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前文所列举《中阿含经.卷58.210经》载有:「若善心得一者,是谓定也。」白话来说,真能制心万念,恒於一念者,就是禅定。此即所谓「禅定一心不乱」的原始定义。
而这最原始的定义,就《阿含经》而论,至少必须是证得「初禅定」者。
而欲证得「初禅定」,在《增壹阿含经.卷23.增上品.8经》中,释尊则举例其当年,端坐於菩提树下,实修实证的经验,来告诉弟子们:
行者身体及心念,必需先力行「无淫无欲」及「除去恶不善法」,才能透过「有觉、有观」的止观工夫,进而达到「制心一念」。并因「离欲」及「一心」,因而生出「喜」、「乐」。
而真能实修实证「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心一境性」,这才是真正地得「初禅定」,真正地实证「禅定一心不乱」。
关於必需先能精密地持戒,做到身心不淫,及离诸欲恶不善,方能藉由止观,而证入色界天,初到四禅定,此等禅定修证法要、次第,一再出现於《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增壹阿含经》,而此四部《阿含经》,正为後世尊为「原始佛法」之根本典籍。
也就是说,释尊原传的止观训练,是必须透过精密地「持戒」,先令我们身体离於「杀盗淫妄酒」,而不黏着。降低种种粗重的身体感官贪欲後,由外而内,再调整心念粗重的「贪瞋痴」,降至极低点。如此精密地梵行,才有机会真正证得「初禅定」,也就是「禅定一心不乱」。
各位念佛人,咱们这一生,真能不起一点淫念吗?能吗?
随着年纪增长,色身衰败,的确是会让性荷尔蒙分泌量降低,而淫欲稍减。但千万不要心想,自以为等到年老力衰了,就能与真实证得「禅定一心不乱」迳自画上等号,这肯定是天大的误会。
盖因自古以来,不乏虽是年老力衰,却还性好渔色的人。咱们真有自信确定,年老力衰後,就能伏住淫心淫念?就能断除意淫、手淫、邪淫、正淫?
余则扪心自问:淫心淫念,只能随岁月增长,而降低至某一程度,但却无法真能伏住,使不起现行。所以自知,此生至死,应可能无法实证「初禅定」,或「禅定一心不乱」。
难道阿弥陀佛在《无量寿经》上所记载的本愿重誓: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如此这般广泽十方众生,只要「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具足此三心,不简十念,阿弥陀佛便慈悲摄受,至其报土的大慈大悲愿力,竟然会栽在《阿弥陀经》那句「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上。所以《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文,就必须全盘翻供了?
翻供的结果是:阿弥陀佛在《无量寿经》的第十八愿文,必须改为: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执持名号,要证入了禅定一心不乱,也就是需证得初禅定後,才能生到我国。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吗?
佛乃真语者,实语者,不异语者。若准依支持一心不乱,即是禅定一心不乱的这种说法,那麽,翻供前後,二者文义,是截然不同的摄众标准。这会是同一尊佛所发?可能吗?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文,真真是这样吗?
不妨翻阅一下《无量寿经》及《阿弥陀经》原文,就两本弥陀法门之根本经典,以经证经,比对一下经文,不是更容易能了解,阿弥陀佛本愿真正的意义吗?
阿弥陀佛因地发了四十八愿,其中摄受十方众生往生之愿有三:
第十八、十九及二十愿。详此三愿文,根本只字未提:十方众生往生,须证入「初禅定」字眼。足见,鸠摩罗什大师,以「意译法」所译出之《阿弥陀经》中,「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字眼,是梵文原句,经精美简化後,洗练的汉语。故并非特别点出:念佛必须证入「初禅定」。所以,此执持名号之一心不乱,实非指彼「禅定一心不乱」。
「执持名号」,就是持名念佛。「一心不乱」,就是一向专心,不随他念。
二句组合:「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就是:一向专心,不随他念地持名念佛。
换言之,也就是:一向专念,彼佛名号。
这个观点,有心之念佛人,不妨比对康僧铠大师所译之《无量寿经》中,弥陀摄众三愿,及三辈往生文当中,即可窥知一二。
事实上,不但在摄众三愿文中,找不到念佛工夫必须证入初禅定的字眼。而三辈往生文当中,具三心外,关於念佛部分,就只要求了「一向专念」。以经证经,不添加个人意见,是不是很明显就可以得知:
鸠摩罗什於《阿弥陀经》所译之「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康僧铠在《无量寿经》所译之「一向专念」。
故尔,究竟是娑婆成佛的本师释迦牟尼世尊,说错了阿弥陀佛本愿?还是後世夹杂太多自力通途法门的高深法教,而解错了?
佛乃真语者,实语者,不异语者,成佛的释尊,肯定不会说错阿弥陀佛摄受众生至报土的标准。
至於,是要深信弥陀佛智,具足三心,一向专称,一生大安心地信愿念佛。
或是,仍然坚持,非证得禅定一心不乱者,不能往生的论调。
当然,随顺各方贤达高明,自思自解,而自行自证了。余则无权置喙一字。
四
前文援例自被尊为原始佛法的《阿含经》来证明,所谓的「禅定一心不乱」至少是指证得「初禅定」的行人。而真实欲证得「初禅定」者,释尊则举亲身体验为例告诉我们,必需要先能做到「无淫无欲」及「恶不善法」才有机会证得禅定。甚至说明「於律中不放逸,行精勤,得一心」,是为正确真实的止观修证次第。
倘「恶不善法」先不论,念佛人的我们是否应扪心自问:此生何时真能做到「无淫无欲」?也就是可以做到不邪淫、不正淫,及不手淫、不意淫。几岁的您才真能做到?30岁?40岁?50岁?60岁?70岁?80岁?90岁?还是100岁?还是一脸茫然全无把握,或许此生至死都做不到?
既然持戒来伏住淫心淫念,是证得禅定一心不乱的必要前行功夫,不但我们至死也许都做不到,而且应该是绝大多数的念佛众生都不可能做到的事。
那麽,试问坚持《阿弥陀经》所载之「一心不乱」就是「禅定一心不乱」者,是不是已严重误解了《无量寿经》阿弥陀佛摄众三愿的本意?
法藏比丘花了五劫那麽天长地久的时间,去思惟要如何救到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详考一下第十八愿文的要求就只是「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没想到却因为鸠摩罗什大师所译之《阿弥陀经》以隽美译文「意译法」之「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居然被解释为信愿念佛一法至少必需能证入初禅定者才能往生得度。果然是「依文解义三世佛冤」啊!
而就《阿含经》所载阿罗汉有「俱解脱」与「慧解脱」二种,前者圆证三明六通,而後者则是未证禅定,故未证神通之漏尽圣者。但就南北二传佛法所载,慧解脱阿罗汉虽未必须证得初禅,却至少也必须有基础的观心不散乱的止功,近於初禅定的止观工夫。南传佛法称之为「近行定」、「近分定」或「相似定」。北传佛法则称之为「未到地定」。这是一种欲界至极,但尚未入初禅的一种止观工夫。
在弥勒菩萨所开示之《瑜伽师地论.卷三十.本地分中声闻地》,及天台智者大师所着之《释禅波罗蜜法门》中,则对於未到地定有极深入之细解说明。
不过所谓证得「未到地定」、证得「近分定」,是指行人真能随时随地都可以任意进入这样高度精神力集中的状态,而且万不漏一,如果只能有了这餐没了那餐,只偶而来那麽一下,这不叫「证得」,只能名为「体验」。想「证得」初禅一心,就必须先做到「无淫无欲」和「禁除五欲恶不善法」。想「证得」未到地定,就应该先了解能不能做到欲界最顶天人的心性。
《长阿含经.世记经》云:
阎浮提人男女交会,身身相触以成阴阳。拘耶尼、弗于逮、郁单曰人,亦身身相触以成阴阳。龙、金翅鸟亦身身相触以成阴阳。阿须伦身身相近,以气成阴阳。四天王、忉利天亦复如是。焰摩天相近以成阴阳。兜率天执手成阴阳。化自在天熟视成阴阳。他化自在天暂视成阴阳。自上诸天无复淫欲。
《大楼炭经》云:
阎浮利天下人,男女共居止交通;俱耶尼、弗于逮、郁单曰天下人,男女行阴阳之事;龙及金翅鸟,男女亦有阴阳之事;诸阿须伦男女,亦行阴阳之事;四天王天上人男女,亦行阴阳之事;忉利天上人男女,以风为阴阳之事;焰天人男女,以相近成阴阳之事;兜率天人男女,相牵手便成阴阳;无贡高天人男女,相视便成阴阳;他化自转天人,念淫欲便成阴阳。从是以上离於欲。
各位还在存一丝幻想於「未到地定」的观众朋友啊,可看清楚了吗?套通俗一点的话,四天王天还一样会「行淫」。忉利天则是行淫,但射精时为气体。焰摩天则是靠近一下,肢体碰触,磨磨蹭蹭一下就满足了。兜率天则是牵一下小手就够了。化自在天是双方对看就很爽了。欲界最顶之「他化自在天」是想到男女淫欲时,男女双方「暂视」和「念想」一下,一点都不勉强,看一下就解决了,望梅就真的止渴了。这样高风亮节,比「盖棉被纯聊天」还要更高竿好几层的心性,余扪心自问是做不到啦,各位真能做到吗?
愈淡薄的淫心淫行,就能相应愈超凡脱尘的天人心性。
妄想证得「未到地定」,不妨先瞅瞅自己的男女淫心淫行,是能相应到哪一层天吧?
大多数男性见猎心喜,就算不敢真搞邪淫,但手淫意淫都处於淫乱邪淫状态。有人一小时内起心动念好几次於这样的意念邪淫,有人则几个小时就会来一次,经常如此意淫;有人天天如此,有人隔几天如此。这都是相应於畜生、饿鬼、地狱,相应下三道的特徵。普愿读者们,千万不要太高估自己是幸。
对照於《楞严经 .卷八》:
阿难!诸世间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诸妻妾恩爱,於邪淫中心不流逸澄莹生明,命终之後邻於日月,如是一类名四天王天;於己妻房淫爱微薄,於净居时不得全味,命终之後超日月明居人间顶,如是一类名忉利天;逢欲暂交去无思忆,於人间世动少静多,命终之後於虚空中朗然安住,日月光明上照不及,是诸人等自有光明,如是一类名须焰摩天;一切时静,有应触来未能违戾,命终之後上昇精微,不接下界诸人天境,乃至劫坏三灾不及,如是一类名兜率陀天;我无欲心应汝行事,於横陈时味如嚼蜡,命终之後生越化地,如是一类名乐变化天;无世间心同世行事,於行事交了然超越,命终之後遍能出超化无化境,如是一类名他化自在天。
阿难!如是六天,形虽出动,心迹尚交,自此已还,名为欲界。
请注意欲界各天对於淫习的深浅,未舍妻妾恩爱,在行淫时心思不放逸,已不全然是为了急着摩擦交合达到高潮,行淫多是为了配合或调和夫妻伦常和睦。所以在行房中,心中了然清楚,并不意乱情迷,也不急於摩擦淫根取乐。套句现代话来说,就是非常清楚地知道,行淫只是为了维系夫妻关系之正常化,只是一件配合对方演出的事。所以虽然仍有男女淫根之抽插交合,但行淫时,心中却很清楚如何令对方很快就能满足性欲,但自己却犹有余裕,身体轻松明快,心理澄明不迷,显然并非好色或急色之徒。这样的众生可以与日月为邻,感得生於「四天王天」。基於前述,若进一步连正常的夫妻行淫次数都很微少,偶而仍会想性交,虽常有清净梵行之念,但并非纯而无杂,这样的众生可以超出日月,生於人间之顶,是为「忉利天」。以後诸天的性行为就不再赘说了,因境界太高了,还请读者慢慢品味文字。
【结论】
(一)未到地定是佛法自力通途修证次第的最基本止功。
(二)未到地定已接近初禅一心不乱,但仍不是「禅定」,故以「未到地」、「近分」或「近行相似」名之。
(三)行人心性要先能相应止功,才能随之相应。能相应未到地定的心性是欲界最顶的他化自在天。
(四)心性无法相应欲界最顶,证未到地定也只是妄想。
释尊开示了整个佛法自力修证的通途次第,再三说明,精密地持戒离淫欲,禁除五欲等恶不善法,才能实证初到四禅的禅定一心,并以内观四念处成为人天福田,也就是断八十八品见惑,证初果,至断八十一品思惑之四果阿罗汉。
念佛人啊,知道不伏住淫习,正淫、邪淫、意淫不能断,此生根本不能证得初禅以上,真正的禅定一心不乱啊。这是释尊宝贵的实修实证经验啊!还在追求禅定一心的念佛人们,您有把握真能伏住淫心淫习吗?
《净土三经》可曾记载,念佛人的念佛工夫,必须要能:功夫成片、梦寐一如、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才能往生?或者才能上辈往生?甚至上品上生?
夹杂太多止观、宗门、教下、密续、他宗别派的自力高深法要,以此自力难证之工夫,嵌入弥陀净土一法来修持,从根本上就误解了阿弥陀佛所誓言成就之「本愿功德」的殊胜和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