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
净土文库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净土文库 > 智随法师文章
top

智随法师文章

法义篇

  1. 广说诸法与专修一法有何关系
  2. 《无量寿经》的「法深信」观
  3. 禅与净土之比较
  4. 西方净土的指方立相是一种执着吗?
  5. 36次呼唤你的名字,只为让你「醒来」
  6. 《楞严经》中暗藏的玄机是什麽
  7. 因果与空性
  8. 法门无量,念佛第一
  9. 如何超越三界
  10. 念佛,需要清净心吗?
  11. 在念佛之余是否要另念一半的观音?
  12. 一声称念罪皆除,为什麽还在胞胎中住十二劫?
  13. 善导大师为何以疏释《观经》开宗?
  14. 十方诸佛为什麽要赞叹阿弥陀佛?
  15. 净土宗之特质——指方立相,住心取境
  16. 弘扬佛教文化 促进社会和谐
  17. 净土三经对告众之探微
  18. 无上利益的法门(三)
  19. 无上利益的法门(二)
  20. 无上利益的法门(一)
  21. 净土法门的信心从哪里来?
  22. 观音与弥陀
  23. 概说佛法之判教(二)
  24. 概说佛法之判教(一)
  25. 《大经》解读
  26. 机法深信
  27. 《净土文献丛刊》总编序
  28. 《灵岩法要》编序
  29. 《净土宗判教史略要》学习补充资料
  30. 有关自力他力的妙喻
  31. 印光大师念佛问答
  32. 略说净土法门兴起缘由二
  33. 略说净土法门兴起缘由一
  34. 略谈「护念」之义
  35. 佛来助念 正念往生
  36. 一心不乱 三心具足
  37. 念佛余行 胜劣比较
  38. 何故无问 自说此经
  39. 佛何偏劝 往生西方
  40. 三经五经 亲疏有别
  41. 话说净宗 师资传承
  42. 也说「易往而无人」

随笔篇

  1. 我们发起往生心,是因为佛在忆念我们
  2. 为什麽观音菩萨得自在,而我们不自在
  3. 能安心念佛,得到的就是无量宝藏
  4. 净土法门最大的障碍就是疑惑心
  5. 不信佛的人走轮回道,念佛的人走成佛道
  6. 损失往生大利,人生就白过了
  7. 往生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
  8. 往生的大门在哪里
  9. 我们的心量要敞开,敞开到接纳所有人走向念佛的道路
  10. 教理越深入、信心越扎根,越会老实念佛
  11. 人生最大的福报
  12. 每天念一声佛就可以往生,为何还要多念
  13. 人生的归宿,成佛的宝典
  14. 十方世界都流行,十方诸佛都赞叹的一部经
  15. 净土法门真能「即生成就」吗?
  16. 如何看待佛教众多不同的经典
  17. 观音菩萨与阿弥陀佛的「合作」
  18. 《观经》讲了修行的三种方法,你知道是哪三种吗?
  19. 善导大师讲的「决定深信」有何含义?
  20. 佛为三个人说净土三经
  21. 我们的善根可以跟弥勒菩萨一样多,你相信吗
  22. 一部只「摆事实」,不「讲道理」的经典
  23. 净土复兴的根本保证
  24. 佛力最能改变人心
  25. 乐邦有路 起信即生
  26. 关於《无量寿经》翻译史与会集现象
  27. 佛是如何护念众生的?
  28. 如何看待不同经典?
  29. 人是活着往生还是死了往生
  30. 佛面与人面
  31. 一个道场的氛围比什麽都重要
  32. 怎麽知道亲人往生没有?
  33. 得到25位菩萨保护的人
  34. 暂居於娑婆,常住於极乐
  35. 什麽是佛心?
  36. 果已熟,速摘!
  37. 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38. 为啥要往生?
  39. 提升自我无止境
  40. 无诤
  41. 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42. 如何看待道场、团队里的是非
  43. 学佛,越简单越好
  44. 千里烧香不如在家念佛
  45. 入佛门径 判教为首
  46. 如何判别「真实之法、方便之法」?
  47. 常与无常当如何?
  48. 从解、行二门谈「一门深入」「广学多闻」
  49. 何为「一门深入」,你真了解吗?
  50. 「三业无功」的念佛能往生吗?
  51. 《认祖归宗》
  52. 学佛法,找明师,有方法!
  53. 为什麽有人念佛念得很开心,有人却念得很烦恼?
  54. 居士能做弘法的事吗?
  55. 逼上梁山
  56. 关於念佛现当二益的法语
  57. 五浊恶世的我们一定要仰靠阿弥陀佛
  58. 做一个真实的念佛人
  59. 念佛能否成为千万富翁?
  60. 弥陀垂迹,大成净宗
  61. 人人皆需要佛法
  62. 重庆一行记实感怀
  63. 何为「一心不乱」?
  64. 岂能任意随缘
  65. 凡夫不可盲目地效仿菩萨
  66. 为学与为道
  67. 学净土门之人 不可相信菩萨不相应教法
  68. 念佛人应建立内心的道场
  69. 念佛人应保持的心态
  70. 念佛人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
  71. 印祖论全仗佛力与兼仗佛力
  72. 监狱里寄来求法之信
  73. 不敢有疑
  74. 话说「名」与「利」
  75. 什麽叫念好?十念当往生!
  76. 亦论「随缘」与「攀缘」
  77. 平淡是真 念佛最乐
  78. 人生的希望 生命的归宿
  79. 一德具万德 一福纳万福
  80. 瞻礼「龙门石窟」有感
  81. 略谈杨仁山与日本学人辩论法义之事

因果记实篇

  1. 因地不真 投身为猪

念佛感应篇

  1. 烧香礼佛 祸去福来
  2. 乞求观音 儿子病好
  3. 弥陀捶背 幸免车祸
  4. 可爱小鸟 系列感应记
  5. 一念呼救 立蒙感应
  6. 梦见善导 归入念佛
  7. 我的眼好了 佛眼却坏了

往生记实篇

  1. 猪闻开示 柔软往生
  2. 舍利现心字 昭示念佛理
  3. 植物人念佛 安祥往生
  4. 临终遇缘 奇特往生

法师介绍

  1. 智随法师介绍

《认祖归宗》

  编按:2017年11月11-12日,首届净土宗(福建)联谊会於福州阿弥陀佛大饭店圆满举行。来自八闽大地的弥陀之家念佛团体、莲友与大德法师们欢聚一堂,智随法师做了净土宗主题开示:认祖归宗。本文乃根据法师开示录音整理。

 

一、为什麽一定要认祖归宗?

  今天有幸能够到福建阿弥陀佛大饭店,和大家一起共同庆祝我们福建莲友弥陀之家的联谊会,非常感恩大家,也要感恩我们阿弥陀佛大饭店提供一个这麽殊胜的场地,来圆满我们大家这次盛会。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开一个阿弥陀佛的大饭店,实质上我们很多人已经在开阿弥陀佛的大饭店了。饭店是吃饭的地方,吃世间的饭,和吃成佛的饭,是不一样的。我们在这个地方能吃下阿弥陀佛大饭店的饮食,然後,以此因缘都能念佛往生西方,这才是阿弥陀佛大饭店要做的事情。这就是「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我们福建的弥陀之家,我们在座的所有莲友,在各个地方推行念佛往生之道,这也是「阿弥陀佛大饭店」在各个地方具体的落实和表现。所以,实质上我们每个人都在运作,都在为阿弥陀佛开这样一个大饭店。

  善导大师有句话讲得非常好:

见色皆真色,闻音悉法音。
莫谓西方远,唯须十念心。

  我们在任何一个地方见到的色都是真色,都是阿弥陀佛真金色,闻到的音声都是妙法的音声。我们不要觉得西方很遥远,只要有十念之心,就可以往生西方。十念、一念,就可以往生。所以善导大师讲: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皆可往生西方净土。所以,要开这麽样一个大饭店,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相信阿弥陀佛,那麽人人都可以开。希望我们把阿弥陀佛大饭店开到我们福建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地区,让每一个人都有因缘进入阿弥陀佛大饭店,都能够以此因缘念佛成佛。

  弥陀之家在这里开联谊盛会就是在认祖归宗,就是大家凝聚在一起开阿弥陀佛大饭店。其实我们每个地方都在开,各个地方都有弥陀之家。个人念佛,也有一家人;三个五个,几个莲友,大家可以成为一个小团队;人多的有道场,有寺院,有大的念佛堂等等。在我们中国人里面,大家都有一个认祖归宗的观念,家族里面都有祠堂,福建这边更明显。祠堂里面供的是谁呢?(祖宗牌位。)我们家族里面会有个祠堂,供养我们祖先,这个叫认祖。家族是从哪里来的?有个祖先,有个来源。那我们念佛,弥陀之家的祖先是谁呢?(阿弥陀佛。)我们也要认祖啊,认了祖才能归宗啊,才能归入这个家族里面来。如果不认祖的人就会流浪在外,流浪三界中,恩爱不能断。

  那我们的祖宗在哪里呢?

  虽然学净土法门,但认祖归宗非常重要,这样你才能够回到这个大家庭中来。弥陀之家在我们娑婆世界很多,真正弥陀之家在哪里?在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你要认祖归宗啊。你要知道「宗是什麽?祖是谁?」明白这个才能知道如何来信仰净土教法,如何回到西方极乐世界。

  「净土宗」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凡是对佛教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中国佛教有八大宗派,净土宗是其中之一,也有称之为莲宗。那麽,我们一听到「净土宗」三个字,你会想到什麽概念和相关理念?想到一个宗派,一个法门,一种信仰,西方三圣。「净土宗」是一个很简单的词语,但是它内涵很多。

  中国人都知道大势至菩萨,观音菩萨,阿弥陀佛,但是可能不会想到「净土宗」。稍微了解佛法的人,一听说净土宗,就会了解和关注跟净土宗有关联的很多因素,包括信仰背景等。「净土宗」这个词语,实质是两个词语组合在一起的:「净土」和「宗」。认祖归宗嘛,归宗到哪里呢?归到「净土」这个「宗」来。如果不能归到「净土」这个「宗」来,那麽可能就跟净土信仰有距离了。

  我们为什麽学一个法门一定要认祖归宗呢?不光是净土宗如此,华严宗,禅宗,天台宗,都要认祖归宗。不然你学的这个法有没有传承,有没有体系,是不是如理如法的,可能就要打问号。比如禅宗,大家都知道六祖慧能大师,而学天台的是智者大师。你要学禅宗的教法,就离不开《六祖坛经》,这个就是要认祖归宗的一个因素。

  我们学的是净土宗,这个「宗」在哪里呢?这就跟净土有关了。以净土而建立的一个宗派,叫净土宗。净土宗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净土的经典,净土的祖师传承,净土的教法,净土的最终目标,要往生西方净土等等,都属於净土宗的概念。

 

二、为什麽要对「宗」特别重视?

  为什麽佛教里对这个「宗」特别重视呢?

  「宗」有很多意义,如「宗派、宗旨」。一般听到禅宗、密宗、天台宗、净土宗,可能会从一个「宗派」的角度来理解。但是,之所以成为一个宗派,还有一个最核心的宗旨:它是要干什麽,它的目标是什麽?比如禅宗,我们一听说禅宗就会想到「即心即佛」,我心即佛,我即是佛。禅宗是一个宗派,但是它的宗旨就是在认识到自心即佛,你能够开悟见性,见性即佛。那麽净土宗呢?我们一听到「净土宗」这个名词,就应该想到「念佛往生、念佛成佛」。这个是它的宗旨。如果把这些词语意义连贯不起来,说明我们对净土宗的理解是比较陌生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认祖归宗了,就要深入了解「净土宗」的义涵是什麽了。

  佛教从印度传过来的。在印度的时候,佛教没有明显的宗派意识。但有学派,有上座部、大众部等等,後来晚期有中观派、唯识派,中观是龙树菩萨这一系的,唯识是无着菩萨。佛教传到我们中国之後,就形成了八大宗派。八大宗派都各自独立,也都有自己的教法,自己的经典,自己的祖师传承。

  八大宗派为什麽分的那麽细呢?有很多人在弘法时也会讲「八宗并弘」,要圆融无碍:我不属於哪一宗派的。不属於哪一派的,你到底属於哪一派呢?无派无门,那就是没有来源、没有根,没有「宗」的归属感,那就说明什麽都不是!这就像我们世间讲的「四不像」。「四不像」是圆融呢?还是在佛法之外?我们要两方面看问题。讲圆融,不是说就什麽都不去分别了,包括宗派、团队、法门等。佛法讲八万四千法门,讲三藏十二部经典,它是有依据的,有来源的。根据众生不同,根据法门不同,根据我们得到的利益不同,它分不同的教法。

  中国祖师智慧高明就在这里,他把不同的经典,不同的法门,不同应对的根机和相应的利益做一个分类。这样就形成宗派意识了。分类不是在作分别,不是在彰显自我,是对佛法做一个全面的解释,让我们普通大众很容易通过一门来了解整个佛法。任何一个宗派都不是孤立的,不是只关注自己这个宗派的本义,还会对整个佛法有一个全面认识,这才能成为一个宗派。

  宗派是以「宗」的名义,「宗」的立场来思维、组织、建立一套完整的教理体系,把整个佛法都要包容进来。包容进来的同时,还要独立自己这个宗派的教理、教义,以及它相应的功德利益。这样才成为一个宗。就像阿弥陀佛大饭店,这个地方只是一个局部,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会议室,接待中心等等。那麽整个大饭店所有的一切都属於它的。整个佛法就是一个整体,就像大饭店一样。但是,我们要分功能的,这个地方是会议中心,其他地方是餐厅,还有地方是住宿。这就要把功能区分开来,功能区分开了之後,你需要什麽,就会去寻找相应的地方,才不会凌乱。宗派意识有这样类似的道理。整个佛法就像大饭店一样,要成为一个整体,然後再来分工。天台宗把佛教分为藏通别圆、五时八教等等,这就是它的区分。我们净土宗有难行道、易行道;圣道门、净土门,这就对整个佛法进行区分,最後来选择净土门。

  宗派首先对整个佛法有个完整的认识,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最後从中比较,选择适合我们自己修学的一个教法。当然,宗派的意义比较多,今天我们只能简单提一下,希望大家来关注净土法门,去关注「净土宗」,它作为一个宗派是怎麽形成的?它内在的核心是什麽?它的正依经典,祖师传承在哪里?这都需要花时间、花精力去了解。当你详细了解之後,才知道如何回到净土宗弥陀之家。这个认祖归宗,帮我们找到了根源,让我们知道回家之路,这个时候走在往生大路上才是安心的。不然我们很多人信仰净土,一方面也在念佛求往生西方,一方面还要看大众的脸色,看世间的脸色。唉,他认不认可啊,有没有人反对啊,是不是这个法义不太稳当啊?……我们这个担忧顾虑来自於哪里?就是对「宗」不了解。

 

三、信仰比单纯的教育更重要!

  提到「净土宗」,有些人可能认为是单一的一个法门:哦,念佛法门,某一个法门而已。其实,「宗」不是一个法门,「宗」是一个派系,一个宗派,有归根,有宗旨,有教理行果等等的体系,而「法门」只是一个具体的修行方法而已。

  一般人提到「净土宗」,知道是念佛法门。但是在佛教理念里,念佛的概念比较多,有持名念佛,有观想念佛,有实相念佛,还有观像念佛,都叫念佛。笼统讲,整个佛法都叫念佛法门。那麽,净土宗的这个行法在哪里呢?就是持名念佛。称佛名号,随顺佛的大愿,以善导大师思想讲,叫本愿称名。这就是宗派特定的意义所在。

  我们民间一般流行对阿弥陀佛、观音菩萨有信仰的人多少跟净土法门,净土宗有一定的关系。我们这个大饭店称为「阿弥陀佛大饭店」,跟我们净土宗也有关系。因为阿弥陀佛就是净土宗的本尊、教主,有阿弥陀佛在的地方,都离不开净土宗相关的教理、教义、行法等等。净土是一个信仰的法门,跟其他法门有所不一样。

  一般人都知道,佛教是一种教育,是一种智慧的教育,是让我们了生脱死,究竟成佛的大教育,是佛对所有众生的一个教育。但是净土法门可能有所不同,它是一种信仰教育,要把我们的信仰建立起来。

  世间也讲教育,单纯的教育,如果没有信仰,那就有可能走入一种世智辩聪的阶段去了。就像我们世间,懂教育的人、有文化的人很多,但是有文化的人不一定就有信仰。有信仰的人超过有文化的人,因为有信仰的人懂得怎麽做人,懂得怎麽相信因果轮回,知道关注自己的生死大事。而没有信仰的人,文化再高,他也不会关注这一点。所以,信仰比文化更重要,信仰比单纯的教育更重要。

  教育是要达到一种信仰,让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生命的真相。通过教育建立信仰,通过信仰来圆满我们的人生。尤其净土教法,更是一个信仰的教法。因为,阿弥陀佛不在我们这个世间,极乐世界不在我们这个世间;念佛往生,我们凡夫也看不懂,也看不明白,到底是真是假,我们这一生,在往生之前都不能很确定的、很肯定的把这件事情弄明白。

  所以,在教育的同时,一定包含着一种深深地信仰。

  「闻是说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若有信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就是信,你要相信这个事实。佛讲: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国土,有一个世界,叫极乐世界,有一尊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如果从教育的角度,我们怎麽教育人相信这个事实?你无法去考证有没有极乐世界,你无法接近、了解这尊阿弥陀佛到底怎麽样。我们只能相信,只能听释迦牟尼佛所说,有这麽一尊佛在。那麽,这个就是信仰的建立了,通过教育来建立信仰。

  尤其净土法门的信仰,它是一种易行难信之法。大家读《阿弥陀经》,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关於佛法的信仰很多,净土的信仰应该是最难相信的。我们在座有这麽多人信仰净土法门,说明我们在座都很有福报,很有善根。

  应该为我们自己鼓鼓掌吧!(掌声)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善根少的人闻不到净土,善根少的人不会相信净土。那麽,我们在座的都是多善根多福德的人,能够遇到净土,能够相信净土,能够来念佛往生西方,这个就是信仰。这个信仰,不一定是靠教理建立起来的,不一定是靠文化来建立起来的,是靠我们的善根福德因缘。有善根的人,哪怕一字不识,你也可以来念佛,你也可以相信阿弥陀佛。我们很多知识分子不相信有极乐世界,但是很多老太婆,一字不识的,相信有极乐世界。

  所以,对教理和信仰的关系,我们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四、净土宗是我们每一个人生命的保障!

  提到净土宗,就会让我们想到一些人事问题:跟哪些人有关,跟哪些事有关。我们一听说净土宗,会想到什麽人?哪些人跟净土宗有最密切的关系?

  先从大的讲,哪些佛跟净土有关联的?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还有六方诸佛出广长舌,来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所有佛都跟净土法门有关联。

  我们净土宗看起来虽然是一个宗派,但是,它是所有诸佛都赞叹,都宣说,都护念的一个宗派,一个法门,一种信仰。

  从佛往下,我们来看菩萨,有哪些菩萨跟净土有关联?

  首先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还有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十大行愿,发愿往生西方),文殊菩萨也发愿往生西方(我们看净土三经都有文殊菩萨)。弥勒菩萨也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弥勒菩萨还是《无量寿经》的当机众,释迦牟尼佛把这个重要的教法吩咐给弥勒菩萨,让他流通念佛往生一法。

  再看我们後来的祖师大德,在我们人世间以菩萨身分,以祖师大德身分示现的,无论是我们净土宗,乃至其他宗派的祖师,跟净土有关联的人就更多了。

  印度龙树菩萨是我们八宗共祖,也是我们净土宗的祖师。《易行品》是龙树菩萨首先着述的一部净土着作。龙树菩萨之後,天亲菩萨《往生论》,我们净土宗三经一论,《往生论》就是天亲菩萨所着的。龙树菩萨、天亲菩萨都是印度有名的,有代表性的两位祖师大德。

  传到我们中国,那跟净土法门有关联的祖师就太多了。几乎所有出家的大德高僧,只要他学习教理的,多多少少都了解一些净土。最重要的,除了我们净土宗的祖师之外,大家会想到十三位祖师,近代印光大师,最远的慧远大师。十三位祖师是我们净土宗有关联的核心代表人物。

  除了净土宗祖师之外,还有天台宗的祖师智者大师等其他宗派的祖师,大家如果去了解佛教的历史就会发现,几乎很多宗派的祖师都兼带弘扬净土教法。像智者大师有《净土十疑论》,三论宗的吉藏大师有《观经疏》等等。其他宗的祖师他们也会有相应的净土着作,也有坚固的信仰,最後大家也回向往生西方。所以净土宗相关的人事特别多。我们一般人关注的就是跟我们有缘的印光大师、善导大师、蕅益大师。

  释迦牟尼佛在经典告诉我们,现在是末法时代,「末法众生,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我们生在末法时代,在八宗里面,与我们众生最有因缘的,最有保障的,可以讲是净土法门,净土宗。

  净土宗是我们每一个人生命的保障。能够遇到净土教法,遇到阿弥陀佛,这是我们人生最大的福报。我们在这里今天吃了阿弥陀佛的饭,明天就可以往生成佛了。(掌声)想一想,无量劫轮回了这麽久,就吃一餐饭,就可以解决往生大事!多少人修行都是为了解决生死大事。生死大事,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大事情,也是最难解决的一件大事情。

  最难解决的事情就是生死大事。在我们这个世间大事很多,我们中国刚开国家发展的大会,这是大事。我们今天也开会,连续开,开生死大事会。生死大事是全民都要解决的,不只是我们在座要解决的,全人类所有生命都有一个核心根本的大事,就是生死大事。我们把世间发展好了之後,每个人,每天晚上都要面对自我,要面对生死:我们的出路在哪里?如果生死不解决,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在三界没有一个地方能够让我们安心。

  净土法门可以让我们遇无空过。遇到了就不会空过,今天遇到今天保证往生,明天遇到明天保证往生。谁给我们保证的呢?(阿弥陀佛!)所以我们要认祖归宗啊。

  认祖归宗的最终目的,是要解决我们的生死大事。我们能够通过祖师,通过这个宗派教义的学习,来解决我们根本的生死大事,往生成佛的大事情。尤其在末法时代,净土法门是我们众生唯一解脱之道。

  「唯一」不是排斥否定其他法门。可能其他法门会有一些误解,觉得你们一讲净土,就把其他否定掉了。刚才讲过净土宗是一个完整的宗派,并没有否定任何一个法门。只是看到我们末法众生烦恼深重,业障深重,自力修行很艰难,我们没有自力修行的能力。

  昨天晚上有人问到关於戒律的问题,大家如果受过一定戒律,也就知道持戒非常艰难。近代有位高僧——弘一大师,是专门研究戒律的。弘一大师自己对自己有一个评价,他持戒持到什麽程度?「粗分五戒」。「粗」就是「粗细」的「粗」。弘一大师专门研究戒律几十年,自己也是严格按照戒律的要求,依教奉行,但是他最终对自己评价仅「粗分五戒」而已。就是五戒当中只做到了初步的,很粗劣的,还不算微细的。细的地方非常难。戒律是有高有低,有浅有深,有粗有细。细,细到了极处。微细到什麽程度?起心动念都在犯戒了。我们很多人起心动念都不知道,打多少妄想都没看见,在梦中还在颠倒,还在造业。

  所以,从佛法这些自力修行的教理当中越了解,越去体会感受,就知道生在这个末法时代,靠自力修行非常艰难。祖师经典都有讲,「末法众生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难得有一个得道的。

  大家到处都在寻师问道,参访明师,我们遇到了多少明师?我们遇到有几个人是开悟的?在民国时期好像还能听到有人开悟的,大家知道有虚云老和尚,现在听说谁开悟了?很难遇到了。印光大师讲的,全世界也找不到一个开悟的人。

  靠自力修行,在这个时代非常艰难,有很多原因。首先是我们自身业障深重,生在这个时代。佛陀在二千多年出世,我们那个时候没遇到佛陀,然後佛教传到我们中国也有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没有解脱。那就说明我们过去世的修行都没有达到解脱的标准。

  所以在末法时代,我们来到人道,投身於人,唉,还好,能够遇到佛法,能够听闻净土的教法,这是我们生在末法时代人的福报。从自我讲,我们善根福德都非常浅,但是有因缘遇到净土教法。这个就是大因缘,大福报。所以念佛即是多善根,大善根,最胜善根,不可思议善根。念佛之人是人中芬陀利华,这是佛对我们的赞叹。因为净土教法是个难信之法,是个成佛之法,是让我们当生解脱之法,是让我们遇到就不会空过的一个法门。所以,我们今天遇到,回去之後就可以念佛往生西方了。人生大事,生死大事就解决了。

  佛陀出世的目的,就是要让所有众生最终都能解决生死大事。佛陀不是让我们来消灾平安,吃一餐素食,去放放生,这一生世间的福报圆满一点,这不是佛的目的。佛最终的目的是让我们,「汝等众生,应当发愿,愿生彼国」,这个是佛的目的。

  我们来学佛,来信佛,要知道佛要干什麽?那样才会真正走上信佛之道。

 

五、净土宗的根本来源在哪里?

  认祖的 「祖」有多种意义,「祖」是祖师、祖宗。宗派的「宗」当是归宗,归宗是归依一个宗派、宗义、宗门。这个「宗」的核心,从大的来讲是一个宗派;再深入来讲,它的宗旨,它的意义在哪里,归根在哪里?那麽如何来认祖?如何来归宗?祖师在哪里呢?

  刚刚有讲善导大师是祖师。善导大师在哪里?知不知道在哪里?在西安?是不是?在西安也没看到善导大师啊,就看到舍利塔,看到悟真寺了。

  那善导大师在唐代?我们知道善导大师是唐代高僧,离我们一千多年,那怎麽能见善导大师呢?怎麽去认祖呢?那是不是在家里面供一个善导大师的像,就算认祖了?像我们祠堂,把祖先供一个牌位,供在那里,这是不是就认祖归宗了?这只是一个形式,是一个外相。认祖归宗,怎麽认祖呢?祖师的法身慧命才是核心。

  我们要认祖,善导大师给我们遗留下来很多东西。一个是悟真寺,崇灵塔,龙门大佛,很多因缘让我们可以了解到,善导大师曾经在历史上为了净土宗,有大的功劳。

  善导大师虽然已经过去一千多年,但是跟我们现在依然有很深的因缘。我们现在能够见到善导大师的法身舍利——五部九卷,这个才是真正认祖的地方。

  看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你才知道祖师是一个什麽样的形象。

  我们下午有《法事赞》,灯照法师会把其中一部重要的着作展示给大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真正地认祖,来归宗,这样你才能找到认祖归宗的方向。

  我们针对这样的话题,大家来了解一下,关於祖师,关於净土宗一些大概的内涵。首先我们看这个宗派,这个法门,这种信仰,它是谁建立的?

  净土宗是谁建立的?一般人提到了十三祖,净土宗好像是十三位祖师建立的。那麽我们看禅宗,一提到禅宗大家会想到谁呢?慧能大师。也提到天台宗,就会想到天台宗的祖师──智者大师,但不会想到其他太多的人。那麽我们提到净土宗,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谁呢?善导大师!因为善导大师是真正净土宗的集大成者,所有的净土教法,净土理论都在善导大师思想里面包含了。

  後来的祖师大德,当然也是在传承、弘扬,虽然可能有些差异,有些地域性,时间性,应机性的不同,但是总的来讲,都是在弘扬净土这个大的教法范围之内。

  其实真正建立净土宗的不是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这才是源头。我们学法门要讲源头,整个净土宗的来源,来源於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发心建立净土,阿弥陀佛成就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才是这个宗的来源。

  阿弥陀佛当然不在我们这个世间。有很多人经常问,阿弥陀佛在哪里?有的就没听说过阿弥陀佛,或者说是不是跟释迦牟尼佛一样,在我们这个世间存在过?他不在我们这个世间,在过西方十万亿佛国土有一个世界,叫极乐世界。有一尊佛号阿弥陀,是另外一个世界的,是极乐世界的一尊佛。那我们怎麽在人世间建立净土宗呢?因为阿弥陀佛发愿建立了净土,以这个净土度化十方的众生,所以在我们人间就相应地有了净土宗的出现。

  那麽净土宗在我们人世间是谁建立的呢?那就是第二尊佛: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宣说净土三部经,这个是净土宗的正依经典。有了这三部经的经典才会有後面的理论建立,相应的行法等等。所以净土宗根本的来源,是来源於阿弥陀佛的发愿,然後是释迦牟尼佛的宣说,以净土三经为理论依据,这样开显净土宗。到後面就是善导大师了。

  释迦牟尼佛是佛,二千五百多年前在印度应化,广开八万四千法门,然後传到中国之後,善导大师依据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三部经典,来开显净土宗。这样,净土宗才算在我们人间圆满的体现出来。

  从这三个层面来看,三者是不离的。先有阿弥陀佛的发愿,然後是释迦牟尼佛的宣说,善导大师的义释。

 

六、阿弥陀佛再高,我们也能攀得上!

  归宗,先要把这个宗立起来,然後再来认祖归宗。

  我们信仰净土法门的都知道,我们中国人都跟阿弥陀佛的缘分很深,走到哪里都知道「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建立的这个净土宗,其实它已经超越宗派了,超越法门、超越国界、超越地域、超越时空。

  阿弥陀佛在西方建立极乐世界,在我们人间有「南无阿弥陀佛」,在畜生道里面有「南无阿弥陀佛」,在鬼道里面有「南无阿弥陀佛」,在地狱道里面还能听到「南无阿弥陀佛」。九法界任何一个时空里,都有人在宣说、在赞叹阿弥陀佛。所以,阿弥陀佛叫无量光、无碍光、清净光、欢喜光、安稳光、超日月光,人人都需要他。

  这句佛号是为我们所有众生成就的。

  只要你是生命,只要你关心自己,只要你想解决生死大事,想究竟成佛,那最後都要来念阿弥陀佛。

  同时,阿弥陀佛跟我们人间的因缘也最殊胜。这说明阿弥陀佛的愿力,确实已经在我们人世间展现出来了。

  我们很多人不了解西方净土的庄严,不了解四十八愿,但是,他能够听到这句佛号,这就叫「不可思议」!你看什麽信仰都没有,他也会念阿弥陀佛,他也知道有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发愿建立净土,「令我作佛,国土第一,其众奇妙,道场超绝,国如泥洹,而无等双」。这是在《无量寿经》的一段经文。阿弥陀佛在因地发愿:令我作佛之後,国土第一。

  我们生命要有一个依附的国土,就像人一样。我们这次搞联谊会,要找一个场地,你没有场地,这个活动就无法开展。阿弥陀佛他要成佛,他需要成就一个国土。国土是我们众生依附的地方,叫依报。在我们人世间,大家需要打造一个很好的空间。社会要发展,大家要去改造自己的家庭。你在打造你的生活空间,要有一个依附的环境,让我们身心安顿。阿弥陀佛要安顿众生的身心,他得需要一个清净庄严的国土,不然众生谁愿意往生呢?

  我们经常劝人家往生。很多人还不想往生,觉得这个世界好啊!山珍海味,吃的多好啊!有吃的、有穿的、有玩的,这个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物质丰富、科技发达。到极乐世界有吃的吗?肉也不能吃,电视也没有。他对这个往生愿就发不起来。

  阿弥陀佛要吸引众生发愿,则「令我作佛,国土第一」。国土要在宇宙法界当中成为第一的,最极清净、最极庄严。所以,阿弥陀佛称为无量光、无量寿。极乐国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要让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这个是他国土的功德利益。

  「其众奇妙,道场超绝」,所有往生的大众都奇妙无比,都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就像我们今天一样,念佛之人相聚一处。到西方极乐世界,都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

  「国如泥洹,而无等双」。这个国家犹如泥洹,泥洹这是我们早期的翻译,後期翻译叫「涅盘」。整个国土都是涅盘的境界。善导大师有一句话「极乐无为涅盘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极乐世界是一个无为涅盘的境界,虽然它是一个方位,一个佛国土,但是所有往生的人,都可以进入极乐无为涅盘界。

  虽然我们是凡夫,我们有业障,有烦恼,我们没有自我修行的能力来断这些烦恼,一旦念佛往生西方,也就自然进入极乐无为涅盘界了。就像我们来到阿弥陀佛大饭店,我们手艺不好,我们也不会打理这麽大的一个场景,但是,你进来之後,这边的美味佳肴,你都可以一一品嚐。不需要手艺,你进到这个房间就可以了。

  我们的烦恼业力断不了,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八功德水一加持,没有了,自然而成的。「国如泥洹,而无等双」,没有一个可以超过极乐世界的。

  在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称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我们平常大家都知道佛佛道同,佛与佛之间是没有高低之分的。但是,十方诸佛为了度化众生,为了让我们能相信阿弥陀佛,都推阿弥陀佛为佛中之王。

  这个就是归宗的地方,要至心归依,归依归到阿弥陀佛这边。这不是在否定其他。我们一般一听说归依,就把其他否定掉了。所有江河都要汇归到大海。那这是不是在否定江河呢?没有!恰恰相反,它是要把所有的江河水,都吸收到大海来,要共成大海,共同圆满。

  那麽,我们所有众生都来归命阿弥陀佛会怎麽样?都成为无量光、无量寿!那还需要我们自己执着一个小东西,执着娑婆世界一点小小的观念、意识吗?这是凡夫的知见。十方诸佛来赞叹阿弥陀佛,就是要让十方众生都来归命阿弥陀佛。我们所有众生都融入阿弥陀佛的无量光,都成为无量光、无量寿。不分彼此,光光无碍,光光互照,大家都成佛了。

  这个时候,你好去比较你的佛,我的佛,你的佛国土,我的佛国土吗?我们凡夫才会在那里分别。十方诸佛都来赞叹阿弥陀佛,他就是没有分别心,没有我心,我所心。凡夫有我心,我所心。唉,大家都念佛了,那我这个道场怎麽办呀?大家都往生了,我这个娑婆世界怎麽办?这就是有我,有我所心,才会在那里分别。

  如果我们没有分别,都来归命阿弥陀佛,都来信顺释迦牟尼佛的教导,都来圆满完成佛出世的目的,都往生西方净土。这个所有江河都归入大海去,万流归海,这个才是「一真法界」,真实的,所有众生都圆满成佛的一个境界。这就是净土法门不可思议的地方。

  我们要归宗,就要归到这里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就是归宗,归到这个宗旨上来,归到阿弥陀佛这里来。善导大师讲:「南无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阿弥陀佛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其实认祖归宗,归宗就要归到这里来。

  净土法门就是阿弥陀佛发愿建立净土,建立我们众生往生的因果,这个是根本核心。净土宗的来源来自於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当然不在我们这个世间,在西方净土。那我们怎麽跟阿弥陀佛因缘成熟,高攀上阿弥陀佛?世间有很多因缘高攀不起,我们凡夫跟阿弥陀佛这个因缘,能攀得起。阿弥陀佛再高,我们也能攀得上。

 

七、正法在哪里?经典里

  释迦牟尼佛随顺阿弥陀佛的第十七愿。阿弥陀佛第十七愿有讲:「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成佛之後,十方诸佛都要赞叹称扬阿弥陀佛的名号。我们之所以能够遇到阿弥陀佛,了解阿弥陀佛,来念佛往生西方,就是因为十方诸佛都来称扬赞叹阿弥陀佛。

  在娑婆世界,就是释迦牟尼佛来到人间,以他作为佛的身分,跟我们保证:「如是我闻」。我们要如是来听闻,这个教法是真实不虚的,是释迦牟尼佛的神通智慧亲眼所见。尤其净土法门,是一个唯佛与佛才能究竟圆满知道的法门,它不是一个普通的法门,也不是普通利益的法门,也不是让我们种一点善根的法门。它是要让所有众生「即闻即信,即信即生」。「即闻即信」就是你闻到的同时就能相信,你信了之後就可以得到往生的功德利益。即生即成佛,往生之後就能成佛。这是个大事因缘。

  释迦牟尼佛,十方诸佛要广度众生,怎麽度众生呢?

  我们很多人想度众生的时候,不是在想度众生的问题,是在想我这个团队的问题,利益的问题。如果真是要度众生,你就要找最简单、最容易、最方便、最保障、功德最殊胜的,是不是?就像我们来到大饭店,你要把最好吃的,最好用的都奉献出来,那才是为了众生。好的东西藏起来,不给人家用,那不叫度众生了。

  如果我们作为一个信仰者,一个弘法者,你信仰最好的,你去弘扬时,才能跟人家推广最好的。释迦牟尼佛,十方诸佛,他有大智慧,有大神通,知道阿弥陀佛为了度化众生,发下了超世的四十八愿。这四十八愿就足已,可以度尽十方众生了,那其他佛干什麽呢?其他佛就休息了,无事可干了。我们人不愿意无事可干,「唉,那不行,我得干点事!你得给我留一点。」有些人不愿意的,那就留到地狱里面去了,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释迦牟尼佛在净土三经里面,建立了净土宗的教理体系,这个「宗」的体系在净土三部经。我们学一个法门,学一个宗派要找到正依经典。

  释迦牟尼佛在二千多年前出世,四十九年说法,说了很多。有很多人会讲,每一部经典,每一个法门都是佛说的!确实是佛说的,但是佛说那麽多,是不是我们都要去看完呢?都要去学呢?是不是要广学多闻,深入经藏呢?要不要?不敢说不要,也不敢说要。要吧,没有能力,做不到。说不要吧,佛讲的要广学多闻,深入经藏。

  其实,这不是拿一个来否定另一个。不是要深入经藏,就不能专修一门,也不是说,专修一门就是在否定深入经藏。我们一般凡夫会形成一个对立概念:好像你不到我这里来,就是在破坏我,否定我。这是一种凡夫的思维。

  十方诸佛都劝我们往生西方,那其他诸佛国土怎麽办?其他诸佛就没有众生可度了?如果我们所有人都往生了,地藏菩萨就没事儿干了?如果大家都往生了,地藏菩萨肯定最欢喜,最高兴了。「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地狱若空,他就成佛了!大家都往生了,就可以满他的心愿,他就可以早成佛,早解脱了。

  释迦牟尼佛在净土三部经里面讲净土的来源,讲阿弥陀佛如何发愿,如何成佛,如何要广度众生。这样净土三部经就在我们人间传开了。这是我们学净土法门最重要的经典。生在末法时代,我们还能够遇到正法。所谓的正法在哪里?其实在经典里面。佛说的教法存在的地方就是正法。你不信仰它,就是末法,你信仰它,就是正法。我心中有正法在,我心中有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你在哪里都是正法,末法就可以转成正法。你如果不懂佛法,不了解经典真实之义,你天天抱着经本,天天在那里诵啊、拜啊,那也可能还是末法。因为没有得到法的利益。

  三部经:《佛说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佛说观无量寿经》。但现在有些人在关注的是净土五经,还有《念佛圆通章》、《普贤菩萨行愿品》。那麽,是三经或者五经?大家如果仔细去比较,了解一下就知道,三部经是根本,是完整的一部经典。《阿弥陀经》是完整的,《无量寿经》是完整的,《观无量寿经》也是完整的,所以它成为一个独立的经典。《念佛圆通章》、《普贤行愿品》,它叫「章」、「品」,它为什麽不叫「经」呢?因为它是经典当中的一章,一品,一节,所以它应该不是一部完整的净土经典。

  那为什麽也把它拉进来作为净土的参考经典?是因为它跟净土有关联。

  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发愿往生西方,不过,十大愿王太难了,是菩萨的境界,我们凡夫做不到。所以,严格讲它不是凡夫修行的方法,它是菩萨的代表。所有的菩萨,你都可以向普贤菩萨看齐,都发愿往生西方净土。

  《念佛圆通章》就比较专一点了。大势至菩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本因地摄念佛人归依净土。大势至菩萨他是在摄受念佛之人归依净土,但是他又毕竟是菩萨,是西方三圣之一,要辅助阿弥陀佛,把众生化归净土。

  观音菩萨也是一样的,善导大师有讲:「分身百亿度众生,化得即送弥陀国」。观音菩萨分身千百亿来度化众生,化得之後送到哪里去?送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像宗悟法师发心,把弥陀之家凝聚在阿弥陀佛大饭店来,最後是要达到什麽目的?把我们大家送到极乐世界去。

  这样来看其它的经典教法,它是在辅助阿弥陀佛度化众生,种种善巧方便,种种的修习功德回向往生西方。而真正净土的理论,完整的系统的就在净土三经里面。从理论体系来讲,三部经应该是根本、核心。我们先要把这三部经的重要性弄明白,然後去了解三部经的内容。

 

八、一佛一法一净土,足矣!

  《阿弥陀经》里有一段经文讲:「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这就是「指方立相」的地方,这就是建立净土宗的地方。「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国土」,有一个世界叫极乐世界,有一尊佛号阿弥陀。这尊佛、这个世界跟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有大因缘。要立宗,这就要开始立宗了。虽然释迦牟尼佛没有直接提到「宗」的概念,但是意思就在这里,宗旨在这里。阿弥陀佛成就了一个净土,阿弥陀佛要度化十方众生,阿弥陀佛要让我们所有众生都往生成佛,这个就是宗的意义所在。

  极乐世界不是凭空而成就的,就像我们阿弥陀佛大饭店,也不是随心所欲就建立了。他是要有目的,他是要众生通过这样的因缘,来吃素,然後来认识阿弥陀佛,最终来信仰阿弥陀佛,能往生西方净土。

  在《无量寿经》还有一段经文讲:「吾今为诸众生说此经法,令见无量寿佛,及其国土一切所有,所当为者,皆可求之,无得以我灭度之後复生疑惑」。释迦牟尼佛讲,我为众生说此经法,说《无量寿经》,令见无量寿佛,令我们大众都能够见到阿弥陀佛。大家见到阿弥陀佛没有?都是信仰阿弥陀佛的人,天天都在念佛,见没见过真正的阿弥陀佛?其实天天念佛,天天见佛。天天念佛,佛在哪里呢?佛就在六字名号当中:南无阿弥陀佛!

  「彼佛何故号阿弥陀?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彼佛寿命无量,故名阿弥陀。」阿弥陀这个名号就是无量光,无量寿,就是阿弥陀佛的法身。我们见阿弥陀佛不是见一个形象,这六字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本身。天天念佛就是天天见佛,所以祖师讲:「念佛时即是见佛时,求生时即是往生时,即是度生时。」你在念佛的时候就是见佛的时候,那麽「令见无量寿佛,及其国土一切所有」。你见到阿弥陀佛了,也就自然见到极乐世界所有的一切了。七宝池,八功德水,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一切功德都在六字名号里面具足。

  六字万德洪名,「万德」就是一切功德都在六字名号里面。为什麽念佛能往生,念佛能成佛?因为你念的是无量功德,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无量寿就是成佛了。阿弥陀佛五劫思维,兆载永劫的修行,成就极乐世界的殊胜庄严。我们怎麽得到呢?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得到了。这是所有功德都在六字名号里面。

  「所当为者,皆可求之,无得以我灭度之後复生疑惑」。这是释迦牟尼佛为弥勒菩萨所讲,不要因为我灭度後啊,大家再次怀疑。我们现在很多人不敢相信净土法门,其实佛早就知道。很多人难以信此法,佛在经典里就劝我们,「我灭度之後,不要疑惑。」当然这个法门也是难信之法,凡夫众生都难免有疑惑。这就需要「如是我闻」,「闻说阿弥陀佛」,要来归宗,要来了解这个法门的意义所在。

  除了净土三部经外,如果喜欢看经的,深入经藏,广学多闻的人,大家去看所有其他的大乘经典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大乘经典後面都会提到净土的信仰,都会劝你发愿往生西方。佛教有句话叫「万法归一」,归一归到哪里呢?如果我们从释迦牟尼佛出世的目的来看,这个归一就是归到净土了。因为六方诸佛都赞叹阿弥陀佛,都劝我们众生要发愿往生西方。归一就是归依净土,归依阿弥陀佛。

  为什麽一定要「万法归一」?万法太多,人心散乱,都不知道怎麽归一了。我们举个简单的比喻,大家都说法法都好,八万四千法门,每个宗派都要弘扬。你说禅宗也好,净土也好,天台也好,那我是一个信仰者,我现在就要问了,我到底要学哪一个?比如我们来到阿弥陀佛大饭店,老板说中餐很好吃,西餐也很好吃,什麽餐都很好吃,那我们吃什麽呢?通吃、全吃?你吃得了吗?除非你的肚量很大。像弥勒菩萨一样。如果凡夫众生的消化不行,肚量很小,你只能吃一点点,你就要选择你最喜欢的,最能够满你的心意的。

  八万四千法门都很好,那我们最後选择谁呢?我们有没有智慧来选择?大家想一想,我们自己有没有智慧来选择哪一个法门好?没有!不但我们没有,比我们修行好的大德高僧,祖师,乃至菩萨,在智慧不圆满,没有成佛之前,都没有圆满的智慧来选择哪一个法门好。因你智慧不够啊!

  有很多人说我跟某某师父很有缘,我跟某某道场很有缘,我就学这个法门。那只是看缘,他没有看到这个法是不是我最需要的。当然每个人都有因缘,缘是促使我们走向佛法的一个基础。但是,来到佛门之後,我们要选择更好的缘,因为佛缘太多了。要成就解脱我们生死大事这样的缘,要寻找这样的缘,不是去找一个普通的人缘,找一个其他道场的因缘,而要找一个解脱生死的缘。

  善导大师讲:「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我们要找这样的缘!善恶凡夫都可以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而今生今世得以往生西方净土。这个缘叫增上,增上是往上走的,而其他很多缘可能不是增长,它是往下走的。比如有些人的人缘很好,我们的六亲眷属,我们的父母师长,我们世间这些朋友,都是你过去结下的深厚的因缘。但是,他能不能成就我们的往生大事呢?不能!他能不能保证我们修行顺利无障碍呢?也不能!你在这边念佛,他在那边放电视;你要有信仰,要去寺院道场,他要拉你走出去吃喝玩乐。他反而成了一个障缘。我们学佛法要找缘,要找清净之缘、解脱之缘、增上强缘。这个缘就在净土!

  这是十方诸佛智慧的选择,因为只有十方诸佛才知道众生解脱的缘在哪里。我们凡夫众生,没有神通,没有智慧,什麽都看不明白,哪里知道缘好呢?人世间的缘可以选择,而解脱的缘,清净的缘,十方佛国土当中的缘,这个就不是我们凡夫能选择的。所以释迦牟尼佛讲净土三部经,六方诸佛都来赞叹,这就是一切诸佛,以他们的大智慧给我们众生来做选择。选择我们众生要万法归一,归到阿弥陀佛这里来。

  一佛一法一净土,一尊阿弥陀佛,一个净土法门,一个西方极乐世界,够了。虽然是一,一不是在否定二,不是在排斥三。一生万物,万法唯心,心生万法。阿弥陀佛的无量功德,包含了一切诸佛的功德。西方极乐世界的宝池里面有无尽的宝藏,「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所有功德法宝在阿弥陀佛的功德里面都圆满具足。所以,它不是在否定其他,是在包含其他,圆融其他。所有其他的功德,一切诸佛的功德,一切法门的功德,一切经典咒语的功德,在六字名号里面都圆满具足。这个「一」即「一切」。佛教里面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们净土法门就能圆满的体现出这个境界来。一句名号就包含三藏十二部经典,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涵盖了八万四千法门。

  所以,十方诸佛要赞叹,诸大菩萨要往生,所有大乘经典都要劝归我们来「如是我闻」,「依教奉行」,来回向,来发愿往生西方净土。

  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说法,如果以我们净土宗的立场来看,他的用意就是两个字:南无。就是让我们众生都来归命,归命谁呢?阿弥陀佛。

  印光大师讲:「我们凡夫众生要解决生死大事,除了净土法门之外,释迦牟尼佛再也说不出第二个法门了。」凡夫众生要解决生死大事,除了净土法门,没有第二个法门了。释迦牟尼佛来到我们人间,我们这个时代叫五浊恶世,又是末法时代。五浊恶世,末法时代的众生要今生解脱,唯一的希望就是净土教法。

  释迦牟尼佛来到人间,宣说净土法门,把这个「宗」开显出来。但是释迦牟尼佛讲的经典很多,法门很多,我们一般人可能就看不穿,佛到底让我们信仰哪个法呢?哪一个法最好呢?哪一个法最适合我呢?

  我们凡夫没有智慧,如果你都能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了,你就快成佛了。你快成佛了,也要跟普贤菩萨一样,还要发愿往生西方。文殊菩萨智慧第一,还要发愿往生西方,观音菩萨大悲第一,也要往生西方。即使要成佛的人,都要往生西方净土,何况我们还没成佛。

九、善导大师,弥陀化身,净土宗门,应机弘开!

  释迦牟尼佛讲了这麽多经典,讲了这麽多法门,要把这个法义,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怀彰显出来,体现出来,就需要善知识、大德高僧来给我们开显。

  在印度没有宗派,因印度的时代背景不一样。释迦牟尼佛出世了,大家以佛为导师,完全都以佛的经典依据,各自选择自己有缘的经典教法来修学,无话可说。你也是佛经,他也是佛经,大家学自己的,但是佛法传到我们中国来之後,这个局面就不一样。

  第一个,佛不在我们中国,整个中国社会背景里面没有经典,没有道场,没有出家人,没有传承整个佛教的修学体系,从零开始。就像我们建这个大饭店一样,一片荒凉,一片空地,你要重新建设。重新建设你就得要去设计,规划,寻找人才,买材料,来监工,什麽都要去规范。如果说没关系,反正材料多的是,那你这个道场就永远也建立不起来。

  中国的祖师,他们就是要把印度佛法传到中国之後,做一个全面的疏理。疏理就是要把它理顺:这麽多经典我们该看什麽,该学什麽,这部经典到底在讲什麽。大家都知道佛教广大深妙,光一个六道轮回,我们众生都难以相信,何况还解脱,罗汉,菩萨,成佛。不但娑婆世界,还有他方世界,还有无量无边的诸佛,这麽庞大的一个佛教网络,我们凡夫众生没有智慧去了解它。祖师大德就把这些经典开始疏理、整理,把所有的经典分类。

  佛教有个专业的词语叫判教,教就是教法,判就是判别、解释,要把这个教法解释清楚。这麽多经典,要把所有经典都要拉进来讲。祖师大德的智慧比较高,他的领悟力强,然後精力啊,用心啊,全部在佛法上。我们看古代的祖师,很多人都是几岁,十几岁就出家了,一生都在研究佛法。他在学识上,教门上非常广博深入之後,他就有这种能力把整个佛法拿来做个综合分析、归纳,进行判教。

  判教就是对整个佛法进行一个疏理。判教的目的在哪里?就像我们刚才讲的饭店一样,哪里做会议室,哪里做讲堂,哪里做接待处,哪里做餐厅,哪里做住宿,它要分工。佛法也一样,也有分工。有小乘,有大乘,有显教,有密教,有难行道,有易行道,有自力法门,有他力法门。这样就做一个分类。

  你喜欢难行道,好,你就去修难行道;你喜欢秘密的东西,那你学密宗;喜欢持戒,学律宗;喜欢修苦行,当然也可以讲一点苦行。喜欢持戒啊,喜欢参禅打坐啊……这样就做一个分类,哪些众生需要什麽,你就可以有相应的选择了。比如我们来到大饭店,人家也不给立牌位,也不做区分,也不指明方向,一楼二楼也不给标数字。你说这里就是大饭店,都一样的,圆融无碍,随心所欲,你们想到哪里就哪里。那你找吃的找不到,找住的找不到,就是一片混乱。

  所以,这个判教,它是一个高明的做法,是中国祖师厉害的地方,以祖师的大智慧把整个佛法给我们进行了疏理,让我们凡夫众生很容易、很简单、很轻松、很快速的找到我今生可以解脱生死的法门。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那我们来到人间又白来一趟,下一次再来修行。这就是祖师他们来的一个用意。

  净土宗,这个宗派的建立,把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整个教法,完整系统规范化的,就是善导大师。

  我们背後的这尊佛像——龙门佛像,就是善导大师监制的,给我们佛教留下了一个珍贵的遗产,可以度化千千万万的众生。只要这尊佛像还在,那就我们众生还有福德因缘,可以联想到善导大师。

  善导大师是个什麽样的人物呢?我们一听说善导大师会想到什麽相关的事情、典故?

  善导大师的年代比较久远,知道的人比较少,除了本门的莲友法师大家比较熟悉,一般的佛教徒、社会大众,几乎都不知道善导大师。虽然其他佛教人士也知道,因为十三祖嘛,很多寺院都有拜,拜祖礼祖,初一十五有些地方要礼拜祖师。礼拜祖师,禅宗有禅宗的祖师,净土道场就顶礼十三祖,其中就有个第二祖光明善导和尚。

  善导和尚是唐代(公元613年)出生的,681年往生,在人世间应化69年。想到善导大师就有很多关键的典故、人事、着作,跟善导大师有密切的关联。

  第一个:光明和尚。大家知道善导大师有个称呼,是皇帝封的,叫「光明和尚」。为什麽封他为光明和尚呢?因为他念佛放光,他口念一声佛号就出一道光明。如果善导大师在我们福建再来走一趟,整个福建的人都要来归依了。我们现在很多人喜欢神通嘛,喜欢神奇感应嘛。哦,一看到一个人在大街上一走,就直接念佛出光的,那这个大饭店都不用开了,大饭店可能开到整个福建去了,都成为一个大饭店。

  因为善导大师念佛放光影响很大,在当时的长安,整个长安的人都吃素念佛。你看我们现在要提倡念佛,在唐代都不用提倡了,整个长安城自然吃素念佛,这就是祖师的威德。其中有个最典型的典故,叫肉卖不出去了,屠夫失业歇业。我们现在劝人吃素多艰难啊,在唐代啊,你像善导大师这个人,他就很容易了。他念佛放光,大家一看,好神啊,自自然然的会来归依,来虔诚的信仰。

  那麽屠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跟善导大师有关。这位屠夫听说有位和尚劝人念佛,肉也不吃了,心中忿忿不平,要找这位大师去论论理,看一看是何方神圣。结果一见到善导大师,身心就自然软了,当下来归依善导大师,问:「我这个屠夫造了很多业,我念佛能往生西方吗?」善导大师告诉他:「如你所念,遂你所愿」。就是如你的念,你来念佛,你愿意往生,就会满你的心愿。那你来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满心愿。

  这就是祖师,一句话就可以解决我们的生死大事。我们到处参明师,参了多少年,还不知道明师在哪里?还不知道我的解脱生死在哪里?你看善导大师那个时代,屠夫一生没闻到佛法,就是因为生意不好,找善导大师算帐,结果一算,算到极乐世界去了。

  解决往生大事就两句话,「如你所念,遂你所愿」。我们的往生大事呢?善导大师两句话能解决当时屠夫的往生大事,那我们的往生大事能不能解决?一样可以解决。

  善导大师还有一个背景,他念佛放光,神通广大,印光大师赞叹是「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大神通、大智慧啊,不是一般的,不是我们现在喜欢的那些附体啊,算命啊,看看前世啊,不是这些东西。大神通、大智慧在哪里呢?念佛放光,但是我们凡夫能够见得到的。

  善导大师从他的本地来讲,後来的祖师大德都公认善导大师是弥陀的化身,阿弥陀佛的化身,所以净土宗的建立啊,我们可以看,来之不易。他不是普通人建立的,是阿弥陀佛来到人间建立的净土宗。阿弥陀佛自己建立的这个宗派。这个认祖归宗要归到这里来,通过善导大师来认识阿弥陀佛,来归向净土法门。这个宗才非常明确。

  如果不是阿弥陀佛来建立这个宗派,菩萨、罗汉,乃至凡夫,有谁能够来建立这个宗派呢?我们可以想一想,建立一个宗派不是一件小事情,是要有大智慧、大神通的人。尤其净土法门,我们知道净土不在我们这个世间,你如果连净土在哪里都不知道,阿弥陀佛是谁都不知道,阿弥陀佛发的四十八愿你都不了解,你怎麽来建立净土宗?

  所以这个宗的建立是非常难的一个事,要求非常高。要建立这个宗,一定要明白这个宗,要通达了解这个宗。从净土宗来讲,那就是阿弥陀佛自己来建立这个宗派,是最有权威,最有说服力的。

  阿弥陀佛本地在西方,示现在唐代,化现为善导大师来建立净土宗,这就是祖师,以祖师的身分来建立宗派。但净土宗不是善导大师他一个人建立的,前面还有昙鸾祖师、道绰大师,乃至印度的龙树菩萨、天亲菩萨。就是说这个宗派不是善导大师一来,就把它建立起来了,是前面有相应的祖师,有着作,有弘扬,有理论的一个推广、推动,净土的教法越来越明朗,越来越清晰,善导大师在唐代这个时候来应机示现。

  我们知道中国佛教宗派的建立是集中在隋唐两个时期,隋朝末期,唐代初期,整个八大宗派都建立完了。唐代是高僧聚集的时期,大家都在一起,来建立自己的宗派。玄奘大师建立唯识宗,智者大师建立天台宗,慧能大师成就了禅宗,吉藏大师建立三论宗等等。那麽善导大师就开显净土宗。他虽然在十三祖里面是排第二位的,但是真正开显净土宗的是善导大师,这个历史可能外部很多人不了解。

 

十、有善导大师的教法,我们往生有底气!

  要提到善导大师,自然跟他的着作有关联。善导大师在我们中国佛教历史上称为净土宗的集大成者。一个宗派,因为前面有龙树、天亲、昙鸾、道绰,乃至慧远,其他祖师包括智者大师也在弘扬净土教法。那麽多人都在弘扬净土法门,这个法就需要规范,需要统一。就像我们这个大饭店一样,如果设计师很多,每个人都来设计一套方案,你要把这个地方作为讲堂,他要作为餐厅,那这就乱套了,那就一定要有一个人来统一、来规范。

  善导大师是站在本地阿弥陀佛的化身这个角度,然後在事相上看,他传承龙树、天亲、昙鸾、道绰的教法体系,这样就把整个净土的理论做了一个完整的开显。他被称为净土宗的集大成者,就像天台宗的集大成者是智者大师,三论宗的集大成者是吉藏大师,那麽我们净土宗的集大成者是善导大师。

  善导大师最重要的着作有五部九卷,我们一想到善导大师就会想到这五部九卷了。今天下午的《法事赞》是其中的上下两卷一部,还有其他的,最重要的着作就是《观经四帖疏》,注解净土三部经之一的《观经》。《观经四帖疏》是开宗立教的一个根本典籍。学净土教法如果不看《观经四帖疏》,那几乎净土的信仰,净土的行法啊,教理啊,往生的信心啊,恐怕都很难生起来。

  我们很多人信仰净土法门,很多人念佛,但是能不能往生不知道。我们经常会问很多莲友,学了十多年,二十多年了,问他往生有把握吗?「唉,这怎麽敢说呢?谁敢说往生有把握?」

  我们现在敢不敢说?(敢!)有了善导大师的这个教法,就敢说了,有底气了。

  是不是因为我们修行好呢?(不是)。那有很多莲友讲自己能往生好像是修行好,不是,是因为阿弥陀佛修行好。阿弥陀佛已经把往生功德修行好了,「阿弥陀佛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是我们归命阿弥陀佛之後,阿弥陀佛的功德成为我们的功德,所以才能往生西方,不是因为我们个人修行好能往生。阿弥陀佛已经成佛十劫,众生往生的功德已经圆满,所以得到这个法的人你就自然敢讲我能往生,我有信心往生。

  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观经四帖疏》好像讲的是《观经》,实质上对净土三部经都有一个圆满的、系统的、纲要性的一个解释。他不会单独站在《观经》的立场来讲,是把三部经拉通融为一体,来看净土法门,这就是宗的意义。

  万法归一,除了万法要归一到净土法门以外,那净土宗三部经还要归一。归一到哪里呢?归一到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来。四十八愿是三部经的核心,是三部经的经体一样。那四十八愿是因,成佛之後呢?果在哪里?六字名号!

  整个三部经都是围绕六字名号在讲。我们一般人看《观经》就会看到哪里?三福、九品,跑调了,就像唱歌的人跑调了一样,没有看到根本。《观经》里面的核心讲的是六字名号功德。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这个是出自《观经》。《阿弥陀经》讲「阿弥陀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他光明无量照十方国照谁呢?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不念佛的众生,阿弥陀佛就不摄取。这个就是一,一定要归一的地方。我们要往生西方,要得到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那就一定要归命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善导大师有一个解释,整个三部经一句话讲完,这样我们来看三部经就非常明了。「《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观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弥陀名号得生。《阿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你看,《无量寿经》四十八愿唯明专念名号往生。「《观经》定散文」——定善、散善。定就是十三种定观,散就是三福九品。定善、散善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唯一标显突出的就是专念名号往生,所以《观经》并没有讲三福往生,没讲九品往生,只讲念佛往生。这个就是善导大师开宗的地方,这个宗就在这里——念佛往生西方。

  他不是说三福往生的,三福能往生吗?我们可以想像,三福是世间的善法,孝养父母,尊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所有的法门都讲这个,佛教的基础都会讲这个,甚至世间善法也会讲。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教育,首先就教育孝养父母,尊重师长,那儒家人士有没有往生的?孔子?儒家文化,他们孝养父母,尊重师长,他们往生没有?他连净土都不知道,怎麽往生呢?所以不是靠这个来往生,这个是我们人间善法。那释迦牟尼佛开三福九品,开定散二善,最终的目的是什麽?通过这个因缘,你孝养父母,尊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读诵大乘,劝进行者等等,最後来归命阿弥陀佛,就可以往生。

  「广开净土之门」,把净土的门敞开。所有的人,上至等觉菩萨,观音势至文殊普贤,下至五逆十恶,下下品,五逆众生,你一辈子造罪,甚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临终遇到阿弥陀佛,乃至十声,乃至一声,阿弥陀佛也不舍弃你,也往生西方。这个就是普度众生之法。等觉菩萨可以往生,五逆十恶可以往生,三福九品所有众生都要回向,都要归命南无阿弥陀佛,这样我们所有众生的心都归到阿弥陀佛的大愿海当中来了,这就是万流归海。所有众生的心识是一样的,都是一体的,心心无碍。

  成佛,我们讲即心即佛,心即是佛。我们众生的心在哪里?我们众生的心都是轮回的心,烦恼的心,业障的心。这个心是不能解脱的,只有佛心才能解脱,只有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无量寿命,这个才能解脱。

  当把我们凡夫的心舍掉,我们来归命阿弥陀佛,仰仗阿弥陀佛的功德,你就自然成佛了,那不用说了。就像我们没有能力做山珍海味,你到大饭店来吃饭就可以了。你什麽代价都不需要付出,这就是他力法门,果地法门和因地法门不同的地方。

  如果我们要得到阿弥陀佛大饭店这麽个结局,好,你去发愿,去集资金,找人力建设,找地盘,找关系,办手续,等等。等你建好了,命就没有了,这就是你自己付出的代价还不一定有收获。但是,人家建好了之後呢,我们不需要一点点代价,直接来到这里,被我们宗悟法师全部请过来了,饱餐一宴,这样就得到这个老板所付出的代价,他十多年的心血可能我们一瞬间全部得到了。

  阿弥陀佛五劫思维,兆载永劫修行的功德呢,我们一「南无」就得到了,这个就是归宗了(掌声)。这个宗要认清楚,这个宗在哪里,不然宗都不知道,祖宗在哪里也不了解。

  善导大师五部九卷,他就是开显这个宗。立宗,不只是一个宗派啊!一般人理解是个宗派。宗派是一个形式,是一个传承法的体系而已。真正的宗,是宗旨,它的意义,它归宗的地方。善导大师在《观经疏》中讲「念佛三昧为宗」,这个才是宗。《观经》虽然讲观佛三昧,实质上是念佛三昧为宗。最後在结尾的地方,释迦牟尼佛付嘱阿难,就是要「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善导大师有解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望佛本愿,那麽我们要归宗,怎麽归呢?

  归宗不是归到哪一个人,不是归到哪一个团体,归宗是要归到佛,归到净土。阿弥陀佛是净土的本尊,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建立的,那我们归宗就要「望佛本愿」,来望,抬头仰望,因为佛的境界太高,我们凡夫没法猜测,没法去透达佛意,只能仰望,这个就是信仰。

  所谓信仰,反过来就是仰信,信仰不是一定要非常明白才能信仰,你即使不明白也可以信仰。像我们今天有个小朋友,才几岁,可以来唱《弥陀赞歌》。他也很信仰,他不是因为对净土教法了解很多,他是只要内心有善根,这就是善根。

  什麽叫善根?善根和善不是一个意义。我们一般人理解的善呢,行善积德做好人就是善。佛门讲的是善根,它为什麽是一个根呢?根就像树根一样,一个很小的组织

  可以长成参天大树,那个叫善根。那麽我们这个种子,很小的种子,能够成佛的根,这个叫善根。如果你是一个草,你这个草的组织再大,它也不是长成参天大树的根。它没这个基因。

  那我们凡夫众生的善再多,如果你这个善根不能成佛,不能往生,这个就不是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缘。那我们的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缘在哪里呢?在六字名号里面。六字名号具足无上功德,你来接受它,把佛的基因,佛的功德种在我们内心来,播种。我们现在大家都在播种,一个荒芜的地方,你播下一个种子,慢慢的就长成森林来了。那麽我们内心很荒凉,我们内心很枯竭,凡夫业障深重,大家都在播菩提的种子。这个种子怎麽播下去呢?

  净土法门简单,阿弥陀佛的六字名号功德播到我们心中来,你来信仰它,你来称念它,这样这个种子就开花结果了。「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莲生;但使一生常不退,此华还到此间迎」。这个种子就开花了。这样归宗就归到我们心里,这个宗就来到我们内心,落实到我们心中来了,这个才是真正的认祖归宗了。

 

十一、善导大师随时与你同行!

  善导大师在《观经疏》中有一段话:「今乘二尊教,广开净土门」。大家看这个开宗怎麽开出来的:今乘二尊教。「今」就是现在,善导大师我,「乘」,仰乘,乘靠二尊的教法,「二尊」,就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这两尊佛的教法。

  这净土法门高啊,它是两尊佛的教法,不是菩萨教法,不是罗汉教法,也不是人天教法,不是劝我们行善,做一个好人而已,它是以两尊佛的最高教法来开立净土宗的。

  「广开净土门」净土的大门,在哪里呢?像我们来到阿弥陀佛大饭店,你要找到一个门,才能进来啊!这个门如果不通畅,四面都堵的很死,你在外面转了半天也进不来。那个门在哪里?要开,不但要开,要开的很大,广开。门开得越大,人才来得越多,才进得来,你开的门很小,那很多众生进不来。释迦牟尼佛讲八万四千法门,最後是要引导众生,都要回向往生西方净土。这个时候,就要把西方净土这个门打开。

为什麽要打开呢?因为被人关上了。

  有很多不了解净土法门的人,就觉得往生很困难,往生障碍很大。你善根少的不能往生,你修行不好不能往生,你业障深重不能往生,你心不清净不能往生,你不能持戒修行不能往生。这个门就被很多人关,越关到最後就要封死了,大家都进不来了。

  善导大师那个时代,因为弘扬净土教法很多,尤其都不是一般的人,有很多人讲往生非常难。像《观经》下下品五逆十恶的人,大家都觉得五逆十恶的人,今世没有往生,虽然他想往生,但是他的五逆十恶怎麽办?他造了那麽深重的业障,他能往生吗?大家觉得佛讲他往生是鼓励他、安慰他,希望种一个远因,下一辈子修行,可能下辈子能往生,这叫「别时意趣」。

  这个观点在隋唐时期非常蔓延,很多人都讲。那很多净土的行人一听到这句话,往生的信心一下就没了。刚开始还有点信心,结果越听越没信心。

  我们现在也有很多人也是如此,刚开始听说净土好啊,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四十八愿摄受众生,还很有信心。结果修着修着,发现我业障这麽重啊,修行很艰难,我心不清净啊,东听西听,听多了之後信心没了,最後连往生的希望都不愿意了,放弃往生了,有些人然後学其他法门去了。这就是门被关上了。门被一些知见关上了,被别行别解,异见异执的不同的观点,遮挡住了。

  善导大师来就是要扫开疑云,广开净土之门,要把这些疑雾障碍全部清理完毕。整个五部九卷就是在开显净土宗的核心要义。我们去读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你会越读越欢喜,越读越踊跃。刚才《法事赞》一样念起来,「愿往生,愿往生」。那你念起来,这个心就从低八度调到高八度去了,这个往生心就一下激发出来了。往生心激发出来如果人家来给泼一盆冷水,你再想往生,往生很困难了,完了,这个往生心又被消灭掉了。

  我们看祖师,看佛在经典着作当中都是在激发我们的往生心,增长我们的信心,让我们安心念佛。「一切恐惧,为作大安」。我们娑婆世界众生的疑惑太多,担忧太多,顾虑太多,只有广开净土之门,扫清一切疑惑障碍,这样我们心才能安,才能安心念佛,老实念佛。

  开宗,可以讲善导大师是从三个方面在开显:教、行、果。教是教法,行是行法,果是功德利益。教就是判教。善导大师在整个体系里面,对佛法的判教有很重要的概念。一个是顿渐二教。「顿」就是快速、圆顿、顿超,我们学佛法都知道这个词语,比如禅宗就讲顿教,快速的法门。渐就是慢慢来,不着急。三大阿僧只劫修行,这次不往生,下次再来。如果你们想下次再来,可以慢慢来不着急。如果想着急的呢,那就快点来,要顿,快速的。顿渐二教,整个佛法可以分成这两类。顿教是快速成佛的法门,禅宗可以讲是顿教,天台宗也有顿教,华严宗里面也有顿教,净土法门也是顿教。那净土法门跟禅宗,跟天台,跟其他法门比呢,它是顿中之顿、圆中之圆。为什麽呢?

  因为净土的顿教比其他顿教更快速、更圆满,乃至一念就往生。我们张口「南无阿弥陀佛」就往生了。有没有乃至一念就开悟的?你看古代的祖师大德禅宗慧能大师。慧能大师是特别的人,一听说《金刚经》那句话就开悟了,但除此之外就没有第二个人了,很多人都是经过千山万水,千辛万苦。那麽净土法门一念就可以往生,一念可以成佛。菩萨可以一念往生,五逆十恶也可以一念往生,临终遇到,乃至临终一声也可以往生,这个快速到了极致了,遇到了就可以往生,遇到了就可以成佛。

  所以天亲菩萨讲:「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遇到阿弥陀佛你就可以得到功德大宝海。我们今天饱餐一宴,就可以往生西方成佛。这个是最快的地方。(掌声)

  「顿渐二教」里面就包含了龙树菩萨、天亲菩萨、昙鸾祖师、道绰大师这个法脉下来的「难易二道,圣净二门」,都涵盖在里面。这就是判教的内容,详细的大家可以去看相关的资料。

  还有一个就是「要弘二门」,要门,弘愿门。这个是善导大师思想最重要的一个判教。我们一般人大部分修的都是要门,诸行回向往生,修种种功德回向求往生,在佛教很普遍。

  弘愿门就是专修念佛往生西方。弘愿,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两个概念都不一样:一个行三福,一个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一个是世间的福报、善法,一个是超越世间,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力成就的庄严国土。要门、弘愿门,是杂行走向专修的一个判教,顿渐二教是舍渐教,舍其他法门归向净土的一个判教。这是教判。

  第二个是行判,行就是行法。我们选择净土教法,万法归一,归依阿弥陀佛。一佛一法一净土,那我心中只有这一尊佛,南无阿弥陀佛之後,我怎麽修行呢?怎麽落实我的行持?标准在哪里?这个就是五种正行判,正杂二行判。五种正行,五种正行之外就是杂行,这个就是标准。五种正行里面有主次,念佛是主,念佛是根本,念佛是往生正定业,只要念佛就决定往生。其他是帮助我们了解念佛的道理,也要读经,也要礼拜,也要观察等等。

  行判的目的,最重要的就是「机法深信」,「一向专念」。通过教判,行判,让我们反省到自己,修其他法门修不来。我们都是凡夫众生,业障深重,然後我们来归命阿弥陀佛,相信四十八愿决定可以救度我往生,落实到行持当中,「一向专念无量寿佛」。

  果判,果地功德。那我们念佛,凡夫众生念佛,往生之後会得到什麽功德利益呢?很多人经常会讲到极乐世界,还有什麽品位呀,三辈九品啊,四土往生呀,善导大师这里面没有这些概念。超越这些概念,不是没有,是超越。

  就是我们很多人只看到表面,没有看到净土宗最後的根本,果地功德,西方极乐世界不是三福九品,不是四土往生,是报佛报土。善导大师讲极乐世界是报佛报土,「极乐无为涅盘界,随缘杂善恐难生」;「念佛即是涅盘门」。我们念佛进入的是涅盘之门。涅盘是成佛之道,我们念佛即成佛,就在这里,因为你念的就是佛,成的就是佛。不是要成佛,念佛本来就是佛,念佛即是佛,这个就是果地功德的利益。我们得到的是佛功德,那你往生之後自然是进入佛的世界,佛的净土,报佛报土。

  以善导大师这个思想来看,凡夫众生可以直入报土,这个是果地功德的利益分判。

  那麽了解善导大师的这个教、行、果分判之後,对净土宗,这个宗的意义就可以认识清楚了。

  希望我们大家下去之後,对善导大师多了解,多认识。善导大师不是历史的人物,也不是在西安,也不是在龙门大佛,善导大师在我们心中。你要把五部九卷,他留下来的着作,消化吸收,信仰落实在我们的行为当中来,那这样你是真正的认祖归宗了。

  我们家里面善导大师随时与你同行!(掌声)

  南无阿弥陀佛!
  (全文完)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