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义略说(上)
慧净法师、佛可法师
第一、阿弥陀佛
一、佛陀.诞生偈.法藏.弥陀
净土宗的信仰,一言以蔽之,即是一切皆信受仰靠阿弥陀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习净土宗的教义,即是学习关於阿弥陀佛的教理。
阿弥陀佛到底是怎样的一尊佛呢?在论述这个之前,有必要先说明一下佛是什麽。
所谓佛,原本印度语是Buddha,译成汉字是「佛陀」,这是较为简略的词汇,意思即是,从迷妄中苏醒,了悟真理的「觉醒者」。善导大师解释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观经疏》),不仅仅自己觉醒,而且也让其他迷妄的人觉醒,是自觉与觉他二者皆圆满的人。
众所周知,释尊诞生时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站在佛本身的立场来讲,综合其他经记如《过去现在因果经》《大唐西域记》等内容来看,唯我独尊的理由有两个:「早已无流转於迷界之事」与「拔除一切众生之苦」。亦即,佛的尊贵在於自己证悟的同时,也能利益他人。
自另一角度来说,佛因了悟真理,所以是智慧具足之人;又因佛具足令迷妄众生觉醒之悲怀,所以同时也是慈悲具足之人,总之,是智慧与慈悲完全无所欠缺之人。这对於缺乏智慧与慈悲的我们来说,正是我们的理想人格。因此,所谓佛教,就是教我们如何成为理想人格的教法。
然而,阿弥陀佛这尊佛,并不是在我们现实世界中出现过的佛。这个世界上出现过的佛只有释迦牟尼佛。释尊一生演说了很多经典,相当多的经典中都有谈到阿弥陀佛,但是讲得最完整而又清晰明确的是「净土三部经」,其中尤其《大经》说得最详细。《大经》中说,法藏菩萨是在世自在王佛面前发愿,再经兆载永劫之修行而成佛的,他就是阿弥陀佛。
二、光寿无量,二利圆满
阿弥陀佛,在印度语的发音是Amitabha,意思是无限量的、不可计算的。是什麽无限呢?简要的说是指光明与寿命皆无可限量。
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十二愿与第十三愿所成就之果报。
第十二愿:
设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第十三愿:
设我得佛,寿命有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
即发誓若是不能成为光明无量、寿命无量的佛,绝不取正觉。如今,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所以自身之德,已具足光明无量、寿命无量。其实,阿弥陀佛具有无量之德,为什麽此处的发誓却只光明与寿命无量?这可从阿弥陀佛二利圆满一事去理解:
一、就「自利圆满」而言:光明无量与寿命无量为报身佛之特色,因此,在许多经文中,有关佛之报身果体,常以光寿之德做说明。光明是智慧相,指觉悟究竟之真理,证得无限之正智;寿命是涅盘德,指证得常住不变之佛身,永远离於生老病死。所以,在自利之德中,再无胜於此二德者。
二、就「利他圆满」而言:光明无量之愿,是就横向来说,於空间上普遍救度十方众生;寿命无量之愿,是就纵向来讲,於时间上久远救度三世众生,纵横无尽,所以在利他之德中,同样无胜於此二德者。
如上所述,正是因为光寿均无量,不论是在自利的层面,还是在利他的方向上,都超胜於其他功德,所以才以这二种无量来指代其他功德。可见,光寿二种无量不仅是阿弥陀佛自证之妙果,同时也是其救度十方众生的大根大本,可谓「光明寿命之誓愿,为大悲之本」。
三、往生同佛,光寿无量
此二愿,若仅从文面看,似乎只在说明阿弥陀佛具有光寿无量之德,若深一层去探索弥陀之悲愿,便不难发现,不只在於说明阿弥陀佛之自德,而是为了往生净土的一切众生而立誓的。从发愿的前後顺序来看,第十一「必至灭度」愿之後,是第十二「光明无量」与第十三「寿命无量」之愿。便知第十一愿是为十方众生灭度而誓的愿,依此誓得灭度者马上就会因第十二、十三愿的愿力,与阿弥陀佛同证无量光寿。所以,阿弥陀佛为了让往生的国中人天,也能得到与自己一样的光寿无量之德,如蕅益大师云:「持名者,光明、寿命同佛无异。」印光大师也说:「若生西方,庶可与佛光寿同一无量无边矣。」光寿无量之德不仅属於阿弥陀佛,同时更与众生息息相关,执持名号而往生净土的凡夫,其光明寿命即与弥陀平等无别。
四、烦恼不见,大悲常照
因为光明无量则无处不照,寿命无量则无时不照,所以在空间与时间上都展示了弥陀光明摄取的无限性。若佛光无处不照、无时不照,那便没有一个人不被照拂到了,你我他人人都在佛光之中。或问:既然如此,我们为什麽看不见那样的光呢?我们确实看不见,原因就在於我们的眼睛被烦恼蒙住了,所谓「烦恼障眼虽不能见,大悲无倦常照我身」。
在科学实证主义熏陶下成长的现代人,往往武断地认为眼睛看不见的事物就是不存在的。但是必须反省的是,我们的眼睛是否可以看见任何有形无形的事物?比如,我们看不见父母的爱以及人们的关心,但是即使看不见,也不妨碍我们依然生活在那些人的关爱中,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第二、本愿称名(本愿与称名)
一、阿弥陀佛之誓愿
前面我们已经对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论述过了,接下来探讨佛与我们的关系,於此了解佛的誓愿是非常重要的。如前所述,因为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圣者,在这个意义上,冠上「佛」称号者都是同样获得证悟的人。但是,无论哪尊佛曾经都有过作为菩萨修行的时期,历经发愿修行而成为佛,因此每尊佛必然也都有各自的誓愿,因不同的誓愿而形成各自的特性。诚如善导大师所言:「诸佛所证,平等是一:若以愿行来收,非无因缘」,就是这个意思。
二、四十八愿,本愿三摄
阿弥陀佛建立了怎样的誓愿呢?阿弥陀佛总共发了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大体上可归纳为三类,亦名为「本愿三摄」:一、摄法身愿,二、摄净土愿,三、摄众生愿。
(一)摄法身愿:我想成为光寿无量、诸佛称扬的佛(第十二、十三、十七愿)。
(二)摄净土愿:我想建立十方国土庄严第一的净土(第三十一、三十二愿)。
(三)摄众生愿:我想以我的名号广度十方众生,现生使其安乐幸福,来生使其成佛度生(余之四十三愿,核心是第十八愿)。
其中(一)和(二)是关於阿弥陀佛自身的愿,所以是自利之愿,(三)是关於救度众生的愿,所以是利他之愿。这里应该注意的是,此佛愿的特色是,(一)(二)的自利之愿完全是为了(三)的利他之愿的。简单来说就是,我成为光明无量(第十二愿)、寿命无量(第十三愿)的佛,并令诸佛称扬我的名号(第十七愿),发愿在西方建立净土(第三十一、第三十二愿)。都是为了让众生往生成佛(第十八愿),即是四十八愿摄於第十八愿。
所以善导大师说:「四十八愿摄受众生」(《观经疏.散善义》)、「一一誓愿为众生」(《般舟赞》)、「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观经疏.玄义分》)一一誓愿皆是念佛之愿,所以说「一一愿言」。而且还说:「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观经疏.定善义》)四十八大愿每一愿每一愿,都是在说「专念弥陀佛名,必生弥陀净土」。
三、第十七愿,诸佛称扬愿
其中,第十七愿可说是成就名号的大悲之愿。弥陀大悲无尽,为了使名号能够普遍弘传至尽虚空遍法界,达到救度十方众生的功能和目的。因此,阿弥陀佛发下要使十方诸佛都能来赞叹他名号功德,同时来称念他名号的愿。愿文说: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此愿也称为「名号成就愿」:阿弥陀佛立誓,要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来救度一切众生。这一点与诸佛的救度不同,若单单成为正觉的阿弥陀佛,还不是成就名号的真义。能将阿弥陀佛的名号普遍回向给十方三世众生,使专念名号的众生往生成佛,才能称为「名号成就」。
进一步说,唯有深入了解第十七愿是名号成就之愿,才能显现出名号成就的真义。理由有二:
一、佛愿之本意。阿弥陀佛的本意,在使十方众生闻信名号。三誓偈说:「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这就是证据。然此希望,唯赖於成就於第十七愿诸佛赞叹名号才能达成。在四十八愿中,誓愿诸佛赞叹名号的,只此第十七愿。下卷初的成就文说:「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威神功德,不可思议」,就是显明这句弥陀名号的不可思议。既已得恒沙诸佛赞扬,表示第十七愿已圆满达成。所以成就名号德用的是第十七愿。
二、不共之别德。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与诸佛名号不同。如释迦牟尼佛、大日如来、药师佛,只誓名而不誓「南无」二字。虽然称念时,也会在前面冠以「南无」二字,但这只是称念佛名之人为了表白其内心对佛的礼敬与对救度的渴望,并不能将南无也作为佛名的一部分。然而阿弥陀佛誓「南无」二字,且六字全部由阿弥陀佛本身所成就,众生的愿、行全包括在内。并且众生南无(归命)之信心,本来不是众生自己所能发,而是阿弥陀佛救度的愿心彻入众生心中而成为信心。亦即,众生的南无之心完全是阿弥陀佛的展现。这就好像富含营养的食品一样,只要吃下它,所有的营养都有了。阿弥陀佛就是完全的佛果,本来就是要无条件施予我们,十方诸佛则是负责发送的人,我们只要愿意接受(即南无之心),自然得到成佛的果实——这完全是从佛那边回施来的。因此在第十八愿之前,名号的效果在第十七愿就已完全成立了。这是「南无阿弥陀佛」之所以绝对唯一、不共其他名号的道理。而且这个名号显现在第十七愿愿文的「我名」一词之中。
此愿也是「大悲之愿」:四十八愿每一愿都是如来大悲心的流露,为什麽又特别把第十七愿名为「大悲之愿」呢?原因是:四十八愿虽然都是出自大悲的愿心,但是如果没有此愿,则四十八愿之广大德用就无法回施众生。简而言之,阿弥陀佛将四十八愿的功德,收摄在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之中,并透过十方诸佛称赞宣扬给众生听闻,这样才能将四十八愿之德用完全施与众生。符应於本经发起序中所言:「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於世」。
此处的「无尽大悲」有二种解释:一是指十方诸佛无限的大悲,二是指阿弥陀佛的第十七愿。推其根源,释迦牟尼佛以大悲示现此世,亦凭着第十七愿的力量来宣说弥陀名号救度众生的道理。若没有阿弥陀佛发下第十七愿,就不会有十方诸佛弘扬这个法门,也就不能彻底救度十方众生,那我们末法众生将会完全没有指望,如此一来,佛教所说的「大慈大悲、无尽大悲」便有所缺陷。因此,第十七愿才称为大悲之愿。
四、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
四十八愿,愿愿都是为了让众生往生弥陀净土,而表达此意最直捷、简要、明了的是第十八愿,即: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十八愿是净土法门之心要,是明确彰显他力信仰之愿,我们永恒的生命问题,将依此愿之有无而产生非常巨大的差异。如果没有阿弥陀佛发下令众生念佛往生的第十八愿,我们即使学佛修行,也没办法脱离六道轮回,唯有第十八愿才是我们佛性起死回生的救主,等同是我们的生命。所以,弥陀誓愿虽有四十八,唯以第十八愿为愿中之王,根本之愿,独称「本愿」,又称本愿王、王本愿。余四十七愿为「欣慕愿」,皆为令众生欣慕彼佛国土功德庄严而念佛愿生。
此愿中明示「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意思是说「十方众生如果不能往生到净土的话,自己就不成佛」。这是将众生的往生与自身的正觉作为一体的誓愿,表达出本愿特有的根本意趣,所以才说「本愿」「本愿中之王」。也就是说,接下来将要反覆提及的本愿,虽泛指四十八愿全体,但一般都认为是第十八愿,因为这是与其他诸佛所不共的伟大之愿,所以也称之为「超世愿」。
自古以来,关於第十八愿,不乏祖师大德的解释,我们应该依据哪一位呢?必须依据善导大师的解释来理解,因为善导大师乃弥陀示现,是证得三昧之祖师,唯有依据大师对净土法门的解释能够体解佛意,透彻阿弥陀佛的本怀。对於第十八愿历来阐释弘扬净土法门的高僧大德很多,但都没有像善导大师对第十八愿这麽重视,解释非常多,而且简要明了。因此,善导大师的解释,对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就以善导大师的解释分为五点来理解第十八愿。
(一)愿名:念佛往生愿
首先确立第十八愿的愿名,愿名关系到本宗的宗旨、方法与目标,非常重要。若依善导大师的思想,第十八愿的愿名是「念佛往生愿」,而不是「十念往生愿」。法然上人《选择集》「第三本愿章」云:
善导与诸师,其意不同,诸师之释别云「十念往生愿」,善导独总云「念佛往生愿」。
诸师别云「十念往生愿」者,其意即不周也,所以然者?上舍一形,下舍一念故也。
善导总言「念佛往生愿」者,其意即周也,所以然者?上取一形,下取一念故也。
也就是说,历来诸师着眼於「乃至十念」的十念而名为「十念往生愿」。善导大师则着眼於「乃至」二字,而视「乃至」为从多向少之语,把多则一生念佛,少则一声念佛,通通包括在内。不局限於一念或者十念的数目,不局限於念佛的多少,显示一多不定的「乃至」之义。若是平生之机,就上尽一形的念佛;若是临终之机,就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的念佛。显明是念佛往生,不是十念往生;念佛是因,往生是果。善导大师这种的解释意义最为周全。
(二)愿体:乃至十念
四十八愿,各愿皆有愿事与愿体。「愿事」指这一愿里面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当中的主体、核心就是「愿体」。第十八愿的「愿事」即是三心与十念。「三心」也叫「三信」,即「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十念」就是「乃至十念」,这些都是愿的内容。「愿体」呢?异说纷纭。若从善导大师的本愿取意文来看,就可以一目了然——本愿的愿体就是「乃至十念」的称名念佛。以下举善导大师三段本愿取意文来说明: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观经疏‧玄义分》)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
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观念法门》)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往生礼赞》)
三段文对「至心信乐」四个字都没有解释,为什麽略掉三心的「至心信乐」,直接以「称名念佛」来解释呢?法然上人答言:「唯知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则自然具足三心。为显此理,略而不释也。」这就是「略信示行」。信,就是信这句名号,信「专称弥陀佛名,就必生弥陀净土」。为了显示「称名必生」的道理,善导大师就省略三心不作解释。同时也显明第十八愿的核心本体就是称名念佛。如果善导大师不做这样的解释,恐怕後人就会模糊,不晓得「信」到底是信什麽?自己到底信了没有?因而产生苦恼。善导大师的解释简要明了,契理契机,易知易行,真正合乎易行道。
(三)十念之念
愿文「乃至十念」之念,善导大师释为「称我名号,下至十声」,显明所念唯是佛的名号,不是佛的法身、相好等,也不是意业的观想、观像,或者证悟佛心、明心见性等。这并非善导大师个人独创,而是有经典的依据,同时也有祖师的传承的。经典的依据,最明显的就是根据《观经》下品下生来解释「乃至十念」。
下品下生说:
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第十八愿说: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第十八愿有「至心」,《观经》也有「至心」;第十八愿有「十念」,《观经》也有「十念」,「十念」之下,又有「称南无阿弥陀佛」,就显示第十八愿所讲的「乃至十念」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观经》的流通文也说: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释尊的付嘱是「持念佛名」,不是十三观的观,也不是三福九品。
《阿弥陀经》之「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执持名号」跟「持无量寿佛名」意思也一样。
所以,《观经》以及《阿弥陀经》,其核心、根本都是称名念佛,都在契应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中的生因本愿——第十八愿。
龙树菩萨《易行品》的「本愿取意文」也说: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龙树菩萨将第十八愿的「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解释为「称名」二字,彰显弥陀彻底的慈悲,以及弥陀救度的方法是最为易行,是易行道之极致。
天亲菩萨《往生论》对第十八愿的解释说:
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称彼如来名」,即口称佛名,唯有称名才可以称为真实的修行。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也说: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经言「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
「十念念佛」、「十念」皆指称名念佛,也就是「乃至十念」的念佛。「十念」是满数之意,也就是「念念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念念成满往生功德」,而不限定在「十」这个数字上。
道绰大师《安乐集》的「本愿取意文」说:
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乃至十念」的十念,道绰大师解释为「十念相续,称我名字」,以「称」释「念」,彰弥陀之本意,显易行之至极。短命、临终十声称名之机既能往生,则长命、平生相续念佛之机往生更能决定。
由上可知,善导大师对第十八愿的解释既依经文,也依传承。若非弥陀示现的善导大师证言称名念佛,否则在诸师异说纷纭下,难免有弥陀慈悲虽然显露出来,但是不透彻;净土法门所谓易行道,但似乎又有并不那麽容易之困惑;行者一方面虽然念佛,一方面却是忐忑不安之困。直到看到善导大师的解释,就像久旱逢甘霖,突然眼睛一亮,眼前有了光明,前途有了希望。
(四)机法一体的本愿
第十八愿前面的五句是「愿」,後二句「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誓」。誓是一种绝对的决心、约定、誓约及赌注,为了成就这个誓,就要有相当的付出。法藏菩萨将他成佛的生命与十方众生的往生绑在一起来发愿,若不能使众生念佛往生,他就永不成佛。此谓之「机法一体」——念佛的「机」跟救度的「法」相互依靠。就像父子一样,有父才有子,有子才有父;父子是同时成立,相互一体的。既有「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誓约与保证,阿弥陀佛又已经成佛,这岂不是显示出阿弥陀佛已成就了我们的念佛往生之誓愿?
总言之,四十八愿当中,唯有第十八愿是「念佛人跟阿弥陀佛」机法一体,是自他不二、生佛同体的本愿。所以十方众生只要念佛,必能百分之百往生成佛,并且「平生业成,现生不退」。因此,第十八愿是最根本、最主要、最直接的愿,叫做「生因愿」,同时以此愿为「本愿王」。
(五)唯除逆谤之义
第十八愿结文说「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此二类重罪抑止不救,如果这样,那我们这些或时行五逆,或时有诽谤正法之人,即使念佛亦能得救吗?
若依《观经》下品下生说,行十恶五逆等不善人,也能依口称念佛的利益而得救。从这点而言,五逆的人,若能念佛,亦能蒙如来救度之光所摄取。
同样是五逆,《大经》说五逆谤法不救而抑止;《观经》则说若念佛就能得救而摄取,此二经是否彼此矛盾?关於这一点,昙鸾大师与善导大师,都各有立说,详加会通,要点如下:
昙鸾大师单复说
昙鸾大师在其所着《论注》上卷之末(八番问答之处),举此问题加以解释说明,《大经》说的是「五逆」与「诽谤」两罪(复罪),所以抑止不救;但《观经》说的是「五逆」(单罪),所以摄取。因此虽是五逆,若不谤法,还有佛缘,能入救度之道,但是犯「五逆」与「谤法」复罪者,就没法救了。
善导大师未造已造说
善导大师在其所着《观经疏.散善义》中说,第十八愿抑止五逆谤法的理由是:这二罪极重,释尊怜愍众生造此二罪,所以方便假说不能往生;若从如来的真实意言,当然也能得救。至於《观经》下下品中摄取「五逆」而「谤法」除外,其理则是:五逆是下下品凡夫已造之罪,大悲如来,不忍弃舍,加以救度。然「谤法」之罪是未造之罪,所以加以警诫,而说不能往生。如果谤法罪是已造,则大悲如来也不忍舍弃。善导大师作这样难得的解释。
已回心未回心说
依此而看,昙鸾大师是依「罪之单复」解释,善导大师则依「罪之已造未造」解释。善导大师认为已造谤法,既然已造,也会被大悲所引而往生。但昙鸾大师认为既是谤法即使没有余罪,也不能往生。这是因为两位大师着眼点不同。善导大师《法事赞》言「谤法阐提回心皆往」,虽是谤法者,如果回心归佛,则能往生,这是就「已回心」的人而说的,昙鸾大师则就「未回心」者来解释,彼此着眼点不同。
对已回心之人的见解,昙鸾大师於《论注》卷下中也有说明:
众生以憍慢故,诽谤正法,毁訾贤圣,捐庳尊长。……
如是人应受拔舌苦、瘖哑苦、言教不行苦、无名闻苦。
如是等种种诸苦众生,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说法音声,
如上种种口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口业。
这是回心者皆蒙救度的解释。由此可知,两位大师的真意,其实毫无差异。
罪人正机
我们感到此抑止八字含有特别之深意,这八字也像一面法镜,让我们看清自己真正的面貌,其实自身就是罪恶生死凡夫,贪瞋强盛,业障深重,无有出离之缘,只有造罪恶的黑业,不可能造清净、脱出轮回的白业。而以佛的眼光来看我们,没有不是逆谤的罪恶凡夫,没有不是弥陀主要救度的对象,所以第十八愿的抑止之义,更可显明「佛愍恶机」,是以「罪苦之人为对象」所誓的本愿。
阿弥陀佛怜愍恶人更甚於善人,怜愍逆己者更甚於顺己者。《菩萨地持经》说:「菩萨於恶人所起慈悲心,深於善人。」如果以善人贤者为救度对象,则此八字也变成无作用了。因为真正的善人贤者,不会造五逆及诽谤正法。第十八愿所要救的众生,就是可能会造下五逆谤法的我们,佛事先料想到此点,故特别添加了抑止八字,但不代表造恶後就不摄取。
如善导大师於《法事赞》、《般舟赞》说:
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又如印光大师於《文钞三编》言:
若先曾谤法,後知改悔,则得往生。譬如病癒即是好人、归降即是顺民也。若谓谤法之人後纵改悔亦不得往生,便完全失却修持准绳。
又譬如,父母对无知之子女设下种种禁止规约,但在子女犯过失後,仍会给予宽恕包容。或如官府严格防火的同时,也不会放弃救火之可能性。设想,一旦犯了五逆谤法,就永远被舍弃,或认为佛没有力量救度我们,那所谓大慈大悲的佛心,以及拔苦与乐的力量,岂非变成空谈了?
是故,不论抑止或摄取,皆是阿弥陀佛慈悲与智慧双重运作下所施的救度。摄取是永不改变的大前提,抑止是为了更好的摄取,两者皆不可少。若能理解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细腻悲愿,我们就不会因为有阿弥陀佛这位高明的医生而服毒而纵恶为非,任凭三毒疾病潜滋暗长,而能深心体会佛的大悲本怀,专志一心地念佛。
五、信受、称名、必生
成就誓愿的法藏比丘在十劫以前就已经成为了阿弥陀佛,名号是「南无阿弥陀佛」。称之为「本愿成就之名号」、「本誓之名」。
然而,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成就」一词的意思,一般来说是「做好了」、「完成了」的意思,但是关於本愿成就,昙鸾大师则提出令人瞩目的解释。《往生论注》说:「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故曰『成就』。」意思是「愿成就一事,其实愿不仅是愿,还具备了实现愿的力量在里面。力量并非虚设,而是随顺愿意在发挥其作用的。愿与力相应,丝毫无差,称为成就。」
如此,本愿成就的阿弥陀佛并不是远远地一直坐在净土莲台上的佛,而是顺其本愿不停地在救度众生的佛。因为本愿誓约是「信受我,称念我名,必定令往生」,所以阿弥陀佛是「信受我,称念我名吧!必令往生!」这样摄化不舍的佛。因此,净土宗的特色即是「本愿称名」,而净土宗的宗旨即是:「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而最终目的是与阿弥陀佛一样的「广度十方众生」。
如实表现这尊佛的便是「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这就叫作「名体不二」或者「全德施名」。通过名号来表现佛的全部功德。首先「南无」音读为namas(或namO),翻译为归命。因为归命就是归顺弥陀救度之敕命,就是完全顺从,彻底交托的意思,所以指的是对弥陀救度的信心,与对弥陀净土的愿生。如前所述,阿弥陀佛是光寿无量,智慧与慈悲圆满的佛,所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归命於智慧与慈悲完全具足的我吧」的意思。而将南无阿弥陀佛之意义完整明确地阐释出来的是善导大师的「六字释」。
六、六字具足信愿行
第十八愿的成就可说就是成就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善导大师对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作了精要的解释,就是有名的「六字释」: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南无者,即是归命」:「南无」是印度话,翻成汉语有十九种,如「归命」、「信从」、「救我」、「度我」、「礼敬」等,善导大师在此是以「归命」为主要的译意。
「亦是发愿回向之义」:也就是说归命之中是含有心愿的,亦即不是为了其他的事归命阿弥陀佛,是专为往生极乐世界而归命阿弥陀佛的,因此归命之中含有发愿回向。所以,一开始是梵文、汉文相比对,接着就解释归命的含义。
「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阿弥陀佛」四字是往生极乐的正因正行。也就是阿弥陀佛以名号救度众生,以名号作为众生往生的功德。具有万善、万行、恒沙功德的这句名号,也就是阿弥陀佛的佛体,阿弥陀佛本身的功德都在这句名号中。只有称念这句万德洪名,才能生善灭罪、离苦得乐、往生净土,不论智慧、学问、修行如何,只要称念,必定往生,这是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之极致。
易修易行之极,即是念佛往生之法。
三重归命
归命含有三重意义,就是「归之命」、「归於命」、「归投命」。
一、「归之命」:从阿弥陀佛那边来讲,是阿弥陀佛在第十八愿所发出的「欲生我国」之呼唤,亦即是阿弥陀佛必定要救度众生的呼唤声。阿弥陀佛自从为我们发下四十八大愿以後,就一直在呼唤我们归顺他的救度,所以从佛来讲,是「归之命」。
二、「归於命」:从我们来讲,是「归於命」,也就是我们对於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呼唤,我们不加反抗,而是信受随顺,阿弥陀佛说「欲生我国」,我们就「愿生彼国」,这一种愿生彼国的心,也就是归命的心,就是归顺阿弥陀佛的呼唤。亦即「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之意,所以归命有信与愿之内涵。
三、「归投命」:把我们的生命归投阿弥陀佛的佛命。这种归命,可以说是最彻底的归命。因为天底下最贵重的就是生命,世间最悲惨的是杀生,能够把自己贵重的生命归给对方,所谓「尽形寿,献身命」,当然是最贵重、最彻底的。
我们的生命是怎样的生命呢?是无常的、污秽的、造恶的、流转的、痛苦的;弥陀的生命是怎样的生命呢?是常住的、清净的、生善的、永恒的、安乐的。
我们凡夫无常的生命,归入阿弥陀佛无量的生命,我们的生命也跟阿弥陀佛一样的无量,也跟阿弥陀佛一样的清净、安乐、自在。
归命有以上这三重意义。
二种愿行:弥陀愿行、众生愿行
「亦是发愿回向之义」的「愿」,与「即是其行」的「行」── 愿、行,也有从佛那边解释,也有从众生这边解释。
弥陀愿行
从阿弥陀佛那边解释,发愿回向是阿弥陀佛为众生发四十八大愿,同时把本身兆载永劫所积植的菩萨六度万行功德,全部回向给十方众生。阿弥陀佛的愿跟行在哪里?都在「阿弥陀佛」这四个字里面。阿弥陀佛发大悲心将这四个字的万行功德,回向给归命的众生,使众生一旦归命,就能获得「阿弥陀佛」这四个字的全部功德。
阿弥陀佛身上成就的所有功德,即是救度众生的力量。阿弥陀佛发愿修行以来,一直都在为众生回向,好像父母今天所赚的钱,一千两千、一万两万,都是为了这个独子;去年今年所累积的,也是为了独子;现在未来一切的奋斗,也都是为了独子。阿弥陀佛也是一样,兆载永劫以来,时时刻刻、点点滴滴,都是在回向给十方众生。
众生愿行
从众生这边来讲,「愿」是发愿回转欲生极乐,「行」是阿弥陀佛的行,可是他既然回向给我们了,我们一旦归命,就等於全部领受阿弥陀佛的行、领受阿弥陀佛的功德。所以专称「南无阿弥陀佛」,信愿行三资粮通通具足无有缺少,必得往生。
《观无量寿经》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无缘慈」就是无条件的爱心、无条件的救度,我们是什麽样子,阿弥陀佛就以什麽样子救度我们。
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不勉强众生做什麽,只有长劫的呼唤、不舍的关怀、无私的给予、绝对的救度。
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救主,是我们真正平安、喜乐、希望的来源,在人世间有苦难,在佛怀中有平安。
一言以蔽之,即「令人南无之阿弥陀佛」。
由此,可知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不仅仅是佛的称呼,更不是无意义的咒文,而是阿弥陀佛呼唤众生信受其救度,专称其佛名,并愿将其全体功德施予众生的慈悲心的体现。
七、闻名与称名之宗教
《庄严经》说:「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阿弥陀佛本来是超越我们认知的绝对真如的存在者,为了救度众生而从真如的世界示现为法藏菩萨,再度发愿修行且已成正觉,示现在西方极乐世界。但是因为阿弥陀佛也是光明无量、寿命无量的佛,所以被烦恼障住双眼的我们是看不见的。因此,佛将其全部功德化为名号,成为声音让我们可以称念。所谓名号,是佛名字的同时,也是佛的呼唤。
「名」之一字,由「夕」与「口」两字组成,意思可以理解为「夕阳下山,天即变暗,所以无法看清对方的脸,因此通过口自报姓名去告诉对方」。「号」之一字,如同我们所熟知的词语「号令」、「号叫」,因此「号」是提高声音的意思。也就是说,我们在黑暗的世界中,因为烦恼而不能看见佛,而名号就是佛向我们发出,告知他存在的响亮声音。
绝对的佛与凡夫的我产生交集的唯一接点,就是听到佛的呼唤声。听闻名号之由来,相信佛通过名号将我系在一起的誓愿时,就会产生一种「我与弥陀同在」的喜悦感与感恩心。释尊於《大经》第十八愿成就文描述此事说:
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又以偈语解释第十八愿说: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其佛本愿力」,释尊是站在他自己的立场来说阿弥陀佛的本愿力,阿弥陀佛的本愿之力,也就是第十八愿。第十八愿说「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现在阿弥陀佛已经成正觉了,因此他因地所发的愿已经成就了,也具足功德力量了,所以说「其佛本愿力」。
「闻名欲往生」,「闻名」含「信」与「念」。若不信即闻不具足,若不念即信不具足。听到阿弥陀佛这句名号,了解阿弥陀佛发愿的因、修行的过程,以及所成就正觉的境界,没有怀疑,完全相信,此後忆佛念佛,这个叫做「闻名」。这样,就会起往生极乐世界的心,自然就「皆悉到彼国」,全都能够往生极乐世界。
「自致不退转」,不是我们凡夫人为的造作,凭靠弥陀本愿之力而自自然然地成为不退转的菩萨。
《庄严经》也说:「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和「闻名欲往生」是相同的意思。阿弥陀佛说,他若成正觉的时候,他的佛号叫做无量寿佛,也就是阿弥陀佛,众生闻到这句名号,都能够来到极乐世界。没闻便罢,若是听到阿弥陀佛这句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名号,以及清净庄严、超越诸佛世界的弥陀净土,这样大家就都会想往生。
诚然,听闻名号之由来,即「闻其名号」的宗教,正是净土宗的一大特色。我们是连观佛都绝不可能做到的,我们这样的凡夫,剩下的唯一出路就只有称佛名号蒙佛救度这一条了。所以释尊於《大经》〈流通文〉就殷切的付嘱弥勒菩萨说: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最後,再对名号进行一次总结。
一、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是根据本愿之誓而成就的名号。因此,名号是随其本愿而常呼唤众生、常摄取念佛众生的弥陀自然法尔的功能。
二、从酬报第十二、第十三愿这一方面来说,阿弥陀佛光寿无量、智慧与慈悲一切具足,具备了让众生往生成佛的所有的必要条件。
三、从意义上来说,名号这六个字是「令其相信,令其称名,令其往生」的意思,决不是无意义、无内容的咒文,也不是向佛祈祷的语言。
只是将其当作咒符,用祈愿自己幸福的心态来念佛,这样便是违背了佛的本心,亵渎了佛的心。这不是我们向佛祈愿的语言,而是佛用全身全灵来呼唤我们的「本愿招唤之敕命」,我们只须老实地信受、称名、愿生便可。完全信受时,就得到了佛的全部功德,成为了「南无阿弥陀佛之主」,往生决定。(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