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净土法门来说,「愿生心」便是「菩提心」
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依四十八大愿,历五劫思惟,所成就的圆满「报土」,并在极乐世界成就的同时,阿弥陀佛取得正觉,成为「报佛」,并即以其光明名号的「报法」,广度十方众土。换言之,众生一旦称念佛名,往生极乐,皆是阿鞞跋致 (不退转)菩萨,生诸佛家,身心皆如佛。
善导大师说极乐无为涅盘界,世亲菩萨说是大乘善根界。其土众生自然具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能度生成佛,如阿弥陀佛第二十二愿言: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
由此可知,任何众生,不论凡夫还是圣者,小乘还是大乘,「已发」,「今发」,还是「当发」菩提心,只要真心意愿往生极乐世界,称念佛名,莫不皆往,而且一旦往生,皆悉自然具足菩提心。何以故?弥陀愿力功德成就是也!所以,就净土法门来说,「愿生心」是有缘往生人的菩提心。
又知,愿求往生净土者,若能发菩提心,固然很好,诸佛欢喜,但既然极乐众生,悉皆自然具足菩提心,那麽,发菩提心就没有必要成为往生净土的条件,愿生者也不用担心自己因未能发菩提心,而不得生净土。
阿弥陀佛以「欲生我国」招徕十方众生
极乐是大乘圣者梦寐以求的理想修行地方,能发菩提心的菩萨得闻净土法门後,生起愿生极乐之心是理所当然,如《无量寿经》的三辈文中,释尊欣然向发菩提心的菩萨直说,随其上、中、下辈的根性,分别是出家修诸功德、在家多少修善及不能作诸功德者,皆可「一向专念无量寿佛」而得生净土。
然而,对於未发菩提心的声闻、缘觉及凡夫,若以「念佛往生後,可以不用加功修行而自得菩提心」,作为他们愿生极乐的诱因,恐怕不具吸引力;特别是定性声闻,或没有圣道种性的六道凡夫,他们都是自利障大慈悲,前者决定不发菩提心,後者不知甚麽菩提心,怎能发起「愿生心」呢?
如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云: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意思是:有不发菩提心,只贪图在极乐国土受乐者,犹如定性声闻,安住在个人的禅定之乐;或如恶性凡夫,纵情在个人的五欲之乐,亦当不能往生,因为他们根本不会发愿往生的。
昙鸾大师释言:此愚痴人,既生诽谤,安有愿生佛土之理!假使但贪彼土安乐而愿生者,亦如求非水之冰、无烟之火,岂有得理!意思是:是人愚痴、谤法,极乐是大乘善根界,怎会有小乘声闻为了禅定之乐,或逆恶凡夫为了五欲之乐,而求生极乐?他们根本不会真心求生,犹如「求非水之冰、无烟之火」。
其实,初发心菩萨被称为「信外轻毛」,定性声闻被视为「焦芽败种」,若劝导他们真信切愿,求生净土,恐怕是不切实际的;至於凡夫,就更不用多讲了。为十方众生建造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绝不会以发菩提心为往生净土的条件,所以阿弥陀佛在「摄生三愿」中,皆以「欲生我国」招徕十方众生。
凡夫多藉「厌苦缘」而求出离三界,以「欣净缘」而愿往生净土
从阿弥陀佛那边来说「欲生我国」,但从十方众生这边来说,则是「愿生彼国」。我等众生得闻净土法门,怎能真的生起愿生极乐之心呢?释尊在《观经》遇上「凡夫蒙难」的因缘,所谓「厌苦缘」,不请自来,为韦提希说「往生无忧恼处」之净土法门,并无问自说「念佛往生」之报法。
後来,释尊光台现国,让韦提希得见极乐世界的胜境,令她在二百一十个佛土中决定选取西方,并藉此「欣净缘」,一心系念,愿求往生净土。可知平生之机的人 (平生得闻净土法门者),若没有「厌苦缘」,是不容易求出离;若没有「欣净缘」,是不可能真的生起愿生极乐之心的。
凡夫身处三界六道,所谓「三界皆苦」,无常迅速,深受三苦煎熬,厌苦而欲舍生死者,俯拾皆是;若然得闻弥陀名号,称念佛名,即与佛有缘,蒙佛光明摄护,种下深厚善根。他日若重闻救度妙法,心生欢喜,深信不疑,谦敬奉行,一心专称,弥陀佛名,住不退转,即得往生。
话虽如此,凡夫烦恼多(疑),习气重(杂),不见棺材不流泪,往往面对死亡,走投无路时,才作出去或留、取或舍的决定,所以,释尊特别在《观经》下品下生文,阐释阿弥陀佛第十八「念佛往生」愿,怎样以「乃至十念」的方法,令临终之机、五逆十恶的愚恶凡夫,亦可得生弥陀净土。
就行立信,「愿生心」归结在专称南无阿弥陀佛
《观经》云:「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原来,第十八愿所指的「十念」就是「称南无阿弥陀佛」,而「愿生心」也归结在一向专称「南无阿弥陀佛」。道绰大师就此文演译第十八愿,如下:「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道绰大师以「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代表最愚恶的「十方众生」,又以「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取代「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释言:「一生造罪,临命终时,十念成就,即得往生,不论过去有因无因者,直是世尊引接当来造恶之徒,令其临终舍恶归善,乘念往生,是以隐其宿因。」阿弥陀佛真是大慈大悲、大能大力至极!
(转载自「佛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