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三经要义》云:
隋朝智者大师《阿弥陀经义记》所用的版本,也是「闻是诸佛所说名」,并非「闻诸佛名」。可知最早的《阿弥陀经》在这里的经文是「闻是诸佛所说名」,并非「闻诸佛名」;到了宋明之後,或许笔误,而成为「闻诸佛名」。
有人提问云:
(1) 今本《阿弥陀经义记》只云:「若男女闻是经名,皆为诸佛共所护念,皆得不退无上菩提心。」
(2) 如何证明《阿弥陀经》的流布本经文「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或乃笔误?
(3) 《善导大师全集》及《净土宗圣教集》〈法事赞〉是:「闻是诸佛所说名及经名者」。
关於这问题,净源法师〈《阿弥陀经》流通本异同思考〉云:
在《阿弥陀经》汉地流通本中,经文是:「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皆得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经查对,此处文字汉地流通各本皆同,说明唐以後在汉地信众中流通的《阿弥陀经》文本都是如此表述。
但在敦煌所藏「唐写本」及「日本流通本」中皆作:「闻是诸佛所说名及经名者……皆得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1]
两者语义上似有差别,若依「唐写本」,众生之不退转,乃因得闻阿弥陀佛名号及经名,功德在诸佛共赞的「第十七愿成就」的弥陀名号,及「以名号为体」的经名。如此领解,则与《无量寿经》的义理一贯,且契合本经之称叹(阿弥陀佛)名号不可思议。
汉地「流通本」将功德归於受持《阿弥陀经》及闻诸佛名号,字面上将阿弥陀佛与「诸佛」等同,抹去了阿弥陀佛「不共」的(本愿与名号)功德,而念「南无阿弥陀佛」就与念「诸佛名」没区别了。……隋唐以後的净土教,重称名而轻本愿;前者重「凡夫之(自力持名)功夫」,後者归「弥陀名体之(他力摄取)功德」。《阿弥陀经》中虽未提诸佛说阿弥陀佛名号之事,而「诸佛证诚」,乃第十七愿成就,是赞叹阿弥陀佛名号。
也就是说:诸佛所称赞的是「阿弥陀佛本愿功德」之名号,护念的是「至心称念弥陀佛名」之行者;这两者是《阿弥陀经》的宗旨。经中云:凡是听佛说此经而信受奉行,或闻诸佛证诚而信愿持名的善男子、善女人,现生皆得一切诸佛的慈悲所护念,而不退转,决定往生成佛。因此,於「诸佛」之名,虽无所闻,却能「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等於遍闻诸佛所赞、所证、所劝之「阿弥陀佛」名。
再者,出现於《阿弥陀经》的十方诸佛,不是为了让众生「闻其名而获功德」,而是「借其名」为「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做宣扬、做保证,让众生知所信受(弥陀救度)而称名(弥陀佛名);因此,阿弥陀佛是主题、聚焦,十方诸佛是背景、映衬,「闻诸佛名」即应联系於「诸佛所说之阿弥陀佛名」,而不是「诸佛名」与「阿弥陀佛名」为二分,众生闻者各获其功德;经中所举十方诸佛的作用,类似世间法的「重言[2]」或「名人推荐」,注意力应在「月亮」而不是「手指」[3],不可模糊了焦点。
这是从义理、功德之不共上解说,虽然所引敦煌「唐写本」、汉地「流通本」及智者《阿弥陀经义记》、善导<法事赞>各本的「经文」差异,仍无足够的文献可确证「宋明之後或许笔误」的推论,类似这种「义理(推论)」[4]或「文献(考证)[5]」的概括方法论之争议,普遍存在於学术界,若两者皆符合,则确定无疑;若两者有差距,则只能依个人的知识背景与信仰取向去做选择了;或至少两者并存,等待来日。
若偏重於信仰及修行的需求,则「义学的诠释」较直接而可取,乃至「经文之差异」亦可以义理而疏通之,尤其个人之体会或经论之玄义,有时难以言诠,则可「取意」[6]而说,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文所隐者,理以显之」,「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於言外」,且经论多有「心行处灭,言语道断」的不可思议境,凡此种种,只能「以神遇而不以文见」,也就是「冥感玄解,心领神会」,而欲辩忘言,不拘於文辞。
至於学术性文献,虽看似可靠,却永难以蒐集完全,且采集、编录、整理的过程亦多人为的介入与疏失;1.古时传法闻经,多为口授记诵,易於错听、遗忘、拼凑之类的失真,其後之文字纪录亦多「散佚、衍脱、伪滥」之类的残缺;2.译经所依版本也可能不同来源,而译者的语文程度(略懂或精通)及采译方式(直译或意译)都可能影响所译之文句与内容;3.编译者也可能有意的增减经文,让所仰信的佛菩萨更神圣、更完美[7]。
补充资料如下
1.搜其相关经文之证据
菩提流支译《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诸佛所说名及经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共所护念,皆得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善导大师《安乐行道转经愿生净土法事赞》卷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诸佛所说名及经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共所护念,皆得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窥基大师《阿弥陀经通赞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诸佛所说名及经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共所护念……。」
2.揭其上下文脉[8]之玄义
《地藏菩萨本愿经.称佛名号品第九》:「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号,功德无量,何况多名。」经中所言,看似念「诸佛」名之功德,胜於念「一佛」名,而《地藏经.科注》卷四云:「此是大士所值之佛,亲承供养,得诸利益者。然诸经论,唯赞西方阿弥陀佛,接引娑婆,愿力偏重;是以普贤行愿,独指弥陀为至。」《地藏经.纶贯》又云:「今夫诸佛名号,名实皆真,……诸经皆赞阿弥陀佛,以一身一智慧,力无畏亦然。若专念阿弥陀佛,即与称诸佛等。」注释说:专念「一佛」,与称「诸佛」等,且一切经论於诸佛中唯(皆)赞「一佛」,乃因阿弥陀佛「接引娑婆,愿力偏重」,所以「普贤行愿,独指弥陀」。既然念一佛与诸佛的功德(身、智慧、力、无畏……)皆是「无量」,那就超乎凡情数字之可分别、可比较。在此之下,唯可选择的是,从众生的立场,哪一尊佛於娑婆特有缘(亲缘、近缘、增上缘)、易感应(本愿强、光无碍),而由博反约、舍多归一,独尊阿弥陀佛(一佛一法一净土)。
注释:
[1]唐.玄奘法师译《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或已得闻,或当得闻,或今得闻,闻是经已,深生信解,生信解已。」穆勒英译本:「听闻此法门之名,且忆持彼神圣诸佛之名。」中村元日译本:「闻此法门,或忆念不忘诸佛世尊名号。」寺本婉雅日译本:「既闻、现闻、当闻此法门及诸佛世尊名号。」梁国超,《对追求往生净土成佛现象的再思考》云:<什译>:「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奘译>:「闻是经已,深生信解。」佛世尊的名号将被忆持;śroṣyanti「(得闻)一切佛摄受法门」,玄奘是否受此影响,而将「持名念佛」,改成「闻是经已」?
[2]《庄子.寓言》:「以重言为真」,就是「托古论之」,借德高望重者之言为证,有点「诉诸权威」或「圣言量」之意。
[3]《楞严经》云:「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
[4]佛教诠释学
[5]佛教文献学/文献学方法及其在佛教研究
[6]引用经文,不「逐字逐句、不增不减」的抄录,而是取其意而略其文,简洁扼要、深入浅出的解说。
[7]梁国超,《对追求往生净土成佛现象的再思考》
[8]词语既有字面的概括义(公认、抽象、客观—词义的储存),也有文脉的具体义(明确、生动、灵活—词义的使用)—– 词语在上下(前後)文脉中的意义,推敲其字义的差别,何者较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