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淨法師
有人感嘆說:「我平常不覺得有什麼煩惱、有什麼妄想雜念,可是,不念佛便罷,一旦想靜下心來念佛,妄想雜念就特別多。」
其實這是很正常的。
剛剛講,我們的心有八識,就是有八種功能,這八種功能,有一首偈是這樣描述的:
兄弟八個一個呆,
五個門前做買賣,
一個在家出主意,
一個司帳管錢財。
兄弟八個⇒是指八識,因為八識是一體的,是一個心分為八種功能和作用。
一個呆⇒ 是哪一識呢?就是第八識。第八「阿賴耶識」,也叫做「藏識」,這個倉庫本身是不選擇的,人家搬好的進來,或是搬不好的進來,倉庫通通接受,不會分別好壞,所以「兄弟八個一個呆」。
五個門前做買賣⇒ 這五個就是眼、耳、鼻、舌、身。我們沒有眼睛,就不能看外面的色(也就是境界);沒有耳朵,就不能聽聲音;沒有鼻子,就不能嗅氣味;沒有舌頭,就不能嚐味道。透過這五識,第六識才能產生它的作用,所以說「五個門前做買賣」。
一個在家出主意⇒ 這是第幾識?就是第六「意識」。可以說,這八識當中,第六識是總經理,它在家出主意呀!所以,第六識能夠有什麼?有記憶、有分別、有思惟、有判斷(要與不要)等等這些功能,所以,它是總經理。
一個司帳管錢財⇒ 這就是第七「末那識」。末那識就是執著、執取,把倉庫當作自己的身心性命。什麼都為這個身心性命設想,愈多愈好,只怕少,不怕多。所以,凡是前面五識 — 這五個兄弟所做的買賣,經過第六識這個總經理的收納之後,末那識通通把它們 — 點點滴滴,不管是好是壞,都沒有推拒地收在阿賴耶識裏面。
可說阿賴耶識是董事長,它要負最後的責任,它如果轉識成智,通通是妙善的功德,它就能成佛;如果是粗惡的話,它就永遠六道輪迴。
所以,玄奘大師《八識規矩頌》就有兩句話說:
受熏持種根身器,
去後來先做主公。
這就是在說第八識。
「受熏持種」:接受,而且把眼、耳、鼻、舌、身以及第六意識所看、所聽、所想,形成一個影子、一粒種子,落在第八阿賴耶識的田地裏面、倉庫當中,而成為未來的果報,所以說「受熏持種根身器」。
「去後來先做主公」:去最後,來最先。「去後」,也就是一個人死的時候,這個第八識最後才離開,也就是說,身體先冷,逐漸逐漸地冷,如果沒有全部冷的話,他還沒有死,他的阿賴耶識 — 第八識還在身體當中。必須要全部冷透了,第八識最後才離開,這個人才稱為死亡。「來先」,也就是投胎的時候,它最先到,還沒有眼、耳、鼻、舌、身、意的時候,它已經到了。它是主人公。去是最後,眼、耳、鼻、舌、身已經沒有作用了,但是它還沒有離開,它是最後才離開的,所以「去後來先做主公」。
剛剛講總經理就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是在家出主意的。它好像老闆一樣。第六意識,有所謂「五俱意識」跟「獨頭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