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佛如来从因地起修直至成佛,都必须发自己的别愿,与共同的总愿。
别愿者,如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释迦佛之五百大愿,药师佛之十二大愿,阿閦鞞佛之二十大愿。
总愿者,指诸佛共通之誓愿,即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而今诸佛,无上佛道已成,无量法门已学,无尽烦恼已断,但无边众生仍然系缚六道,沉沦三途。
虽然《无量寿经》言:「於此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往生彼国。一一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次如弥勒者也。诸小行菩萨及修习少功德者,不可称计,皆当往生。」然而此世界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及不可称计诸小行菩萨,其总数仅如恒河之一沙,而其未度众生仍如恒河沙之多。
因此,为了继续完成度尽无边众生之愿,诸佛不断发更大的愿,创造更多救度众生的因缘。如过去「正法明如来」倒驾慈航,即是今之观世音菩萨;又今七佛之师的文殊菩萨,则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皆已成佛之「三世觉母」,即过去佛号「龙种上尊王如来」,现在世则号「欢喜藏摩尼宝积佛」,未来世则号「普现佛」。
而今庆喜「佛中之王,光中极尊」的阿弥陀佛,不只完成自己四十八大愿的别愿与总愿,也等同替十方诸佛圆满尚未兑现「度尽无边众生」共同的总愿。
诸佛成佛是度众生的起点,入涅盘是度众生的分段句点,所以释迦佛来此世界八千返,於入涅盘之前说:「所度已度,未度已做得度因缘。」;所谓「未度已做得度因缘」,就是指《无量寿经》出世本怀文所言:「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於世,光阐道教,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这也是十方诸佛出世共同本怀,「唯说弥陀本愿海」;亦即是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十方众生,称我名号,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才能惠众生以真实之利。
也因为第十八愿已经成就了,所以「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诸佛才安心把未度众生托负给阿弥陀佛,而其托付之语,如善导大师於《观念法门》所云:「六方各有恒河沙等诸佛,皆舒舌遍覆三千世界,说诚实言:若佛在世,若佛灭後,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
又《无量寿经》重誓偈: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
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
在十劫前,阿弥陀佛成佛的同时,必将【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晶片强制植入十方众生的阿赖耶识(记忆体)中,使之必闻。
《庄严经》: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
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阿弥陀佛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日日夜夜不断扫描搜寻【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晶片,任何众生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即被锁定(摄取不舍),无法挣脱,这就是光明摄取不舍,使之必生。
「必闻必生」,这是阿弥陀佛对十方众生双重保障的承诺,也是十方诸佛圆满总愿之依据。
故知,阿弥陀佛成佛之时,必令十方众生闻过弥陀名号,无一遗漏。
所以,在阿弥陀佛成佛的同时,十方众生往生极乐的画面已经预录存档了,等到众生往生因缘成熟,才做播放而已。
简言之,十方诸佛的「众生无边誓愿度」,虽然尚未圆满,但因阿弥陀佛已经完成自己的别愿与总愿,也等於替十方诸佛完成共同的总愿。所以诸佛才能放心把未度的十方众生托付给阿弥陀佛,等同十方诸佛也圆满了「众生无边誓愿度」之愿,才大安心的入涅盘。
是故印光大师言:
九界众生舍此,则上无以圆成佛道。
十方诸佛离此,则下无以普度群萌。
2019年9月18日
按(随身书弥陀愿心的根源p.126):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这十二如来如果跟《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十二光佛」的佛名来对比的话,是一样的,可见是同一个人,清楚地知道《圆通章》所说的十二如来就是阿弥陀佛,由此可知,在恒河沙劫以前阿弥陀佛就已经成佛了,不是成佛以来於今十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