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风学习(一)
——宗风俗谛的重要与学习方法
南无阿弥陀佛!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每半个月有一次《宗风.俗谛》的学习心得交流。请大家合掌,将《宗风.俗谛》十条共同诵一遍。
首先,很感恩大众,由於大众的互相成全,我们才可以有这样一个共同学习的机会。其实,人是要在大众当中磨练的,要在团体的共同淘淬当中,在种种顺逆境界的磨砺当中,才有可能进步。所以,要感恩大众。如果是一个人住的话,那就不会有进步,甚至会退步。因为我们的知见、我执,都会坚固、加深。可是,在团体当中,为了团体的和合、共同的运作,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诉求会让我们调整自己的心性,甚至改善自己的气质,这样才会有进步。
慧净上人制订《宗风.俗谛》,就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在团体当中共住,和其他人打交道,更好地处理事情。
今天,先由我来跟各位说说我对於《宗风.俗谛》重要性的认识。我所认识的,是就我个人的理解,深度和广度肯定是不够的,不过说出来给大家一个参考。
先说明《宗风.俗谛》的重要性,分三个方面:
一、净土宗宗风俗谛;
二、净土宗宗门规矩;
三、念佛人行为准则。
一、净土宗宗风俗谛
我们所修学的,是净土宗。净土宗是唐朝善导大师创立的;虽然说在唐朝就创立了,其实我们今天来修学,还如同新的一样。为什麽呢?因为宋、元、明、清这一千多年来,善导大师的这一法脉在中国几乎是失传的,因为着作没有遗留下来。所以,我们今天能读到善导大师的《观经疏》、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从教理的理论基础,到对於我们众生的认定,到对於往生净土的行法和利益的阐释等等,所展现出来的深广内容,几乎是全新的。可说千年来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我们今天来学习净土宗,其实是旧的,也是新的。
那麽,这样一个宗派,它能展现出怎样的风气,这就是所谓「宗风」。宗风,就是一个宗派的风气。
家有家风,民有民风,写文章有文风,办道场有道风。「风」也好,「气」也好,其实是看不见的。虽然看不见、抓不着,但是,能明显地感受到。一个人很有风度,很有气质,其他人会不知不觉被吸引。到民风淳朴的地方,我们也会心地柔和、淳朴起来;到民风刁蛮的地方,那我们也会感到非常不自在。可说在人人相从、相习成风之下,个人很难抵御、不受感染,所谓「入乡随俗」。
宗风,就是一个宗派形成的一种特定风气。这种风气一旦确定,一旦形成,那麽,只要接触到这个宗派,人们就有一种明显的感觉、感受,甚至潜移默化当中就被陶冶、感化。
这就是宗风的重要。
所以,净土宗宗风的确立,可以讲是一件大事情。
宗风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真谛,二是俗谛。
一个宗派,一定是有真谛和俗谛的。我们现在每天所诵念思惟的,就是《宗风.俗谛》的内容。
「真谛」和「俗谛」是什麽意思呢?
真谛,就是指出世间的真理;俗谛,就是指世间真理。
以我们净土宗来讲,真谛就是「往生之道」,俗谛就是「处世之道」。
我们所印的书,封底都会有四句宗旨——「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广度十方众生」,这就是真谛。净土三经、祖师所遗留下来的着作,也主要是开示这一方面的内容。我们平常讲经说法、开示的内容,也多数是以真谛为主的。
有关俗谛这一方面,《大经》三毒五恶段、《观经》三福都有涉及,但总体上,以净土三经、五位祖师的着作来说,内容比较少一些。上人把相关的内容,契合我们法门特点的,把它们组织起来,就成为净土宗的《宗风.俗谛》。
一个念佛人,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人,有家庭,有单位,有朋友,有同事,会遇到种种的人和事。应该怎样来处理这些人和事?有时候就觉得很为难,也不知道该如何做,这是一门大学问。
「处世之道」,它里面有「道」。讲「谛」,讲「道」,都是真理。顺着「谛」,顺着「道」,也就是顺着真理去做的话,就会顺利,就会有幸福,就会感到很安乐;如果不顺「道」,不顺着真理去做,那就一定不顺利,也一定不幸,也一定苦恼。
有人说「我念南无阿弥陀佛了,佛祖怎麽还不保佑我呀?我怎麽人际关系还这麽糟,还是过得这麽苦苦恼恼呢?」不是佛祖不保佑你,是你不知道「处世之道」。
那这样能不能往生呢?这样也是能往生的。只要你专修念佛,愿意往生,也是能往生的。不过,一辈子过得很苦恼。
如果能随顺《宗风.俗谛》的内容,稍稍规范自己、约束自己来奉行它,哪怕你行到一寸,你前面就会开阔不止一丈、十丈,可能是一百丈,甚至多少里都能开阔出来——心地宽一点,世界宽一片。
《俗谛》内容非常实际,对我们个人,对我们的家庭,对我们的团体,对我们的法门,都非常重要,非常有帮助。
可能有人认为「只要我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好了」,这话是不错,但如果对於俗谛方面一点点都没有感受,一点点也不奉行的话,那在团体当中也不能和合,个人居住也会很苦恼。
二、净土宗宗门规矩
净土宗的《宗风.俗谛》,也是净土宗的宗门规矩。
一个宗派,一个法门,要有规矩;一个团体,要有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规矩,就能成方圆。
「规」是圆,弧线。「矩」是方,直线。木匠有了规,有了矩,他就能做出方的桌子、圆的桶,方方圆圆、大大小小的器具都可以做出来了。如果没有规矩,扛一根大树给他,也只能当柴烧。
一个宗派,也是要有规矩的,这样才能塑造、培育适用的人才。
比如说我们初出家,来到弘愿寺道场,几乎像从山里扛出的一根原木,如果不经过规矩的改造,那怎麽用你呢?只能锯一锯当柴烧。要想用起来,就要通过规矩的历练、造就。
上人制订的《宗风.俗谛》,就是我们净土宗的宗门规矩。
任何人进到这个门里来,就受这种规矩的塑造,以我们本身的器质、材料,成为法门当中有用的人才:这就是宗门规矩的重要性。
其实,佛门是很讲究规矩的。佛陀制定僧团的戒律,就是僧团的规矩。佛教传入中国,戒律也传来了。由於风俗的不同,甚至地理、气候等等不一样,完全照搬印度佛陀时代所制定的戒律,就未必能够适应。所以,祖师大德根据戒律的精神和本土的习俗、众生的根性、法门的特点,又制定了「清规」。合在一起,就成为「清规戒律」。
大家都知道,「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但清规其实也没有完全传下来。现在,我们甚至连《百丈清规》具体的条文到底是什麽都不知道。清规也慢慢地演变,变成了现在一般讲的「丛林规矩」。
甚至,大家口耳相传,没有文字依据的,也有许多规矩。这些规矩,有时候连我们出家多少年都搞不清,往往都是信众之间传得多。一旦犯了这些规矩,就心中忐忑不安。所以,大家都觉得佛门规矩很多。
当然,这些规矩,很多是好的,非常有用的。但是,也有些就是刚才所说的,不能适用;甚至,陈规陋习,非常繁琐,徒具形式,让人敬而远之,不敢踏入佛门,这些就需要改善。
上人所立的规矩,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依於法门。就是从法门出发,适合弥陀救度的法门。任何规矩,不适合法门的特点,那这个规矩就拗了劲,不仅对法门不能成全,反而有负作用。所以,这是一个根本。
第二,契合众生。就是顺应我们的根机。
第三,契合时代。
第四,简明易懂。
第五,切实可行。
《观经》里面的「三福」,我们佛教通常所说的「五戒十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些内容都很好;慧净上人也曾解释过这些内容,但上人并没有把这些放在《宗风.俗谛》里面。那麽,是这些内容不重要、不好吗?那倒不是,只是说,这些内容比较宽泛一些。
比如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很好,上根利智的人听到,「一切恶不可作,一切善当奉行,我要努力去做」;一般人,这句话听到,等於没有听。因为一般人心比较散,没有那麽微细、敏锐,「诸恶」「众善」指什麽呢?因为太笼统,读起来几乎就滑过去了,起不到警戒作用。
而《宗风.俗谛》的内容,因为针对性强,比较切实可行。
上面五个特点,也可以说成「一、二、三」:
「一」是一个根本;
「二」是两个顺应;
「三」是三项内容。
先说一个根本。
这十条内容,大家知道哪一条是根本吗?第一条是根本。
第一条有三句话,哪一句话是根本呢?第一句「对弥陀恭敬信顺」是根本,底下所有的内容,都是从这一句流现出来的。
「对弥陀恭敬信顺」,就体现在「机法两种深信」。「法深信」——信弥陀一定救度我这样的人,信弥陀的慈悲。
法深信落实在我们身上,就会展现出「对他人恩慈体贴」。
「机深信」,信我是罪恶生死凡夫,无有出离之缘,信我是最差的,这样展现出来,就会「对自己谦卑柔和」。
所以,这第一条是大纲大本,就好像菩提心是佛法的根本,任何善事结合菩提心才有功德。净土门的大纲大本,就是「对弥陀恭敬信顺」。
「对弥陀恭敬信顺」,单独这一句来看,属於真谛,那为什麽放在俗谛?因为真俗二谛分不开,真谛统摄俗谛,流出俗谛;俗谛依於真谛,庄严真谛。如同树的根干与枝叶。如果没有这句「对弥陀恭敬信顺」作为根本的话,下面所有的话都只不过是世间的修身养性,谈不上是净土宗的《宗风.俗谛》。
既然是从弥陀救度这个根本所出生的,那麽就有两个顺应。
第一,顺应法门的特点。
定立的规矩,如果和法门的宗旨、特点不相吻合,那自然是不可行的。我们把禅宗或其他宗派的规矩拿来,基础共通的部分,可以用;有些修行方向性不同的部分,那就不可用。所以,需要确立我们净土宗本门的宗门规矩——《宗风.俗谛》,这是它的必要性。
第二,顺应念佛人的心理趋向。
念佛人,专修念佛,两种深信,感受到弥陀的慈悲和自身的卑劣,心中有一种自然的倾向,向着善,向着上,向着净;被弥陀慈悲所感动,也愿意包容、慈悲他人;自觉自身愚劣,就会生出惭愧、谦卑。
所以,这里所展现的内容,不是勉强的,而是从法义所流现出来的,和我们念佛的心理趋向相呼应,能够引导、加强我们向善、向上、向净昇华的力量。
「我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完全靠阿弥陀佛,我是个卑劣的人」,这是念佛人的心理;如果定的规矩,让他要如何「作顶天立地的汉子」,要如何「不向如来行处行」,那跟法门特质完全相反,和念佛人的心理也完全不相应。
《宗风.俗谛》,我们读起来很舒服,很相应。
这十条可以概括为三方面的内容,也就是第一条的三句,简略地说为三个字:一是「信」,二是「慈」,三是「谦」。
「信」者,信佛——对弥陀恭敬信顺。
「慈」者,慈他——对他人恩慈体贴。
「谦」者,谦己——对自己谦卑柔和。
一个净土宗的念佛人,应该展现这样的气质风貌;我们的道场,我们的团体,也都要展现这样的气质风貌。
《宗风.俗谛》也可以分成这三方面:世间善法、佛陀戒律和大乘菩萨道。
比如说「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奉公守法,为世良民」,就是世间善法。而「恩慈体贴,谦卑柔和,不说是非,不求人过,不背因果」等等,虽然没有引用戒律的具体条款,但是有戒律的精神。因为戒律就是来调伏我们的烦恼,如果按照这样去做,你一定会烦恼调伏,这就是戒律的精神。
「给人安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利益」,「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菩萨四摄法,菩萨自利利他,都含在这里边。
十条内容的组织,前六条适合所有念佛人,後四条是为出家众特别补充的。
第一条是总纲;二、三、四、五这四条,是细则;第六条,是总结。
第一条总纲,刚才说过了——「信、慈、谦」。
第二条「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奉公守法,为世良民」,是基本的做人要求。
第三条相当於戒律的「止持」——止恶这一方面。
还没有行善,先要止恶;还没有做一个好人,先不要做恶人;还拿不出钱出来布施人家,至少不要偷人家东西;不能和颜爱语地安慰人家、帮助人家,至少不要讲人家的是非,不要说人家的过错,不要揭人家的隐私。
止恶,比较容易一些,所以放在前面。
第四、第五条就是「作持」。「止持」是从消极面来说,不可以做的;「作持」是从积极面来说,应当要做的。比如四个「给人」,七个「凡事」,对人对事就这样去做。
後四条中,第七条——生活、语言、威仪,这方面是指我们日常的身、口、意三业。第八条「诿罪掠功小人事」等等,是提供给我们在大众共处当中作为对照的。我们到底是「诿罪掠功」,还是「掩罪夸功」;是「让美归功」,还是「分怨共过」。第九、第十,都是讲谦德的好处。
十条当中,讲「谦」是最多的。全部《宗风.俗谛》,其实是从信心里流露出「慈」和「谦」。讲「慈」,可能说「我还做不到」;讲「谦」,那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愿意做。
总纲:一、对弥陀恭敬信顺……
细则:基础──二、敦伦尽份……
止持──三、自觉愚恶……
作持──四、六亲眷属……
五、给人安心……
总结:六、学佛大悲心……
补充:个人三业──七、生活—简单朴素……
大众相处──八、诿罪掠功小人事……
谦的好处──九、天道亏盈益谦……
十、每见寒士将达……
净土宗的宗门规矩,一旦确定下来,希望能够传续到未来永久。那麽,能不能传续到未来永久,需要我们这一代的努力,也需要我们接下来代代的努力,也要看未来众生的福报,很难预断。但是,目标是这样,希望这样。
三、念佛人行为准则。
「准」,是标准;「则」,是原则。
按这十条去做,至少有四方面的好处:
第一,能够昇华我们的人格,改善我们的心性。这是必然的,大家试着去做,就能慢慢体会到。
《宗风》的学习,经常酝酿,经常思惟,经常对照,经常反省,慢慢的在心中发酵。就好像做甜酒,慢慢慢慢,很纯很纯的酒就渗出来了。
其实,我们这些材料、这些内容,背诵下来,你要思惟它,你要善思惟,这样它才会发酵、起作用。如果背完就算了,就好像米放进去,放进去还是米。那就要把它慢慢发酵,它就浸出来。即使人家不感到快乐,你自己也觉得很快乐——自得其乐,才是真乐。你自己内心里面有光明,有春风,这才是自己的本钱;不然,都不是。
所以,这一点,从人格、心性上,对我们个人有帮助。
第二,对念佛真谛也有帮助,就是说能够让我们加深对「机法两种深信」的体悟。
机法深信,不光是文字上的,也不仅仅是一时的感动。
凡夫的习性比较重,并不是说「我一旦感受机法深信,我完全仰靠阿弥陀佛救度,我在世间就马上做得多好了,多谦卑柔和了」,不是的,还是很刚强的。
用《宗风.俗谛》来对照自己,我们的心会慢慢柔软下来。如果多少年还是那样子,很刚强,很蛮横,自己也一点体现不出谦卑,老是指责别人,一点也不体谅人家,那能说「机法深信」深入了内心了吗?
想到「弥陀都对我这样慈悲了,我怎麽能够这样去责怪人家、求全责备呢?其实讲缺点,我可能比他更多,那我怎麽可以这样高慢他、呵斥他呢?」这样,我们的心就柔和了。
第三点,按照《宗风.俗谛》这样去做,家庭一定和乐,道场一定和合。如果没有这样去做,就会不和;不和就要生病,就要起烦恼,就要破裂,就要失败。所以,这个「和」字,非常重要。
第四,如果按《宗风》这样去做,「和」的话,我们在弘扬法门、化度众生这方面,就非常有力量。团体、道场和,就有很强大的摄受力。
比如,我们住在道场里,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登台说法,都会写文章,但我们团结协作,整个道场就有很大的摄受力。即使每个人都很能干,如果道场不和,这个团体就没有摄化能力。
相反,即使每一个人都似乎不是那麽很能干,但是团体很和,都按《宗风.俗谛》去做,都能够老实念佛,每个人来到这个团体里面,马上就像雪花掉到开水炉里,就化了,来一个化一个,来两个化一双,都化掉了。这就是「和」的力量。
说法,有用口来说法,也有用身来说法。我们口或许不那麽流利,大脑或许不那麽灵光,思惟或许不那麽敏捷,登台说法或许有所不足,那我就从谦卑、慈悲开始做起。这样从和合团体来做,那你就是团体里面的一个宝贝。
这个团体和的话,人家一走进来,自然就被感化。所以,不要说「我不能弘法,我这个人没用,我这个人不行」,不是这样的。只要处众能和,众生就能得利益。
下面说一下我们要怎样学习《宗风.俗谛》。
可以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每日诵念思惟。
现在大家晚课以後,都在诵念《宗风.俗谛》。诵念是有作用的,熏在我们心中。诵念是为了思惟。因为,你要思惟的话,没有材料,你不记得,你怎麽思惟啊?诵念,记在心中,然後去思惟它。
这个思惟非常重要。思维要细。心比较粗是思惟不出什麽东西来的,一读而过,「不说是非,不听是非,不传是非,不较是非——哎,对!我是不说是非的!」
其实「不说是非」四个字是很不容易做到的。我们天天都在搬弄是非,搬弄得非常多。嘴上没有说,心里在说。是非就是人我对错。其实,佛法讲因缘,修行人不可以跟世间人一般见识,来作法官、作裁判,判人我对错、是非曲直,而是要站在佛法的立场,以更高的姿态来包容所有的人。
就像开车一样,同在地面上开,难免会有冲撞。那如果人家在地面开车,而你在空中驾直升机,绝对不可能跟他有冲撞。修行人的心态如果提升到佛法的高度,就不可能跟世间人发生冲撞。
这里有一则故事。
有一个老和尚,带了几个徒弟。有一天,两个徒弟为了某件事情争论不休(争论就是是非啦)。
大徒弟说:「事情是这样这样这样……我的观点如此如此如此……。」
二徒弟不同意:「哎,你这个不对、不正确,应该是这样这样……」。
两人相持不下,说:「那好吧,我们找师父评理去。」
大徒弟对师父说:「师父,刚才我跟师弟争论,我的理由是这样……我的观点是这样……我的看法是这样……你看我有一、二、三、四……师父,你看我对不对?」
老和尚眼睛也不睁,头也不抬,就立即点头说:「嗯,你对。」
大徒弟很高兴,出门了:「啊,师父说我对!」
二徒弟不服,「明明我对呀!怎麽你对呢?」「哎呀,师父!不可听一面之词啊!大师兄这样讲不全面,我的观点是这样这样……您看我对不对?」
老和尚依然眼睛不睁,头也不抬,点头:「嗯,你对。」
师弟也高兴了,「看,师父说我对!」
後面还有一个小和尚,正在给老和尚打扇,听完老和尚跟大师兄、二师兄的对话,感到疑惑不解。他头一抓,说:「师父,我有问题。」
「嗯,请问。」
他说:「大师兄跟二师兄的观点截然相反,如果大师兄正确,二师兄就不对;如果二师兄正确,大师兄就不对。师父,您怎麽说两人都对呢?」
这个时候,老和尚稍微睁开了眼睛,回头看了一下小和尚:「嗯,你也对。」
这就是有名的「你对,你对,你也对」的故事。
那这个老和尚是老糊涂了吗?(如果我们在座的这样怀疑,他会对你说:「嗯,你也对。」)
其实弟子们都不对,只有老和尚对。因为弟子们都落在是非观念当中,只有老和尚没有是非观念。心中有是非,就会说是非、听是非、传是非、较是非。心中没有是非,自然不会说是非,也听不到是非,当然更不会传播是非、计较是非。所以要切实去思惟它,单单一句「不说是非」,就不是那麽简单的一件事。当然我们可以从最基本的做起。
第二,常读相关文章。
如果缺乏人生阅历,缺乏智慧,缺乏前辈引导,即使思惟也会很贫乏,没有法味。
那怎麽办呢?就要常读相关的文章,前辈所说的,过来人的经验,能启发我们。
像这本书——《触光柔软》,应该每一个人行走都要带一本,随身常带,常翻常读。我每一次读都觉得非常受用,哪怕简单一句话都非常非常好。
上人在《宗风学习开示》第四篇里面就提到一些文章,有《爱的故事》《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慈悲是化解的唯一方法》《你所给予的都会回到你身上》《自己决定别人看你的眼光》《出家人的自尊》《坦然还儿债》《平心静气的妙方》《找好处认不是》《讲病》等等,还有星云大师写的《如何做一个出家人》。其实,这样的资料是蛮多的,以後搜集出来,也给大家看。
《触光柔软》这本书,大家经常去读,经常看,经常思惟。
第三,遇事对照运用。
我们诵念,我们思惟,我们也读相关的文章、大德的开示,那是为了什麽呢?是为了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够有个对照,马上来运用它,这就落实了;不然,还是嘴皮上的。
遇事,有三个时间段:
第一,预先;
第二,当下;
第三,事後。
什麽叫预先呢?
就是《宗风.俗谛》的内容已经在他身上「融为骨髓,化为个性」,成为他生命里的自然反应。他在任何时候,事情没发生之前,永远保持最佳心态。
比如说,永远保持着「凡事为对方设想」,那麽,对方只要一开口,他马上就会顺着对方的心,因为他凡事都为对方设想,他已经是这样子的人了。甚至,对方没有开口,他一看对方的眼神,就知道个八九分,然後为他设想。「凡事真心,凡事爱心」「给人安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利益」等等,已经成为他自然的一种个性。
像上人,就是这样。任何时候都一片春风,慈悲柔和。
这个是预先性的,预先就能做到。这个当然是高境界,很自然的,炉火纯青的,我们都差得很远。
那麽,如果这一步做不到呢?那就当下!
什麽时候遇到事情了,境界一起,心不平静了,皱眉头了,烦恼了,当下觉悟到「我怎麽心不平呢?我这样有给人希望、给人欢喜、给人利益吗?」那麽,当下能够觉悟,当下就能化解烦恼。
这也是不错的。
第三,事後。
其实,如果初学的话,「当下」几乎也都做不到,我们往往是随着自己的个性、习气,在那里大发一通议论,过後想一想,「哎呀!刚才我那个话说的不对呀!我实在是有点……怎麽那麽刚强呢?怎麽那麽强势,怎麽那麽骄慢呢?」
事後,能够这样想,也是很不错的。
甚至,有的人已经错误加错误、一大批错误之後,或者班首、执事、同寮来给他开导说「某某人,这件事其实你不应当那样做,如果这样更好」,「啊?说我不对!明明他……」从头到尾又说一番,指责别人,这就一点没有思惟觉照能力。
所以,不管什麽事情,修行人遇到事,如果起了烦恼,错误都在自己,不要说人家对错,人家对错跟你没有关系,你起了烦恼就是你的错,打板子!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们达不到的,就要向自己内心来反求。
比如说,一个人对我不好,我们一般会指责说「我对你那麽好,你为什麽对我这麽不好?你没有良心!你这个人,忘恩负义!」其实不是这样的。要想到「肯定是我哪里做的不对」,这样想,才有进步,这样才叫做「遇事对照来运用」。
三个时间段:不能做到预先,先求做到当下;不能做到当下,至少能事後反省。
第四,互相切磋琢磨。
在道场,大众都以《宗风》来规范自己,约束自己,就有很好的气氛。同参道友,互相切磋。
切磋有两个方式:
一个是鼓励。「你《宗风》学得不错!嗨,你真好!」这麽一讲,岂不是对方也很欢喜呢?他即使没有做到,也会更加努力,因为善意的肯定、鼓励,就给他定了一个好的目标,他自己也很乐意。
一个是提示。「哎,这件事情如果这样做,可能会效果不一样噢」。
第五,半月心得交流。
今天是一个起动仪式,以後每半月一次学习交流。
大家要思惟,要对境历练,这样就会有心得,有心得就可以交流。能做到一分就交流一分,没做到的也可以交流。虽没做到,能够反省,就会有心得,讲出来也能有进步。
最後回答三个可能的疑问。
一、是不是用《宗风.俗谛》替代戒律?
不是这样的。戒律只针对特定的人群,受过戒才有约束作用;《宗风.俗谛》对一切念佛人,不论受戒没受戒,都有规范、要求,同时内容也更广泛,符合一般人的实际状况,对普通人也更有针对性。
二、按《宗风.俗谛》来做,是不是自力?
这些不是自力,没有要求说「你一定要做到这样才可以往生」。所谓自力、他力,是就真谛——往生极乐世界来讲的。我们是他力门,仰靠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但为了更好地与人相处,特别是为了团体的和合共住,必须有俗谛来规范我们的三业行为,约束我们的身心,陶炼我们的性格。
三、有人说「这些内容太难,我做不到,所以不想学」。
不是那样的。只要存心,天天对照,做一点是一点,就有起步,跨出第一步,就会进第二步、第三步。如果畏难,不走出第一步,就永远在原地。《宗风.俗谛》是照妖镜,也是美容镜。初照,太丑了!多照几次,就漂亮一点;天天照,就越来越漂亮;一直照,最後就照成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了。所以,我们要不断地拿它天天对照。
(2012年4月5日於弘愿寺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