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行道之机[1]:儜弱怯劣者,直尔信行人
有一篇网文谈到龙树菩萨的「易行道」[2] 说:先偿还罪业,由凡入圣,是一条艰苦的路。另有一种路,不急於偿业,先求生净土,得不退转,再以佛力加持,回向娑婆,拔众生苦。生前是凡夫,往生成圣者,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有人问龙树菩萨,「修行太难、太苦,有没有简易快乐的路?」龙树菩萨表面上批评他是「怯弱下劣」之人;实际上在点明易行道的根机:一个人若好高骛远,自以为「志干大人」,就不相应於易行道了。只有谦卑的承认「自力不足以修持六度万行」,这才甘愿的收摄、落脚到「老实念佛」上。大略区分,有两种(或三种)增上的修行人:信愿、智慧(慈悲)。每个修行人其实都有这三种,只是各有偏重,也各有优缺点。
这篇网文两个重点:「易行道」与怯弱下劣,「果地教」与信愿增上。两点的特色是舍自力修行,凭他力救度。
1、「易行道」与怯弱下劣
龙树菩萨《十住毘婆沙论‧易行品》:如汝所说,是儜弱怯劣,无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干之言也。何以故?若人发愿,欲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未得阿惟越致,於其中间,应不惜身命,昼夜精进,如救头燃。.......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干之说。
这段话,佛教界历来多有议论,尤其所谓「圣道与净土」二门学人对此立足不同,看法也有异或相反,至今莫衷一是,多半各自表述,难以对焦;最後仍各尊本宗,各是其是;再次放弃对话(沟通),而归於「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的无奈(我无能)或推托(他不懂)。我们似乎暂时只能两见并陈,而顺从於个人有限的理智与情感之所信受的,并在依教奉行中各自领会、证明吧!
有人说:此「大心」是指「菩提心」,论中的「易行道」是指声闻、辟支佛乘,……因不见实相之理,不发大乘之心,故请求修易行道,以成未来舍小归大之因缘。但并非指「修净土『易行之道』的人,都是不发大心的怯懦之人。」(净土法门问答浏览《十住毘婆沙论》内之易行道解释)
有人说:在《妙法莲华经》中记载,佛陀称根器低劣但有善根的辟支佛和阿罗汉弟子,为不信大乘佛法的「怯弱下劣」、「钝根」、「少智」者,为了搭救他们,要用「非实化城」引导他们先逃离危险的「三界火宅」,……所有的辟支佛和阿罗汉弟子都应放弃「小乘」「非实化城」而向「大乘」菩萨道,并以自利利他的菩提心重回危险的「三界火宅」,继续修行,直到在未来世成佛。(法华七喻在《法华经》中的义理)
这两种圣道门论述的对象,指向「不发大心,不回小向大」的二乘种性人[3],释尊另有方便施设以度化之,不在这里讨论。龙树菩萨〈易行品〉是对大乘根性而心力较弱,畏於(三大无量劫成佛之道的过程中)退转的人,不适用於上述的二乘方便,而须别出机杼以摄受之,这才是净土门「乘佛本愿力,念佛必生」易行而速证的超世法之不可思议处,一般人乃至圣道学人极难於理解并接受,因此,念佛人更须深入闻思、仔细体会,以免心中有疑而不能承担,乃至被人云亦云所转而退失。
印顺法师《成佛之道》云:龙树在《十住毘婆沙论》里,虽呵责了一番,仍摄受他……易行道为心性怯弱的初学说,重在摄护信心,龙树论如此说,马鸣论也说:『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4]。……羡慕佛果的究极圆满,但对於菩萨的广大心行,却不敢担当,精进修行。这也是怯弱众生,缺乏自信,生怕退堕小乘,或沈沦苦海。对於这类众生,二乘方便是不适用的,佛只有用特别的方便来化导了(成佛之道 » 5.0 大乘不共法 » 5-13 怯弱下劣者)
怯弱懈怠众生,不敢精进的直入大乘,所以以易行的方便道,信愿为方便,引入大乘的精进道。 (「胜解坚固力,欢喜休息力,能修於四力,精进不为难」)
仁禅法师《往生论注讲记》:龙树菩萨只说得无生法忍的菩萨可以不用往生净土,否则新发意菩萨、地前菩萨都应往生净土,等忍力成就之後,再来度众生。而马鸣菩萨也没有说往生净土的人是志性怯劣的,只是说还在十信位,信心没成就。如来用殊胜的方便以摄护你的信心,使你不退。……现在有人竟然藉口龙树菩萨、马鸣菩萨来诽谤:「净土只是为志性怯劣的人讲的,学佛人应生世发菩提心度众生,或这一生就该行菩萨道,建立人间佛教、人间净土,才是释迦佛的本意。否则你就是不肖子孙。」
释如石〈再谈念佛法门与易行道〉:净宗祖师大德为了弘扬自宗,过度强调净土法门有三根普被、方便易行、横出三界以及速成佛道等殊胜功德,引起现代部分学者不满,於是提出反对的论调,主张「怯弱下劣者,希求易行道」,把念佛行人、易行道和怯弱众生画上等号。……影响所及,连初学佛者也因深怕被贴上「怯弱下劣」的标签,而对「净土法门」避之唯恐不及。
慧净法师〈《易行品》概说〉云:「儜弱怯劣」,即是《观经》释尊为韦提希夫人所说「汝是凡夫,心想羸劣」之意。「丈夫志干」,本《论》第八品解释说:「志干者,所谓威德势力。若有人能修集善法,除灭恶法,於此事中有力,名为志干。」……纵观《易行品》之行文次第,及其与前後品之承启关系,则知龙树菩萨「藉问说法」「藉难显易」,举出有名的难易二道判,力说阿弥陀佛之慈悲救度,极显易行道之无上殊胜,给予「儜弱怯劣,非丈夫志干」之博地凡夫无上的安心、获救的希望;并且吐露自己至心归命的真情。……故知《易行品》即是龙树菩萨以过来人的长者身分现身说法,引导後之行者舍难归易,不受大衰患。
关其祯〈净土行者是怯弱之士、下劣凡夫、修行失败者?〉:人都好胜逞强,要造英雄,有志气,又能干;有谁愿意做胆小鬼、懦夫?但是,净土法门却偏要行者不单承认,而且决定深信自是「怯弱下劣之士」、「罪恶生死凡夫」,舍自修持力而取佛本愿力,才能具真信弥陀救度、切愿求生净土、笃行专持佛名!
龙树菩萨「儜弱怯劣」的呵斥,可理解为自我摸索之後的深刻体认,由真实面对自己的根性,而虚心领受佛慈救度,这符合了《无量寿经》所谓「明信佛智乃至胜智」的体现。「非丈夫志干之言」有多重意涵:
1.像、末众生,多数如此,不耐久修,而求速成
2.特为此类自救无望之众生,别开本愿救度法门
3.「信」方便,乃出於大悲愿力
4.诸宗衰微而圣道难修之际,却是「净土门」特显而易行之时
5.时节不利於自修,恶世不堪於久处,故须垂手急救[5]、立撮即行[6]—–唯有超世大悲及特立方便,乃能令彼易行疾至,安心速证;让他在净土,无障碍的熏习,具足阿弥陀佛内证外用的功德之後 (有此妙法为依,我成不退转菩萨),回入娑婆而无所畏、无欠缺的弘传净土,广度众生。
反省、了解、接受自己是怯劣之人(生死凡夫),只能依靠佛力的救度,这就是机法二信。这样的自知自觉,须如实(至诚心—–真实心中作) [7],才能有效生起厌欣心及回愿心,而发为具体行为(起行念佛)。这种自觉若基於事实,就无面子(自尊)的顾虑,而坦然承认「我真的是儜弱怯劣,无有大心的人」;而不是虚伪取谄的随众呐喊(拿香跟拜),却心中嘀咕「我才没这麽无能!」或口出酸语「你自以为志干?」类似一般人的口是心非,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只为了自我炫耀或向人讨好:「你看,我能观机识时、认赔杀出,不吃眼前之亏、不受无益之苦;可有些人就是信自力,爱苦行,修圣道门!」若有这样的心态,就不是正直老实的念佛人了。
其实,信受弥陀救度,是智慧的开端,由信而入(入心入法而往生),乃能有智而度(度自度人而成佛),这仍是由机而法的深信、切愿,因自知愚恶而称念佛名,依佛「本愿力」代我修行,惠我以真实之利(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因为阿弥陀佛是一切众生的不请之友,平等无条件的布施不请之法,普令十方烦恼深重、心力怯劣的念佛人,但凭一句佛号,即得往生极乐,自然发大(菩提)心而成佛,随即回入娑婆以度众。因此,自知「愚恶、怯劣」,有两种心态反应:
1.无骄慢心、主宰心,舍自力而靠他力;
2.无轻蔑心、舍弃心,怜下根而先拔济。
因此,於己於人,皆有极大利益,如《道德经》:「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夫唯不争,故无为」、「自现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8],学佛人若是落入世俗心的争强逞能、师心自用,好高骛远、不自量力,不能如实观察人性的缺失、世间的虚假,而执着於人道的三特胜(勇猛、忆念、梵行),以为靠自力修行才是正道,才有尊严,一切成就可归功於个人的努力;这种心态可能掺杂了微细的我慢、妄想、错觉,从始至终高估了个人的智仁勇(戒定慧),或认为可从人道直趣佛道,所谓「人成即佛成」,并坚持「人间佛教」以建立「人间净土」为终极目标。表面看似积极正向的(菩萨行)学佛态度,却忽略了人心无定性、娑婆多退缘,三大无量劫、五十二位阶的成佛之道,就如逆水行舟,逆风推车,用功多而成效少,且易疲累而难为继,殊不知学佛从初发心而历经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十地、而至等觉补处,每一步、每一寸皆依赖善知识的引导,同修道友的协助,环境因缘的配合,个人作主的成分极稀少,或微不足道,但因从来眼光低、心量窄,又被业烦恼所障,不知、不见「众因缘和合而成其果」的事实,也因此不懂得谦卑、感恩、信靠、归命,故不能舍自意而听佛敕[9],伏我念而顺佛愿[10],以弥陀为我父,以净土为本家。若能如实自知「此是学时,非是证时」,则不劳心於断烦恼,不妄想於求开悟,只单纯的信受弥陀救度而一向专修念佛,愿生极乐国土。
《论语》云「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信自力的狂者,胆大妄为;没自信的狷者,胆小不为;就念佛人而言,宁狷勿狂,甘於收敛[11]、示弱[12],放下身段而依靠於比「自我」更殊胜有智、更超越有力的阿弥陀佛,随顺其教导而称名,任凭其救度而往生;不在五浊世间争人我、比高低,以欲求欲,以染增染,枉受没完没了的烦恼。
念佛人不以示弱为耻,能以柔软的身段与心态,迁就、顺服、融入各种生存情境,不硬出头、不强做主。其心思宽柔而温厚,不设限、不墨守,能适应极简的生活,听从更高的教导,安忍於单调反覆的行为,专注於一心归命的信念。生前安於本分念佛,虽立相住心,而不妄求於三昧见佛,不虚慕於感应异相;虽暂时身在娑婆,而不贪着於五欲享受,不放逸於十恶造作。只要能平安度过余年,踏实相续的念佛,命终往生极乐,则土净心自净、涅盘是真乐,「六识纵横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入圣而成佛,广度於众生[13],这一切现成,不劳我加行。
前-有相:娑婆凡夫—–以欲染心,土秽心浊→欲贪为命(机-造恶)
往生(异方便: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无为自然而不勉强、不扭曲)
後-无相:极乐圣众—–以境洗心,土净心清→涅盘为性(法-救度)
如此,於五浊众苦(境秽心恼)中念佛求生,如火中莲(在欲而念佛,火中生莲华),不断烦恼(不离娑婆)得涅盘分(为极乐宾)。这过程与结果之不可思议,皆是阿弥陀佛本愿加持的无上功德;相较之下,被救的我辈凡夫,从始至终无能为力,果然「儜弱怯劣,无有大心」;然而,也因此自觉而能彻底放下,全身靠倒而「无疑无虑,乘彼愿力」;下下根而得上上法,思前,常怀惭愧;念後,仰谢佛恩。
已得不退转(初地)之龙树菩萨,被释尊授记往生极乐,也作论(易行品)劝请有缘人求生净土[14],如此以身作证,自信教人信,岂是儜弱怯劣者?实乃大慈悲也。若只为了激励「丈夫」精进向道,则不须另说易行道,令彼心生轻鄙(骄慢),乃因行诸难行(诸、久)而不退堕者极少,龙树菩萨以自力修行之辛苦为证,说他力往生之易行,乃为多数众生指引「佛力异方便」,可免於走上难行多退之冤枉路也。《大智度论》卷29:「未入菩萨位,未得阿鞞跋致、受记别故,若远离诸佛,便坏诸善根,没在烦恼,自不能度,安能度人?……以少功德,无方便力,欲化众生,虽少利益,反更坠落。以是故,新学菩萨,不应远离诸佛。」龙树菩萨当年已有这样的提醒,而今末法五浊,人心人性又更怯弱下劣,若远离诸佛,如何自修而不退?且释尊已过,弥勒未临,娑婆暂时无佛,唯有求生西方极乐,与阿弥陀佛及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昼夜六时闻法受熏、遍至十方供养诸佛,乃得永不退转,一生补处,此乃末世众生学佛成佛的唯一上策也,是故龙树菩萨约时被机,为怯劣凡夫别开易行之道,表面上似乎有损自尊,实质上却是开低走高,只须放下世间虚妄的面皮,就能获致极乐真实的功德,此舍彼得,舍假归真,或可说是不劳而获,不费而惠,这是念佛人的特别优待,只等你弃械投降,阿弥陀佛垂手接引,当下往生西方净土,安享无量无边的成佛功德。此时,回首当年的「自力」狂想、「丈夫」矜持,可是欲说还休、欲辩忘言,只剩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注释:
[1] 慧净法师〈《易行品》概说〉:《易行品》之受众,即是儜弱怯劣凡夫,若无易行道,既无出离之缘,亦不能疾至不退转地。……此易行道之正机,即罪恶生死凡夫,要法即专称弥陀佛名,譬喻即是水道乘船则乐。以乘船譬喻,显示其根机毫无力量,然而能度彼岸,完全是船力,非凡夫自己之力。
[2] 王路(北京中山大学西方经济系)〈和慾望相处?〉(以下取意摘录)
[3]廖明活,〈初唐时期佛性论争的两个相关论题—–定性二乘和变易生死〉、〈法藏的种性观〉
[4]真谛(499—569) 译《大乘起信论》云: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於此娑婆世界,自谓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
[5] 〈阿弥陀佛接引图〉、善导大师:「娑婆苦界,杂恶同居;八苦相烧,动成违返;诈亲含笑,六贼常随;三恶火坑,临临欲入。若不举足以救迷,业系之牢何由得免?为斯义故,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机也。」
[6]慧净法师:正依经典中阿弥陀佛「现其真身」有二处:一是《大经》「灵山现土」,二是《观经》「住立空中」。……释尊在王舍城为韦提希夫人宣讲《观无量寿经》:「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忽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夫人惊喜,瞻仰礼拜阿弥陀佛的真容;显示阿弥陀佛的存在,就为了随时随地救度(卑贱罪深之我辈)愚恶苦恼之凡夫。善导大师於此自设问答:「问曰:佛德尊高,不可辄然轻举,既能不舍本愿,来应大悲者,何故不端坐而赴机也?答曰:此明如来别有密意。但以娑婆苦界,杂恶同居,八苦相烧,动成违返,诈亲含笑,六贼常随,三恶火坑,临临欲入。若不举足以救迷,业系之牢,何由得免。为斯义故,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机也。」罪恶深重、苦恼凡夫之我等,被业力牵引,将入地狱之火坑,阿弥陀佛为了逼切救度,亲临此界,箭步向前,立即抱住,归於净土。此刻千钧一发,立即飞步向前。阿弥陀佛之立身於空中,为了随时救度临入三恶火坑(我等罪恶凡夫)的救急之大慈悲。
[7] 善导大师:「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目真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蠍。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
[8] 《示弱的勇气:老子》
[9]〈论杨仁山居士对日本净土真宗的批判〉 祖师曰︰归命之心,非从我生,从佛敕生,故名他力信心
[10] 善导大师:「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11] 黄宗羲,〈姚江学案〉:「视听言动,大率以「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收敛者,感之体,静而动也;发散者,寂之用,动而静也。」牟宗三:收敛,在恢复本心、涵养真体,此处把得紧,发散始可不差谬。故云:「有未发之中,始能有发而中节之和。」
[12]念佛人不以示弱为耻,柔软的身段与心态,能迁就、顺服、融入各种生存情境,而不硬出头、强做主。其心思宽柔而温厚,不设限,不墨守,能适应极简的生活,听从更高的教导,安忍於单调反覆的行为,专注於一心归命的信念。
[13]《往生论注》「彼国菩萨,不从一地至一地;十地阶次,释迦一应化道耳。」往生弥陀净土,即时入补处位,现前便能不舍悲愿,普至十方,救度众生。此谓之「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也。
[14] 有人认为:【一些净土宗人,将「净土门」等同於「易行道」,而认为「圣道门」即是龙树菩萨所说的「难行道」。笔者认为,这是後人望文生义,想当然尔的推衍。在龙树菩萨的着作中,「易行」与「难行」这两个词并不是对立的概念,也不能简单地如此比配於所谓「净土门」与「圣道门」。】(温金柯〈龙树菩萨所述的极乐净土义〉)该文在此聊备一说,存而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