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仙桃弥陀寺念佛法会开示(一)
(讲於2008年10月27日)
【目录】
一、净土宗大意
善导大师的教法
我们有福了
净土宗的大框架
(一)难行与易行
易行道的法门——净土法门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
(二)自力与他力
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满足功德大宝海的法门:念佛往生
沙粒沉水喻:自力法门难了生死
巨石乘船喻:他力法门易得解脱
贪瞋痴难断
祖祖相承:皆缘弥陀本愿力
理顺思路:不靠自力靠佛力,要全靠佛力
(三)圣道与净土
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
第十八愿是四十八愿的核心
信愿行出自第十八愿
设我得佛——主动发愿救度劣根众生
圣道菩提心难发
父产子继喻——弥陀修行为众生
十方众生——我要救度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真心相信我,你就有快乐
欲生我国——你要愿生我的净土
佛心入我心
信顺两土世尊的教导
不要自甘卑劣,我们是阿弥陀佛正式邀请的贵宾
乃至十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路念下去
一向专念即是一心不乱
善导大师对《阿弥陀经》的解释
以善导大师的解释为标准
只要口称南无阿弥陀佛
释「念」为「声」的依据——《观经》下下品
《观经》下下品为显阿弥陀佛万不漏一的救度
为说妙法,教令念佛
死苦来逼,慌乱中称名十声而往生
极恶之人生极乐,全靠名号功德力
下下品能往生,我们更能往生
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下的保证
不用我们祈求拜托
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
信愿念佛的人,圆满具足六字名号的一切功德
言阿弥陀佛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往生的要件——信愿行
往生的根本保证
第十九愿——方便接引愿,方便接引定散根机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抑止的方便
虽抑止重罪,小罪亦不希望我们犯
众生根劣,只能抑止重罪
抑止重罪,说明第十八愿摄受造罪凡夫
治癒顽症喻:举下摄上,举恶摄善
第十九愿和第十八愿的不同之处
念佛众生平时已被摄取不舍
奶奶接孙子喻
亲近三缘
杂行与阿弥陀佛有隔阂
专修之得,杂行之失
黄金难比摩尼宝珠喻:余行难比念佛
道绰大师圣净二门判
(四)要门与弘愿
要门——自积定散二善回向求生
弘愿——乘第十八愿念佛往生
心怀惭愧,不自夸耀
三福九品导入念佛
上辈往生
中辈往生
下辈往生
十三定观导入念佛
光明唯摄念佛众生
顺频道喻:顺佛愿心
殷重的付嘱:持无量寿佛名
念佛方为芬陀利花
通身放下,彻底靠倒
坐船过海喻
总结
二、问答
(一)家人信基督教可否念佛?
(二)是否念得多就是自力?
(三)见佛来接能否确知往生?
(四)平时信愿念佛,临终昏迷无人助念能否往生?
(五)念佛前是否有必要先念咒消业?
(六)九品是否入报土?
(七)诸善是否需要回向?
(八)是否需要重新皈依?
(九)做农活儿喷杀农药难免杀生怎麽办?
(十)容易昏沉如何克服?
(十一)专修之後身体不适、无名烦恼……
(十二)如何让附体的众生得度?
(十三)超度亡灵必须到寺院吗?
(十四)早晚课可否不念经咒?
(十五)在日常生活当中怎样落实信愿?
(十六)怎样知道自己是否真正上了愿船?
(十七)断食念佛求往生算不算自杀?
(十八)临终助念能往生吗?
(十九)对初学能否以人天福报相劝念佛?
(二十)可否经常出外参加助念?
(二十一)关於三时系念
(二十二)怎样上早晚课为好?
(二十三)不搭衣做早晚课行不行?
(二十四)保家仙怎样处理?
(二十五)需不需要了解要门的行持?
(二十六)专修念佛的人可否开烤鸭店?
(二十七)开烤鸭店的人可否专修念佛?
(二十八)受了菩萨戒能否切肉?
(二十九)生活中避免不了杀生怎麽办?
(三十)念佛与锻炼身体是否矛盾?
(三十一)什麽是魔子魔孙?
(三十二)什麽是僧赞僧?
(三十三)什麽是末法年代?
(三十四)发大菩提心包括哪些内容?
(三十五)平时具足信愿,临终为什麽还要助念?
(三十六)学气功出偏差怎麽办?
(三十七)挂念娑婆能否往生?
(三十八)开餐馆的人能否皈依?
(三十九)得病不能自控如何开导?
(四十)居士可不可以为过世的人做佛事?
三、晚会
上人《金山活佛念佛调》
上人《感怀十首》
仁慈法师的父亲往生经过
杨居士《弥陀的呼唤》
杨居士《弥陀悲愿赞》
杨居士《父子团圆是我的心愿》
陆居士《至爱真情》
熊居士《阿弥陀佛是为了谁》
熊居士《我心中只有你》
打丧鼓助念的故事
丧鼓新词
上人领唱《与佛同在》
【内文】
一、净土宗大意
善导大师的教法
上人慈悲!住持能定法师慈悲!诸位法师,诸位莲友: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大殿外面的莲友,虽然我看不见你们,但是你们能听到我的声音,那我还是请大家静静地听。
首先,我为大家感到欢喜,也因为大家感到充满希望。比如春天有一棵草芽发绿了,接下来就会有漫山遍野的青草地。
这里先有能定法师一人得到弥陀的救度,相信会有千千万万的众生获得弥陀的救度。
所以,首先为大家感到欢喜。
从昨天到今天,可以说我内心充满了感动。昨天晚上来的时候,已经是夜色朦朦,这麽多虔诚的莲友站在泥泞的道路两边,欢迎我们的到来。让大家久等了。
能定法师是一个道心很强的人,可以说求道不止。他也很有慈悲心,很有择法眼,也很果敢,一听到善导大师的教法,多年积郁、沉闷的心胸顿时开朗起来,多年苦恼、无助的心灵顿时鲜活起来,原本迷茫、无望的前途顿时变得充满光明。所以他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我们来到弥陀寺,发现从山门、到客堂、到法堂,到处都张贴着净土三经和善导大师的法语以及善导大师的法像,这让我感到如同在弘愿寺一样。因为一座寺院,不仅仅是外观的建筑,更在於其内在的法义。外观上虽然有地点的差别、建筑物的差别,但是弥陀寺和弘愿寺,确确实实在法义上是一体的。所以,我觉得就如同坐在弘愿寺一样。
那麽,所流通的经书法宝,也都和弘愿寺相同,是一个系列的,是清净的、纯粹的善导大师的教法。
我们有福了
我们在这里的时间比较短暂,希望大家有机缘将来多多聆听能定法师的教导。他很有悲心,也很有智慧。他昨天晚上讲的一件事情,也很让我感动:他遇到善导大师的教法,看弘愿寺编的这套书,几乎废寝忘食,整天在这里看书、思维、念佛。结果,自己洗的衣服一个星期也没拿出去晾晒,等到用的时侯才发现原来衣服还在那里,没有去晒,没有去晾,完全都忘记了。
他一向很谦虚地说自己没有文化,可以说是个文盲。但是,善导大师的教法这样尊贵,他很想把这个教法告诉有缘的众生,又怕误导众生。那麽,必须对教理要有明晰的了解。可是他文化不高,怎麽办呢?他就下了决心,一定要多看、多读、多思维,所以就把善导大师的着作拿到寮房,在佛像前一边拜佛、一边思维要义。这样往往会有启悟,往往和後来所听到的上人的开示心心相印,或与所看到的上人的着作灵犀相通。由此可见他的用心是多麽深沉,又是多麽至诚恳切。
所以我刚才说到为大家感到欢喜,有这样一位经过出家二十多年的摸索,终於见到了弥陀光明——这样的出家法师在前面引导我们,我们这些莲友,可以讲有福了。(众莲友:「南无阿弥陀佛!」)
净土宗的大框架
今天我想把净土宗的大框大架跟大家做一个说明。
净土法门是易行道,是很容易的,任何人都能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是,前提是我们对这个法门要有正确的了解。如果了解不正确,对於法门的宗旨不明了,对於法门的行法不明了,那内心就没有安慰,易行道就变成难行道,「万修万人去」就变成「千中难得三五往生」。这样,我们即使来到佛门当中,即使遇到净土法门,也只是结了一个缘、打了一个滚而已,那就太可惜了。原因在哪里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正确了解净土法门的本义。
如果要正确了解,就要对我们原来自己心中所认为的,或者是道听途说的,对这些干扰我们的不纯粹的思想来一次整理。
那麽,整理,也不是我个人来评说对错是非,而是依据净土法门的经典和祖师的教导。
今天上午,我想有一些概念性的名词要告诉大家。这个可能听起来会有一点教理性,但是很有必要:
第一,「难行」与「易行」。
第二,「自力」与「他力」。
第三,「圣道」与「净土」。
第四,「要门」与「弘愿」。
大家能听多少算多少,其实这几对名词的意旨大致差不多。
(一)难行与易行
大家都知道净土法门是易行道,是不是?对!我们是易行道。但是我们嘴上喊「易行道」,心里往往觉得也不是太容易。比如说要我们念佛达到一心不乱,我们今天有七八百位莲友,能够达到禅定一心的,可能一个也找不出来,那这样也就不是易行道了。
难行道、易行道,它的出处在哪里呢?就出自龙树菩萨的《易行品》。龙树菩萨是印度人,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菩萨。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後,称为「第二佛陀」。
我们中国有八大宗派,共同的祖师就是龙树菩萨。龙树菩萨关於净土的着作,最重要的就是《易行品》。《易行品》就把佛法的八万四千法门大分为两类:一个叫做难行道,一个叫做易行道。
难行道,龙树菩萨比喻为「陆道步行则苦」,像在陆地上步行,千万里之远,靠我们自己走路,这就很困难,要跋山涉水,又怕迷失方向;又怕风雪交加,阻碍行程;又怕身体不好等等,以此比喻难行道。
易行道,龙树菩萨比喻为「水道乘船则乐」。像乘坐在一条船上,顺流而下,一帆风顺,不必辛苦,不用费力,很快就可以到达目的地,既快速,又平稳,又安乐,以此比喻易行道。
易行道的法门——净土法门
什麽是易行道的法门呢?就是阿弥陀佛的救度法门,称念弥陀名号,往生弥陀净土,这就是易行道的法门。龙树菩萨说: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
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就是这样子。是哪样子呢?是易行道这麽一个特点。
「若人念我」:「若人」就是如果有人。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若人」两个字就包括在内了。「念我」就是念阿弥陀佛。「念」包括忆念,心中想念。
後面的「称名」,专指口中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忆念、想念需要我们心中要有某种程度的安静,需要我们有某种程度的思维。比如说两三岁的小孩子,你叫他忆念、想念,他可能很难理解你的意思。但如果你教他口中称念,「你跟我念阿弥陀佛」,你念一句,他就会学着念一句。
所以,「称名」,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是任何人都做得来的。既使是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子,他都可以依葫芦画瓢,照着大人教导的,你怎麽念,他就怎麽念。
所以,阿弥陀佛的本愿就是这样:「忆念我,称念我的名号就可以。」——「若人念我,称名自归」。那麽,称名的目的在哪里呢?
「即入必定」:自归就是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归入弥陀的救度。这是从我们自身所发起的,我们内心的愿望,归入弥陀的救度,归命阿弥陀佛,愿生极乐世界。
「即入必定」:「即」就是当下。立即就获得了决定往生的身份。必定可以往生的,不再退转的,不再堕落的。
龙树菩萨称此为易行道。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
我们只要归命阿弥陀佛、称念弥陀名号,就可以「即入必定」了。那麽,这个必定往生是为什麽呢?不是我们有能力,是「阿弥陀佛本愿如是」,阿弥陀佛发的愿就是这样。龙树菩萨所说的这条愿,就是四十八愿当中的第十八愿,说: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相续念佛,你若不往生,我则不成佛。」所以,我们只要口称弥陀名号,就能往生弥陀净土,这是靠了阿弥陀佛的愿力。
关於难行道、易行道,我们就简单地做这样的概括,展开的话,会讲很长。做一个大概的介绍,让我们有一个概念,就是:佛法的修行,有难行道,有易行道。净土法门是易行道,之所以容易,是因为「阿弥陀佛本愿如是」。
那麽,容易体现在哪里?体现在只要我们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不要求我们达到怎样的清净心,也不要求我们一定要如何读诵大乘、如何开悟自性、如何难行苦行,不是的,这些都不是弥陀本愿的要求。「阿弥陀佛本愿」,就是称念弥陀名号,「称名自归,即入必定」。以上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二)自力与他力
第二对概念,是从「难行道、易行道」阐发出来的,就是我们中国的一位祖师——昙鸾大师,他有一部着作叫《往生论注》。《往生论注》一开篇就引用龙树菩萨的难行道、易行道,并分析难行道为什麽很难、易行道为什麽很容易。
那麽,昙鸾大师就说明了:难行道之所以难,是因为靠我们自力的修行;易行道之所以容易,是因为靠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他力为增上缘」。
昙鸾大师是怎样的一位人物呢?昙鸾大师可以讲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我说到昙鸾大师,也许很多人感到陌生,是不是?可能大家有的听过,有的没有听过。为什麽会陌生呢?是因为一千多年来,昙鸾大师的着作在我们中国失传,他的高德、他的威名、他的思想、他的智慧和慈悲我们不了解。同时也说明,我们所接触到的净土理念,有别於龙树菩萨和昙鸾大师的思想,夹杂了通途教理,离开了这条传承法脉。所以大家听起来很陌生。
我今天在这里所讲的,都是引用於龙树、昙鸾、道绰、善导的法语,有这样法脉传承的关系。
昙鸾大师是什麽时候的人呢?他是南北朝时期北魏人,魏主重之,赐号「神鸾」。梁武帝(梁武帝大家都知道,是一位菩萨皇帝,受了菩萨戒,曾三次舍身出家)也经常向着昙鸾大师所在的方向顶礼,称他为「鸾菩萨」。可见得昙鸾大师的高德,令帝王亲近。
在一千五百年以前昙鸾大师那个时代,经常有高僧从印度来到中国,翻译经典,传布佛法。昙鸾大师就亲蒙印度三藏菩提流支传授净土法门。
昙鸾大师起初也没学净土法门,而是研学「四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是四论学者,在当时很有名。後来在注解《大集经》的时候四大不调,就感到人生无常,应该先把身体调理好,有健康的身体、较长的寿命才可以弘扬佛法。所以他就到了江南,拜访着名隐士陶弘景。陶弘景的德望、修养都很高,世称「山中宰相」。陶隐士对昙鸾大师很赞叹,给了昙鸾大师《仙经》十卷。《仙经》是讲究修身养性的,告诉人们长寿的方法。
昙鸾大师带着《仙经》返回北魏,路过洛阳的时候,遇到菩提流支三藏,就问:「佛法当中有没有长生法,胜过中土的《仙经》?」
菩提流支听他这麽说,就很鄙夷,说:「这是什麽长生法?即使升仙长寿,也很短暂,终究还要轮回。」就授给昙鸾大师净土经典,说:「这才是真正的大仙方,依之修行,能得无量寿。」
授给昙鸾大师的经典到底是什麽呢?说法不一,推测应当是《往生论》。《往生论》是印度的天亲菩萨所作。
净土宗所谓「三经一论」,「三经」就是《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一论」就是《往生论》。我们修学一个法门,一定要有经典和论疏的依据。
菩提流支在印度是三藏法师,他来到中国,把《往生论》传授给昙鸾大师。我们可以想像,昙鸾大师一定当面向菩提流支三藏请教过《往生论》的要义。不可能说遇到了印度来的三藏法师,却不当面请益,不可能的。昙鸾大师受教,就撰写了《往生论注》。
这就是说,净土教法在印度从佛祖一直传下来,到龙树菩萨,到天亲菩萨,到菩提流支三藏,再传到中国的昙鸾大师。法脉的传承很纯粹,没有夹杂其它思想。
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可以讲是净土法门的丰碑。那麽,《往生论注》所阐释的主要思想,就是刚才所说的「他力为增上缘」。
昙鸾大师有一段话说:
凡是生彼净土,
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
皆缘阿弥陀佛如来本愿力故。
「凡是生彼净土」:只要是求生极乐世界的人,以及已经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菩萨,他再回到娑婆世界度众生,或者遍十方世界供养诸佛,他们所起的上供诸佛、下化众生的菩萨行,那都不是自己的力量。到了极乐世界的菩萨,还不是自己的力量,何况我们在这个世界的凡夫,哪能是自己的力量?
那靠什麽呢?都靠阿弥陀佛的本愿力,「皆缘阿弥陀佛如来本愿力故」。
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接着他怎样证明这一点呢?就引用了《无量寿经》的三条誓愿。那麽,能够在四十八愿当中把这三条愿提出来,是要有甚深的智慧,不然的话提不出来的。
在《往生论》这部着作里,天亲菩萨就有四句偈语,这四句偈语非常乾脆有力: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这四句话我简单解释一下:
「观佛本愿力」:「观」就是了解、观知。「观」这个字,一个意思是观看、观察,同时也有观知、观想的意思,不一定是用眼睛看,内心里面明了也是观。「观佛本愿力」,「佛」就是指阿弥陀佛,了知阿弥陀佛本愿救度的威神力。本愿就是阿弥陀佛发的四十八大愿,总体来讲是四十八愿,特别来讲就是第十八愿。
「遇无空过者」: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只要你遇到了,就没有一个空过的。我们就怕空过,对不对?我们进了佛门,念佛,修行,结果走的时候还不能往生,空过一场,那我们就难过了。如果修行别的法门,我们可能会空过,比如说《金刚经》,我们诵了也不能开悟;《华法经》汇三归一,二乘能够成佛,我们又根机不够;《华严经》诵了一遍,我们也不能像善财童子一样契入华藏玄门。其它经典我们虽然遇到了,如果不能如法修持,不能以戒定慧的力量,息灭贪瞋痴的烦恼,那只是结了一个缘,空过了。可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力,遇到了,一个都不会空过。大家愿不愿意遇到啊?遇到就没有一个空过的,这个好不好?好得不得了。
那麽,不空过会怎样呢?
「能令速满足」:能够使得遇到的人快速地满足,圆满了,具足了。
满足什麽?
「功德大宝海」:像大宝海一般的功德,也就是成佛的功德。成佛了,功德才圆满,才称为大宝海。
那麽,是谁能令我们速满足呢?就是前面讲的阿弥陀佛本愿力,能让遇到的人快速获得大宝海一般的圆满功德。
这是天亲菩萨的四句话。
满足功德大宝海的法门:念佛往生
那麽,大宝海一般的圆满功德在哪里?怎样才能快速获得这样的功德?昙鸾大师就说:这大宝海一般的功德,就在六字名号里;让我们快速获得这个功德的方法,就是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所以他就引用四十八愿当中的第十八愿,来说明我们普通凡夫如果遇到阿弥陀佛的念佛往生愿,就没有一个空过的,就可以快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必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沙粒沉水喻:自力法门难了生死
昙鸾大师在解释龙树菩萨的难行道、易行道的时候指出:除了这个依靠佛力救度的法门之外,其它都称为自力修行的法门。所谓「自力修行」,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这就是自力修行法门的总原则,以勤修戒定慧为宗旨,以息灭贪瞋痴为目标。贪瞋痴的烦恼息灭了,生死就解脱了。只要贪瞋痴还有一点点,哪怕只有针尖那麽大一点点,也不能了生脱死,这个很难。
印光大师打了一个比喻,说:一粒沙子虽轻,如果放在水里,它也不会自己浮起来。它会怎麽样?直沉水底。是不是这个道理呀?我们在座的很多都是女众,早晨都要淘米,你看一粒米,它会直沉水底,不会因一粒米轻,它就会飘出来。那麽,一块大石头更不用说,「扑通」就沉入水底了。
这是什麽意思呢?这是说我们的烦恼哪怕只有沙子那麽大,如果放到生死海里、不靠佛力的话,就会直沉海底。
巨石乘船喻:他力法门易得解脱
印光大师接着打比喻说:即使是千斤重的巨石,如果放在船上,不仅不会沉到水底,而且可以安运彼岸,随意使用。
众生即使有千万斤重石一般的业障,我们只要靠上阿弥陀佛的愿力,乘上阿弥陀佛的愿船,我们还会不会掉到生死海里呀?会不会?(莲友答:「不会!」)我们如果坐上弥陀愿船,就不会掉到生死海里。
所谓「靠」,是靠什麽呢?是靠我们自己修行的力量吗?不是的,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
贪瞋痴难断
这个比喻很浅显,很好懂:一粒沙子,如果不靠船的力量,不因为它轻,它就浮上来,它会沉到水里。就是说:我们靠自力修行,即使烦恼断得只剩下一粒沙子那麽小了,也不能了脱生死。所以,自力法门叫做难行道,太难了!要达到业净情空——所有的烦恼惑业全部断乾净了,就好像天空中一丝乌云也没有了——达到这种程度,才能了生脱死。
谈何容易!我们在座各位:勤修戒定慧可不容易,能定法师就是一个例子。他是出家人(我们大多数还是在家人),他出家已经二十多年,也很精进地勤修戒定慧。只有这样精进地修行,一路走过来,才知道这条路不容易走,他才焦急不安,「如果这辈子不能解脱,那我就要继续轮回,这是何等的恐怖!」
所以,我们各位要能明了,靠自力修行,难不难?难啊!要息灭贪瞋痴——我们谁息灭了贪心啊?我们没有。瞋恨心也没息除,愚痴心就更不用说,从早到晚都是「我我我」。假设世上所有的文字都要消灭,最後的一个字,就是「我」这个字消灭不了。我们开口就是「我」,「我我我我我」,什麽字都可以不要,就这个字不能不要。没有这个字,开口讲不了话。吃饭,谁吃饭?我吃饭啊;走路,谁走路?我走路啊!什麽都是我——这就是愚痴,我执,我见。
「息灭贪瞋痴」,如果必须走这条修行道路的话,那我们就绝望了,就天天掉眼泪了——绝望、痛苦的眼泪。
如果我们学净土法门,就不是靠自力,这一点希望大家能够明了。净土法门是靠弥陀愿力救度,所以叫「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不是说「观众生修行力」。如果把这段话反过来讲,「众生修行力,个个都空过;千生与万劫,不能出生死」,对不对?我们根机陋劣,修行乏力,贪瞋痴难断,所以就个个都空过了,而不是「速满足」了;千生万劫的时间,不仅得不到功德大宝海,反而罪业一生比一生更重,越来越重,没有办法出离生死。
祖祖相承:皆缘弥陀本愿力
所以才要「观佛本愿力」,要向那里看。「观」就是看,就是了知,要去听闻,要知道阿弥陀佛的本愿力能够让我们遇无空过。
其它的法门,我们遇到也会空过。所以大家要回到阿弥陀佛本愿力这个地方。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就是阿弥陀佛的「念佛往生愿」的力量。
易行道之所以容易,龙树菩萨说得很清楚:「阿弥陀佛本愿如是。」天亲菩萨说:「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你看看,两位菩萨的思想一致不一致啊?(莲友答:「一致。」)龙树菩萨说阿弥陀佛的本愿就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即」就是立即、当下,这就是天亲菩萨的「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必定」就是「遇无空过者」,你必然、必定、决定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会成佛,所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叫做「遇无空过」。空过的话,就不叫「必定」了;若非必定,就空过了。所以,这两位菩萨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龙树菩萨的「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水上乘船是不是靠船的力量?是不是?(莲友答:「是。」)所以龙树菩萨说「阿弥陀佛本愿如是」,是本愿船的力量。天亲菩萨就说得更直接:「观佛本愿力」。那麽,昙鸾大师就继承了龙树菩萨、天亲菩萨的思想,指出:「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也是用「本愿力」三个字。
理顺思路:不靠自力靠佛力,要全靠佛力
讲到这个地方,我想把大家的思路再稍微理顺一下。我们很多人在念佛,心中说:「哎呀,我念佛没有达到清净心,怎麽能往生?」请问各位: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靠我们的清净心,这是不是在靠自力呢?这就是靠自己的力量了。如果我们自己有这个力量,那就不用靠阿弥陀佛的力量了。所以,这个方向要调整: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靠阿弥陀佛的愿力。
那麽,靠佛的愿力,不是半靠半不靠,而是全靠,这才叫做「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像印光大师打的比喻,一块大石头放在船上,它是不是全靠船的力量啊?是的,全靠船的运载的力量。那我们满身的业障,是业障凡夫,「通身业力之凡夫」,我们念阿弥陀名号、乘弥陀愿船,就全靠弥陀愿力。
我们念佛,心能清净固然很好;心不清净,若是靠上阿弥陀佛的愿力,能不能往生啊?大家说能不能?(莲友答:「能。」)
我们念佛,即使心没有清净,靠上阿弥陀佛的愿力,平等往生。就像刚才这个比喻,一千斤重的石头和那一粒沙子(一粒沙子就是心绝大部分清净了,还有一点点沙子大的烦恼;我们是完完整整的一块大石头),两者乘船,都可以到达彼岸。
我们是烦恼深重的凡夫,虽然心不清净,但是只要念佛,决定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龙树菩萨就说「若人」,他没有专指哪一个人,是任何人,包括能清净、不能清净,出家、在家,有智、无智,你只要念佛——「念我称名」,阿弥陀佛本愿力就救拔你,没有一个空过的。
天亲菩萨说得更清楚:「遇无空过者」。如果说要我们心清净才可以达到,岂不是还有空过的?我心不清净就空过了——不是这样的。只要我们称念弥陀名号,没有一个空空而过的。
昙鸾大师说:凡是生彼净土——「凡是」就是一切包括在内,只要是往生净土的,都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不是靠我们心地清净的力量。
所以,这点希望大家多思考思考。要知道,我们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完全靠阿弥陀佛的愿力。
(三)圣道与净土
根据祖师的教判,念佛往生是易行道、他力门、特别法门,靠佛力救度,称为净土法门。
其它法门是难行道、自力门、通途法门,靠自力修行,称为圣道法门。
圣道法门修行解脱,有三个字:「戒定慧」。
净土法门念佛往生,也有三个字:「信愿行」。
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
讲到这里,就有必要把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中救度我们的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的内涵做一个简略的讲解。
第十八愿,三十六个字,大家会不会背诵啊?外面的莲友,大家知道《无量寿经》吗?知道啊;读诵过四十八愿的请举手。啊,也有不少。也有人没有读诵过,不过没有关系。
净土法门的根本来源,是来源於阿弥陀佛因地做法藏菩萨时所发的四十八大愿。如果没有四十八愿,就没有阿弥陀佛,也没有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所以,我们今天谈论极乐世界,谈论怎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根本的标准,不是在这个世间你说我说、你对我对,不是的。根本的标准,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是不是?对了,离开四十八愿,一切免谈。因为有四十八愿,才建立了极乐净土,才有我们的往生。所以,能不能往生,不是我们自己在这里给自己打分,「哎呀,我修行得还不够,像我这样子,自己打打分,不及格,不能往生」,或者说「我差不多了,因为我持菩萨戒,因为我念佛每天两万声、三万声,因为我诵过《金刚经》,因为我参加过很多法会——大概我差不多了吧……」,给自己打一个勾——都不是这样子的!这样都是自己在瞎猜,没有找到标准。
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谁说了算呢?阿弥陀佛说了算。众生欲生极乐国,阿弥陀佛说了算。不是我们自己在这里打分。
阿弥陀佛在哪里说的呢?就在第十八愿里说的。
下面我把这条愿的愿文读一遍,然後再领大家一道诵一遍。我先读一遍,大家好好听——大家好好听哦,不要认为这只是我嘴里读出来的。我不过是一个广播喇叭而已,背後发这个愿的是阿弥陀佛,是法藏比丘。你要听到是法藏比丘当面、亲口对你发愿,要这样听。好,眼睛可以闭起来,法藏比丘要为你发愿了,三十六个字,九句话,好好听: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好,大家跟我一道念一遍:「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十八愿是四十八愿的核心
这条愿特别重要——四十八愿每一条愿都重要,但是这条愿呢,是四十八愿的根本核心。所有的愿,都是从这条愿里生发出来的,都是指归这条愿的。比如说第一条愿,「国无三恶道愿」: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那麽,为什麽要发这条愿呢?因为阿弥陀佛要救度我们,「十方众生啊,你要来生我的国土!我的国土是一个没有三恶道、清净无比、无衰无变、涅盘常乐的国土」。他为了让我们去往生,才要建立这个没有三恶道的国土。如果不是为了让我们去往生,他干嘛要发这条愿?那就没有意思了。所以,其它的各条愿都是为了让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信愿行出自第十八愿
大家都知道,净土法门有三个字:「信愿行」,对不对?那麽,「信愿行」出自哪里呢?就出自第十八愿:
「至心信乐」——信。
「欲生我国」——愿。
「乃至十念」——行。
设我得佛——主动发愿救度劣根众生
我们先看第一句话,四个字:
「设我得佛」:这是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经中说「不可思议兆载永劫」之前,有一位菩萨比丘,叫做法藏比丘。那个时候,他是一尊高位的菩萨,在世自在王佛的面前,发了大菩提心。他用智慧的法眼观看茫茫法界的众生,沉轮在六道轮回当中,不能出离生死。即使用种种微妙的佛法教导他们,他们都无力修行,只有少数上根利智的众生,可以修行戒定慧解脱生死,成为阿罗汉、成为菩萨、成佛。但这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众生仍然不能靠戒定慧修行解脱。这位菩萨就起了大慈悲心,说:「不能修行诸佛教法的,被诸佛所遗漏的,业障深重、智慧浅薄、戒定慧修不来的众生,我要为他们发愿!」
如果众生都能圆满戒定慧,就不用法藏比丘发愿了,十方诸佛的教法都可以修行了。
圣道菩提心难发
业障深重、智慧浅薄、戒定慧修不来的众生,是指哪些人呢?
就是我们啊!叫你发菩提心,你发得起来吗?我们发菩提心,能不能发得起来?发不起来的。我们在座这麽多莲友,上人这次来举了几个例子,让我们一听就很受震动,很能说明我们发不了菩提心。比如说发菩提心的人,要修六度万行。第一度就是布施度,布施什麽呢?舍外财、舍内财、舍头目脑髓。人家要什麽,就给什麽;人家不要,自己在想办法打听,哪里人需要什麽,「你需要什麽我好给你啊」,要找机会,一旦机会来了,赶紧去拜托,「请你一定接受我的布施,好让我圆满菩提道,快速成佛」。不会拖拖拉拉,更不会找理由不行布施——不会的。好了,那现在有一个女子,她爱上你丈夫了(你和丈夫本来夫妻恩爱),你能不能把他奉献出去呀?「好!我是发了菩提心的人,你要他,我就给你吧,送给你!倒贴五万块给你。」会吗?不会。我们虽然学佛念佛,但还有很多人在我面前抱怨这等事情,「哎呀,我现在怎麽办?怎麽办?怎麽办?」这就是我们凡夫啊!感情上舍不出去。
再比如说现在医院里需要肾,需要骨髓,需要眼角膜,有的病人需要器官移植。这不是说没有机会啊,医院里很急需啊!那你知道了,赶紧到医院去,「医生!把我的眼给谁,肾给谁……」,这个叫舍出去。但是,我们并不是不知道,报纸上也有这样的消息,医院里更是在那里排队等着,我们能不能主动去献一只肾,献上骨髓?我们也做不到。
所以,如果修行这样的法门的话,我们做不到啊!而且解脱生死不是一次布施,是遇到这样的机会就布施,生生世世不会停止,经过三大阿僧只劫;不仅修布施,还修持戒、忍辱等等,万行具足,才能圆满成佛。这一点谈何容易?我们都做不到。
父产子继喻——弥陀修行为众生
那麽,法藏比丘观察我们这样众生的根机,贪名、贪利、我执、我见,贪瞋痴烦恼具足,他才说:「我要为这样的众生发愿,我要建立一个清净的国土——不靠他的修行,因为他的修行靠不住。要靠我,我为他修行!」
就像父母看到儿女没有工作能力,不能赚钱,父母就说:「靠你只有饿死一条路,靠我们为你挣下的钱,让你能够过安乐的日子。」
所以法藏比丘说:「靠我!我要救度你!」——「设我得佛」。他不是把目光投在靠众生的修行上,他说「我」——「我一个人」(「我」就是一个人,没有两个我,只有一个我),「我来成佛!我成佛干什麽呢?要救度十方众生!」
十方众生——我要救度十方众生
我们在座每一位,是不是十方众生?(莲友答:「是。」)就是我们每一位!也包括一只蚂蚁,也包括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也包括中国人、外国人,也包括此世界、他世界,通通包括在内,这样的发心才叫发菩提心。
而且他发了菩提心,是要行菩萨道的,经过了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的时间,刚才所讲的六度万行,都修行圆满。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我要救度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真心相信我,你就有快乐
那麽,对我们十方众生提出什麽要求呢?可以讲毫无要求,如果讲起来,就是三句话、三个字——信、愿、行。第一句说:
「至心信乐」:这就是信。「至心」就是真心,就是「你要相信我,我是真的要救度你。最起码,你要真心相信我。如果你不相信我,我怎麽救你啊?」
好比我是个医生,我来救治病人。但是病人不相信我,不服用我的药,那我没法救他。
又好比我是个船长,去救海岛上的难民。但是他们不相信我,不上我的船,那我也无法救他们。
又好比我是个布施者,来救一个饥饿的人,我给他食品。他如果不相信我,认为食品里有毒,那我也不能救他。
所以,法藏比丘恳切地呼唤我们、拜托我们、哀求我们说:「十方的众生啊!你要真的相信我,我是真心要救度你。」所谓「至心信乐」,「你相信我的救度,你就有快乐。」
我们各位念佛,如果心中愁苦,那是因为我们没有信佛。没有信佛就没有乐、只有苦。「哎呀,我念佛到底能不能往生啊?阿弥陀佛要不要我?法藏比丘发愿漏没漏掉我?」
不会!所以他第一句就讲:「你要信!」
信,是因为法藏比丘主动地、无条件地要救度我们,所以他才这样讲。
欲生我国——你要愿生我的净土
第二句说:
「欲生我国」:法藏比丘成佛了,建立了极乐世界。他知道我们无法在娑婆世界自己修行成佛,就呼唤我们说:「我就把你救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所以叫「欲生我国」。「欲生我国」,「欲」就是要,「你要来往生我的净土」。
请问各位莲友:是法藏比丘要我们往生他的净土在先,还是我们要往生法藏比丘的净土在先?哪个时间比较早?(莲友答:「法藏比丘先发愿。」)对呀!阿弥陀佛发愿在先,在不可思议兆载永劫之前,他就发愿了。那个时候,我们大家有给法藏比丘写过信吗?有没有写信请他发愿?有没有到法藏比丘面前拜拜,磕几个头,说:「法藏比丘,请你给我发发愿,你给我修个极乐世界,我好去往生。」大家有没有?(莲友答:「没有。」)那个时候,我们还在那里打麻将,还在那里造罪造业,还在那里三界六道的轮转。
是法藏比丘一个人主动为我们发愿,对不对?他没有经过我们的祈求拜托,就主动地发愿。
同时,他平等地发愿。什麽叫平等?「十方众生」!他没有说男女老少、出家在家。无论任何人,阿弥陀佛都主动地、平等地,也是没有条件地为他发愿。他没有说「你要如何如何,给我多少好处,你要修行达到什麽程度……」,都没有。他只是说:「你要相信我,你要愿生我的净土。」这叫主动、平等、没有条件,一心要救度我们。
阿弥陀佛在成佛之前,就希望建立一个净土,建立净土的目的就是四个字——「欲生我国」,「欲生我国,欲生我国!」让十方众生往生他的净土。那麽,法藏比丘现在成佛了,建立了极乐世界——完成了没有?(莲友答:「完成了。」)完成好了之後,大家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会不会设一个门槛儿说:「虽然在成佛之前,我讲的你们往生我的极乐世界没有条件,但是成佛之後呢,我反悔了。你要来往生的话,必须要这样、这样、这样……,不然的话,我不让你来往生!」阿弥陀佛会这样吗?不会!
佛心入我心
所以,「欲生我国」是一个目标,这个目标不是我们自己能发动的;是阿弥陀佛,是他的心,是他呼唤我们,是他的心来到我们的心中。
各位莲友,大家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吗?愿不愿意?(莲友答:「愿意。」)哎呀,好啊!阿弥陀佛听得清清楚楚。阿弥陀佛说:「对了对了对了,这就对了,对了对了!」
我们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心不是我们凡夫的心,这个心就是佛的心来到了我们的心中。因为就我们凡夫来讲,我们原本是不愿意往生的,我们愿意养儿养女,愿意升官发财,愿意在娑婆世界活一百二十岁,然後顶多再升天。我们都是这样。
那我们为什麽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呢?是因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呼唤来到了我们的心中。
信顺两土世尊的教导
阿弥陀佛很慈悲啊,让十方诸佛赞叹他的名号。在这个世界,就是释迦牟尼佛讲净土三部经。
比如说《阿弥陀经》就说:「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对不对?对!「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对不对?对!所以,我们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好弟子,对不对?我们就是阿弥陀佛的好子孙,对不对?我们就信顺了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两土世尊的教导,对不对?对了。我们愿生彼国,这是听阿弥陀佛的话,听释迦牟尼佛的话。
好了,我们愿生彼国,听阿弥陀佛的话,是阿弥陀佛的乖儿子,阿弥陀佛欢喜不欢喜呀?(莲友答:「欢喜。」)
但是,阿弥陀佛如果又设了个条件说:「你虽然听了我的话,想到我的极乐世界来。但是,如果你没有清净心,我是不要你的。我虽然当初发愿要救度轮回苦海的、流浪的众生,我把你看得像我的独生儿子一样。我怜悯你,为你发愿建立极乐世界,我无条件救度你。但是现在我成佛之後,你想到我的极乐世界来,我要求你达到清净心,我要求你修诸功德。不然的话,你念我的名号,一天念三万声也不管用!」他会这样吗?不会啊!
不要自甘卑劣,我们是阿弥陀佛正式邀请的贵宾
所以,我们再看愿文,愿文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这叫信、愿。那麽,我们愿生彼国,我们愿意到极乐世界去,如果没办法去,我们还是不敢发这个愿。
比如说我们想到北京,如果没有交通工具,我们就不敢发这个愿。
再如人类想到月亮上去,如果没有发明宇宙飞船,我们就不敢有这样的想像。
现在,我们想到西方——十万亿国土之外的极乐世界,我们心里难免打嘀咕:「阿弥陀佛,我虽然想去,可是我没有功德啊,我没有功德怎麽去?」
阿弥陀佛就说:「你没有功德,是我请你来的,我有功德!」
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是不是阿弥陀佛邀请的?(莲友答:「是。」)
各位莲友,各位阿弥陀佛的孝子贤孙!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不要自甘卑劣,我们是阿弥陀佛发了邀请函的啊。我们举着阿弥陀佛的邀请函,雄纠纠,气昂昂,跨过六道去往生啊!
很多人觉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大概都是大和尚、祖师大德,他们才够资格。我是无名小卒,我哪能往生?我靠旁边。
其实不是这样,我们是阿弥陀佛正式邀请的贵宾。他说:「十方众生,你欲生我国!」怎麽来?「乃至十念。」这都有经文明明白白所写啊!「乃至十念」就是念阿弥陀佛名号。
那麽,岂不是我们口称弥陀名号的时候,我们就是获得了弥陀的邀请,我们就是兴高采烈、就是扬眉吐气、就是昂首阔步地迈向西方极乐世界!对不对?(莲友答:「对。」)
乃至十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路念下去
「我光是口念南无阿弥陀佛,够不够?还没提上礼品,没有带点土特产去,献给阿弥陀佛,这样行不行?」很多人不了解阿弥陀佛主动、平等的救度,以为说「我光念佛不能往生,如果再加上我修行三福、念其它的经、持其它的咒、修其它法门的功德,加到一块儿,阿弥陀佛你看差不多了吧?这些礼品够不够?不成敬意……」
阿弥陀佛本来对我们没有提条件,他只是说「乃至十念」。这个「乃至十念」也不是对我们提的条件,是他把名号给我们,他说:「我修行好了六字名号给你。给你,你怎麽使用他呢?你只要乃至十念。」
「乃至十念」很容易:乃至清净心、乃至妄想心,乃至出家人、乃至在家人,乃至开智慧、乃至很愚痴,乃至受五戒、乃至没受戒,乃至八十岁、乃至七八岁,乃至念二十年、念七十年,乃至到临终的时候才念十声、五声、三声……,通通叫做「乃至十念」。
「十念」的意思,「十」代表圆满,也就是说:「你只要念佛,你只要信顺我,愿生我的净土,只要信,只要愿,只要念佛,决定往生,没有条件!」这叫「乃至十念」。他没有说「清净心十念」,也没有说「开智慧十念」,就说「你只要念佛就可以」。
善导大师解释「乃至十念」(这个「乃至十念」,不是依我们个人的理解,是依祖师的解释),怎麽解释呢?解释为「下至十声」。「下至」就是和「上至」相对应,就是说,我们遇到这个法门,我们听闻到弥陀的本愿救度,知道念佛往生,我们就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就一路念下去,我们不会改变法门。如果要改变法门,就不叫「至心信乐」。
如果杂行杂修,也不叫「至心信乐」。为什麽要杂行杂修啊?信不过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真的行吗?念佛真的能往生吗?不加点别的修行,真的可以吗?」有疑惑心才去杂修。
杂修就没有快乐,就在那里苦心极力。如果问「你能不能往生?」「能不能往生?差不多吧,努力吧,争取吧,相信总有可能吧!」
一向专念即是一心不乱
有位莲友领导了好几百位居士,他跟居士们讲:「念阿弥陀佛,达到一心不乱,一定可以往生!」
也对,达到一心不乱,一定可以往生。那麽,一心不乱能不能达得到?他不能讲啊,他如果讲达不到,等於自己打自己嘴巴,对不对?他怎麽讲?「即使达不到完全一心不乱,百分之五十总是可以努力的,即使达不到七天一心不乱,三个小时、半个小时总是差不多的。即使现在没达到,我们努力努力,总是差不多的。」但是他自己也努力了十多年了,他知道不行,但嘴上不得不说。他说:「我嘴上在讲,我心里害怕得不得了,但是又不能说出来,如果说出来,这几百人就没了信心了。」所以嘴上讲的话很硬,心里很胆小,越想越害怕,越想越害怕。
「一心不乱」这几个字,是《阿弥陀经》里的经文。对於它的解释,也不是我们自己随便解释的,也要依据善导大师的解释。
善导大师就解释为「专复专」——专修念佛就是一心不乱。「一心」就是专心,专一不杂之心。「不乱」就是不杂乱,不杂行杂修就叫「不乱」。如果东修西修,东扯西扯,三心二意,那就是杂乱了。
所以,善导大师解释一心不乱,不是按照禅宗教理解释为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禅定一心不乱。那样就是自力修行的解释了。
阿弥陀佛说:「只要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就可以往生!」释迦牟尼佛怎麽可能在中间拦腰切一刀,说:「这不行!阿弥陀佛讲的话,在我娑婆世界,天高皇帝远。阿弥陀佛虽然讲『乃至十念』很简单,但是我释迦牟尼佛给你加几个字,要禅定一心不乱!」——会这样吗?不会!
佛佛道同,释迦牟尼佛跟阿弥陀佛讲的话,决定是一致。所以,我们刚才讲过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以阿弥陀佛的誓愿为标准。释迦牟尼佛在这个世界的讲法,决定不会违背阿弥陀佛的誓愿,对不对?
那麽,「一心不乱」四个字,一定要纳入第十八愿才有意义。如果对「一心不乱」四个字的解释,违背了阿弥陀佛发的第十八愿,那麽,这个解释肯定不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意,是不是啊?这是很显然的道理。
而善导大师的解释,就跟阿弥陀佛的誓愿一致,他说「一心不乱」就是「专心不杂」。「专心」就是信愿;「不杂」就是「乃至十念」,就是「一向专称」。
一向专念就叫做一心不乱,大家有没听懂?大家跟我念一遍,我说一句大家说一句:
一向专念即是一心不乱;
一心不乱即是一向专念。
好好好,大家记住这个解释。这不是我个人的解释,是善导大师的。
善导大师对《阿弥陀经》的解释
我们弥陀寺客堂的墙上有这麽一段法语:
极乐无为涅盘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这段偈语就是在解释《阿弥陀经》的经文:
舍利弗!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
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其人临命终时,
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
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善导大师就解释为「极乐无为涅盘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极乐国土是怎样的国土呢?是涅盘的境界,是往生之後自然成佛的境界。那麽,这样的境界,少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往生,「随缘杂善恐难生」。
什麽叫「随缘」?碰到这个师父教你持咒,「嗡嘛呢呗咪吽」,碰到那个师父教你唱赞,碰到这个居士教你诵经,碰到那个居士教你坐禅,这叫随缘。随缘所修的种种善法,叫做「随缘杂善」。
「杂」有两种含义:一种叫杂多,这样修,那样修。第二种叫杂毒,就是我们虽然修善,但不是清净的、纯粹的善,有贪瞋痴的杂念,未断贪瞋痴,所以叫「杂毒之善」——善导大师说「杂毒之善,虚假之行」。以「杂毒之善,虚假之行」,想到「无为涅盘界」,纯粹的、清净的、不染污的、不颠倒的极乐涅盘界,那怎麽可能呢?因果不相符合嘛,所以说这个不能往生。
那麽,怎样去往生?「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就是「故使如来选要法」。释迦牟尼佛为我们选择了一个最重要的法门,什麽法门?「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称念弥陀名号,「教念弥陀」,要怎麽念?「专复专」,就是「执持名号」,怎麽念?「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就是「专复专」。
善导大师解释「一心不乱」,就是专,专,还要再专。
以善导大师的解释为标准
大家要知道:善导大师可不是一般人,他是阿弥陀佛再来。他念一声佛,口中就出一道光,他「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他念一声佛,就有一道光出来,他是弥陀化身再来。
所以,他所解释的,就是阿弥陀佛亲自解释的。他一看娑婆世界,「你们都误解了我的本愿,不行!我不能在极乐世界呆着不动,我要亲自出马」,於是就来到娑婆世界,就化身成为善导大师,写下了《观经四帖疏》楷定古今。「从古到今,对净土法门的解释,要以我弥陀化身所解释的《观经疏》为标准」。那才叫楷定古今。
从古到今,对净土法门都有误解,不只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在善导大师那个时代就有了。为什麽呢?因为净土法门太深妙了。
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
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连声闻、缘觉、菩萨都不能测度佛的智慧,那麽只有佛自己才能明了。所以释迦牟尼佛才讲三部经,善导大师以弥陀化身的资格,来到娑婆世界,写下了《观经四帖疏》楷定古今。
我们依止善导大师,就不会有错,就有标准。依善导大师,也就是依阿弥陀佛。
只要口称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再回到这三十六个字。三十六个字里的「乃至十念」,善导大师解释了,叫做「下至十声」,就是多到一辈子的念佛。如果我们遇到这个法门的时间比较久,可以念七天、七十天、七年、七十年,这叫一辈子念佛,专心念佛不改变了。
为什麽要专啊?因为只有这尊佛为我们发这个愿,别的佛没有发这个愿,所以我们专念这尊佛,对不对?
念佛的法门,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里只是说「乃至十念」,「你念我的名号,我就光明摄取你,我保证你」。他没说「你修其它的法门,我保证你」。
所以我们要专,我们要听阿弥陀佛的话。我们要专,对不对?(莲友答:「对。」)对呀。
「乃至十念」解释为「下至十声」,特别重要的是——大家听好,特别重要的是:把「念」解释为「声」。就是我们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发出声音。
声,有大声、有小声、有默声。大声就是现在我这样讲话,大家都听得到;小声就是旁边的人听得到;还有金刚持,金刚持就是自己听得到、别人听不到,声音在嘴巴和耳朵之间,动动嘴巴,这个也叫做念佛发声;还有默念,默念在心中,耳朵也听不到,但是心里知道,自己念自己知道,一句一句地,这样就可以。只要我们动动嘴:「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速度的快慢,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只要我们动口发声来念佛。阿弥陀佛说:「嗯,这就可以了。」心清净不清净他不管。
善导大师的解释,说「下至十声」,不管你的念头,不必担心「我这个念头不清净啊,我还有妄想杂念啊」,只要能念南无阿弥陀佛,发出声音,这样就可以。
释「念」为「声」的依据——《观经》下下品
善导大师这样解释,他的理论依据在哪里呢?
他的理论依据就在《观经》下下品。有的莲友可能对此比较陌生,如果大家听过我讲的《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里面就讲到这一段,在这里我也简略地说一下。
《观经》下下品的众生是什麽样的众生呢?释迦牟尼佛举出这个世间造恶最重、念佛最短、心中最乱,千钧一发、一发千钧,眼看就要堕入地狱——选择这样一个人,临终回心念佛,阿弥陀佛立即就能把他救起来,以此来显示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可以随时随地救度任何众生。
《观经》下下品为显阿弥陀佛万不漏一的救度
《观经》的下下品,是一个已经造作了五逆重罪的人,他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样的人。也可以讲诽谤正法,他破坏佛教,五逆谤法的事都做,是这麽一个众生,一辈子没有做过一件善事。用两句话来形容他:「无恶不做,无做不恶」。没有什麽恶事他没有做的,杀父、杀母都能干得出来,还有什麽恶事做不出来?那麽,「无做不恶」,他只要做的事,都是恶事,没有善事。
这样的一个人,一直到临终了,快要死了,这时候啊,地狱的火都熊熊燃烧起来,阎罗大王带着小鬼都来抓他。他就要死了,地狱的恐怖景象一时俱现,他的内心非常恐惧;那麽身体呢,也好像受到地狱猛火的燃烧一般,四大分离,此生的种种恶业一时显现——苦恼不苦恼?痛苦得要命啊!慌乱不慌乱?慌乱啊!
这样的人如果都能得救的话,我们在座的是不是都有份啊?他有什麽修行?没有!一辈子没到寺院磕过一个头,没有烧过一支香,没有念过一句佛。这麽一个人,就看阿弥陀佛有没有本事把他救起来。如果阿弥陀佛能把他救起来,我们就都有希望了。
好了,现在释迦牟尼佛列举这麽一个人,就是要显示阿弥陀佛立即的、快速的、安稳的、万不漏一的救度。
《观经》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他现在临命终了,验其罪状,应堕地狱:
如此愚人,以恶业故,
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
如果按他自己的因果报应来讲,他这一死,不会经过中阴身,一断气马上直入地狱,受无量劫的大苦恼。
为说妙法,教令念佛
但是,这时候遇善知识——这个善知识,不是说他有多大的修行,是因为他能说妙法。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善知识,当然直接堕下去了;遇到了善知识,他就得救了,这叫「遇无空过者」。那麽,善知识怎麽说呢?
如此愚人,临命终时,
遇善知识,种种安慰,
为说妙法,教令念佛。
善知识来安慰他:「某某人啊,你虽然造了重罪,其它法门不能修,但是还有一个妙法——微妙的法门。」(「这个微妙的法门,就是叫你打坐」,那能行吗?「叫你开悟」,那能行吗?「现在打不了坐了,也开不了悟了,叫你去朝拜九华山」,那能行吗?都不行了。所有的法门,这个时候对他来讲都没办法修行。)
所谓「妙法」,只是一个——念佛!「你只要念阿弥陀佛,决定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叫做「为说妙法,教令念佛」。
「只要念佛,地狱众苦一时消除,阎罗大王马上隐退,阿弥陀佛立即现前。」这样讲他高兴不高兴?
死苦来逼,慌乱中称名十声而往生
但是这个人啊,他太慌乱了,他罪业太深重了。所以经中用这两句话来形容他,说这个人怎麽样呢?
彼人苦逼,不遑念佛。
虽然善知识教他念佛,但是他内心慌乱,「不遑」就是不能够,他不能够在心里念佛,他很恐怖,一片茫茫然然,糊里糊涂的。教他念佛,他也不知道怎麽念。他能够集中思想吗?他这时候思想集中不起来,无法宁定心神,一片慌乱。
大家可以想像,如果我们遇到这种情况——不要说四大分离、地狱现前,即使身体好好的,结果听说儿子出了车祸,腿撞断了;正想到医院去,又得到消息,孙子找不到了;然後呢,这件事情还没反应过来,那边媳妇又出什麽状况了。这个时候要你不开口、在心里念佛——做不到!这个时候你会呼天喊地:「阿弥陀佛啊,我怎麽这麽苦啊!」你会喊出来。喊出来可以,让你闭上嘴巴在心里念,那不行,那会闷得要爆炸,对不对?
那麽,这个马上要堕落地狱的人,教他念佛,他心中无法忆念,一片慌乱。所以善知识观察出来了:
善友告言:
汝若不能念彼佛者,
应称无量寿佛。
「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善知识说,「哎呀,你的意识这麽慌乱,你心中不能念……」
「应称无量寿佛」:「你可以用嘴巴喊哪!」「称」就是口称。「你只要嘴巴喊出『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
哎,这个人马上:
如是至心,念声不绝。
善知识教他念南无阿弥陀佛,他跟在後面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他这个时候念佛,处於慌乱当中,好像病急乱投医,饥不择食,慌不择路。善知识教他念南无阿弥陀佛,他就跟在後面念南无阿弥陀佛。他有什麽清净心啊?没有;他有什麽禅定心啊?没有。他只是一心求救,「南无阿弥陀佛!」善导大师解释说:这个人被死苦、四大分离之苦、地狱火烧之苦所逼迫,所谓「死苦来逼」,「苦逼失念」,被苦恼所逼迫,失去了忆念的能力,思想意业茫然,只是嘴巴跟着别人喊,别人念「南无阿弥陀佛」,他也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这样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经中说: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
善知识念,他跟着念。
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称佛名故,於念念中,
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命终之时,见金莲花,
犹如日轮,住其人前,
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极恶之人生极乐,全靠名号功德力
你看看!依他这样的状况,一口气不来就直入地狱的人,只是随着善知识的教导,在那里有口有心也好,有口无心也好,张嘴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往生了。这是靠谁的力量?(莲友答:「南无阿弥陀佛。」)对了!这是靠名号本身的力量。
如果靠他自己的修行力,他有吗?没有。他只有造业的力量,他只有堕落的力量,他只有下地狱的力量,这些都具足了。但是,这样一个人,在这麽紧迫的情况下,在这样严重的罪障的前提下,他只念了这麽几声佛号,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
下下品能往生,我们更能往生
所以,我们罪业再重,总还不至於造五逆重罪;我们念佛再少,总还不至於仅仅十声;我们修行再差,总还超过他;我们的心再乱,比他不知道要强多少倍!俗说话「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那我们这个货跟他那个货一比,我们还是好货呢。
那麽,这个人都能往生——当然,不是靠他的修行力,也不是靠他的善根力——如果论修行,我们超过他;如果论善根,在座各位也超过他,因为我们还没有造五逆罪,我们也不是临终才遇到佛法,平生就遇到佛法了,三皈五戒,专修念佛。也有的虽然还没有专修念佛,也在勤恳地修诸功德求生西方,跟他比不知强多少倍!那麽他能往生,是靠了这句名号本身的力量;他连「念佛时心要宁定」的意识都没有,忆念茫然,失去了忆念的能力,他只是用嘴巴喊出佛号,就能往生,何况我们呢!
所以,善导大师将「乃至十念」解释为「下至十声」,对我们可以讲恩德广大。
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如果一般的法师解释,就把「乃至十念」解释得很复杂,「要清净心的十念,要不起妄想杂念的十念,要如何如何的十念……」,我们一听,就心有不安了,因为我们做不到,是不是?
而阿弥陀佛发愿的时候,有这麽几句话:
吾誓得佛,普行此愿。
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这是在《无量寿经》里讲的,这四句话也是很有力量的。
「吾誓得佛」:「我发誓要成佛」,就是「设我得佛」的意思。
我成佛要干什麽?
「普行此愿」:「我要让我所发的第十八愿啊,普遍地流行在十方法界,让十方诸佛都赞叹我的名号,让四十八愿的功德流布十方众生的心田!」让第十八愿救度众生的六字名号响彻宇宙,叫「普行此愿」。
那麽功效怎麽样呢?
「一切恐惧,为作大安」:「众生所有的恐怖、恐惧,我都让他得到彻底的安慰,大大的安乐」,这叫「为作大安」。
我们恐惧什麽?我们恐惧说:「哎呀,我最怕我念佛没有清净心,怎麽办?」
阿弥陀佛说:「我来办!」
「我念佛现在持戒还不清净,怎麽办?」
阿弥陀佛说:「我来办!」
「我虽然念佛,但是我不会读诵大乘经典,我也没有开智慧。怎麽办?」
阿弥陀佛说:「我来办!」
这样才能叫做「为作大安」,给我们大安心。
一般人讲的话,他就明显违背了阿弥陀佛的这四句话。「某某人啊,你虽然一辈子念佛,那都是演习,到了临终的那一时刻,如果你不能把握正念的话,你就白念了!」听到这个话,我们害怕不害怕啊?害怕。有没有给我们安慰啊?没有,反而增加我们的恐惧。
「某某人,你虽然念佛,你口念弥陀心散乱,你喊破喉咙也枉然!」我们害怕不害怕?害怕。会给我们安慰吗?不会。
阿弥陀佛说的话,不是这样。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下的保证
好,我们还是回到第十八愿,法藏比丘对我们众生只说了三句话。这三句话属於我们,要求我们来做——可以讲没有要求:「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十方众生,只要你信顺我的救度,愿生我的净土,专称我的名号,长嘴巴会念佛就可以——你只要这样做。」剩下的两句话,是法藏比丘——阿弥陀佛为我们的保证。他怎麽保证呢?「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法藏比丘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你怎麽样呢?你至心信乐——真的相信我的救度,你欲生我国——真的愿意往生我的净土,你乃至十念——真的称念我的名号。什麽叫真的?就是专修念佛,口称我的名号——南无阿弥陀佛,这样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情我来办。怎麽办?」
「若不生者」:「如果你这样做了,你还不能往生我的西方极乐世界,那就不用你负责,我来负责!我怎麽样?不取正觉。」
所以,第十八愿後面的这两句话,是法藏比丘为我们下的保证。说:「十方众生,只要你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你百分之百往生!如果不能往生的话,」——我们讲「那万一不能往生怎麽办呢?你可不能把我骗了,这可是大事啊!」对了,万一不能往生——阿弥陀佛说:「如果说我修行的功德还不够,没达到这个能力,那我继续修行,一直修到我的名号具足这样的功德、我的愿力能够实现这样的救度,我才成佛!」
所以,如果不能救度十方众生、不能让信愿念佛的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话,法藏比丘是不会宣布成佛的,他还要一直修下去。
而现在,法藏比丘有没有成佛啊?成了啊!如果我们称念他的名号不往生,他就不能成佛,他要一直修行,一直修行,修到他的誓愿完成了、圆满了,他才成佛。
不用我们祈求拜托
那麽,大家就晓得,这尊佛既然已经成佛、叫阿弥陀佛了,那就说明:我们只要称念他的名号,就必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对不对?这是靠我们的力量吗?四十八愿是我们在座谁发的?不是我们发的,对不对?对呀!所以我们念佛往生。
我们可以讲从一开始到现在,一直到西方极乐世界,到成佛,从头到尾、彻彻底底都没有一点点我们自己的力量在里面。我们没有请阿弥陀佛发愿,也没拜托他,也没给他磕几个头。到现在阿弥陀佛成佛十劫了,你在那里蹒跚而来,在大殿里,「阿弥陀佛,给你磕几个头」,一个、两个、三个——来得太晚了!
从头到尾我们没有拜托阿弥陀佛发愿,他主动为我们发愿;我们没有修行,他主动为我们经过兆载永劫修行;我们没有请他为我们成就名号,他主动把他不可思议兆载永劫修行的功德纳在六字名号里送给我们,还要让十方诸佛赞叹他的名号(在娑婆世界,就是释迦牟尼佛来赞叹,来送给我们,送到我们心里;只是我们自己不了解),还要化身为善导大师,来到娑婆世界,告诉我们念佛是这样子的,是口称名号,「上尽一形,下至十声」就可以了。
所以,我们从头到尾都不了解,都是佛菩萨在教导我们。我们本来不了解念佛法门的特色,离开了弥陀誓愿的保证。那我们现在知道了:我们靠的是阿弥陀佛的力量,对不对?
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
所以,这叫做「观佛本愿力」。了解了第十八愿之後,再来读这首偈子,我们就会觉得很有力量。我再来念一遍: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所谓「佛本愿力」,就是第十八愿的力量。
所谓「遇」,什麽是「遇」呢?就是信愿行。你遇到了,你不相信,等於没遇到。你相信,才叫遇;你不相信,「阿弥陀佛真的这麽慈悲吗?真的有这麽大的愿力吗?」那等於没有遇。遇而相信,叫做遇,叫「至心信乐」。
进一步讲,信而愿生,才叫真信;你虽然相信,却不愿意往生,那个信是假的,只是帮别人信了一场,「对对对,有极乐世界,你去往生。你去,我不去」,帮别人信一场有什麽意思?那麽,信而愿往生,这才叫「信愿」,才叫「遇」。
信、愿,行——称念弥陀名号。你虽然愿意往生,却不念佛,说明愿往生也是假的。
所谓「遇」呢,就是: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这是我们净土宗的宗旨,这叫做「遇无空过者」。
若能这样做,阿弥陀佛保证我们说:「十方众生,没有一个遗漏的!如果有一个不往生,我就不成佛!十方众生信愿念佛,通通都能往生,我才成佛!」这才叫做「遇无空过者」,对不对?
那麽,什麽叫「能令速满足」呢?我们开口念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念出来,当下我们身上的功德就圆满了,「功德大宝海」在我们身上就具足了,这叫「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大家相信不相信啊?(莲友答:「相信。」)大家相信了,还害怕往生资粮不够吗?
信愿念佛的人,圆满具足六字名号的一切功德
各位莲友!各位阿弥陀佛的孝子贤孙:我们如果念了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还害怕功德资粮不够——即使这样的话,你也找不到能够补充的了。「我再修修自己的功德,给六字名号补充一点……」,如果你讲这句话,就叫做大逆不道。好像阿弥陀佛没有圆满,靠你修的那一点点来补充——那是不可能的。
阿弥陀佛的六字洪名功德圆满在法界当中。所以《无量寿经》有这麽一段经文: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
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听说阿弥陀佛的名号有这麽大的功德,这样不可思议,主动、平等、无条件地救度众生,心里欢喜了。
「乃至一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个「乃至一念」,就是信心发起之後相续念佛。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
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这是释迦牟尼佛亲口讲的:听闻弥陀名号,信心欢喜,相续念佛——这样的人,就得到了往生成佛的大利益,他身上就圆满具足了六字名号的一切功德。
「无上功德」就是成佛的功德。普贤菩萨的功德还有上,因为还有佛在上面。
言阿弥陀佛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所以善导大师才说了: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
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信愿行就通通都有了。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归命」就是信顺的意思。
「亦是发愿回向之义」: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的目的,是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
那麽,对这样的众生,你念南无阿弥陀佛,说:「我没有修行,我归命阿弥陀佛行不行?」行!善导大师说了: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这个归命的众生,虽然没有一点点修行,但是阿弥陀佛兆载永劫的修行就是他的修行。那麽,这样的功德够不够啊?够!资粮够不够啊?够!往生定不定啊?定!
定了!这叫做「即入必定」,「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往生的要件——信愿行
法藏比丘四十八愿当中第十八愿,说明了念佛往生的要件和念佛往生的功效。
念佛往生,对於众生来讲,法藏比丘只说了三句话:「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这三句话也就是所谓的「信愿行」。
信和愿,是不用花钱的,也不用费力的,除非我们不愿意相信。你要信阿弥陀佛就信了,愿意往生就愿了。所以,这是很容易的。
那麽行呢,行也是很容易的,所谓「易行道」,所谓「乃至十念」,没有特别要求一定要如何如何,是十方众生都做得来的。这个「乃至十念」,也是配合前面讲的「十方众生」。
所以这个行,善导大师解释为「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这个都是我们做得到的。
往生的根本保证
这样来念佛,功效如何呢?以这样的信愿行去做,最後的结局如何呢?
法藏比丘保证我们说:「如果你能够这样的话,若不生者,则我不取正觉。」那就是说,百分之百、千分之千、万不漏一都往生的。
所谓「万人修万人去」从哪里来?「遇无空过者」又从哪里来?「正定之业」又从哪里来?「即入必定」又从哪里来?「易行道」又从哪里来?都是从第十八愿「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里来!所以,这是我们往生的根本保证。
第十九愿——方便接引愿,方便接引定散根机
下面准备把话题稍微展开一点。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由於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净土法门才称为「易行道」,才称为「他力门」。可是,四十八愿中的「摄众生愿」,不仅仅只有第十八愿啊,还有第十九愿。第十九愿的愿文是这样的: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发菩提心,修诸功德,
至心发愿,欲生我国。
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
不取正觉。
这个第十九愿,依善导大师的解释,叫做「方便接引愿」。
所谓「发菩提心,修诸功德」,也就是《观经疏》里所讲的「定散二善」。「诸功德」,就很多了,善导大师把它分成两类:
一类叫定善,禅定的善,净心的善,叫做定善。
一类叫散善,就是没有禅定,但是也是在修行善法,称为散善。
一切的修行,不过是定散二善。这定散二善,概括了大乘佛法的圣道修行,以发菩提心为宗旨,所谓「发菩提心,修诸功德」。
那麽,以这样的修行方法,至心发愿,愿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的众生,阿弥陀佛也保证他说:「临命终的时候,我来迎接你。」
可是这条愿呢,有的众生做得到,有的众生做不到。「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前面我们说到了,发大菩提心是不容易的,我们难以做到。所以,这条愿所摄受的十方众生是哪种众生呢?是能够做到「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众生。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抑止的方便
第十八愿不一样,第十八愿没有任何限制。如果讲有所限制的话,就是後面的两句话:「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只要你不造五逆罪、不造谤法罪就可以了」。
其实,「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也不是永远的排除,是暂时的,暂除非永除。暂时的除外,不是永远的除外。善导大师在解释《观经》下下品的时候就说明:《观经》下下品是一个造作五逆重罪的人,他念佛往生了。可是《无量寿经》四十八愿的第十八愿说「唯除五逆」,五逆之人排除在外。善导大师就解释说,这是抑止的方便。
什麽叫抑止的方便呢?「抑」是压抑的抑。「止」是制止的止。因为五逆罪是所有罪里面最重的罪,杀父、杀母是世间最重的罪,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是佛法当中最重的罪。这两种极重之罪如果不能制止、众生一旦造下的话,那很可能直接堕入地狱,没有得救的机会,那可就苦恼了。所以阿弥陀佛事先抑止说:「哎!你没有造这两种罪之前,不要造哦!虽然我要普救一切众生,最起码你不能造这两种最重的罪。」也怕众生住於邪见,「反正阿弥陀佛大慈大悲,无机不救,所以不必再畏惧造罪了……」,拨无因果,放逸无惭。这也显示了弥陀的悲心。
虽抑止重罪,小罪亦不希望我们犯
阿弥陀佛抑止这两种极重之罪,其实,小罪也不希望我们犯,不要说五逆,没造之前不希望我们造,即使是十恶,没有造之前也不希望我们造;五戒没破之前,也不希望我们破;没有骂人之前,也不希望我们骂人。
众生根劣,只能抑止重罪
但是,阿弥陀佛的救度底限,为什麽不拿五戒来抑止?为什麽不拿十善来抑止?因为观察到大多数众生,如果抑止说:「哎,你不可以犯五戒,你不可以犯十恶!」其实大多数人都难以不犯。比如说不杀生,如果以不杀生来抑止的话,很多在家居士几乎都不敢做饭了,因为家里有人不学佛,做饭就免不了做荤腥。所以只能拿罪业当中最重的罪来抑止说:「你不可以造!」以此显示阿弥陀佛彻底的慈悲。但在阿弥陀佛的内心,小罪也希望我们不要造。
再如若用小罪抑止说:「哎!你不可以贪便宜,你不可以发火儿。」那就不成为抑止的方便了,因为几乎没人能做得到。
抑止重罪,说明第十八愿摄受造罪凡夫
之所以选择最重的五逆、最重的谤法这两种罪来抑止,也显示「十方众生」包括一切造罪凡夫。如果是菩萨,如果是第十九愿「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人,他怎麽会造五逆谤法罪呢?有什麽必要抑止呢?他发了菩提心,要做菩萨,是大乘种子,他怎麽可能造五逆谤法重罪呢?不可能。
所以,第十八愿所摄受的十方众生,是包括一切造罪凡夫。
治癒顽症喻:举下摄上,举恶摄善
既然一切造罪凡夫都可以仰靠第十八愿念佛往生,等而上之,修行五戒善法的,修行十善善法的,修行四谛、十二因缘法的,修行六波罗蜜、发菩提心的,通通可以仰仗这条愿,靠佛的愿力去往生,这叫「举下摄上,举恶摄善」,举一个最下等根机的人,来显示一切众生都可以念佛往生。
就好像医生治病一样,最顽固的病症都能治癒,那麽小病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释迦牟尼佛开出六字名号这味药,连五逆谤法重罪都可以治癒而往生极乐,何况还没有患这等重罪的人!
连临命终时心中慌乱、不遑念佛的人,口称名号都可以往生。何况我们现在一向念佛的人,怎麽不往生呢?
连一念十念都能往生,何况每天千念、万念的人,怎麽可能不往生?
连最後一天遇到六字名号都能往生,何况我们天天念佛,怎麽不往生?
所以,这是举一个下等根机的、一生造恶的、直到临终才闻法信受的众生,来显示行善的、平时闻法信受而专修念佛的人,那更能往生!所以,没有一个遗漏。
第十九愿和第十八愿的不同之处
可是第十九愿所摄受的众生根机就不一样了,如果不是「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根机,靠第十九愿是不能往生的。
如果是「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根机,能够如实发菩提心,如实修诸功德,仰仗第十九愿也可以往生。所以阿弥陀佛就说了:这样的众生,临寿终时,假如我不与大众围绕,到他的面前来救度他,那我不成佛。
这条愿跟第十八愿相比,就有几点不同:
第一,行法比较难,要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我们做不到。
第二,摄受众生的根机有所限制,必须是善人,是定善、散善、发菩提心的人。那麽造罪造恶的人就在这条愿的摄受范围之外。
第三,所得到的利益不如第十八愿。第十八愿是阿弥陀佛斩钉截铁地、万不漏一地、绝对性地保证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没有含糊、没有商量地讲往生。第十八愿先说「欲生我国」,然後底下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可是第十九愿就没有这样直接,而是说「假如临命终时,我不来现前接引,我不成佛」。当然,现前接引也是让我们往生的。可是,如果讲到「若不生者」的、直示往生正因的愿,就是第十八「念佛往生愿」。
所以,第十九愿叫「临终接引愿」,临终现前来迎。修诸功德,至心发愿,阿弥陀佛临终来迎。
念佛众生平时已被摄取不舍
那麽,第十八愿为什麽没有说到临终来迎?那是因为阿弥陀佛已经百分之百地保证了我们。根据《观经》来讲: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我们平时念佛,是一个念佛众生,阿弥陀佛的光明平时就摄取我们,不舍离我们,白天晚上,日日夜夜,分分秒秒,没有离开过我们。阿弥陀佛的光明时刻都在保护我们,都在迎接我们,那麽到临终的时候,我们自然随着佛的光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虽然没讲临终来迎,自然也有临终来迎,因为平时阿弥陀佛就已经摄取不舍了,不舍离、不舍弃、不放弃、不离开我们。从现在直到临终,都给我们这个利益。
第十九愿就说「临终的时候我来接引」,那平时呢,没有摄取不舍的利益,因为他不是念佛的众生,他是修诸行的众生,那平时就没有摄取不舍的利益,到临终才来现前接引。
而第十八愿的念佛众生,平时蒙受阿弥陀佛日日夜夜、分分秒秒摄取不舍的光明保护,临终就随着这个光明自自然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当然,到我们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就显现出来,阿弥陀佛的报身之相、清净大海众的菩萨之相就显现出来,天乐鸣空,光明满室,迎接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念佛众生摄取不舍」,阿弥陀佛是现在就来迎接,一直到临终,没有离开的。这和第十九愿临终才来是不一样的。
同时,对於第十八愿的念佛众生,阿弥陀佛没必要说「你临终的时候,假如我不来迎接的话,我就不成佛」,因为「假如不来」是一种假设性的话,连这个假设都不存在,就不需要讲这个话了。
奶奶接孙子喻
我打个比喻,就好像到幼儿园,老奶奶接送她的孙子。同时,隔壁家的小孙子也拜托她接送一下。老奶奶早晨就特别安慰邻居家的小孙子说:「哎呀,你放心,下午我肯定会来接你的。假如我不来,我就不是你的好奶奶了。」
当然,她对自己的孙子不用这样讲,因为这是她的日常功课,她天天都要接送孙子,这是她的职责。她不会说「假如我不来」。如果她这样讲,小孙子就会害怕了,「奶奶今天晚上是不是不来了?奶奶天天接我,怎麽今天说假如不来?很可能就不来了……」是不是这个道理啊?
亲近三缘
第十八愿,我们跟阿弥陀佛的关系是父子关系。所以,善导大师解释我们念佛跟阿弥陀佛有三种深厚的缘:亲缘、近缘、增上缘。
亲缘:
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
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
心常念佛,佛即知之。
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
彼此三业不相舍离,
故名亲缘也。
近缘:
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
故名近缘也。
增上缘:
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
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
诸邪业系无能碍者,
故名增上缘也。
我们念佛,跟阿弥陀佛有这亲近三缘,所以佛光摄取不舍。从现在摄取不舍,直到临终,显现在前,迎归极乐。我们跟阿弥陀佛的关系很亲近。
杂行与阿弥陀佛有隔阂
那麽杂行杂修的,修诸功德回向往生的——如果在座各位有这样修行的,扪心自问一下,好好思量思量:「我跟阿弥陀佛的关系亲近吗?」不亲近的!心中有隔阂。「我这样念佛真的能往生吗?我再加上别的功德、加上别的佛号、加上别的咒语、加上别的法门……」我们加了这麽多,跟阿弥陀佛的关系不要别人说,自己也知道有隔阂,担心说「我到底能不能往生?万一临终佛不来接我,我怎麽办?」一定有这个疑惑心的。阿弥陀佛说:「没有万一,我临终一定来接引你!」
而专修念佛的人,平时就在阿弥陀佛的摄取光明当中,没有「万一」,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专修之得,杂行之失
所以,这两愿比较起来,虽然说发菩提心、修诸功德也能往生,但是很难,只有少数人能做到;同时,利益也不如第十八愿殊胜超越。为什麽呢?因为他是靠自己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回向求生。
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我们在座的各位也好,即使是阿罗汉,即使是发大菩提心的菩萨,甚至到了普贤菩萨这样的大菩萨,他的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比一比法藏比丘的发菩提心、发超越十方诸佛誓愿的四十八大愿,然後圆满佛果、成为阿弥陀佛,哪一个功德大啊?
我们再怎样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跟六字名号的功德相比,只能是大海当中的一滴、虚空当中的一尘。怎麽能相比呢?无法相比。
回向自己所修功德求往生,即使能往生的话,也很困难。所以善导大师就讲:杂行之人,一百个里面难得一两个往生。一是因为行法很困难,再者没有阿弥陀佛的保证,没有弥陀光明的摄取,没有本愿力作为强缘,所以往生很难,百中难得一二,千中难得三五。
有人讲:「哎呀,修行的人多如牛毛,得生西方的人如牛角;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才那麽三五个。」讲得对不对呢?也对。但这是讲杂行,不是讲专修念佛的。
善导大师说:
但使专意作者,
十即十生;
专修念佛求生极乐,十个人修十个人往生,百个人修百个人往生,所以叫「正定之业」,没有一个漏掉的。
修杂不至心者,
千中无一。
杂行之人,一千个难得一两个往生。为什麽呢?不顺阿弥陀佛本愿故,没有阿弥陀佛保证故,不受阿弥陀佛光明摄取故。有这种种的原因,往生就很困难。
黄金难比摩尼宝珠喻:余行难比念佛
不是说杂行不好,好是好,但比不上念佛好中最好。来一个最好的不好吗?
所以,大家不要舍不得,不要放不下杂行。
杂行的好,就像是黄金。而念佛的好,就像是摩尼宝珠。我们所念的这句名号,经中比喻为摩尼宝珠。
黄金虽贵,如果和摩尼宝珠比啊,那简直不能相比。什麽叫摩尼宝珠呢?就是一颗宝珠,这颗宝珠你对它喊:「我需要一百吨黄金。」它马上就像下雨一样「哗」就喷出来,你需要多少就喷出多少,黄金、白银、珍珠、玛瑙,什麽都有,而且携带还方便,就是一颗小珠子。黄金即使有很多,也就是那麽多,用完就没有了。
我们所修行的功德,即使再怎样珍贵,如果和六字名号相比的话,都很少很少。所以,经中虽然赞叹定善、散善,但是世尊的本意,不是让我们停留在定善、散善,而是让我们一向专念弥陀名号。因为阿弥陀佛要给我们最大的功德,最大的利益,最安全、最可靠、最完整、最殊胜、最快速、最超越的保证。那麽,如果我们修行定散二善回向求生的话,就得不到保证了。
大家要明了佛心,明了佛意。
道绰大师圣净二门判
道绰大师把解脱生死的行法分为两大法门:
一是靠自力修行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了生脱死,成就佛道,这叫圣道门,也就是龙树菩萨所说的难行道、昙鸾大师所说的自力门,这个很困难。
二是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叫净土门,也就是龙树菩萨所说的易行道、昙鸾大师所说的他力门,这个很容易。
(四)要门与弘愿
在净土门之内,善导大师又细判为「要门」与「弘愿」:
然娑婆化主,因其请故,
即广开净土之要门;
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
要门——自积定散二善回向求生
一种是修行定散二善,回向求生,称为「要门」:
其要门者,
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
定,即息虑以凝心,
散,即废恶以修善。
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
「要门」、「弘愿」,「定善」、「散善」,这些名词大家可能比较陌生,因为净土行人在唐朝到清朝的一千多年间,没有拜读过善导大师的着作,所以对这些名词感到陌生。
那我们现在读到了,就是我们的福报。
什麽是「要门」呢?就是修行定善和散善。
什麽叫「定善」呢?刚才讲过了,禅定的善。比如说止观,比如说打坐参禅修禅定,比如说修法界观、唯识观等种种的观想,以及观佛、观像等,这叫定善。
什麽叫「散善」呢?比如说修布施,别人没有钱,我给他钱,别人没有米,我给他米,这些不需要禅定的。布施、持戒、孝养父母等等,这叫散善。
修行定善和散善这两种善,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叫做要门。
善导大师这样的解释,让我们很清楚。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在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相信今天来的人,都是愿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对不对?(莲友答:「对!」)我们都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来看,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善导大师分为两类:
一是要门。靠我们自己修行定善和散善,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观像、观想、一心三观、修行禅定、明心见性……,这是定善;布施、持戒、孝养父母、尊敬师长、读诵经典……,这是散善。靠这些自己修行所累积的功德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称为要门。
弘愿——乘第十八愿念佛往生
第二类叫做弘愿。弘愿就是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弘广无边(第十九愿虽然重要,但不是弘广无边,它只能救度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人。不能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人难得利益)。善导大师说: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
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
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一切善恶凡夫」:不管是能够修行定善、散善、能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善凡夫,还是不能修行的恶凡夫,不管是凡夫还是圣人,往生都是靠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
这决不是说要我们不行善,而是要我们放下靠自己所修定散二善求往生这样的观念。
你是能够修行禅定的,就以这样的面貌专称名号乘愿往生,不是叫你放弃禅定。
你是能够孝养父母的,就以这样的面貌专称名号乘愿往生,不是叫你放弃孝道。
各种根机的人,都来称念佛号、乘佛愿力、往生净土。而不是说把名号功德搁到一边,凭靠自己所积善功,以为往生的依据。
我们虽然孝养父母,我们虽然五戒十善,我们虽然放生吃素,但是我们不是靠这些去求往生,我们知道六字名号的功德已经圆满了。
心怀惭愧,不自夸耀
有人担心说「哎呀,如果我做不到这些,那我念佛也没用,不能往生」——不是的。
我们知道:即使我做这些,也不圆满,也不清净(烦恼惑业未断尽故)。虽不圆满,并不影响往生。但是,我还是在做——是这样子的。
往生虽然不靠这些,但还是尽量去做,这是佛弟子的本分。
所以,作为一个佛弟子,你行善,就以行善的身份念佛往生;你出家,就以出家的身份念佛往生;你持戒,就以持戒的身份念佛往生。心知往生全靠阿弥陀佛的功德,不炫耀、不矜夸、不标榜自己在行善,「我高你一等,我这样的才能往生」——不是的!善导大师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恶凡夫回心念佛,同样往生。无论是怎样的根机,以这样的根机,信愿念佛决定往生西方。所以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
其实,作为博地凡夫,我们没有什麽值得骄傲的。以善导大师的祖师根机,都「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我们更应体会这一点,心怀惭愧,心地柔软,「我功德很少,罪业很重,我还是念佛,以六字名号为资粮,靠阿弥陀佛去往生。我这点滴小善,微不足道,不足夸耀」——这样的心理。那麽,这就叫做弘愿。
三福九品导入念佛
好了,各位!我们愿意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观察我们的心态,是在要门,还是在弘愿呢?大家想想,如果是要门的,就转入弘愿。
由要门入弘愿,这是善导大师根据《观经》所判。
《观经》是一部很特殊的经典,用很大的篇幅讲了十三定观,即要门的定善。在讲十三定观之前,讲了三福,即要门的散善。三福包括世福(世间的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戒福(小乘戒法: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行福(大乘行法: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观经》先讲三福(要门散善),接着讲十三定观(要门定善),以十三定观的定善和三福散善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可是到了《观经》的结尾,在讲下辈三品的时候,就专门讲念佛。这是三福九品导归念佛的地方。
下辈三品,既没有大乘的善,也没有小乘的善,甚至也没有世间的善,纯依名号功德往生极乐。
上辈往生
《观经》可能大家比较陌生。《观经》的上辈三品是大乘善根的凡夫,修行大乘善法。那麽,他可以靠大乘行福回向求生。
中辈往生
《观经》的中辈上品和中辈中品修行小乘善法,可以靠小乘戒福回向求生。
《观经》的中辈下品修行世间善法,他孝养父母,可以靠世间善福回向求生。
下辈往生
可是来到下辈三品呢,是十恶罪人、破戒罪人、五逆罪人,他们没有世间善,更谈不上出世善。那麽他们靠什麽往生呢?对於这样的众生,用什麽救度他们呢?大乘善救不了他了,因为他修不来,他快要死了;小乘善也救不了他了;世间善也救不了他了。靠什麽?南无阿弥陀佛!
所以,在下辈三品当中,就直接讲念佛。
下品上生说: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
这个十恶罪人回心念佛,顺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殊胜不殊胜?殊胜!
下品中生说: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
这个破戒罪人听闻阿弥陀佛的名号功德,发起愿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心,想念佛、嘴巴还没有张开,当下断气了,刹那之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殊胜不殊胜?殊胜啊!
下品下生说: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这个五逆罪人比前两品更差,快要死了,意业茫然,跟随善知识嘴巴喊出「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灭罪往生了。殊胜不殊胜?殊胜啊!
所以是以这样三品的众生,显示大乘善、小乘善、世间善不能救度的众生,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善能够救度。
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善,是不是善中之善?是不是大善根?(莲友答:「是。」)是啊!
下辈三品就是三福九品导入念佛的地方。
十三定观导入念佛
十三定观也是导入念佛的。
释迦牟尼佛讲十三定观,能够修行十三定观的,固然可以修。但是绝大多数众生修不来,那怎麽办?就以十三定观导入念佛。在哪里?在第九观。第九观叫「真身观」,是十三定观的最高峰。
十三定观分为假观和真观,这个大家可能比较陌生。
假观,就是前面的日想观和水想观。
第一观日想观,观想西天的落日。落日是我们娑婆世界的景物,并不是极乐世界的,极乐世界没有太阳(所以称为假观)。这是通过观想落日,显现光明——极乐世界是光明世界。怎样作想呢?面向落日的方位,正坐谛观,见日欲没,状如悬鼓。闭目开目,皆令明了。
第二观水想观,水代表极乐世界非常平坦,没有高山,非常清净,地如琉璃。由水想来从假入真。
这是假观,假观不如真观。
真观,比如第三观——观极乐世界宝地,第四观——观极乐世界宝树等等。
如果不是从假入真,叫我们直接观想极乐景象,我们观不来。先观娑婆世界的清净景象,慢慢假想,心神凝定了,佛力加持,就显现出极乐宝地的景象。然後一观一观地次第成就。
那麽,地想观属於依报观,就是极乐世界的环境。依报观不如正报观,对不对?
正报观从第八观「像观」观起,就是先观一丈六的阿弥陀佛像,眼中观看,心中想像,这也是假观。通过娑婆世界的阿弥陀佛像,逐渐到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真身,进入第九观——「真身观」。
观阿弥陀佛的报身,是「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我们观得来吗?观不来啊!这个数字太大了!「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怎样想像?
那麽,对我们这样观不成就的众生,真身观的意义在哪里呢?释迦牟尼佛说:这一观观成就了,最後看到什麽景象呢?看到阿弥陀佛的真身!所谓:
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大家跟我合掌念: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光明唯摄念佛众生
阿弥陀佛的真身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这麽庄严,放出八万四千大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每一光,每一光,青黄蓝紫,各种各样的光,遍照十方世界。结果摄取哪种人呢?
摄取称念弥陀名号的人,这就从观佛进入念佛。所以《观经》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但是目的是从观佛进入念佛。讲十三定观的目的,不是停留在十三定观,是让我们通过十三定观,这样的描述,让我们懂得:佛的本愿是在摄取念佛的人。
所以,善导大师用两句话来解释:
唯有念佛蒙光摄,
当知本愿最为强。
只有专修念佛的人才蒙受阿弥陀佛光明的摄取。
杂行杂修的人,佛光不摄取。
为什麽呢?因为念佛是阿弥陀佛第十八愿所约定的往生方法,是增上强缘。杂行杂修不顺阿弥陀佛的本怀,所以佛光不摄取。
念佛顺佛本愿,所以佛光摄取。佛放光明,当然摄取他因中发愿所约定的众生。这样,因地的本愿跟果上的光明就成为一体了。
果上成为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的阿弥陀佛,所摄取的众生,就是因地法藏比丘所誓「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的众生,亦即「称我名号」的众生。所以,阿弥陀佛的光,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是为了寻找念佛的众生,找到之後就摄取不舍,不离开你,不舍弃你,让你百分之百、万无一失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大家如果懂得这一点,就不会羡慕观想念佛,即使我们不会观佛,只要会念佛,佛光就会摄取我们。对不对?
我们把这两句话,再来背诵一遍,大家合掌:「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唯有」是只有,只有念佛的人。「唯」,就有排除的意思。只有念佛的人,说明念佛之外的人佛光不摄。
善导大师在《观念法门》里面就已经讲了:
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
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
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但有专念阿弥陀佛名号、愿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阿弥陀佛的心光就照耀摄取他,不舍离他。总不说照耀摄取其余修行杂业的人。
为什麽不摄取呢?因为杂行杂修不顺佛本愿;既不顺佛本愿,又要佛光来摄取,「阿弥陀佛啊,你的光明为什麽不摄取我?即使我杂行杂修,你也摄取我不好吗?」这不合理啊,这是无理要求。
顺频道喻:顺佛愿心
那麽,佛光摄取,是根据阿弥陀佛的本愿来的。就好比中央电视台,它设定了频道。你顺着它的频道,就能收到它的信号。你不顺频道,就收不到信号。
假如你又不顺着它的频道,又想收到它的信号,「中央电视台怎麽搞的?我不顺你的频道,怎麽就没有信号?」这是无理要求。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就顺了阿弥陀佛的本愿,顺了他的愿心的频道。「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我们的心啊,就跟阿弥陀佛的心同一频道、同一脉搏、同一跳动,我们就蒙受阿弥陀佛光明的摄取。
如果你杂行杂修呢,那各有功德。比如五戒,五戒本来是得人身的;十善是升天的;四谛法是为了得声闻果的;六度万行是走向菩提果的。这些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本来是没有交集的,因此必须回向——回转趣向,蒙受弥陀的愿力加被,才可以往生。
修行这些杂行杂修,不顺阿弥陀佛「念佛往生」的本愿,光明就不摄取你。
所以大家要知道啊,如果以定散二善回向求生的话,不在弥陀光明的摄取之中,没有弥陀愿力的保证,没有乘上阿弥陀佛的大愿船。
这样往生可靠吗?不可靠啊!所以善导大师就说: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
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
殷重的付嘱:持无量寿佛名
善导大师解释《观经》到最後结尾的地方,做了一个总结性的解释,这也是顺着《观经》来的。
我们把这部经再回顾一遍:十三定观,以第九真身观证达最高峰。证真身观的目的,是在说看到佛的八万四千光明摄取称念弥陀名号的人。所以,就从定善观走向专念弥陀名号。
那麽散善(要门包括定善、散善),散善三福说大乘善、小乘善、世间善,一直到後面的九品之行,最後下辈三品,既无大乘善,也无小乘善,也无世间善。对於这样万善救不了的众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把六字名号的法药拿出来,显示讲三福也是为了讲称名。
好了,十三定观讲完了,三福讲完了,到最後释迦牟尼佛就把他的本心托出来,讲了一句话,告诉阿难,这叫做《观经》付嘱文。
「付嘱」就是最後做总结性的交代,「你把这个记好」。
佛告阿难:
汝好持是语。
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阿难啊,你要好好地受持这句话。」「好」就是认真、不要有差池。「持」就是受持。「是」就是我释迦牟尼佛讲的这部《观经》——可是《观经》讲了很多啊,讲了十三定观,又讲了三福九品,到底是持什麽呢?
释迦牟尼佛就说:我讲这部《观经》,虽然讲了这麽多,要点、核心、提醒你好好受持的,就是「持无量寿佛名」,就是专称弥陀名号。
不是叫我们「持十三定观」,也不是叫我们「持三福」,而是「持无量寿佛名」。为什麽?无量寿佛名号里面,十三定观也有了,三福、九品通通都有了。我们持这句无量寿佛名,定散二善含摄无余,三学六度一样不缺,而且是功德圆满。
所以,善导大师在解释这段经文的时候,就做了结论性的总结。他说:
上来虽说定散二门之益,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上来虽说定散二门之益」:这部经一开始,叫「上来」。从一开始,到经文的结尾,释迦牟尼佛虽然说了——这个「虽」字很重要,「虽说」,虽然说了定散二门,说十三定观回向求生极乐,说三福九品回向求生极乐,但是(「虽然」後面就有「但是」,「但是」後面才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怀)——
「望佛本愿」:是谁的本愿呢?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是谁望佛本愿呢?是释迦牟尼佛,他虽然站在这个地方,但是眼睛却看向那个地方,这叫做「望」。大家会望吗?就像一位母亲,天黑的时候盼望儿子回来,站在门口,踮起脚尖,看向远处。脚站在这里,眼睛看着远处,叫做「望」。
释迦牟尼佛站在娑婆世界,站在我们凡夫执着定散二善的起点上,先给我们讲定善、散善。因为韦提希夫人请求「教我思维,教我正受」嘛,「您教我修行定善」,她认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定善怎麽可以?也有人认为:没有定善至少要有散善,没有散善怎麽可以?
所以,释迦牟尼佛只好站在这个起点先讲修行定善、修行散善。但是,他的眼睛、他的心,是望向哪里呢?「望佛本愿」,他望向十万亿佛土之外的极乐国,望向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里的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
「望佛本愿」,「佛」是指阿弥陀佛,他的本愿是什麽呢?就是「念佛往生愿」。
释迦牟尼佛脚站在这个地方、口中在讲定散二善,这是顺凡情。我们往往以为定善高级、散善超越,以为念佛不殊胜,不了解名号的功德,可谓愚痴颠倒。因此释迦牟尼佛只好暂时随顺,引导我们说:「好!你修行定善很尊贵,回向求往生;散善也很殊胜,回向求往生。」但是,释迦牟尼佛讲了这麽多,慢慢慢慢讲,在定善里就讲「唯摄念佛众生」;在散善九品里,大乘善不能救、小乘善不能救、世间善不能救的劣根众生,唯有念佛能救。
这个时候,世尊就把他的本心托出来了,说:「你要持无量寿佛名啊!」这叫「望佛本愿」。
他为什麽讲「持无量寿佛名」呢?这不是释迦牟尼佛自己的私心,是因为他心中已经看清了阿弥陀佛的本愿,是在这个地方,所以「意在众生」。
释迦牟尼佛讲定善十三观,讲散善三福,他的意思——「意」就是佛意,佛的本意。佛的本意,最终不是让我们停留在十三定观,也不是让我们停留在三福,他的意思在哪里呢?「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所以释迦牟尼佛说:「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大家听到这个地方就懂得:修行定散二善,十三定观也好,三福九品也好,释迦牟尼佛的意思在哪里呢?不在十三定观,也不在三福,是「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那麽,这一段就是从定散二善的要门导入一向专称的弘愿。一向专称就是弘愿,就是第十八愿,就是念佛往生愿。
念佛方为芬陀利花
各位!愿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善男子、善女人!如果我们没有专修念佛,就没有资格被佛赞叹为芬陀利花,就没有资格被佛赞叹为善男子、善女人。
释迦牟尼佛在《观经》里说:
若念佛者,
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
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释迦牟尼佛又在《观经》里赞叹能够回心念佛的下品上生的十恶罪人说:
善男子!
以汝称佛名故,
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他本来是个造作十恶罪的人,他回心念佛,阿弥陀佛的化身当下现前,赞叹他是善男子。为什麽?念佛之善是善中之善、无上之善,没有比这更超越的。
通身放下,彻底靠倒
所以,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能以我们自己所修的定散二善作为资本、作为资粮,自我夸耀。因为这些是不够的,想往生到「极乐无为涅盘界」,这些是不够格的,太少了,所谓「少善根福德因缘」,不可以往生。
在此奉劝、提醒、警示各位同愿同行、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同修们,我们要懂得:靠我们自己所修的这些有漏之善,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做梦都梦不到。要死了这个心,绝了这个想。要怎麽办?要:
通身放下,
彻底靠倒。
靠倒南无阿弥陀佛,一向专念就决定往生。大家明白不明白?舍不舍得放下?
叫你放下,不是让你一无所有,是因为阿弥陀佛有六字名号给你啊!如果你自己这个地方脑筋转不过弯儿,那麽你的往生,善导大师说啊,就困难了。你停留在要门,就是杂行回向,这样的话,百中难得一二、千中难得三五啊。
如果我们一向专念呢,就顺佛本愿,就百分之百往生。
坐船过海喻
打个比喻,不然大家不舍得,比如说我们坐船过海,坐船过海的话,即使是八十岁的老太婆,不会游水,又有关节炎,可不可以过海啊?可以。只要船不漏、不破、不沉、不迷航、不触礁,自然可以过海。对不对?
那麽,如果我们自己跳到海里去游水的话,即使是奥运冠军,能不能过海啊?也不行。
念佛就是乘坐弥陀愿船,就能度过生死大海。即使我们七八十岁、老态龙锺,即使我们持戒持不圆满,即使我们没有智慧眼,即使我们不能伏住烦恼,大风大浪我们不能抵抗,但是阿弥陀佛的大愿船,不漏、不破、不沉、不迷航、不触礁,我们决定可以度过生死海,到达涅盘岸。对不对?(莲友答:「对。」)对了!
如果靠我们自己跳到海里去游水,想度过生死海、到达极乐国,那就是靠我们定散二善的两个小臂膀,一个定善的臂膀,一个散善的臂膀,在那里划水。那能行吗?太难了!
所以各位啊,我觉得我们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不要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也不要不知道海有多宽、水有多深,妄想靠自己所修行的点滴杂行杂善、定散二善求往生,还把这点挂在嘴上,还拿这点自我标榜,呵斥人家说:「你只会念佛,你怎麽能往生?」这话就叫做颠倒。
他只会念佛,就能往生;你杂行杂修,怎麽能往生呢?就好像挥动定散二善的臂膀,在生死海中游泳。生死苦海茫茫无边,烦恼业障深重无底。想靠自己的本事破除烦恼业障、横渡生死苦海,这是不容易的。
总结
好了,我们来总结一下。
从上午说到下午,我们回溯了几千年的历史,从释迦牟尼佛讲到龙树菩萨,讲到天亲菩萨,然後讲到昙鸾大师,讲到善导大师,一直到现在,上人把这些书编译出来。
我们也遍览了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法门一分为二:难行道、易行道;圣道门、净土门。
好了,圣道门、难行道撇开不谈(谈那麽多我们也做不到),来到净土门。那麽,净土门又细分为两门:要门、弘愿。要门也比较困难,暂且也放到旁边,进入弘愿。
这样,我们的次第就很清楚:舍圣道门,归净土门;净土门之内呢?放舍杂行,归入专修。专修是仗佛愿力。佛的愿力能够保证,佛的光明摄取不舍,所以「万修万人去」,「遇无空过者」。
那我们大家都皆大欢喜,往生极乐。
南无阿弥陀佛!
有关教理方面,因为今天讲得毕竟简略,不能够完全展开。好在能定法师很用心,在流通善导大师的教典。
虽然很多人都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都学净土法门,但是法义呢,有的纯粹,有的不纯粹。这不是我们在这里自己标榜说「我是纯粹的」,大家如果去了解净土三经,了解善导大师的教义就知道了。从龙树菩萨、天亲菩萨到昙鸾大师、道绰大师、善导大师,这一脉的思想是纯粹的、不夹杂的,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纯纯粹粹站在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立场上,来解释净土法门,而不是站在圣道门的立场,所谓「念自性佛」,这是圣道门的立场。
净土门的立场,就是站在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立场,以凡夫根机为出发点,以信愿行为宗旨(而不是以戒定慧为宗旨,凡夫难以圆满故),依阿弥陀佛的誓愿、六字名号的功能解释念佛往生的原理。
我们一般所听到的净土理念,大多是天台宗色彩的净土法门,是不纯粹的。或者是禅宗的,或者是华严宗的。比如说「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这是禅宗所解释的净土法门。又如说念佛的人,随着你功夫的深浅、身份的高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分为四土:凡夫到凡圣同居土,阿罗汉到方便有余土,菩萨到实报庄严土,成佛到常寂光土——这是天台宗的净土理念。
善导大师不这样分判。净土宗善导大师的思想: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凡夫直接往生到报土去。这才是净土宗,这才是纯粹的净土法门,这才是能够保证我们百分之百往生的净土法门。
其它理念,善导大师把它们归於要门,归於杂行,「百中难得一二,千中难得三五」往生。
所以大家要明白:即使净土法门之内,也有两大类别。
如果没有接触到善导大师这样的思想,没有接触到上人编的这些书,一般都走要门。当然,要门这也是有依据的,也是有来源的,也是佛说的,并不是说是他自创的。但这毕竟是方便,没有进入真实。大家如果有时间研究教理,就知道我说的没错,善导大师思想就是如此。
以後大家可以多看有关的碟片,像我二○○六年在般若寺讲解的四十多片的《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大家可详详细细地听,听一遍可能还不够,两遍三遍也不嫌多,五遍八遍可能还差不多,多听几遍是有好处的。
如果只听一遍啊,可能有很多东西漏过了。你说没有讲。我说我讲过了。你硬说没有讲,其实讲过了。但是因为你听的时候根机还没有到,听到了等於没听到,就过掉了。你再听一遍就发现,啊!原来讲过了。
另外还有我讲的《印光大师精要法语》的略讲,印光大师法语四十八条,那也是比较乾脆的,大家都听得懂,因为我讲的都很简单,都是浅显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