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最近有莲友在讨论一个提问:何故说弥陀第十八愿含摄四十八愿,也含摄净土三经? 笔者虽不知这是何人所说以及其论述,个人试着以所知很有限的经论释,就弥陀第十八愿与四十八愿及净土三经的关系,略说一些浅见。
四十八愿含摄净土三经的主要内涵
净土三经是指《佛说无量寿经》(简称《无量寿经》或《大经》)、《佛说观无量寿经》(简称《观无量寿经》或《观经》),以及《佛说阿弥陀经》(简称《阿弥陀经》或《小经》),是净土宗的正依经典。
观阅净土三经,此三经皆以阿弥陀佛名号为「经体」,专谈弥陀净土法门的缘起事理与阐明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之正因与力用;其主要内涵包含:弥陀发四十八愿修行成佛之因果(包含极乐净土依正之庄严),以及十方众生之往生因与果报等。而且这三部经的旨趣也是一致的,皆以信愿持名,往生极乐净土为本。
弥陀因地的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为无碍「超世愿」後,经兆载永劫修行成佛,号「阿弥陀佛」,其世界名曰「极乐」;而且极乐净土依正庄严之果报功德皆已成就,详说於《无量寿经》。也略说於《观无量寿经》(例如於「中品下生」文,言:「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定善十三观之经文,言及极乐净土依正庄严),以及《阿弥陀经》(例如「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与略说极乐净土依正庄严之经文)。
四十八愿的分类,若以隋‧净影寺慧远法师(西元523-592年)於其《净影疏.卷三》所言:「四十八愿,义要唯三。」将四十八因愿分为三大类,即:一、摄法身愿(第十二、十三及第十七愿);二、摄净土愿(第三十一、第三十二愿);三、摄众生愿(其余四十三愿)。四十八愿的每一愿皆言「设我得佛」,若每一誓愿内容不能成就,就「不取正觉」;而阿弥陀佛已於极乐世界成佛,所以愿愿皆已成就无碍,皆融摄佛身、净土与众生,一多相融,互摄互融不可思议。
若以「从略出广,由体起用」来说,「南无阿弥陀佛」这一清净法句,就如天亲菩萨於《往生论》所说:包含极乐净土依正「三严二十九种(净土十七种、佛八种、菩萨四种)庄严功德成就」,与修「五念门行」之称念佛名,作为往生极乐世界成佛之正因。
总言之,四十八愿之目的,总为摄受十方众生,能念佛往生极乐净土,得不退成佛与广度众生之无上大利;这也是诸佛出世说法,为令众生速成佛的本怀。。诚如善导大师於《观经四帖疏‧定善义》所做的开示:「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十方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於《法事赞》也说:「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
这些内涵於净土三经,虽说有详略与侧重,实则都含摄在四十八愿与每一个愿成就中;所以可说弥陀四十八愿与其「愿成就」内涵,均可见之於净土三经中。
第十八愿与四十八愿的关系
第十八愿之因愿文,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此愿成就文:「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由第十八愿之因愿文:「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与其愿成就文:「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可知皆具信、愿、行往生三法。
根源於第十八愿之信愿持名,定得往生的往生三法,是往生极乐世界报土的正因,也是净土三经一致的宗旨;即是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一万德洪名的清净法句,作为往生极乐报土成佛的正因(正定之业);而且四十八愿中唯独第十八愿,有能信愿念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誓言,故第十八愿被称之为「念佛往生愿」或是四十八愿的「根本愿」;又称为「本愿王」或「王本愿」,常喻如树根。而其余四十七愿称为「欣慕愿」,是为令众生欣慕极乐净土之依正庄严,而导入第十八愿,愿意念佛乘佛愿力,往生极乐净土;常喻如树干、树枝、花、叶、果等。
简言之,四十八愿是以第十八愿为根本核心,诚如善导大师於《观经四帖疏‧玄义分》将弥陀四十八愿的一一愿,结归於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於《法事赞》亦说:「极乐无为涅盘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因此,也可说第十八愿是净土三经的根本核心,亦是净土宗的根源。
至於《无量寿经》第十八愿因愿文,有言:「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而於《观无量寿经》「下品下生」文,言及五逆十恶者,临终遇善友安慰说法,教称念佛,能至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亦得往生极乐;有关两经「逆谤除取」之问,於《释净土群疑论‧卷三》说:「古今大德释此两经,有十五家,共解此教。」
十五家中有两家解释最为圆满,其一是昙鸾大师的「单复说」:「观经取者,唯是造五逆人;寿经除者,是造五逆及谤法人。」;其二是善导大师的「未造、已造说」:「观经取者,是对已造逆人;寿经除者,是对未造逆人」而此义是就抑止门中解:未造者抑止之,防造重罪受无量苦故;若已造但能回心念佛愿生,弥陀大悲普救十方众生故,亦摄取之。就如《法事赞》所言:「以佛愿力,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亦如 《般舟赞》所说: 「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小结
印光大师於《文钞.三编下‧净土法门说要》开示:「弥陀如来在因地中,发四十八愿,愿愿度生,中有『念我名号,不生我国,誓不成佛』。今者因圆果满,故『我今念佛,必得往生』。」
若以「从广入略,摄用归体」来说,极乐净土依正之庄严、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之正因与力用,随顺法性,总摄入弥陀清净愿心的四十八愿;而结归於第十八愿的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一清净法句,愿生必生。
因此,从广略相入的角度来看,以略摄广的话,可作小结:第十八愿含摄四十八愿,也含摄净土三经。
(许煌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