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常以「假若(因)⋯⋯那就(果)⋯⋯」的句构,在心理上逃避某种已成的事实(困境),而转向他所向往的「反现实」世界,无拘束的思考各种「可能」性,试着重建不一样的因果(理想)。这被认为是一种自我安慰与麻痹,无助於问题的解决。有人以反刍性思维(rumination)来谈这类情境,也就是:注意力被动而反覆的胶着於过去的经历,尤其是集中於特定的 (不幸)事件,以消极性情绪,反复思索各种违反「现实」的可能性因果,成了习惯的反射,走不出这个阴影与框架。过度沉溺於某些负面情绪,在反刍中承受了更多压力,而自陷於恶性的循环,让人悲伤、愤怒、焦虑,乃至成了抑郁症。
也有专家说,善用「假若⋯⋯那就⋯⋯」的思维,反而有助於「客观、多元」的判定,如何面对及处理各种冲动、矛盾的需求,而不至因僵化的习惯而陷入「抉择」的难关。
在《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常用的句法是「设我得佛,……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这不同於前述凡夫的心理困境;法藏比丘因位(地上菩萨) [1]发此大愿,是向着未来成佛的决志,也是为了利益众生的弘誓,其心真实而勇猛,且经多劫修行、积植福慧之後,「阿弥陀佛成佛以来,於今十劫」,已圆满成就了一切誓愿,并建设了极乐净土。所以这不是一般人「反现实」之虚构的假设句,而是千真万确又不可思议的因果,我们只能搁下凡夫的有限(作茧自缚、恶性循环)思维,一心信受,接纳阿弥陀佛为我们准备 (平等无条件而无上大功德) 的一切利益。
慧净法师《第十八愿讲话》云(取意): 阿弥陀佛要成佛之前,先与十方众生约定:众生能往生成佛,祂才能成佛。不经我们同意,没与我们商量,兆载永劫之前就主动与众生约定:祂的成就,就是为了完成众生的「往生成佛」;这是主动、平等、没差别的约定。当我们还在追求五欲, 造业受苦的困境中,阿弥陀佛就积极地为我们发愿、修行,要对十方众生「惠以真实之利」,如《无量寿经》云:「荷负群生,为之重担;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因此,「设」有三义:
1.设若(前提.目的:吾誓得佛,普行此愿)
2.设计(法身.净土.众生/三摄)
3.设定(生、佛一体)
「设我得佛」是一切自利他利之功德的来源,此句(心)贯彻於四十八愿,乃有十方众生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往生论》云:「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由於是「因设果定」,故愿不虚发,力以成真[2] ;其次,彼佛久远实成[3]而「无生无灭,非过现未」, 但为了酬其度生之本愿,而示现於西方净土,略说四种作用:1.启众生信心;2.显超世大愿;3.成诸佛之王;4.使诸佛称扬。
只从言谈上看,似乎是一种假设、理想;但继之以行动上的修证,就成了圆满的真实。如〈劝发菩提心文〉云:「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4],以大悲心而发度生愿,心真而愿广,故其事非虚而其行无止[5] 。从古佛再现「法藏比丘」之发愿修行,而成就阿弥陀佛之名号与净土,这一切都是为了众生的信受念佛而愿生极乐;至今十劫,四十八愿皆已成真,且以此接引无量无边的众生,到彼土成佛而回向十方世界,代佛宣化;你我凡夫,今日得闻此佛名及其国名,皆已同蒙种种利益,若继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声十声百声千声,乃至尽形寿不计其数声,声声入耳、念念关心,就这样念佛度日,整个人生及来世的命运,在阿弥陀佛誓愿光明的摄受下,就必全然改观。
注释:
1 <法藏比丘因地已居究竟佛果>之判据、<盖《合赞》对於法藏菩萨,当时居於何位而发菩提心>
2 《往生论注》:所言「不虚作住持者」,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今日弥陀如来自在神力。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故曰「成就」。
3 《法华经.如来寿量品》:我实成佛已来,久远若斯,但以方便教化众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说。……如是,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只劫,常住不灭。
4 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虚空非大,心王为大;金刚非坚,愿力最坚。
5 汉.贾谊《新书.修政语》:道若川谷之水,其出无已,其行无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