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谈开示

  1. 「二河白道喻」给念佛人的启发
  2. 《示病友》讲记(二)
  3. 《示病友》讲记(一)
  4. 爱的建设
  5.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
  6. 学法「十二防」
  7. 出家「三随」「三不」
  8. 如何面对法义之争
  9. 认识「观世音菩萨」
  10. 净土法义的修学次第与弘法原则
  11. 净土思想的善导者
  12. 《观经》教眼
  13. 纯粹的净土宗(三)
  14. 纯粹的净土宗(二)
  15. 纯粹的净土宗(一)
  16. 学僧工作 爱心为本
  17. 好好照顾自己
  18. 惜福与环保
  19. 念佛与做人
  20. 三好念佛人
  21. 做事与念佛
  22. 不问罪福 称名必生
  23. 关於道场的软硬体建设
  24. 下品下生之安心
  25. 宗风学习(三)
  26. 宗风学习(二)
  27. 宗风学习(一)
  28. 弥陀之家 爱心为本
  29. 於「弘愿寺」为莲友开示
  30. 为「福圣寺」常住僧众开示
  31. 书读百遍 熏法入心
  32. 如何让法义入心──多闻熏习
  33. 流通法宝即是做弥陀的手足
  34. 南宁问答
  35.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四)
  36.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三)
  37.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二)
  38. 净土宗宗旨与特色(一)
  39. 净土宗特色
  40. 净土宗宗旨(二)
  41. 净土宗宗旨(一)
  42. 人生之目的
  43. 答网上莲友问(三)
  44.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下篇)
  45.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中篇)
  46.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上篇)
  47. 净土宗行人的时代感与使命感
  48. 「净土宗如理论答七要事」概述
  49. 湖北仙桃弥陀寺念佛法会开示(三)
  50. 湖北仙桃弥陀寺念佛法会开示(二)
  51. 湖北仙桃弥陀寺念佛法会开示(一)
  52. 於「净土宗中山念佛会」答莲友问
  53. 於「净土宗中山念佛会」开示
  54. 於「弘愿寺」为僧众开示
  55. 弘愿寺「护法联谊会」皈依开示
  56. 弘愿寺「护法联谊会」开示(二)
  57. 弘愿寺「护法联谊会」开示(一)
  58. 净土宗如理论答七要事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

  1.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十二)
  2.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十一)
  3.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十)
  4.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九)
  5.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八)
  6.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七)
  7.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六)
  8.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五)
  9.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四)
  10.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三)
  11.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二)
  12. 《观经疏四重判》讲记(一)

《净土宗概论讲记》

  1.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八)
  2.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七)
  3.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六)
  4.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五)
  5.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四)
  6.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三)
  7.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二)
  8.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一)
  9.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十)
  10.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九)
  11.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八)
  12.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七)
  13.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六)
  14.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五)
  15.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四)
  16.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三)
  17.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二)
  18.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一)
  19.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十)
  20.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九)
  21.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八)
  22.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七)
  23.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六)
  24.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五)
  25.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四)
  26.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三)
  27.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二)
  28.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一)
  29. 《净土宗概论讲记》(十)
  30. 《净土宗概论讲记》(九)
  31. 《净土宗概论讲记》(八)
  32. 《净土宗概论讲记》(七)
  33. 《净土宗概论讲记》(六)
  34. 《净土宗概论讲记》(五)
  35. 《净土宗概论讲记》(四)
  36. 《净土宗概论讲记》(三)
  37. 《净土宗概论讲记》(二)
  38. 《净土宗概论讲记》(一)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

  1. 第43课:释去普通疑惑(三)
  2. 第42课:释去普通疑惑(二)
  3. 第41课: 一、三经要点(二) 二、答疑(一)
  4. 第40课: 一、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特色 二、三经要点(一)
  5. 第39课:称名一行,总超万行 ──善导大师「念佛绝比」之文(五)
  6. 第38课:称名一行,总超万行 ──善导大师「念佛绝比」之文(四)
  7. 第37课:称名一行,总超万行 ──善导大师「念佛绝比」之文(三)
  8. 第36课:称名一行,总超万行 ──善导大师「念佛绝比」之文(二)
  9. 第35课: 一、弥陀光明,唯摄念佛──善导大师「唯摄念佛」之文(二) 二、称名一声,顿超生死——《观经》「称名往生」之文 三、称名一行,总超万行──善导大师「念佛绝比」之文(一)
  10. 第34课: 一、弥陀大悲,急救苦者──善导大师「溺水偏救」之文 二、弥陀光明,唯摄念佛──善导大师「唯摄念佛」之文(一)
  11. 第33课: 一、不顾贪瞋,称名必生──善导大师「二河白道」之喻(二) 二、不论凡夫,只论弥陀──善导大师「凡夫入报」之文
  12. 第32课:不顾贪瞋,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二河白道」之喻(一)
  13. 第31课:不虑妄念,称名必生 ──源信大师「不染污泥」之文(二)
  14. 第30课:不虑妄念,称名必生 ──源信大师「不染污泥」之文
  15. 第29课:不问罪福,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不问罪福」之文(二)
  16. 第28课:不问罪福,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不问罪福」之文(一)
  17. 第27课:不问时节,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不问时节」之文
  18. 第26课:不择众机,称名必生 ──法照大师「瓦变成金」之偈
  19. 第25课:诸佛作证,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诸佛舒舌」之文(二)
  20. 第24课: 一、名号本义,称名必生──善导大师「六字释」之文(三) 二、诸佛作证,称名必生──善导大师「诸佛舒舌」之文(一)
  21. 第23课:名号本义,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六字释」之文(二)
  22. 第22课:名号本义,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六字释」之文(一)
  23. 第21课:本愿不虚,称名必生 ──善导大师「本愿四十八字释」之文
  24. 第20课:定业与助业 ──善导大师判「正助二业」明傍助业专正定
  25. 第19课:正行与杂行 ──善导大师判「正杂二行」劝舍杂行归正行(三)
  26. 第18课:正行与杂行 ──善导大师判「正杂二行」劝舍杂行归正行(二)
  27. 第17课:正行与杂行 ──善导大师判「正杂二行」劝舍杂行归正行(一)
  28. 第16课:要门与弘愿 ──善导大师判「要弘二门」而引要门入弘愿(三)
  29. 第15课:要门与弘愿 ──善导大师判「要弘二门」而引要门入弘愿(二)
  30. 第14课:要门与弘愿 ──善导大师判「要弘二门」而引要门入弘愿(一)
  31. 第13课:圣道与净土 ──道绰大师判「圣净二门」而舍圣道归净土(三)
  32. 第12课:圣道与净土 ──道绰大师判「圣净二门」而舍圣道归净土(二)
  33. 第11课:圣道与净土 ──道绰大师判「圣净二门」而舍圣道归净土(一)
  34. 第10课:信机与信法 ──善导大师释「机法深信」而弃自身归弥陀
  35. 第9课:自力与他力 ──昙鸾大师释「自他二力」而贬自力乘佛力(四)
  36. 第8课:自力与他力 ──昙鸾大师释「自他二力」而贬自力乘佛力(三)
  37. 第7课:自力与他力 ──昙鸾大师释「自他二力」而贬自力乘佛力(二)
  38. 第6课:自力与他力 ──昙鸾大师释「自他二力」而贬自力乘佛力(一)
  39. 第5课:难行与易行 ──龙树菩萨判「难易二道」而舍难行取易行(二)
  40. 第4课: 难行与易行 ──龙树菩萨判「难易二道」而舍难行取易行(一)
  41. 第3课:善导大师思想概述
  42. 第2课:印光大师赞善导和尚(二)
  43. 第1课:印光大师赞善导和尚(一)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

  1.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临终时示门第之法语)
  2.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辨食鱼之法语)
  3.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妓女之法语)
  4.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四郎之法语)
  5.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重衡之法语)
  6.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忠纲之法语)
  7.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赖纲之法语)
  8.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无品之法语)
  9.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尼众之法语)
  10.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信寂之法语)
  11.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随莲之法语)
  12.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道遍之法语)
  13.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乘愿之法语)
  14.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圣光之法语)
  15.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示隆宽之法语)
  16.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述《阿弥陀经》大意之法语)
  17.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从配流上洛之後开示之法语)
  18.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21~25)
  19.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16~20)
  20.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11~15)
  21.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6~10)
  22.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1~5)
  23.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白道之事)
  24.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三部分「三心料简及法语」三心料简(一))
  25.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二部分21~总结)
  26.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二部分16~20)
  27.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二部分11~15)
  28.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二部分6~10)
  29.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二部分1~5)
  30.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46~小结)
  31.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41~45)
  32.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36~40)
  33.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31~35)
  34.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26~30)
  35.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21~25)
  36.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16~20)
  37.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11~15)
  38.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6~10)
  39. 《念佛安心法语》讲解(第一部分1~5)

石家庄念佛开示

  1. 石家庄念佛开示(四)
  2. 石家庄念佛开示(三)
  3. 石家庄念佛开示(二)
  4. 石家庄念佛开示(一)

念佛往生开示

  1. 念佛往生(问答部分)
  2. 念佛往生开示(正文)
净土宗
净宗法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净宗法师 > 法谈开示
top

法谈开示

宗风学习(一)

——宗风俗谛的重要与学习方法

 

       南无阿弥陀佛!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每半个月有一次《宗风.俗谛》的学习心得交流。请大家合掌,将《宗风.俗谛》十条共同诵一遍。

 

       首先,很感恩大众,由於大众的互相成全,我们才可以有这样一个共同学习的机会。其实,人是要在大众当中磨练的,要在团体的共同淘淬当中,在种种顺逆境界的磨砺当中,才有可能进步。所以,要感恩大众。如果是一个人住的话,那就不会有进步,甚至会退步。因为我们的知见、我执,都会坚固、加深。可是,在团体当中,为了团体的和合、共同的运作,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诉求会让我们调整自己的心性,甚至改善自己的气质,这样才会有进步。

 

       慧净上人制订《宗风.俗谛》,就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在团体当中共住,和其他人打交道,更好地处理事情。

 

       今天,先由我来跟各位说说我对於《宗风.俗谛》重要性的认识。我所认识的,是就我个人的理解,深度和广度肯定是不够的,不过说出来给大家一个参考。

 

       先说明《宗风.俗谛》的重要性,分三个方面:

一、净土宗宗风俗谛;

二、净土宗宗门规矩;

三、念佛人行为准则。

 

一、净土宗宗风俗谛

       我们所修学的,是净土宗。净土宗是唐朝善导大师创立的;虽然说在唐朝就创立了,其实我们今天来修学,还如同新的一样。为什麽呢?因为宋、元、明、清这一千多年来,善导大师的这一法脉在中国几乎是失传的,因为着作没有遗留下来。所以,我们今天能读到善导大师的《观经疏》、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从教理的理论基础,到对於我们众生的认定,到对於往生净土的行法和利益的阐释等等,所展现出来的深广内容,几乎是全新的。可说千年来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我们今天来学习净土宗,其实是旧的,也是新的。

 

       那麽,这样一个宗派,它能展现出怎样的风气,这就是所谓「宗风」。宗风,就是一个宗派的风气。

 

       家有家风,民有民风,写文章有文风,办道场有道风。「风」也好,「气」也好,其实是看不见的。虽然看不见、抓不着,但是,能明显地感受到。一个人很有风度,很有气质,其他人会不知不觉被吸引。到民风淳朴的地方,我们也会心地柔和、淳朴起来;到民风刁蛮的地方,那我们也会感到非常不自在。可说在人人相从、相习成风之下,个人很难抵御、不受感染,所谓「入乡随俗」。

 

       宗风,就是一个宗派形成的一种特定风气。这种风气一旦确定,一旦形成,那麽,只要接触到这个宗派,人们就有一种明显的感觉、感受,甚至潜移默化当中就被陶冶、感化。

 

       这就是宗风的重要。

 

       所以,净土宗宗风的确立,可以讲是一件大事情。

 

       宗风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真谛,二是俗谛。

 

       一个宗派,一定是有真谛和俗谛的。我们现在每天所诵念思惟的,就是《宗风.俗谛》的内容。

 

       「真谛」和「俗谛」是什麽意思呢?

 

       真谛,就是指出世间的真理;俗谛,就是指世间真理。

 

       以我们净土宗来讲,真谛就是「往生之道」,俗谛就是「处世之道」。

 

       我们所印的书,封底都会有四句宗旨——「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广度十方众生」,这就是真谛。净土三经、祖师所遗留下来的着作,也主要是开示这一方面的内容。我们平常讲经说法、开示的内容,也多数是以真谛为主的。

 

       有关俗谛这一方面,《大经》三毒五恶段、《观经》三福都有涉及,但总体上,以净土三经、五位祖师的着作来说,内容比较少一些。上人把相关的内容,契合我们法门特点的,把它们组织起来,就成为净土宗的《宗风.俗谛》。

 

       一个念佛人,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人,有家庭,有单位,有朋友,有同事,会遇到种种的人和事。应该怎样来处理这些人和事?有时候就觉得很为难,也不知道该如何做,这是一门大学问。

 

       「处世之道」,它里面有「道」。讲「谛」,讲「道」,都是真理。顺着「谛」,顺着「道」,也就是顺着真理去做的话,就会顺利,就会有幸福,就会感到很安乐;如果不顺「道」,不顺着真理去做,那就一定不顺利,也一定不幸,也一定苦恼。

 

       有人说「我念南无阿弥陀佛了,佛祖怎麽还不保佑我呀?我怎麽人际关系还这麽糟,还是过得这麽苦苦恼恼呢?」不是佛祖不保佑你,是你不知道「处世之道」。

 

       那这样能不能往生呢?这样也是能往生的。只要你专修念佛,愿意往生,也是能往生的。不过,一辈子过得很苦恼。

 

       如果能随顺《宗风.俗谛》的内容,稍稍规范自己、约束自己来奉行它,哪怕你行到一寸,你前面就会开阔不止一丈、十丈,可能是一百丈,甚至多少里都能开阔出来——心地宽一点,世界宽一片。

 

       《俗谛》内容非常实际,对我们个人,对我们的家庭,对我们的团体,对我们的法门,都非常重要,非常有帮助。

 

       可能有人认为「只要我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好了」,这话是不错,但如果对於俗谛方面一点点都没有感受,一点点也不奉行的话,那在团体当中也不能和合,个人居住也会很苦恼。

 

二、净土宗宗门规矩

       净土宗的《宗风.俗谛》,也是净土宗的宗门规矩。

 

       一个宗派,一个法门,要有规矩;一个团体,要有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规矩,就能成方圆。

 

       「规」是圆,弧线。「矩」是方,直线。木匠有了规,有了矩,他就能做出方的桌子、圆的桶,方方圆圆、大大小小的器具都可以做出来了。如果没有规矩,扛一根大树给他,也只能当柴烧。

 

       一个宗派,也是要有规矩的,这样才能塑造、培育适用的人才。

 

       比如说我们初出家,来到弘愿寺道场,几乎像从山里扛出的一根原木,如果不经过规矩的改造,那怎麽用你呢?只能锯一锯当柴烧。要想用起来,就要通过规矩的历练、造就。

 

       上人制订的《宗风.俗谛》,就是我们净土宗的宗门规矩。

 

       任何人进到这个门里来,就受这种规矩的塑造,以我们本身的器质、材料,成为法门当中有用的人才:这就是宗门规矩的重要性。

 

       其实,佛门是很讲究规矩的。佛陀制定僧团的戒律,就是僧团的规矩。佛教传入中国,戒律也传来了。由於风俗的不同,甚至地理、气候等等不一样,完全照搬印度佛陀时代所制定的戒律,就未必能够适应。所以,祖师大德根据戒律的精神和本土的习俗、众生的根性、法门的特点,又制定了「清规」。合在一起,就成为「清规戒律」。

 

       大家都知道,「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但清规其实也没有完全传下来。现在,我们甚至连《百丈清规》具体的条文到底是什麽都不知道。清规也慢慢地演变,变成了现在一般讲的「丛林规矩」。

 

       甚至,大家口耳相传,没有文字依据的,也有许多规矩。这些规矩,有时候连我们出家多少年都搞不清,往往都是信众之间传得多。一旦犯了这些规矩,就心中忐忑不安。所以,大家都觉得佛门规矩很多。

 

       当然,这些规矩,很多是好的,非常有用的。但是,也有些就是刚才所说的,不能适用;甚至,陈规陋习,非常繁琐,徒具形式,让人敬而远之,不敢踏入佛门,这些就需要改善。

 

       上人所立的规矩,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依於法门。就是从法门出发,适合弥陀救度的法门。任何规矩,不适合法门的特点,那这个规矩就拗了劲,不仅对法门不能成全,反而有负作用。所以,这是一个根本。

       第二,契合众生。就是顺应我们的根机。

       第三,契合时代。

       第四,简明易懂。

       第五,切实可行。

 

       《观经》里面的「三福」,我们佛教通常所说的「五戒十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些内容都很好;慧净上人也曾解释过这些内容,但上人并没有把这些放在《宗风.俗谛》里面。那麽,是这些内容不重要、不好吗?那倒不是,只是说,这些内容比较宽泛一些。

 

       比如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很好,上根利智的人听到,「一切恶不可作,一切善当奉行,我要努力去做」;一般人,这句话听到,等於没有听。因为一般人心比较散,没有那麽微细、敏锐,「诸恶」「众善」指什麽呢?因为太笼统,读起来几乎就滑过去了,起不到警戒作用。

 

       而《宗风.俗谛》的内容,因为针对性强,比较切实可行。

 

       上面五个特点,也可以说成「一、二、三」:

 

       「一」是一个根本;

       「二」是两个顺应;

       「三」是三项内容。

 

       先说一个根本。

 

       这十条内容,大家知道哪一条是根本吗?第一条是根本。

 

       第一条有三句话,哪一句话是根本呢?第一句「对弥陀恭敬信顺」是根本,底下所有的内容,都是从这一句流现出来的。

 

       「对弥陀恭敬信顺」,就体现在「机法两种深信」。「法深信」——信弥陀一定救度我这样的人,信弥陀的慈悲。

 

       法深信落实在我们身上,就会展现出「对他人恩慈体贴」。

 

       「机深信」,信我是罪恶生死凡夫,无有出离之缘,信我是最差的,这样展现出来,就会「对自己谦卑柔和」。

 

       所以,这第一条是大纲大本,就好像菩提心是佛法的根本,任何善事结合菩提心才有功德。净土门的大纲大本,就是「对弥陀恭敬信顺」。

 

       「对弥陀恭敬信顺」,单独这一句来看,属於真谛,那为什麽放在俗谛?因为真俗二谛分不开,真谛统摄俗谛,流出俗谛;俗谛依於真谛,庄严真谛。如同树的根干与枝叶。如果没有这句「对弥陀恭敬信顺」作为根本的话,下面所有的话都只不过是世间的修身养性,谈不上是净土宗的《宗风.俗谛》。

 

       既然是从弥陀救度这个根本所出生的,那麽就有两个顺应。

 

       第一,顺应法门的特点。

 

       定立的规矩,如果和法门的宗旨、特点不相吻合,那自然是不可行的。我们把禅宗或其他宗派的规矩拿来,基础共通的部分,可以用;有些修行方向性不同的部分,那就不可用。所以,需要确立我们净土宗本门的宗门规矩——《宗风.俗谛》,这是它的必要性。

 

       第二,顺应念佛人的心理趋向。

 

       念佛人,专修念佛,两种深信,感受到弥陀的慈悲和自身的卑劣,心中有一种自然的倾向,向着善,向着上,向着净;被弥陀慈悲所感动,也愿意包容、慈悲他人;自觉自身愚劣,就会生出惭愧、谦卑。

 

       所以,这里所展现的内容,不是勉强的,而是从法义所流现出来的,和我们念佛的心理趋向相呼应,能够引导、加强我们向善、向上、向净昇华的力量。

 

       「我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完全靠阿弥陀佛,我是个卑劣的人」,这是念佛人的心理;如果定的规矩,让他要如何「作顶天立地的汉子」,要如何「不向如来行处行」,那跟法门特质完全相反,和念佛人的心理也完全不相应。

 

       《宗风.俗谛》,我们读起来很舒服,很相应。

 

       这十条可以概括为三方面的内容,也就是第一条的三句,简略地说为三个字:一是「信」,二是「慈」,三是「谦」。

 

       「信」者,信佛——对弥陀恭敬信顺。

       「慈」者,慈他——对他人恩慈体贴。

       「谦」者,谦己——对自己谦卑柔和。

 

       一个净土宗的念佛人,应该展现这样的气质风貌;我们的道场,我们的团体,也都要展现这样的气质风貌。

 

       《宗风.俗谛》也可以分成这三方面:世间善法、佛陀戒律和大乘菩萨道。

 

       比如说「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奉公守法,为世良民」,就是世间善法。而「恩慈体贴,谦卑柔和,不说是非,不求人过,不背因果」等等,虽然没有引用戒律的具体条款,但是有戒律的精神。因为戒律就是来调伏我们的烦恼,如果按照这样去做,你一定会烦恼调伏,这就是戒律的精神。

 

       「给人安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利益」,「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菩萨四摄法,菩萨自利利他,都含在这里边。

 

       十条内容的组织,前六条适合所有念佛人,後四条是为出家众特别补充的。

 

       第一条是总纲;二、三、四、五这四条,是细则;第六条,是总结。

       第一条总纲,刚才说过了——「信、慈、谦」。

       第二条「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奉公守法,为世良民」,是基本的做人要求。

       第三条相当於戒律的「止持」——止恶这一方面。

 

       还没有行善,先要止恶;还没有做一个好人,先不要做恶人;还拿不出钱出来布施人家,至少不要偷人家东西;不能和颜爱语地安慰人家、帮助人家,至少不要讲人家的是非,不要说人家的过错,不要揭人家的隐私。

 

       止恶,比较容易一些,所以放在前面。

 

       第四、第五条就是「作持」。「止持」是从消极面来说,不可以做的;「作持」是从积极面来说,应当要做的。比如四个「给人」,七个「凡事」,对人对事就这样去做。

 

       後四条中,第七条——生活、语言、威仪,这方面是指我们日常的身、口、意三业。第八条「诿罪掠功小人事」等等,是提供给我们在大众共处当中作为对照的。我们到底是「诿罪掠功」,还是「掩罪夸功」;是「让美归功」,还是「分怨共过」。第九、第十,都是讲谦德的好处。

 

       十条当中,讲「谦」是最多的。全部《宗风.俗谛》,其实是从信心里流露出「慈」和「谦」。讲「慈」,可能说「我还做不到」;讲「谦」,那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愿意做。

 

       总纲:一、对弥陀恭敬信顺……

       细则:基础──二、敦伦尽份……

       止持──三、自觉愚恶……

       作持──四、六亲眷属……
       五、给人安心……

       总结:六、学佛大悲心……

       补充:个人三业──七、生活—简单朴素……

       大众相处──八、诿罪掠功小人事……

       谦的好处──九、天道亏盈益谦……
       十、每见寒士将达……

 

       净土宗的宗门规矩,一旦确定下来,希望能够传续到未来永久。那麽,能不能传续到未来永久,需要我们这一代的努力,也需要我们接下来代代的努力,也要看未来众生的福报,很难预断。但是,目标是这样,希望这样。

 

三、念佛人行为准则。

       「准」,是标准;「则」,是原则。

 

       按这十条去做,至少有四方面的好处:

 

       第一,能够昇华我们的人格,改善我们的心性。这是必然的,大家试着去做,就能慢慢体会到。

 

       《宗风》的学习,经常酝酿,经常思惟,经常对照,经常反省,慢慢的在心中发酵。就好像做甜酒,慢慢慢慢,很纯很纯的酒就渗出来了。

 

       其实,我们这些材料、这些内容,背诵下来,你要思惟它,你要善思惟,这样它才会发酵、起作用。如果背完就算了,就好像米放进去,放进去还是米。那就要把它慢慢发酵,它就浸出来。即使人家不感到快乐,你自己也觉得很快乐——自得其乐,才是真乐。你自己内心里面有光明,有春风,这才是自己的本钱;不然,都不是。

 

       所以,这一点,从人格、心性上,对我们个人有帮助。

 

       第二,对念佛真谛也有帮助,就是说能够让我们加深对「机法两种深信」的体悟。

 

       机法深信,不光是文字上的,也不仅仅是一时的感动。

 

       凡夫的习性比较重,并不是说「我一旦感受机法深信,我完全仰靠阿弥陀佛救度,我在世间就马上做得多好了,多谦卑柔和了」,不是的,还是很刚强的。

 

       用《宗风.俗谛》来对照自己,我们的心会慢慢柔软下来。如果多少年还是那样子,很刚强,很蛮横,自己也一点体现不出谦卑,老是指责别人,一点也不体谅人家,那能说「机法深信」深入了内心了吗?

 

       想到「弥陀都对我这样慈悲了,我怎麽能够这样去责怪人家、求全责备呢?其实讲缺点,我可能比他更多,那我怎麽可以这样高慢他、呵斥他呢?」这样,我们的心就柔和了。

 

       第三点,按照《宗风.俗谛》这样去做,家庭一定和乐,道场一定和合。如果没有这样去做,就会不和;不和就要生病,就要起烦恼,就要破裂,就要失败。所以,这个「和」字,非常重要。

 

       第四,如果按《宗风》这样去做,「和」的话,我们在弘扬法门、化度众生这方面,就非常有力量。团体、道场和,就有很强大的摄受力。

 

       比如,我们住在道场里,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登台说法,都会写文章,但我们团结协作,整个道场就有很大的摄受力。即使每个人都很能干,如果道场不和,这个团体就没有摄化能力。

 

       相反,即使每一个人都似乎不是那麽很能干,但是团体很和,都按《宗风.俗谛》去做,都能够老实念佛,每个人来到这个团体里面,马上就像雪花掉到开水炉里,就化了,来一个化一个,来两个化一双,都化掉了。这就是「和」的力量。

 

       说法,有用口来说法,也有用身来说法。我们口或许不那麽流利,大脑或许不那麽灵光,思惟或许不那麽敏捷,登台说法或许有所不足,那我就从谦卑、慈悲开始做起。这样从和合团体来做,那你就是团体里面的一个宝贝。

 

       这个团体和的话,人家一走进来,自然就被感化。所以,不要说「我不能弘法,我这个人没用,我这个人不行」,不是这样的。只要处众能和,众生就能得利益。

 

       下面说一下我们要怎样学习《宗风.俗谛》。

 

       可以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每日诵念思惟。

 

       现在大家晚课以後,都在诵念《宗风.俗谛》。诵念是有作用的,熏在我们心中。诵念是为了思惟。因为,你要思惟的话,没有材料,你不记得,你怎麽思惟啊?诵念,记在心中,然後去思惟它。

 

       这个思惟非常重要。思维要细。心比较粗是思惟不出什麽东西来的,一读而过,「不说是非,不听是非,不传是非,不较是非——哎,对!我是不说是非的!」

 

       其实「不说是非」四个字是很不容易做到的。我们天天都在搬弄是非,搬弄得非常多。嘴上没有说,心里在说。是非就是人我对错。其实,佛法讲因缘,修行人不可以跟世间人一般见识,来作法官、作裁判,判人我对错、是非曲直,而是要站在佛法的立场,以更高的姿态来包容所有的人。

 

       就像开车一样,同在地面上开,难免会有冲撞。那如果人家在地面开车,而你在空中驾直升机,绝对不可能跟他有冲撞。修行人的心态如果提升到佛法的高度,就不可能跟世间人发生冲撞。

 

       这里有一则故事。

 

       有一个老和尚,带了几个徒弟。有一天,两个徒弟为了某件事情争论不休(争论就是是非啦)。

       大徒弟说:「事情是这样这样这样……我的观点如此如此如此……。」

       二徒弟不同意:「哎,你这个不对、不正确,应该是这样这样……」。

       两人相持不下,说:「那好吧,我们找师父评理去。」

       大徒弟对师父说:「师父,刚才我跟师弟争论,我的理由是这样……我的观点是这样……我的看法是这样……你看我有一、二、三、四……师父,你看我对不对?」

       老和尚眼睛也不睁,头也不抬,就立即点头说:「嗯,你对。」

       大徒弟很高兴,出门了:「啊,师父说我对!」

       二徒弟不服,「明明我对呀!怎麽你对呢?」「哎呀,师父!不可听一面之词啊!大师兄这样讲不全面,我的观点是这样这样……您看我对不对?」

       老和尚依然眼睛不睁,头也不抬,点头:「嗯,你对。」

       师弟也高兴了,「看,师父说我对!」

       後面还有一个小和尚,正在给老和尚打扇,听完老和尚跟大师兄、二师兄的对话,感到疑惑不解。他头一抓,说:「师父,我有问题。」

       「嗯,请问。」

       他说:「大师兄跟二师兄的观点截然相反,如果大师兄正确,二师兄就不对;如果二师兄正确,大师兄就不对。师父,您怎麽说两人都对呢?」

       这个时候,老和尚稍微睁开了眼睛,回头看了一下小和尚:「嗯,你也对。」

 

       这就是有名的「你对,你对,你也对」的故事。

 

       那这个老和尚是老糊涂了吗?(如果我们在座的这样怀疑,他会对你说:「嗯,你也对。」)

 

       其实弟子们都不对,只有老和尚对。因为弟子们都落在是非观念当中,只有老和尚没有是非观念。心中有是非,就会说是非、听是非、传是非、较是非。心中没有是非,自然不会说是非,也听不到是非,当然更不会传播是非、计较是非。所以要切实去思惟它,单单一句「不说是非」,就不是那麽简单的一件事。当然我们可以从最基本的做起。

 

       第二,常读相关文章。

 

       如果缺乏人生阅历,缺乏智慧,缺乏前辈引导,即使思惟也会很贫乏,没有法味。

 

       那怎麽办呢?就要常读相关的文章,前辈所说的,过来人的经验,能启发我们。

 

       像这本书——《触光柔软》,应该每一个人行走都要带一本,随身常带,常翻常读。我每一次读都觉得非常受用,哪怕简单一句话都非常非常好。

 

       上人在《宗风学习开示》第四篇里面就提到一些文章,有《爱的故事》《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慈悲是化解的唯一方法》《你所给予的都会回到你身上》《自己决定别人看你的眼光》《出家人的自尊》《坦然还儿债》《平心静气的妙方》《找好处认不是》《讲病》等等,还有星云大师写的《如何做一个出家人》。其实,这样的资料是蛮多的,以後搜集出来,也给大家看。

 

       《触光柔软》这本书,大家经常去读,经常看,经常思惟。

 

       第三,遇事对照运用。

 

       我们诵念,我们思惟,我们也读相关的文章、大德的开示,那是为了什麽呢?是为了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够有个对照,马上来运用它,这就落实了;不然,还是嘴皮上的。

 

       遇事,有三个时间段:

       第一,预先;

       第二,当下;

       第三,事後。

 

       什麽叫预先呢?

 

       就是《宗风.俗谛》的内容已经在他身上「融为骨髓,化为个性」,成为他生命里的自然反应。他在任何时候,事情没发生之前,永远保持最佳心态。

 

       比如说,永远保持着「凡事为对方设想」,那麽,对方只要一开口,他马上就会顺着对方的心,因为他凡事都为对方设想,他已经是这样子的人了。甚至,对方没有开口,他一看对方的眼神,就知道个八九分,然後为他设想。「凡事真心,凡事爱心」「给人安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利益」等等,已经成为他自然的一种个性。

 

       像上人,就是这样。任何时候都一片春风,慈悲柔和。

 

       这个是预先性的,预先就能做到。这个当然是高境界,很自然的,炉火纯青的,我们都差得很远。

 

       那麽,如果这一步做不到呢?那就当下!

 

       什麽时候遇到事情了,境界一起,心不平静了,皱眉头了,烦恼了,当下觉悟到「我怎麽心不平呢?我这样有给人希望、给人欢喜、给人利益吗?」那麽,当下能够觉悟,当下就能化解烦恼。

 

       这也是不错的。

 

       第三,事後。

 

       其实,如果初学的话,「当下」几乎也都做不到,我们往往是随着自己的个性、习气,在那里大发一通议论,过後想一想,「哎呀!刚才我那个话说的不对呀!我实在是有点……怎麽那麽刚强呢?怎麽那麽强势,怎麽那麽骄慢呢?」

 

       事後,能够这样想,也是很不错的。

 

       甚至,有的人已经错误加错误、一大批错误之後,或者班首、执事、同寮来给他开导说「某某人,这件事其实你不应当那样做,如果这样更好」,「啊?说我不对!明明他……」从头到尾又说一番,指责别人,这就一点没有思惟觉照能力。

 

       所以,不管什麽事情,修行人遇到事,如果起了烦恼,错误都在自己,不要说人家对错,人家对错跟你没有关系,你起了烦恼就是你的错,打板子!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们达不到的,就要向自己内心来反求。

 

       比如说,一个人对我不好,我们一般会指责说「我对你那麽好,你为什麽对我这麽不好?你没有良心!你这个人,忘恩负义!」其实不是这样的。要想到「肯定是我哪里做的不对」,这样想,才有进步,这样才叫做「遇事对照来运用」。

 

       三个时间段:不能做到预先,先求做到当下;不能做到当下,至少能事後反省。

 

       第四,互相切磋琢磨。

 

       在道场,大众都以《宗风》来规范自己,约束自己,就有很好的气氛。同参道友,互相切磋。

 

       切磋有两个方式:

 

       一个是鼓励。「你《宗风》学得不错!嗨,你真好!」这麽一讲,岂不是对方也很欢喜呢?他即使没有做到,也会更加努力,因为善意的肯定、鼓励,就给他定了一个好的目标,他自己也很乐意。

 

       一个是提示。「哎,这件事情如果这样做,可能会效果不一样噢」。

 

       第五,半月心得交流。

 

       今天是一个起动仪式,以後每半月一次学习交流。

 

       大家要思惟,要对境历练,这样就会有心得,有心得就可以交流。能做到一分就交流一分,没做到的也可以交流。虽没做到,能够反省,就会有心得,讲出来也能有进步。

 

       最後回答三个可能的疑问。

 

       一、是不是用《宗风.俗谛》替代戒律?

 

       不是这样的。戒律只针对特定的人群,受过戒才有约束作用;《宗风.俗谛》对一切念佛人,不论受戒没受戒,都有规范、要求,同时内容也更广泛,符合一般人的实际状况,对普通人也更有针对性。

 

       二、按《宗风.俗谛》来做,是不是自力?

 

       这些不是自力,没有要求说「你一定要做到这样才可以往生」。所谓自力、他力,是就真谛——往生极乐世界来讲的。我们是他力门,仰靠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但为了更好地与人相处,特别是为了团体的和合共住,必须有俗谛来规范我们的三业行为,约束我们的身心,陶炼我们的性格。

 

       三、有人说「这些内容太难,我做不到,所以不想学」。

 

       不是那样的。只要存心,天天对照,做一点是一点,就有起步,跨出第一步,就会进第二步、第三步。如果畏难,不走出第一步,就永远在原地。《宗风.俗谛》是照妖镜,也是美容镜。初照,太丑了!多照几次,就漂亮一点;天天照,就越来越漂亮;一直照,最後就照成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了。所以,我们要不断地拿它天天对照。

 

 

 

(2012年4月5日於弘愿寺开示)

分享到
中华净土宗协会
净土宗文教基金会

11059台北市信义路五段150巷22弄41号
电话:02-8789-4818
传真:02-8780-7050
E-mail:amt@plb.tw

護 持 捐 款

● 郵局劃撥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50230511

● 銀行匯款
一、一般及ATM:
銀行名稱:台北富邦銀行莊敬分行
銀行代號:012
戶 名:社團法人中華淨土宗協會
帳 號:00461102022480
註:匯款/轉帳成功後,敬請來電告知捐
款人資料,以便開立收據。
電話:02-8789-4818

二、國外匯款:
Bank Name:
TAIPEI FUBON COMMERCIAL BANK CO.,LTD.
JUANGJING BRANCH
Bank Address:
NO.286, JUANGJING ROAD,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002-886-2-2722-6206
Fax:002-886-2-2720-6967
Swift Code:TPBKTWTP
Account(A/C):00461102022480
Name: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