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其祯
窃以真宗叵遇,净土之要难逢
净土宗的创立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件大喜事。作为开宗之祖,唐朝善导大师(公元613-681年)在长安悟真寺,写了「五部九卷」的巨着——《观经疏》、《观念法门》、《法事赞》、《往生礼赞》、《般舟赞》,尤其是《观经疏》四卷为开宗立教之根本祖典。
善导大师是「得道」高僧,曾两次证得三昧——观佛三昧和念佛三昧,恐怕在中国佛教史上,只此一人而己。善导大师是净土宗的始创者,是依净土三经及相承祖师的论注,集净土宗理论的大成者。
但善导大师处事严谨,在《观经疏》玄义分之「後跋」,即云:「窃以真宗叵遇,净土之要难逢。」自知集记撰写《观经疏》,事关重大,不敢怠慢,三次谦恭地在佛像前标心结愿,云:
敬白一切有缘知识等:余既是生死凡夫,智慧浅短。然佛教幽微,不敢辄生异解,遂即标心结愿,请求灵验,方可造心。
最後,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结语说:
此义已请证定竟,一句一字,不可加减,欲写者一如经法。应知。
净土宗的开立是千载一遇的,诸佛证定、「楷定古今」的净土要义终於面世了,娑婆世界的六道罪苦众生有希望了,能领受佛回施的真实的大利!没有善导大师,就没有净土宗;只因有「弥陀化身」的善导大师,才有净土宗,让阿弥陀佛本愿名号的救度法代代相承,传於後世,直至将来「经道灭尽」,还能使此救度法「止住百岁」。
「会昌法难」等浩劫,净土宗祖典失传
一直以来,中国佛教界对善导大师很推崇,认为他是「弥陀化身」,而且中国人普遍崇尚念佛,皆受惠於善导大师的教化和感化,所谓「家家弥陀,户户观音」,但最遗憾的是,善导大师的着作在我们中国并没有完整地传承下来。
素信道教的唐武宗即帝位後,召集众道士入宫,发动灭佛,拆寺焚经,迫令数以十万计僧侣还俗,史上称此浩劫为「会昌法难」,致使晚唐以後一百多年,诸宗者衰颓不振,元气大伤,中国净土宗的传承陷入最黑暗的时期,中断了!
「会昌法难」被视为中国佛教由盛转衰的分水岭,对於当时政治、社会及後代宗教、文化有深远的影响。加上後来的五代战乱,民不聊生,可以说是雪上加霜,很多典籍在中国失传。所谓「失传」,就是经书名录上有,但找不到。不单是有名的天台三大部,律宗、密宗的部分典籍,而且净土宗祖典,如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等也在中国失传了;但《往生礼赞》除外,因智昇法师把此《赞》收集在《集诸经礼忏仪》中,但这本书并不普及流通,鲜为人知。
虽然宋明净土宗的祖师都推崇善导大师,但他们着书立说,弘扬净土思想,几乎没有引用到善导大师的着作。显然他们未曾完全研读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尤其是开宗立教之根本祖典《观经四帖疏》。
杨仁山居士把净土宗的祖典从日本请回到中国
时至民国初年,中国佛教史竟出现了一段「奇妙」的因缘。中国学者杨仁山居士,是清朝的外交使节。他在大英博物馆遇到一位日本的佛教学者南条文雄,言谈之间,说到古代的一些失传的典籍,才知日本完整地保留着。原来唐朝时代,有不少日、韩人士到长安留学、经商,并携大量汉文典籍,包括宗教、文化、医书等回到本土,视如瑰宝,流传至今。
杨仁山约定南条文雄,把净土宗的祖典从日本请回到中国。後来,杨仁山在金陵刻经处,把这些祖典刻印出来。除了善导大师的《观经疏》、《观念法门》、《般舟赞》、《法事赞》,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道绰大师的《安乐集》,还有一些他宗的书籍,都一起回归中国,并且都重新把它们编排出来,为中国佛教发展开拓新的一页。
印光大师读过善导大师的着作,赞叹不已,云:
善导和尚系弥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其宏阐净土,不尚玄妙,唯在真切平实处,教人修持。
至於所示专杂二修,其利无穷。专修谓身业专礼,口业专称,意业专念。如是则往生西方,万不漏一。
杂修谓兼修种种法门,回向往生。以心不纯一,故难得益,则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往生者。此金口诚言,千古不易之铁案也。
但印光大师於1940年圆寂,未及整理祖典,及弘扬善导大师净土思想,恢复净土宗的本来面貌,将净土法脉传承下去。
慧净法师专宗专弘善导净土一脉,中兴净土宗
直至1993年夏,留日回国的慧净法师着手整理龙树、天亲、昙鸾、道绰、善导一脉净土论着,深入浅出,专宗专弘,旗帜鲜明地弘扬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上契弥陀度生本愿,下合众生一切根机」,期使中断千余年之法脉得以延续,中兴净土宗,大畅诸佛如来出世本怀。
另一方面,也因为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和我们这个时代完全相应。这个时代,大家看,就是一个他力的时代。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切都在展现他力。在一个世人皆仰靠他力的年代,我们在修行,呼唤他力救度,这也是必然的,大势所趋,人们不愿意靠自力。
圣道法门靠自力修行,圣道诸宗,在这个时代,法势越来越弱,因为能相应的根机越来越少。现在是净土的时代,也是大势所趋。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中也说了,「当来之世,经道灭尽」,众生都没办法靠自力修行了,故「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可见净土这一宗超胜,历久不衰。
(转载自「佛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