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
净土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净土文库 > 净土宗文集
top

净土宗文集

淨土宗文集

  1. 善导大师的净土教及其周边
  2. 慈云忏主〈净土文〉今诠-3
  3. 慈云忏主〈净土文〉今诠-2
  4. 慈云忏主〈净土文〉今诠-1
  5. 五浊增时多疑谤
  6. 右脇(入住)出胎,大权示现
  7. 阿弥陀佛的形貌
  8. 《净土宗教理的核心》前言
  9. 一段不可不知的中国净土宗发展史实
  10. 关於《阿弥陀经》的「执持名号」
  11. 译经史
  12. 读《净土教概论》札记一则
  13. 向死而生的净土法门
  14. 试析《观经疏》「化前序」
  15. 昙鸾道绰树净土宗万世不拔之基
  16. 昙鸾与道绰
  17. 量子力学证实:弥陀净土真存在
  18. 净土泛论
  19. 净土感言
  20. 净土教思想信仰的特徵
  21. 试论道绰时教相应的净土判教理论
  22. 善导净土思想特点与称名念佛法门的流行
  23. 略论善导往生净土的境界──「报土论」
  24. 善导念佛思想的基本内涵
  25. 善导教学与宋代净土教──特别以对天台宗的影响为中心
  26. 宋代以後的净土教与善导
  27. 中国净土教之时代区分
  28. 论昙鸾的净土思想
  29. 论《安乐集》的净土思想
  30. 道绰净土思想研究
  31. 日本净土宗的判教论和中国祖师观
  32. 道绰、善导与唐代净土宗
  33. 净土宗十五祖之新判
  34. 玄中寺在中国净土宗史上地位的再检讨
  35. 玄中寺与中日佛教文化交流
  36. 净宗二祖道绰和《安乐集》
  37. 「凡入报土」辨正──《安乐集》研学劄记之四
  38. 称名本愿探意——《安乐集》研学劄记之三
  39. 「圣道与净土」辨析——《安乐集》研学劄记之二
  40. 「约时被机」解读——《安乐集》研学劄记之一
  41. 再读《往生论注》
  42. 昙鸾在净土宗史上的地位
  43. 近代确立莲宗十三位祖师的过程及其释疑
  44. 玄中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黄金纽带
  45. 穿越千年,为师作证
  46. 论善导大师的佛学思想与净土宗的教义特徵
  47. 道绰《安乐集》的净土思想
  48. 离业力自然入无为自然之捷径
  49. 纯正的净土法门能使十方众生大安心原由之探讨
  50. 昙鸾大师
  51. 净土高僧昙鸾法师的风范
  52. 论净土宗的成立及其实际创始人的确立
  53. 慧远与善导之念佛
  54. 辨析信愿称名求生净土是否为「儜弱怯劣」?
  55. 昙鸾、道绰、善导三大师的净土学说
  56. 中国净土理论的开山者昙鸾
  57. 善导净土思想之特色
  58. 净土祖师昙鸾与念佛法门
  59.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
  60. 净土宗的域外渊源与长安立宗及其後世传承
  61. 日本净土宗简介
  62. 论净土宗的四大特色
  63. 「人以致用.学以致用」——谈谈教理研究
  64. 善导「要弘二门判」辨析── 要弘二门是伪命题吗?
  65. 自家宝藏 失而复得
  66. 鉴真大师净土信仰探微
  67. 玄中寺与净土宗
  68. 善导大师及其净土思想
  69. 道绰《安乐集》探略
  70. 不测之人与不测之《注》
  71. 昙鸾大师历史地位再探讨
  72. 中国人口头心头的阿弥陀

慈云忏主〈净土文〉今诠-3

净庆居士

愿此十念(以此念佛因缘[1]),得入如来,大誓海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善根增长。

       第十八愿的具体行法,简括为「乃至十念」,也就是<善导释>的「称我名字,下至十声」;【十要版】此段云「愿此十念」,而【流行版】改为「以此念佛因缘」,前者紧扣《大经》第十八愿、及<善导释>本愿取意文的特色与深意,也就是以《观经》下品下生解释本愿文:「具足乃至十念」,显示了「上包一形,下包一念」「平生业成」的灵活,及「举下摄上」「不舍恶机」的悲愿。这比泛说「以此念佛因缘」更具体而明确。

       十方众生若能信受第十八愿而「下至十声」的称念佛名,当下回应了阿弥陀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本誓重愿,而必得往生,为什麽?愿誓虽是因地的法藏比丘所发,而果地的阿弥陀佛十劫前已成就,「今已成佛,现在西方」「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是故,因地本愿,必得实现,「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就佛而言,从因向果,愿以成力、不徒然;由众生言,从果向因,力以就愿、不虚设[2];因果相应,念佛必生:「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赅果海,果彻因源」,可说是法尔如是、自然所牵,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善导大师《往生礼赞》云:「六方如来舒舌证,专称名号至西方」;慧净法师<净土宗带三法数>云:

众生以「乃至十念」的念佛之行,就能乘上弥陀愿力,必定往生净土;弥陀则以念佛众生的必定往生为代价,酬答本愿,最终成佛。……第十八愿是阿弥陀佛自利、利他的功德力之源。现在阿弥陀佛已经成佛,十方众生……乘弥陀本愿力而自然得生。《无量寿经》说:「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因此,若随顺佛愿、乘托佛力而专称佛名,则往生净土乃是求而无求、自然而然,如忏主所愿「得入如来大誓海中」!如是「本愿称名」之义,昙鸾大师《往生论注》:「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信而行之,即是「信佛因缘」;念佛为因、佛愿为缘,因缘和合,五乘齐入报土。阿弥陀佛方便显现为法藏比丘,而发起不可思议之四十八愿,乃为了救度众生,其果德之广大深奥,如大海无边。之後又发三个「誓不成等觉」的重誓愿:「必至无上道」「普济诸贫苦」「名声超十方」;进一步缓解众生对「四十八愿」不能满足的疑心,故说此三偈,请天感地动之瑞而证明其金刚之心。前有愿、後有誓,佛之悲心与诚意,不仅令天雨(华)地震(动),空中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亦令众生祛疑生信,心内欢喜;这种誓约可喻如《庄子.人间世》云:「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於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於天地之间。」众之归佛,命也、义也,佛之悲愿光明无所不在,众生心不可能解离於佛的关照;生佛一体,无所逃於机法(实相真如)之间。

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善根[3]增长。

        念佛有五种增上缘、十种利益[4],慧净法师归纳「现当二益」十五点:1、弥陀住顶;2、佛光护身;3、诸佛护念;4、菩萨相随;5、冥众护持;6、消除罪障;7、增长福慧;8、离诸厄难;9、能得寿康;10、将获善终;11、入正定聚;12、断除轮回;13、往生净土;14、成就佛果;15、广度众生。

       忏主先总说「灭罪、增善」的现生之益,这是由於念佛而得佛力护持,而非自力之修观、忏悔、持戒、作福所能及於万一。

       《观经》:「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善导大师《法事赞》云:「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般舟赞》云:「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念念称名常忏悔,人能念佛佛还忆」;「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除了诸佛护念、二圣影护之外,佛亦遣二十五位大菩萨拥护,亦得天龙八部的随护,不受灾厄。

        其次,阿弥陀佛光明无量,照护一切称名众生,令彼现生业障消除、善根增长;何况,「专称弥陀佛名」就具足了往生成佛的多(大、最胜、无上)善根与福德。《念佛镜》:「唯有念佛一门,是多善根、多福德。」元照大师《阿弥陀经义疏》:「称名是多善根、多福德也。」藕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持佛名者,善根福德,同佛无异,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也。」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凡夫由念佛故,业便消灭……业力既消,所有善根,自然增长殊胜。」这也是仰凭弥陀悲愿之所惠赐,由信受、称名而顺其自然的领纳。

       忏主所云「灭罪、增善」是通於圣道门修行,顺应一般(世俗)需求的两端总说;若专从净土门念佛的特别心愿与利益,则可深入细说;如智随法师<念佛现当二益.讲义>云:

现世利益,无量无边,既有经论理据,更有现实事证,古今多有论及,今取其要者,大分为六,略加说明:⒈弥陀摄受,诸佛护念。⒉消灾免难,增福延寿。⒊触光柔软,善心生焉。⒋多善多福,妙上好人。⒌平生业成,现生不退。⒍佛圣来迎,正念往生。

       其他有关「念佛现益」之文,如《观经四贴疏》:「专念弥陀名者,即观音、势至,常随影护,亦如亲友知识也。」《观念法门》:「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十往生经》:「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亦可作证。

        1.「若临命终,自知时至」

        2. 身不(无)病苦,心无(不)贪恋,心(意)不(颠)倒散,如入禅定。

       前段文提及的「现当二益」,若以凡夫心较量其功德,则「现世」利益只几十年,有限;而「往生」功德超过数量,无穷。因此,念佛人的重心,多置於往生之後成佛度众的自他兼利的大功德;至於此生剩余的日子,但求平顺、健康、单纯,能安於念佛,平生业成,并随缘的自信教人信,这样就可以了。不应於世俗生活太计较,而耽误了念佛往生的大事,以至於轻重不分、本末颠倒,那就可惜了。印光大师云:「念佛根本道理,是要人生信发愿,求生西方,了脱生死。不可只发求世间富乐,不求生西方。能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世间灾难,亦可消灭。」是故念佛之人,当善体弥陀之弘誓大愿而一向念佛,归心极乐,则可摄尽一切世出世间、利己利人的法益功德。智随法师<念佛现当二益.讲义>云:

当来利益,无穷无尽,非言语能尽。……大分八点,略加说明:1.莲华化生,华开见佛。2.见佛闻法,悟无生忍。3.离苦得乐,身心清净。4.相好庄严,六通具足。5.诸有所求,应念即至。6.上善聚会,愿行圆满。7.必至补处,入佛境界。8.上供诸佛,下化众生。

       这八点涵括了往生之後的各种真实极致的受用与成就,具如净土三经所应许的「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之一切殊胜内容,才是念佛人终极的理想与实现,是不共於佛教其他宗派(圣道门)的特色,而其超胜成果的获得,却是最简捷、最易行的「本愿称名、凡夫入报」法门。《观经四帖疏》云:「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忏主此段文是从自知命终到佛圣来迎、往生极乐的过程;可分几个重点:

1.若临命终,自知时至。

       慧净法师往生与预知时至信佛念佛的人,必生极乐。若能预知就可充分准备。念佛人对预知时至的期盼,甚至超越了五福临门。「念佛愿生必往生,平生业成光摄护;临命终时佛现前,莲花接引生净土。」「预知时至常念佛,心性柔和不计较;静默无诤不多话,安份守己不多事。」内心寂静则能感受身体的状况,自知时候到了,而阿弥陀佛也可能让我们预知。<无诤念佛,预期坐脱>亦云:能自视为愚夫愚妇,与人无诤、於世无求,「随作务,随念佛」,就能预知时至,安然往生。至於不务实修、聪明智辩的人,多半如佛所言:「大命将终,悔惧交至。」有事无事常将这句佛号挂在口中、悬在心上。每一念专注、摄心,杂念渐少,乃至「净念相继」,这样的人或能预知时至。广钦老和尚云:「念到心中单纯一念,无其他杂思想,便能预知时至。」但是,除非为了现身作证「念佛必生」的事理,以启人信受(此想是否如愿,亦不可执着);否则,念佛人不可自期临终瑞相,往生极乐的正因,在平时的念佛、弥陀的摄取,而不在於命终异相与众生功德。只须一向愿生而念佛,以「念佛为重」,养成习惯,必定往生於极乐;至於临终状况如何,则遇缘有异,而成机类差别,乃至有「临终三随」[5],若能随顺本愿,信受佛力,弥陀自有最适当的安排;因此,往生之事,不凭众生之机,唯靠弥陀之救。个人不可多杂用心,乃至以此为徵验,就徒乱自心且易招魔境。还应从信受、愿生,老实念佛下手,只管「平生业成,现生不退」,至於能不能预知命终,自在往生,就听任阿弥陀佛的本愿摄受了。

       圣严法师<讲记>云:

预知未来,有两种可能:1.是自修神通而得天眼;2.是藉诸佛菩萨的方便,使令得见。……若修净土念佛法门,即能「获得诸佛护念,将欲命终,诸佛如来,以异方便,而令净业行者,预知时至」。

       此说亦可参考。重点在「阿弥陀佛本愿力」,能观察因缘,令某些人自知命终(往生)的准确时日,以预备後事并启人生信,但此事瑞应并不普遍,也未必需要,对临终者及其家属,最关切的是任何情况下,都能百分百确定其「往生」极乐。

2.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

       圣严法师<讲记>云:

当临命终时,身体没有病苦,即是无疾而终。要能少瞋少恼,不造杀业,或以修大功德消除业障,始能得到。

很多人放不下亲人爱人、家庭事业,……冤家对头、名位财产,……理想以及种种人、事、物……自己的身体。

颠倒有四大项目:以苦为乐、不净为净、无常为常、非我为我。

好像进入禅定状态,身心都在宁静中,不仅没有妄想颠倒,也没有凄凉恐怖,而是在禅悦及法喜中离开人间,往生西方净土。

       一般人或认为:平时须多积福德,有一心不乱的工夫,临命终时「无病、不贪、不倒」……,附加各种条件,才能往生决定。所以现在还不敢、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往生。但净土弘愿门确信「往生之业」於信受称名的当下已成就!因为,念佛有无量无边无上之功德,能消除我们的业障、增长我们的福报,让我们生前凡事顺利;命终之际,在弥陀的慈光照摄下,减少身心之苦恼,而安然的往生极乐;纵然有病或昏迷,一时不能念佛,也由於平生业成,往生决定,故於临终无障碍。慧净法师云:人有两种苦恼,「根本」的是生死轮回,这件後生大事,於「称名愿生」之际已解决;但人仍活着,则依於业报余习的各种「枝末」苦恼,如家庭、事业、情感、遭遇的不顺意,或不可免;然而,生死根本已解决,大事已了,则内心安定,剩余的人生虽有枝微末节的苦与恼,也就逆来顺受,不须计较了。这类似於「有余涅盘」,阿罗汉、辟支佛,已断一切之烦恼之(根)因而不受後有(不再受三界生死);但剩余今生之果报身及其相应之微苦。《成唯识论》卷10:「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也就是其烦恼之根,生死之因已尽;但此世的业报身仍活着,有境界相、所依相,就有残余的微苦。直到此生报尽,即入无余涅盘。

       若执意於「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并以此为往生的证验,那就落於自力自信而患得患失,於「念佛乘佛力,往生不思议」之外另求保障了。这或许是从《小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而来的理解,将「一心不乱」解为「禅定」,并与「不贪、不倒」互为因果;虽然上文有「承佛慈力的前提,却多了些个人的想法与愿求,不能全然委身,交给阿弥陀佛摄受安排。<善导释>於此有更深入的正解,如慧净法师<《阿弥陀经》要旨-三段文两重因果>云:

「执持名号」即是「心信弥陀救度,口称弥陀名号」;而「一心」即是「不二心」,不二即是「专」;「不乱」即是「不杂乱」,不杂亦是「专」;是故善导和尚解释「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谓之「念弥陀专复专」。……多以为命终之时,必须自己保持正念,心不颠倒,方能感得弥陀现前,接引往生。而不知「因佛现前而住正念,非住正念而佛现前」,所谓「慈悲加佑,令心不乱」也。盖「平生专持佛名故,临终佛必现前;因佛现前故,自然心住正念而不颠倒。」

3.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於一念顷,生极乐国。

       平生若专持佛名,临命终时,佛与圣众,必前来迎接,给往生者安慰与保护,不受冤家债主的障碍,或天魔、烦恼魔的扰乱。而说「临终来迎」,乃是生前的往生之业已成就。

       圣严法师<讲记>说,据《观无量寿经》,上品上生者金刚台来迎,上品中生者紫金台来迎,上品下生者金莲花来迎;中品乘莲花台及七宝莲,下品乘宝莲花及金莲花。因此,忏主之「金台」,应是上品上、中生的「金刚台」与「紫金台」。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但有倾心能念佛,临终决定坐金台」、「千般伎乐遶金台,百宝莲花出水开」、「花幢百亿遶金台,光明宝座座如来」、「归去来,上金台,势至观音来引路」、「课功作意由人进,念佛多者紫金台」、「如何不乐生安乐,永坐金台佛国游」、「众等佛念求三昧,紫金台上有真名」;经中九品人配以不同的台座、莲花,这是平生於娑婆念佛,预先在极乐七宝池中栽种的个人莲华;命终之际,弥陀与圣众即持来迎接,法照大师云:「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莲生;但使一生常不退,此华还到此间迎。」

       有人说:净土行者临终,圣众持莲台来迎至净土。行者之品位有九等,莲台亦有九品。《观经》有详述,但缺中品下生之莲台,其余依次为金刚台、紫金台、金莲华、莲华台、七宝莲华、宝莲华、莲华、金莲华。除了上品上生、上品中生是乘「金台」,其他是乘蓮华。往生者品位既有高下之别,所乘蓮华也有胜劣之殊。良忠《传通记》云,「品位既殊,所坐亦异,谓上上品坐金刚台,上中品则坐紫金台,当知金精名为金刚,岂类紫金,而且准於佛、菩萨身色成为阎浮、紫金,则金刚、紫金胜劣,应知。」随其品位下降而渐粗劣。下生下品的金莲华,《群疑论》谓有三义[6]。然而,上列九品莲台之粗妙、华开之迟速,是往生化土者所感,若直生报土者则无此品类之差异。慧净法师<往生极乐的条件(下.问答)>(取意文):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无九品之说,《大经》有「三辈」,《观经》也有「九品」,约之是三辈,展之是九品,再展是八十一品、无量品。说三辈九品,一是就未生极乐的众生根机而说辈品。这些辈品,若以其身分(根机)所修而回向往生,就是胎生。若专一念佛,就无辈品,全是化生。乃因信靠弥陀之力,如昙鸾大师云:「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在娑婆有三辈、九品,到了极乐皆是平等而入法身。又,说九品,就有花开时间的差别,有一宿,有一日夜,有四十九天,有六劫、十二大劫……,是随众生的根机而说的,皆为了引导三辈九品、无量众生归於专念佛名,到了极乐,都是化生,花开见佛证无生。又,<善导大师-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五)>(取意文)云:《大经》的上、中、下辈都有念佛,可见《观经》的上品生、中品生也有念佛之意,故云「念佛之行,广通九品」。九品搭配,是浅近、皮相的略讲;其实,九品互通各具,就有八十一品,细论乃无量品,不可执定;应就行者心之浅深、行之多少、时之长短而论其配当。如实言之,念佛乃弥陀本愿所誓之行,善导大师云「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善恶凡夫,依本愿之称名,由弥陀愿力之强缘,直入弥陀之报土,此即「凡夫入报」之义。《大经》云「念佛具足大利无上功德」,无有二、三功德可比。《观经》以「芬陀利华」为喻,念佛之功能,超绝於诸行;且,弥陀光明,唯摄念佛之人。是故,念佛人往生的报土,不是九品所涵盖。九品互通而无量,乃就自力修行而言;若依靠弥陀的救度,就只一品一机,也就是「罪恶生死、常没常流转,无出离之缘」的根机。

       <《观经》「下品下生」的显示>(取意文)云:《观经》有九品,而「念佛」在下品,为何「念佛往生,直入报土,超越品级」?有几点解释:1.「摄机」:《观经》说九品,是含盖一切善恶凡夫,上从大乘极善,下到五逆谤法,都能乘佛愿力往生;《观经》九品与《大经》三辈意思相近,开合不同。三辈都说「一向专念」,则念佛总摄万机、超越品位,三辈九品只是反映众生本来的机类。2.「显胜」:《观经》为什麽只在下品说念佛?因为下品是造恶之机,获救无门、解脱无望,唯念佛能救他脱离三恶道及生死轮回。下品下生说念佛,是彰显念佛的功德殊胜,超越三福九品。3.「抑止」:恶人念佛同样往生,却说在下品,就有抑止造恶之意。4.「随他」:《观经》是随顺韦提希夫人的请求而说的,释尊大悲大智,先顺夫人之意而讲十三定观,其次自开三福散善,最後在下品下生,一切定散救不了,独显念佛的超胜与绝对,引导一切修行归於念佛。这是随他意的方便引导。释尊若随自意,则直教念佛往生而不说品位。《小经》是佛无问自说,贬定、散一切功德为「少善根福德」,独以念佛为多、大善根,必定往生;往生也不说三辈九品,都是不退转、一生补处,同一地位与境界。

       如上引述,对於来迎(乘坐)莲台的品位之异,是顺自力之皮相说,是在娑婆「遇(大、小、恶)缘」之不同,而现於外的辈品之差异,实质上都是常没常流转之凡夫,故云「九品皆凡」;根机虽有三九,都须依靠阿弥陀佛、回归专称佛名,才能超越三辈九品的拘限。但是,历史上仍有念佛人在乎往生品位及莲台的高低,如怀玉禅师:

       日课佛名五万口,长坐不卧。……见西方圣众数若恒沙,擎白银台,当窗而入,禅师曰:「我之功课得金台。」便加功念佛,……至临终时,光色转盛,乃说偈曰:清净皎洁无尘垢,莲华化生为父母,我修行来经十劫,出示阎浮受众罪,一生苦行超十劫,永离娑婆归净土。说偈已,见紫金台,含笑而终。

       以「金台」为愿的志气,或可激励众生勤念佛,但也可能让凡夫误执於数量、苦功、品位、自力,而生竞较、得失之心,忘失了「念佛往生乃是依凭阿弥陀佛本愿力之摄取」,而徒增个人之矜持与困扰。

       对於阿弥陀佛的來迎,怀感禅师《群疑论》云:「法身如來,本无生灭;以佛本愿,无限大悲,接引众生,从真起化,十方世界,如來引接,三辈九品。……《无量寿经》說三辈人皆发无上菩提之心,悉得佛迎。纵令不見,犹当梦見,而得往生也。」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特色是:一切圣凡与善恶,万品归一类,万机归一法,一因(念佛)、一缘(佛力)、一果(报土)。念佛为因,佛愿为缘,因缘和合,致使五乘齐入报土。本愿他力之缘是关键,含括了因与果,皆是阿弥陀佛无条件的恩赐:众生念佛往生之事,由阿弥陀佛超前布署,并概括完成,众生只是过程中被动的执行者及实质的受惠者。此被动的随顺、任凭,乃阿弥陀佛悲愿功德力所触动、启发。为何如此?行者不自知,故名不思议,不须行者的操心与奋斗,就如母腹里胎儿、怀抱中婴儿,在个人意识未自觉之前,顺从阿弥陀佛的本愿救度而成就。 

花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

       这是承上一段文而说「往生之後」的净土境界。《观经》除了上品上生之外,其余诸品往生之後,上品中生之紫金台经宿乃开,上品下生之金莲华经一日一夜乃开,中品上生之莲华台到彼即开,中品中生之七宝莲华七日乃敷,下品上生之宝莲华七七日乃开,下品中生之莲华经六劫乃开,下品下生之金莲华满十二大劫乃开。就是说,九品莲花的开启,有一瞬间,有一日一夜,有七天或四十九天,乃至六劫、十二大劫,时劫长短各不定。然而,如前引述,说「九品」往生及花开迟速,也是「修诸功德」,回向往生的根机,如第十九(臨终接引)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臨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这是上根利智、精进不懈的人,以自力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涵盖了圣道门所有修行的内容,却与阿弥陀佛及西方净土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因他发愿欲生极乐,阿弥陀佛就於其临终而来迎,藉此鼓励他、接引他;因此,第十九愿是阿弥陀佛方便施设,令彼圣道门人转入「机法一体、专称佛名」的第十八根本愿,所谓:往生正因,念佛为本;乘佛愿力,为增上缘;非依自力发行之菩提心与诸功德,而是但凭一句弥陀名号,称念即生。就「摄生三愿」而言,所摄的根机,十九愿是上辈,二十愿是中辈,十八愿是下辈;就「往生」的时节,十八、十九都是当生(今世解脱),二十是来生(三生果遂);就「回向」的性质,十八是直尔,十九是夹善。第十九愿是圣道门人深感此土入圣之难,而将所修之万行诸善,回向求愿,为往生净土之因;因此,其机不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其法不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第十九愿接引的是众生中少数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人,他不了解弥陀的悲心,故不能於弥陀起信而专依,若更「疑惑佛智」,则往生後可能落入胎宫。第十九愿所开展的是《观经》「定、散」二善,依<善导释>,弥陀此愿是为了引导圣道门行者进入弘愿门,亦即归入第十八愿,而不是让十九与十八并存为两种机法。

       或云,三辈九品人有往生莲台及花开时劫的等差;然而,究竟言之,九品归一品(众机皆下品)、万法归一法(诸行转念佛),如善导大师《观念法门》:「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其人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尽得往生。」辈品之人若转归一向专念,即是第十九愿成就。

       龙树菩萨云「若人种善根,疑则华不开;信心清净者,华开则见佛。」前者是第十九愿,虽自发大心、自种善根而回向愿生,但对弥陀本愿功德力有疑,故往生之後花不开。後者是第十八愿,「信受弥陀救度」而死心无疑的专称佛名,到了净土就花开而见佛。极乐世界整个是报土,而说「报」与「化」,是借用圣道门的名相,名似而实异;《无量寿经》所谓「胎宫、边地」,也在弥陀报土中。依第十八愿称名而往生的是直入报土,当下「花开见佛悟无生」,无等候、无迟速;若依第十九愿修诸功德,回向往生,却於弥陀「佛智」有疑,而往生「边地」,在花苞中一段时日(九品各层不同);但任何时刻,只须忏悔其不信佛智之咎,莲花就开敷见佛,闻法供养。这全是佛力住持的结果,往生净土者,皆受弥陀之法化而成佛度众,毫不勉强,毫无例外。

       <善导释>云「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垢障覆深,漏於圣道之益的我辈,或善或恶,皆以名号之力而往生极乐,花开之时,闻弥陀、观音说法,悟入圣道之八万四千法门,证得三轮体空之境,所谓「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此乃「唯信名号」,仰靠弥陀功德力之不可思议也。印光大师云「自力何可与佛力并论」,再怎麽依自力修戒定慧,断惑证真,所成就极其有限,且随时可能退转;纵然以个人所发大心、所修功德而回向愿生,也因不信「佛智」,而在莲胎中历时长久,才能花开见佛。若能舍弃自力而明信佛智,了知净土门始终是阿弥陀佛的大愿、大力、大慈悲、大智慧,含摄在这句名号中,一心称念,往生当下就花开见佛,闻法悟入佛之知见。第四十六愿云:「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随即开发自心的佛性本智。净土宗的「佛乘」乃究极圆顿的一乘妙法,就是「念佛往生净土成佛」的弘愿大法,就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的特色之法;所谓的诸佛出世说法度众的本怀,是「五乘齐入」的一佛一法一净土;此唯一佛乘即是弥陀净土门,如印光大师云:「净土一法,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畅如来出世之本怀,开众生归元之正路」。往生者於净土闻此妙法,即时顿悟佛智,永不退转。「佛慧」乃《大经》所云弥陀五智:「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

       「摄生三愿」中,依何一愿、或三愿转入,而往生极乐者,花开之後都如上述的「即闻佛乘,顿开佛慧」,而後依其生前各愿,而不动本处,遍至十方,乃至无佛法之处,广度一切众生,来生弥陀净土;此即是净土门的「满菩提愿」如第22愿云「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又如《往生论》第五门「园林游戏地」所说「以大慈悲观察一切苦恼众生,示应化身,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游戏神通,至教化地,以本愿力回向故。」缘佛愿力而暂离极乐,显化在十方,广度众生。更以四种功德显明极乐菩萨行普贤行之相:「此菩萨得报生三昧,……能於无量世界无佛法僧处,种种示现,种种教化,度脱一切众生,常作佛事;初无往来想、供养想、度脱想:是故此身名为平等法身,此法名为寂灭平等法也。」

       这在阿弥陀佛是以「四十八愿(无量大愿),度尽十方众生」;在净土菩萨是「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既云「人有善愿,天必从之」,以此反推云「佛有本愿,人应乘之」。

       广度众生之「广」,范围多大?时节多久?所谓「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包含圣凡、善恶、僧俗、智愚、贵贱之一切根机,及六道九法界一切未成佛的众生;且概括过去、现在、未来之一切未往生者;因为,阿弥陀佛立名之「光、寿」无量,即是穷尽一切空间、一切时间,或如「十二光佛」之无量光(时间性、穷三世)、无边光(空间性、遍十方);可说是「过於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只、算数譬喻所不能及」的众生,无一遗漏;尤其如《悲华经》所云「一千四佛所放舍……诸佛世界所不容受……他方诸佛世界之所摈弃」的烦恼厚重、专行恶业、断诸善根、离善知识、常怀瞋恚,充满於娑婆世界的「重业(十恶、五逆、谤法、阐提)」众生[7];且其救度是主动平等无条件的,光明遍照,慈悲普救,一切众生「只须念佛,必得往生」。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这三句有说是「禅林」或《金刚经》诵唱之回向[8]终了所诵,称为「略三宝」,沿用於各种法事,及念经、念佛、持咒之後,通用的「皈敬三宝」结语,表示功德圆满,尽虚空、遍法界的皈依一切佛法僧,并宣誓:从今身至佛身,永不皈依外道的「天魔、邪说、徒众」,由此亦有戒的性用。佛教一切法事,皆由三宝加持力而成就,学佛的第一步就是归(投)依(靠)佛、法、僧。

       而净土的发愿文,则皈依本尊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即等於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而极乐国土诸上善人聚会一处,皆是阿毗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也足以代表「一切菩萨摩诃萨」;极乐无为涅盘界,即是大般若智与无上方便慧,往生极乐就是不生不死的彼岸,因此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净土门是「念佛往生净土成佛」一气呵成,极简易而殊胜的法门,三根利钝皆以信愿持名、乘佛愿力为心与行,因此,以一佛一法、一因一果而总摄一切佛法僧三宝。慧净法师〈皈命弥陀〉云:

我们皈依三宝,皈依佛,就是皈依「南无阿弥陀佛」;皈依法,就是皈依阿弥陀佛本愿救度的法门,佛是「南无阿弥陀佛」,法是「本愿救度之法」,那麽净土呢?是阿弥陀佛的净土,也就是报土。……每一位往生的,都是由阿弥陀佛正觉花所化生的菩萨。所以学这个法门的,往生的净土都相同,莲花也相同,因为我们的法门是「一佛一法一净土」。

       智随法师<《净土文献丛刊》总编序>:

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也。……阿弥陀佛一佛一法一净土,圆摄一切佛、一切法、一切净土,……《大经》赞弥陀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密意幽深,意显净土圆收圆超一切法也。

       因此,这三虽说是「般若经」及禅门之唱诵结文,亦可为「净土」门所含摄;净土宗十四(十二)祖清.彻悟禅师<般若净土两门大义>云:

       般若,乃即缘起而明性空,虽性空而不坏缘起。净土,乃即性空而明缘起,虽缘起而不碍性空。此则空有两门,互不相碍也。……佛说种种般若门,无非显示此本源心性。佛说种种净土门,亦无非显示此本源心性。从本源心性,流出种种般若净土法门。而种种般若净土法门,皆悉指归本源心性。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也。

       因此,诸佛菩萨与般若波罗蜜,与阿弥陀佛西方净土可说是不即不离、不一不异,亦空亦有、非空非有;总之,不可思议而各各圆满也。大安法师<不测之人与不测之《注》>云:

古往今来具有般若性空灵慧者,易於对净土妙有产生信心。般若,乃即缘起而明性空,虽性空不坏缘起。净土,乃即性空而明缘起,虽缘起而不碍性空。愈有愈空,愈空愈有。是故,般若与净土,相辅相成,启信不难。

       有人将净土判为「最老辣、普世间」的佛法,这样的态度,近於汉传净土教的思维。《现代禅的教育61.皈依弥陀》云:

建立皈依三宝的生命态度—–身口意行为确实趣向佛、法、僧,这是人类有生之年所能达到的最高修行境界。

净土宗的殊胜有两方面:其一是将佛教三三昧的修证原理融化於感性的信仰中,让一般「愚」夫「愚」妇顺着净土教的导引,不知不觉也通过修行通轨「颂扬」「启信」「发愿」「修持」「开悟」「证果」的次第;其二是让根性更钝、智慧福报更加不足的一类众生,只要发愿往生净土、持名念诵佛号,便得以有朝一日成就菩提究竟涅盘——而这是我说我们需要谦卑,也是我感到不可思议、没有能力思议的地方。

「诸行无常,身命危脆」,我时常奉劝修行还没找到路头、缺乏总持的同修,务必早晚唱诵〈净土发愿文〉;以及万一还没悟道,不幸却即将临终,此时应舍弃所有习禅工夫,万缘放下,唯是一心念佛。

从原始佛教或禅宗来讲,都是强调绝对自力的,可是竟然有一个佛教宗派它宣说解脱唯有依靠绝对他力,主张众生在得救、成佛的这条路上,最大的善是信弥陀,最大的恶是不信弥陀。能信弥陀,一切的不善,都可因这个信而被弥补;反之,不信弥陀,则一切的善,都微不足道,不能得救,也不能证得涅盘。……表面上看来,佛教好像是主张绝对自力的,但其实在另一层面佛教也谈绝对他力。绝对自力和绝对他力在佛教是一体之两面,都属言诠层次——也就是「标月指」「敲门砖」的工具意义。

结语

       忏主〈净土文〉的正文,到此结束;也有人在此接入〈回向偈〉「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华为父母;华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或「愿我临终无障碍,弥陀圣众远相迎;迅离五浊生净土,回入娑婆度有情。」前偈但求个人往生,愿有局限;後偈回入娑婆度众,义较周全。另有〈大慈菩萨赞佛.忏罪.回向.发愿偈〉云:

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我今大归依,忏悔三业罪,凡有诸福善,至心用回向。愿同念佛人,感应随时现;临终西方境,分明在目前。见闻皆精进,同生极乐国,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无边烦恼断,无量法门修,誓愿度众生,总愿成佛道。虚空有尽,我愿无穷,情与无情,同圆种智。[9]

       一般而言,从凡夫的修行,到佛果的圆成,整个过程,都须皈依三宝,凭藉三宝的加持,乃得以成就;此偈特以阿弥陀佛为皈依境,因为弥陀净土门是十方三宝的代表,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往生极乐世界,是成佛度众最易行而速成的径中之径。因此,称赞阿弥陀是「十方三世佛」的第一,不仅有经论的依据,也是念佛人的共识;此偈之「九品度众生、忏悔三业罪、福善用回向、感应随时现」的想法,依<善导释>净土思想来看,仍属於「自力、要门、第十九愿」的范畴,如本文之前所论析;且归结於佛教之「通愿」(四弘愿),而略过了阿弥陀佛之殊胜「别愿」:四十八大愿→第十八根本愿;若取「通」舍「别」,则不能显示弥陀之所以「诸佛第一」的大悲宏愿,以及「缘佛愿力,称名必生」的不共特色;也就是从凡夫无常心的「未成愿」立论,而非以弥陀真实心的「已成誓」着眼,两者於「立场、功德」各方面的差距甚大,值得学佛人重新思考,仔细评估。在凡心,愿虽大而力不足,或成了虚愿,奈何?在佛地,如《往生论注》云:「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今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故曰『成就』。」这样的愿力之真实成就,而回施於众生,众生只须信受而称名,即时领纳、分享佛之一切内外功德,如「清珠投於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不断烦恼,得涅盘分」,法尔如是,不可思议,故云「非常之言,不入常人之耳。谓之不然,亦其宜也」。慧净法师<门余大道>(取意文)云:世尊一代时教所说,除了「圣道门」权实渐顿八万四千法门之外,另有「净土门」他力念佛往生之大道,谓之「门余」,是超绝於通途因果的轨则,道理,凡夫不断烦恼而往生高妙的弥陀报土,是为不可思议之法。《法事赞》云:

如来出现於五浊,随宜方便化群萌,或说多闻而得度,或说少解证三明,或教福慧双除障,或教禅念坐思量。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净土三经所开显之超绝殊胜的净土法门,可说是释尊出世本怀之本怀,比之於《法华经》的导三(乘)归一,只引导已证果者之成佛;《无量寿经》所救度的,则遍及三乘及人间、天界的一切凡圣,如<善导释>云「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也就摄取第十八愿所说的「十方众生」,令我辈同生净土、同证佛果,且同於阿弥陀佛之光、寿之无量。(全文完)

 

注释:

[1]<讲义>云:1.昙鸾与道绰,以菩提心为净土之本源,念佛三昧(修观及称名)为净土法门之要行。2.迦才以《无量寿经》的菩提心(三聚净戒)及《观无量寿经》的三福净业为通因,专念一佛弥陀名号求生西方净土为别因。3.善导以称名为正业,读诵、礼拜、赞叹、观察为助业。4.元晓以发菩提心为正因,十念念佛等为助因。5.北宋的永明延寿以持戒习禅为往生净土的上品之因,行道念佛为中下品之行。

[2]慧净法师〈《观经疏》大愿业力与《大经》三誓偈〉:「大愿、大业是阿弥陀佛因地的所有修行,大力是因地修行的愿、行圆满,如此才有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才能广度十方众生。」又,<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不虚作住持功德>:「所言不虚作住持者: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今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故曰成就。」

[3]<讲义>云:「善根」是往生净土资粮,包括《观经》第十四观上品上生的生因,具足三心及三种众生;以及《大经》卷下三辈往生的条件;凡是修诸净土资粮,便是增长善根。

[4]善导大师《观念法门》五种增上利益因缘:灭罪、护念(得长命)、见佛、摄生、证生。宋.慈云大师:若能暂归三宝,受持一佛名者,现世当获「十种胜利」……。

[5]慧净法师《第十八愿善导释》:(一)随重业,(二)随习惯,(三随念头,这就是所谓的「临终三随」。

[6]<佛教中「莲台」的资料>

[7]《悲华经》卷6:「是一千四佛所放舍者,所谓众生,厚重烦恼,五浊恶世,能作五逆,毁坏正法,诽谤圣人,行於邪见,离圣七财,不孝父母;於诸沙门、婆罗门所,心无恭敬,作不应作,应作不作,不行福事,不畏後世,於三福处,无心欲行,不求天上人中果报,勤行十恶,趣三不善;离善知识,不知亲近真实智慧,入於三有生死狱中,随四流流没在灰河,为痴所盲,离诸善业,专行恶业。如是众生,诸佛世界所不容受,是故摈来集此世界,以离善业,行不善业行,於邪道重恶之罪积如大山。尔时,娑婆世界贤劫中,人寿命千岁,是一千四佛大悲不成,不取如是弊恶之世,令诸众生流转生死,犹如机关无有救护、无所依止、无舍无灯,受诸苦恼……。如是众生断诸善根,离善知识,常怀瞋恚,皆悉充满娑婆世界,悉是他方诸佛世界之所摈弃,以重业故。」

[8]回向:回因向果、回小向大、回自向他、回事向理

[9]此偈取自《念佛超脱轮回捷径经》1卷;与《清珠集》所录之结语有异:「此偈有威力,能灭一切罪,长一切福。」又,参考陈海量<大慈菩萨发愿偈.略释叙>、智圆法师<大慈菩萨发愿偈.讲记>、如瑞法师<大慈菩萨发愿偈对发愿求生净土的概括>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