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正依经典有三部──《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三部经皆专门讲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净土之因缘关系,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说三部经皆以「佛名号为经体」。但为善巧摄化众生,三经各有侧重角度宣说的不同。
《无量寿经》(简称大经)重在说明阿弥陀佛因愿果德及众生乘佛愿力往生的原理。
《观无量寿经》(简称观经)延续大经三辈文的展开,重在说明愿生彼国的众生机类(突显「机」的根性)。
《阿弥陀经》(简称小经)延续《观经》的结论,重在说明念佛往生的方法与胜益。
其中《观无量寿经》的发起深具故事性,源自一出宫庭的悲喜剧。当时在摩伽陀国王舍城发生宫庭政变及家庭伦理悲剧,阿闍世受恶友提婆达多的教唆,起了恶心、恶念,幽禁父王频婆娑罗,欲使其命丧七重牢狱中,图谋篡夺王位。但由於其母韦提希夫人,暗中接济大王滋养生命的饮食,而未能如愿致大王於死地,故怪罪其母,并欲连罪杀害之,幸好大臣甘冒自身性命危险,阻止阿闍世,保其一命。
经文说,「(阿闍世)即执利剑,欲害其母」,善导大师释文「慈母合掌,曲身低头,就儿之手。夫人尔时,热汗遍流,心神闷绝。呜呼哀哉!恍惚之间,逢斯苦难。」
阅览此文的人,也彷佛感受到一支锋利的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瞬间一股电流布满全身,不寒而栗。这是有声音、影像、血泪的画面,将人生生命的尽头拉到每一个人的面前,如实地面对《大经》文「大命将终,悔惧交至」,韦提希面临的苦难就是代表众生身而为人最终点的苦难。
《观经》开篇即以韦提希以凡夫身分为重要的主角人物,及身处浊恶乱世为背景的前提下,贯穿全文,对应释尊为无智凡夫说难信的无上微妙救度之法,自需善巧方便地让韦提希,乃至未来一切众生,可以「情悕趣入」,得到释尊开说此经的目的,即释尊出世本怀及阿弥陀佛主动、积极、平等、无条件的救度一切众生的利益。
善导大师注《观经疏》为感官发达的凡夫,采用相对当代浅显的文字表述及几处以生动写实的笔调,突显人生的实相及阐发《玄义分》「今乘二尊教,广开净土门」、「佛密意弘深,教门难晓……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彼唤此遣,岂容不去也?」之义旨,用心良苦,悲心深切。
「时韦提希被幽闭已,愁忧憔悴」,韦提希遭逢此巨变,从贵为一国的国太夫人之尊,降为阶下囚,而且是被自己的亲生儿子陷害,真是悲痛万分,并且未来生死未卜,人生来个大翻转—–繁华落尽,万千悲喜,终归一梦啊!
善导大师形容韦提希感伤愁叹地自言自语:「祸哉今日苦,遇值闍王唤;利刃中间结,复置深宫难」。由於韦提希自己被禁闭,没有人帮大王送入饮食,大王命在旦夕,而且无法求见释尊及诸弟子来安慰,加上自己禁在深宫,求出无门,性命也将不保,以此三义,切逼身心,当然是更加忧愁憔悴了!
虽然身陷絶望之境,韦提希心中仍然燃起一丝一念的祈望,希望求出浊恶的娑婆,来生投生在没有恶人恶缘,纯善无恶的净土。韦提希代凡夫众生生起最後的希望,《观经》发起序有禁父缘、禁母缘、厌苦缘、欣净缘等过程,在厌苦缘中,韦提希在牢中遥向耆闍崛山,跪求释尊遣使弟子来相见,安慰她悲痛的身心。当时,世尊已知韦提希心念之意,故即时派弟子从空而降,自己也从耆闍崛山隐没,同时在王宫现身。
於欣净缘,韦提希向释尊请求说「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以及「教我观於清净业处」,善导大师分别教示为「通请所求」及「通请去行」之後,释尊听到了夫人恳切的请求,就从眉间的白毫放出金色的光明,普照着十方无量的世界,将十方国土收摄在光明中。再把光明收归到他的头顶,化成像须弥山一般巍峨庄严的金台。十方诸佛的清净微妙的国土,有种种不同庄严景象,都在光台当中显现。
释尊为何不为韦提希口说及比较十方诸佛妙土,而显现此神奇的景观?善导大师释言「此彰如来意密也。韦提发言致请,即是广开净土之门……」
通过光台现国释尊的教示(酬前通请),暗中啓发及加持韦提希「别选所求」而说「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及以坚定的口吻「请求别行」「惟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韦提希愿生阿弥陀佛的净土,及请求往生净土的方法。
可以说,此段光台现国系令韦提希从通请到别选之後的展开,亦是到第七华座观开显由二尊二教归结为二尊一教,净土法门的契机点。
列举第七华座观经文:
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
「除苦恼法」是释尊回应韦提希遭受逆子加害,身心蒙受极大痛苦,祈请脱离六道生死苦海,愿往极乐净土的心声,因此,《观经疏》发起序末节,善导大师说「五浊、五苦、八苦等,通六道受,未有无者,常逼恼之。若不受此苦者,即非凡数摄也」,定调凡夫的本质就是被「苦」所逼迫者。
善导大师对此文释:「明佛为说华座观法,但能住心缘念,罪苦得除。」
住心缘念从文字看似乎是住心观想「华座观」的境界,就能够消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轮回六道所有的罪)。但从接下来的经文及注释可以了解惟有弘愿念佛法门,才是往生的正因。
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
当释尊说完「除苦恼法」的同时,阿弥陀佛立即主动出现,站立在空中,也就是回应韦提希别选所求—–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而且两位侍者—–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随侍在左右。
善导大师为此段经文精辟解说及设立一个问答:
1、正明「娑婆化主为物故,住想西方;安乐慈尊知情故,则影临东域」
释尊为了救度众生,引导众生心向极乐世界;而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晓得这个时候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正在为韦提希,乃至为未来世的众生,在宣讲积极、主动、平等、无条件的救度的法门,所以阿弥陀佛亲自现身到东方的娑婆世界。
「斯乃二尊许应无异,直以隐显有殊;正由器朴之类万差,致使互为郢匠。」释尊是许,「我要为你说除苦恼法」。来应的是阿弥陀佛,他现身站立在空中,表示「我无量寿佛本人就是你的除苦恼法」所以许和应是没有差别,显示二尊的佛意是一致的,是「二尊一教」的。
但是因为众生根机各个不同,因此使释尊和阿弥陀佛为了配合不同的根机,所以有时候释尊出现说法(要门定散二善),有时候释尊隐没,由阿弥陀佛显示说法(弘愿念佛)。
为什麽会有这样隐显的不同呢?善导大师打个比喻说「致使互为郢匠」,「郢匠」典故出自《庄子.徐无鬼》记载这麽一则「郢匠挥斤」的故事:
古都邑郢城,有一人鼻端不知何时沾上了一点白灰。一个名叫石的工匠,挥起斧头,瞄都不瞄,斧落如风,砍掉了那人鼻端上的白灰,竟一点也不伤其鼻,而那人也坦然站着,面不改色。
可以说,郢匠纯熟高超的技艺,是在郢人的配合下才突显出来的。而郢人之所以那麽放心地、坦然地站着,让郢匠用斧头砍,且面不改色,完全是出於对郢匠的了解信任。
这个比喻是说明善导大师以此相应成巧之故事解说《观经》中释尊与弥陀二尊的化导之功。释尊与弥陀有慈悲与智慧,能够化导救度各种根机的众生,令其离苦得乐。
又明「弥陀在空而立者,但使回心正念,愿生我国,立即得生也」。众生若能领悟阿弥陀佛存在的原因,乃为救度苦恼的众生而回心转意,转杂行来专一念佛,作为往生的正因,愿生极乐,当下即往生决定,不待临终。
对於「住立空中」的阿弥陀佛,有更深的涵义,善导大师另外设立问答释之。
2、问日:佛德尊高,不可辄然轻举,既能不舍本愿,来应大悲者,何故不端坐而赴机也?
阿弥陀佛发下第十八愿救度众生,为何不端坐宝莲花座上,显示涅盘不动之义,而是要离开本座,站立垂手呢?
「端坐」及「站立」二种佛身的型态,各有其涵义。在《法事赞》偈言:
一坐无移亦不动,彻穷後际放身光。
灵仪相好真金色,巍巍独坐度众生。
「端坐」的佛侧重无量寿、无量光之德,显示报身理体;彻後放身光,显示报身智慧之用。
「站立」的佛侧重无碍光之德,《小经》「彼佛光明……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有一种不被有形(日月山河)及无形(业障)所破坏的力量,能让众生消业障,增福慧,引导众生往生极乐世界。
是什麽原因让阿弥陀佛「住立空中」,出现在韦提希面前呢?
答曰:此明如来别有密意。但以娑婆苦界,杂恶同居;八苦相烧,动成违返;诈亲含笑,六贼常随;三恶火坑,临临欲入。
如来的密意在於表明凡夫的现实:八苦交煎,无常随时到来,脚下就是「三恶火坑,临临欲入」,堕入如同大火燃烧的三恶道火坑,遭受剧苦的果报,情况危急,阿弥陀佛悲心深切,岂忍安坐莲花座上!
若不举足以救迷,业系之牢何由得免?
为斯义故,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机也。
所以阿弥陀佛以立姿临现娑婆世界,来证明自己所发的救度之愿不虚假,若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的念佛人,即平等慈悲的救度,当下获得决定往生的身分。
好比有一个年幼的小孩,不知情地走在深坑旁边,眼看即将要掉落坑洞内,母亲见状,一边焦急地呼唤小儿的名字,一边挥手飞奔向小儿,口不停呼喊:危险哪!不要过去,回来啊!母亲要救小儿离开危险,焦急的心情可见一斑,何况是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
「立撮即行」的撮字,有捏紧、抓住的意思,以「立撮即行」来彰显「摄取不舍」功用的展现。
在第九真身观经文说「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开展阿弥陀佛以光明名号保护、救度众生的原理。
但有一个疑问:除苦恼法讲的是「教法」,可是经中,却是住立空中的「佛身」,岂不是身法不相应,这要如何解释?
略引《观经要义》除苦恼法论:因为住立空中的佛身就是「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其来源最根本可以说是从第十八愿成就所显现的。第十八愿所成就的是什麽呢?成就一句名号。因此,住立在空中的阿弥陀佛本身,岂不就是名号的「要法」?
佛体与佛名是一体的,佛的本身是佛名号,佛的名号是佛的本身,互相交融,这就是「名体一如」。阿弥陀佛本身是无量光、无量寿,涵盖所有无量,如此说来名号不也同样具有无量功德,这是「名体一如」的另一层深意。
《观经疏》於「玄义分」释名门解释无量寿佛名义:
今言无量寿者是法,觉者是人:人法并彰,故名阿弥陀佛。
从以上善导大师注释「如来密意」可知,《观经》是阐明二尊一教的意涵,认定韦提希是心想羸劣,愚钝没智慧的凡夫,二尊是要救度烦恼深、业障重的凡夫,定善二散修不来,故需乘「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但专称弥陀佛名,人人都能修,则人人有希望,人人得安乐。救度之门弘广无边,故称为弘愿。
《观经》全文可说在阐释机法二种深信,在《观经疏.散善义》释: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
机法二种深信是净土宗的枢轴,机深信所要表达的是深信自身是不具有出离因缘的众生,没有能力出离轮回、解脱生死;必须深信阿弥陀佛有絶对的爱心、愿力,将自身的往生完全托付於阿弥陀佛愿力。
《观经疏.玄义分》言:
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念佛为正因,佛愿为强缘,因缘和合,能令凡圣五乘平等齐入往生报土。
自引一偈抒发感想:
弥陀怀中忘年岁,
不觉鸡皮鹤发催。
童心仰望叫阿爸,
慈父持莲载儿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