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带三法数
──慧净法师二○一九年十一月十日於「净土宗三重分会」开示
净仁法师、各位法师慈悲、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所谓「三重分会」是因为我们这个分会是座落在新北市三重区,以地为名,所以名为「净土宗三重分会」。
今天是「净土宗三重分会」庆喜的日子,也是未来发展的里程碑,这都需要感恩大家的发心!短短二年多能够发展到这样的规模,一方面是仰蒙阿弥陀佛的加持,一方面也是大家的愿心及努力。
刚刚净仁法师说,一路走来都是感恩,除了感恩佛、祖师、善知识之外,就是感恩大众。
首先,感恩林居士贤伉俪。三重分会起始,是因为林居士伉俪无私的提供出他们的住家,让净仁法师及莲友们到家里念佛、讲法共修,而且提供餐点。家庭共修虽然无法永恒发展,但种子毕竟已扎根种下,终将发芽开花。
之後,随着莲友不断增加,租下附近三楼作为道场,念佛会再继续稳定成长。
不到一年的时间,又移来目前这个地方。能有这麽庄严的道场,要感恩莲友发心买屋,并设计装潢。除了感恩之外,还是感恩。
净土法门是最重视感恩的法门,感弥陀的恩,感祖师的恩,感善知识的恩,感莲友们的恩,而最重要的是,弘扬这个法门,才能达到真正的感恩──感佛恩,感众生恩。所以善导大师说:
自信教人信,难中转更难,
大悲传普化,真成报佛恩。
最终就是为了「自信教人信」,搬到这里,就是希望能够更有条件、更有力量的来「自信教人信」,一切都在於「自信教人信」。
要教人信,先要自信,没有自信,是不可能教人信的;一旦有了自信之後,不教人信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一种自然的心情。
今天庆祝三重分会乔迁,我来说一点有关「三」与「三重」这两个名词与净土宗的密切关系。
壹、十种三重
一、三重废立
一、内外废立。二、圣净废立。三、要弘(真假、正杂、助正、信疑)废立。
三重废立是三个层次的废与立。「废」是舍弃,「立」是建立。不过,佛法所说的「废」并不是负面的废弃,而是阶段性的完成之後,再更上一层。所以「废」是阶段完成,「立」是昇华。
一件事物,如果前一个阶段没完成,就不可能再昇华。净土宗的阶段完成与昇华,是经过「三重废立」而达纯净的:第一重「内外废立」,第二重「圣净废立」,第三重「要弘废立」。第三重的要弘废立又称「真假废立」、「正杂废立」、「助正废立」、「信疑废立」。
第一重,「内外废立」。「内」就是内道,「外」就是外道。内道是佛教,佛教之外的所有宗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婆罗门教等,相对於佛教而言都是外道。我们要解脱轮回,成就佛果,内外选择的话,我们必须选择「内」,就是佛教,不选择其他的宗教,否则就不能离开轮回,不能成佛了。
第二重,「圣净废立」。佛教里面有圣道门、净土门,我们要选净土门。
第三重,「要弘废立」。净土门中,善导大师细分为「要门」与「弘愿」。「要门」是「假」,「假」就是方便,「弘愿」是「真」。释迦牟尼佛在《观无量寿经》里面讲「三福」、「十三定观」,这是方便引导入「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要门」就是「定善」和「散善」,「弘愿」就是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念佛。进入净土门之後,还要再做选择,有所废立,要废「要门」,进入「弘愿」。
这里所说的「真、假」,「假」不是虚假的意思。在佛教里面,「假」是指假藉方便的意思,也就是说很重要的一个前行铺陈,没有这个铺陈准备,没有这个「假」,就不能入「真」。就好像从县道或乡道要上高速公路,总要有一个连接的引道,也就是交流道,车子才能开得上高速公路。我们不是一开始学佛就能够进入「真」的,往往都要绕好几圈,绕圈子就是方便,就是「假」。那绕圈子需要不需要?对一般人来讲还是需要的,因为没有绕这些圈子,就难以能进入「真」。
以我个人来说,以前学佛就绕了很多圈子。未出家前就已经早晚打坐,也念佛,也参禅,看禅宗语录等等。出家之後,也到过尼泊尔,住喇嘛庙,认识密宗;也到泰国了解南传的禅、内观;之後,又回归念佛,不过,刚开始并不是接触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是一般的净土法门,不分圣道、净土,不分要门、弘愿,不分自力、他力,都是融合在一起的,然後回向往生。所以可以这麽说,没有绕经「要门」的假,难以进入弘愿的「真」。
「要弘」也叫作「正杂」,「要门」是「杂行」,「弘愿」是「正行」。
「正行」有五种,五种正行当中又分为「助正」。最後就是搁置四种「助行」,专「正定业」。
「要弘」也叫作「信疑」,随顺佛教,信弥陀的救度,专称弥陀名号,就是「弘愿」;执於机情,不信(疑)弥陀的救度,滞於「要门」,还只是「假」(方便),还是「杂」。以上是「三重废立」。
二、三重归命
善导大师曾经对「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作了精要的解释,就是有名的「六字释」:
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南无者,即是归命」,「南无」是印度话,翻成中文有十九种,如「归命」、「信从」、「救我」、「度我」、「礼敬」等,善导大师在此是以「归命」为主要的译意。
「亦是发愿回向之义」:也就是说归命之中是含有心愿的,亦即不是为了其他的事归命阿弥陀佛,是专为往生极乐世界而归命阿弥陀佛的,因此归命之中含有发愿回向。
所以,一开始是梵文、汉文相比对,接着就解释归命的含意。
「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阿弥陀佛」四字是往生极乐的正因正行。也就是阿弥陀佛以名号救度众生,以名号作为众生往生的功德。具有万善、万行、恒沙功德的这句名号,也就是阿弥陀佛的佛体,阿弥陀佛本身的功德都在这句名号中。只有称念这句万德洪名,才能生善灭罪、离苦得乐、往生净土,不论智慧、学问、修行如何,只要称念,必定往生,这是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之极致。
易修易行之极,即是念佛往生之法。
三重归命
归命有三重之意,就是「归之命」、「归於命」、「归投命」。
一、「归之命」:从阿弥陀佛那边来讲,是阿弥陀佛在第十八愿所发出的「欲生我国」的呼唤。阿弥陀佛自从为我们发下四十八大愿以後,就一直在呼唤我们归顺他的救度,所以从佛来讲,是「归之命」。
二、「归於命」:从我们来讲,是「归於命」,也就是我们对於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呼唤,我们不加反抗,而是信受随顺,阿弥陀佛说「欲生我国」,我们就「愿生彼国」,这一种愿生彼国的心,也就是归命的心,就是归顺阿弥陀佛的呼唤。亦即「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之意,所以归命有信与愿之内涵。
三、「归投命」:把我们的生命归投阿弥陀佛的佛命。这种归命,可以说是最彻底的归命。因为天底下最贵重的就是生命,世间最悲惨的是杀生,能够把自己贵重的生命归给对方,所谓「尽形寿,献身命」,当然是最贵重、最彻底的。
我们的生命是怎样的生命呢?是无常的、污秽的、造恶的、流转的、痛苦的;
弥陀的生命是怎样的生命呢?是常住的、清净的、生善的、永恒的、安乐的。
我们凡夫无常的生命,归入阿弥陀佛无量的生命,我们的生命也跟阿弥陀佛一样的无量,也跟阿弥陀佛一样的清净、安乐、自在。
归命有这三重意义。
二种愿行
顺便解释二种愿行:弥陀愿行、众生愿行
这里所讲的「亦是发愿回向之义」的「愿」,「即是其行」的「行」,愿、行,也有从佛那边解释,也有从众生这边解释。
从阿弥陀佛那边解释,「发愿回向」是阿弥陀佛为众生发四十八大愿,同时把本身兆载永劫所积植的菩萨六度万行,全部回向给十方众生。阿弥陀佛的愿跟行在哪里?都在「阿弥陀佛」这四个字里面。阿弥陀佛发大悲心将这四个字的万行,回向给归命的众生,使众生一旦归命,就能获得「阿弥陀佛」这四个字的全部功德。
阿弥陀佛发愿修行以来,一直都在为众生回向,好像父母今天所赚的钱,一千两千、一万两万,都是为了这个独子;去年今年所累积的,也是为了独子;现在未来一切的奋斗,也都是为了独子。阿弥陀佛也是一样,兆载永劫以来,时时刻刻、点点滴滴,都是在回向十方众生。
从众生这边来讲,「愿」是发愿回转欲生极乐,「行」是阿弥陀佛的行,可是他既然回向给我们了,我们一旦归命,就等於全部领受阿弥陀佛的行、领受阿弥陀佛的功德。
所以专称「南无阿弥陀佛」,信愿行三资粮通通具足,而且是信受领纳佛愿、佛行,成为众生往生之愿行,所以圆满,无有缺少,必得往生。
《观无量寿经》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无缘慈」就是无条件的爱心、无条件的救度,我们是什麽样子,阿弥陀佛就以什麽样子救度我们。
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不勉强众生做什麽,只有长劫的呼唤、不舍的关怀、无私的给予、绝对的救度。
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救主,是我们真正平安、喜乐、希望的来源,在人世间有苦难,在佛怀中有平安。
三、三重念佛
三个层次的念佛:一、念佛。二、本愿念佛。三、选择本愿念佛。
第一重,「念佛」。各宗各派也在念佛,自力也是念佛,他力也是念佛,这是第一层,还没有分本愿、非本愿的念佛。
第二重,「本愿念佛」。「本愿念佛」就是「他力念佛」,靠阿弥陀佛根本愿力的念佛,这种念佛属於正定业,因是依弥陀本愿的念佛,与弥陀的愿力相应故。
第三重,「选择本愿念佛」。是指本愿念佛是阿弥陀佛所选择,不是他人所选择。因为这是阿弥陀佛在因地发愿的时候,选取十方世界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之精华,结成四十八大愿,而成就这句名号。
日本净土宗地开宗祖师法然上人写了一本开宗立教的根本教典,名为《选择本愿念佛集》,分为十六章。书名就是整部书的总标,大纲要,本集十六章之纲要全部摄在「选择本愿念佛」之六字书名,而这书名就显示出三层次的念佛。
本集书名,有三重义;义虽三重,总成一意。
一、念佛。不知本愿、非本愿,未分别正、杂、助、定,属万行随一之念佛,这是诸师(净影、天台,乃至宋朝以後,诸宗融合之念佛)所立之「念佛」之义,亦即通途之念佛。
二、本愿念佛。明辨本愿、非本愿,於万行中分别正行、杂行(二行),於正行中细判助业、定业(二业)。其正定业,正是随顺弥陀本愿之「称名念佛」,故名「本愿念佛」;是决定往生之业,故止杂行,专行念佛。这是善导大师传自昙鸾、道绰所立之「本愿念佛」之义,而此本愿念佛之义贯串本集十六章。
三、选择本愿念佛。於本愿义之上,更加「选择」一义。这是法然上人依《大经》所立,意在显明此之本愿,乃是阿弥陀佛悲智深广,为了容易普遍平等地救度一切善恶凡夫,乃从二百一十亿诸佛愿行之中所「选择之本愿」,亦即选舍圣道定散八万之难行法门,唯独选取「但念佛」之一行,作为众生往生极乐净土之「行门」,故名「选择本愿念佛」,以突显本愿念佛之「胜易二德」。一般以为,「不分道俗善恶都能实行之法,即是浅法,其功德劣,利智精进之人莫修之;若是难行之法,即是深法,功德殊胜,利智精进之人正可修之」。法然上人为了纠正此种谬见,是故依据《大经》弥陀之选择,显明本愿念佛不但「易」,而且「胜」,以启发我辈愚恶凡夫念佛之信心。
本愿念佛,具胜易二德:「胜」,则现生入正定聚;「易」,则凡圣善恶都能行。可谓殊胜超越而又简便易行,既普遍性救度任何众生,也平等性使其皆证佛果,这是善导大师所说的「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大师又说「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又说「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总成一义者,此集书名,虽分三义,但三义相成,唯是一意:所谓念佛,不只念佛,乃是本愿念佛;本愿念佛不只本愿念佛,乃是弥陀选择之本愿念佛。
凡谈念佛,或指实相念佛,或指观想、观相之念佛,或其他通途之种种念佛,都名念佛;然而都非弥陀本愿的念佛,为免相滥,故说「本愿念佛」。
又,法然上人所说「选择」,与善导大师所说「本愿」,辞异义同。
四、三重选择
一、选净土门。二、选正行。三、选正定业。
三重选择与前面的三重废立及三重念佛的意义差不多,只是进一步加入教理上的解释。
八百多年前,日本高僧法然上人,依据善导大师法脉,创建了日本的净土宗,他写了《选择本愿念佛集》,以这本书作为日本净土宗的开宗立教,也以这本书建立净土的教理。《选择本愿念佛集》共分十六章,每一章都引经据论来阐释纯粹的净土宗教理。在第十六章最後,用四首偈来作总结:
欲速离生死,二种胜法中,且搁圣道门,选入净土门,
欲入净土门,正杂二行中,且抛诸杂行,选应归正行。
欲修於正行,正助二业中,犹傍於助业,选应专正定。
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
《选择本愿念佛集》卷尾结劝之「三选文」四首偈,与卷首「标宗文」之「南无阿弥陀佛,往生之业,念佛为本」,前後遥相呼应,而作为本集之结论,也是本集之大纲。
此文叙述「三重选择」之义,也就是在「二门、二行、二业」之中,「搁圣道、选净土,抛杂行、选正行,傍助业、选正业」,简言之,就是「选净土,选正行,选正业」。现将此偈配当《选择集》以说明之。
这四首偈中前三偈都有一「选」字──「选入净土门、选应归正行、选应专正定」。也就是从所有法门当中「选净土门」,净土门之中「选正行」,正行之中「选正定业」,这就是「三重选择」。
本集十六章,重点在前三章;余之十三章在於敷演此三章之义。
第一首,「搁圣道,选净土」,是初重选择,就是第一「圣净二门章」之大纲。二门之中,选舍圣道,选取净土。
我等十恶五逆、罪业深重、生死流转之凡夫,在这末法之世,欲速离生死轮回,若修圣道门三学六度之诸善万行,以期在此娑婆超凡入圣、断惑证真,我等无力,势必不能。既无能无力,故且搁之,而选入净土门,目的在於往生极乐净土。因为在此成佛甚难,往生净土容易之故。
第二首,「抛杂行,选正行」,是二重选择,即是第二「正杂二行章」之大纲。二行之中,选舍杂行,选取正行。
根据此偈,则第一章所舍之圣道门之行法,在第二章名之为「杂行」,而组织於往生净土之行体中。但是杂行毕竟非弥陀根本愿,疏杂行之故,被善导大师诫饬为「若不回向则不成往生因」,故应舍杂行而选取正行,以行正助二业。
第三、四首,「傍助业,选正定;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是第三重选择,即是第三「本愿念佛章」之大纲。二业之中,傍於助业,专正定业。
五种正行之中,读诵等前三後一之行,都与阿弥陀佛有关,故名正行;但毕竟非弥陀本愿之行,故名助业。唯有称名念佛之一行,是弥陀本愿之行,决定往生,故名正定业。读诵等之助业,是给行者指出直达正定业之念佛一行的方向,其最终目的是要行者直取正定业。故若未知正定业之义,则须助业;若已知正定业之义,则应傍置助业,专行定业,只要专称佛名,必得往生,顺阿弥陀佛之本愿故。
又,前面所说本愿念佛具有胜易二德,道理何在?此第三「本愿念佛章」将念佛一行与诸善万行相比较,提出功德胜劣、修行难易,加以说明。亦即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中选择念佛一行而选舍其他余行,乃是念佛有「胜、易」二德,与之相反,诸行即是「难、劣」。
就「功德胜劣」而言,念佛之所以「胜」,乃因「南无阿弥陀佛」之六字佛名是万德之所归、万善之结晶;举凡弥陀一切内证功德,一切外用功德,全部摄於名号之中。恰如屋舍「家」之一字,作为家的机能全部具备;与此相反,诸善万行犹如栋梁椽柱,不过是家的一部分。名号功德是总体性,其他诸善万行是部分性,两者功德相差甚大。因此,弥陀名号具有诸善万行所不能比较的殊胜功德,是故念佛是胜,余行是劣。
就「修行难易」而言,念佛一法,易解易行,不论道俗善恶、贵贱智愚等上下之机,行住坐卧,时处诸缘,行之不难;若诸善万行,则难解难行。因此,念佛一法具有诸善万行所不能比较之易行功德。故知:念佛易故,通於一切;诸行难故,不通诸机。
这第三章可说开显了弥陀本愿之结晶与目的。
以上三重选择,目的在於导归「本愿念佛」,以必得往生。
此外,本集第八章强调念佛之信心。因为众生之所以永在生死,「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一言以蔽之,在於不知或怀疑弥陀救度之「本愿念佛」而无愿生净土之心。若不怀疑弥陀之救度,信「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十声一声一念,亦得往生」,而愿生称名者,即如善导大师於《往生礼赞》所说「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故念佛不是问题,往生也不是问题;只怕不信,因为若信则必安心念佛,而念佛易行,无一人不能,人人都能。
五、三重定业
也叫三重重业。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言:
问曰:《业道经》言:「业道如秤,重者先牵」,如《观无量寿经》言「有人造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无量苦。临命终时,遇善知识,教称南无阿弥陀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便得往生安乐净土,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毕竟不退,与三涂诸苦永隔」。先牵之义,於理如何?又,旷劫以来,备造诸行有漏之法,系属三界;但以十念念阿弥陀佛,便出三界。系业之义,复欲云何?
答曰:汝谓五逆十恶系业等为重,以下下品人十念为轻,应为罪所牵,先堕地狱,系在三界者,今当以义较量:轻重之义,在心、在缘、在决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也。
云何在心?彼造罪人,自依止虚妄颠倒见生;此十念者,依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生:一实一虚,岂得相比。譬如千岁闇室,光若暂至,即便明朗;闇岂得言,在室千岁而不去耶!是名在心。
云何在缘?彼造罪人,自依止妄想心,依烦恼虚妄果报众生生;此十念者,依止无上信心,依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生。譬如有人,被毒箭所中,截筋破骨;闻灭除药鼓,即箭出毒除。岂可得言「彼箭深毒厉,闻鼓音声不能拔箭去毒」耶?是名在缘。
云何在决定?彼造罪人,依止有後心、有间心生;此十念者,依止无後心、无间心生:是名决定。
较量三义,十念者重,重者先牵,能出三有。两经一义耳。
若依意乐(在心)、功德田(在缘)、恒所作(在决定),随有一,即成决定,何况为三。称佛一声,三重定业皆具足。即虽一重,已是定业,何况三重具足;即以通途教理自力称念诸佛名号也是定业,何况依弥陀别意之弘愿念佛,故善导大师释「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六、三重譬喻
这是以莲花譬喻《观经》「施、开、废」三义。所谓「施、开、废」就是:
一、为实施权,喻为为莲故花;
二、开权显实,喻为花开莲现;
三、废权立实,喻为花落莲成。
净土宗称为莲宗,即是以莲花代表净土宗的宗名。莲花,外层是花瓣,里面是莲蓬。莲花的生长过程分花苞、花开、花落这三个阶段。
如果详细研讨《观无量寿经》的内容,并且探讨这一部《观无量寿经》的时节因缘,就晓得《观无量寿经》跟《法华经》一样,都有「从假入真」的「施、开、废」三义。
智者大师讲《妙法莲华经》时,用莲花成长过程的三个阶段譬喻说明。《观经》开显的次第也同样可以用这三重譬喻来说明。
一、为实施权(为莲故花)──〈正宗分〉定散二善
二、开权显实(花开莲现)──〈正宗分〉定散二善之中说念佛
三、废权立实(花落莲成)──〈流通分〉废定散二善而立念佛
一、为实施权(为莲故花):《观经》〈正宗分〉「定散」二善之文。
「为实施权」,也就是「为莲故花」。这是在《观经》〈正宗分〉所讲的「定善」跟「散善」。
「为实施权」,「实」是指「弘愿念佛」,「权」是指「定散二善」。为了弘愿的念佛法门,而先施设权假方便的定散二善的八万四千法门,这叫「为实施权」。
「为莲故华」。「莲」指莲子,「花」是莲花瓣。为了结成莲蓬、收获莲子才长这朵莲花。首先长莲花,莲花外面有花叶、花瓣,花叶、花瓣包着莲子,目的不是为了莲花好看,而是为了收成里面的莲子,为了收获莲子(莲子才有效用),所以先有莲花瓣,这叫「为莲故花」。
也就是说,为了引导念佛(实),首先在《观经》的〈正宗分〉,讲十三种定观与三福九品(权),这个叫做「为实施权,为莲故花」。
二、开权显实(华开莲现):《观经》〈正宗分〉「定散」之中说「念佛」之文。
当权假方便开显出来的时候,同时也把真实一起显现,这就是「开权显实」,也就是「花开莲现」。莲花开了,里面的莲蓬也同时出现。
「为莲故花」的时候,还是个花苞,莲子看不见,这代表「为实施权」,莲子代表成熟的果实、真实。为了这个真实教法,先施设权假方便。讲定善、散善,就是莲花的花叶;讲念佛,就是里边的莲子。开始讲定善、散善,念佛还没有讲,大家看不见,不知道是讲念佛,好像被莲花包起来,里面的莲子没有显示出来,但目的是在里面的莲子。释迦牟尼佛的本意是要讲念佛,但是一开始众生的根机还没有成熟,不能完全讲出来,所以叫「为莲故花」。
到这第二个阶段就「花开莲现」,莲花绽开了,莲子就显现出来了,这就是在定善、散善文当中讲到念佛了,比如定善第九观有一段经文说「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这段经文是指弘愿念佛的功能利益。也就是虽然是讲定善的观佛,但把念佛安插进去了——莲子显示出来了。在散善里边也讲到念佛,如「称无量寿佛名」、「称南无阿弥陀佛」,这叫「花开莲现」。这个时候,观佛也有了,散善也有了,念佛也有了,莲花、莲子都显现出来了。
《观经》〈正宗分〉「定散」之中,至少有六段经文显示「念佛」,这正是「开权显实」的经文,也就是「花开莲现」的譬喻。
三、废权立实(华落莲成):《观经》〈流通分〉「废定散,立念佛」之文。
「废权立实」也就是「花落莲成」。莲花瓣打开之後,慢慢就凋谢了,最後莲子成熟,莲瓣脱落,就看不见花瓣了,独独将莲子显示出来,只看见莲子独立在那个地方,这就是「废权立实」,譬喻为「花落莲成」。
这在哪一段经文呢?在《观无量寿经》〈流通分〉的「付嘱文」。「付嘱文」不流通「定善」,也不流通「散善」,只有流通「念佛」,也就是废舍了权假的「定善」跟「散善」,只取真实也就是「念佛」,相应於「花落莲成」。
《观经》流通分的经文可分为两段,一段是赞美念佛,一段是观念废立。
首先赞美念佛。经文说: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先赞叹念佛,念佛有两种的果报,也就是「现当二益」。现在被释迦牟尼佛称赞为「人中芬陀利华」,而且观世音、大势至两位等觉菩萨就是他的殊胜朋友。可以说平生业成的念佛人现在在这个娑婆世界就已跟等觉菩萨一样,到了极乐世界就要进入妙觉,也就是成佛,所以接下来就说「当坐道场,生诸佛家」。这一段经文也可以说是《观无量寿经》核心的经文。
念佛人现在得到的利益是什麽呢?是蒙受释迦牟尼佛的赞美,说他是「人中芬陀利华」,而且身分就跟等觉的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同等了,而未来就「当坐道场」,往生极乐世界,就是成佛。
释迦牟尼佛讲完了这一段经文,接下来就付嘱阿难说: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这个就是「废权立实」,「花落莲成」的经文。
「正宗分」十六观说完,进入「流通分付嘱文」,世尊不付嘱定观,也不付嘱散善。发菩提心、读诵大乘、受持众戒等等都不付嘱,唯独提出「持无量寿佛名」的念佛,交代阿难:
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这一句叫作一锤定音。「持是语」,不是持观无量寿佛,也不是持三福;是持什麽呢?就把真实的教法显露出来,单提这句万德洪名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这才是整部《观经》的心髓和精要,这才是释迦牟尼佛讲这部《观经》最後的落脚点——持名,持名念佛,执持名号。
到这个时候,要门定善、散善的莲花瓣通通凋落了,不讲了,不付嘱定善、散善,只留下弘愿的「持无量寿佛名」,唯把「持无量寿佛名」付嘱给阿难,这叫「废权立实,花落莲成」,到这个时候,念佛的教法完全独立出来。
以上约略解释莲花譬喻《观经》「施、开、废」三义。
七、三重利益
念佛有三重大利益:
一、前生:灭除旷劫生死罪,不受六道轮回苦。
二、今世:消灾延寿增福慧,喜乐吉祥保平安。
三、来生:脱出轮回生净土,不生不灭证佛果。
一、前生:灭除旷劫生死罪,不受六道轮回苦。
《观经》说:「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至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於念念中除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此是经中明言念佛能消灭生生世世以来生死轮回之重罪。
《庄严经》说:「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三恶道中,地狱饿鬼畜生,皆生我刹,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
《大智度论》说:「有诸菩萨自念谤大般若,堕恶道中历无量劫。虽修余行不能灭罪;後遇知识教念阿弥陀佛乃得灭障,超生净土。」
故知:诽谤正法之罪甚重,过於五逆;如此重罪,唯有念阿弥陀佛,方得消灭。
但念弥陀,重罪尚灭,何况轻罪;若不念佛,轻罪不灭,何况重罪。一沙虽轻,直沉海底;重石乘船,可达彼岸。
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无问罪福时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法事赞)
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般舟赞)
二、今世:消灾延寿增福慧,喜乐吉祥保平安。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唯观念佛众生, 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往生礼赞)
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
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称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者,现生即得延年转寿,不遭九横之难。(观念法门 )
《观经》说:「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观经疏》说:「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
《大悲经》说:「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盘界,不可穷尽。」
《大智度论》说:「譬如有人,初生堕地,即能日行千里,满一千岁,七宝奉佛;不如有人,於後恶世,一声称念阿弥陀佛,其福胜彼。」
《增一阿含经》说:「四事供养阎浮提一切众生,若有称佛名号,如构牛乳顷 ,功德过上,不可思议。」
善导大师说:「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莲池大师说:「弥陀乃万德名号,一名才举,万德齐圆,不期於福,福已备矣。」「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
澫益大师说:「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信愿持名,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持佛名者,善根福德,同佛无异。」
人多以为念佛乃仅求临终往生,若为现世:治病则念药师,救苦则念观音,求慧则念文殊,消业障则念灭定业真言;乃至解冤度亡、袪除魍魉,则求之拜忏科仪。
如是错解、曲解,皆由不知念佛人:身有佛光,众圣守护;灭罪生福,离诸灾厄;现世安稳,临终往生。
三、来生:脱出轮回生净土,不生不灭证佛果。
《无量寿经》说: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横截五恶道,恶道自然闭。
升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
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八、三种因果
(一)自力因果。(二)他力因果。(三)佛力因果。
深信因果,有因必果,因果自然。自然:如火上水下,吃饱穿暖;春来时花开 ,花开时春来。夜间播种,虽不知种,终必知果。
(一)自力因果:自因自果,自作自受,自己吃饭自己饱,自己生死自己了,自己善恶自己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通三世,因有迟早,缘有强弱。
(二)他力因果:他因自果,他作我受;自因他果,我作他受。如父供子,祖留产;子供父,孙供祖;善人济贫,行者回向众生。
如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菩萨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舍能舍。
若无他力因果,则无四弘誓愿,无菩萨道,无大乘佛法。
(三)佛力因果:佛作生受:佛力功德,众生领受拥有。
生做佛受:众生罪恶,佛力承担消除。
大乘佛法之极至,即是大慈大悲,即是阿弥陀佛之慈悲救度。
《无量寿经》说:「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为之重担。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於诸众生,视若自己。」「我於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深信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因果自然,念佛成佛是自然。
念佛必生,自然法尔,宇宙轨则,科学定律。
九、三种自然
(一)业力自然。(二)愿力自然(他力自然)。(三)无为自然。
凡不必假藉人为的、人为不能改变的,就叫「自然」。自然即是法的自性。自然概分有三种:
(一)业力自然
业力自然是众生自身的因果,也就是依善恶的业因,自然生起良窳苦乐的结果 。因地行善业,自自然然的,将来就得到善的果报;因地为恶,也必定、自然的,将来受痛苦的恶果,不可更改,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自因自果,自作自受」。
有二首偈说:
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这都在说善恶因果的报应,是众生业力的自然。
(二)愿力自然(他力自然)
愿力自然是指阿弥陀佛的本愿力。阿弥陀佛以五劫的时间思考出四十八大愿, 又以兆载永劫的时间累积菩萨万行,完成四十八愿,使愿愿都有了功德力。比如众生虽不修禅定神通,到极乐则自然具足六神通;虽不修身色相好,到极乐自然都是身皆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有好丑。这一切都是弥陀佛愿力之自然。 其中,又以第十八愿为本愿之根本,愿文说:「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这是阿弥陀佛与十方众生的约定:众生以「乃至十念」的念佛之行,就能乘上弥陀愿力,必定往生净土;弥陀则以念佛众生的必定往生为代价,酬答本愿, 最终成佛。也就是说,阿弥陀佛依四十八愿的根本愿──第十八愿之力而成就救度众生的佛身,也依第十八愿之力而得以救度十方众生。第十八愿是阿弥陀佛自利、利他的功德力之源。现在阿弥陀佛已经成佛,十方众生不论凡圣、善恶、智愚、贤不肖,凡是得以往生极乐净土的,都是乘弥陀本愿力而自然得生。
《无量寿经》说: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又说:
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横截五恶道,恶道自然闭。
升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
(三)无为自然
无为自然指「真如法性」。「有为法」皆出於因缘力的造作,而真如法性之理是离开这种造作而自然存在的,所以说「无为自然」。《无量寿经》中,世尊处处盛赞极乐世界的无为自然:
彼佛国土,次於无为泥洹之道。
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这里所说的「自然」、「虚无」、「无极」,都是指真如法性的妙理,所谓「得至莲华藏世界,即证真如法性身」。
《法事赞》卷下说:
从佛逍遥归自然。自然即是弥陀国。无漏无生还即真。
又说:
极乐无为涅盘界。
极乐世界是「无为自然的涅盘境界」,与真如法性的妙理一致,所有万物是自然显现,不经过造作。众生一旦往生,即契入法性,不必假藉造作修为,自然证悟涅盘,究竟离苦得乐。
阿弥陀佛忆念十方众生,唯有信靠本愿、专称佛名之人,蒙佛心光摄取。众生若能依靠愿力自然,便能横超业力自然,而证悟无为自然,变化十方,自在无碍 。
十、三种念佛
(一)万行同一的念佛(「散善」的念佛)。
(二)万行超越的念佛(「定善」的念佛)。
(三)自然法尔的念佛(「非定非散」的念佛)。
同样是净土法门,同样是念佛愿生极乐,但由於对净土教理领解的不同,在心境上就有差异,因而概分为三种念佛。
(一)万行同一的念佛:「散善」的念佛
虽念「南无阿弥陀佛」,愿生极乐世界,但由於不了解阿弥陀佛的本愿救度, 也不了解弥陀名号的超绝功德,而把这一句佛号跟其他的佛名、咒语、法门等同并论,以为念「南无阿弥陀佛」,也只不过是跟念其他的咒语、诵其他的经典、 修其他的法门相同的功德而已,没有什麽特殊。同时,认为往生极乐世界,除了念佛以外,还要修其他的法门功德来回向,才能往生。这就是所谓的「杂修杂行」。他虽然也念佛,可是同时又另外依靠这个咒那个咒,诵这部经那部经,修习这个法、那个法,这称做「万行同一」的念佛,也就是把这句名号当成跟其他法门是一样的,这是属於「自力的杂行」,「散善」的念佛。
(二)万行超越的念佛:「定善」的念佛
另一种是,他虽已不依靠种种杂行,知道这一句名号胜过其他法门 -- 所谓 「万德洪名」,因此他就专依靠专念这句万德洪名,可是也由於不了解阿弥陀佛的本愿救度,以为要往生,如果自己念佛没有达到所谓的功夫成片,就不能往生。这一种当然比刚刚所讲的「万行随一」更超越,所以称之为「万行超越」的念佛。也就是说,虽然他晓得这句名号超越其他的功德,因而专称弥陀佛名,但是另一方面他却不知道要完全信受弥陀救度,而把这句名号当作在累积自己的工夫的工具,以自己念佛的功夫作为往生的标准。这是属於「自力的杂行」,「定善 」的念佛。
(三)自然法尔的念佛:「非定非散」的念佛
这如善导大师所说具足机法二种深信的人,信受弥陀救度,任运自然地专称弥陀佛名,已蒙弥陀光明摄取不舍,已是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又如昙鸾大师所说:「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又说:「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善导大师说:「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
又於「二河白道喻」说:「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於水火之难 。」
这就是信佛救度,任运自然法尔地专称弥陀佛名,这已经超越前面二种,这是属於「本愿念佛」,也称为「自然法尔」的念佛,是「非定非散」的念佛。
贰、其余三数
接下来,我引用「三」,来解释一些相关的名相,这些名相与纯粹的净土宗是很有关系的。
三宝、三经、三佛、三身、三愿、三愿的证、三念愿力、三缘慈悲、三誓偈、三严、三心、三要、三妙、三信、三不、三信三不信、三劝愿生、三愿三生、三生果遂、三尊来迎、三不远、三聚、三横超、三福、三辈、三三之品、三忍、三缘、三遣、三不问、三三昧、三十二相、三品忏悔、三垢、三根本、三定死、三位三爱、三随、临终三大要、三途见光、三法灭尽。
三宝
三宝就是佛宝、法宝、僧宝。三宝是整个佛教的核心。学佛的人,不管修哪一个法门,目标是为了什麽,首先要皈依「三宝」。
佛宝:三宝的核心就是「佛宝」,十方国土有十方诸佛,阿弥陀佛是十方诸佛当中最尊、第一之王,所谓「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王在一个国家当中是最崇高、最尊贵的,所以,我们皈依三宝,只要能专称弥陀佛名,整个三宝的功能就统统拥有了。所以在三宝核心的「佛宝」中,以阿弥陀佛为最尊第一。
法宝:佛教以法为核心,领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就能够明心见性,进而证悟成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有难行道、易行道,在这八万四千法门当中,有一个所谓「门余大道」的法,也就是阿弥陀佛救度的法,这是八万四千法门中一个特别的法门。这个法,龙树菩萨说是「易行道」;昙鸾大师说是「他力的法门」,靠弥陀力量而能够脱离轮回成佛;道绰大师说是「净土门」,唯此是阿弥陀佛本愿慈悲救度的法,其他法门都属於「圣道门」,都要靠自己的力量。种种圣道法门,都是释迦牟尼佛要引导学八万四千法门的人,进入阿弥陀佛本愿救度法门的前行方便。因为唯有阿弥陀佛这个法门,才能使十方众生──圣人、凡夫、善人、恶人,都离开六道轮回,快速成佛。
所以,以法来说,最殊胜、最容易的,就是善导大师这个纯粹的净土法门,因此普贤菩萨、文殊菩萨都发愿要往生极乐世界。除了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自己发愿往生之外,普贤菩萨也在《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劝导四十一位法身菩萨统统向往极乐世界、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可见这个法既殊胜又很容易,使得我们罪恶生死凡夫、常没众生,也能够依靠弥陀的救度,专称弥陀的佛名,而往生弥陀的净土。
僧宝:各个宗派的出家人都是僧宝,只是因为我们是学净土法门,当然净土宗的师父会让我们感觉特别亲切。同时,在佛法当中,净土宗的师父弘扬的净土法门,能够让我们这辈子顺利达成学佛的目的。
学佛的目的有二个:
一,近程──解脱。现生果报尽了,能够离开六道轮回。
二,远程──成佛。也是最终的目的,往生净土成佛。
净土宗的师父,主要讲解净土法门的教理,引导我们解脱,推动我们成佛。就整个佛教来讲,净土宗的僧宝因为专弘阿弥陀佛的救度之法,所以是特殊而可贵的。
以佛教历程来说,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正法五百年之间,有教、有行、有证,也就是说,有教理的存在,也有修行人,也有证果的阿罗汉。像法一千年,有教、行存在,但证果的人就没有了。到了末法一万年,有教理的存在,但真正修行的人就没有了,当然也没有证果的人。这是「教、行、证」在正法、像法、末法三阶段的现象。
净土法门是超越正法、像法、末法的,为什麽?因为弥陀的救度是现成的,不管任何时代、任何地方、任何众生,当下信受弥陀的救度,当下就拥有解脱的功能,乃至成佛的功能。
三经
「净土三经」即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
每个宗派的成立,都有其根本依据的经典,以净土宗来讲,我们依据的经典就是这三经,因此这三经是净土宗的「正依经典」。也有人提到《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与《普贤行愿品》,不过这二部经不是正依的经典,是属於旁依的经典。一个宗派有「正依经典」,有「旁依经典」,有这样的认识,教义才不会模糊笼统。
三佛
就「净土三经」来说,可以说有三佛。
《无量寿经》主要讲阿弥陀佛发愿的因、修行的果,当然也涵盖我们众生往生的因和成佛的果。
《观无量寿经》主要是释迦牟尼佛讲「定善」和「散善」,引导进入弥陀的本愿念佛。
《阿弥陀经》可以说是十方诸佛证明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法。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中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意思是说,若有人念佛一向不变,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在他命终的时候,就心不颠倒地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当释迦牟尼佛讲这个法的时候,十方诸佛同时、欢喜地、异口同声地来证明。所以「三佛」是指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和十方诸佛。
三身
众生成佛之时同时成就了三身,称为三身佛,即法身、报身、化身。
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常住不灭,如《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也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人人本具的真性,是本来具有的,不需要修,只要开悟,开悟了就会见到自己本源自性清净的法身佛。
法身清净,不染一尘,故亦名素法身,不过我们众生因迷而不能显现,佛是开悟而又证悟,故能显现。
众生迷而不悟,所以有生死。然虽在六道轮回,其性仍然不变,故又名佛性,因佛性在迷仍然不变,常随众生流转生死,故说法身(佛性)流转六道。
报身:报身佛是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现了佛的智慧的佛身,是行六度万行,功德圆满而显现的。
报身佛不容易成就,需要经过三大阿僧只劫,修种种的苦行难行,乃至无善而不成,无德而不就,功德圆满,才可成为报身佛。
报身又分自受用报身及他受用报身,自受用报身是佛自己受用内证法乐之身,自受用报身无相,就是大菩萨也见不到。他受用报身是佛为地上菩萨说法而变现的佛身,大菩萨可以见到,只是所见的各有不同,十地菩萨所见的是无量大身,其它菩萨所见的,或是千丈万丈之身。
若以圣道门自力难行道而言,需大彻大悟,悟同诸佛,此时名信解。然而,只是解法身之理而已,法身还未出现,必须悟後起修,断除烦恼,进而广修六度万行,以及一切功德,若有一德未圆,一功未满,法身也不现前。直待万行已圆,万德已满,惑垢尽除,无明业空,法身才全体出现,这时才名为报身佛,
化身:又名应身、应化身,或变化身,是应众生的机缘,随缘教化,利益众生而变现出来的佛身,所谓「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度之」。化身是以报身为本,所以化身佛又称为迹佛,意谓从本垂迹。
众生成佛时,三身佛同一时间完成,无分先後彼此。
简略而言,悟後从性起修六度万行,庄严「素法身」,修至功德圆满,素法身成为万德庄严的「报身」,报身又化成千百亿「化身」,到十方世界,天上人间,随意教化有缘众生。
所谓:「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原来是一身。」法身是体,报身是相,化身是用,一而成三,三即是一。
《华严经》说:「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
「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是指法身佛。
「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是指报身佛。
法身佛无相,万佛一体,无有你我之异;也无过去、现在、未来佛之别;更无此土、他土、无量国土之佛的区分。万佛一体,犹如虚空般的清净,清净是一体的,不能说这一边的虚空清净,那一边的虚空不清净。所以法身佛无男无女、无此无彼,圣凡两亡、生佛俱泯,即是诸佛如来,同一法身,不二法门。
三愿
指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三愿。
一、指第十八、十九、二十愿,顺次往生与顺後往生。在净土宗学里,第十八念佛往生愿,是乘托弥陀本愿的生因之行,如此行者,顺次往生;第十九的来迎接引愿,是诸行的行者临终前,佛圣来迎,使行者心不生乱,住於正念而顺次往生;第二十愿为顺後往生愿,所谓顺後往生,不是今生命终後即得往生,而是隔生之後往生。
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愿愿都是为了众生,其中这三个愿,与我们众生的关系最直接,阿弥陀佛以这三愿来摄受三种根机的众生,而目的是导归第十八愿,因为第十八愿是根本愿,也是正定业的愿。
二、指第十二、十八、三十三愿,也就是阿弥陀佛的光明有三愿之别。所说的十二为光体、十八为光名、三十三为光用。以此义故,若有称名众生,不离名体施与光用,摄取护念片时不舍。也就是说,第十二光明无量愿和第十八念佛往生愿以及第三十三触光柔软愿,三愿分别解释为体、名、用,指出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所称的「光名」是指第十八愿的名号。
三、指第十八、十一、二十二愿。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最後,对此三愿解释说:「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今的取三愿,用证义意」,列举了此三愿,称为「三愿的证」。
三愿的证
这个「的(ㄉㄧˊ)」字,意思是确实的、实在的。以三个愿来证明,念佛必定往生、必定成佛、必定度众生。「三愿的证」出自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
昙鸾大师建立「他力论」,「他力论」的意思是说,我们能够往生极乐世界,都是由於弥陀的力量,乃至於在极乐世界成佛,以及到十方世界度众生,都是阿弥陀佛使我们成就的。建立「他力论」,必须要有经典的依据,昙鸾大师引用的是《无量寿经》四十八愿当中的三个愿: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来证明他所建立的「他力论」。
以第十八愿来证明,只要念佛就必定往生,一旦往生,就已经离开六道轮回,不是六道轮回的凡夫,而是极乐世界的圣众了。
又引用第十一愿来证明,到了极乐世界必定成佛。第十一愿说:「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也就是说,阿弥陀佛不成佛便罢,若成佛的话,极乐世界的圣众就一定成为不退转的菩萨,而且进入涅盘。
修行最关键在於退转或不退转,若退转的话,成佛就遥遥无期了;若不退转的话,则成佛指日可待。所以把「住定聚」(不退转)摆在前面,然後入涅盘(灭度)。这样说好像有次第,可是到极乐世界这二种是没有前後的,都是当下证入的。
因为四十八愿都已经成就了,第十一愿当然也成就了;第十一愿成就了,我们到了极乐世界,一定是领受第十一愿的功能当下进入涅盘。因此,昙鸾大师就引用第十一愿来证明,我们依第十八愿的功能,到了极乐世界,就能够依第十一愿的功能而成佛,之後就依阿弥陀佛的第二十二愿,倒驾慈航到十方世界广度众生。
昙鸾大师以这三个愿来证明,我们之所以能离开轮回,之所以能成佛,之所以能广度众生,都是阿弥陀佛为我们成就的,是阿弥陀佛让我们能完成这些的。所以,这样的证明很可贵!
三念愿力
指众生得到阿弥陀佛三种力的加念得以见佛之意。三种力的作用(力用)分别是大誓愿力、三昧定力和本功德力,又作三念愿力、三力、三事。善导大师把这三念愿力称为见佛三昧增上缘。其在《五种增上缘义》(《观念法门》所收)中对《观无量寿经》中所说之见佛做了说明:「此即是弥陀佛三念愿力外加,故得令见佛。言三力者,即如《般舟三昧经》所云:「一者以大誓愿力加念,故得见佛;二者以三昧定力加念,故得见佛;三者以本功德力加念,故得见佛。」
三缘慈悲
指三种慈悲,以无缘慈悲为至高无上之悲。
昙鸾大师在《论注》卷上「性功德成就偈」释中说:「慈悲有三缘:一者众生缘,是小悲;二者法缘,是中悲;三者无缘,是大悲」。并指出「安乐净土,从此大悲生」。
因此,欲生安乐净土,只要乘托弥陀悲愿,任何众生无不往生。
三誓偈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之後,阿弥陀佛又重新发了一次愿,以偈文呈现,这个偈文称为「重誓偈」,因为主要的偈文有三段,因此也叫「三誓偈」。「三誓偈」可说是将四十八愿做了总结、归纳。
第一首:
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第一首偈表明,四十八愿是超越十方诸佛的。
意思是说,我所发的四十八大愿是超越十方诸佛的愿,尽管很难达成,但我必定要达成,若不达成,誓不成等觉。
「等觉」有二种意思,一是「等觉菩萨」,也就是菩萨阶位之第五十一品;第二是「等正觉」,指佛,也叫「平等觉」,到了佛,都是平等无差别,所以佛的阶位,也叫「等觉」,也叫「妙觉」。「三誓偈」最後都有说「誓不成等觉」,意思就是不圆满、不达成、不成就,就不成佛的意思。
第二首:
我於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第二首偈表明,四十八大愿都是要给十方众生受用的。
就佛而言,他是大施主,就我们而言,是贫苦众生。「贫」就是没有智慧,也就是无明;「苦」就是六道轮回。因为没有智慧,所以「贫」,因为六道轮回,所以「苦」。四十八愿涵盖了阿弥陀佛全部的功德,然後再把四十八愿的所有功德布施给我们,使我们能够消除无明、增长佛的智慧、脱离六道之苦。
「布施」是佛教名词,以现代话来讲是「给」,送给对方的意思。「给」或「送」都是不讲条件的,如果讲条件就不是「送」,就不是佛法的「给」。佛法的给或赠送,都是白白的、不讲条件的。
这首偈也在显明他力,亦即凡夫的往生净土,以及在净土成佛,都来自於阿弥陀佛因地的愿力与果地的佛力使其成就,都是靠阿弥陀佛的力量。相对於凡夫的自力,故说佛力是他力。再者,凡夫其实也没有自力可出轮回,何况成佛?之所以能够出轮回生净土证佛果,都是靠阿弥陀佛的力量。
我们一旦信佛念佛,就拥有了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功德、功能。有人说,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我们要跟他相应,所以我们也要发四十八大愿,不是这样的。我们只要信受──「信」就是相信不疑虑,「受」就是接受不拒绝,这样就可以跟阿弥陀佛相应了。
第三首偈: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
第三首偈表明,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以及因地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最後所成就的功德,也就是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都浓缩在这句名号当中。以现代来说,如同一部计算机就具备了很多功能,又好像一个小小的记忆卡,里面就储藏很多资料。
玄奘大师翻译的《阿弥陀经》就说,这一句名号具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而名号和阿弥陀佛本身也是一体的,《无量寿经》就说「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所以这一句名号有不可思议的威神功德。
阿弥陀佛将所有功德成就为一句名号,所以名号是阿弥陀佛所有功德的结晶;再把这句名号送给众生,让我们能很方便地信受、称念;而称名的当下,就拥有了阿弥陀佛为我们发愿、修行的功德,就能够离开三界六道的轮回,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进入涅盘,也就是成佛。因此,「三誓偈」涵盖了阿弥陀佛因地、果位,因愿、还有果力等等所有本愿力的功能、功德。
所以,《无量寿经》在讲什麽?讲这一句名号;《阿弥陀经》在讲什麽?也是讲这一句名号;《观无量寿经》在讲什麽?也是讲这一句名号!
《无量寿经》第十八愿说「乃至十念」,第十八愿成就文说「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无量寿经》「流通文」说:「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都是在说名号,都是在说念佛。
第十八愿成就偈说「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也是在讲名号,讲念佛。《无量寿经》同本异译的《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也说「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也都是在说名号。
《观无量寿经》虽然说了三福九品、十三种定观,可是这是铺路引导,最後还是在於专称名号。所以《观无量寿经》後面「流通分」结论的地方就说:「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可知《观经》的归结是「持名」,不是「观像」。因此,善导大师就做一个结论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都是导归在「专称弥陀佛名」。因为「专称弥陀佛名」是阿弥陀佛的「愿」,所以说「望佛本愿」。
《阿弥陀经》也是「望佛本愿」,也是从阿弥陀佛的根本愿出发,来讲《阿弥陀经》的。
《阿弥陀经》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真闻就是真信,真的听到了阿弥陀佛为我们成佛的来龙去脉的时候,阿弥陀佛的名号、阿弥陀佛的生命,就进入到我们的心中了。当下我们就跟阿弥陀佛是机法一体,佛凡不离了,所以说「执持名号」,内心跟名号是执持在一起的,永不分离的;我们的生命之中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生命之中有我们,念佛人整个骨髓、血液都跟阿弥陀佛的生命交融在一起。因此,即使一日,乃至七日,都会一生不变的跟阿弥陀佛在一起,永不分离。
三严
弥陀的极乐世界,分为三种庄严:国土的庄严、阿弥陀佛本身的庄严,还有往生到那里的圣众庄严。
这是依据天亲菩萨《往生论》来讲的。天亲菩萨《往生论》说,极乐世界的国土庄严有十七种,阿弥陀佛的庄严有八种,圣众菩萨的庄严有四种,这三种领域的庄严加上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就完全涵盖了极乐世界。所以阿弥陀佛成佛,成就「三严」,成就了极乐世界,成就了他本身,也成就了这一句名号来度脱十方众生到极乐世界去成佛。然而,「三严」也好,阿弥陀佛也好,十方念佛众生与极乐世界圣众也好,都是一体的,都含摄在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当中。
三心
第十八愿讲到的「至心、信乐、欲生」,《观无量寿经》讲到「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个「三心」也是一致、一体的。当然《观经》有「要门三心」与「弘愿三心」,但目的在回归「弘愿三心」,「弘愿三心」与第十八愿「至心、信乐、欲生」是吻合一致的。
四十八愿当中的「摄生三愿」──第十八愿、十九愿、二十愿,也都各自有三心。第十八愿的三心是「至心、信乐、欲生」,第十九愿的三心是「至心、发愿、欲生」,第二十愿的三心是「至心、回向、欲生」。
三个愿的「三心」内容各不一样,第十八愿纯显他力,是「他力三心」,第十九愿、第二十愿是导自力入「他力三心」。他力、自力分别在哪里呢?在於是全靠弥陀的救度,还是想靠自己的修行功德。念佛完全是靠阿弥陀佛的救度,所以说「本愿念佛」、「本愿称名」。
三要:信愿行
众生因为有三毒──贪瞋痴,故有六道轮回之苦。大乘佛教则是以解脱轮回之苦为出发点,并以成佛为目标。
以整个大乘佛教教理来说,可以大分为二门:一个是通途法门,一个是特别法门。
通途法门又称圣道门、自力、难行道,这是大乘佛教八大宗派除了净土宗之外,七个宗派都名为圣道门,这七个宗派都是要依自力修行三学戒定慧为通轨,所谓「勤修戒定慧,断除贪瞋痴」,而脱离六道轮回之苦,进而完全断除三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而成就佛果。这便是「圣道门,自力,难行道」。
净土门即是他力、易行道,所以净土门不依这个自力、难行道的通轨,而是依信愿行。
信愿行也分为「他力」跟「他力中自力」。
所谓「他力中自力」,是信有弥陀,信有极乐,而愿生极乐,进而精进念佛,累积功夫与功德,以回向求生极乐,这是他力中的自力。
所谓「他力」是,不只信有弥陀、信有极乐,并且相信弥陀的根本愿力,就是主动为我发愿修行,成就极乐世界,并完成往生极乐世界的功德资粮,亦即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万德洪名,来回向给十方众生、救度十方众生。十方众生只要信顺、信受,亦即「信而不疑,顺而不违,受而不拒」,当下便拥有阿弥陀佛回向的功德,就获得往生极乐世界的身分。此後,任运自然的来称念弥陀佛名,也就是称念弥陀本愿力所成就的名号,所谓「本愿称名」。这即是净土宗四句偈宗旨所说的「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佛净土」;往生弥陀净土成佛之後,便能「广度十方众生」。
这信愿行,三即是一,一即是三,信受弥陀救度,自然含有愿生弥陀净土之意,信後便会任运自然地专称弥陀佛名。
这样的念佛人,《无量寿经》说「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又说「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观无量寿经》赞叹说:「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善导大师以「五种嘉誉」赞美说「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昙鸾大师说「不断烦恼得涅盘分」,所谓「凡夫菩萨格」,因此净土宗的特色就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这就是「三要」信愿行的真义。
三妙
念佛有三种妙。所谓「妙」,就是不可思议之意。以阿弥陀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之故,致使信佛念佛有这三种妙。
一、「简捷妙」:但念一句佛号,便得横超三界,即是最简单最快捷之妙。
二、「殊特妙」:但念一句佛号,便得超生净土,即是最殊胜最特别之妙。
三、「圆顿妙」:但得往生净土,便入一生补处,即是最圆满最顿超之妙。
三信
一、信极乐是我的。阿弥陀佛建造了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再无生老病死,再无颠倒恐惧。这个唯一的事实,你是否确信无疑?
二、信念佛必往生。阿弥陀佛立下庄严誓愿,接引一切众生(我)到极乐世界,快速成佛。条件是被接引者(我)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这个唯一的事实,你是否确信无疑?
三、信佛愿不虚诳。因以上事实,若我念阿弥陀佛名号,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念法,阿弥陀佛必定履行誓愿,接引我前往极乐世界。这个唯一的事实,你是否确信无疑?
三不
一、一向专称不杂修。不必修那些数不清的行法,只需开口念「南无阿弥陀佛」,没有任何门槛,不花钱,不费力,只要能念佛,最终都能往生。
二、一生成就不历劫。不必经历数不清的劫数,只此一生,临终即被佛迎接,开开心心出六道、成佛道。
三、一生补处不经位。初到极乐,便至等觉;不历僧只,即得佛果。不必担心中途遇到魔障,或退堕下来。
有这「三不」,士农工商,年老年少,智慧愚笨,忙人闲人……任何人,纵使不改变原有生活状态的情况下,只要能随缘随力,开口念佛,都能轻松成佛。
三信三不信
这里所说的「三信三不信」,是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下卷开头所讲的,内容如下:
无碍光如来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
然有称名忆念,而无明犹在,而不满所愿者。何者?由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也。
云何为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谓不知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
又有三种不相应: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
此三句,展转相成:以信心不淳,故无决定;无决定,故念不相续。亦可:念不相续,故不得决定信;不得决定信,故心不淳。
与此相违,名「如实修行相应」。是故论主建言「我一心」。
这一段法语非常好,在净土宗的教理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一段法语是说,念佛能够「破暗满愿」。
「破暗」就是破无明之闇,无明有二,痴无明与疑无明;
「满愿」就是满所有之愿,满愿也有二,往生愿与一切愿。
这里的「破疑满愿」,主要是指破疑无明之闇,及满往生成佛之愿。只要无疑,必定往生,一旦往生,必破痴无明,也必满一切愿。
然而,念佛而不能破闇满愿,昙鸾大师说明,乃由於「二不知、三不信」,也就是这段法语所讲的,不知阿弥陀佛是「实相身」、是「为物身」。
实相身是阿弥陀佛成正觉的实相,为物身是阿弥陀佛正觉的目的,也就是救度众生。
阿弥陀佛既然已经成正觉(实相身),就百分之百能够救度众生(为物身),能信知弥陀实相为物之二身,即能破疑无明。由於不知,故有疑心,有疑心故不信,此之不信开展为「三不信」,就是:「信心不淳、信心不一、信心不相续。」若有此二知,即能信心淳、信心一、信心相续。故二知即有三信,三信即是一心,故天亲菩萨《往生论》一开头就表露自己对阿弥陀佛归命的信心而说: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昙鸾大师这段法语有四个主题:也就是「破闇满愿」、「实相为物」、「三不三信」、「名体不离」。
也就是昙鸾大师解释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所含具的光明,是有「破闇满愿」的功能,破众生无明之闇,满众生往生成佛之愿。同时又阐释这句光明名号是「实相身」也是「为物身」。劝勉我们要具足「三信」,也就是一个信──信受弥陀救度而不要怀疑。为什麽?因为「名即法」,也就是「名体相即不离」之故,阿弥陀佛本身所具足之所有功德与功能,全部在他的名号当中。因此,不管何人,但能专称弥陀佛名,现生即能蒙佛光明保护,临终即能蒙佛莲花接迎,往生弥陀净土而成佛。
三劝往生
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当中,恳切殷勤的劝导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前後有三次。经文说:
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三次劝愿,即是无量次劝愿,即是常常劝愿,显示劝导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是佛陀出世的本怀。因为往生极乐容易,只管念佛便可,一旦往生极乐,当下完全脱离六道轮回之苦,同时获得一生补处而快速成佛。既容易又殊胜,所以佛陀以弘扬念佛法门为其出世的本怀,常劝众生念佛往生极乐世界
三愿三生
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说:
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於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显示,任何时代,任何众生,只要愿生都能往生。过去愿生,过去已经往生;今生愿生,今生也必定往生;若是将来才愿生,将来也必定往生。
显示,不管任何众生,只要愿生,必定往生。而且愿生之人,现生已经预先获得不退转的身分,不但永远不受三界六道轮回之苦,同时也已经在成佛之道上永不退转。因此,净土宗的特色之一就是「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三生果遂
这是指第二十愿。第二十愿是「三生果遂愿」,第十九愿、第十八愿是「今生往生愿」。「三生果遂愿」是「结缘愿」,也就是说,不是今生往生极乐世界,可是因为跟阿弥陀佛结缘了,阿弥陀佛本来就是积极地要救度众生,不结缘便罢,一旦结缘,阿弥陀佛就永不放弃。所以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形容说,「如吞钩之鱼,在水不久」,一条鱼已经被鱼钩钓到了,即使还在水中,时间也不会长久,总有一天就会被钓上岸来。阿弥陀佛就是以第二十愿来「钓」所有的众生,下一辈子或下下辈子一定要让结缘的众生往生,这个就是第二十愿的功能。
三尊来迎
往生的时候,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极乐世界诸圣众,自然会来迎接我们,不会让我们孤单的、毫无头绪的,不晓得往哪里去。一般人临命终时,有一个现象,就是六神无主、神识茫茫、没有依靠,不晓得要往哪里去才好。但是念佛人不会这样。念佛的人现在就跟阿弥陀佛机法一体,三尊来迎只是一个迎接的仪式,其实念佛人都自然、必定往生的。
三不远
指虽然阿弥陀佛的净土在西方十万亿佛土之彼方,但是,彼净土并不遥远的三个说法。在《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中都说:「阿弥陀佛的净土在西方过十万亿佛土的彼方」。但《观无量寿经》说「净土去此不远」。三不远正是对以上记载的解释。
一、分齐不远:十万亿虽然在遥远的彼方,但是,与无量相比,就很近,故称不远;
二、往生不远(道理不远):十万亿虽然在遥远的彼方,但是,一念往生,须臾之顷、一瞬之间即可到达,故称不远;
三、来现不远(观成不远):只要众生观想见佛,因佛力加被,即可於定中见佛与净土,故称不远。
三定聚
就是正定聚、不定聚、邪定聚。对於我们净土法门来讲,信佛、念佛,必定离开轮回、必定往生、必定成佛,这叫「正定聚」。
虽然念佛,可是靠自力,那就不一定往生,为什麽?因为自力很艰难,会导致心中无法百分之百的肯定一定能往生,这叫「不定聚」。
「邪定聚」的「邪」,意思不是邪恶,而是偏离,表示不学净土法门,就与净土法门无关,与往生极乐世界无关。
三横超
三横超是指信佛、念佛可以横超三个很艰难的关卡。
第一个横超:直接横超六道轮回,永脱苦难。要离开六道轮回,必须断见惑、破思惑。二千多年来,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一直到现在,修行者非常的多,可是真正断烦恼,证得阿罗汉果,能够脱离轮回的,没有一、二个。由此可知,脱离轮回是一个很高峻、很艰难的关卡,可是我们只要信佛、念佛,就能够横超、跨越这个关卡。
第二个横超:直接横超声闻缘觉,不滞小乘。声闻、缘觉虽然离开了三恶道,却永远没办法成佛;纵使回小向大,发菩提心要成佛,若没有达到「正定聚」也仍旧会退转。可是念佛到极乐世界,第十一愿就说「住定聚」,到极乐世界就自然进入「正定聚」,轻易的跨越「正定聚」的关卡。
第三个横超:直接横超三不退转(念不退、行不退、位不退),直至涅盘。极乐世界是涅盘的境界,往生极乐,就让我们进入涅盘,不必熬经三个大阿僧只劫,及历经五十一个阶位。
《无量寿经》下卷也说:「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横截五恶道,恶道自然闭;升道无穷极。」
可知,净土宗是横超速证的法门,弥陀救度众生有这三个三横超。
这三横超是直接的,同时的,立即的,不经劫,不经位。
这三横超正是众生自力断惑证真的三道难关:脱离生死轮回难、不滞小乘证入大乘不退转位难、直趋大涅盘难。
弥陀深知凡夫业深障重,无力出离轮回,何况成佛?因此以根本愿使众生念佛,直接脱离六道轮回,往生弥陀净土;并以此愿使众生超越小乘与大乘,而直至佛果,使众生顺利度过三关,此即横超速证。
十方所有一切众生,只要信佛念佛,必定往生,往生必定成佛,成佛必定广度十方众生。所以,净土法门,就是横超的法门,横超就是净土法门的特色,内容就是这三个横超。
三福
「三福」是《观经》「序分」所说三种福业,即世福、戒福、行福。所谓福,是善根的异名。世间之善,如仁义礼智信等,称为世福。佛教大小乘戒律之善,称为戒福。特别以大乘殊胜之行善,称为行福。
一、世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前两句为敬上行,後两句为慈下行。慈心不杀为十善之首,故特别提出。
二、戒福:「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归依佛法僧三宝,称为三归。始从不信佛转入信佛,舍邪归正,称为翻邪三归。此後受大乘三聚净戒、十重四十八轻戒,或小乘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为受戒而更归三宝,称为受戒三归。总受持大小乘戒律,为具足众戒。於持戒之上,慎护种种微细之行,如大乘八万四千威仪,小乘三千威仪,而不毁犯,即是不犯威仪。
三、行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圣道门与净土门对菩提心的定义不同。圣道菩提心,愿行皆在此土。净土菩提心,此土发愿,净土修行。此处的行福菩提心通於圣道、净土。三辈九品中所说菩提心,是以净土门菩提心为主。深信因果,即总信一切六凡四圣因果。读诵大乘,也通含圣道、净土一切大乘经典。劝进行者,为自行教他,共向佛道。
以上三福诸善,一一回向求生极乐,总为杂行。
三辈
《无量寿经》讲「三辈」──上辈 、中辈、下辈,《观无量寿经》讲「三辈九品」。三辈九品是概略指出所有众生的根机,众生无量,所以根机也是无量,三辈展开即是九品,九品展开即是八十一品,乃至无量品。讲三辈九品是为了引导所有一切众生进入「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三忍
《观无量寿经》中,韦提希夫人看到阿弥陀佛显现空中,她当下就得到了「无生忍」,即是「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是菩萨十地阶位当中的七地以上阶位。
「无生法忍」有圣者的「无生法忍」与凡夫的「无生法忍」。凡夫的「无生法忍」是指信受弥陀的救度,念佛人一旦信受弥陀的救度,自然有「无生法忍」的功能。为什麽?因为这个人一定往生极乐世界,离开轮回,往生极乐世界一定成佛,就能进入不生不灭的境界,也就是「无生法忍」,因此善导大师解释这里的「无生忍」为「三忍」。
「三忍」是指「喜忍、悟忍、信忍」,喜是看到阿弥陀佛而欢喜,悟是领悟弥陀的救度,信是信受弥陀的救度。所以《观无量寿经》所讲的「无生忍」,对我们来说,就是这「三忍」。
三缘
善导大师说,只要念佛,就蒙受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如果没有念佛,就无法蒙弥陀光明摄取,原因在哪里?善导大师举出三个缘──「亲缘、近缘、增上缘」。因为念佛有这三缘,所以独蒙弥陀摄取,没有念佛,因为没有这三缘,所以无法蒙弥陀摄取。
三遣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中说,无论是阿弥陀佛也好,释迦牟尼佛也好,十方诸佛也好,都对我们「三遣」──「佛遣舍者即舍,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处即去」。意思是要我们舍掉杂行,专念弥陀名号,往生弥陀净土。
三不问
善导大师有念佛三不问。念佛人以往生为目的,往生之事重大,因此疑心多,顾虑也多,经常问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样那样的事情。善导大师说「不问罪福多少,不问时节久近,不问时处诸缘」,这叫三不问。善导大师说: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无问罪福时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
这三不问,我们学净土法门的要加以了解,不问罪福多少,不问时节久近,不问时处诸缘。第一个指根机,第二个指时间,第三个指因缘。
三三昧
《无量寿经》说阿弥陀佛因地修行是住「空、无相、无愿之法」,这三种三昧就是「三三昧」。「三昧」是印度话,也叫做「三摩地」,意译就是「正定、正受、等至、等持」,止息杂念,心不散乱。是一切禅观的通名。本来三昧是自力的功夫,由持戒,然後心静、不散乱、进入寂静、进入定境。
「念佛三昧」也分自力与他力。自力的「念佛三昧」就是靠念这一句名号来达到功夫上的一心不乱而入定;他力的「念佛三昧」是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的本身,每一句都是念佛三昧。所以《大集经》就说「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也就是说,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功能等同於无上禅定,因为无上禅定的功能、功德,都在这一句名号里面。所以凡夫也能得念佛三昧,只要信佛念佛就可以了。
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就是成佛的相,我们到极乐世界自然就是「三十二相」。就佛来讲,有三身──「法身、报身、应化身」,这三十二相是指「应化身」来讲的,但「应化身」不离「法身、报身」,三身是一体的。
三品忏悔
三品忏悔是自力的忏悔。自力的真正忏悔有三个层次:上品忏悔、中品忏悔、以及下品忏悔。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就说:「上品忏悔者:身毛孔中血流,眼中血出者,名上品忏悔。中品忏悔者:遍身热汗从毛孔出,眼中血流者,名中品忏悔。下品忏悔者:遍身彻热,眼中泪出者,名下品忏悔。」
一般道场的「拜忏」就是忏悔,大家想想,那个时候我们是哪个品的忏悔啊?是上品?中品?还是下品?可以说是三品无份!但是能够圆满「三品忏悔」的就是信佛、念佛。信佛、念佛自然就拥有「三品忏悔」的功能。为什麽?善导大师说「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又说「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所以念佛就具足三品忏悔的功能了。
三根本(无常)
生命无常有三个根本:
第一,必定会死;第二,死期不定;第三,死时无助。
将死的时候,世间任何事物都没有能力帮助。亲人帮助不了,不能代替我们病苦、死亡与轮回;权势、地位、荣华富贵也不能帮助;我们本身再怎麽有能力也帮助不了,意思是说,即使这一辈子,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或者有人格、有道德、有修行,到死的时候,一点力量都没有。因为离开轮回不是靠这一些,是烦恼断了没有,只要烦恼还没断,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也好,或者禅定功高、功德巍巍也好,还是在生死轮回当中,还是离不开阎罗王的手掌中。那念佛人呢?念佛人是直接超越轮回,直接超越五十一个阶位进入佛的境界。
三定死
「死」,一般人都不喜欢看到、听到、想到,今天三重分会乔迁之喜,这个「死」对我们来讲其实是很好的。(众笑)
圣严法师曾提到「四个它」──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对於死,我们要接受它,接受它之前要先面对它,要面对死,才能够处理死。死像一个大麻烦,要面对这个大麻烦,不要让这个大麻烦在我们的背後一直纠缠不清,无有了时。
「三定死」是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中的「二河白道喻」所讲的。「二河白道」是譬喻一个修学净土法门的人的心路历程。
「二河白道喻」有二个核心:第一个核心是行者的「三定死」,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第二个核心是弥陀的「呼唤声」,阿弥陀佛呼唤说:「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
一个无常观深厚的老实修行人,修行到最後才领悟到自己依然是烦恼深重的生死凡夫,他所修行的种种法门一点都不能让他解脱,犹如善导大师「机深信」所说的:「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无有出离之缘。」而现在正是生死存亡,进退维谷交关之际,唯有死之一路,没有第二条路。这样的面对死、凝视死,有了决定会死的觉悟,才开始看出一线曙光,让他领悟出唯有念佛这一条路才是解脱之道。因此舍命西归,真心彻到,这时才开始听到释迦牟尼佛的殷切发遣而说:「仁者,但决定寻此道行,必无死难!若住即死。」与阿弥陀佛的呼唤保证而说:「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於水火之难。」而从此安心无惧地走上净土之白道,一心念佛无疑无虑,在阿弥陀佛的摄取不舍之中,终於顺利安然的往生净土。可说在大死一番的当下,反而获得大活现成。
顺便一提,「二河白道喻」之中的「白道」是什麽意思呢?善导大师以「佛、凡」二方作为解释。
所谓「佛」是指阿弥陀佛的愿力,所谓「凡」是指念佛人的信心。
譬喻阿弥陀佛的愿力之文,是在二河白道喻的後面说:「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意思是说,行走白道的这个念佛人,不用顾虑自己贪瞋的烦恼,应该行走阿弥陀佛愿力的白道,勇往直前,不生退怯。
譬喻为念佛人的信心之文说:「众生贪瞋烦恼中, 能生清净愿往生心。」众生贪瞋的烦恼就是白道二边的水火二河,是不清净的心。
善导大师解释白道,一方面说是念佛人的清净信心,一方面说是阿弥陀佛的愿力之道,这就显明阿弥陀佛的愿力之道生起念佛人的清净信心,念佛人的清净信心,生自阿弥陀佛的愿力之道。显明念佛人的信心跟弥陀的愿心是一体的,有「机法一体」、「佛凡不离」的含意。
因此,虽说是清净之心,但也是阿弥陀佛的悲智愿心,否则,凡夫只有贪瞋烦恼,何有清净之心?
所以《无量寿经》说:「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意思是说,阿弥陀佛因地之昔,要使十方众生成就功德,有此功德,十方众生便能离开三界六道轮回之苦,往生极乐世界获证涅盘之乐。因此弥陀誓言「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意思是说,若不能使十方众生往生极乐,自己就不成佛,如今弥陀成佛以来已经十劫,故能令众生圆满成佛功德。此功德即是阿弥陀佛的,也是十方众生的,所以这一条白道既是佛的愿力之道,也是众生的清净信心,众生只有贪瞋烦恼,唯此愿生的信心是清净的,因为来自於阿弥陀佛的缘故。
三随:临终三随──随重、随习、随念
「临终三随」,就是人断气之後,投胎转世所依随的现象。「三随」,就是随重、随习、随念。
随重:就是「随重业」──一个人生前所做的,若是重的恶业,一断气,就实时堕入地狱,甚至还没有断气,神识已经到地狱受刑罚。看起来他是躺在病床上,受病苦折磨而哀叫,其实神识已经在地狱接受刑罚了!如果这个人生时做很多善事,应该升天或再出世做人,享受富贵,一断气就上天或出生在人间,不经过中阴身
随习:就是「随习惯」──一个人平生没有做特别重的善事或恶业,但是他平常有某种习惯,死後自然就随着这种习惯去投胎转世。
随念:就是生时没什麽重的善恶业,也没有固定的习惯,但临终之时特别想念着某种境界,那麽,他就会去那种境界投胎转世。比如临终时非常专一思惟善的道理,那麽他断气当下,就生天或继续做人,来享受善的福报;若断气的时候,突然生起非常瞋恨的念头,往往都会堕入三恶道,或是做毒蛇猛兽。如果一个人生时没有学佛、修行,但临终时有人为他助念,引起他念佛的心念,这样他命终就往生极乐世界,而且阿弥陀佛也会率领着观音、势至等清净海众,来迎接他。
念佛人的「重业」
若论我们念佛人的「重业」,是什麽业呢?就是「念佛」。念佛本身有不可思议的功德,有阿弥佗佛的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因为,我们将念佛当作我们的生命,将阿弥陀佛当做我们的依靠,所以我们的重业就是念佛的业。不管我们是在佛堂、在家里或在工作,不管有空没空,总之,行住坐卧、时处诸缘,我们的习惯就是念佛。等到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自然会现前来迎。
所以不论是随重业、随习惯或随念头,我们都不离开「南无阿弥陀佛」。只要平生是念佛人,临终阿弥陀佛一定现身接引。因为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不会舍弃我们;因为阿弥陀佛有大神通力,知道我们何时临终,临终会遭遇什麽境界,是昏迷还是病苦不能念佛,阿弥陀佛都知道,阿弥陀佛都会护佑。
所以我们现在负责念佛,将念佛做为我们的重业、习惯,临终若能念佛,当然还是一心念佛;万一因个人业缘的关系而昏迷,也要放心。因为虽然器官昏迷,但神识仍在,阿弥陀佛来接引的时候,我们一样看得清清楚楚。临终若因病苦不能念佛,但是心中明白时间一到,阿弥陀佛会来接我们,心中就会安稳、安慰、不惊慌,也不会六神无主。
三位三爱
是指「临终三位」与「临终三爱」,就是说人临终的时候,心有三种现象:
第一、是「心明了位」。
第二、是「自体爱位」。
第三、是「心不明了位」。
首先「心明了位」,就是临终还没断气时,心还很清醒,眼睛还能看,耳朵还能听,五官的作用还清清楚楚;慢慢地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四肢也不能动了,只剩下意识,这个时候就是「自体爱位」。
接着「自体爱位」就是执着自体,执着本身的肉体,也分为三种:就是「境界爱」「自体爱」「当生爱」。这个「爱」,就是「执着」的意思,这就是「临终三爱」。
「境界爱」:先是对丈夫、太太、小孩这些眷属的留恋,以及动产、不动产的执着,因为就要离开了,因此难分难舍,这就是「境界爱」。
「自体爱」:等到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四肢不能动,只剩下心念的时候,内心所执着的,就是自己的身体,虽然外在的眷属不能保持,起码这个身体还能够保持,这就是「自体爱」。
「当生爱」:到了快断气的时候,中阴身渐渐显现,他就执着中阴身,所以叫做「当生爱」。「当生」就是当来他接受生命的果报,执取当来果报的生命,叫做「当生爱」。
一般人不了解这种宇宙人生的因缘,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总是会产生执着── 对自身的执着,对外境、眷属、动产、不动产、名位、地位的执着,而且非常强烈。学佛的人因为了解这个道理,到时候就会放下。
为什麽说到时会放下呢?因为我们都是凡夫,对世间种种,难免执着,包括对家庭的责任、对眷属的留恋,以及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或地位。学佛的人虽然过这样的生活,但是他心里很清楚,知道这只是人生的本分,并不是人生最後的目标。尤其是念佛的人,知道自己现在念佛,当临终要面临选择,他当然会选往生极乐世界,放下一切,不再执着,因为知道一切的执着留恋,到头来还是成空。
如果对这一点不确定、不清楚,因执着而错失往生的机会,这样就会继续堕落下去,不但不能和亲友相聚,将来投胎转世,彼此相遇也不相识。唯有往生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给我们的功德福报,让我们能够庇荫子孙;有阿弥陀佛给我们的神通道力,让我们能够救度生生世世的父母、子孙、六亲眷属。
念佛人心中了解这个道理,所以虽然在世俗的生活当中,跟一般人一样,但最後要二选一的时候,他就会万缘放下,一心念佛,往生极乐世界。
最後「心不明了位」,是说人断气的时候,第六意识就离开了,会随着阿赖耶识中过去的业,毫无抵抗力地去受报,不能自己做主。第六意识能让我们做主,让我们分辨事情的好坏,而且有意志力去做好事、舍坏事;断气的时候这种心就失去了,就会随业轮回。
该堕落地狱的,地狱景象就显现;该堕落饿鬼道的,饿鬼道就显现。当境界现前,心中会非常恐怖。而且业境一现,我们既不能抵抗,也不能分辨。比如说堕落刀山剑树的人,当时所看到的,往往是美丽的花园景象,他一见欢喜就进入,结果堕落刀山剑树,受刑罚了!若是堕落饿鬼道或其它地狱的,有时会看到天仙美女,一时产生贪恋跟随而去,当下就堕落了!
临终三大要
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者。
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者。
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者。
「临终三大要」是印光大师所说的。印光大师说:「将终之时,正是凡、圣、人、鬼分判之际,一发千钧,要紧之极。果能依此三法以行,决定可以消除宿业,增长净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得往生,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
《无量寿经》五恶段之第五说:
大命将终,悔惧交至。
平生之时若不信佛念佛解决生死大事,临终必流後悔之泪,过去之悔与後生之惧,二种痛苦心境交缠并生。
这个悔是悔甚麽?当要舍去一生所依靠的健康、妻儿、事业、财富等,方知所有一切都是身外之物,都成为水泡,丝毫不能依靠,所谓为谁辛苦为谁忙?而从来未曾为自己修行,累积功德,没有先为自己的临终做准备,现在临终,已是时不我与,切身後悔的念头一时涌上心头。
这个惧是惧甚麽?在自己毫无依恃、毫无防备之际,突然要独自面对过去以来的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百千罪业总决算的因果报应之後生,此时,身处众苦萦缠,逼迫而来之境,心绪纷乱,六神无主,孤独无伴,前程茫茫,因而旁徨无依,恐惧、颤栗於不知将往何处?
因此,若能依此「临终三大要」,便能助人永离轮回,往生净土直至成佛。
今天大家在这里庆祝三重分会乔迁,要能不忘记「自信教人信」,才是我们建立道场的根本目的。
最後,祝愿大家:信佛念佛,得生极乐。
南无阿弥陀佛
二○一九年十一月十日於「净土宗三重分会」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