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德
出家人要有福报,但出家人不讲福报,而是要有福德。福德就是要有善法,摄制自身。佛门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就是福德。
《金刚经》里讲了一个观点,一切相都是空的、一切都是无住的,但是後面又补了一点,就是在无住的情况下,还要修一切善法。一般人都以为空了就什麽都不用干了,什麽都没有了。但是空了之後,我们依然还要行一切善法,为什麽呢?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靠什麽得来的?靠福德庄严来的。佛的法身是无形无相的,而佛的功德之身是靠福德庄严的。普贤菩萨十大行愿,所有的菩萨都有他的行愿,这个大愿大行,行,就是福德。
身为出家人,在世间参与的事比较少,而护持三宝、度化众生、利益众生方面就是来培福报,就是他人的福德。在佛门,在大众面前,我们去引导众生、利益众生,这个就是福德。
有很多出家人说,我就清净念佛,我也不用做事了。出家人如果不做事,在福德方面就会越来越少,这样的人最後谁也不愿意护持,谁也不愿意接近。出家後如果在这个地方不受欢迎,在那个地方不受待见,自己想念佛,却发现怎麽这里不成全我,这些大和尚都不怜悯我、让我去安心念佛呢?这时就要想一想,我们具备什麽样的资质,我们有没有福德让别人来护持?得到护持是需要有德的。
为什麽有些人不用去求,别人就护持他呢?普通人就会觉得这个和尚有偏心,对我跟对别人另眼相待。其实佛门里边,很多事表面看是人事上的问题,根本讲是因果的问题。这就是印光大师讲的,我们在这个世间所遇到的一切,比如有成我坏我之人,但是成坏的一切因缘都来自於因果。福德也是如此,有福德的人,在任何地方别人都愿意成全;没有福德,就没有人愿意来成全,不是别人有分别心的问题,而是自己因果感召的问题。所以,身为出家人要具备基本的福德素质,要广结善缘。
(二)敬德
敬,就是恭敬,出家人要有恭敬心,要敬一切人事。这个恭敬,不是对大和尚要恭敬,对佛法要恭敬,对普通大众就不恭敬了。他烦恼习气这麽重,我干嘛要恭敬他呢?那就是傲慢心了,没有恭敬心的人就生傲慢心。傲慢心是烦恼相,它不符合佛法。从僧格来讲,出家人要有恭敬心。
常不轻菩萨就是一个代表,他向一切众生顶礼,「你是要成佛的人,我不敢轻慢你」。可能有很多出家人在这方面比较欠缺,缺少恭敬心,这个恭敬心不是说一定要毕恭毕敬的在那里顶礼别人。恭敬是对别人要尊重,无论他是什麽身份,无论是刚出家的,还是久修的,无论他修行好还是修行不好,都要一律平等地去恭敬他。
当然,恭敬当中有一个差异,学习印光大师《灵岩遗旨》时我们讲过一点,「恭敬有理事的差别」,理论上一律平等恭敬,事相上可以选择。对有德之人我们要亲近要学习;对无德之人我们要远离。远离不等於不恭敬,大家要知道这里的差异。我们可以远离他,但依然还要恭敬他。如果没有恭敬心,就会生出傲慢之心、鄙视之心,这就不符合佛法的品格了。我可以不亲近你,但是我还是很尊重你、恭敬你,做到这点是比较难的。
对任何人事都要有恭敬之心,这就是作为出家人要具备的一个「德」。在殿堂要恭敬,下了殿堂还要恭敬。不是见到佛像了,我就恭敬了,装得像圣人的样子,规规矩矩的;离开了佛像,就什麽威仪都没有了。儒家特别强调「慎独」。我们在大庭广众之下,或者私下房间、个人空间,都能保持一样,这就是出家人的一个品德。
(三)谦德
大家知道「谦」在《易经》里面,六爻都吉的,对我们人来讲是没有任何一点弊端,只有利没有弊,我们无论如何谦卑都不会过分,谦卑是吉祥的。
我们都相信自己是一个罪恶生死凡夫,那麽身为凡夫众生,我们要具备谦德。凡夫众生没有傲慢的资本,同时傲慢也是悖离佛法的,傲慢是跟出家人的身份不相应的。所以,谦卑之德是身为出家人要具备的。当然,谦卑之德不是说在人前要表现得怎麽样,而是在内心自己要有一个认知,在佛法,在大众面前,我们的内心要持守一种谦卑。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弥勒菩萨,释迦佛在《无量寿经》为弥勒菩萨讲法,弥勒菩萨表示「受佛重诲,专精修学」。在释迦佛讲完法离开世间之後,弥勒菩萨受到佛的重诲,他是「不敢有疑」。「不敢有疑」是谦卑的极致,即使在有怀疑、不理解、不认可的情况下,还能够相信他、接受他。
一般人的谦卑,是在有德之人面前谦卑。他的道德比我好,他的修持比我好,他闻法比我深入,理解更深广,在他面前我会谦卑下来,这是被别人的威德折服之後谦卑的。在一个德不如我们的人面前,谦卑心就没有了,傲慢心就出来了。谦卑心要成为一种自然的品德,无论在有德人面前还是无德人面前,我们都能够保持谦卑之心。
修学净土尤其要注重这一点,「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我们在佛前当然能谦卑,所以净土法门建立的信仰对像是佛,佛是圆满的,我们的傲慢心永远升不起来。要是依某一位菩萨,某一位善知识为皈依、依止的对象,当有一天发现善知识不圆满的时候,我们的傲慢心就起来了,谦卑心就失去了。
我们的信仰圆满,谦德才具备。像弥勒菩萨就不敢有疑,他知道佛的功德真实圆满,佛的语言清净如是,这样他才能够「不敢有疑」。
很多人对念佛往生之道都会怀疑,不学善导和尚净土思想的要怀疑,学了,很多人还是怀疑。善导和尚讲了多少遍了,专修的人决定往生,但是很多人还是不敢认可,还是会去寻找瑞相、感应,找助念等等,其实心中还是有疑问,有疑问就是对佛言不能真实地相信。
很多人学佛,对佛的言教都不敢相信,还是相信自己。所以真正要做到「不敢有疑」,是不容易的。
(四)佛德
佛的功德,就不是我们自己的了。净土法门是以佛功德作为我们的功德,「全摄佛功德而成自功德」,这是蕅益大师的一句话。
在经典里面有讲「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弘誓功德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功德,以此来庄严自我。所以我们没有「德」的时候,以佛功德作为我们的功德,念佛之人就有「德」了,这是念佛有功德,念佛之人是人中芬陀利花也在於此。我们在外在其他「德」不具备的情况下,念佛就具足了念佛之德。
当然,这个「德」可能普通人看不到,只有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极乐世界的圣众他们知道,十方诸佛知道。十方诸佛来赞叹念佛之人,护念念佛之人,因为他们知道这里面隐含的是佛的功德。
所以净土法门称为难信之法也在於此,个人的「德」可能没有,但是念佛就具足佛功德了,这个是我们学净土法门特别要培养的一个功德,就是要专一念佛。
前面这几种「德」是从因地,从个人层面来讲的;最後一种德是从果地,从佛的层面来讲的。
(摘自《为僧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