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讲题是「精简版念佛全效使用说明书~六字神功秘笈」,为什麽要讲这个内容呢?
1、因为念佛非常重要!净土宗的核心就是念佛往生成佛,净土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及《佛说阿弥陀经》的核心也是「执持名号」、「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2、因为「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念佛是往生极乐的唯一正定业。
3、善导大师云:「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阿弥陀佛无量无碍的光明,只是在寻找念佛的众生,同时保护他、救度他、永不离开他,一直到他临终,一定要使他进入无量光明土——这就是「阿弥陀」的意义。
弥陀的名号跟光明是一体的,所以,称念他的名号,自然融入在他的光明之中,要受弥陀的光明摄取,就要专称弥陀名号。
阿弥陀佛勤苦修行成就本愿,为了让我们往生极乐解脱生死,所以我们此生最重要的是随顺阿弥陀佛本愿的「念佛」。
当业力现前,随顺阿弥陀佛安排,尽我们本分随顺弥陀本愿,一心念佛,不论结果如何,一定已经比原本更好,不论是往生的心或是世间的祈愿,都随顺弥陀
4、我们持有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宇宙无敌大宝贝,还要善用这个宝贝,敢用、舍得用。不敢用就得不到利益,现在我教大家怎麽用,把六字神功秘笈传授给大家。
修练六字神功必须先练成第一招、第二招,此二招可以打通修练神功的任、督二脉,两招练成,後面功法必定有大成就;反之,难有成就。
【第一招、彻底死心全身放下】
对自己彻底死心的念佛——「机深信」
【第二招、转身向佛入如来掌】
对阿弥陀佛死心塌地的念佛——「法深信」
口诀「机法二种深信」
一、机深信——「凡夫之机」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一)有毒植物比喻「凡夫如有毒的植物」
1、从根茎叶到花果都有毒。
2、24小时寸步不离的呵护照顾,用最高级的肥料、最好的水细心照料,仍无法改变结果有毒。
3、采摘之後不管如何清洗,都是有毒。
我们凡夫的根机、种性,就是彻头彻尾都是毒的植物品种:
(1)贪瞋痴、烦恼、邪见具足
(2)妄想为体
(3)刚强难调难伏
(4)一千四佛所放舍。所以凡夫所修的全是杂毒之善、虚假之行
善导大师云,三业精进虽勤,苦励身心,日夜十二时,急走急作,如炙头燃,内心贪瞋邪伪等之毒性杂(身口意)故,名杂毒之善、虚假之行,「不可往生也」。我等凡众,仍不自量,欲以此三毒之身,有漏之心,日夜精勤,苦励身心,求出三界;善导大师将此种精进归类为「杂毒之善」,认为此等精进,虽外现贤善精进之相,而内怀虚假,内心是「贪瞋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蠍」,此等精进,「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是故,与此实相法相应的真精进,凡夫无份,换言之,凡夫欲以真法供养如来,无门可入。
昙鸾大师说,人天诸善,若因若果皆是虚伪。
(1)有人拼命每天要完成念佛十万声,一天只睡二、三小时,几乎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2)有人拜《法华经》,一字一拜,拜破了好几条裤子
(3)有人每年去大陆参学……每每想到出家是为了解脱生死
对凡夫来说,念佛以外的一切修行,在因上在果上都是虚假之行(非内心虚假,是指因果有生灭,终归虚无),杂毒之善(本性如此、种性如此),靠念佛以外的修行无法往生,大部分人甚至连杂毒之善也修的很懈怠,大多悠悠泛泛过日,不精勤修行。
而虚假之行、杂毒之善无法往生清净真实的极乐世界,因为因果不符。
因:真实清净之行 → 果:「清净无为涅盘界」不生不灭的报土
因:虚假之行杂毒之善 → 果:得终究坏灭之果
「虚假之行」,「虚假」是跟不生不灭的「实相」对应而来,非指第六意识心的虚假。指的是修行所得果报有生灭,故称「虚假」,即使是最好的人天福报,终究尽归虚无。
杂毒之善导致虚假之行,如果内心贪瞋痴(杂毒)未除,在杂毒之善的作用之下,所有精进修行都是虚假之行。
阿弥陀佛因中行菩萨行,乃至一念一刹那无不真实,因为阿弥陀佛因地中是绝对清净、清白的修行。很多人自认自己是「真诚之人」清清白白做人,这是在人的境界中相对比较出来的,不是真正的清白,清白是随顺法性才能称为清白。
「杂毒之善」指的是修行时,修行中参杂念头。生死凡夫妄想为本体,所有妄念全都应贪瞋痴(如同有毒植物比喻,毒性是与生俱来的)
(二)机深信法语
1.「根机」——法然上人形容自己的根机
法然上人是日本净土宗开宗祖师,被当时佛教界誉为「智慧第一」,是大势至菩萨的应化身,阅藏五遍、兼学八宗,是教界第一之学匠,四十三岁时第八遍阅读善导大师之《观经四帖疏》,至〈散善义〉「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时,眼睛一亮,当下信心开发,豁然彻悟。
「弥陀本愿宗旨」
「罪恶深重,烦恼炽盛之散乱凡夫,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则乘佛愿力,必定往生弥陀报土。」
法然上人一得此理,感激彻髓,高声念佛,不觉泪涌!
法然上人说:
我是不足取之法然也,
十恶之法然,愚痴之法然,
唯念佛欲往生也。
我是不足取之法然也,
如不知黑白之童子,
不知是非之愚人,
唯念佛仰信往生也。
弥陀劝念佛必来迎,
释迦劝念佛必往生,
唯信此一事,
余事皆不知也。
2.「智慧」——法然上人形容自己智慧
吾身既是愚痴卑贱,则不可妄论其他法门也。
3.「内心」——弘一大师形容自己内心
因为出家以後二十年之中,一天比一天堕落,身体虽然不是禽兽,而心则与禽兽差不多。天良虽然没有完全丧尽,但是昏愦糊涂,一天比一天厉害,抑或与天良丧尽也差不多了。讲到埋头造恶的一句话,我自从出家以後,恶念一天比一天增加,善念一天比一天退失,一直到现在,可以说是纯乎其纯的一个埋头造恶的人。
【案语】弘一大师是深深体悟杂毒之善、虚假之行。
4.「念佛功夫」——源信和尚陈述自己的念佛功夫
源信和尚说他整天约束检点的去念佛,可是实际上净心念佛就只有一二,也就是只有少数,其余皆是浊乱的。这里源信和尚打了个譬喻,这个譬喻引自《涅盘经》十五曰:「如家犬不畏於人,山林野鹿见人怖走。瞋恚难去如守家狗,慈心易失如彼野鹿。」(念佛的心留不住,无法相续,一心不乱VS小鹿乱撞)
5.「念佛功夫」——善导大师形容:
「纵发清心(念佛精进之心),犹如画水」
6.源信上人言:
妄念原是,凡夫本体,妄念之外,别无心也。
直至临终,犹是一向,妄念凡夫。
(三)结论
1.上述是祖师对自己根器的形容,我们比上述的文字更不堪千倍万倍。
2.(弥陀之法方面)
凡夫品种有毒,阿弥陀佛能改良品种。凡夫种性变佛种性
3.阿弥陀佛的愿力与功德是清净真实的,「众生称名愿往生」相应佛愿力,是生死凡夫得到真实清净功德唯一的修行,既然是唯一就必须专一。
阿弥陀佛因中行菩萨行时,乃至一念一刹那,三业所修,皆是真实心中作,三业所修毫无虚假,顺法性故。
施为趣求亦皆真实。(安置众生於毕竟清净安乐之处)
4.一向专念者有白道可往极乐彼岸,在白道上蒙一切诸佛所护念,白道不会被贪瞋水火损坏,阿弥陀佛的真实功德,不会被众生心念改变或破坏
二、法深信——「弥陀本愿」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一)经典祖证(诸佛证盟的善导大师法语)
(1)「四十八字愿成释」: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
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2)《往生礼赞》: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3)善导大师於《观经疏》: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4)《观经疏》说:
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5)善导大师《观经疏》说: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必得、定得、易得,这是善导大师迫切的希望众生不要怀疑,信受弥陀本愿。
法然上人言:
散心念佛之往生,方是殊胜之本愿。方显弥陀无尽之大悲。
舍散心而往生,无有是理。凡夫之心,何能不散乱?
所以要彻底认清自己的根机,放下靠自己修行解脱的想法,全身心靠倒阿弥陀佛,死心塌地念佛,决定得生极乐!
这二招是基本功,可以打通任督二脉,大家听清楚了吗?
记住了吗?
【第三招、佛光罩身水火不侵】
善导大师「二河白道喻」。
「东岸」就是指我们娑婆火宅,「西岸」就是指西方极乐世界。
「水火二河」,「水」代表我们的贪爱;「火」代表我们的瞋恨。
因为凡夫众生的贪心、瞋恨心很强盛,所以用南北不见边、其深无有底的水火二河来形容。
「四五寸的白道」代表愿往生心。
水河的波浪起来,经常把白道打湿,比喻我们的贪爱心经常现起,染污我们的善心。虽修善法,成为杂毒之善。
火焰常烧这条白道,代表我们的瞋恨心、嫌恶心能够烧损功德法财。
东岸有人发遣、西岸有人呼唤,他就上了白道。释迦牟尼佛说:你要往生西方!阿弥陀佛在对面招手,呼唤我们。
西岸阿弥陀佛在招唤「仁者,汝一心正念直来」,以此比喻阿弥陀佛誓愿。「靠我的大誓愿力来保护你!你不用害怕贪瞋水火。」
(1)善导大师的《二河白道喻》说明阿弥陀佛的绝对保证
彼阿弥陀佛在净土招唤我们:
「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於水火之难。」「你只管放心大胆地过来,不要怕,我能保护你!你不会堕落到水火二河当中。」
(2)我们的贪心强烈如同大水,瞋心猛烈如同大火,在贪瞋水火二河当中,有一条狭窄的白道——代表我们的信愿心;「善心微故,喻如白道」,信愿心很微弱,喻如白道,才四五寸宽。
(3)凡夫就是贪心、瞋心具足,但是如果我们归命阿弥陀佛,愿意去往生,这个清净愿生心,就是「白道」,这样念佛就必定往生。阿弥陀佛没有叫我们去把火熄灭,把水弄乾,如果要求我们把贪瞋烦恼都熄灭,怎麽可能?那就成为难行道了。净土法门是易行道,所以尽管放心,大胆地念佛,任何贪瞋痴妄念,都不会障碍往生!
(4)凡夫的贪瞋如水上漂浮的树枝杂物,信愿往生如水中之月影「流急月不去,心乱佛常住」,坚定信愿相续念佛,必定由白道走向极乐!
【第四招、万法归一专又复专】
(一)说明引牛吃草喻「一向专念VS杂行杂修」
一向专念让我们深层意识持续念佛,即使浅层表面意识有生气、悲伤,各种情绪,也不影响信愿念佛,达到平生业成。
念佛众生能得阿弥陀佛佛光独照(不为余缘光普照)摄取不舍,念念不舍者能达到平生业成是因为念头不是只有表面上的意识,还有潜意识。
当我们长期思维同一件事情会产生习惯性,假设我们长期思维A这件事,当我们暂时放下改思维B的事情的时候,潜意识里面仍会有A的念头存在,并且潜意识中的念头一样会影响人的行为与想法。
用最容易明白的例子来比喻,就是母亲深爱自己刚出生的孩子,时时刻刻关爱、担心孩子,即使因为上班工作或是做其它事情的时候不得不暂时放下对孩子的想念,但这时候心中爱孩子的念头还是存在的,而且所有行为有意无意都会表现出对孩子的疼爱。
同样的,一向专念的念佛人,虽然没有办法24小时念佛。但是,没有念佛的时候,佛号是存在潜意识中,并没有消失。
一向专念就是随自身因缘,尽心念佛,念念不舍,就可以了。
「专志西方:引牛吃草喻」
《安乐集》引昙鸾大师文说:「吾既凡夫,智慧浅短,未入地位,念力须均。如似置草引牛,恒须系心槽枥,岂得纵放,全无所归。」
昙鸾大师康存之时就专修净土法门,毫不动摇。当时的皇帝就指责他,问他说:「十方都有佛国,十方都有净土,你怎麽舍弃掉其他九方的净土,而偏偏独锺西方的弥陀净土,这岂不是有执着偏见吗?」这里所指的皇帝,不是南朝的梁武帝,就是北朝的北魏皇帝,这两位皇帝对昙鸾大师都非常恭敬,尤其梁武帝曾向着北方顶礼昙鸾大师,赞叹他是肉身的菩萨,北方的皇帝也赞叹昙鸾大师是神鸾不可测,这里应是指魏孝静帝。可说「不打不相识」,这位君王因为还没有完全了解昙鸾大师,所以来和他辩论,经过一番辩论之後,才晓得昙鸾大师学问之深、道德之高,修行专注真的令人钦佩,所以特别恭敬昙鸾大师。
昙鸾大师怎麽回答呢?昙鸾大师说「吾既凡夫,智慧浅短」,我是一个罪恶生死凡夫,没有智慧,只有罪业。还没有进入不退转位,甚至还没有解脱生死轮回,因此信仰、修行都必须专一不杂。
「如似置草引牛」,就好像放草来引牛吃草。这譬喻什麽呢?「草」譬喻极乐世界的庄严,以极乐世界的庄严来引起十方众生的欣慕之心;我们就像「牛」,对牛来讲,草是放在槽枥。「槽枥」譬喻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就「恒须系心槽枥」,这颗心就要常常挂在西方极乐世界,而不是说「十方都有净土,有时候向着西方,有时候向着东方,有时候向着南北方」,这样就不能专心依附。因此昙鸾大师说「恒须系心槽枥」。
「岂得纵放,全无所归」,怎麽可以随便什麽地方都可以,而没有一个固定的归宿呢!
一向专念VS杂行杂修
一向专念
|
杂行杂修
|
真实修行真实功德
|
虚假之行杂毒之善
|
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
|
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
行走於白道
蒙诸佛护念通往彼岸
|
生死大海中,诸邪业系
虽有愿往生心,但所修行是虚假之行,所以,此条愿往生的白道会受贪瞋水火所破坏。
|
称名念佛仰仗佛力,易
|
急走急作如炙头燃,难
|
多善根福德因缘
|
种下未来解脱之因
|
三根普披,上至普贤下至阿鼻地狱皆可随自己因缘称名
|
上根利智精勤不懈
|
真实因得真实果
因果相符,必往生(100%)
|
虚假因得虚假果
因果不符,不可往生(千中少有一二)
|
不论何时、何处、何种情况下往生,阿弥陀佛临终前决定现前!决定往生!
|
|
(二)不受别解别行、异学异见的言论影响,坚定信愿念佛到底,不看不听最安全!其余法门再吸引人,说得再动听再玄妙奇巧灵验,也绝对不动摇。(万牛莫挽)
既遇弥陀救度,即应信受不疑,以此为人生最高之价值与终极之目的,以圆满这一期难得难遇的人生!
不看善导大师教法以外的书籍、文字、影片。(强调三次)
太多人拿圣道法门法门自力修行的念佛开示影片来问我:
「师父!这怎麽跟你说的不一样」
善导大师:「旷劫以来居生死,三涂常没苦皆迳;始服人身闻正法,犹如渴者得清泉。」用这种心情珍惜得遇善导大师教法。
玄奘大师西去取经,在漠贺延碛沙漠,五天四夜滴水未进,大师口乾舌燥全身发烫,头晕目眩,连人带马倒卧沙层上奄奄一息。
大师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感得菩萨救拔,第五夜夜半,忽然刮起一阵凉风吹到身上,浑身感到凉快,老马突然转方向经过数里,突然看见了青草数亩,那马像发狂一样,撒蹄狂奔赶到草地上一口一口吃草,又发现了一个水池,水泉甘冽、澄清如镜,大师喜出望外,下去就饮。
不是让你们听故事,是要体会「犹如渴者得清泉」的心境,用那样的心来闻法念佛,我们累劫以来也是口乾舌燥全身发烫,头晕目眩,今「犹如渴者得清泉」。
任何境缘现前,都不失去信心。(逆境、所求不果遂)
请大家一定不要变心好不好?
(三)业力现前,任何境缘仍安住念佛,不寻找念佛以外的方法解决,结果如何完全接受。
1、业力说明:
不是因为念佛,业障才变多;而是每个人本来就有很多业障,在不同的时间、地方、因缘,显现出来。
念佛一定消业,念佛之後逆境现前,不能归咎於:「为什麽念佛之後反而不顺?」
看到一件事情的结果,把不是原因的因,认为是原因的因,在佛法上,我们称为「非因计因」,错认原因。
譬如:古印度佛陀时代有九十六种外道,其中一种外道就是用吃草当作修行。为什麽呢?他们有天眼,见到牛死後生天了,错认为牛生天的原因是因为吃草,所以他们就学着吃草,希望藉此死後也能生天。他们只见眼前牛吃草,没有见到牛的前生曾造善业,当生的畜生业报受完,就享来生生天的善报。这样把不是生天原因的因,当作生天之因,就是「非因计因」。
生天的原因:前生造善业。错解生天原因:吃草。
有限的天眼通不足为凭!又没有宿命通,看不到牛前生行善,所以神通不足信!
2、业力木头比喻
【念佛如釜底抽薪】
师父将业力凡夫生生世世轮回中,所有造作的业都比喻成一根一根的木头,多生轮回以来所做的大大小小业力木头已经堆积得比一座须弥山还高,而众生每次轮回都必须承受这些木头燃烧时的痛苦。
众生每一生的定业就像山顶上准备燃烧的木头,每一根木头都有编号及日期,因为业力是有排序的,而且每一生有多少跟业力木头是固定的,当我们出生那一刻开始,业力木头就照着边号的顺序依次被点燃,也就是说,从我们获得生命的那一刻就开始承受定业,例如有些人从婴儿时期就受尽各种病苦,甚至动大手术住进加护病房,这就是证明。
念佛的功德力如何消我们的罪业,又如何影响已经在燃烧的木头,减少我们的痛苦呢?
【念佛消灭的是生死轮回的业力木头山】
世间如果发生像森林大火的火灾,消防员救火时会先辟一道防火墙,阿弥陀佛消除众生业火也是如此。
当我们开始念佛,阿弥陀佛马上赶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先筑一道防火墙,不让火势继续蔓延,然後帮我们将整座业力山当中,下一生还未燃烧的木头抽走,也就是说,阿弥陀佛已经尽除我们未来世的轮回业力,令我们不再受轮回的痛苦!
此时,只剩下山顶上的今生定业火焰在燃烧。
接着,阿弥陀佛也想尽办法熄灭我们已燃的「今生定业」,减少我们的痛苦。
【念佛能助缘已燃烧的今生定业火焰变小】
如同一般救火的方式,我们念佛後,佛号的功德力会有以下作用。
(一)阻隔氧气进入,以使火焰变小:减少恶的外缘,令我们承受的恶果减轻。
(二)灌入水柱以降温:注入功德善缘,令受报转轻。
(三)取走燃料:改变业力结构,松散木头,令受报转小。
以上灭火的效果,跟当事人念佛的精进程度有直接关联!越精进念佛所阻隔的氧气越多、注入的水量越大、火焰减小越多,虽然业力木头仍在燃烧,但是灼热感疼痛感已大大降低。
【灭火需要时间】
我们无始劫来的罪业形成今生的定业,其业火比世间的森林大火大上百千万倍,森林大火都要竭尽数月浇灌方能扑灭,更何况是我们的业火?
所以即便眼前尚未见到「自己感觉」的念佛效果,也要坚定的念下去,假以时日一定会改善!
3、洪洙案例
清朝康熙己酉年,浙江省嘉善县有一位姓支的生员(乡试中入榜者),有一天告诉他一位姓顾的好友说:「我最近心神恍惚,总觉得有人老跟着我;夜晚梦多,梦中总是被人追赶,逼迫我至绝路,惊醒了就再也不敢合眼。」没多久,支生就病了,病中狂语不休。好友顾生将此事告诉方外友人西莲僧,西莲僧去看支生时,支生比手划脚的说:
(1)「我姓洪名洙,是明初姚将军(支生)的副将。主将见我妻子江氏甚美,就起邪心,图谋强占我妻;叫我领兵去打一场不可能胜的恶战,陷我於死地,最後全军覆没。我死後,他果然逼我妻子从他,我妻贞节,自缢而亡。当时我就要报仇,但他在朝中是个仗义直言的人,又因为人耿介,被奸臣所害,反使我没有直接报仇的机会;
(2)第二世,他出家为僧,精进不懈,也使我无法下手;
(3)第三世他是宰相,勤政爱民,有福禄诸神守护着他,我根本不能靠近;
(4)第四世他是戒行僧,
(5)第五世是富而好施、济贫行善的贵人。
(6)他多世的修福修德,这一生本该金榜有名,为官三十年;在戊申年的考试,他即连连考中,但他犯了淫行,又因争风吃醋,害了四个人,命中注定的功名已被削尽,我才有机会报仇。如今我将讨还这笔债!当年他为了我妻美色,而作出愚昧无知的事,害我家破人亡;而今,我勾其魂而乱之,令他头脑不清、心神不宁,让他疯疯颠颠。」
「西莲僧劝冤家」
西莲僧听「支生」条理分明的述说「洪洙」的事,不像是胡言乱语,於是劝「洪洙」:「冤家宜解不宜结,你寻仇多世,也漂泊了多世,该看透这人世间的生、老、病、死、七情六慾,都是过眼云烟;你也该知道:妻子、女儿譬如水上浮萍,林中宿鸟,因缘聚则会合,因缘尽则离散;几世前你的亲眷,现在他们又在哪里呢?那时候是一家人,後世未必都能得人身,也未必能因福报相同、相近而相遇;你看了这几世,不就是镜中花,水中月吗?看似有,而实际并非恒常不消失的。你今世报他,他来世报你,冤冤相报何时能了?」
经过西莲僧的开示和劝解,「洪洙」幡然了悟,放弃了报仇的初衷。西莲僧答应为「洪洙」诵经,并且希望他皈依佛门,以求解脱。一周後,支生的病痊癒了。但是过了几天,支生再度神智异常,顾友又找来西莲僧,此时「洪洙」再度借支生之口,向西莲僧说:「我承佛力超生,已化前怨;但此人因争夺女色,以致被害的四个人不愿饶他,我恐怕师父以为我背信,特来相报。」
不久,支生病重,手足抽搐,口角流涎,自咬舌头,仆地痉挛而死。
支生累世为高官、为僧、为宰相,理应是一位福星高照之人,只因一时色迷心窍,种下恶缘,由此减禄、丧生,走上悲剧之路。贪爱纵慾这件事,好比刀口上的蜜,舐之则有割舌之患。
佛言:「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洪洙与姚将军的事发生在明朝,即使至二、三百年後的清朝,所欠业债仍被追索——何况现世所造诸业,更不能免!我们今世得生为人,而又头脑清明,实需心生警惕,勿埋下不良种子!为官之人,切忌借职务之便作损德之事!
【道晟法师案语】
累劫轮回以来,我们的业力有百千万亿条,因缘到即受报,有人生病,念佛以後略改善,不久之後病情又加重,其中一种情形就是另一条业力又显现,或者也有可能「後报前受」、「缩短时间受重报」!
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形,都应坚定念佛下去,不起任何怀疑、任何退失心念。
(邱淑贞案例)
112年6月30发心为台湾及世界祈福後,所遭遇的不可思议!
86年天旋地转,无法正常行动,只能在床上休息,头及身体不能随意移动,没办法躺下,只能靠坐床头。
怕光,一丝丝光线都不行,怕吵,细微的声响都觉得难过。
没法进食及饮水。开始了长达27年的「眩晕」之苦。「它」严重影响弟子的生活作息、工作及家庭运行,所有的一切都绕着「它」改变。
103年台大眩晕门诊主治医师杨主任「查无原因」
98年车祸,因手术时插管,抽管後吞口水都刺痛,加上颈椎椎间盘内外伤口及右膝的疼痛,无法入睡,精神濒临崩溃
术後莲友劝念佛,未念
98-100年,颈椎需固定,致工作上异常不便,肌肉钙化、萎缩,无法使力,走路困难,身心俱疲,还是没有念佛
100年,开始念佛,念得不多。後面几年渐渐进步。
110年(农历年),发愿连续3年念佛百万(以上),
112年(1/23),第一次参加百万念佛,及十方圆通寺发起的各种回向(气爆、地震、台风)。
112年6月30日第一次参加为台湾及世界祈福佛号募化活动,当时以全部的佛号100万发心,7月1日(星期六)师父上疏文并烧化,当天眩晕症状恶化,力道排山倒海而来,整个人陷入前所未有的病苦中,感觉自己快不行了,决心念佛求生西方,实在极度不舒服,只能在心里有一句没一句的念佛。
虚弱的连站都没办法,不知为什麽全身像被战车辗过一般,身体不像是自己的。
之後的20天当中,虽然看过医生,打了针吃了药,症状没有完全消失,一直反反覆覆,稍觉好一些,1、2天又加重,然後又感觉舒服一些,3、4天又加重一些,前後整整一个月受着眩晕症状的折磨,逐渐恢复体力已经是9月了。
直至今日,过去的9个月中,眩没有再发作,晕也没再发作,佛号功德化消了我的业,让我该受业力折磨的时间压缩在一个月中,「长业短报」,如影随形27年无药可治的眩晕症状,竟然痊癒了。
弟子用阿弥陀佛给的「无上黑金卡」领出了功德法财,买到了健康。
【道晟法师案语】
1业力「长报短受」之说明,结果是无药可治的晕眩症状痊癒。
2信愿坚定,不因念佛100万声回向後症状加剧而退心。
3决心念佛求生西方是最正确的心态!印光大师云:「有命,会快速痊癒;无命,往生西方。」
【第五招、但尽凡心心乱佛住】~凡夫也能念念相续
(一)凡夫本色,白木念佛
证空上人常以「白木之念佛」之喻,说明本愿念佛之义。
「白木」是本色之意,未加任何颜色之意,并非限定白色。所以「白木念佛」并非限定只能单调无味的直念佛号,而是当下以最自然的状态念佛方式都是「白木念佛」(本色念佛)。
依自己的根机任运念佛,法尔自然地念佛,我们是凡夫,就以凡夫的根机念佛,每个人都不同,就以最适合你的方式念佛。
欢喜的时候就欢喜念佛(唱佛),悲伤流泪的时候就悲伤流泪念佛(唱佛),恐惧害怕时就大声念佛,不论什麽心境,随顺当下念佛,都是「白木念佛」
上人说:只要一心归命阿弥陀佛,一心仰靠佛力救度,一心称念弥陀佛名,
忘记了,那就忘记了,想起来再念!
睡着了,那就睡着了,醒过来再念!
太忙了,那就太忙了,闲下来再念!
凡夫做得到,没有压力很轻松,念越多越好!
安心地随时念佛、随作息念佛、随心情念佛,「白木念佛」最容易让我们以安心自在的方式达到「相续念佛」。
白木念佛最能体现阿弥陀佛随顺众生的慈悲,也符合中道。
(二)但尽凡心
阿弥陀佛平等救度众生,只要我们口称佛名,没有任何条件,他不要求你念佛的质量,念佛的数量,念佛的时间,完全没有要求,因为每个人条件不同,只要安心的念佛、尽心的相续念佛就可以了。
善导大师三不问:不问时节久近,不问罪福多少,不问时处诸缘。
(三)心乱佛住
凡夫本就妄想为体,无法不想,那就一边想一边念佛。
妄想如同流水,信愿念佛的心如同月影,流水冲不走月影,妄想不妨碍弥陀的救度,法然上人说「流急月不去,心乱佛常住」。
(四)念念不舍相续念佛
一辈子对佛号念念不舍,常思常想常上心头,如母亲对孩子的爱。
虽然母亲在上班时要专心工作,忙碌时、睡觉时内心暂时没有想到孩子,但是对孩子的一直存在心中,这份爱让母亲经常想起孩子,这份爱越重,想起孩子的频率越高,这就是母亲对孩子的念念不舍。
以平生业成来说,念佛人的念念不舍也应如此,即使因工作、睡眠没有念佛时,心中依然有佛号的存在,越爱阿弥陀佛,想起阿弥陀佛的频率也越高。
人的念头像一条河流,平时只能看见水面上的水花,念佛时,佛号就像浮在河流的水面上;暂时停止念佛时,只是暂时从水面潜入水中,佛号依然在水中与所有业力一同向前运行并非消失!又如同爱唱歌的人,即使没有唱歌时,心中还是有歌曲跟旋律!
浇水喻
又如同我们种花种树要时常浇水,刚浇水的时候可以看到水,但是停止浇水後,表面上看不到水了,但是水还在,只是太久没浇水(念佛),里面就真的没水了,根也会枯死。
所以要相续念佛浇水。
所以如果真的爱你的孩子、爱阿弥陀佛,就不可能会超过一天以上,甚至三天、五天都没有想到孩子或是念阿弥陀佛。
【第六招、佛光授手步步为营】
老实念佛,敦伦尽分,闲邪存诚,粗持重戒。
(一)老实慎重走在白道上
短暂的人生如同善导大师说的只有百步之遥,虽然水火二河凶猛,但是通往彼岸的白道虽只有四五寸宽却坚不可摧,我们应该守本分,本分就是谨慎专注地走在白道上面,绝不能说因为白道坚固不可催,就恣意癫狂行走偏锋,致自身於险地,甚至失足坠河,一失白道万劫不复,已经轮回无量劫受无量苦,长久停留在三涂,此时此刻有因缘踏上白道,得到弥陀光明摄取,却为了贪图几步(人生真正玩乐的时间没几年)的五欲之乐,可能导致自己失足坠河,佛子不专心一意老实念佛,甚至故意破戒杀生吃肉不行善,念佛原本就不精进,如果恶果现前决定动摇念佛之心,错失的是等觉菩萨才有资格被摄取的佛光明,是世间最大愚痴,敦伦尽分,闲邪存诚,粗持重戒,老实念佛就是专心谨慎地走在白道上,务必要珍重自爱。
所以莲友知道了自己身上有珍宝之外,更要自爱不要弄丢了这宝贝回去当乞丐,要谨慎小心的持这宝贝,汝等好持是语(持佛名号)
(二)看清世间五欲六尘,不比较不计较,无诤念佛
老实念佛,与人无诤,不谈闲言杂语、人我是非,不计较顺逆苦乐、称讥毁誉,不想出风头、不想显耀自己,也不故意造作。
人家赞叹也是「南无阿弥陀佛」
人家鄙视也是「南无阿弥陀佛」
心中始终只有「南无阿弥陀佛」,其它都置之度外,这就是无诤念佛,真正老实念佛。
(三)恶果现前,决定动摇念佛之心!
1、祖师法语是独尊念佛,突显念佛为往生之本,非摒弃其余善行。专持名号老实念佛求生西方,念念不忘念佛是往生之本才能报弥陀恩、释迦恩
2、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同是弥陀、释迦与十方诸佛教诲,亦不能忘。善导大师、法照大师、蕅益大师都是众善奉行持戒精严的念佛人,蕅益大师晚年虽专修念佛,能仍看出对於世人破戒的感慨,所以佛弟子除了念佛报佛恩,也要像印光大师教诲敦伦尽分,闲邪存诚,粗持重戒,老实念佛。意思是尽本分守本分,父母的、夫妻的、子女的、朋友的、兄弟的、工作的、学校的等等各种本分,闲邪存诚即内心知道是不对的就不要做,人生很短不要多造恶业增加恶缘,影响自己念佛。
(造恶会增加恶缘,影响念佛,或是会业力现前,使人心烦意乱时,念佛念不下去!)
3、佛光摄护念佛众生,平生灭罪消灾,佛力不可思议;然而众生旧罪才灭、新罪又起(洪洙与支生),也是众生业力不可思议,这是念佛人往生净土之前,各各仍有不同的业力会现前。
4、如果不念佛,业力迟早一定也会现前,该堕恶道,就堕恶道。念佛了,业力日渐减轻,可化来生地狱果报,成为现受的灾难或疾病。现生灾难、疾病,比起地狱极痛苦报,可谓重罪轻受。
5、有人念佛,迅速化解苦报,或者化苦难为无形。原因很多,可能前生佛缘已深,才举佛号,便能化险为夷;可能心地虔诚更甚常人,对佛信受不疑......。
6、已经念佛,虽仍遭遇苦难,应知弥陀已经为我们化解许多。倘若没有念佛,苦难应该更甚今日。
【第七招、花开极乐毕竟逍遥】
(一)唯一目标「极乐世界」。若不往生,落入第三世怨。
秦桧前世是雁荡山地藏寺的香灯师
秦桧前生乃雁荡山僧(是浙江省雁荡山地藏寺的香灯师),以前生之修持,转世为宋朝之宰相,受金人之贿赂,事事均为金人谋,杀金人所怕之岳飞。凡不与伊同谋者或贬谪,或诛戮,卒至死後永堕地狱,百姓恨无由消,遂以面做两条(秦桧及夫人)共炸而食之,名曰:油炸桧,又铸铁像跪於岳坟前,凡拜岳坟者,皆持木板痛打,又向其头其身尿以泄恨。……秦桧之结果令人胆寒而心痛。甚至连地藏菩萨要救他也不能。(摘录於《印光大师文钞》)(博主看雪客注:可见修行者发愿是多麽重要)
秦桧在往昔很孝顺父母的,因为他孝顺父母,有一些功德,所以今生就得了富贵。可是得了富贵,他就忘本了,不知道再继续以往的善根,而培植将来的善果。因为忘了,於是乎就造了很多罪业。
地藏王菩萨因秦桧前世是雁荡山地藏寺的香灯师,所以就觉得这个人应该度一度他。地藏王菩萨的愿力大,他就发心去度这秦桧。
他怎麽样度秦桧呢?他预备在手心里写一个「佛」字给秦桧看,只要秦桧认识这个字,念一声,说这是一个「佛」字,那麽他就把秦桧所造的罪业都赦免,不究以往了,因为他说了一个「佛」字。地藏菩萨有这种善巧方便的方法去度秦桧。
可是秦桧见着地藏王菩萨,也不生恭敬心。因他不生恭敬心,地藏王菩萨就用大威神力,用拂尘一扫,这麽一晃,秦桧自自然然就跪倒地下了,想要站起来也站不起来。地藏王菩萨就伸出一只手,问他说:「你看看我手心里这是个什麽字?」
秦桧一看就说了:「我中过状元,现在做的是宰相,各国的文字我都认识,所有各国来的文字都要经过我的眼睛来看,何况这麽一个字呢?你以为这个字我不认识?我认识是认识,我就不给你念。」
你看看!地藏王菩萨用慈悲心,只叫他读一个「佛」字,他也认识这个「佛」字,但是就不念出声音来,还说:「我认识是认识,我就不给你念。」结果他业障不消,还要堕地狱去,这足证明念佛是不容易的。
死心归顺弥陀,不信业力诱惑,平生保护,临终接引。今生之後的业力债,由阿弥陀佛买单还债,唯有「花开极乐」可以凡种变佛种,凡命变佛命,理应惭愧感恩,千恩万足一心念佛。
靠我们自己还债永远入不敷出、永远透支,永远轮回(常没常流转)
【功成、祝福大家】
祝福大家练成六字神功,往後每天练功不可懈怠!
六字神功最重要的是让念佛与我们生命融为一体,让我们身心都有阿弥陀佛,让他存在每个念头中,
欢喜跟哀伤当中都记得有阿弥陀佛,
面临每一次选择都记得有阿弥陀佛,
就连呼吸、心跳、血液、细胞的连动都会联想到阿弥陀佛,以念佛做为人生最高的原则,由阿弥陀佛担任生命的指挥归,无条件归顺,称名愿往生,决定一向专念成佛!
感恩成就今日这场法会的所有人,感恩你们,请一定相续念佛,多到净土宗道场念佛闻法,尽心护持净土宗,南无阿弥陀佛!
(2024年8月10日,讲於板树体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