生苦,如《华严经.十回向品》:
菩萨摩诃萨见诸众生,造作恶业,受诸重苦;以是障故,不见佛,不闻法,不识僧。便作是念:「我当於彼诸恶道中,代诸众生,受种种苦,令其解脱。」菩萨如是受苦毒时,转更精勤,不舍、不避、不惊、不怖、不退、不怯,无有疲厌。何以故?如其所愿,决欲荷负一切众生,令解脱故。
唐.澄观《疏》云:
由菩萨初修正愿,为生受苦,至究竟位,愿成自在,常在恶趣,救代众生,如地藏菩萨及现庄严王等,乃至饥世,身为大鱼,皆其类也;或以光明照触,或神力冥加,其事非一。
或先以光明、神力摄受众生,减轻其业力之苦(障),再为彼说法,令依教奉行而消业增慧。或以大愿成就而神通自在,身入地狱以救护之。或因十方诸佛,始自发心终於成佛,无不以般若智而证知「生佛一体」,故众生之苦即是诸佛之苦,所以发大悲心、修无量行,成就一切平等利他之功德与净土,回施於十方众生,皆令离苦得乐,进修涅盘。菩萨之愿与众生之苦,同契于真如,故融通无碍。
澄观大师将救护众生(广大心)而离众生相(不颠倒心)的「回向」分为「随相、离相」两种,後者又分「利乐」、「受恼」、「代苦」、「回拔」四种救护[8]。众生於「生老病死」诸苦,随业流转,不知有「出离」之道。菩萨以此起大悲心、饶益心,愿代众生苦,广度众生到涅盘岸,令得解脱。佛教之五乘法,都从佛菩萨的慈悲教化而生。
(三)生佛一体
然而,这种「不请之友」最极致的描述,乃是法藏比丘於因地所发四十八愿,及长劫所修之六度万行,如《无量寿经》云「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其弘誓大愿所摄之「佛身」与「净土」,最终是为了摄取十方「众生」,永离六道轮回,往生净土成佛。如此大悲大行,为了众生而预先设想、超前建设,让众生不须任何忧心劳身,但能「信受、愿生、称名」,即可现成的享受一切无上功德;这才真的是「不请」而来、而施,而代荷其担、代受其苦,乃至「以身为质」,入三恶道以救赎一切苦难,令十方众生平等无条件的消其罪业,往生极乐,而究竟的解脱成佛。
这种「不请而代」的佛法,学术界称之为「他力救度」,净土宗则自称为「本愿念佛」,其名与义皆可相通;就「他力」可有两喻:
1. 猴抱:神人协作,自他二力;
2. 猫叼:唯圣单行,全凭他力;
前者或可归为「要门」,後者才是「弘愿」[9]。我辈凡夫生在末法之娑婆,既是烦恼深而罪业重,又无力自修自救而将堕於三途,阿弥陀佛为何还要救度我们?
1.从我这边,是自觉「愚恶」无可救药;从佛那边,则明见众生皆有佛性,皆是可造之材,皆有(平等)成佛之性,但为无明所覆而迷物执我,是可悯者。
2.若能信受弥陀救度而专称佛名,即可往生极乐,而超劫成佛;随即回入十方世界,广度一切众生。此乃利多之举也。《无量寿庄严经》: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我们的「佛性」长劫以来被贪瞋痴所覆盖,而显现为自私自利、习气深重。虽然人类史上总有哲学家(智者)或宗教家(神职)从根源上主张人性本善、或本恶,或善恶混、或不善不恶——这都是在第六意识的三性(善恶无记)上计较,而未触及第七末那与第八阿赖耶。然而,凡夫的本质,既有明显的异生性,也有潜存的佛性,前者是有漏污染的烦恼,令人起惑造业,轮回生死,永难出离;而後者是如来藏无漏清净的功能,令人修行成佛,转世成智,毕竟解脱;阿弥陀佛所开示的「本愿救度」法门,就是要众生在三毒五恶、惑业烦恼中,感应弥陀的呼唤,而发起一线宿世善根,信受弥陀救度而回心称名念佛,愿生弥陀净土。这才是人性转凡成圣的终极希望。尤其在众生无知(闻)而未求之先,即弯腰伸手而哀愍、安慰、摄受之,乃至於不待其首肯,急撮而行也。如善导大师《观经疏》:「欲得舍此娑婆生死之身,……闻即信行者,不惜身命,急为说之。」而所谓「佛光普照,唯摄念佛」之「亲.近.增上」三缘,即是对众生以示现其「不请」自来而「荷负」其重担的极致。
念佛人与阿弥陀佛的缘分最亲.最近.最增上,乃至生佛一体、能所不分,佛之功德即是众生的受用,众生的业报即是佛之重担,既然如此,可说是「不请而请,请而不请」、「代而非代,非代而代」,又何有「请」与「不请」,「代(荷负)」或「不代」的说词?
注释:
[1] 维基百科——菩萨之异称。
[2]净影慧远《佛说无量寿经.义疏》
[3] 《华严经十住品》:「菩萨种性,甚深广大,与法界、虚空等,一切菩萨从三世诸佛种性中生」。菩萨是「如来真实佛子」
[4] 《大法炬陀罗尼经》云:「譬如长者家内丰饶,多诸珍宝。……以爱念故,财富乐具悉给与(唯有一子)之,无有疲倦。」
[5]清.续法大师《疏》:「谓修诸行法,不为自身,但欲广利群生,……以身为质,於三恶趣,救赎一切受苦众生,务令得乐。」
[6]这个担子有多重?《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7] 《华严经.入法界品39—18》:「应发如大地心,荷负重任,无疲倦故。」
[8] 释天悦<《华严经》回向行法之研究>
[9]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