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的净土宗(二)
──净宗法师佛门网(香港)专访
目录:
一、知识分子也适合修净土法门吗?
二、如何看待「人间佛教」?
三、如何理解阿弥陀佛的「摄生三愿」?
四、弥陀救度和上帝救赎有何不同?
一、知识分子也适合修净土法门吗?
【记者】
很感恩弘愿寺的住持净宗法师,现在我们进行第二部分的采访。
刚才提到,净土宗善导大师的思想现在又慢慢地弘扬起来。大陆有法师您在弘扬,在台湾则有慧净法师,但香港人对於这方面可能还是比较陌生的。香港人对净土宗还是有认识,但可能就不是这种纯粹法脉的理解。
很多人对净土宗有一种概念,比如说,「这种一味念佛、老实念佛,好像太简单了吧?净土宗是不是对老人家,或者教育程度不高的这种根机的人,给他们的一个方便?或是特别感性、重感情、不愿思考的人才愿意修这个法门?那是不是对年轻人,或者知识分子就不太适合呢?」撇开是不是善导大师的思想这一点,反正就是一个净土宗,对当代人来说,什麽人适合修?请法师开示一下。
【净宗法师】
首先,这种认识是蛮普遍的。当然,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净土法门本是三根普被的,就是说,它是普遍适合一切人修行的,没有说哪种人适宜修行,哪种人不适宜修行。不过具体讲到几种根性,我们也可以来探讨一下。
在《无量寿经》里有两句经文:
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
如果以《无量寿经》来讲,这三种人可能就比较难以修学净土法门:一种就是慢心比较重的人,自视比较高;一种就是弊恶的人;一种就是懈怠的人。
如果对照刚才那些看法,还是很贴切的。
比如说老年人。现在有些道场,尤其是念佛道场,老年人多,所以有人就得出结论说,老年人适合修净土。其实也未必说年轻人就不适合。
那为什麽老年人念佛的多呢?有几个原因:
第一,他们经历了一辈子的人生,已经有了相当多的人生阅历,尝够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懂得人生是苦,这些佛法的预备课程他们都已经有了。净土法门是很高的法门,不是低的法门,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很难够得上。体会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体会了人生是苦,他们成了过来人,他们的心就沉稳了,就不会像年轻人那麽张扬,那麽自负。这是第一。
第二,他们比较现实。已至暮年,垂垂老矣,这个时候无常感特别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急中生智:「我都七老八十了,什麽对我是最有利的,什麽能够真的解决我的生死问题?」他们不会来虚的,单刀直入:「怎样能解决我的生死大事?」他们一看别无选择,就选择了净土。
所以,这是老年人修净土的优势和长处。我们虽然年轻,如果也抱有这麽强烈的无常感的话,就无所谓老人与年轻人了。古德讲:「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所以,如果年轻人也有这样成熟的心智、老成的人生阅历、紧迫的无常感,那麽他也就是当机念佛的根性,所以不在於年轻、年老。
再说知识分子。人都以自己的知识为骄傲,比如说,太空梭可以上天,潜水艇可以入海,高楼大厦能建起来,这不都是知识所累积的吗?所以人类都以知识为骄傲。但是要知道,我们所知道的是非常有限的。人类的知识,在人类的范围之内有特别的作用,可是现在我们探讨净土的领域,是科学知识所达不到的。你说有什麽知识能解决你的生死问题,能解决你往生净土的问题?面对生死,面对未来的世界,面对诸佛菩萨净土的境界,所有的知识都派不上用场,我们等於没有知识,等於白痴。
所以说,有知识、有文化,和没知识、没文化,在佛的面前是平等的。就像蚂蚁一样,在蚂蚁中,可能也有有智慧的老蚂蚁,它一辈子会搬运东西,会跋山涉水,但是面对太空梭,面对人类的这个层面,它的知识完全用不上。而人类的知识,因为有逻辑、重分别,对於解脱这方面,它不仅没有增上力,甚至还可能有障碍力。所以古人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问是知识的积累,它会越来越增加;但在道业的修持方面,反而是要削减我们的分别念,让它越来越减少,减少到最後,「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这个时候真心才能显现出来。
所以,知识分子在求道这方面,尤其是学净土法门,要知道净土法门的境界是不可思议的,而知识本来就是可思议的,所以知识用不上。如果知识分子不以自己的知识而骄慢,能够谦虚地低下心来,面对真理,面对佛陀,能够把自己当作一个愚人一样,那他就是大智慧的人。
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世间的学问范围之内,我们承认知识分子、科学家们,但在解脱这一方面,大家都是平等的。如果有这样一种平等的心,那麽知识分子在学净土法门方面,反而会有大成就,他也能引导更多的人。所以,我们盼望知识分子扬长避短,把短处避掉,发扬长处。
通常看来,在没有文化的人当中,学净土反而容易相应,因为他没有什麽可倚靠的,也没有什麽可高慢的,没有什麽分别,这样就更容易和不可思议的净土境界相应。所以,很多成就往生的人都是那些文化不高,甚至连几加几都算不太清楚的人,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容易成就。从古到今各种《往生传》里记载了很多这样的人,往往成就特别高,因为他们的心很单纯。
刚刚所说「这句名号是不是太简单啊?」这个简单的法你能够相信,就说明你不是简单的人物,就说明你的心很纯。我们中国人说「大道至简」,真正的真理是很简明的,不会那麽复杂,真理只有一,所谓「一以贯之」。这句名号如果能够一直贯到底念下去,这种人是不可思议的。
二、如何看待「人间佛教」?
【记者】
另外一个问题,近代很多人提到「人间佛教」。近代人间佛教可以追溯到太虚大师,先是太虚大师提倡「人生佛教」,然後当代的一些大德再把它改良,提倡「人间佛教」,特别着重把佛教的实用性与生活化的一面带到社会上来。这也是针对当前社会的需要,所以很多人觉得很容易接受,包括不是佛教徒的人也觉得这种思想挺好的。
那刚才谈到的,比如说老人家考虑到生死大事,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会特别愿意修净土,而且修得特别精进。那麽在往生之前,对於当前的社会的需要,净土宗行人,包括不同年纪的人,要怎麽去回应呢?
【净宗法师】
这个涉及面很广泛。人间佛教,就是你刚才所说的,先是太虚大师在民国时代提出了人生佛教。因为那个时候佛教很衰微,社会对整个佛教的观感也比较差,佛教好像都是作经忏,为人死後作超度的,就变成了只和死人有关的东西,和人生好像没有关系,所以太虚大师就针对这一点提出人生佛教。後来又有一些大德提出人间佛教。
应该说这种出发点是非常好的,这也是佛教在衰微的状态下,一个奋然振作的行为,同时也是在佛教当前这个危机的状况下,希望走出一条新的路子。从这个立场来讲,我们都很赞叹。
但是我个人对人间佛教有些自己的思考,我觉得这也是现在不少大德在考虑的它的争议性的方面。就是说,佛教有两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是「化世俗」,第二是「世俗化」。
佛教本身是要教化世俗,让世间的众生达到解脱成佛的目的,这是佛教的本质,如果这个丢掉,就全盘皆输,就不叫佛教了。但是为了化世俗,就必须世俗化,因为如果没有世俗化,人家都不能接受你,不了解你,你跟他都打不成一片,你怎麽能化导人家呢?就像有人掉到水里去了,你要拉他上来,那你也要跳到水里去。但是,你跳到水里去不是要跟他一道淹死,而是要有本事把他拉上来。
现在的人间佛教,可能在佛教世俗化这一方面走得比较靠前,但是如果不能完成佛教化世俗,那麽它的前景是堪忧的。比如讲佛教的实用性,讲它跟人生的结合,我觉得佛教最大的实用,就是解决人的死亡问题,生死轮回的问题,这是佛教的实用性,这是我们本来的题目。至於其他方面,比如说你要看病,看病找医生,医院治病是它的实用性;说到赚钱,经济学很实用;世间很多事情,科技就很实用。佛教之所以在世间有不共的长处,不在於慈善或者其他方面。这些方面是共通的世间善法,儒家、道家等等都在鼓励这些,这个不是佛教的特质。佛教不可替代的实用性,它的特殊价值的体现,就在於它能解决我们的生死问题。如果我们放弃了这一点,那等於是放弃了佛教。
社会上很多人认同「人间佛教」,他是认同佛教吗?他是在认同「人间」两个字,因为你这样做很好,这是人间的。我们应该是通过这个,善巧过渡,等到他认同、赞赏,然後把佛教正确的理念和利益给予众生。这样,人间佛教的前景就开阔了。
如果讲到净土法门,我个人认为,净土法门是真正的人间佛教、完善的人间佛教、纯粹的人间佛教。为什麽这麽说呢?因为净土法门摄受的根机是凡夫为本。所谓「人间」,也就是凡间的意思,对不对?人间嘛,你总不是圣人,都是凡夫。所以人间就是凡间,就是我们普通的人世间。那净土法门的物件就是凡夫为本。
所谓「佛教」,就是成佛之教。佛教有五乘教法:人乘、天乘、声闻缘觉乘、菩萨乘和佛乘。净土法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决定成佛的。所谓人间佛教,是不脱离人的本位,不脱离人的凡俗生活,在与现实吻合的状况下,还能达成解脱成佛的目的,这才是人间佛教的完整定义。偏於人间一边,不能出世解脱,或者偏於出世解脱一边,与人间分开,都不能叫人间佛教。在所有的佛法当中,净土宗在这一方面的特质特别明显。当然其他法门,比如天台、禅,都是教我们成佛的,但是一般的根机难以达到。所以,我理解的人间佛教就是净土法门。
三、如何理解阿弥陀佛的「摄生三愿」?
【记者】
法师提到,修行净土宗就肯定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无论哪种根机,什麽样的凡夫都可以往生,这是很稳当、很有保证的。这主要是仰赖阿弥陀佛的愿力。如果从经典上找根据的话,应该就是阿弥陀佛发的四十八愿里的第十八、十九和第二十愿。我看到有些书是这样讲的。
请法师为我们开示一下,为什麽四十八愿中的第十八、十九、二十这三愿,提出了关键的思想,能保证我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净宗法师】
这个问题在教理上比较专业一点。这三条愿在整个四十八愿里,叫作「摄生三愿」,就是摄受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条愿。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这三条愿里都有四个字:「欲生我国」。「你要往生我的净土,你要愿意往生的话,我怎麽保证你的利益」。其他愿,比如四十八愿中的第一条愿,叫「国无三恶道愿」:「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这条愿没有谈到我们怎麽去往生,只是说往生之後兑现给我们一个好处——没有三恶道。其他的愿,也都是指往生之後的利益。而这三条愿,是直接关系到我们如何从这个世界到极乐世界去的,是三条关键的路线,所以就称为「摄生三愿」。
这三条愿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系统,让你万不漏一,一个都不漏。如果分析起来,这三条愿有两个类别:一个叫「当机愿」,一个叫「结缘愿」。
所谓「当机愿」,就是说你今生听到这个愿,符合这个愿的内容的话,你今生就可以解脱了。
所谓「结缘愿」,就是说今生还没有解脱的人,阿弥陀佛绝对不会放弃他。你只要听到了阿弥陀佛的名字,比如为了发财念一句阿弥陀佛,或者到庙里拜拜,求身体好,也没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的人,阿弥陀佛说:「你第二生、第三生、生生世世,我都会跟着你,一直把你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这辈子只要念过一声佛,烧过一炷香,合过一次掌,磕过一次头,通通算是跟阿弥陀佛结了个缘,这叫作结缘愿,这条愿就是第二十愿。愿文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就是听到南无阿弥陀佛,知道了有西方极乐世界。「植诸德本」也就是种诸善根的意思,修行种种的善事功德。「植」就像种树一样,「本」就像种子一样,就是种植善根,根已经种下去了,但还没有发展起来,因为他还没有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到来生,阿弥陀佛会用愿力加持他,迟早会让他发愿求往生——「至心回向,欲生我国」。等到他这个心发起来了,不再是简单的「闻我名号,植诸德本」,而是把心发到「至心回向,欲生我国」,那时候就必然满他的愿——「不果遂者,不取正觉」。所以这条愿叫作「系念果遂愿」。就是说,只要闻过阿弥陀佛名号,念过阿弥陀佛名号,想过西方极乐世界,这一生即使漏掉了,来生一定把你救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是结缘愿,是在後面作保障的。
那另外两条愿就更快了,不能等到下一生了,叫当机愿,就是第十八愿和第十九愿。为什麽有两条愿?因为一个叫真实愿,一个叫方便愿。
真实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怀,是没有隐瞒的,这是第十八愿。愿文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设我得佛」,我如果成佛的话。「十方众生」接着直接讲「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你相信我,你依靠我,你真实地,不要怀疑,「至心信乐」,愿意往生我的净土。念佛怎麽念?「乃至十念」。「乃至十念」的意思就是说,就你的根机、能力,能念多少念多少,一向专念,善导大师解释为「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辈子一向专念,哪怕临终只念十声、三五声,都算「乃至十念」,这样都可以。「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样如果你不往生,我就不成佛。阿弥陀佛保证我们这辈子决定往生。「若不生者」四个字,特别乾脆,没有任何含糊。这是当生得利益。这样的人,是跟阿弥陀佛因缘非常成熟的,一听到这句名号,就「至心信乐」,不怀疑,也没有绕弯子,这种人还是不多的。这条愿叫「念佛往生愿」,是真实愿。
还有一种人不是这样,他是靠修行种种功德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专修念佛,这就是第十九愿的根机,这种人就再给他发一条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这条愿叫「临终来迎愿」。阿弥陀佛说他成佛的时候,这些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这是一般通途大乘法门的修行方法,但是要想成佛,谈何容易?太难了;就把他的「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回转过来——「至心发愿,欲生我国」,要想成佛的话,到极乐世界来,保证能成佛的,所以他也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毕竟他还没有完全专修念佛,不是完全仰靠佛的愿力,而是靠自己的种种善事功德回向,他心中不是很有把握。阿弥陀佛就说:「你不用担心,即使这样,你临终的时候我一定现前来接引你。」既然讲到临终接引,当然也是这一生的事情,不会等到第二生。所以,如果发了菩提心,修诸功德,又至心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百分之百往生,没有任何疑问。所以,这条也是当机愿。
我们看这三条愿,岂不是没有一个遗漏吗?你真实念佛,一向专念,根机成熟,今生保证你往生;即使没有专修念佛,你诸行回向,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也保证临终来迎接你,肯定往生;即使求人间福报、不求往生的,念了一声佛,下一生还要让你来往生,「不果遂者,不取正觉」,不达到这个结果,不圆满佛的本心、本怀、愿望,他绝不成佛。
还有几句话说:「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我成佛的时候,名字叫无量寿,只要有人听到无量寿佛名号的,通通来往生,不在今生就在来生。有时候在大街上有纸条贴着「南无阿弥陀佛」,这就结了很多缘;从念佛机中听到一句阿弥陀佛,就跟阿弥陀佛结了缘;我们出家人,小孩子看到之後,就合掌念一声阿弥陀佛,这都结上缘了,将来必定成佛。这都是不可思议的。
所以,这三条愿特别圆满,也特别慈悲。
四、弥陀救度和上帝救赎有何不同?
【记者】
刚才法师提到了,人只要发愿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就肯定能生净土。这主要靠的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救度。但是这里强调的他力,是不是像西方耶稣教说的,有一个造物主,有一位上帝,你什麽都不需要管,你就把生命交托给上帝就好了,他总会保证你能升天堂?这样好像净土宗跟耶稣教之间不是差不多吗?
【净宗法师】
外表差不多,但本质不一样。
虽然形式上都讲救度、讲救赎,但是两者的「救」不一样。比如说这个人生病了,医生来救他也是救,那跟阿弥陀佛救度,就天差地别了,其中的境界、原理,还有利益,完全不一样。
基督教和佛教净土宗相比,在表现形式上应该说是有雷同的地方,但是本质不同。在哪里呢?净土宗是佛教的理论体系,它是以佛教的缘起学说作为根本的;基督教的学说呢,是建立在创世纪,就是上帝造物主的创世:这是它们根本的区别。净土宗既不认为说阿弥陀佛就是造物主,也不像基督教说全靠上帝的大能大力,它是一种缘起法则所起的作用。阿弥陀佛因中发大愿,清净愿力缘起,形成这样的极乐世界,这跟佛法通途的原理是一致的。
基督教我不是很了解,不过我听说基督教有所谓的选民,听说是上帝的选民,选上的就可以到天国,如果选不上那可能就不能去了。如果以阿弥陀佛来讲,个个都是选上的,没有什麽人是选不上的,因为他主动发愿要来救度我们,没有说有选择性,这方面也不一样。
再一个从救度的方法来讲,阿弥陀佛发愿用名号来救度众生,所以一旦你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无论你是佛教徒还是基督教徒、你信佛不信佛,这个愿力都会自然、客观地在你身上起作用,佛的光明就会照耀你。
《净土宗》双月刊第六期,就登载了一个事例:
在西方国家,有一个一百零六岁的老人,在养老院里住着。刚好那一天他过寿辰,儿女们都回来了。养老院里有个八十几岁的老太太,晚上被鬼所缠,她是信基督教的,人家给她念《圣经》,但是不管用。她的护士是学佛的,就对她说:「那我给你念念佛经怎麽样?」她没办法啊,睡不着觉啊,家里人说:「那好吧。」哎,一念佛,好了!这个事情,这位一百零六岁的老人就知道了,所以她的儿女来了之後,她说:「你们帮我念佛吧。」结果就在当天,她寿辰的这一天,她说:「啊,好大一朵莲花!我要走了,再见,再见!」然後就往生了。你说这可思议吗?
所以说,阿弥陀佛的救度没有宗教的选择,也没有众生的差别,没有差别,绝对平等,因为阿弥陀佛是兑现他因中的誓愿。基督教的救度,有没有这种特点我不知道。
再一个,从救度的利益来讲,往生的地方和境界都不一样。基督教是讲升天堂,基督教好像没有说升天堂後成为上帝的;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成佛的境界,平等成佛。
另外,阿弥陀佛的救度,任何人都有希望得到。即使你今生不信佛,甚至谤佛堕落到地狱,阿弥陀佛也不会嫌弃,他会说:「我将来还要把你从地狱里救度出来!」基督教里面,据我所了解有所谓「永劫的狱火」,你如果不如何就会堕入狱火,永劫不能翻身,地狱硫磺的火来烧你,这样好像还有人遗弃在救度之外。那如果以阿弥陀佛救度来讲,就没有这回事情。经中说:「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这是阿弥陀佛的救度。他这种心是恒常的,是无量寿的,是永劫没有终止的。「常运慈心」,要救拔有情众生,「度尽阿鼻苦众生」,阿鼻就是最深重的地狱,无间地狱,无间地狱的众生还要下去救度他。
所以,虽然都讲救度,但是从救度的彻底性、平等性、究竟性和圆满性,还有方便性上讲,我认为,没有任何的教门、法门,能比得上阿弥陀佛的救度的。我们随便念一声阿弥陀佛,甚至不用祈祷——我就遇到过一位老太太,她说:「叫我信上帝,我怎麽信啊?」因为要讲信嘛,她说「我要怎麽信」,她信不来。那我们这个法门,即使你信不来,你会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啦。她就觉得很简单,也不用上教堂,甚至也不用到寺院来礼拜,在家里念佛也可以。所以,从究竟性、方便性、彻底性,我们从这几方面来比较,没有超过阿弥陀佛救度的。
在这个世间,我们鼓励救度,比如医生来救病人,比如灾难的时候有救护队。这个「救」是很慈悲的,尤其当我们落难的时候,或者我们的亲人遇难的时候,难道我们不需要救吗?我们听到「救」这个字,即使当我听到基督教的救度,也是很感动的,我们希望有人来救。但如果论彻底、圆满、究竟、平等,那没有超过阿弥陀佛这个法门的。这不是我们在这里「老王卖瓜,自卖自夸」,大家可以平等地来比较一下的。
【记者】
感谢法师非常精彩的开示。现在第二部分就到这里,稍後我们再进行第三部分的访问。谢谢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