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編輯部
我們再引用《法華經》的一段譬喻,就是「衣裡明珠」的比喻——衣服裡面縫著一顆明珠,永遠不會離身,永遠不會掉落,不會被搶走。簡單地說明,就是有一個流浪漢,他居無定處,而且三餐不繼,這一個地方乞討完了,就要到另一個地方去乞討,長久以來都是當乞丐,四處流浪過日子。有一天,乞討到一個大城市,這個大城市有一座非常豪華的宮殿,宮殿的主人是一國的長者,所謂「長者」是他有道德、財富和愛心。剛好這個主人是他從小的好友,他乞討來到這個大城市,來到這座豪華的宮殿,偶然地跟他以前這位生死之交的朋友見面了,這位長者很疼惜這位生死之交的好友——你怎麼淪落到這個地步呢?快快快!去洗個澡,然後我的衣服讓你穿。長者並吩咐僕人準備豐盛的菜餚,拿出來請客人。這個流浪者今天來到這個地方,吃了一頓豐富的晚餐,是這一輩子所夢想不到的,所以在吃喝陶醉當中,不知不覺就睡著了。正當這時候,主人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離開家門,到遠地去。可是又見這個朋友,長久以來在外面受風受雨,辛苦流浪,好不容易吃飽喝足,酣然睡著了,不忍心叫醒他,所以只好不告而別。這個主人家裡最珍貴的財產,是一顆如意珠,這顆如意珠可說是他一生的積蓄,也是他所有家產中唯一最貴重的,有了這顆如意珠,就可以一生不愁吃,不愁穿,而且要什麼,有什麼。因為這個流浪漢是他的生死之交,他可以為這個流浪漢犧牲奉獻,所以他要離開之前,就把這顆明珠縫在他朋友的衣服上,然後整裝出發了。這個流浪漢一醒過來,看不到他的朋友,曉得他的朋友已經遠赴他方,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回來,而他身邊並沒有至親好友,也一時住不慣,所以他又出外流浪去了,但他不曉得自己的衣服上縫有一顆明珠,只要這一顆明珠拿出來的話,他就要吃有吃,要穿有穿,要住有住,因此還是繼續流浪到外地。有一天機緣來了,又和他的朋友再度重逢。朋友就問,「某某人啊,你本來可以和我一樣富有,怎麼還在流浪呢?我在你的衣領上,縫了一顆明珠,這顆明珠等同美國中央銀行所有存款的價值,你只要拿出來,就可以跟我一樣。」長者把這顆明珠指點出來,這個流浪漢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在好早之前,就是一國最富有的人,怎麼還平白地在四處流浪、輪迴呢?
這是一個譬喻。我們來想一想,這位長者是誰?(眾答:阿彌陀佛!)這個流浪漢是誰?(眾答:我們!)是誰?是眾生,但進一步是「我」,不是別人。這顆明珠是什麼?六字名號,萬德洪名;萬德萬行、八萬四千無量法門、三藏十二部的功能,都在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所以,我們只要專念彌陀名號,必定能往生淨土,解脫生死輪迴。如果今天不是專念彌陀名號,而必須修萬德、累積萬行,那解脫成佛沒有我們的份了,我們還是得繼續輪迴。如果不是這一句名號,很清楚、具體地讓我們來稱念,而要去想像、去思維佛德才能往生的話,那我們必然要輪迴了。因為凡夫的本性都是妄想雜念,要去思維佛德是不可能的,不知不覺都往妄想雜念去了。阿彌陀佛知道我們的根機,所以用這一句很簡單、又具體的六字名號,來讓我們稱念。你們看,《觀無量壽經》的下下品凡夫,他是造作五逆十惡的凡夫,臨終的時候,如果沒有這一句名號讓他喊出口的話,必定會當下直墮地獄,永在輪迴。那時候的心,要去思維佛德境界,或想像佛的相好莊嚴,是不可能的。若要懺悔、朝山拜懺、打坐參禪、誦讀經典、累積萬行才能往生,那來不及、作不到,必定要再度輪迴了。所以這一句名號,不但能讓上等根器的人覺得滿足,也能夠讓下等根機、五逆十惡的眾生,具足無上功德,解脫輪迴往生成佛,因此才稱之為「三根普被,利鈍全收,萬修萬人去」的法門。
《慧淨法師講演集(一)》