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牛转乾坤」,一头牛怎麽能扭转得了乾坤呢?有一句话叫「四两拨千斤」,「四两」指的是佛力,「千斤」就是宿世以来所造的种种业力,众生执持名号,以阿弥陀佛的功德力,便能於念念之中拔除我们千斤重的业力。
龙树菩萨《易行品》中说:「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众生自有何种力?但是无始以来的业力;众生信佛念佛,就可以受用阿弥陀佛圆满的功德力。《往生论注》赞叹阿弥陀佛说:「如来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故。」所以弥陀名号中,自然具足自利利他之德。
今年是牛年,牛在佛教里,有很好的寓意。经文常用「牛王」来譬喻佛菩萨。
牛是十分高贵的动物,具足威仪与德行。例如,称如来为「牛王」,如来三十二相,其中第三十相好(《大智度论》卷四)就是 「牛眼睫相」,即形容佛陀的睫毛好像牛的睫毛,又细又长又顺。佛的八十种好中,也有一好为「如来行步,犹如牛王」。《无量寿经》赞叹阿弥陀佛:「犹如牛王,无能胜故。」
而如来的德号中,也以「人中牛王」来称赞佛陀的德行深广,如同具足大力的牛王。《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二记载,因为如来能调御大众,所以成为「人中牛王」。
《华严经》中有一偈:「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马牛。」龙像是佛菩萨的乘骑,马牛是凡夫的奴仆,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若想推行佛法、成就佛道,先要舍得放下自我,为了众生作深深海底行。
诸佛菩萨无量劫来,为成就佛道、度化众生不惜舍弃财富、国家甚至身命,割肉喂鹰,舍身饲虎。在一切诸佛菩萨中,阿弥陀佛为了度脱众生更是以五劫世间思惟,再经兆载永劫积功累行,成就了极乐国土,圆满了四十八愿。阿弥陀佛甘做众生马牛,《无量寿经》中言:「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於诸众生,视若自己。」
法华经之「三车喻」
《法华经》「譬喻品」中讲到「三车喻」,说有一位大富长者,拥有无量珍宝、田宅,有三个儿子,宠爱有加。一日长者赴宴归来,见家中起火,而三个儿子只顾贪玩,不知惊惧,亦不逃离。长者为救三子,即方便引导说:「汝等所可玩好,稀有难得,汝若不取,後必忧悔。如此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汝等於此火宅,宜速出来,随汝所欲,皆当与汝。」尔时诸子闻父所说珍玩之物,适其愿故,心各勇锐,互相推排,竞共驰走,争出火宅。
将三子救出火宅後,长者「驾以白牛,肤色充洁,形体姝好,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风」。喻中所讲的羊车、鹿车、牛车分别代表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牛车即是菩萨乘,而大白牛车则是佛乘。如来为一切世间之父,为救度众生而设方便讲三乘法,再导归到真实教之一佛乘。
众所周知,天台宗依《法华经》显明「引导三乘,归入一乘」是佛的本怀之法。但是,众生的根机大多不堪受法。比如持诵《金刚经》,不能开悟得离四相;诵《法华经》,也不能如实得诸法实相。虽然《法华经》以成佛为本怀,但是依《法华经》成佛的,据经典记载只有一位八岁龙女,其身分还是久有善根的菩萨示现。所以一切凡圣,若以自力修行实难证果,《往生论》讲到难行道之所以难就在於 「唯是自力,无他力持」。
佛力扭转,愿力自然
而净土宗「五乘齐入」则是佛真实的本怀,是机教相应之法。称名皆可往生极乐,因「佛力扭转,愿力自然」故。印光大师言:「莫讶一称超十地,须知六字括三乘。」一切凡圣,乃至造罪恶人,念一声佛,当下功德超越十地菩萨,这听起来让人讶异,因为这一声佛号中包括了声闻、缘觉、菩萨所有的功德,是弥陀的果地功德的结晶,所以称名一声超十地。
《观经四帖疏》言:「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念佛众生仗佛愿力,不仅往生极乐,并且直入高妙的报土,真是殊胜至极,又令人难以思议;难以思议,只好绝思绝议地一心念佛,因为佛的境界「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声闻、缘觉都窥测不到,而我们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凡夫,甚至是罪业充满的恶凡夫,在这个世间过着业力缠身、身不由己的生活,只因念「南无阿弥陀佛」,便可以不断烦恼得涅盘果。
阿弥陀佛为众生真的是「荷负群生,为之重担」。《无量寿经》言:「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
吾辈遇到净土宗,是人生最大的幸运!
净土之生,万牛莫挽
这个世间看似美好的一切,只是肤浅的粉饰,是假象,真实的世界中到处充满了恶人、恶见、恶烦恼,而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包括我们自身,都是活在苦恼交迫之中,如《无量寿经》所讲的五恶、五痛、五烧。
更可怕的是,不仅现世生活苦恼,未来世还要承受更大的巨苦,因为众生的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有因果,甚至都是在给自己造三途的业,《净度菩萨经》说:「一人一日中,八亿四千念,念念之所为,皆是三途业。」故而众生随着自身所造种种恶业,从苦入苦,从冥入冥,生死流转,无有休止。
纵然众生能偶发善心,也很难长久坚持,如善导大师所言:「纵发清心,犹如画水。」昙鸾大师言:「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故知世间不可迷恋,六道不可向往,唯一心愿生净土,《阿弥陀经》:「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这里或有疑问:诸佛皆有各自成就的净土,为何独独愿生西方极乐净土呢?《安乐集》「置草引牛喻」中讲到:「每有世俗君子来呵法师曰:『十方佛国,皆为净土。法师何乃独意注西,岂非偏见生也?』法师对曰:『吾既凡夫,智慧浅短,未入地位,念力须均。如似置草引牛,恒须系心槽枥。岂得纵放,全无所归?』虽复难者纷纭,而法师独决。」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常有世俗君子问难昙鸾大师:「十方佛国都是佛的净土,法师为什麽只选择往生西方,这是不是你的偏见呢?」昙鸾大师答:「我是一个凡夫,智慧浅短,没有证入圣果位,做不到念力平均地普念十方佛。像我这样的凡夫要往生到净土去,必须用名号把我们往极乐世界牵,怎麽可以完全放任,没有一个归趣呢?」最後讲到「虽复难者纷纭,而法师独决」,虽然经常遇到这样问难的人,但昙鸾大师的愿生极乐之志坚不可移,如蕅益大师言:「净土之生,万牛莫挽。」
孟子言:「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道就是指「二河白道喻」中的白道,白道左右是贪嗔水火二河,在「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的处境下,我们唯有一心念佛径直向前,一条白道走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