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魔乡不可停!
旷劫来流转,六道尽皆经。
到处无余乐,唯闻愁叹声。
毕此生平後,入彼涅盘城。—–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
归去来赞
此偈出於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1]第二(水)观:「西方寂静无为乐,毕竟逍遥离有无,大悲薰心游法界,分身利物等无殊。」之後的第三〈赞云〉。
按,定善十三观,第一、第二观是观想世间的日与水,是假观;「日想观」观想日没:看日落想起西方净土,看覆盖的黑云,想起心中罪恶,看太阳之显赫,想起净土光明。「水想观」是观想水的清平,想起净土的大地有如明镜的平整,接想水之透明,拟於净土琉璃大地之清净。[2]娑婆闇宅、人心无明,唯日光能照明之;而日落归西,如死於娑婆而生在净土;其次,藉世间之水与琉璃,想像极乐宝地之清平透亮,即是厌娑婆而欣净土。
而《观经》开宗明义,发起序之4.厌苦缘、5.欣净缘有二重废立:「厌秽欣净」乃净土门特有的心行,而「舍通取别」之舍十方、取极乐,因《大经》说,久远劫前,法藏比丘摄取诸佛净土之精妙而发四十八大愿建设西方净土,最极殊胜;故有今日(观经)韦提希夫人在释尊的加持、启发下,於十方净土独具只眼的选择了最胜最易弥陀的净土。《观》《大》二经皆是释尊之开示,前後呼应。
因此,就《观经》「发起序」来看《四帖疏》〈归去来〉赞,可有两层含义:
两层含义
1、(心境、信愿—依)厌苦欣净:求出离(离苦、娑婆、客旅)、得归宿(得乐、净土、本家)
2、(行持、称名—正)舍圣归净:舍自力(难行、五乘、我执)、归他力(易行、一乘、佛命)
心境上是厌秽(娑婆之苦)而欣净(净土之乐),而决定出离三界,归向极乐—–这是意业的行动;在具体行持(法门)上,则是舍(绕过、搁置、放下)圣道门之自力修行,而取(直趋、信受、归命)净土门之他力救度。这两层含义就是《观经》与《四帖疏》的宗旨。
《观经》发起序
为何念佛?为何求生净土?《观经》的缘起:舍卫国政变(提婆达多[3]之教唆),频婆娑罗王[4]被儿子阿闍世[5]关押(讨债、报仇),韦提希夫人厌苦欣净[6],致请佛陀而宣说的(其事件之过程,详见《观经》)。
《观经》云:「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此浊恶处,地狱饿鬼畜生盈满,多不善聚。……唯愿佛日,教我观於清净业处。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徧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皆於中现。……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7]。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观经.灵芝疏》云:「诸经缘起,随事不同。今经乃以杀逆为发起者,略有二意:一、欲彰此界众生,极可厌恶,亲生膝下,尚敢危害,况於余人。意令末世欣乐净土故。二、为表此方机缘,非遭极苦,不念脱离求往生故。故下韦提希云:「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等。……初标忻厌,二叙可厌,三立誓远离,此之三节,即示末世修行要术,若不尔者,则徒修净业,定不往生。……娑婆五浊,人间天上,皆有忧恼,唯佛净土,依正俱胜,但受诸乐,宁有忧乎。……五浊三界,五逆十恶[8],皆是恶声,其中众生,造如是业,尽号恶人。极乐世界,尚无恶道名,即无恶声也。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即无恶人也。」
唐.法照大师《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卷下:「阿闍太子在王城,兴逆徒囚父母形;韦提悲泣归依佛,求愿不闻诸苦名,深心不乐阎浮界,实为多诸鬼畜生;唯愿慈悲力指授,他方净土誓经行!」
《净土宗精要法语解》云:「韦提希夫人遇家庭变故,忧愁悲戚,不乐娑婆,易被认为否定人生的厌世观;佛法在此展现不可思议的力量。释迦牟尼佛放眉间光,显现极乐净土,韦提希夫人当下心得欢喜,晓得人生安乐的归处。净土行人,在厌离娑婆的同时欣慕极乐,感受佛陀的温暖,人生更积极,更珍惜有缘众生。是积极、是救世,而非悲观、厌弃人生。」
善导大师据此阐述如下,《四帖疏》云:
言起化处者即有其二。一谓闍王起恶。即有禁父母之缘。因禁则厌此娑婆。愿托无忧之世界。二则如来赴请。光变为台影现灵仪。夫人即求生安乐。
夫人真心彻到,厌苦娑婆,欣乐无为,永归常乐。但无为之境,不可轻尔即阶;苦恼娑婆,无由辄然得离。自非发金刚之志,永绝生死之元;若不亲从慈尊,何能免斯长叹。
如来欲为夫人及未来等,显观方便,注想西方。舍厌娑婆。贪欣极乐。
既能厌秽欣净,若为安心注想,得生清净处也。
就「厌苦缘」中,即有其四;就「欣净缘」中,即有其八……。上来虽有八句不同,广明「欣净缘」。
言读诵大乘者。此明经教喻之如镜。数读数寻,开发智慧。若智慧眼开,即能厌苦,欣乐涅盘等也。
又真实心中身业轻慢,厌舍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报。又真实心中意业思想观察忆念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如现目前。
仰惟释迦此方发遣,弥陀即彼国来迎,彼唤此遣,岂容不去也?唯可勤心奉法,毕命为期,舍此秽身,即证彼法性之常乐。
道俗时众等,各发无上心,生死甚难厌,佛法复难欣,共发金刚志,横超断四流,愿入弥陀界,归依合掌礼。
《观念法门》云:厌患生死,畏三涂苦,毕此一形,誓生净土弥陀佛国。
《法事赞》[9]云:总劝厌此人天乐,无常八苦火烧人……从佛逍遥入宝国,毕竟永绝愁忧声。
《般舟赞》[10]云:大众同心厌此界,愿往生;乘佛愿力见弥陀,无量乐。
厌舍娑婆求佛国 愿往生 即现极乐庄严界 无量乐
凡夫生死不可贪而不厌,弥陀净土不可轻而不欣;厌则娑婆永隔,欣则极乐常居。
夫人遇自身苦,觉世非常,六道同然,无有安心之地;此闻佛说净土无生,愿舍秽身,证彼无为之乐。
众生久沈生死。旷劫沦回迷倒自缠。无由解脱。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又藉弥陀悲心招唤。
大众同心厌三界……三涂永绝愿无名……三界火宅难居止……乘佛愿力往西方
这说明了《观经》是以韦提希夫人「厌苦、欣净」为说法之缘起。善导大师对此做了完整深刻的阐述,印光大师:「世传师是弥陀现,提倡念佛义周赡,切诫学者须撝谦,兼使极力生欣厌。」〈善导大师略传〉云:
长安之道俗男女,受(大师)感化而归向净土者甚众,且在大师「厌离秽土,欣求净土」的殷勤教化之下,受到热烈感化而「舍身往生」的信者,时有所闻。……令人想到《观经疏.定善义》言:「归去来,魔乡不可停,旷劫来流转,六道尽皆经,到处无余乐,唯闻愁叹声,毕此生平後,入彼涅盘城。」大师对时代之浊恶与人心之罪障,在极其深邃的洞察之後而吐露出这样的痛烈心情。
厌(苦)欣(净)缘
如上所述,厌苦欣净乃《观经》的发起序,这是事相因缘;若置於《观经》及净土法门的实践上,其作用及後续如何?日本净土宗镇西派[11]以「厌欣心、菩提心」为总安心,而以「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为别安心。雪卢居士云:
禅宗讲究不着相,而欣厌是着相,怎麽着相呢?「欣」是对事情希望,心里喜欢……凡是极乐世界的事情没有一条不好的,羡慕到这个样子。「厌」呢?除了极乐世界,外头这一些都讨厌,都不爱它,即使是当了全球大总统,……蛆有生死,大总统也得生死。欣厌到这个样子,这就成功了,……叫总安心。而十六观经说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心,是别安心。……具三心有二句「真心决信,愿行既成。」[12]
《般舟赞》:「入净土之缘起、出娑婆之本末:诸有智者,应知。」先是心理上厌舍娑婆之苦、欣取极乐之乐,进而为了离苦得乐,发起「菩提心」[13]及「三心」[14](总、别二安心),更由发心而起行,信知「本愿不虚,称名必生」而一向专念,而恭敬.无余.无间.长时修(作业四修),命终必得往生净土。如《弥陀经》之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即是三心具足之念佛。法然上人云:
下智愚钝之族、田夫野客之辈,犹暗三心名义;然而信「称弥陀名号者,必得往生」,自然具足三心。
所谓三心四修者,皆含於「称南无阿弥陀佛,决定往生」之想念中。
若已成一向专修者,不别论三心四修也。……唯相续念佛,直至临终往生也。
总别二安心
(总安心)厌欣心→菩提心(愿生:成佛、度众)→(别安心)三心(深信「称名、必生」)→(起行)一向专念→(作业)四修
其中的关键是「一向专修之念佛」,以行立信而具足三心与四修;而其发心与动力(《观经》发起序)则是厌欣心。所谓「安心」,就是让此心安住於「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也就是由总安心(厌欣)故「一心专念」,而别安心(三心)亦在其中。慧净法师云:
净土宗「安心」的本体是什麽呢?就是「三心」,……就是「一心」,……就是「深心」;……就是「真实信心」,……就是「机法二种深信」,这个信就是安心,……「信心决定」;而这个信的体就是〈四十八字愿成释〉最後八个字的结论—–「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对此无一念之疑,这就是安心。
他力三心之「深心」(机法二信),也可说是厌欣心,「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厌;「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欣。《四帖疏》又云:
若深信生死苦者,罪业毕竟不重犯;若深信净土无为乐者,善心一发永无退失也。……已上诸善似亦无功,唯发一念厌苦,乐生诸佛境界,速满菩萨大悲愿行,还入生死,普度众生,故名「发菩提心」也。
若真切信解「娑婆」生死之苦及「净土」无为之乐,而发起一念「厌苦欣乐」之心,不只旧业永不再犯,且善心永不退失,以此清净心而念佛,乘佛愿力往生净土,速得成佛,广度众生。就其前心後心的相续开展,欣厌心亦是菩提心也,合称「总安心」。而总安心与别安心,亦可说是表里粗细的厌欣心。如此总别一义之心,既是圣道门戒定慧的基础,更是净土门信愿行的发起。法然上人云「虽言三心,总而言之,唯一愿生心」,也就是「厌秽欣净,切愿往生」而已。蕅益大师《弥陀要解》亦将「厌欣心」归於信愿行之「愿」云:
愿则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秽,而自心秽,理应厌离。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而自心净,理应欣求。厌秽须舍至究竟,方无可舍。欣净须取至究竟,方无可取。
愿生彼国,即欣厌二门。厌离娑婆,与依「苦、集」二谛所发二种弘誓相应。欣求极乐,与依「道、灭」二谛所发二种弘誓相应。故得不退转於大菩提道。
众生浊者,见烦恼所感粗弊五阴和合,假名众生,色心并皆陋劣,故名为浊。众生浊中,非欣厌之行,必不能度。
又将厌欣二门,连结於四谛、四弘愿,而於成佛之道得不退转;
厌(舍):苦、集—–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欣(取):灭、道—–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虽然,凡夫的厌欣之心较近於《大智度论》的发心菩提「在无量生死之中,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发心」,但在净土宗「从果向因」的法门特色,由「厌欣」发起而展开的三心、四修,摄归「专称佛名」而必生净土,成佛度众,亦称得上「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蕅益大师之所以如此重视「厌欣」二门的功能,或如所言,末法凡夫处「众生浊」中,顺其业力习性故,堪忍於娑婆共业之依正,以此为人生的场域,价值的实现,因而「安於臭秽而不能洞觉,甘於劣弱而不能奋飞」,须有欣厌之行,乃能得度。
厌欣→取舍
若广义言之,厌欣心可有多种多层次:厌旧喜新、厌下欣上[15]、厌苦欣乐、厌秽欣净……,这种(厌)舍(欣)取之心,通於一切凡夫、外道及(圣道门)小乘人[16],若依净土宗,专指厌(娑婆秽土)苦、欣(弥陀净土)乐----以凡夫之念佛往生为主,尽此一报身,娑婆死而净土生;且从始至终就是指方立相、住心取境,而多重选择(取舍、废立、搁入、抛归),也就是於「二门、二行、二业」之中,「搁圣道、选净土;抛杂行、选正行;傍助业、选正业」[17]。其实,厌(秽)欣(净)就是「取舍」,如《弥陀要解》云:
厌秽须舍至究竟,方无可舍。欣净须取至究竟,方无可取。故《妙宗钞》云:取舍若极,与不取舍,亦非异辙。设不从事取舍,但尚不取不舍,即是执理废事。既废於事,理亦不圆。若达全事即理,则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无非法界。
印光大师亦云:
未证妙觉,谁离取舍。三只炼行,百劫修因,上求下化,断惑证真,何一非取舍之事乎。须知如来欲令一切众生速证法身,及与寂光,所以特劝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也。
究竟无取无舍,乃成佛已後事。若未成佛,其间断惑证真,皆属取舍边事。既许断惑证真之取舍,何不许舍东取西、离垢取净之取舍?若参禅一法,则取舍皆非。念佛一法,则取舍皆是。以一属专究自心,一属兼仗佛力。彼不究法门之所以然,而妄以参禅之法破念佛,则是误用其意。彼无取舍,原是醍醐。而欲念佛者,亦不取舍,则便成毒药矣。
就是说,欣厌取舍,是净土宗有别於圣道门的特色,其中另有深意,不须委屈、避讳,念佛人应就此立定脚跟、端正心念,於祖师所教之厌欣取舍之中,至诚决定,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浑然不顾水火二河,无疑无怯的踏上白道,一心无回的直往彼岸。成时法师:《净土十要.流通序》:「六字洪名,念念之间,欣厌具足,如出狱囚,奔托王家,步步之间,欣厌具足。是故万缘之唾不食,众苦之悲莫回。高置身於莲花,便订盟於芬利。蛆蝇粪壤,可煞惊惭。」智随法师《阿弥陀经要解》略注云:「多障凡夫,唯依取舍之道成就法身慧命。……古今祖师,深知此要,故莫不取舍至极,而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小乘、大乘、净土宗
有人认为:若只谈厌欣心,或似落於小乘自利?大安法师云:「厌欣心表面看来似乎有小乘自了汉的味道,社会人士亦或将念佛求生净土讥之为消极避世。克实而论,净宗厌欣心含摄着大乘佛教的精髓,具足大乘菩萨四弘誓愿。」[18]此有两答:
1.凡夫、外道之厌欣,或求其独乐自了,亦无可厚非。而净土门乃大乘法[19],《往生论》云:「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前引「总安心」是厌欣心+菩提心,而净土门的菩提心,即「愿生心」,《往生论注》:「发菩提心者,即是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是故愿生彼安乐国,要发无上菩提心也;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生也。」此乃乘佛本愿的他力菩提心,是凡夫所能的易行道。而别安心的「他力三心」,亦有两种回向发愿心[20],其往相是(第十八愿成就文):「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及《四帖疏》「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还相是(二十二愿)「为众生故,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及《往生论》园林游戏地门[21]「以大慈悲观察一切苦恼众生,示应化身,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游戏神通,至教化地,以本愿力回向故」。《四帖疏》「唯发一念厌苦,乐生诸佛境界,速满菩萨大悲愿行,还入生死,普度众生,故名『发菩提心』也。」依此回愿心,往生弥陀净土,快速的断烦恼、证佛果,并遍至十方世界,广度一切众生。
2.念佛人若信若行「本愿称名」,纵然生前未(不曾、来不及)发菩提心,但为自己求安乐,亦不碍其往生;且一切极恶至劣的凡夫,往生之後,於彼无为涅盘界(依),受阿弥陀佛与诸上善人(正)的熏习,「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主伴、依正同一涅盘,自然发起如佛的慈悲与智慧,一时具足无上菩提心,而回入娑婆度有情:「智慧高明,神通洞达」「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我以威力,令彼教化一切众生,皆发信心。」由此引申两点言之:(一)有些人厌苦而求生、或欣乐而愿生,看似终身未发菩提心,但平生或临终至心念佛而得往生;到彼极乐国,依(无为涅盘)、正(诸上善人)薰习,自然生起作佛度众之心也。(二)净土宗的菩提心:生前—–自信教人信,生後—–成佛度生,《四帖疏》:
欲得「舍此娑婆生死之身,八苦、五苦、三恶道苦等,闻即信行」者,不惜身命,急为说之。若得一人舍苦出生死者,是名真报佛恩。何以故?诸佛出世,种种方便劝化众生者,不欲直令制恶修福,受人天乐也。……为此因缘,但劝即令求生净土,向无上菩提。是故今时有缘相劝,誓生净土者,即称诸佛本愿意也。
总结上述之言,难得今生为人,又遇净土法门,要把握千载难逢的机缘,「厌秽、欣净」,将此心安於极乐,心有归宿则安定。因此,《观经》於「劝厌秽欣净」之後,就「励闻法起行」,「安心」就能「起行、作业」—–由三心、五念、四修,而归於念佛三昧的「专称佛名」,确定得生彼国。
注释:
[1]以下简称《四帖疏》
[2]《释论》云:「前文尚可就世间实地观,如坐水边观日,即可实习。……日定方所,水奠国基。莲邦以水德为最胜,融则表八种功德,结则成七宝琉璃,止则水流同澄,观则心华并绚。」
[3]提婆达多的种种逆行,皆为彰显如来大智功德;又因出佛身血、害佛不成,反而生身立即陷入阿鼻地狱,示现因缘果报丝毫不爽。然提婆达多是一位大悲大愿的逆行菩萨!《妙法莲华经》卷4〈12提婆达多品〉:『佛告诸比丘:尔时王者,则我身是;时仙人者,今提婆达多是。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令我具足六波罗蜜,慈悲喜舍,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十力、四无所畏、四摄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觉,广度众生,皆因提婆达多善知识故。』
[4]频毘娑罗(前558年-前491年),又译为频婆娑罗、瓶沙王,摩竭陀国诃黎王朝的国王,王舍城的建立者。与夫人均归依释尊,深信佛法。在释尊证道之前,王曾祈请释尊於得道後先至王舍城受其供养,释尊默许之。後释尊证得佛果,即先至王舍城説法,王亦於迦兰陀建竹林精舍,供佛弟子止住,供养僧伽,护持佛教,为最初之外护者。
[5]【四帖疏】昔日因缘,故有此名。《四分律》卷4:「时瓶沙王无子,…….婆罗门占相言:「此少壮夫人当生子,而是王怨。」王闻是语已,於其夜与此夫人交会,即便有娠。後生男,颜容端正,……名未生怨。」阿闍世王受提婆达多之怂恿,将父王监禁在狱中饿死。夺取王位後,扩张领土,在国内消除异己,杀害旧臣,并助提婆达多迫害佛陀及僧团和合,是有名的恶王。但後来皈依佛教,而成为历史明君,资助第一次经典结集,成为佛教史上的大护法。北传《长阿含》说「已拔重咎」,《增壹阿含》说「得无根之信」。」
[6]频婆娑罗王劝说仙人自杀,以求(提前)得子,得闻佛法而证三果;韦提希女身,不能自主,随顺丈夫之意而谋害儿子,其後夫妻被囚禁而向佛怨诉:「夫人自惟罪重,请佛加哀……今既见佛,愧耻情深。」……「夫人既自障深,不识宿因,今被儿害,谓是横来。」善良、慈爱,有菩萨性,见佛得忍,往生极乐。
[7]信愿法师,〈韦提希夫人选西方佛国的三层含义〉:凡夫易往生、极乐最精妙、佛愿超十方。
[8]《观无量寿佛经义疏》云:此浊恶处,即指世间,郡邑民居,亲族会处,其间心行万差,三恶盈满,皆不善聚。又浊恶处,即指我等众生,现前识心,无始至今,三业所造,无边业种,日用所起,三恶道行,不可穷数。
[9]本书是依准於般舟三昧之法而明示转经行道之仪则,书中援引《贤愚经》、《华严经》、《观佛三昧经》、《地狱经》等所叙述之地狱相,以激发行者厌秽之情;又以对《阿弥陀经》之转读赞扬,来发起行者欣净之心。
[10]此书所说的般舟三昧与《般舟三昧经》所说观想或定心的念佛不同,而是说明地狱之相,使人产生畏惧厌离之心,同时依《观经》显示极乐净土之庄严,使人兴起欣慕愿生之情,进而身、口、意三业无间地称名念佛,命欲终时,佛自来迎,往生净土。所谓:「但为我等,倒见凡夫」,「自劝劝他,广赞净土」,使知「入净土之缘起,出娑婆之本末」。……先劝行者厌秽欣净,次示众生迷悟之本末,後劝随顺释迦、诸佛所劝之专念弥陀以得往生之大益,并以「常怀惭愧,仰谢佛恩」为结。
[11]《佛光电子大辞典》总别二义安心〔观经玄义分传通记卷一(良忠)、释净土二藏义卷十一(圣冏)〕天台宗所说「十乘观法」中之「善巧安心止观」,谓不区别修行者之种类差别,而一概以止、观之法,令安住於法界谛理之中,称为总安心;然若由於修行者根机有所差异,虽欲以止、观之法令安住之,反令彼等愈增散乱,此时宜因应其各自不同之根机,或为之解说,或先令思惟,或令修「止」之一边,或令修「观」之一边,各随其宜,而安立其心,称为别安心。
[12]李炳南老居士〈净土安心法门〉,又净宗法师〈安心之意义〉
[13]《往生论注》:「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即是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
[14]「自力三心」(第十九愿)与「他力三心」(第十八愿)。具三心者,必生彼国(三心既具,无行不成,若不生者,无有是处):第十八愿之「至(诚)心、信乐(深心)、欲生我国(回向发愿心)」--「三心」的重点是「深信心」。深信我只能轮回,不得出离;阿弥陀佛就为了救度我这样的众生。信受本愿,称名念佛,必得接引,往生极乐。略安心(唯信众生称念,必定往生,自然具足三心),以行立信、以行满愿--确立众生对称名念佛的信心(心理基础),若不实行(念佛),亦无功效。三心归一心,略安心:具足三心回向,为乘佛愿力,必得往生。三心即是「真实(至诚心)舍自归佛(机法深信之深心)愿往生心(回向发愿心)」故。三心以名号为体,三心全体即是名号。在佛边为名号,众生领纳而称三心,正是以果地觉(名号),为因地心(三心)。三心名号为体故,发得三心为契入名号之体,必有一向专称佛名之用,以此之故说为乘佛愿力,一句六字洪名,三心无缺,愿行具足,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即是乘佛愿力强缘,莫不超生报土。
[15]《往生论注》:「以攀厌禅定故,则有色、无色界。」以禅定力,攀缘上妙境,厌舍下劣境。【佛光大辞典】六行观:三界分为九地,比较上地与下地,下地为粗、苦、障,故观而厌之;上地为静、妙、离,故观而欣之。依此欣上厌下之力,可次第断除下地之惑,故又称欣厌观。惟觉法师:「修四禅八定的方法是下厌上欣,……修净土,也是讨厌这个五浊恶世(苦、粗、障),要生到极乐世界(净、妙、离)」。
[16]《五教仪开蒙》:「初小乘教,亦名愚法二乘教;异大乘故,逐机设故,随他语故。以明法数,一向差别,所谓拣邪正、辨圣凡、分欣厌、析因果也。」华严经五教,小乘教是逐机设教,以个人出离为目的。
[17]法然上人《选择本愿念佛集》以「舍、闭、搁、抛」四字,强调「一向专念」;「选择」二字有取舍、废立之义,往生弥陀净土的正定之业,除了弥陀选择之本愿念佛,其他一切诸行都废舍: 1.欲速离生死,二种胜法中,且搁圣道门,选入净土门 2.欲入净土门,正杂二行中,且抛诸杂行,选应归正行 3.欲修於正行,正助二业中,犹傍於助业,选应专正定。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
[18]大安法师,〈净宗愿门的本质内涵〉
[19]《器朴论》卷中:「上古贤哲,皆舍圣道,归净土,心在斯之。净土法门,於六识麁动心心所,直契名号实相之本源,缅离情识位。但弥陀如来,转六识得妙观察智,故因縁令然,机感交通,何况六方证诚乎。小乘争有斯事。……净土一乘者,以五乘齐入爲名,《宗镜録》曰:衆生皆乘故云一乘。《阿弥陀经义疏》曰:一乘极唱终归,咸指於乐邦;万行之圆修最胜,独推於果号。」
[20]慧净法师云:「往相」者,「往生净土证涅盘」也,此之功德资粮,已由弥陀所成就而回向与十方众生,弥陀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八愿、第十一愿者是也;十方众生但愿生称名,便全部领受之,即得往生,预入圣流,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也。「还相」者,「还来秽国度人天」也,此之功德力用,亦由弥陀所成就而回向与极乐圣众,弥陀之第二十二愿者是也。
[21]慧净法师云:往生极乐世界之後,自然就会拥有阿弥陀佛的智慧、慈悲、愿力、神通,就会发广大悲心到十方世界,自在无碍的救度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